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爵禄是什么意思(爵禄是什么意思解释)

时间:2024-01-27 10:08:32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秦军战力为何领先世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就是最大的秘密武器

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已经有无数人分析、总结过秦朝的得失,汉代贾谊在著名的《过秦论》中说始皇帝从秦孝公变法开始算起,“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在春秋时期,秦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边陲的小诸侯国,在齐、晋、楚等大国在中原的争霸战争中不能算作主角,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虽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但是在殽之战、彭衙之战两次大败于晋国,只能放弃进军中原,而转身向西发展,成为西方诸侯之伯。

到了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后诞生的魏国通过变法实力大增,魏文侯通过任用李悝、吴起变法,建立了著名的天下强军魏武卒,夺取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国西方的门户全部暴露魏国。

秦孝公即位后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艰难的局面,于是秦孝公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魏国,立志变法图强,改变秦国危机的局面,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卫鞅的人才来到了秦国。

​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

一、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并因战功被封到商邑,因此被称为商鞅。商鞅的变法从经济、军事、政治上对秦国的固有体制都进行了改革。

比如改革户籍制度 , 实行什伍连坐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几乎废除了旧有的世袭制的贵族的大半权益。商鞅还在农业上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推行小家庭制等巩固内政。

但是商鞅变法中最立竿见影的改革方略还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所谓军功爵制,是指根据军功而赏赐爵位、田宅、食邑的爵禄制度,秦国的二十级军功制度从小到大,最小的爵位叫“公士”,最大的爵位叫“彻侯”。

商鞅规定:如果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斩杀了敌方一个“甲士”的首级并带回军营,该名士兵就会获得“公士”爵位,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若斩杀两名“甲士”,就可以免除自己父母之前所犯的罪或妻子的奴籍,可谓“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随着军功的越高,奖励也就会越加丰厚,自己在军中的待遇也会提高。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仅仅能填饱肚子,有爵位的高级士兵不仅能吃到精米,还有当时稀有菜羹。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军功可以传到儿子身上,一个人获得军功,全家人都能受益。

当时的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俸禄主要是粟米,当时的计量单位是“石”,公士的俸禄是50石,彻侯的俸禄是1000石,两者之间相差20倍。而在当时一个三口之家一石米能吃一个月,50石米能吃五年左右。可以说,商鞅提出的二十级军功制度,给当时的下层民众画了一个大饼,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升官加爵的希望,给了他们成为上层贵族的可能,即使很微小。

​商鞅变法取信于民

二、严刑峻法下的二十等爵制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虽然打开了秦国老百姓从奴隶、平民到贵族的上升通道,但一个普通人因为战功成为一级“公士”希望还是蛮大的,但是要因战功成为顶级的“彻侯”希望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普通的百姓想凭借军功来成为上层的贵族几乎不可能。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国统一天下,史书中也仅有区区数人获得最高等级的“彻侯”,比如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嫪毐、王翦等,大家看看这里面非富即贵,有从一级公士斩首升级升上来的吗?

到了东汉汉明帝时期,甚至直接规定第八级别公乘以上的爵位不可赐给老百姓。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高级爵位大多赐给那些有军功在身的王室宗亲,平民出身的军官根本没可能进入当时的上层社会。并且士兵可以按照个人功劳计算,而军官都要按照集体功劳计算,这又大大的减少了军官的军功。

​在二十级军功爵制度的背后,还隐藏着秦国严酷的惩罚制度。在战争时期秦国士兵五人编为一伍,若战时一人逃跑,其余四人都有罪。只能通过斩杀敌人一颗首级,才能免除刑法。

其战也,五人束簿为伍,一人羽(当作“逃”)而刭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商君书》

在战争中,秦法更是严格,如果一个伍的人有阵亡的或者同伍的没有抢回同袍的尸首,一个伍的战功全部被剥夺相抵消。要是战死了同袍还没有获得战功,则直接判处戍边三年。

“战亡伍人,及伍人战死不得其尸,同伍尽夺其功;无功者,戍三岁;得其尸,罪皆赦。”——商君书

在攻城战争中,还会在城的四面分别派出称为陷阵之士的敢死队,要是敢死队没有获得首级战功就要斩首,一支敢死队伍获得五个以上首级,活下来的每个人赐爵位一级。如果贪生怕死,后退了。整支队伍都要在千人的围观之下,在城下接受刺面、割鼻的羞辱性惩罚。

陷队之士,面十八人。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不能死之,千人环,规谏,黥鼼于城下。

在这样的严酷标准下,普通士兵虽然凭借拼死作战可以完成一级或者二三级这种爵位,但要凭借战阵杀敌获得十级以上的爵位几乎很难。

​战力超强的秦军

秦国士兵想要获得军功,免受惩罚,只能在战场上奋力杀敌。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想要在战斗中己方毫无损伤的斩杀士兵,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普通士兵的晋升之路还是很困难的,军爵制总体来说还是为贵族服务。

