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康的部首(霜的部首和组词)

时间:2023-12-28 23:49:51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康-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kāng

注音: ㄎㄤ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广

简体部首: 广

五笔86:YVII

五笔98:OVII

UniCode:U+5EB7

四角号码:00299

仓颉:ILE

GBK编码:BFB5

规范汉字编号: 2385

康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1

笔 顺: 捺横撇折横横竖捺横撇捺

安宁:康乐(lè )。康平。康宁。

空,空虚:萝卜康了。

宽阔:康庄。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无病:康健。康复。康泰。健康。

丰盛:小康。康年。

姓。

三、姓氏起源

一,源于姬姓

出自周武王的同母弟姬叔封,即康叔。周武王得天下而“封诸侯,建同姓”,起中国“封建”之始时。因年幼最初被封在京畿内康国,所以得名为康叔。当年周武王克殷纣,以殷余民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位比诸侯,以奉其先祀不绝。因武庚未尽服,恐怕他将来乘机作乱,武王就令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为禄父相,以治殷。周武王驾崩后,年仅12岁的周成王继位,由他的四叔周公旦辅政。管、蔡怀疑周公擅权,联合武庚一起作乱,被周公伐灭。之后,周公看到对殷商遗民的统治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理由很明显,这些殷商的遗民,内心未必认同姬周,如果对他们的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叛乱,岂不是后患无穷!周公最后决定,把这批殷商遗民交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去统治,并且改封康叔为卫国国君,侯爵。后来,康叔至卫,按照周公的教导,把过去那些一直蠢蠢欲动的殷民处置得心服口服,做到了“化敌为友”,功在周朝社稷。因此,康叔的声誉日隆,到周成王长大亲政之时,并且被举用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逝世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氏正宗。

后世康氏源于康叔,在历来研究姓氏学的学者心目中,是被认为“不容置疑”的,因此,所有古籍对于汉族康氏的姓源,也都只有这样一种记述,譬如,《姓纂》和《姓苑》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可见得康氏的源自周初名人康叔。康氏族人大多尊奉康叔为得姓始祖。

康氏的第二个受姓祖先是刘康公,姬姓。东周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前613年在位)时封王季子(周定王之弟,姬姓)于刘累古封地刘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也有支系姓康者。这支姬姓康氏距今也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

二,源于子姓

战国时宋康王后人,有以康为氏;东周楚康王后人,有以康为氏,庐山康王谷。

三,源于阴康氏

应劭的《风俗通》记载:“阴氏,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康氏是传说中女娲的后裔,曾在今陕西商洛一带建立阴康国。后来,阴康氏演化为“阴氏”和“康氏”。

四,源于康居

康居(康国),以国为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成帝时,康居遣子侍汉,贡献。然自以绝远,独骄慢,不肯与诸国相望。” 但汉庭因为“其新通,重致远人。终羁縻而未绝。”以上记载明确地说:西汉成帝时,康居国曾遣子入汉,而且此后双方还交流不断。最早记载康姓的史书,后《梁书》卷一八《康绚传》亦载:“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此条不仅继承上说,且更具体地指出:后留于河西,以国为氏。

康乘,中华康氏的得姓始祖,中华古西域康居国(唐.康国)王子。于公元前21年来到汉廷,定居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新唐书》载:“康”等昭武九姓,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境内),祖先为月氏人。后来西迁西域中亚地区。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成帝时,康居遣子侍汉,贡献。然自以绝远,独骄慢,不肯与诸国相望。”

五,源于匡易康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登基后下诏天下避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虽然在宋末以后,有部分支系陆续又改回姓匡,但大部分还延续着康姓。世代居住在泰和(古西昌);吉安、吉水、安福(古庐陵);南昌(古豫章、古洪州);南京(古金陵);宜春、分宜(古袁州)等地。以至于泰和(古西昌)成为匡易康氏的第二个发祥地,是广大匡易康氏的向往之地。

在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迁徙的原因是朱明王朝的迁动。元末暴发众多农民起义,多年的战争使湖广(现湖北、湖南)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朝廷下诏,从江西迁民填充湖广。故这时期,有许多匡易康氏及其他百姓从江西泰和、吉安等地迁徙到湖广一带。湖南、湖北境内的许多康氏支系,就是在这次大迁徙中的匡易康氏的后裔子民。

在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迁动中,又有许许多多匡易康氏子民从湖南、湖北迁徙到四川、重庆等地繁衍生息。此次运动的原因是明末,张献忠的起义军几次攻占四川,以及满清对四川的多次洗劫,战争造成了四川人口的严重锐减。清初,朝廷下诏从湖广迁民到四川。

根据“康氏脉系研究网”收集掌握的资料说明,在如今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有匡易康氏的支系分布。匡易康氏已经成为中华康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众多,人才辈出,为中华康氏大家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亦称朱勒豁得氏,世居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orgut Hala。所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

⑵.蒙古族珠尔奇特氏,亦称主儿乞氏、主儿勤氏、月儿斤氏、禹儿乞氏、朱日其德氏,源出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长子斡勤巴儿合黑所建部落名称,是蒙古东方三部落之一,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其是女真人,达斡尔民族亦有该姓氏,满语为Jurk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⑶.蒙古族瑚尔拉特氏,出自清朝初期古巴尔虎氏、亦称胡拉特尔氏,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满语为Hurlat Hala。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瑚尔拉特氏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其后代多冠汉姓为康氏、胡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七,源于满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赫舍哩部族人,满语为Heseri Hala,取部落名为氏,世居都英额地区(今辽宁清原英额门)。满清开国初,其祖赫舍哩·硕色归清,隶属正黄旗满洲,精通满、汉、蒙文字,其子赫舍哩·索尼亦精满、汉、蒙文字,由头等侍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之托顾命为辅政大臣,受一等公,谥文忠。其租墓在昭陵左掖,后代分为赫、张、康三氏。其中的康氏始祖为赫舍哩·卡宜奇郎,取名字的汉字谐音“康”为氏,隶属正黄旗满洲,官拜木力占牛录、武德骑尉。他在清康熙年间出兵辽东,生五子,长子和次子皆无后,五子过继富氏。三子赫舍哩·达士巴和四子赫舍哩·招里其的后人分为两支,前后驻防丹东凤凰城,分别在正黄旗满洲和正白旗满洲下注册。赫舍哩·卡宜奇郎墓葬辽阳涧溪沟。

⑵.满族(蒙古族)卡克他氏,称亦卡尔他吉尔氏、卡勒塔基尔氏,满语为Kartagir Hala,卡克他氏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有陆续归附后金的(比如辽宁省凤城有一支卡克他氏姓康,就是努尔哈赤时期投奔来的)但主要还是在皇太极时期入的八旗。崇德4年(公元1639年)清太宗皇太极调军平索伦部,从此索伦部众悉数编入八旗,但真正被调往沈阳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数索伦部众就地安置编旗继续从事生产,清廷并没有将其纳入深层的八旗管理。到康熙年间,由于沙俄的进犯黑龙江上游的各旗索伦人才真正列入以车满洲,编练成兵参加了雅克萨战争。此后因索伦部旗人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清廷将其视为精锐兵源,每有重大战事必调遣自黑龙江。索伦部旗人几乎参加了清中期以后的所有战争。黑龙江省的一些老姓卡克他氏的满族人就是这些以车满洲索伦部旗人的后代。,祖籍在长白山以东讷佛贺城。始祖名“塔木太阿古”随努尔哈赤其兵,后来他的孙子1644年\"从龙入关\"。1687年四世孙卡克他氏图美、图奈兄弟2人奉命迁居凤凰城驻防,隶蒙古镶白旗官保佐领下当差,居凤凰城北山,图美任参领,图奈任额兵,为始祖。因家属仍在北京,弟图奈未再娶妻,兄图美娶妻王氏,生3子。长子七力根特,次子巴力士,三子那保。长子生5子,名叫依力巴、福寿、必伦太、五十九、六十九;次子生3子,名叫溪力巴、溪力登、合色;三子生4子,名叫七根、八牙力士、八各、托力吉。至第二世迁居大堡康家沟。由是人口增多,至1905年康家沟一支人口达到1000多人。1905年编修《卡克他氏宗谱》,以庆字为第八世,确定\"庆(上)会(上)运(下)昌(下)明(下),英(上)才(下)济(上)圣(上)清(下)。国(上)华(下)全(下)贵(上)品(下),世(上)禄(下)广(上)恩(下)荣(上)。德(上)义(下)昭(上)隆(上)业(下),贤(下)良(上)继(上)盛(下)名(上)。永(上)怀(上)先(下)泽(下)厚(上),保(上)泰(上)益(上)和(下)平(上)\"40个字以序辈数。括号中上者用于姓名中间,俗称居中;下者用于末尾,俗称落底。已传13世

