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天师府现任天师(台湾天师府现任天师)

时间:2024-01-21 00:37:26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方志敏和邵式平,如何把张天师拉下神坛?

一、

在中国历史上,世居龙虎山的张天师地位非常高,是仅次于曲阜孔家的世袭封建家族。

《水浒传》开篇第一章,写的就是东京开封瘟疫盛行,参知政事范仲淹建议宋仁宗,派人到龙虎山请张天师进京做法,驱除瘟疫。结果洪太尉到了龙虎山,意外放出一百单八将。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水浒传》的选材就能看出来,龙虎山和张天师在朝野的影响力。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龙虎山装神弄鬼千余年的张天师,却在上世纪初期,被我党的革命领袖方志敏和邵式平请下神坛,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二、

张天师的传承,要追溯到东汉年间。

据《太平广记·神仙·张道陵》记载,张道陵是东汉沛国丰县人,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太学生,“博通五经”,但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突然大彻大悟,觉得读书没有用处,开始修行长生之法。

此后十多年,张道陵勤修苦练,又得到黄帝的《九鼎丹法》传承,终于由凡人化为仙胎,成道了,弟子也达到数万人。

因为信徒入道要交纳五斗米,张道陵的门户,便被称为五斗米道。而教徒们遵奉张道陵为天师,他便成为第一代张天师。

后来张道陵带着弟子们迁居四川,在名山大川上隐居修行,为了扩大五斗米道的影响力,他们还制作符文符水,给周边的老百姓治病。

就这样发展几十年,五斗米道的名声日渐响亮,信徒遍布四川,凭借这份雄厚的传承,汉末乱世的时候,张道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三十余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小型。

公元215年,曹操亲征汉中,张鲁几乎没有抵抗便归降曹操,带领信徒和部属迁居到邺城、洛阳一带。曹操也投桃报李,不仅封张鲁为阆中侯、镇南将军,命儿子曹宇娶了张鲁的女儿,还代表汉朝正式承认了五斗米道的地位。

张鲁和曹操成为儿女亲家,意味着进入曹操的核心朋友圈,自己和信徒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汉朝承认五斗米道的地位,意味着张鲁可以正大光明的传教。

于是,五斗米道开始在中原地区快速发展。

到了晋朝的时候,五斗米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北方士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京兆韦氏是五斗米道的忠实信徒,南方士族琅玡王氏更是“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王羲之就喜欢和道士们一起修行嗑药。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张鲁后人在永嘉南渡的大背景下,从中原迁居到江南,最终定居在江西的龙虎山。

魏晋南北朝只是五斗米道崛起的小插曲,真正奠定其江湖地位的,还是唐朝。

因为唐朝皇帝自称是老子的后裔,为了提高皇室的社会地位,以及唐朝的合法性,唐朝便封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立道教为大唐的护国神教。

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下,五斗米道做为信徒众多的道教流派,算是接到大活了。

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册封首任天师张道陵为太师,赏赐现任天师张高大量金钱玉帛,并免除龙虎山的租税。随后唐肃宗、唐武宗、唐懿宗也都召见过现任天师,举行过祈福仪式。

历代张天师也非常懂事,得到唐朝皇帝的礼遇之后,便在各种场合给唐朝唱赞歌,以宗教的身份给唐朝建设添砖加瓦。

经过皇权和宗教的吹捧互动,龙虎山和张天师的地位便彻底固定下来。

后来宋真宗给天师张正随赐号“真静先生”,元世祖忽必烈封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统辖江南道教,龙虎山天师府也改成嗣汉天师府,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召天师到南京赐宴,并拨款三百两白银翻新天师府。

不论哪个王朝坐天下,都要给龙虎山和张天师非常高的礼遇,目的就是通过笼络龙虎山和张天师,来笼络江南道教,让和宗教达成统一战线。

而经过千余年的积累,世居龙虎山的张天师,也成为江西实力最雄厚的地主之一。

根据历史规律来看,拥有庇护和大量土地的地主,基本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辈,或多或少都有欺压老百姓的行为。

距离现在太久远的天师,几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外衣,没有详细资料流传下来,倒是生活在初年的第63代天师张恩溥,留下很多细节数据。

据史料记载,第63代天师张恩溥拥有18座道宫、24座殿堂、81座道院,在赣东北的7个县占据3000多亩免税良田,每年的田租能收一万多担。

此外,张恩溥还积极开发周边业务,制造出各种符箓,满足信徒们治病、求财、保平安的需求,通过售卖符箓,张恩溥每年也有数十万大洋的收入。

经济收入如此丰厚,张恩溥自然过着奢靡的生活。

在龙虎山上清宫里,服侍张恩溥的有近百人,这个规模堪比清朝的亲王府,那些所谓的金童玉女,自然成为张恩溥没有名分的妻妾。而且张恩溥还有一支小规模的武装,负责保护上清宫的安全,必要的时候,还直接出手镇压佃户。