秦军还规定军队在攻打城池时如果斩杀敌人八千之上,或者是在野战的时候斩杀敌人两千人以上,这就是大胜,被称之为“盈”。杀人盈野的“盈”字就是在野战中死亡上千人的意思。

获得了“盈”这样的大胜,所有的参战将领才可获得赏赐,升爵一级。

另外秦法还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商君书》记载,当秦军进行围城作战的时候,指挥官会对不同的部队安排相应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完成任务的为头功,评为优秀,规定时间没有完成任务的为末等,评为差,连续两次获得差评的直接开除不要了。

国尉分地,以徒、校分积尺而攻之,为期,曰:先已者当为最启,后已者訾为最殿。再訾则废。——商君书

对于爵位的赏赐,除了正常的升迁之外,还会“赐爵”、“赐税”等。而对于低级的爵位,只赏赐爵位一级,很少有其它的赏赐。由此可见,即便是在严格的执行下,对于战争的赏赐还是偏向于贵族。

秦国名将白起

三、二十等爵制的弊端

秦朝二十等爵制在秦朝弱小时对于秦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秦国得以集中整个国家的资源投入战争中,并且以一敌六,最终统一了天下。

但是在战争中追求首级记功,则激化了战争中不必要的杀戮,《史记集解》中引用谯周的评价说,秦人每次在战场上战胜,对方的老弱妇人都被杀掉计算战功,动不动就以万数。

“秦用卫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数。天下谓之‘上首功之国’,皆以恶之也。”——《史记集解》

另外在战时,二十等爵制帮助秦国笑到最后,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凭借军功来选拔官员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时,军功爵制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大幅推动社会发展。

在和平时代,国家稳定发展,就需要有善于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安抚人民的人才。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代替军功爵制,继续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方法,凭借军功,从军中选拔出军官去担任各级官吏,武夫当政,恐怕只会激化矛盾。

这也是秦国统一天下后,仅仅二代而亡的重要缘由。

秦国残酷的刑法激起了农民起义

四、总结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在战争时期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使秦国人人尚武,都想努力奋战,获得军功来改变自己当时的地位,打破了当时秦国贵族垄断的社会层现象,同时也防止爵位的泛滥。可以说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军功爵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

《商君书》

《史记商君列传》

《浅论秦代连坐法》

《先秦秦汉时期的伍长和什长》

“鞶鉴”与“爵”之轻重贵贱!

阅读《左传》,经常会出现阅读文意的理解困难。而这种困难的来源之一,就在于古人用以指事称物的字词过于古老,甚至大量的事物早就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历代的注释者,往往会以他们时代的知识,乃至通过参杂个人的价值观,对《左传》这样的经典进行解读。

比如鲁庄公二十一年的《左传》,关于鞶鉴二字的解释,就出现了严重的文字疑义和理解差异。这段文字共46字,有五层意思,具体是:

“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王与之酒泉。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在这段话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鞶鉴二字。关于鞶鉴所指的古代事物,杜预认为是“带而以鉴为饰也”,即以铜镜为装饰的皮带。杜预为了佐证其说,举例说这种装饰在西部羌胡部族中仍有遗存。在杜预的价值观中,这种王后所使用的“鞶鉴”,是妇人所用之物,不宜赐予郑厉公这种功臣。相比之下,周惠王赐予虢公的爵,是古代礼器,更加贵重并符合礼法。因此,就为了这个原因,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但是,这样的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其一,在周惠王的时候,中原地区会存在铜镜这样的东西吗?也就是说铜镜这样的东西,在铸造出来后必须研磨才能为镜的,但铜镜所依赖的研磨工艺在东周早期是否已经成熟并应用于制镜?根据考古结论,研磨铜镜进入贵族日常生活,是秦汉以后的事了。而在周惠王的那个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镜子使用的“鉴”,是由盆中盛水自照的。周惠王的王后来自陈国,当然非常尊贵,以铜盘为鉴,自然十分高级。但当时的大多数女人,只能在瓦盆中盛水而照,以水为鉴看看自己是否美丽。

