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二七(二七惨案)

时间:2024-01-13 05:16:24 作者:作茧自缚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二七”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行走在郑州街头,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有个区叫“二七”区,二七区内有不少景点比如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塔、二七七年纪念堂等地,似乎“二七”这个词对于郑州具有特殊的意义。

接下来大部分人包括你可能会百度或者头条搜索一下,“二七”是什么意思?比如这样

你会了解到“二七”原来是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

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一场罢工吗,有必要这么记入史册隆重纪念吗?

京汉铁路段大罢工油画

简单举一个例子:

工人上工要拿工牌号,黑心的工头为盘剥工人,上班前故意把表针往前拨,工人“迟到”就罚款或不给工钱,下班前又把表针往回拨,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京汉铁路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有的延长到13-14小时。可如果拿不到工牌号,就意味着一天的工白做了……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身处办公室的你9点上班,当你8:59急匆匆的一路跑到打卡机器门口的时候,打卡机器说:恭喜你迟到了半小时,每个月迟到3次以上本月工资全无,但是你可以选择加班来完成工作。

此时的你无助的站在办公室门口,除了愤怒,你只能默默的回到办公室里打开电脑,选择加班到晚上9点来完成今天的工作。

当你加班到9:30终于完成今天的工作的时候,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到了打卡机器那边,打卡机器说:恭喜你今天没完成任务,本月你已经累计达到三次迟到,工资和绩效清零。

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心态???

你可能会去反抗?会把机器砸掉?然后找去把老板一阵痛骂,痛快的把老板“炒鱿鱼”?然后打开招聘APP,准备找下一份工作。

但是如果整个社会的工作都是这样的呢,而且假如一个月1000能养活全家老小的时候,全社会的老板只给你开800元,你除了内卷或者反抗,你还有得选吗?

律师牺牲前仍高呼劳工万岁

所以说我们现在的8小时工作制,是先驱们用热血和生命谋求而来的。

短短3小时内,京汉铁路2万多名工人实现了全线的总同盟大罢工,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铁路线顿时瘫痪。

试想一下,在现在如果一个2万的公司里面,除了5位高管,剩下的有1万9千人觉得这个事情不能这么干,那说明我们的制度肯定是有问题的,公司的管理肯定是一种“病态”的管理模式。这5位高管为了维持整个公司的运转,采取的是继续打压的方式。你既然让我公司运转不下去,那我就继续克扣你工资,延长工作时间,让你心服口服为止。

最终,2月7日,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吴佩孚调动2万多名军警对汉口、郑州、北京等各地罢工工人血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现在社会的我们无法感受到那段澎湃的岁月,但是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假如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会去怎么做,是隐忍?还是起身反抗?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最终还是失败了。

但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力量,中国人这时候也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开始形成。

可能每个人对这段恢弘的历史感触不一,我们日常的每件小事如果都汇合起来,那便是国家的大事;普通老百姓想争取的权益汇合到一起那便是我们国家的权益。水滴虽小,可以汇成江河,星星之火亦可以燎原。

当你下一次在走到郑州的二七广场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脚下的泥土怎么会如此的沉重?

探访中原“红色地图”③ | 信仰长存浴血不悔——探访郑州二七纪念塔

1923年2月1日,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2月7日,为阻挠工人运动,敌人荷枪实弹进行镇压,工人们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勇往直前。敌人向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开枪,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塔夜景流光溢彩。图片均由郑州市二七区宣传部提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建勋 李林

7月5日,灿烂阳光下,郑州二七纪念塔巍然屹立,清风拂过,像在诉说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郑州是“二七大罢工”(亦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重要策源地,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城市地标,坐落在距离郑州火车站不远的二七广场,共14层,高63米,为仿古联体双塔,是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变迁,曾经的血雨腥风之地在中国人的手中改天换地,现在的二七广场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无时无刻不在显现新时代的祥和与繁荣。高耸其间的二七纪念塔,如一条时光隧道,走进去,当年轰轰烈烈的大罢工运动即在眼前“展开”……