⑶.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满族姓氏,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镇)、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康氏、安氏。

⑷.满族康锡哩氏,满语为Kangsiri Hala,世居伊巴丹(今辽宁桓仁雅河乡附近),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⑸.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所冠汉姓为春氏、康氏。

⑹.满族满族卡宜氏,满语为Kay Hala,以祖名为氏,原属于赫舍哩氏族中的一支,受命驻防凤凰城,分隶正黄旗和正白旗下,隶正白旗者依然姓赫舍哩氏,而隶正黄旗下者皆取始祖“卡宜奇郎”的前两个字“卡宜”为姓,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⑺.满族康仪理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亦称康吉里氏,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八,源于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土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康氏,世代相传。

四、得姓始祖

康叔。据《元和姓纂》和《姓苑》等书记载,载,汉族的康姓,出现于大约3000多年以前,他们的始祖康叔。康叔为周武王少弟,初被封于康(今河南省禹县),故称康叔。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旦辅政,这引起武王胞弟管叔、蔡叔的不服,殷纣的后裔武庚便联合他们反叛。周公平叛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统治,康叔在封地建立卫国,管理那里的殷室遗民,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对稳固周王朝统治起到很大作用。康叔死后,谥号为“康”,即“使民安乐”之意。康叔后人以其功绩、声誉为荣,取其谥号为氏,称康姓,康叔自然成为康姓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康姓为避战乱,徙蓝田(今陕西省蓝田西灞河西岸),后渐向东南迁移。

史载,南朝宋时,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后秦河南尹,后举族众三千余人迁湖北省襄阳之岘南)族人,并任命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唐代,有宁夏灵武人康植之孙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会稽郡公,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为南方各地康姓迁徙之主源。

宋代,因避帝讳而改姓的匡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另有洛阳康再遇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显达当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间,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康姓徙迁南方安居乐业。

明代,康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徙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其中山东、福建、广东大部分是康子元的后裔!

从清始,闽、粤康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康姓,在《百家姓》排第88位,康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京兆郡)、山东(东平郡)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

康氏最早分布在河西走廊的地区(今甘肃省境内)、其后分布陕西、河南、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京兆郡)、山东(东平郡)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魏晋之际,又有河西康氏迁入蓝田(今属陕西)。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康姓南迁始于三国以前。唐初,有康姓渡江南迁到江苏、浙江一带。唐玄宗时有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封天山县男(今新疆托克逊县东北),其孙康日知,举家南迁浙江省绍兴县定居。北宋初, 蔚州人(今河北蔚县)从征入蜀,后定居四川;同时,康氏还有迁至福建者。明代,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说明康氏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始,闽、粤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康姓在大陆是第七十五大姓,在台湾为第七十九个大姓,以屏东、嘉南等地为最多。现台湾的屏东、嘉南、台北、苗栗、台中等地,集中了大量康姓。在台湾其他各地,也有康姓人士的踪迹,可谓遍布台湾的每个角落。

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

六、家谱文献

《郧阳康氏族谱》为1488年到2018年郧阳康氏530年发展史,也是1907年版(康安吉编撰)家谱和2018年版家谱(康伟编撰)合订版。

吴宁康氏宗谱,(清)康武琴等纂,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吴宁康氏宗谱两卷,(清)康士佩等纂,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吴宁康氏宗谱,(清)康明良等纂,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吴宁康氏宗谱四卷,(清)康国昌等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

江苏泰县南沙康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清)康维恒、康延书等重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康氏宗谱十七卷,(清)石褚壁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康邑江夏堂康氏族谱,(清)黄涛、黄万球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满族康氏族谱全称为《赫舍哩氏康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开始修谱。

河北通州康氏世谱一卷,(朝)康圭锡纂修,朝鲜隆熙年间(公元1907~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件一册。

辽宁塔山康氏家谱,()康氏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康氏续修族谱,()康发启修,十九年(公元1930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品较差。

蒲田康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西昌官溪康氏族谱,著者待考,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衡山溕衡康氏十修族谱,()康和声修,铅印本。

湖南娄底康氏七修族谱九十三卷,首一卷、未一卷,第九十一卷分上下册,()康堂等主修,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南康康氏族谱,(现代)康一挺等修,1998年京兆堂计算机排印本九册。

辽宁凤城康氏世谱一卷,()康明良等纂,十一年(公元1922年)铅印本。

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工序宾修,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莆阳康氏家谱,(清)康仁声纂修,年间莆田康爵手抄本一册。

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王礼宾修,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康氏族谱四卷,()康寿等七修,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康姓的望郡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平郡(今山东东平)、会稽郡(今江苏苏州)、晋阳郡(今山西太原)。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东平堂:以望立堂。

华山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唐朝时有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 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

晋阳堂(或晋阳郡):以望郡为堂号,乃匡易康氏之总堂号。

三省堂:江苏李堡、沿南、栟茶康氏。

八、字辈排行

湖北郧阳康氏(今湖北十堰郧阳区)属京兆堂,明成化元年自南昌府迁入,始迁祖康聪。

日应印庚水 文成玉寿金 安书邦国正 修德福如春 中和延世泽 良善顺天心 大道存仕厚 鸿功自显明 家传敦孝友 吉庆本同生 富贵一朝泰 荣华万代新

即蒙潭始祖珣公(康珣,宋初与梁灏同榜。任袁州(今江西宜春、萍乡一带)都使,易匡为康)后第二十四世起:\"时元生孙德,曾受祖之佑 继起华国才,天朝载锡光 永思宗泽茂,家道世荣昌 先贤贻哲训,忠诚正纪纲 修齐治平守,创极理鸿章\"。

陕西省定边康氏一支字辈:\"禄忠孝志正元炳汉\"。

四川彭山康氏一支字辈:“纪树光先得”。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福(富)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宗正启永世明”。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忠孝长存……”

四川遂宁康氏字辈:“乃逢国运盛聿定万年歌承绪维忠孝传家尚泰和光裕名声振佑启福祉多富贵天以锡诗书应发科”。

四川安岳康氏字辈:“祭忠孝长存乐友园”。

四川营山康氏字辈:“文成登一学实绍忠家本定泰维自西”。

四川巴中、南江、广元、旺苍康氏字辈:“文若思自国魁宗,心成树德道印中......”

湖南娄底康氏字辈:“南诏仲发季福友华祥瑞甫万廷显国世天兴光明历代朝伦纪忠厚钦承兆敦本开基绪储才启俊英诏书能迪哲礼让可亿型传家遵典则祖德定长新诰命重周史清廉贯古今”。

湖南新化康氏字辈:“富(福)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

湖南澧县、临澧康氏字辈:“业光祖孝友开基”。

辽宁沈阳康氏字辈:“永久天荣启晋士兆宝德凤殿(玉)奎守付国智安民”。

辽宁黑山康氏字辈:“广九年维万”。

辽宁抚顺康氏字辈:“自有成文国朝钧复万连吉庆书章广世绪绍功先”。

山东菏泽、郓城、巨野、安徽焦城、江苏沛县康氏字辈:“体朝文思延传家远天锡庆祥承仁义恩光耀忠厚道德长修身登高岳宗代奉禄昌”。

山东章丘康氏字辈:“怀守燕叶书殿介传道都”

山东东平康氏字辈:“忠少思炎振尭维怀书已记”。

山东滕州康氏字辈:”文学秀灵守“

山东聊城莘县康氏字辈:\"学记东兴士广禄”

山东聊城冠县康氏字辈:“玉振跃东方”

山东临沂平邑县康氏字辈:“修德传荣广,成明纪世常”

河南邓州康氏字辈:“民惠(怀)淡养(阳)盈景起中(忠)涵(含)宏(洪)从玉新(心)士振建光(国)定太平荣庆(幸)克化青德顺如(汝)连立”。

河南信阳康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关清民治安”。

云南水富康氏字辈:“福贵友华祥瑞(珍)甫万廷显正(国)世仁(天)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臣兆凤麟寿安锡庆郭洪序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翠殿嘉箕”。

湖北襄阳康氏字辈:“才重惟人宽廷院大黎曰园宏邦世仁国温良立士则道学传天家志化常青泰开来永光华”。

江苏如皋康氏字辈:“本贞茂荣安雍近智吉贤端秀”。

江苏李堡、沿南、栟茶康氏:“ 四九临安福益永希金子 国号朝元宏茂为迎绍纪 省视承贻传登忠本怀利 石时广祖德礼备加真启”.。

陕西康氏字辈:“建绍宗立……”

重庆云阳康氏字辈:“启之四方仲、承宏茂盛兴、天开文运广、地照福远曾、正大光明继、云昌永亮灯、志祥高万代、立法乃长春”。

康氏一支字辈:“文德财宗美利”。

康氏一支字辈:“德振□瑞学永”。

江西吉安遂川排溪康氏字辈:“万世贤良,文武相承,垂芳庆渊,显耀义昌········‘’