窥一斑而见全豹,张恩溥是这样,历代张天师其实也都差不多。

龙虎山的道教圣地,实际上是盘踞江西的土皇帝。

不过,随着国共大革命的狂飙突进,1927年,龙虎山和张天师将迎来千余年最惨烈的打击。

天师·张恩溥

三、

方志敏和邵式平都是江西省戈阳县人,1916年同时考入戈阳县立高等小学,成为并肩求学的同窗。1919年戈阳高小毕业后,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邵式平则到了北京师范大学。

两个青年分立南北,但都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

方志敏在上海入了党,并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江西传播革命理论、领导农动。为了维护农民的权利,方志敏甚至处死对抗农动的五叔方雨田,可以说是大义灭亲了。

而邵式平在北京入党,经常听李大钊、瞿秋白等人的演讲,活跃在的第一线,是李大钊领导下的的干将。

1926年,经过数年的革命锻炼,方志敏已经成为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是江西著名的农动领袖。

但这个时候,我党还比较年轻,各级干部没有成长起来,所以方志敏感觉缺乏独当一面的人才,很多工作都显得力不从心。

说来也巧,就在1926年,邵式平因为在北京参加,被北洋政府列入黑名单,于是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区委,决定派邵式平回江西,协助方志敏做农动的工作。

就这样,分离七年的同学,再次站在一起。

听闻邵式平回来,方志敏非常高兴,立即派弟弟方志纯和邵式平回戈阳,建立起我党的基层组织、工农商学妇女等协会,并颁布法令条例,把戈阳农动搞的有声有色。

这次合作,基本确定了方志敏和邵式平的合作模式,那就是方志敏领导全局策划行动,邵式平冲锋陷阵负责落实。

1926年底,北伐军进入江西,孙传芳放弃江西,于是大量溃兵经贵溪县北上,洗劫了贵溪县人民群众的粮食、钱财、衣服等物资。

此时已将近年关,被溃兵洗劫的贵溪县人民群众,怎么维持生活,又怎么过年呢?

想来想去没办法,贵溪县党组织建议,龙虎山就在贵溪县境内,为了人民群众,只能打张天师的土豪了。

这个建议汇报到南昌,方志敏等人觉得,国共大革命的宗旨就是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强除军阀,龙虎山的张天师属于封建余孽,理应是大革命的清理目标,而且张天师是封建大地主,不清理张天师,江西农动就是不彻底的。

更何况,历史上的张天师,都以护国安民的身份示人,现在贵溪县人民群众都活不下去了,你张天师不做些贡献,不合适吧?

于是,方志敏等人同意了贵溪县党组织的建议,并任命邵式平为特派员,到贵溪县组织农民自卫军,负责攻打龙虎山、清算张天师、给人民群众分发土地粮食的一切事务。

四、

1927年1月,邵式平到了贵溪县,见到贵溪县党组织的负责人江宗海,两人结伴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引导他们倾诉日常生活的困难,以及对龙虎山张天师的抱怨。

这番行动,可以看作日后诉苦运动的雏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贵溪县人民群众在邵式平和江宗海的引导下,终于明白,要把矛头对准龙虎山的张天师,才能度过年关,过上好日子。

于是在1月底,邵式平和江宗海选拔了一批农动的骨干,组成农民自卫军,扛着大刀、长矛、锄头、鸟铳就冲进龙虎山,包围天师府。

千余年来,张天师坐镇的龙虎山,始终是世俗世界的禁地,但在大革命和农动的浪潮下,这些脚底板沾泥的农民,来了。

邵式平原本以为,天师府肯定是戒备森严,农民自卫军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攻进去,结果听到农民自卫军喊着“打倒张恩溥、捣毁天师府”的口号,张恩溥就坐不住了,赶紧跑到门口求饶:

“特派员,兄弟多有冒犯,多有冒犯。”

张恩溥边求饶边哭,眼泪鼻涕都出来了,和平时高高在上的神仙风骨,判若两人。

而看到张恩溥的样子,邵式平、江宗海、农民自卫军战士都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张天师也不过如此么。

邵式平大喊一声,绑了,张恩溥随即被五花大绑起来,被农民自卫军战士押着进入天师府。

自古以来,龙虎山就有一些神秘传言,例如张天师能呼风唤雨、张天师有召唤天雷的法术、张天师降伏过狐狸精,天师府的伏魔殿里镇压着数不清的妖魔鬼怪等等。

于是他们进入天师府以后,便直奔伏魔殿而去。

打开伏魔殿角落的青石板,果然出现一个黑森森的洞口,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这下大家都慌了,万一真的有妖魔鬼怪怎么办?