其二,周惠王时代,女人,特别是王后这样的大国公主出身,其政治地位究竟如何?周惠王以及郑厉公这样的人,真的会同杜预一样,对凡是妇人所用之物,就会采取轻视的态度吗?如果仔细阅读《左传》和《春秋》,就会发现,当时的妇女,尤其公主出身的妇人,比如鲁国的文姜,周惠王的周惠后,地位非常尊贵,其在本国的政治地位只低于国君,而远高于其他人,因此文姜才会被称为“小君”。所以,杜预的推论,大概是基于他那个时代的政治想象,而非《左传》所描述的历史场景。所以,郑伯因为得到鞶鉴而心生怨恨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其三,周惠王所赏赐的“鞶鉴”重要,还是爵更重要?在鲁定公六年的《左传》中,也有一次关于鞶鉴的记载。原文是“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这段话出自卫国的公叔文子,大致意思是:鲁昭公蒙难之时,国君您曾打算用卫文公之“舒鼎”,卫成公之“照兆”,卫定公之“鞶鉴”之一作为礼物,但凡能够把鲁昭公送归鲁国重做国君,卫国也愿尝试一下。通过这段话可知,鞶鉴绝非可以轻视的宝器,更不能归之妇人之物而可轻忽。故由此推断,鞶鉴应该是一种比较大的盛水盘子,为了移送方便,或者以皮革作为端持之用,故称之为鞶鉴。而爵虽然也是礼器,但是诸侯常用饮酒之物,应比不得鞶鉴。其次从重量和器物大小上推测,也应是鞶鉴远大于爵这种礼器。

其四,从赏赐的场景看,郑厉公得到鞶鉴应该是在王城之内那次“享王于阙西辟”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也许周惠王身边最值钱,也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周惠后的这件鞶鉴了!因此,鞶鉴的赏赐,应该是倾囊相赠的一种姿态,何况那还是王后的心爱之物!应该不是爵作为饮酒器物可以比拟的。尤其,郑厉公在成周“取其宝器而还”之后,周惠王的其它青铜器大概不会成为郑国人念兹在兹的对象。即使从《左传》作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得到成周“宝器”之人,怎么会看得上周惠王对虢公一只爵的赏赐。

其五,按照上述推测,据情理而言,郑厉公不应该计较鞶鉴与爵之间,究竟哪个作为青铜器更大更重、更好更贵。郑伯在这之后之所以会“始恶于王”,其关键应在于这些赏赐背后的人物互动及其个人的心理困境。当然,这句话之所以成为阅读问题,还在于少了一个字,有可能是脱漏造成,即“初”字。因为明显“郑伯之享王也”所表达的语气是一种过去完成时。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时态,在《左传》中应在其前面加一个“初”字,表示之后的叙述是一种回顾。比如加初字后:

“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王与之酒泉。初,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如果是这样,说明赠“鞶鉴”和“予爵”发生在同一个时空内,都是回顾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周惠王在这次“予爵”事件之后,就开始和郑伯关系恶化了,而这一关系的恶化就为“王巡虢守”制造了历史契机。但要揭开这一历史悬念,其核心在于如何理解“虢公请器”的动机。器在这里当然是指青铜礼器。而请字在前,一般是请求、请问、请示的意思,“虢公请器”所包含的意思,多半是指成周“宝器”现在何处?应该怎么办?等等这样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惠王作为一个年轻人,一个姬姓晚辈,又处在郑厉公的淫威之下,当然是极其诚惶诚恐了!

而“王予之爵”的场景可能是,手足无措,十分难堪的周惠王,只好拿起手中之爵,请求虢公喝酒,并一饮而尽,当然也希望虢公堵住自己的嘴!周惠王如此这般的行为,当然会导致郑厉公偷走成周“宝器”的秘密被揭露。而这一情况一旦被揭露,性质就会非常严重,有可能导致现场一片哗然,并把矛头引向郑厉公。郑厉公之死,也许就和这件事情有关。

当然,司马迁认为这儿的爵本意是指爵禄,而非饮酒之爵本身,这也有一定的可能。因为虢公的确笑到了最后,他是周惠王复辟事件中收获最大的一方。因为“王与之酒泉”表明,虢公得到的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城池,也符合爵禄本身的目的指向,这样的收益显然要比郑厉公得到的“武公之略”这种空头支票更加实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王城之战后,周惠王跟随虢公来到虢国,并最终“王自虢归”。这说明,周惠王最终正式复辟登基最少是在半年以后,即“王自虢归”所表达的意涵。因此,从结局上看,郑厉公是失败者,不仅仅在周惠王复辟一事上最终是由虢公完成,也在于道义上虢公更加符合道义的定义,而郑厉公则相反,尤其是,这次复辟事件竟然促成了郑厉公死期的到来!

而这样的文字安排,何尝不是《左传》作者的真意,那就是天理昭昭!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统统报销!

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它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

葫芦的寓意和象征

由于“葫芦”和“福禄”谐音,所以葫芦有着健康长寿的意思。将葫芦放在家里,寓意着家人健康长寿。同时,葫芦也是富贵的象征,可以为家庭带来财运。

当然葫芦的寓意也不止这些,比如它寓意着家庭和睦,是因为葫芦由两个相同的部分组成,将两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传达着只有齐心协力,家庭才能幸福美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