安徽阜阳一支字辈:“世府庭天纪,金怀(玉)启同德(方言发音为dai),永庆历春景,文明震万国(方言发音为guai)”。

甘肃永登县康氏字辈:“仲仁,康福,民,运,如,乃、膺、海、康、道、於、成、逢、泰、永,昌”。

河北怀安县康氏字辈:\"广恒万世永,振(春)兴\"。

九、姓氏名人

康泰,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这学,尤娴经律。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三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为之建塔,因有佛寺,就是江南第一寺“建初寺”(南京大报恩寺)。江苏、上海(上海龙华寺、静安寺等也是康僧会创立)一带亦始兴佛法,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形成江南佛教中心。

康僧会,古金陵大报恩寺(前身为建初寺)是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为纪念其生母所建。工程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始建,十万民工,历时19年基本建成,耗费白银248.5万两。宣德皇帝钦命郑和参与工程建设,并主持了落成大典。古金陵大报恩寺是皇家寺庙,所有建筑皆依皇家规制,其鼎盛时期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金陵三大寺,是明清时期百寺之首,当时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专门机构“僧录司”也设于此。金陵大报恩寺是明初刻经、印经中心,是义学讲坛。在明清佛教界地位崇高。 古报恩寺内五彩琉璃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琉璃塔因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砖砌成而得名。琉璃塔以五色莲台为基座,塔体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每层的覆瓦、拱门均用赤、橙、绿、白、青五色琉璃贴面。拱门用五色琉璃构件拼接而成,上有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塔顶有黄金制成的宝顶,下面有9级“相轮”,之下为“承盘”。塔顶和每层飞檐下都垂悬金铃鸣铎(风铃)152只,金铃闻风而鸣,禅意阵阵。塔身内置有146盏长明灯,由百名少年童子,日夜轮值管灯,使之昼夜长明不熄,每日耗油五十一斤之多,白天光亮耀日,入夜如火龙悬挂,华灯耀月,数十里外可见。古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永乐皇帝赐封该塔为“第一塔”。明散文家张岱称之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被西方人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1856年,金陵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康绚,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

康子元,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绍兴)人,字右昌,号毓奇。唐开元四年(731)丙辰年科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宗正太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后因,上疏安史隐患不纳,遂请旨入闽观风,居建宁府建阳县,现有遗迹子元公墓在建阳。为入闽康氏始祖。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澄,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时任大理少卿曾上疏言时事:为国家者有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水旱虫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识者皆多澄言切中时病。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然澄之言,岂止一时之病,凡为国者,可不戒哉!系康子元后裔。为入莆(福建莆田)康氏始祖。

康福,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南宋著名学者.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元代戏曲家。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

康茂才,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大和,公元(1507-1577),字原中,明正德二年(1507)出生于福建莆田崇福里砺山村(今莆田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

康大和于嘉靖十四年(1534)朝廷秋闱,入京应试,得中二甲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迁升侍讲学士,嘉靖四十年(1561),晋升南京工部尚书。明朝皇帝称赞大和为“一代儒宗”。他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学问渊博,治学严谨,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实敦厚,不事表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年轻时被林贞、肃俊所赏识和器重。在学馆时他曾书写“学林”二字于壁上,寓意敬仰工部侍郎林庭机。他还常说:“庭机吾所不及也”。可见他为官为人很谦虚的,致仕归乡后,与致仕居家的工部尚书林云同诸儒,结社赋诗,风雅一时。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二人应兴化郡守吕一静之邀,续修《兴化府志》,为总裁。后与林云同等续修《郡志》。除总纂《兴化府志》(万历甲戌志)外,有《砺峰集》、《续莆阳文献》传世。

康海,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女,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元积,公元(1559-1613),字日空,号函三,明万历辛丑(1600)年进士,任太常寺博士达13年,改任吏科给事时未到任即病逝。光绪《湖南通志》、李元度《南岳志》、《衡山县志》中,对他均有简略的记述,衡岳一带,则颇为流传他的故事。其一是:他向明神宗朱翊钧上《保泰疏》,以“持盈保泰”为宗旨直言时弊,指责朝政,对皇帝和宰相都进行了辛辣的批评,更提出了颇为切合实际的建议。其次随理学名家王家沐读书,在王家沐父子死后为他们建“会灵精舍”,每年春秋在此举行祭礼,兼作教育族中子弟的讲学场所。会灵精舍成为继文定书院而后的由南岳籍的人手建的又一所书院。在南岳还留传一句顺口溜就是 “康家祠堂祭得怪,先祭王夫子,后祭康保泰。”康保泰是因为上保泰疏而得来的尊称。而此处的王夫子,即是王宗沐、王斗溟父子。康元积是王宗沐的门人。王斗溟万历甲午(1594)任湖广左参政,主持乡试,又为康元积座师。康元积同时受王氏父子两代的知遇而尊师之情愈重了。第二则是他奉旨封藩回衡山时,发现黄堡驿马差事使衡山百姓疲于奔命,他致函湖南司道予以裁撤。一举革了为害衡民的弊政。在上述流传的故事中,康元积表现出政治、大胆、尊师重道,关心桑梓疾苦。官虽不大,能量却不小。

《保泰疏》写于万历36年(1608)正月,屡经奏进,直到万历40年初方得到当时皇帝和宰相的重视。宰相赵焕读了《保泰疏》后,叹为“天下第一人”。明神宗则将康元积由太常寺博士这类闲职改任为吏科给事,进入台省供职。但康元积未等发挥他的才干而匆匆谢世。《保泰疏》是以中国古代《易》理作为根据,从正月之卦象为“泰”一点,对它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各方面情况,反复曲尽的分析、申述,以动帝听。它通篇充满了宋、明理学的光泽,正如邹元标在《康元积墓志铭》中说的:“其文精、畅、奥、邃,置古名臣奏议中,当为心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敢于对皇帝和宰相直言指责。他指责皇帝不能正确对待江西参政姜士昌、御史宋焘和咸宁知县满朝荐等人的正言,偏听妄信而又不理朝政。“致使天下之大,悠悠泛泛,如无舵之舟;大小之政,日趋于颓靡而满失其初;大小之官,日习于苟且而尽忘其故。”吏部则鬻官卖爵,“吏胥杂流,辄旦夕而得官。”户部则财困粮空,“太仓无二年储。”兵部则贪功好大,将疲兵惰,“或剥军以养寇,或弄兵以修隙。”工部则搞皇亲国戚的楼殿营建,对河道、农田基本建设却马虎了事。礼部则造成了“民竞于偷,士习于躁,缙绅竟于门户,文章竟于纤靡”的社会风尚。洋洋万余言,刘部都批评到了,切中时弊,无外乎引起了神宗和宰相们的震动。他在裁革黄堡驿马的例差致湖南司道书中更大声疾呼,“衡山地瘠民穷”,驿马官差所造成的重担,虽“剜却百姓心头之肉”,也难以解决。这种血泪控诉,使湖南当道官员们不得不勉从其请,裁撤了这项吃人的官差,为衡岳人民稍舒困境。衡山人民曾为此立碑记。

康元积20岁左右受业于王宗沐,难以胡安国的学术思想对他也有影响,加上家学渊源(他祖父康三泉是著名理学家邹东廓的门人),因而在理学领域涉猎甚深。他专治《春秋》,又旁及诸子百家,佛道内典,著有《麟经约言》、《南岳笔记》等。他原籍江西安福,因在南岳读书,加上祖父康三泉于嘉靖21至31年,十年中两次来南岳讲学,南岳又山明水秀,为宋代胡安国、朱熹、张栻,明代湛甘泉、罗洪先、邹东廓等讲授理学的胜地,诸多渊源,使他决定寄籍南岳。南岳会灵精舍侧有保泰祠,就是康元积的子孙们祭祀之所。

康涛,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有为,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

康广仁,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省南海人,系康有为幼弟,曾创《知新报》,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清末维新变法人士。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后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同薇,字文僴,号薇君,广东省南海人,康有为长女。自幼不缠足、不穿耳,开中国妇女界风气之先。15岁即据二十四史编《风俗制度考》,后又翻译大量日本书籍,助父编纂《日本考》、《日本书目志》等。1897年在澳门《知新报》任翻译。1898年7月与李惠仙(梁启超夫人)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由妇女主办、以妇女为阅读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精国学和英、日语种,为当时新女性之代表。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康-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kāng