1923年2月1日,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2月7日,为阻挠工人运动,敌人荷枪实弹进行镇压,工人们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勇往直前。敌人向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开枪,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郑州是当时工人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京汉铁路全路两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1200公里铁路顿时瘫痪。”郑州二七纪念馆研究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并未停息,郑州再次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1925年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在九个分工会中郑州是这一时期铁路工会的核心区域。”二七英烈林祥谦的后人林耀武感叹,每次看到二七纪念塔,都能够感受到信仰长存、浴血不悔的精神所在。

1926年吴佩孚再次占领郑州,10月初,郑州分工会委员长汪胜友、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被逮捕,15日二人被杀害在郑州的长春桥(今郑州二七广场),残忍的敌人将二人的头颅割下,悬挂在电线杆上。

“1971年,郑州在当年汪胜友、司文德牺牲的长春桥旧址兴建了二七纪念塔,以此纪念‘二七大罢工’。”郑州二七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郭磊介绍,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历史文化的有形丰碑,而听党话、跟党走的“二七精神”更是郑州不断发展的无形财富。

如今,步入二七广场,年轻的面孔、疾速的脚步,勾勒出一座城市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挺拔的二七纪念塔收藏着过去无数工人运动先驱者的英勇与血泪,同时以其承载的“二七精神”激励中原人民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担当,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沐荣光展新姿

1971 年之前的二七木塔。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冯刘克

“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

一个地方的记忆给了它纵深感和代代相承的基因。就像二七大罢工赋予郑州的那一抹“红色”。

“脚下这片土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回想它的昨天,你会感觉热血沸腾;展望它的明天,你会感觉豪情万丈。”7月2日,站在二七广场,郑州二七特色商业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办工作人员李女士对记者说。

阳光照耀下,郑州二七纪念塔塔尖擎起的红五星熠熠生辉。在那火红的岁月里,京汉铁路工人高举罢工斗争的旗帜,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进行殊死斗争的英勇事迹传颂至今。“二七精神”的传承弘扬,给了这片土地非凡的荣光。郑州市二七区成为全国唯一为纪念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而命名的区,“二七商圈”也因此而得名。

环顾四周,一个个现代化的商业项目错落有致,各色招牌鲜艳夺目。车辆川流不息,熙来攘往的人们匆匆忙忙。远处新建的商业综合体高耸林立,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二七商圈”一派繁荣景象,沐浴着荣光,正展现出新的风采。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军阀的百般阻挠下召开,工人代表们冲破封锁,闯进普乐园,开起了大会。普乐园是当时的一个戏院,如今沿袭这个名字,在二七纪念堂的北侧,“普乐天地”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将以“修旧如旧”“建筑还原”的方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群落,构建集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消费场所和具有郑州特色文化风貌的城市休闲艺术空间。

这个地方从来不缺少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亚细亚商场开业引发的‘中原商战’闻名全国。那个时候,我家就在旁边,早上7点钟,亚细亚商场的礼仪小姐骑着摩托车穿街而过,十分‘拉风’。还有商场声势浩大的升旗仪式,真是二七广场的一道风景线。”二七区德化社区主任库晓景说,“从那时开始,周边的商业一直在提档升级,‘二七商圈’越来越规范、现代、时尚。”

“目前,二七广场周边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改造,除部分商业项目外立面更新、业态升级之外,还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这一地域的综合管廊在容纳给水、热力、通信、电力等管线的同时,还将引入地下商业项目,并实现区域内大型商业建筑互联互通。”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经济办副科长林璞楠说。

据介绍,二七区将二七广场周边提升改造作为提升郑州红色文化品牌的重点工程,以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二七精神”为目标,系统推进硬件建设和文化修复,发掘、传承、彰显红色文化,提升二七广场周边城市形象和商业业态,全力打造最具郑州特色的“红色地标”历史文化片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会客厅”。