一个战士壮着胆子走上前,向洞口连开几枪,结果洞里除了回声以外,没有任何反应,更不用妖魔鬼怪呼啸而出了。

敌人失败,我方便自信起来。

这个战士把绳子绑在腰上,直接进入洞里,稍微摸索一会,抱着一个尘封已久的坛子出来,坛子上有一张写着“天师玉印”的封条。

邵式平命令战士砸开坛子,大家这才发现,里面装的都是腐烂的五谷杂粮。

原来天师府里没有神仙,伏魔殿里没有伏魔,所谓的镇压妖魔鬼怪,不过是历代张天师装神弄鬼的把戏,抬高身价和皇权媾和的道具。

打破张天师的神话,邵式平便指挥大家清理天师府,把财物和土地分给贵溪县的人民群众,给他们送去过年的物资,以及来年开春的口粮,完成了这次攻打天师府的主要任务。

随后,他们押着张恩溥和天师府祖传的天师玉玺、斩妖剑、噙水杯回到南昌的省农民协会驻地。

邵式平向方志敏汇报了攻打天师府的过程,方志敏非常高兴,举起“天师玉玺”看了看,叮嘱身边的同志们:

“保护好,这是珍贵的文物,历史的见证。”

攻克天师府的壮举,极大推动了江西农动规模,贵溪、东乡、上饶、鄱阳等县都成立了农民协会,贫苦农民纷纷报名参加。而做为最早成立的戈阳县农会,会员人数暴涨到两万多人。

整个赣东北,都成为农会的天下,邵式平名震江西。

五、

根据文章开头定的主题,说完攻克天师府其实就可以结束了,但写到这里,不禁想聊聊后续。

天师张恩溥被拉下神坛的三个月后,在南京发动“四一二”,江西的农动随即陷入低潮,张恩溥又被朱培德送回龙虎山,重新执掌宗教大权,只不过效忠对象变成和南京国府。

此后数十年,张恩溥一直跟着。

南京国府败退到台湾后,张恩溥也跟到台湾,设立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继续传播道法贩卖符箓,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封建势力,什么叫派。

方志敏和邵式平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于1927年11月发起“戈横暴动”,逐渐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实行土地革命。

按照以往的合作模式,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往往是方志敏运筹帷幄,邵式平挂帅出征,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攻破景德镇后,人民群众悬挂的标语都是:

“欢迎红军”、“欢迎方志敏邵式平”。

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邵式平在赣东北闯下“邵阎王”的名号,方志敏也总结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十六字游击战术,以至于江西流传着一句话:

“上有朱毛,下有方邵。”

然而,革命是残酷的。

1934年秋,赣东北的红十军和中央苏区的红七军团会师,改编为红十军团,负责吸引敌军火力,掩护中央红军长征。

随后的几个月,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在安徽黄山谭家桥,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师长王如痴、胡天桃等人在怀玉山兵败被俘,只有粟裕指挥千余人突出重围,开始了三年游击战争。

1935年8月,方志敏等人在南昌牺牲。

而早已调到中央苏区的邵式平,在失去默契合作的搭档之后,便再也没有在第一线战场独当一面,“邵阎王”的名号也逐渐不为人所知。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做了16年的江西省长,后来接替省长职务的,是方志敏的弟弟方志纯。

台媒看大陆:江西鹰潭大上清宫——中国道教第一宫

正一观全景,其后为丹霞地貌龟峰。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有关江西省鹰潭市的报道,介绍了当地道教历史文化。

报道指出,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是《水浒传》开篇所描绘的古今名山。中国道教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派,正一派也被称作正一道、正一教。而龙虎山是正一道祖庭,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10个道庵。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大上清宫、天师府、正一观。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曾在龙虎山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得名。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到此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

气派的天师府大门。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大上清宫是历代张天师从事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等重大法事活动之地,有“道教总会”“神仙都所”“百神受职之所”美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影响,是“中国道教第一宫”。天师府是历代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的总署,及张天师生活起居的地方。正一观则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享有“昼夜长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美誉。(完)

方志敏和邵式平,如何把张天师拉下神坛?