注音: ㄎㄤ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广

简体部首: 广

五笔86:YVII

五笔98:OVII

UniCode:U+5EB7

四角号码:00299

仓颉:ILE

GBK编码:BFB5

规范汉字编号: 2385

康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1

笔 顺: 捺横撇折横横竖捺横撇捺

安宁:康乐(lè )。康平。康宁。

空,空虚:萝卜康了。

宽阔:康庄。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无病:康健。康复。康泰。健康。

丰盛:小康。康年。

姓。

三、姓氏起源

一,源于姬姓

出自周武王的同母弟姬叔封,即康叔。周武王得天下而“封诸侯,建同姓”,起中国“封建”之始时。因年幼最初被封在京畿内康国,所以得名为康叔。当年周武王克殷纣,以殷余民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位比诸侯,以奉其先祀不绝。因武庚未尽服,恐怕他将来乘机作乱,武王就令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为禄父相,以治殷。周武王驾崩后,年仅12岁的周成王继位,由他的四叔周公旦辅政。管、蔡怀疑周公擅权,联合武庚一起作乱,被周公伐灭。之后,周公看到对殷商遗民的统治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理由很明显,这些殷商的遗民,内心未必认同姬周,如果对他们的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叛乱,岂不是后患无穷!周公最后决定,把这批殷商遗民交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去统治,并且改封康叔为卫国国君,侯爵。后来,康叔至卫,按照周公的教导,把过去那些一直蠢蠢欲动的殷民处置得心服口服,做到了“化敌为友”,功在周朝社稷。因此,康叔的声誉日隆,到周成王长大亲政之时,并且被举用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逝世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氏正宗。

后世康氏源于康叔,在历来研究姓氏学的学者心目中,是被认为“不容置疑”的,因此,所有古籍对于汉族康氏的姓源,也都只有这样一种记述,譬如,《姓纂》和《姓苑》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可见得康氏的源自周初名人康叔。康氏族人大多尊奉康叔为得姓始祖。

康氏的第二个受姓祖先是刘康公,姬姓。东周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前613年在位)时封王季子(周定王之弟,姬姓)于刘累古封地刘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也有支系姓康者。这支姬姓康氏距今也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

二,源于子姓

战国时宋康王后人,有以康为氏;东周楚康王后人,有以康为氏,庐山康王谷。

三,源于阴康氏

应劭的《风俗通》记载:“阴氏,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康氏是传说中女娲的后裔,曾在今陕西商洛一带建立阴康国。后来,阴康氏演化为“阴氏”和“康氏”。

四,源于康居

康居(康国),以国为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成帝时,康居遣子侍汉,贡献。然自以绝远,独骄慢,不肯与诸国相望。” 但汉庭因为“其新通,重致远人。终羁縻而未绝。”以上记载明确地说:西汉成帝时,康居国曾遣子入汉,而且此后双方还交流不断。最早记载康姓的史书,后《梁书》卷一八《康绚传》亦载:“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此条不仅继承上说,且更具体地指出:后留于河西,以国为氏。

康乘,中华康氏的得姓始祖,中华古西域康居国(唐.康国)王子。于公元前21年来到汉廷,定居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新唐书》载:“康”等昭武九姓,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境内),祖先为月氏人。后来西迁西域中亚地区。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成帝时,康居遣子侍汉,贡献。然自以绝远,独骄慢,不肯与诸国相望。”

五,源于匡易康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登基后下诏天下避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虽然在宋末以后,有部分支系陆续又改回姓匡,但大部分还延续着康姓。世代居住在泰和(古西昌);吉安、吉水、安福(古庐陵);南昌(古豫章、古洪州);南京(古金陵);宜春、分宜(古袁州)等地。以至于泰和(古西昌)成为匡易康氏的第二个发祥地,是广大匡易康氏的向往之地。

在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迁徙的原因是朱明王朝的迁动。元末暴发众多农民起义,多年的战争使湖广(现湖北、湖南)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朝廷下诏,从江西迁民填充湖广。故这时期,有许多匡易康氏及其他百姓从江西泰和、吉安等地迁徙到湖广一带。湖南、湖北境内的许多康氏支系,就是在这次大迁徙中的匡易康氏的后裔子民。

在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迁动中,又有许许多多匡易康氏子民从湖南、湖北迁徙到四川、重庆等地繁衍生息。此次运动的原因是明末,张献忠的起义军几次攻占四川,以及满清对四川的多次洗劫,战争造成了四川人口的严重锐减。清初,朝廷下诏从湖广迁民到四川。

根据“康氏脉系研究网”收集掌握的资料说明,在如今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有匡易康氏的支系分布。匡易康氏已经成为中华康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众多,人才辈出,为中华康氏大家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亦称朱勒豁得氏,世居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orgut Hala。所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

⑵.蒙古族珠尔奇特氏,亦称主儿乞氏、主儿勤氏、月儿斤氏、禹儿乞氏、朱日其德氏,源出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长子斡勤巴儿合黑所建部落名称,是蒙古东方三部落之一,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其是女真人,达斡尔民族亦有该姓氏,满语为Jurk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⑶.蒙古族瑚尔拉特氏,出自清朝初期古巴尔虎氏、亦称胡拉特尔氏,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满语为Hurlat Hala。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瑚尔拉特氏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其后代多冠汉姓为康氏、胡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七,源于满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赫舍哩部族人,满语为Heseri Hala,取部落名为氏,世居都英额地区(今辽宁清原英额门)。满清开国初,其祖赫舍哩·硕色归清,隶属正黄旗满洲,精通满、汉、蒙文字,其子赫舍哩·索尼亦精满、汉、蒙文字,由头等侍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之托顾命为辅政大臣,受一等公,谥文忠。其租墓在昭陵左掖,后代分为赫、张、康三氏。其中的康氏始祖为赫舍哩·卡宜奇郎,取名字的汉字谐音“康”为氏,隶属正黄旗满洲,官拜木力占牛录、武德骑尉。他在清康熙年间出兵辽东,生五子,长子和次子皆无后,五子过继富氏。三子赫舍哩·达士巴和四子赫舍哩·招里其的后人分为两支,前后驻防丹东凤凰城,分别在正黄旗满洲和正白旗满洲下注册。赫舍哩·卡宜奇郎墓葬辽阳涧溪沟。

⑵.满族(蒙古族)卡克他氏,称亦卡尔他吉尔氏、卡勒塔基尔氏,满语为Kartagir Hala,卡克他氏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有陆续归附后金的(比如辽宁省凤城有一支卡克他氏姓康,就是努尔哈赤时期投奔来的)但主要还是在皇太极时期入的八旗。崇德4年(公元1639年)清太宗皇太极调军平索伦部,从此索伦部众悉数编入八旗,但真正被调往沈阳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数索伦部众就地安置编旗继续从事生产,清廷并没有将其纳入深层的八旗管理。到康熙年间,由于沙俄的进犯黑龙江上游的各旗索伦人才真正列入以车满洲,编练成兵参加了雅克萨战争。此后因索伦部旗人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清廷将其视为精锐兵源,每有重大战事必调遣自黑龙江。索伦部旗人几乎参加了清中期以后的所有战争。黑龙江省的一些老姓卡克他氏的满族人就是这些以车满洲索伦部旗人的后代。,祖籍在长白山以东讷佛贺城。始祖名“塔木太阿古”随努尔哈赤其兵,后来他的孙子1644年\"从龙入关\"。1687年四世孙卡克他氏图美、图奈兄弟2人奉命迁居凤凰城驻防,隶蒙古镶白旗官保佐领下当差,居凤凰城北山,图美任参领,图奈任额兵,为始祖。因家属仍在北京,弟图奈未再娶妻,兄图美娶妻王氏,生3子。长子七力根特,次子巴力士,三子那保。长子生5子,名叫依力巴、福寿、必伦太、五十九、六十九;次子生3子,名叫溪力巴、溪力登、合色;三子生4子,名叫七根、八牙力士、八各、托力吉。至第二世迁居大堡康家沟。由是人口增多,至1905年康家沟一支人口达到1000多人。1905年编修《卡克他氏宗谱》,以庆字为第八世,确定\"庆(上)会(上)运(下)昌(下)明(下),英(上)才(下)济(上)圣(上)清(下)。国(上)华(下)全(下)贵(上)品(下),世(上)禄(下)广(上)恩(下)荣(上)。德(上)义(下)昭(上)隆(上)业(下),贤(下)良(上)继(上)盛(下)名(上)。永(上)怀(上)先(下)泽(下)厚(上),保(上)泰(上)益(上)和(下)平(上)\"40个字以序辈数。括号中上者用于姓名中间,俗称居中;下者用于末尾,俗称落底。已传13世

⑶.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满族姓氏,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镇)、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康氏、安氏。

⑷.满族康锡哩氏,满语为Kangsiri Hala,世居伊巴丹(今辽宁桓仁雅河乡附近),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⑸.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所冠汉姓为春氏、康氏。

