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农历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几日是端午节)

时间:2023-12-31 02:43:35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节令之美·端午丨夏至端午“手拉手”,本世纪仅有7次

新华社天津6月21日电(记者周润健)一些细心的公众在翻看日历牌时发现,今年的夏至和端午节上演“手拉手”。科普专家表示,夏至与端午节或端午节与夏至紧相连比较少见,以21世纪这100年为例,这样的年份也仅有7次。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都十分流行吃面的习俗;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在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这两个重要的日子今年为何会紧相连?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赖迪辉解释说,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一年有十二个月,平均每隔15天一个节气,一年一共有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具体到夏至节气,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只会在6月20日、6月21日和6月22日这三天变动,绝大多数年份为6月21日,其次为6月22日,最少的是6月20日。今年的夏至就落在6月21日。

端午节是农历节日,在公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一般来说,端午节是在公历6月的上旬,也就是芒种节气前后,由于今年农历闰二月,导致夏至跑到了端午节的前面,而且是前一天。

夏至在前、端午节在后紧相连的情况比较少见。统计显示,21世纪这种巧合有4次: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61年;而端午节在前、夏至紧随其后的情况有3次:2034年、2053年和2064年。

夏至与端午节同在一天的情况有吗?“有的,但比较罕见。本世纪仅有两次,2072年,这一年的夏至和端午节同在公历6月20日;2091年,这一年的夏至和端午节同在公历6月21日。”赖迪辉说。

来源: 新华网

诗意一整年,画说农历十二月令

去追赶时间的急流,

尽管是那样地用力,

还是被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我那日记的小船,

为什么比白云还要缓慢?

因为它喜欢在遗忘的沙洲上停搁,

或是在冥想的旋涡中打转。

——顾城《一月四日日记》

十二月令之一月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 “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这幅画表现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夜景。图中到处张灯结彩,人们赏灯饮酒,燃放焰火。儿童在灯架下嬉戏。整幅画将节日的喜庆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贰月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海子《黎明》

十二月令之二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农历二月,万物复苏,天气又寒变暖。图中杏花绽放,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踏春,嬉戏,男人们则携带着猎具,狩猎,观景。此情此景使人不由想起宋代僧人志南的一句诗:“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叁月

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纳兰词》

十二月令之三月

农历三月,也称阳春三月,天气渐暖,百木转荣。画家以“上已(即农历三月初三)踏青”的民俗为主题,描绘了在阳光下,文人墨客在小河边“流觞”饮酒,豪放不羁的场面。

“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是古时上已节(魏晋时期以三月三代替)所玩的一种游戏。觞,是古代一种盛酒器,通常为木制或陶制,木制的可浮于水。而陶制的杯,两侧有耳,也称“羽觞”,但由于其重于木杯,玩时须放在荷叶上,才能浮水而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坐在“曲水流觞”的石刻旁,利用水流上下游间的落差,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即取来饮之,彼此相与为乐,举觞相庆。

肆月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十二月令之四月

农历四月,正值梅子黄熟,阴雨连绵。柳宗元诗“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故四月也叫梅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故四月又称余月。画中描绘了树木渐茂,百花竟放; 人们在连绵的阴雨中执伞顶笠,赏花,消遣的景象。正像李商隐诗中描绘的那样:“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伍月

你在我旁边

只打了个照面

五月的晴天

闪了电

——林夕《流年》

十二月令之五月

农历五月,别称仲夏。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此时禾苗正在田中生长,离收割也还早著。农村中在极忙之后有了一段闲隙。更加上民族诗人屈原,在本月五日因国事焦忧而自沉汨罗江,几千年来打不开人们悼念的怀抱。两种原因凑合在一块,所以有龙舟竞渡的民间活动。在画家的笔下,万棹齐飞,喧颠旗鼓,紧张而热烈的竞争,引得两岸民家,凭栏观赏,在炎暑的季节,呼唤起一片热潮。园中的葵花,榴花,和点岸的苍蒲,也不甘寂莫而争奇斗胜。

陆月

一川风露荷花晓,

六月蓬瀛燕望凉。

何须辛苦求人外,

自有仙乡在水乡

——曾巩《西湖》

十二月令之六月

农历六月,暑气逼人。《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故六月又暑月。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又把六月称为荷月。画中一片荷塘,垂柳浓荫,画家用青蓝的调子层层叠叠的涂染,衬出万顷清凉。仕女们有的在高楼消暑;有的在池塘采莲;有的凭栏垂钓;有的放艇清游,使人感觉进入水上风来,暗香浮动的优雅生活。

柒月

我的一生 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 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

十二月令之七月

农历七月,秋季的头一个月,故谓之新秋。秋季乃收获之季,民谚有云:“米谷豆子,秋收冬藏”之说。所以又有瓜月,兰秋,秋月之称。七月初七,俗称七巧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所以古时闺中妇女会焚香设案,对月乞巧,祈求幸福的降临。而男人们或悠闲散步,或吹弹作乐。画家用画笔把这美妙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捌月