一、

在中国历史上,世居龙虎山的张天师地位非常高,是仅次于曲阜孔家的世袭封建家族。

《水浒传》开篇第一章,写的就是东京开封瘟疫盛行,参知政事范仲淹建议宋仁宗,派人到龙虎山请张天师进京做法,驱除瘟疫。结果洪太尉到了龙虎山,意外放出一百单八将。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水浒传》的选材就能看出来,龙虎山和张天师在朝野的影响力。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龙虎山装神弄鬼千余年的张天师,却在上世纪初期,被我党的革命领袖方志敏和邵式平请下神坛,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二、

张天师的传承,要追溯到东汉年间。

据《太平广记·神仙·张道陵》记载,张道陵是东汉沛国丰县人,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太学生,“博通五经”,但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突然大彻大悟,觉得读书没有用处,开始修行长生之法。

此后十多年,张道陵勤修苦练,又得到黄帝的《九鼎丹法》传承,终于由凡人化为仙胎,成道了,弟子也达到数万人。

因为信徒入道要交纳五斗米,张道陵的门户,便被称为五斗米道。而教徒们遵奉张道陵为天师,他便成为第一代张天师。

后来张道陵带着弟子们迁居四川,在名山大川上隐居修行,为了扩大五斗米道的影响力,他们还制作符文符水,给周边的老百姓治病。

就这样发展几十年,五斗米道的名声日渐响亮,信徒遍布四川,凭借这份雄厚的传承,汉末乱世的时候,张道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三十余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小型。

公元215年,曹操亲征汉中,张鲁几乎没有抵抗便归降曹操,带领信徒和部属迁居到邺城、洛阳一带。曹操也投桃报李,不仅封张鲁为阆中侯、镇南将军,命儿子曹宇娶了张鲁的女儿,还代表汉朝正式承认了五斗米道的地位。

张鲁和曹操成为儿女亲家,意味着进入曹操的核心朋友圈,自己和信徒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汉朝承认五斗米道的地位,意味着张鲁可以正大光明的传教。

于是,五斗米道开始在中原地区快速发展。

到了晋朝的时候,五斗米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北方士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京兆韦氏是五斗米道的忠实信徒,南方士族琅玡王氏更是“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王羲之就喜欢和道士们一起修行嗑药。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张鲁后人在永嘉南渡的大背景下,从中原迁居到江南,最终定居在江西的龙虎山。

魏晋南北朝只是五斗米道崛起的小插曲,真正奠定其江湖地位的,还是唐朝。

因为唐朝皇帝自称是老子的后裔,为了提高皇室的社会地位,以及唐朝的合法性,唐朝便封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立道教为大唐的护国神教。

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下,五斗米道做为信徒众多的道教流派,算是接到大活了。

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册封首任天师张道陵为太师,赏赐现任天师张高大量金钱玉帛,并免除龙虎山的租税。随后唐肃宗、唐武宗、唐懿宗也都召见过现任天师,举行过祈福仪式。

历代张天师也非常懂事,得到唐朝皇帝的礼遇之后,便在各种场合给唐朝唱赞歌,以宗教的身份给唐朝建设添砖加瓦。

经过皇权和宗教的吹捧互动,龙虎山和张天师的地位便彻底固定下来。

后来宋真宗给天师张正随赐号“真静先生”,元世祖忽必烈封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统辖江南道教,龙虎山天师府也改成嗣汉天师府,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召天师到南京赐宴,并拨款三百两白银翻新天师府。

不论哪个王朝坐天下,都要给龙虎山和张天师非常高的礼遇,目的就是通过笼络龙虎山和张天师,来笼络江南道教,让和宗教达成统一战线。

而经过千余年的积累,世居龙虎山的张天师,也成为江西实力最雄厚的地主之一。

根据历史规律来看,拥有庇护和大量土地的地主,基本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辈,或多或少都有欺压老百姓的行为。

距离现在太久远的天师,几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外衣,没有详细资料流传下来,倒是生活在初年的第63代天师张恩溥,留下很多细节数据。

据史料记载,第63代天师张恩溥拥有18座道宫、24座殿堂、81座道院,在赣东北的7个县占据3000多亩免税良田,每年的田租能收一万多担。

此外,张恩溥还积极开发周边业务,制造出各种符箓,满足信徒们治病、求财、保平安的需求,通过售卖符箓,张恩溥每年也有数十万大洋的收入。

经济收入如此丰厚,张恩溥自然过着奢靡的生活。

在龙虎山上清宫里,服侍张恩溥的有近百人,这个规模堪比清朝的亲王府,那些所谓的金童玉女,自然成为张恩溥没有名分的妻妾。而且张恩溥还有一支小规模的武装,负责保护上清宫的安全,必要的时候,还直接出手镇压佃户。