⑹.满族满族卡宜氏,满语为Kay Hala,以祖名为氏,原属于赫舍哩氏族中的一支,受命驻防凤凰城,分隶正黄旗和正白旗下,隶正白旗者依然姓赫舍哩氏,而隶正黄旗下者皆取始祖“卡宜奇郎”的前两个字“卡宜”为姓,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⑺.满族康仪理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亦称康吉里氏,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多冠汉姓为康氏。

八,源于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土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康氏,世代相传。

四、得姓始祖

康叔。据《元和姓纂》和《姓苑》等书记载,载,汉族的康姓,出现于大约3000多年以前,他们的始祖康叔。康叔为周武王少弟,初被封于康(今河南省禹县),故称康叔。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旦辅政,这引起武王胞弟管叔、蔡叔的不服,殷纣的后裔武庚便联合他们反叛。周公平叛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统治,康叔在封地建立卫国,管理那里的殷室遗民,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对稳固周王朝统治起到很大作用。康叔死后,谥号为“康”,即“使民安乐”之意。康叔后人以其功绩、声誉为荣,取其谥号为氏,称康姓,康叔自然成为康姓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康姓为避战乱,徙蓝田(今陕西省蓝田西灞河西岸),后渐向东南迁移。

史载,南朝宋时,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后秦河南尹,后举族众三千余人迁湖北省襄阳之岘南)族人,并任命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唐代,有宁夏灵武人康植之孙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会稽郡公,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为南方各地康姓迁徙之主源。

宋代,因避帝讳而改姓的匡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另有洛阳康再遇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显达当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间,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康姓徙迁南方安居乐业。

明代,康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徙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其中山东、福建、广东大部分是康子元的后裔!

从清始,闽、粤康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康姓,在《百家姓》排第88位,康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京兆郡)、山东(东平郡)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

康氏最早分布在河西走廊的地区(今甘肃省境内)、其后分布陕西、河南、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京兆郡)、山东(东平郡)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魏晋之际,又有河西康氏迁入蓝田(今属陕西)。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康姓南迁始于三国以前。唐初,有康姓渡江南迁到江苏、浙江一带。唐玄宗时有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封天山县男(今新疆托克逊县东北),其孙康日知,举家南迁浙江省绍兴县定居。北宋初, 蔚州人(今河北蔚县)从征入蜀,后定居四川;同时,康氏还有迁至福建者。明代,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说明康氏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始,闽、粤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康姓在大陆是第七十五大姓,在台湾为第七十九个大姓,以屏东、嘉南等地为最多。现台湾的屏东、嘉南、台北、苗栗、台中等地,集中了大量康姓。在台湾其他各地,也有康姓人士的踪迹,可谓遍布台湾的每个角落。

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

六、家谱文献

《郧阳康氏族谱》为1488年到2018年郧阳康氏530年发展史,也是1907年版(康安吉编撰)家谱和2018年版家谱(康伟编撰)合订版。

吴宁康氏宗谱,(清)康武琴等纂,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吴宁康氏宗谱两卷,(清)康士佩等纂,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吴宁康氏宗谱,(清)康明良等纂,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吴宁康氏宗谱四卷,(清)康国昌等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

江苏泰县南沙康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清)康维恒、康延书等重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康氏宗谱十七卷,(清)石褚壁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康邑江夏堂康氏族谱,(清)黄涛、黄万球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满族康氏族谱全称为《赫舍哩氏康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开始修谱。

河北通州康氏世谱一卷,(朝)康圭锡纂修,朝鲜隆熙年间(公元1907~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件一册。

辽宁塔山康氏家谱,()康氏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康氏续修族谱,()康发启修,十九年(公元1930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品较差。

蒲田康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西昌官溪康氏族谱,著者待考,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衡山溕衡康氏十修族谱,()康和声修,铅印本。

湖南娄底康氏七修族谱九十三卷,首一卷、未一卷,第九十一卷分上下册,()康堂等主修,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南康康氏族谱,(现代)康一挺等修,1998年京兆堂计算机排印本九册。

辽宁凤城康氏世谱一卷,()康明良等纂,十一年(公元1922年)铅印本。

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工序宾修,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莆阳康氏家谱,(清)康仁声纂修,年间莆田康爵手抄本一册。

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王礼宾修,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康氏族谱四卷,()康寿等七修,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康姓的望郡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平郡(今山东东平)、会稽郡(今江苏苏州)、晋阳郡(今山西太原)。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东平堂:以望立堂。

华山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唐朝时有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 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

晋阳堂(或晋阳郡):以望郡为堂号,乃匡易康氏之总堂号。

三省堂:江苏李堡、沿南、栟茶康氏。

八、字辈排行

湖北郧阳康氏(今湖北十堰郧阳区)属京兆堂,明成化元年自南昌府迁入,始迁祖康聪。

日应印庚水 文成玉寿金 安书邦国正 修德福如春 中和延世泽 良善顺天心 大道存仕厚 鸿功自显明 家传敦孝友 吉庆本同生 富贵一朝泰 荣华万代新

即蒙潭始祖珣公(康珣,宋初与梁灏同榜。任袁州(今江西宜春、萍乡一带)都使,易匡为康)后第二十四世起:\"时元生孙德,曾受祖之佑 继起华国才,天朝载锡光 永思宗泽茂,家道世荣昌 先贤贻哲训,忠诚正纪纲 修齐治平守,创极理鸿章\"。

陕西省定边康氏一支字辈:\"禄忠孝志正元炳汉\"。

四川彭山康氏一支字辈:“纪树光先得”。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福(富)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宗正启永世明”。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忠孝长存……”

四川遂宁康氏字辈:“乃逢国运盛聿定万年歌承绪维忠孝传家尚泰和光裕名声振佑启福祉多富贵天以锡诗书应发科”。

四川安岳康氏字辈:“祭忠孝长存乐友园”。

四川营山康氏字辈:“文成登一学实绍忠家本定泰维自西”。

四川巴中、南江、广元、旺苍康氏字辈:“文若思自国魁宗,心成树德道印中......”

湖南娄底康氏字辈:“南诏仲发季福友华祥瑞甫万廷显国世天兴光明历代朝伦纪忠厚钦承兆敦本开基绪储才启俊英诏书能迪哲礼让可亿型传家遵典则祖德定长新诰命重周史清廉贯古今”。

湖南新化康氏字辈:“富(福)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

湖南澧县、临澧康氏字辈:“业光祖孝友开基”。

辽宁沈阳康氏字辈:“永久天荣启晋士兆宝德凤殿(玉)奎守付国智安民”。

辽宁黑山康氏字辈:“广九年维万”。

辽宁抚顺康氏字辈:“自有成文国朝钧复万连吉庆书章广世绪绍功先”。

山东菏泽、郓城、巨野、安徽焦城、江苏沛县康氏字辈:“体朝文思延传家远天锡庆祥承仁义恩光耀忠厚道德长修身登高岳宗代奉禄昌”。

山东章丘康氏字辈:“怀守燕叶书殿介传道都”

山东东平康氏字辈:“忠少思炎振尭维怀书已记”。

山东滕州康氏字辈:”文学秀灵守“

山东聊城莘县康氏字辈:\"学记东兴士广禄”

山东聊城冠县康氏字辈:“玉振跃东方”

山东临沂平邑县康氏字辈:“修德传荣广,成明纪世常”

河南邓州康氏字辈:“民惠(怀)淡养(阳)盈景起中(忠)涵(含)宏(洪)从玉新(心)士振建光(国)定太平荣庆(幸)克化青德顺如(汝)连立”。

河南信阳康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关清民治安”。

云南水富康氏字辈:“福贵友华祥瑞(珍)甫万廷显正(国)世仁(天)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臣兆凤麟寿安锡庆郭洪序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翠殿嘉箕”。

湖北襄阳康氏字辈:“才重惟人宽廷院大黎曰园宏邦世仁国温良立士则道学传天家志化常青泰开来永光华”。

江苏如皋康氏字辈:“本贞茂荣安雍近智吉贤端秀”。

江苏李堡、沿南、栟茶康氏:“ 四九临安福益永希金子 国号朝元宏茂为迎绍纪 省视承贻传登忠本怀利 石时广祖德礼备加真启”.。

陕西康氏字辈:“建绍宗立……”

重庆云阳康氏字辈:“启之四方仲、承宏茂盛兴、天开文运广、地照福远曾、正大光明继、云昌永亮灯、志祥高万代、立法乃长春”。

康氏一支字辈:“文德财宗美利”。

康氏一支字辈:“德振□瑞学永”。

江西吉安遂川排溪康氏字辈:“万世贤良,文武相承,垂芳庆渊,显耀义昌········‘’