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表示,“‘二七商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有利区位,服务于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一定可以成为城市的‘会客厅’,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承袭优势通连八方

河南日报客端记者 李林 通讯员 郭佳星

城市快速发展,高处俯瞰已是常事,但从城市历史“标识物”——二七纪念塔上向外“张望”,楼宇、街道、车流、行人都似浅薄的虚像,而那些岁月变迁却经久不改的积累与厚重,更加深刻地表明着城市的底色与发展的未来。

1923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二七大罢工”,也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中国领导下的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推向顶点。

伟大事件的发生从未有过偶然,郑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她在历史进程中必将展现浓墨重彩。“当时,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而1923年2月1日,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郑州二七纪念馆研究部工作人员说,郑州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她在铁路工人运动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郑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由火车拉来的城市,早在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勘察芦汉铁路之初,就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现代的发展进程。如今,这座以火车为“伴”的城市,更是将“交通”的内涵与外延书写得淋漓尽致。

郑州是典型的铁路枢纽,是京广铁路、陇海铁路(新欧亚大陆桥)两大铁路大动脉,和京港高铁(世界最长的高铁线路)、徐兰高铁(新欧亚大陆桥)两大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交通大动脉的交会点,沟通南北,连贯东西。郑州居于全国路网中心的重要位置上,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每天从全国四面八方汇聚或周转的庞大的人流、物流,使郑州始终保持年轻旺盛的状态。

“早先的郑州,从火车站到二七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们下了火车就近贩货,半夜里也跟白天一样人流不断。”家住二七塔附近的袁老太今年已经85岁,在她的记忆里是火车让郑州“活”着。

以铁路枢纽为基础,承袭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郑州还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上不断发力。

航空方面,郑州机场2018年成绩单给人惊喜:旅客吞吐量273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增速在全国2000万级大型机场中排名第一,一年净增客运量超过300万人次,全国行业排名由上年的第13位升至第12位;货邮吞吐量51.5万吨,货运规模继续稳居全国第7位;客货运规模继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

公路方面,郑州市是国家公路网主要枢纽之一,有多条国家和地区性高速公路连接省内所有城市和省外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国高速公路网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班列(郑州)至今年4月开行已突破2000列,不久前又完成了首趟海铁联运。郑州还是国家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随着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郑州通过陆上、网上、空中、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加快与世界的“牵手”。

二七大罢工,信仰长存浴血不悔

(来自河南日报的老照片)1923年2月1日,中国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2月7日,为阻挠工人运动,敌人荷枪实弹进行镇压,工人们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勇往直前。敌人向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开枪,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为纪念二七大罢工,1951年郑州修建“二七广场”,并立起一座木制纪念塔。如今的郑州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14层,63米高,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现已成为郑州市地标性建筑。挺拔的二七纪念塔,以其承载的“二七精神”激励中原人民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担当,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任国战 王铮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视觉新闻中心供图)

来源: 河南日报

地理答啦:河南省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塔,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对于“二七纪念塔”的由来,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专家——地理答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是 河南省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郑州地处中原地区,其交通枢纽地位在历史上就非常重要。是后来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使得郑州成为全国的十字路口,郑州铁路枢纽也成为全国最繁忙枢纽之一。

京广铁路的前身,是1906年建成的京汉铁路。1921年的5月1日,在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倡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在北京成立了长辛店铁路工会,这是京汉铁路线上第一个工人自己的工会组织,从此我国第一次开始纪念五一国内国际劳动节。1923年的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了成立大会。2月4日,随着火车汽笛一声冲天的长啸,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了,全线的客车、货车,一律停开,长达1200公里的铁路,就像一条死蛇一样全部瘫痪了。2月7日,军阀吴佩孚下令镇压工人大罢工,血腥的了铁路工人,有40多人壮烈牺牲,300多人受伤,40多人被捕,一千多人被开除,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为了纪念这场大罢工而修建,1971年在郑州建成了这座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3米,有两座14层的五角形塔身并联在一起,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在阳光的照耀下,塔顶的琉璃瓦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塔顶建有钟楼,装有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乐曲,悠扬悦耳。塔内一边为旋梯,一边为展室,游人可登至塔顶,远眺市容。入夜后,多种彩灯内透外照,使双塔更加绚丽多彩。