窥一斑而见全豹,张恩溥是这样,历代张天师其实也都差不多。

龙虎山的道教圣地,实际上是盘踞江西的土皇帝。

不过,随着国共大革命的狂飙突进,1927年,龙虎山和张天师将迎来千余年最惨烈的打击。

天师·张恩溥

三、

方志敏和邵式平都是江西省戈阳县人,1916年同时考入戈阳县立高等小学,成为并肩求学的同窗。1919年戈阳高小毕业后,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邵式平则到了北京师范大学。

两个青年分立南北,但都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

方志敏在上海入了党,并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江西传播革命理论、领导农动。为了维护农民的权利,方志敏甚至处死对抗农动的五叔方雨田,可以说是大义灭亲了。

而邵式平在北京入党,经常听李大钊、瞿秋白等人的演讲,活跃在的第一线,是李大钊领导下的的干将。

1926年,经过数年的革命锻炼,方志敏已经成为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是江西著名的农动领袖。

但这个时候,我党还比较年轻,各级干部没有成长起来,所以方志敏感觉缺乏独当一面的人才,很多工作都显得力不从心。

说来也巧,就在1926年,邵式平因为在北京参加,被北洋政府列入黑名单,于是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区委,决定派邵式平回江西,协助方志敏做农动的工作。

就这样,分离七年的同学,再次站在一起。

听闻邵式平回来,方志敏非常高兴,立即派弟弟方志纯和邵式平回戈阳,建立起我党的基层组织、工农商学妇女等协会,并颁布法令条例,把戈阳农动搞的有声有色。

这次合作,基本确定了方志敏和邵式平的合作模式,那就是方志敏领导全局策划行动,邵式平冲锋陷阵负责落实。

1926年底,北伐军进入江西,孙传芳放弃江西,于是大量溃兵经贵溪县北上,洗劫了贵溪县人民群众的粮食、钱财、衣服等物资。

此时已将近年关,被溃兵洗劫的贵溪县人民群众,怎么维持生活,又怎么过年呢?

想来想去没办法,贵溪县党组织建议,龙虎山就在贵溪县境内,为了人民群众,只能打张天师的土豪了。

这个建议汇报到南昌,方志敏等人觉得,国共大革命的宗旨就是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强除军阀,龙虎山的张天师属于封建余孽,理应是大革命的清理目标,而且张天师是封建大地主,不清理张天师,江西农动就是不彻底的。

更何况,历史上的张天师,都以护国安民的身份示人,现在贵溪县人民群众都活不下去了,你张天师不做些贡献,不合适吧?

于是,方志敏等人同意了贵溪县党组织的建议,并任命邵式平为特派员,到贵溪县组织农民自卫军,负责攻打龙虎山、清算张天师、给人民群众分发土地粮食的一切事务。

四、

1927年1月,邵式平到了贵溪县,见到贵溪县党组织的负责人江宗海,两人结伴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引导他们倾诉日常生活的困难,以及对龙虎山张天师的抱怨。

这番行动,可以看作日后诉苦运动的雏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贵溪县人民群众在邵式平和江宗海的引导下,终于明白,要把矛头对准龙虎山的张天师,才能度过年关,过上好日子。

于是在1月底,邵式平和江宗海选拔了一批农动的骨干,组成农民自卫军,扛着大刀、长矛、锄头、鸟铳就冲进龙虎山,包围天师府。

千余年来,张天师坐镇的龙虎山,始终是世俗世界的禁地,但在大革命和农动的浪潮下,这些脚底板沾泥的农民,来了。

邵式平原本以为,天师府肯定是戒备森严,农民自卫军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攻进去,结果听到农民自卫军喊着“打倒张恩溥、捣毁天师府”的口号,张恩溥就坐不住了,赶紧跑到门口求饶:

“特派员,兄弟多有冒犯,多有冒犯。”

张恩溥边求饶边哭,眼泪鼻涕都出来了,和平时高高在上的神仙风骨,判若两人。

而看到张恩溥的样子,邵式平、江宗海、农民自卫军战士都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张天师也不过如此么。

邵式平大喊一声,绑了,张恩溥随即被五花大绑起来,被农民自卫军战士押着进入天师府。

自古以来,龙虎山就有一些神秘传言,例如张天师能呼风唤雨、张天师有召唤天雷的法术、张天师降伏过狐狸精,天师府的伏魔殿里镇压着数不清的妖魔鬼怪等等。

于是他们进入天师府以后,便直奔伏魔殿而去。

打开伏魔殿角落的青石板,果然出现一个黑森森的洞口,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这下大家都慌了,万一真的有妖魔鬼怪怎么办?