安徽阜阳一支字辈:“世府庭天纪,金怀(玉)启同德(方言发音为dai),永庆历春景,文明震万国(方言发音为guai)”。

甘肃永登县康氏字辈:“仲仁,康福,民,运,如,乃、膺、海、康、道、於、成、逢、泰、永,昌”。

河北怀安县康氏字辈:\"广恒万世永,振(春)兴\"。

九、姓氏名人

康泰,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这学,尤娴经律。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三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为之建塔,因有佛寺,就是江南第一寺“建初寺”(南京大报恩寺)。江苏、上海(上海龙华寺、静安寺等也是康僧会创立)一带亦始兴佛法,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形成江南佛教中心。

康僧会,古金陵大报恩寺(前身为建初寺)是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为纪念其生母所建。工程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始建,十万民工,历时19年基本建成,耗费白银248.5万两。宣德皇帝钦命郑和参与工程建设,并主持了落成大典。古金陵大报恩寺是皇家寺庙,所有建筑皆依皇家规制,其鼎盛时期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金陵三大寺,是明清时期百寺之首,当时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专门机构“僧录司”也设于此。金陵大报恩寺是明初刻经、印经中心,是义学讲坛。在明清佛教界地位崇高。 古报恩寺内五彩琉璃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琉璃塔因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砖砌成而得名。琉璃塔以五色莲台为基座,塔体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每层的覆瓦、拱门均用赤、橙、绿、白、青五色琉璃贴面。拱门用五色琉璃构件拼接而成,上有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塔顶有黄金制成的宝顶,下面有9级“相轮”,之下为“承盘”。塔顶和每层飞檐下都垂悬金铃鸣铎(风铃)152只,金铃闻风而鸣,禅意阵阵。塔身内置有146盏长明灯,由百名少年童子,日夜轮值管灯,使之昼夜长明不熄,每日耗油五十一斤之多,白天光亮耀日,入夜如火龙悬挂,华灯耀月,数十里外可见。古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永乐皇帝赐封该塔为“第一塔”。明散文家张岱称之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被西方人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1856年,金陵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康绚,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

康子元,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绍兴)人,字右昌,号毓奇。唐开元四年(731)丙辰年科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宗正太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后因,上疏安史隐患不纳,遂请旨入闽观风,居建宁府建阳县,现有遗迹子元公墓在建阳。为入闽康氏始祖。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澄,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时任大理少卿曾上疏言时事:为国家者有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水旱虫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识者皆多澄言切中时病。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然澄之言,岂止一时之病,凡为国者,可不戒哉!系康子元后裔。为入莆(福建莆田)康氏始祖。

康福,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南宋著名学者.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元代戏曲家。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

康茂才,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大和,公元(1507-1577),字原中,明正德二年(1507)出生于福建莆田崇福里砺山村(今莆田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

康大和于嘉靖十四年(1534)朝廷秋闱,入京应试,得中二甲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迁升侍讲学士,嘉靖四十年(1561),晋升南京工部尚书。明朝皇帝称赞大和为“一代儒宗”。他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学问渊博,治学严谨,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实敦厚,不事表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年轻时被林贞、肃俊所赏识和器重。在学馆时他曾书写“学林”二字于壁上,寓意敬仰工部侍郎林庭机。他还常说:“庭机吾所不及也”。可见他为官为人很谦虚的,致仕归乡后,与致仕居家的工部尚书林云同诸儒,结社赋诗,风雅一时。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二人应兴化郡守吕一静之邀,续修《兴化府志》,为总裁。后与林云同等续修《郡志》。除总纂《兴化府志》(万历甲戌志)外,有《砺峰集》、《续莆阳文献》传世。

康海,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女,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元积,公元(1559-1613),字日空,号函三,明万历辛丑(1600)年进士,任太常寺博士达13年,改任吏科给事时未到任即病逝。光绪《湖南通志》、李元度《南岳志》、《衡山县志》中,对他均有简略的记述,衡岳一带,则颇为流传他的故事。其一是:他向明神宗朱翊钧上《保泰疏》,以“持盈保泰”为宗旨直言时弊,指责朝政,对皇帝和宰相都进行了辛辣的批评,更提出了颇为切合实际的建议。其次随理学名家王家沐读书,在王家沐父子死后为他们建“会灵精舍”,每年春秋在此举行祭礼,兼作教育族中子弟的讲学场所。会灵精舍成为继文定书院而后的由南岳籍的人手建的又一所书院。在南岳还留传一句顺口溜就是 “康家祠堂祭得怪,先祭王夫子,后祭康保泰。”康保泰是因为上保泰疏而得来的尊称。而此处的王夫子,即是王宗沐、王斗溟父子。康元积是王宗沐的门人。王斗溟万历甲午(1594)任湖广左参政,主持乡试,又为康元积座师。康元积同时受王氏父子两代的知遇而尊师之情愈重了。第二则是他奉旨封藩回衡山时,发现黄堡驿马差事使衡山百姓疲于奔命,他致函湖南司道予以裁撤。一举革了为害衡民的弊政。在上述流传的故事中,康元积表现出政治、大胆、尊师重道,关心桑梓疾苦。官虽不大,能量却不小。

《保泰疏》写于万历36年(1608)正月,屡经奏进,直到万历40年初方得到当时皇帝和宰相的重视。宰相赵焕读了《保泰疏》后,叹为“天下第一人”。明神宗则将康元积由太常寺博士这类闲职改任为吏科给事,进入台省供职。但康元积未等发挥他的才干而匆匆谢世。《保泰疏》是以中国古代《易》理作为根据,从正月之卦象为“泰”一点,对它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各方面情况,反复曲尽的分析、申述,以动帝听。它通篇充满了宋、明理学的光泽,正如邹元标在《康元积墓志铭》中说的:“其文精、畅、奥、邃,置古名臣奏议中,当为心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敢于对皇帝和宰相直言指责。他指责皇帝不能正确对待江西参政姜士昌、御史宋焘和咸宁知县满朝荐等人的正言,偏听妄信而又不理朝政。“致使天下之大,悠悠泛泛,如无舵之舟;大小之政,日趋于颓靡而满失其初;大小之官,日习于苟且而尽忘其故。”吏部则鬻官卖爵,“吏胥杂流,辄旦夕而得官。”户部则财困粮空,“太仓无二年储。”兵部则贪功好大,将疲兵惰,“或剥军以养寇,或弄兵以修隙。”工部则搞皇亲国戚的楼殿营建,对河道、农田基本建设却马虎了事。礼部则造成了“民竞于偷,士习于躁,缙绅竟于门户,文章竟于纤靡”的社会风尚。洋洋万余言,刘部都批评到了,切中时弊,无外乎引起了神宗和宰相们的震动。他在裁革黄堡驿马的例差致湖南司道书中更大声疾呼,“衡山地瘠民穷”,驿马官差所造成的重担,虽“剜却百姓心头之肉”,也难以解决。这种血泪控诉,使湖南当道官员们不得不勉从其请,裁撤了这项吃人的官差,为衡岳人民稍舒困境。衡山人民曾为此立碑记。

康元积20岁左右受业于王宗沐,难以胡安国的学术思想对他也有影响,加上家学渊源(他祖父康三泉是著名理学家邹东廓的门人),因而在理学领域涉猎甚深。他专治《春秋》,又旁及诸子百家,佛道内典,著有《麟经约言》、《南岳笔记》等。他原籍江西安福,因在南岳读书,加上祖父康三泉于嘉靖21至31年,十年中两次来南岳讲学,南岳又山明水秀,为宋代胡安国、朱熹、张栻,明代湛甘泉、罗洪先、邹东廓等讲授理学的胜地,诸多渊源,使他决定寄籍南岳。南岳会灵精舍侧有保泰祠,就是康元积的子孙们祭祀之所。

康涛,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有为,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

康广仁,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省南海人,系康有为幼弟,曾创《知新报》,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清末维新变法人士。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后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同薇,字文僴,号薇君,广东省南海人,康有为长女。自幼不缠足、不穿耳,开中国妇女界风气之先。15岁即据二十四史编《风俗制度考》,后又翻译大量日本书籍,助父编纂《日本考》、《日本书目志》等。1897年在澳门《知新报》任翻译。1898年7月与李惠仙(梁启超夫人)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由妇女主办、以妇女为阅读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精国学和英、日语种,为当时新女性之代表。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邵-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shào

注音:ㄕㄠˋ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阝

简体部首:阝

邵的部首笔画:2

总笔画:7

笔 顺:折撇竖折横折竖

五笔86:VKBH

五笔98:VKBH

UniCode:U+90B5

四角号码:17627

仓颉:SRNL

GBK编码:C9DB

规范汉字编号:3816

〈名〉

(1) 古地名

邵,晋邑也。——《说文》

戌郫邵。——《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山西省垣曲县东。后魏改为邵郡,后周改为邵州