八月就是八月

八月我守口如瓶

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

你是青天的云

——林白《过程》

十二月令之八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天蓝月明,气温初凉。《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画中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景,人们特立离台,张设盛宴,观赏着月色。闺中女乐,吹奏着琴笙,一派融融景象。

玖月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白居易《长相思》

十二月令之九月

农历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李商隐的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而种菊也各有特殊的技巧。因此人们把自己的菊花,聚集到一处观摩欣赏,逐成菊花会。图中所描绘的正是菊花会的情景。

拾月

羡慕我们吗 二月还是十月

嫉妒我们吗 大地还是天空

我们为这个季节的烂漫深深感动

年轻真好 真好年轻

——汪国真《年轻真好》

十二月令之十月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因乡间开冬之后,收成已毕,正值农闲,初冬严霜把人们从户外驱入了室内。一间屋子里,画著一个老画师替人写照;妇女们都在内院,或鸣弹乐器,或缝织衣物,或对坐下棋。

拾壹月

十一月中旬,

晴暖如春,

明明指的是爱情。

——木心

十二月令之十一月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拾贰月

雪睡了

夜有一个白色的枕头

寒风吹亮了月光

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

有些甜蜜 有些辛酸 有些茫然

——于坚《作品第16号》

十二月令之十二月

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画中人们有的闲立,有的取暖,儿童们有的滑冰,有的堆雪狮,有的放炮竹,玩得兴高采烈,一年的结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图轴》系绢本,浅设色画。画作原尺寸:纵175.0公分,横97.0公分。图中虽未题作者姓名,但从笔墨观察,应是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描绘了十二个月中民家生活的情景。《十二月令图轴》利用具有透视观念的复杂建筑,将画面空间分割出好几个不同的区域,再分别将当月可以进行的数项代表活动填入其中。这种分块处理活动的方式,整体看来并无特别明确的主题,但无论视线到哪个角落,却都有引人玩味的精致设计。

责 编:张瑞琪 版 编:啊 七

审 核: 汉 兴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 End >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文化艺术报社

——新媒体矩阵——

文化艺术网 数字报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搜狐号 企鹅号 网易号 大风号

刊号:CN61—32 邮发代号:51—20

合作、转载等事宜联络

微信:Christine121baby

投稿邮箱:whysbbjb@126

专注|深度|权威

今日元宵节!这些习俗和诗句,带孩子一起了解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都有哪些?

快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下吧。

制图 | 王荣佳

01

元宵节的由来

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登基大赦天下。以后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02

元宵节为何也可算作中国的“情人节”

封建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自由出外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恰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03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来历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而食之。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史料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04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

有团圆美满之意

虽然地区上有元宵与汤圆的差异

但都代表着团圆和美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

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增添节日气氛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起源于上古时代

正月十五耍龙灯

载歌载舞的节日氛围

流传于很多地方

踩高跷

踩高跷技艺性强

形式活泼多样

流动方便

无异于活动舞台

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等

元宵节夜

妇女相约出游

结伴而行

见桥必过

寄托祛病延年的心愿

05

元宵节诗词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观灯乐行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木兰花令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文末彩蛋

不猜灯谜怎么能叫过元宵节

最后和孩子一起猜猜灯谜

比比脑洞吧

今日元宵

天气正好

让我们带着团圆的美好

和家人的祝福

新的一年继续加油!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编辑 实习编辑 赵司尧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农历哪些日子出生的人,有福气,性格好,财运还比较不错

农历哪些日子出生的人,有福气,性格好,财运还比较不错

农历二月

农历2月出生的人很有上进心,他们头脑充满智慧,性格坚定,不管男女非常的善良。此月份出生的人贵人协助左右,一生衣食不愁,他们有福气,拥有领导的才能,受人尊重。二月份出生的人一生好命,即使青年时期有不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处处顺遂,能够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拔成大事,受人敬仰不断,财运越来越旺。2月份出生的人应该注意,自尊心太强,有时候不能坦然面对挫折。

农历三月

农历3月出生的人很有福气,他们运势好,得到贵人的支持。此月份出生的人有很强的第六感,他们头脑非常灵活善于社交,一生福报深厚,性格比较坚定很有自信。3月出生的人热情,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日子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越来越旺,家庭越来越幸福,他们一生开启富贵,财运越来越旺,成为家庭的希望。3月出生的人需要注意有时候有些好高骛远,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

农历九月

农历9月出生的人很有福气,他们重情重义,很有智慧,用自己的善良得来很多福报。9月出生的人自尊心强,他们不甘心落于人后,总是很努力,他们一生性格坚定,做事情有贵人扶助,可以得财,年龄越大,财运越旺,日子称心如意。此月份出生的人情绪起伏较大需要克制脾气,凡事不要冲动。

收藏!农历虎年知识点懒人包

还有三周,就要迎来壬寅虎年。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从2022年2月1日开始,到2023年1月21日结束,共355天。为什么即将到来的虎年只有355天?你知道农历不等于阴历吗?2022年出生小孩生肖怎么算?今年教师节还是中秋,更多巧合,你get了吗?

来源: 人民日报

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漫画)立秋有早晚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漫画)立秋谚语俗话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来源: 新华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