一个战士壮着胆子走上前,向洞口连开几枪,结果洞里除了回声以外,没有任何反应,更不用妖魔鬼怪呼啸而出了。

敌人失败,我方便自信起来。

这个战士把绳子绑在腰上,直接进入洞里,稍微摸索一会,抱着一个尘封已久的坛子出来,坛子上有一张写着“天师玉印”的封条。

邵式平命令战士砸开坛子,大家这才发现,里面装的都是腐烂的五谷杂粮。

原来天师府里没有神仙,伏魔殿里没有伏魔,所谓的镇压妖魔鬼怪,不过是历代张天师装神弄鬼的把戏,抬高身价和皇权媾和的道具。

打破张天师的神话,邵式平便指挥大家清理天师府,把财物和土地分给贵溪县的人民群众,给他们送去过年的物资,以及来年开春的口粮,完成了这次攻打天师府的主要任务。

随后,他们押着张恩溥和天师府祖传的天师玉玺、斩妖剑、噙水杯回到南昌的省农民协会驻地。

邵式平向方志敏汇报了攻打天师府的过程,方志敏非常高兴,举起“天师玉玺”看了看,叮嘱身边的同志们:

“保护好,这是珍贵的文物,历史的见证。”

攻克天师府的壮举,极大推动了江西农动规模,贵溪、东乡、上饶、鄱阳等县都成立了农民协会,贫苦农民纷纷报名参加。而做为最早成立的戈阳县农会,会员人数暴涨到两万多人。

整个赣东北,都成为农会的天下,邵式平名震江西。

五、

根据文章开头定的主题,说完攻克天师府其实就可以结束了,但写到这里,不禁想聊聊后续。

天师张恩溥被拉下神坛的三个月后,在南京发动“四一二”,江西的农动随即陷入低潮,张恩溥又被朱培德送回龙虎山,重新执掌宗教大权,只不过效忠对象变成和南京国府。

此后数十年,张恩溥一直跟着。

南京国府败退到台湾后,张恩溥也跟到台湾,设立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继续传播道法贩卖符箓,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封建势力,什么叫派。

方志敏和邵式平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于1927年11月发起“戈横暴动”,逐渐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实行土地革命。

按照以往的合作模式,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往往是方志敏运筹帷幄,邵式平挂帅出征,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攻破景德镇后,人民群众悬挂的标语都是:

“欢迎红军”、“欢迎方志敏邵式平”。

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邵式平在赣东北闯下“邵阎王”的名号,方志敏也总结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十六字游击战术,以至于江西流传着一句话:

“上有朱毛,下有方邵。”

然而,革命是残酷的。

1934年秋,赣东北的红十军和中央苏区的红七军团会师,改编为红十军团,负责吸引敌军火力,掩护中央红军长征。

随后的几个月,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在安徽黄山谭家桥,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师长王如痴、胡天桃等人在怀玉山兵败被俘,只有粟裕指挥千余人突出重围,开始了三年游击战争。

1935年8月,方志敏等人在南昌牺牲。

而早已调到中央苏区的邵式平,在失去默契合作的搭档之后,便再也没有在第一线战场独当一面,“邵阎王”的名号也逐渐不为人所知。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做了16年的江西省长,后来接替省长职务的,是方志敏的弟弟方志纯。

《一人之下》老天师有多强?网友:一人灭全性,一巴掌一个十佬!

以下内容有一定剧透,请选择阅读哟!

张之维,天师府第六十五代现任天师,也是十佬之一,在整个异人界拥有相当高的威望,不过老天师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威严,他也有很皮的时候,并且虽然年龄已经100多岁了,但实力依然不减当年,他也是目前的异人世界中公认的最强异人。

统帅正一的老天师到底有多强?看一下他目前的战绩就知道了!

王也道长,生性十分洒脱,给人一种相当懒散的感觉,但是在罗天大醮对战武侯派的诸葛青时,王也道长竟然完胜诸葛青,他也为此成为了关注焦点,后来得知王也竟然是八大奇技风后奇门的后裔,实力非常强,但就算如此,在面对老天师时,用全身力气使用了乱金柝,也仅仅镇住天师一秒,也可以说基本没有镇住,可见八奇技在他面前也完全没有作用。

全性四张狂之一的高宁,拥有技能十二劳情阵,可以影响阵内之人的十二经,而每一经都对应正负两种情绪,他可以像折铁丝一样,反复切换这两种情绪来削弱对方,而十佬之一的陆瑾也是被他逼入绝境而使用逆生三重后完全失控,但高宁在面对老天师时,由他的话来说,就像是握着一根千锤百炼的金刚柱,可见天师的可怕程度,但这才只是开始。