二七纪念塔曾是郑州的最高建筑。在八十年代以前,晴天登临塔顶,可以远眺一线黄河从邙山流过的景色。今天,地处商业区的二七塔已被周围的高楼大厦所包围,登塔后也无法再欣赏到如前胜景了。但是,二七纪念塔所代表的那段历史,却永远会被人们铭记在心中。

以上!

郑东新区:郑州命运的转折点

在田银生看来,郑东新区可以站在全国新区鄙视链的顶端。因为它是郑州命运的转折点。——豫记按

田银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校友。他参与了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的规划设计,石武高铁沿线城市设计,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规划设计等工作。他自嘲:住在广州,工作在郑州。

撰文 | 夜白

01/

港澳新城

在田银生看来,郑东新区可以站在全国新区鄙视链的顶端。因为它是郑州命运的转折点。

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就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而言,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以1998年为例,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5%,中国为33.4%。而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的河南,只有20.8%。

华南豫记专访田银生

作为省会的郑州,户籍人口只有200万,整个城区依然延续苏联时期井状结构,围绕火车站、国棉厂等向外辐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显然是小马拉大车。

这一切的转变,都缘于燕庄机场的搬迁。

1997年7月28日,郑州新郑机场一期建成通航,原郑州燕庄机场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这时候,很多人正在思考,老机场的几平方公里土地会变成一个什么新的所在。

当然,这个决策必须政府来拿。于是,不久以后第一个方案被拿了出来——港澳新城——一个名字透露着时代气息的构想。

方案是田银生带着团队做的。他在郑州生活过,足够了解、足够热爱郑州。

这是一座被京广、陇海两条火车线路激活的城市,有深厚的轻工业根底。但它也被火车道框住了城市发展的框架。造一座新城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新旧之间的链接,以及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赋能问题。

田银生团队《水滴》规划图

新城仅仅包含了原来老机场位于原107国道(现中州大道)和规划中的金水东路交叉口,面积3.5平方公里的区域,也就是现在CBD的范围。

他把方案命名为《水滴》,希望通过新城这一滴水,激起一层层发展的涟漪,激活老城。

然而这个方案还没有面向群众公示,当局——那个对现代郑州和中国都影响甚大的年轻省委领导,启动了郑东新区总体规划的国际招标。

于是一切推倒重来。

那年夏天,郑州市向国内外发出郑东新区总体发展规划概念设计邀请函,邀请国内外17家著名设计单位竞标。在世界范围内征集城市规划方案,对当时的河南来说,还是首次。

根据当时的规划,老机场故地只是新城的起步区。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要覆盖老107国道以东、京港澳高速以西、机场快速路以北、连霍高速以南的150平方公里,约等于在老城区的东方重新再造一个郑州。

02/

CBD

很多老郑州人表示不能理解:出了107就是乡下,谁会去那里?

即便在“造城”开始后好多年,它还被美国一家名为“商业内幕”的网站描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

可就是这样不被当地人看好,被外媒攻击过的地方,一下拉大了郑州的框架,让郑州从一个中部塌陷的省会城市,迈出了变身“国际郑”的第一条腿。当然这是后话。

那次竞标的结果我们都很清楚了,领导班子选取了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方案。网上有很多解读黑川“根茎”方案的文章。