(3) 古州名。相当于今福建省邵武县等地

(4) 古郡名。即邵陵郡,相当于今湖南省邵阳市及新邵、邵阳等县地

(5) 水名。邵水发源龙山。西流会桐江、檀江,在湖南省宝庆县东注入资水

(6) 姓(《汉书》作“召”)

三、姓氏起源

起源一,出自姬姓。为黄帝,炎帝之后。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灭商后,移封召国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与周公旦诸子凡、茅、蒋、邢、祭、胙、卫以及郑等国一起,环绕古商朝都城监管商之遗民。后来召公奭之长子转封于北燕国,留在济源的次子仍称召公,三子南迁伏牛山东端南麓的南召,以别济源的北召。入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并,陕西的召被秦吞并。春秋后期公元前513年,召简公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争而被京城人所杀,召国亡,子孙四散,即以召为姓。其中有北上山西垣曲东的召原,再东北入河北易县北的古涞水城,又东迁山东惠民的邵城,这些均为召人迁徙中的遗迹。姬姓邵氏的历史也有3100年。邵、召古时通用,史书上一般汉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国以后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阳召人最早改用邵。根据习惯,在当代的人群中已分邵、召为两姓,汉族中以邵姓为多。邵姓的正式使用历史才2000年。由于这支为邵姓的主体,故而后代邵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始祖。

据史籍《姓谱》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之后有邵姓。属于以居邑地名为氏。

起源二,出自芈姓。楚昭王之后有邵姓。楚昭王诸器皆作“邵”。

起源三,出自部落。出于召(shào)方。召,商朝时活动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史称召方。大约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时代,召方屡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泾水之间,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召陈。商末周国兴起,周文王封其姬奭于召,史称召公奭,召方族人归顺于周。召、邵原为一姓,后分两姓。这支邵姓的历史已经至少有3200多年。

起源四,出自汉化。如清满洲八旗乌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时云南定边土把事有邵姓;今瑶、彝、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鲜半岛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从中国内地迁徙过去。

四、得姓始祖

召公,即召(shào)公奭(shì),又称“召伯”、“邵伯”,姓姬名奭。周初王室的重要辅佐大臣,燕国的奠基者,历经文、武、成、康四朝,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长者,《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他死于康公二十四年,生年则不详。一般认为是西周宗室,周之同族,应与武王、周公旦平辈;另一说是周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召地在今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但他派长子克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其一支后裔世袭公爵,为畿内封国召国的国君,是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而且一直在王室辅佐周天子。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与周公旦、太公望共列为“三公”,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讲“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显见召公非文王子。同篇,“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可见召氏为周之族长。但文王兄弟有虢,王季兄弟有太伯、仲雍,则召氏为太王兄弟或周之早期宗族。

五、人口分布

春秋时齐国有召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瓜”。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兵于沛,西汉封广侯。西汉有九江寿春人召信臣,元阳帝时任南阳太守,为民兴修水利,被称为“召父”。

两汉时期,散居在河南的召公子孙,多已改为邵姓,经繁衍发展,在安阳、汝南、南阳等地形成望族。三国魏晋时,邵姓主要聚居于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阳、汝南一带,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姓以“博陵”为堂号。

三国时,魏有乐丞邵登;吴有节义之氏邵畴。晋代有安阳人邵续,生活在今河北省境内。西晋末年,这一支邵姓开始南迁,后辗转到达福建、广东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姓也于此期大举南迁。南齐有武陵人邵荣兴,八世同居。据有关资料记载,唐朝有籍贯为广东翁源的邵谒,唐代校书郎邵楚苌为闽县人。由此可知,三国至唐代,邵氏除在今天的河南继续发展外,又有向北、南迁徙者。

宋朝有籍贯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见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该地。北宋时期,有著名哲学家邵雍,随其父邵古由河北范阳,徙居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后子孙昌盛,族大人众,发展成为洛阳望族。宋朝时期,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袭扰,邵姓为避祸已广布于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后为避祸,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区。河南豫西之邵姓,大多为邵雍的后代。邵雍的十六世孙邵重英,元代任户部给事中,其子邵质明初为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子邵仲美任清江知县,仲美子邵让于明朝初期,自山西举家迁到河南新安县克昌村,为邵雍十九世孙。他的后代发展成为大族,分居在嵩县、渑池、伊川、宜阳、洛阳、洛宁、汝州、郏县、内乡等地。除这一支外,邵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宋明时期,邵氏还分布于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历清朝至近现代,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始,有邵氏迁至台湾,后来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如今,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据有关的学者证实,今天的邵姓主要分布于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甘肃等省。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徽、湖北等省为多,上述5省的邵姓约占到全国汉族邵姓人口的56%。邵姓还有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明清时云南定边有土把事汉姓为邵;清代满洲八旗有乌雅氏汉姓为邵姓者;此外,瑶、彝、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民族也有邵姓。

先秦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了秦汉,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到两晋南北朝时邵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江西,北边到达河北。唐朝时期,中原邵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广东。清初邵姓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邵姓大约2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八位。邵姓第一大省是江苏省,约占全国邵姓总人口的24%,占江苏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北、浙江,这三个省的邵姓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湖南、广东、山西、河南、安徽,这五个省的邵姓大约又集中了35%。全国的邵姓分布形成了东南江浙、北方晋豫两块邵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邵姓大约2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1%,排七十三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邵姓人口纯增长达28%,人口净增加了6万邵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浙江为邵姓第一大省,约占邵姓人口的4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16%),这两个省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安徽(6.5%)、贵州(5.1%)、江西(4.1%),这三个省的邵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600余年,邵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同时也向西南迁移。邵姓的重心在江浙地区

当代邵姓人口293万,排在全国八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邵姓人口由29万激增到290余万,约10倍之多。明至今,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邵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宋以降的1000多年中邵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型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甘肃、湖北四省,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48%;其次安徽、辽宁、浙江,这三个省又占了23%。江苏居住了邵姓总人口的15.2%,为邵姓第一大省,占江苏总人口的0.6%。全国形成了东部鲁苏皖、东北辽宁、西北甘肃三块邵姓聚居区。在明至今600余年间邵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和北方强劲回迁。邵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华东、东北、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区,每平方公里的邵姓人口达到0.35人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1人以上。邵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0.3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29.9%,邵姓人口大约227.4万;不足0.3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0.1%,邵姓人口大约65.6万。

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河西走廊、江苏南部、胶东东部、辽东半岛、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地区,邵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2%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6%;在苏皖浙大部、赣东北、鄂东、豫东南、鲁东南、桂南、粤西南、海南、甘肃大部、宁夏、青海东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地区,邵姓频率在0.2%-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5%;其他地区的邵姓分布频率不足0.2%,其覆盖面积点了全国总面积的70。9%,其中分布频率在0.1以下的地区占了42%。

六、家谱文献

北京大兴邵氏宗谱两卷,首一卷,(清)邵绶名续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天津邵氏宗谱,()邵作荣修,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天津宜文斋铅印本两册。

天津宁河邵氏宗谱,()邵连胜等重修,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天津官文斋铅印本两册。

河北容城邵氏宗谱邵作荣等修,著者待考,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铅印本两册。

江苏丹阳邵氏宗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锡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十四卷、第十八~二十卷下册。

江苏常熟虞山邵氏宗谱,(清)邵松年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颐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常熟虞阳邵氏宗谱三卷,()邵松年重修,十三年(公元1924年)颐学堂重修铅印本一册。

江窦武进北上袁邵氏九修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邵泽南纂修,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天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江苏宜兴钟溪邵氏宗谱十二卷,()邵国俊修,陆海纂,六年(公元1917年)棣鄂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

浙江重修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淳安东井登云邵氏宗谱六卷,(清)邵惟金等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宁波月湖邵氏宗谱二十四卷,()邵槐纂修,五年(公元1916年)世显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十二~十四卷、第十七~二十一卷。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清)邵弘仁辑,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北京大学(今仅残存十册)。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清)邵曰濂、邵友濂续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贻编七卷,()邵是同修,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铅印本。

浙江鄞县鄞东梅江邵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邵和贵、邵晓方纂修,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浙江鄞县四明章溪邵氏宗谱六卷,()邵国裕、邵邦英等纂修,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谱四卷,(清)刘乙照、邵修鋕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

浙江鄞县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谱八卷,(清)应文炳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邵氏宗谱六卷,(清)邵敬富续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绍兴绍邑邵氏续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邵荫棠等修,朱心裁、郑君乐编辑,十九年(公元1930)安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浙江兰溪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椒石邵氏宗谱五卷,()方西庚纂,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兰江邵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二十年(公元1931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江潭邵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邵氏宗谱,著者待考,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衢州邵氏宗谱三卷,(清)邵辅周等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临海邵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