由于陆瑾被全性四张狂逼入绝境,导致最终遁入心魔,使用逆生三重后的陆瑾,完全暴走失控,在场的全性都完全没有办法接近,而老天师在这种情况下,一眼就看出了陆瑾的问题所在,以至于在不伤及陆瑾的情况下,还能轻松将其制服,虽然自己被陆老造成小伤,但也只是为了保护陆老不受伤害所致。

由于老天师去阻止全性的作乱,龚庆又支开了其旁边的荣山,而田师叔又完全没有反抗之力,以至于其记忆被复制,并且还被龚庆杀害,为此老天师下山之后,只要是全性一个不留,不过我认为虽然老天师与田师叔感情很深,但是其真正目的应该不全是为了报仇,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和田师叔的记忆有关,这个记忆可是关系到当年的甲申之乱,散播出去后果不堪设想,老天师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老师在杀害大量全性之后,虽然很多胆小的已经躲了起来,但还是有一些自负手段高强的和不怕死的开始集结,老天师就决定让那些人在锡林郭勒的草原上决一生死,不过第一批到场的只有十佬和公司的人,并且最后只有陆瑾一人敢去阻止他,但没有想到是,做为三一门人与八奇技通天箓传人的陆瑾,在老天师火力全开的条件下,仅仅一掌就给打爬下了,只问还有谁?

随后接受挑战的便是赶来的十四名全性高手,其中还包括两豪杰之一的丁嶋安在内,最开始我以为两豪杰应该可以与老天师不相上下,就算弱一点也不会相差太大吧,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战,“六贼”死了三个,“尸魔”身受重伤,而丁嶋安也是正好龚庆赶来才保住了性命,可见老天师完全就是无敌的存在。

随着这一切的关键人物龚庆到来之后,老天师终于收手了,并且把在场所有人赶出了草原,只留下龚庆一人,而龚庆与老天师在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得而知,老天师回去接受制裁时,也完全不提一句,他这所有的举动也是相当的让人疑惑,你们认为老天师真正的只是为了报仇吗?

而对于这个全性代掌门龚庆的死也是十分的蹊跷,龚庆卧薪尝胆在天师府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探寻甲申之乱的秘密,眼看这有了一点起色,一下就死了,这不是让人相当疑惑吗?而对于他的尸体,公司也确认过是龚庆不假,不过我总认为龚庆绝不会这么轻易就会死去?对此你们怎么看?

以上内容只是我个人观点,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张天师家族和曲阜孔府一样显赫,张天师信仰获皇家认证,至今不息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延续数千年的显赫家族,一个是山东曲阜孔府的历代衍圣公,另一个则是江西龙虎山的历代张天师。孔子受到尊奉,是因为儒学大行其道,历代皇帝自然推崇。张天师地位稳定,则是因为道教受到皇家的推崇,但其情况更复杂。

一、天师道的起源

天师道起源于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一个互助的宗教组织,只要缴纳5斗米就可以加入组织,接受教团组织的救济。当时因为战乱频发,大疫蔓延,五斗米道宣扬天师可以治病,只要手写三张符纸,一张放置在山上,一张埋入地里,一张沉入水中,就能治病,称作“三官手书”。治病的条件,就是“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

张道陵塑像

五斗米道教团内部是世袭制,张道陵传子张衡、张衡又传子张鲁。张鲁时,正处于东汉末年乱局之中,张鲁为了凝聚部众,成为割据一方的力量,对教派内部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三项:第一,实行政教合一,自称“师君”,集教权和于一身,在基层设置祭酒一职,形式教权:第二,设置义舍,救济和吸引流民;第三,利用宗教习俗改变风俗。于是在五斗米道的影响下,巴蜀一带成为一个相对安定的地方,“民夷便乐之”。

《三国演义》张鲁

等到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征伐巴蜀之地时,张鲁便投降了曹操,为了维护当地的稳定,曹操用高官厚禄笼络张鲁及天师道上层,赐张鲁“镇南将军”称号,封张鲁的儿子们为列侯。为了分散张鲁的力量,曹操将天师道的数万信众强制迁徙到长安一带,进行监视,并“止爵官吏不得祠祀”,就是限制其宗教活动。但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天师道虽然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是在北方仍然吸引了很多受众。一方面,天师道教团中的上层人物可以向曹魏的贵族和当权者输送养生、丹药和房中术等内容;另一方面,普通教众也在基层有了很多的受众,于是天师道很快传播开来。

