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星盘查询

叫魂儿(叫魂儿啥意思)

时间:2023-12-29 22:24:20 作者:旧事重提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民间故事:叫魂儿

现在,在农村,仍然保留着这样的风俗习惯,小孩儿有个头疼脑热,或者是萎靡不振,还是受了惊吓,都认为是掉了魂儿。掉了魂儿就要叫魂儿。

有一天,有个叫小岗的孩子,在公路上玩耍,不小心跌了一跤,回家后就四肢无力,萎靡不振。小岗的母亲就认为他掉了魂儿,决定晚上给他叫魂儿。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小岗的母亲一只手端着一碗清水,一只手拿着一双筷子,站在大门外,高喊:“小岗,来家吃饭,来了没有?”

小岗的父亲就替小刚回答:“来了!”

这样,小岗的母亲连续叫了三遍,小岗的父亲也连续答应了三声。

叫完魂儿,小岗的母亲刚要转身回家,一抬头,忽然看见一个东西,象人那么高,可是头却大的出奇,象大盆那么大。小岗的母亲认为碰到了大头鬼,吓得扔掉了碗筷,就跑回了家。

第二天,小岗的病好了,小岗的母亲却昏昏沉沉,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大家都说小岗的母亲也是掉了魂儿,还需要叫魂儿。

晚上,小岗家的东邻来给小刚的母亲叫魂儿,对小岗的母亲说:“那天夜晚,你在给小岗叫魂儿,我举着一个大盆回家,你为什么扔掉了碗筷跑回了家。”

小岗的母亲听了,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高兴得说:“不用叫魂儿,好了!”

作 者:初绍庆

散文:叫魂儿

“摸摸毛,吓不着。摸摸腿儿,吓一会儿……”。在我们还是哇哇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一旦在外面让野猫或者大狗吓得大哭时,母亲总是一面把我们扶起来,一面摸着小脑瓜,一遍遍地叨咕这句话。

假如,在某个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突然惊醒,大喊大叫,或者有了病,母亲总是说:“这孩子吓着了,肯定掉魂了”,她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叫魂儿”。

叫魂,这个习俗由来已久,一辈传一辈,凡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被母亲叫过魂儿,所有的母亲也都给自己的孩子叫过魂儿。

叫魂儿的形式各地不尽相同。我看见过的叫魂就有很多种。

“敲门框叫魂”:在黄昏时分,妇女拿一个炒菜的铲子或者勺子,把房门打开,边用铲子或者勺子敲打门框的上方横梁,边反复地叫“某某(孩子的名字),回家了!回家了!!” ,这个时候,屋里有另外一人配合应答:“回来了,某某(孩子的名字)回来了!”

另有一种是“烧拘魂码叫魂儿”。那个年代农村里文化人少,连会写信的人都少,写拘魂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我们村有一个叫“张大包”的人会写,我家离他家很近,经常去他家看他写拘魂码。写拘魂码用的是十六开的黄婊纸(烧纸用的那种),用毛笔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即从右上起笔的竖排版)的顺序写。丢魂人的乳名另起一行,名字比其它的字大一点,很醒目,要一口气写完。内容是这样的:“荡荡游魂,何处留存。荒郊野外,庙宇山林。 山神五道,河陆神仙。 当庄土地,送于家门。家宅灶君,送于本身”。拘魂码写好后,求写的虔诚地接过来,等晚上孩子熟睡后,在他(她)头顶,或者在房门口、灶坑门口烧化成灰。然后,将屋门开一小缝,反复小声念:“乳名)魂儿回家吧,回家吧。”第二天孩子就应该好了。

还有一种“水缸叫魂法”:天黑的时候,把受惊吓的孩子哄睡着,妈妈将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在厨房水缸边(大点的水桶也行),从水缸里舀一瓢水再倒进水缸,一边舀一边喊:“(孩子的乳名),回家了,回家了.....”她们在那边每喊一声,这边的母亲就轻声的应一句:“回来了.....”连喊个三五分钟,喊两三天就会好了。