安徽徽州华阳邵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邵玉琳、邵彦彬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休宁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朱色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山东荣成邵氏宗谱,()邵连胜、邵作荣等重修,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铅印本两册。

山东济南邵氏家谱,于清朝在泰山以北的山上给清代皇帝治病而被流传至今近。

河南辉洛邵氏家谱,(清)邵述祖重修,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河南邵氏家谱,著者待考,布制两幅。

邵氏世谱一卷,家谱一卷,外谱一卷,先世遗事一卷,先莹志一卷,(元)邵桂子纂修,元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邵氏宗谱十卷,(清)邵恒仁纂修,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崇西邵氏族谱,(清)邵树棠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塘洋邵氏宗谱十二卷,()邵于魁纂修,八年(公元1919年)天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紫溪邵氏房谱,著者待考,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博陵邵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

漳湟邵氏宗谱二十卷,()邵龙海等重修,三十年(公元1941年)青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浙江永康江头村志邵氏宗谱,(现代)邵理静等修,1998年修胶印本一册。

浙江余姚姚江邵氏宗谱,()胡宗铣等修,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浙江永康邵氏史志,(现代)《邵氏史志》编纂委员会编,1997年修胶印本一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地。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移至平舆。

洛阳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安阳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置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南西南。

东陵郡:所在地以今天福建厦门浙江金华为主

堂号

怡怡堂:以德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安阳堂:以望立堂。

安乐堂:宋朝时期的邵雍,好《易》理,因此把他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顾颐称赞他“有内圣外王之学”。

八、字辈排行

山东枣庄、烟台、高青、临沂、河北范阳、河南洛阳邵氏字辈:“文景贞元会性理士泽长明珠光先兆采羽翼复成安定修鸿业宗功永克昌家奇为忠孝仁厚本诚良”。

滨州邵氏字辈:“文景贞元会衍理世泽长明珠光显照宗功永克昌安定修宏业才羽翼书承家启为忠孝人厚本成良”。

山东济宁字辈:“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延)长明珠光先照彩羽翼复成安治修洪业德功永克昌家齐傅忠孝忍厚本善良”。著名武术教练邵长华就是济宁兖州人士

河南周口邵氏字辈:启化先经士,天元道桓长。三贤传大德,谨守重刚强。

山东德州齐河邵氏字辈:家庆洪学绪,怀恩吉衍祥,士明恒新化,元秉敬慎全。

山东聊城邵氏字辈:“宗德纯厚成明训”。

山东聊城另一邵氏字辈:“田庆继广洪 建志永昌盛 诗武开周国 学义士朝荣 祖恩长思远 孝和传家承”。

江苏兴化邵氏字辈:“霞九林凤永德中凯春树明金宏建平元”。

重庆邵氏一支字辈:“钱盐开基光明正大”。

四川邵氏一支字辈:“永宗元玉世正清通达连”。

邵氏一支字辈:“正文述世界维启楚国君兴宗支子德大烈光传家经训保邦忠良守成立业作善兆祥心安理顺天佑助长”

河北沙河一支字辈:“仁宗逸仕,道尊孔孟”

山东成武县邵氏字辈:“道长明珠光先照彩”

山东宁阳邵氏字辈:“康仲博宏淳,峨菊南西商;隆敬曾谨儒,林韵养立文,行榆崇鵉纪。自可之公永,芳兴元光际;毓复临德俊,安乐恩鸿天。”明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迁居于此(宁阳县伏山镇陶邵村),始祖为自勤祖系康节祖26代孙。

贵州铜仁一支字辈:“斗大兴金应、思崇国宏荣”

贵州贵阳邵氏一支字辈:“禹国克继恪 必元宗大本 尚有余文章”

九、姓氏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邵姓历代名人124名,占总名人数的0.2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八十位;邵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邵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9%,排在并列第四十五位;邵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39%,排在并列第五十七位。

召伯虎,西周末期大臣,姬姓,召氏,名虎,召公奭后裔。死后谥号穆,故称召穆公。厉王派卫巫监谤,致使国人莫敢言。他劝曰:“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厉王被逐后,他藏太子静于家,并以己子替死。后与周公(周公旦次子后裔)共同执政。号曰“共和”(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与周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宣王。后“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周本纪》)。

召忽,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纠。

召平,秦朝人,封东陵侯。

召欧,汉初名将,封广县严侯。史载“广严侯召欧,以中涓从起沛,至霸上,为连敖,入汉,以骑将定燕、赵,得燕将军侯,二千二百户“。

邵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西汉著名大臣,曾历任零陵、南阳太守。在南阳任职期间,曾利用水泉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民众开沟筑坝数十处。他与杜诗一前一后,在南阳都有惠政。时人称之为“邵父杜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

邵续,字嗣祖,西晋魏郡安阳人。官至散骑侍郎。续朴素有志烈,博览经史,善谈理义,妙解天文。

邵谒,(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广东韶州翁源人。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邵大震,字令远,唐代安阳人。与王勃同时。存诗一首。

邵焕,宋代淳安(今属浙江省)人,少年神童。宋真宗命赋《春雨》诗,立就,时年十岁。后又命作《睡宫娥》诗,为时 人所传诵。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人称百源先生,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北宋著名哲学家。一生不仕,工诗,多为闲适之作。精研周易,创立象数之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是最杰出的邵姓学者。

邵伯温,邵雍之子,哲学家。

邵博,字公济,洛阳人,邵伯温之次子。著有闻见後录三十卷。

邵桂子,淳安人,以文名著,宋代咸淳年间进士,官处州教授。后弃官归,居修竹乡。

邵亢,(1014~1075年)字兴宗,江苏丹阳人。神宗年间官至枢密副使,谥安简。宋史有传。

邵宏渊,南宋初年著名抗金将领,官至节度使。

邵光祖,河南人,元代学者,好儒学,非圣贤之书不读。吴中学者称其为“五经师”。

邵兴,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人,南宋抗金义军首领,人呼邵大伯,曾保卫商州(今陕西商县)十年,后被秦桧毒死。

邵宝,(1460~1527年)字国贤,号泉斋,江苏省无锡人,明代大臣。成化进士,累官至南礼部尚书,学者称其为二泉先生,为李东阳门人,有《容青堂集》。

邵弥,(约1594~1642年),原名高,字僧弥、弥远,号灌园叟、青门隐人、瓜畴、瓜畴老人、芬陀居士等。江苏苏州人,是明末活跃于画坛的著名画家,以山水及花卉见长。

邵坚,字不磷,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画史会要》、《明画录》、《无声诗史》

邵圭洁,(约公元1540年前后在世)字伯如,一字茂齐,号北虞,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前后在世。有文名,与翟景淳、严讷等结社,会文,时称十杰,推圭洁为领袖。嘉靖四年(公元一五二五年)举人,选德清教喻。倭乱,邑令王铁造庐问计,上筑城四策,城赖以全。后卒于任。圭洁为诗妥适而乏警策,惟散文笔力颇纵宕,所著有《北虞先生遗文》八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邵元节,(1459~1539年)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字仲康,号雪崖,贵溪人(或谓安仁人)。嘉靖十八年(1539)邵元节病逝,敕授大宗伯,谥“文康荣靖”。著有《太和文集》,已佚。其弟子有陈善道,掌道录司事,徒孙彭云翼为右至灵。史称“元节无他方求,祗因帝好斋醮而元节勤事不懈,遂眷顾不衰。”

邵捷春,(?~1641年)字肇复,福建侯官(福建闽侯)人,明将领。万历进士,历稽勋郎中、浙江按察使,因故贬官。崇祯间摆四川副使,功升巡抚,进右金都御使。以围剿张献忠、罗汝才失败,逮狱论罪,自毒死。《明史》言其“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离蜀时,“士民哭送者载道,”。有《剑津集》、《入蜀吟》等。

邵晋涵,(1743~1796年)字与桐,今浙江省余姚人,著名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他曾参与纂修《继三通》、《八旗通志》等书。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五代史》,并博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书,按照原目,编排成册,使《旧五代史》失而复得,列入正史。他还长于经学,以郭璞《尔雅注》为宗,兼采汉人旧著,撰有《尔雅正义》,成为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今天的《四库全书》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邵长蘅,(1637~1704年)一名衡,字子湘,清代学者,江苏省武进人。别号青门山人,曾编辑《二家诗钞》。

邵齐焘,(1718~1769年)字荀慈,号叔山,江苏省昭文(今常熟)人,清代文学家。乾隆进士,官编修。能骈文,有《玉芝堂文集》、《玉芝堂诗集》。

邵士燮,字友园,号范村,又号桑枣园丁。清代诗书画家,安徽省芜湖人。善隶篆刻,尤嗜画。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