所谓“根茎”,就是说城市没有核心,循环系统在城市的外围,如果城市人口增加了,再增加另外一个“根茎”,形成新的组团,比如CBD“根茎”,北龙湖“根茎”,还有龙子湖“根茎”。城市就像细胞繁殖一样,不断生长,而且不会失去原有的平衡。

或许这符合当年郑州想要突破城市格局束缚、大力阔城的愿望。田银生则认为,黑川中标是因为他切中了郑州需要梳理城市文化的痛点。

他用虚拟了一条郑州主轴线,沿着这条郑州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的轴线提出了连接新旧CBD(市政府+火车站+二七广场+省政府)的西南-东北的历史、生态、商业、旅游时空发展的城市中心轴线。

黑川拿到了整体规划的资格后,领导直接委托他对原本港澳新城那块地区做详细规划,放弃了田银生的“水滴”。后来的事情我们也清楚,大玉米和大金蛋拔地而起,一时间成了郑州的新地标。

但城区建成后,黑川遭到了来自社会大众和业内人士的批评:“上了立交桥下不来”、“进了环路出不来”、“找不到方向”。

某位院士甚至公开发声,称郑东新区里面设计了一个6.08公里的龙湖,使交通很难组织,并且导致路网密度小,降低了慢行系统的可达性。

黑川做了CBD,东南边一块拓展区的详细规划设计交给了田银生。

这片区域承担了功能支持,——为了辅助CBD,拓展起步区商务之外的功能。我们现在看到的双子塔、郑州东站,都在这片范围里。

03/

龙子湖

按照当年规划的蓝图,郑东新区1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应该有6个功能区。龙子湖大学城,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大学城的繁荣,承载了多少河南人的期望。况且,大学城的规划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外部因素投入到新城市的建设中来。当中部龙头,有多少河南人心里的一个梦。

2020年,田银生参加“这就是河南”启动仪式

那是2003年,几千名本科生已经安安稳稳地坐在了“西郊国立公园”里读书。即便如此,河南和郑州当局仍然对龙子湖大学城寄予厚望。龙子,望子成龙的意思。

黑川和老田初期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对龙子湖的规划,领导直接邀请了他们两家进行方案竞赛。

黑川的设计方案依然贯彻了“根茎”理念,以湖为中心,路网和学校摊大饼一样向四周分散开。

田银生深知这种方案的弊端。成功的大学城多数是“自然形成”的,以斯坦福大学城为例,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种适应城市发展的良性模式。斯坦福为硅谷提供了科学技术的支持,硅谷里成百上千的大中小企业也给学生提供了大大小小的创业、实习的机会。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而龙子湖大饼式的设计,要以原住民整体搬迁为代价。村民整体搬迁后,大学城像一座孤岛,完全与社会脱节。

于是,田银生打破了常规的大饼式布局,创造了一个学校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新颖模式。他把这个方案命名为“漂浮的绿岛”。

漂浮的绿岛

他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大学、科研、生活、服务、生态共生的单元。大学的到来为原住民注入活力,而不是把人赶走。

评审会上,方案获得了十四个专家的全部投票,会议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邹德慈院士特意找到田银生,说:你们的方案真好!

“但遗憾的是,领导们最后还是选了黑川的方案。”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龙子湖大学城的建设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危机。直到前阵子龙子湖大学城十年前的陈年往事又被网友送上了热搜。

田银生说:“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当中,可以通过有机更新的发展理念,有意识地将区域形态进行分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新建、升级和改造。”

田银生在贵州滚正村为村民讲述乡村规划

这么多年,田银生虽然在广州生活,但是他始终心系河南,关心郑州的发展。采访时,他给我们看了进行的二七广场改造项目。他希望,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当中,郑州能够用有机更新的方式,找到一条平衡的状态。

十二生肖新轮回又将开始

【十二生肖新轮回又将开始】农历鼠年就要来了,十二生肖为何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传说玉皇大帝让鸟兽赛跑,前12名被选为十二生肖。如今,这已成为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符号,更是成为每年春节的吉祥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