也有“烧邮票叫魂儿”的:把一张盖过邮戳的邮票,在孩子睡觉头顶的炕沿下烧掉,叫孩子的名字,然后说一些魂回来的话,孩子的魂就回来了。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我六七岁,秋天,我们村里来电影了,父亲抱我去看电影。电影散了以后,在回家的路上,我指着村前的一片荒地对父亲说:“你看,前面那里真热闹,干啥的都有!你看,那几个人光腚在井台上打水.....”。这个画面一直到现在还存在我脑海中,几十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淡忘掉。现在感觉,那个画面有点像《清明上河图》。父亲没有文化,迷信思想很严重,他当时也吓傻了,原来我用手指的地方,是农村里的一个土庙,村里死了人,都到这里去“报庙”。

我回家以后的几天里又喊又闹,说一些不着边际“鬼话”。这下子,可吓坏了父母,他们又是叫魂儿,又是找先生给我看“没脸的”。一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父母用什么着把我治好的,一点没有留下后遗症。

慢慢长大了,随着知识的渐开,我懂了,孩子受惊吓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会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几天,精神恢复过来,孩子自然会好的。

假如“魂”真掉了,又岂是能够叫回来的!“叫魂儿”实际上是母亲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精神寄托。从孩子方面讲,通过“叫魂儿”,她会想,母亲是喜欢我,关心我的,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安慰,逐渐会忘却惊吓的事。如果孩子受惊吓后,母亲不闻不问,甚至训斥,孩子心理就会受到伤害,认为大人讨厌他,从而会对父母或其他家人产生仇视。

因此,“叫魂儿”这种方法,使孩子更热爱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教育形式。

后来,即使我大了一点,妈妈也给我叫过许多次魂儿,其实,我并未真正失魂,只是偷个懒,享受妈妈那充满温馨和关爱深情的呼唤,在这疼爱的呼唤声中睡得特别安稳,心情特别愉快,身体也就特别健康。

“母叫千里魂儿”,有了妈妈的提醒和呼唤,孩子还会把魂儿走丢吗,母亲就是一个孩子的魂儿啊!

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们,你们听见了没有,祖国母亲永远为你们叫魂儿。

农村人笃信的“叫魂儿”,城里人嗤之以鼻,这事您怎么看?

这些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的面貌也有了大的变化。然而,在不少地方的农村很多农民对“叫魂儿”这一封建迷信仍笃定信任。在城市我咨询了不少的家庭,他们对其不甚了解,难道“叫魂儿”的现象只有农村有?“叫魂儿”究竟是什么呢?真的有用吗?

其实,“叫魂儿”这一迷信现象,自古就有,多存在于一些偏辟的农村,通常情况下,一般孩子出现精神恍惚或一惊一咋生病的时候,家中老人就认为是不是遇到脏东西了,被吓到了!在农村,小孩被吓到时有发生,突然几声狗吠,可能孩子晚上就睡不好觉,出汗!在农村,这时老人一般会抱着孩子去“神婆”那看看。

“神婆”在农村是一种封建式的存在。在我们那,每当有小孩吓到了,她就会抱着小孩,面对阳光,用一种“另类”的仪式,嘴里念叨一些话(也不知道说的啥),用不了半小时仪式完成。

对于农村的叫魂的封建习俗,怎么说呢?的确是迷信,但是仍有很多人相信,但是在我看来,“神婆”这个角色,换人同样可以,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父母紧紧抱住吓到的孩子,让他有安全感,那么孩子自然会放松下来,也就不会有之前的状况了。

在农村,叫魂儿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既然是迷信,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孩子无小事,当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应该去医院诊断,而不是“乱投医”毕竟误了孩子的病情,后悔就晚了!作为父母,生活压力很大,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多抽时间去陪陪孩子,让孩子的恐惧消失在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对于农村叫魂的现象,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不妨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