二、天师道信仰的传播

两晋尤其是东晋时期,天师道在统治阶级中的传播已经很广了。在西晋灭吴之后,就有一些天师道信徒迁到了江南地区。史载:“晋武帝平吴后,道陵经法流至江左。”此后,天师道所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当时许多高门大族,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一流大族中均有人信奉天师道。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王凝之,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等,都是天师道的信徒。而东晋时爆发了以孙恩、卢循领导的大规模的起义,一度攻入建康城,而这背后也有天师道的影子。

龙虎山张天师 剧照

统治阶级中众多豪门大族成为了天师道的信众,于是天师道也开始了内部革命,进行自我清整运动,以迎合皇权的青睐。在清整中,他们首先借神仙之口大力批判那些依靠道教名义作乱之人,如:“不知道之根本,真伪所出,但竞贪高世,更相贵贱,违道叛德,欲随人意,人意乐乱,使张角黄巾作乱,汝曹知角何人?”第二,援儒入道,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伦理纲常结合起来,如南朝的道士陆静修主张“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此外,强调君权神授的说法,明确“尊王”的观念,如北朝道士寇谦之称太武帝为真君。第三,强调“天师入世,助人主理政”,强调道教的现世作用是帮助君主创造治世。

寇谦之

魏晋南北朝,天师道的地位逐渐提高的同时,天师道的张天师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连续400多年销声匿迹。但根据后世道典的建构,天师道的第四代传人张盛其实在西晋时就南迁到今江西龙虎山一带,并定居龙虎山创立天师府,天师道的创始人张天师世系也逐渐受到道门的重视。

有学者虽然对此提出质疑,但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在西晋五胡之乱时,有大量的中原大族南迁,张鲁的子孙也很有可能夹在其中。南朝梁简文帝的《招真馆碑》提到,张天师的十二世孙张裕曾在江苏虞山建招真馆。

龙虎山天师府

三、张天师地位被认定

到了唐代,皇室自称老子李耳的后代,因此对道教格外推崇,对于地位比较特殊的张天师也加以推崇,唐玄宗还册封张道陵为“太师”,肯定其在道教中的开创地位,唐玄宗和唐肃宗都曾作《张天师赞》。唐玄宗还曾下诏搜寻张天师的后人,但唐王朝对张天师的子孙,没有进行正式的册封。

动漫《不良人》中的张天师

当时张天师信仰有两个中心,一个是江西龙虎山的真仙观,另一个是四川繁阳云锦山的仙居官,他们都打着张天师子孙的招牌。此外,在南阳、茅山等地也都出现了所谓张天师的传人。其中龙虎山最盛,唐人吴筠作《龙虎山》写道:“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可见当时龙虎山道教的兴盛。但当时龙虎山是否是张天师的后人主持,还没有史料确认。

唐末五代,张天师的后人移居龙虎山是可以确定的,他们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官方和世俗都确认龙虎山张天师后人的地位。到了北宋时,第二十四任张天师张正随正式觐见宋真宗。第二十五任张天师张道乾也曾觐见宋神宗。宋代皇帝多推崇道教,想利用道教来肯定自己的合法地位。仁宗时,张天师被赐封号“冲静先生”。但北宋末期,因为儒学士大夫对道教的排斥,天师道一度受到冷落。

龙虎山 天师殿

从五代到宋的百年多时间里,龙虎山的天师道也逐渐成熟起来,各种教规和教义逐渐完善。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尤为崇道,甚至自称“道君皇帝”,他将龙虎山与迈山和阁皂山册封为道教三山。到了南宋,龙虎山被赐予领导南宋道教的权力,有上述三山符箓(即道士的认定状)的管辖权。在之后的元明清时代,龙虎山历代张天师也一直受到政府的册封,成为正宗道教的代表。

张天师成为道教至尊的同时,其在百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普通民众看来,张天师是最强的驱邪师,是所有恶鬼都害怕的对象。南宋时,百姓都会在门口贴张天师的画像。《梦梁录》记载:“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在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因为张天师得到了皇帝的册封,所以他在在驱魔系统里显得更为正宗,更有神力。

文史君说

在仙侠剧和国风动漫中,天师道经常以神秘的面目出现,而世代相传的张天师,往往自戴神秘的面纱。他们代代相承,在宋代时确立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内部传承制度。张天师代代获得朝廷的封号,他们以法术高强的咒术师身份存在于百姓的心中。在千百年历史中,天师道努力清整自身,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对于国家而言,他们是正统道教的象征,是政府认可的道教宗派,与民间百姓私自进行祭祀的鬼神、淫祠进行对抗,实现了百姓信仰世界与皇帝统治的世俗世界的统一。

参考文献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日]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曾龙生:《宋元时期龙虎山张天师继承制度的演变》,《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