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星盘查询

若柔(若柔手帐免费下载)

时间:2023-12-29 08:34:30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碧落碑》之“柔纷(芬)克劭”……

《碧落碑》之“柔纷(芬)克劭”“情不逮文”“余魂弱(溺)喘”与““敂(叩、叨)心感慕,终天何极”

王端

昔人衔哀罔极,铅椠腾声。柔纷(芬)克劭,义切张凭之诔;至德兴思,痛深陆机之赋。况清辉懋范,宛若前踪;瞻言景行,敢忘刊纪!余魂弱(溺)喘,情不逮文。谨托真猷,直书心事。音仪日远,风烈空传;敂(叩、叨)心感慕,终天何及。

这是《碧落碑》之最后一段,交代写碑文的缘由,高度赞美母亲的光辉灿烂,于追思感慕中,传承家风,决心继承母亲遗志,刻砺自己,把道德(教德)发扬光大。

“昔人衔哀罔极,铅椠腾声”。这句交代写碑文的原因。父母至亲去世,子女们衔哀吞声,悲痛到极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悲哀的情绪还会无限蔓延,似乎没有终点。但回归理性,回归常态,长久的空悲切是没有用的,既然人走了,不可挽留,那就做点实在的事。对文人言,就是拿起纸笔,写篇激扬文字的雄文、美文,把亲人的伟大光辉形象描摹、总结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从而激发见贤思齐的学习、效法动力。“罔极”,没有尽头。“铅椠”,作用相当于笔与纸。《西京杂记》说西汉大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为采访记录各地方言,“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以为裨补輶轩所载”。待在家中案头写作,古人一般用软笔毛笔蘸墨写作,但在室外,这点就很困难。为方便临时现场记录,就用硬笔在竹板或木板上书写。这个“铅”,实际上就是现在的“铅笔”“铅粉笔”。叫铅,不是女人化妆用的“铅粉”,那东西真含重金属铅,不然脂粉附着力不够,敷在脸上挂不住。这个“铅”,实际上是石墨,又黑又软,记号划线方便。颜色、质感上类铅,所以我们现在也还叫“铅笔”。古人,没有现代人精细,但也要把石墨磨碎成粉、过滤掉杂质,加上胶水粘合,干燥凝固后,就是铅笔。现代人为防软的铅笔芯折断,就四周裹上木材加固,用时就用小刀削铅笔。古人,没有这么精细,或直接用石墨条,或外围绑上木板支撑。“椠”,削得较薄的木板、竹板。“铅椠”,用铅笔在木板上写字。用现代话说,就是提起笔,铺开纸,大笔一挥,写出绝妙好词。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篇好的广告文案,对宣扬对象的名气、名声、知名度提升有极大提升作用。像鹳雀楼,早没了,但因为有流传极广的《登鹳雀楼》,现代人就重建。滕王阁、岳阳楼,更不知几毁几建,名篇的品牌价值,远远超过楼阁本身的物质价值。汪伦,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层人,有李白的《赠汪伦》加持,千古留名。知名度提升,就是“腾声”。以前是籍籍无名,默默无闻,现在突然提升,名声在空中炸响,众人皆知。但会不会认同,则有个名实相符的问题。实大于名,是低估。名大于实,是高估。房妃,宰相之女,藩王之妃,级别够高了,但还是只有姓,男权主宰社会,历史上她连个“名”都没有留下来,说尽了整个女流的悲哀。三儿子,文学才华出众,责无旁贷,担起了推广母亲光辉形象的重担。会不会言过其实呢,下边给出答案。

“柔纷(芬)克劭,义切张凭之诔;至德兴思,痛深陆机之赋”。这两句,具体回应上文的“昔人衔哀罔极,铅椠腾声”。“昔人”的具体代表就是张凭和陆机。他们所作的文章,情感、道理,就与当下所写碑文完全契合。《世说新语·文学》载,太傅谢安一天忽然有个疑问,就问自己的主簿陆退,说你老丈人张凭,怎么作了一篇悼念母亲的诔文,而不给父亲大人作一篇悼念诔文。这不是厚此薄彼吗?陆退回答:“故当是丈夫之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男主外,行事作为,众人都看得见,好坏评价,在社会这本书自然生成。但女人,一辈子待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有多高美德,只有家里人知道,外人无从知晓,美德就没法在社会彰显。只有通过悼念性的诔文,才能让她的美德名声显扬于外,广而告之,让社会大众知晓,学习。这就是“义切张凭之诔”。“义”,道理、情义。“切”,切合。《碧落碑》的写作,完全契合张凭为母亲作诔的情形。要宣扬的,就是“柔纷(芬)”和“至德”。唐末郑承规释文,作“柔纷”。扬雄《羽猎赋》“青云为纷”,纷,指旗帜上的飘带。“柔纷”,打比方,母亲就是指引孩子们在光明大道上不断前进的旗帜。“克劭”,克,能够;劭,不断激励自己,向伟大的母亲看齐。寓真老师在《碧落碑考》中,释作“柔芬”,也相当有道理。碑文篆书,这个字的下部复杂,至今为止,谁都不知那几个奇怪的字件组合成了一个什么大的构字部件。但上部是“山”字,则毫无疑问。“山”与“草字头”一半的“屮”(也指草)在后代经常相混。扬芬千载,就是世世代代传播盛德美名。“柔芬”,柔,阴柔,代指女性。芬,美德。继承母亲女性美德,寓真把“克劭”,改成“克绍”。我自己也提一种可能,“纷”也可指“分”。《管子·势》:“分其师众,人既迷茫。必其 将亡,亡之道也。”“分”义同“纷”。“分错”,指纷乱错杂。“分“与“纷”通。在“柔分”中,“分”,读四声,指本分、职分。诸葛亮《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柔分”指女人的天职,房妃把女人该做的方方面面都做得十分完美。想起她那“至德”(完美道德)的表现,各种感人的画面纷至沓来(至德兴思)。

“痛深陆机之赋”。西晋文学家陆机《叹逝赋》序言:“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思哀,哀可知矣!”太安二年,43岁的陆机在西晋的“八王之乱”中悲壮死去,《叹逝赋》具有了预知感应的效能。后人对这句中“痛深”的历史、政治内涵,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范业俊在《碧落碑述论》中说:“陆世衡殁于王权残酷的斗争,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惆怅和惋惜。而比我们更早感到悲哀的是李训等人。他们作为皇室后裔有其自在的一面,但不可预料的凶险也如影随形。当时,围绕皇权的无情斗争也时时让他们寒栗,这是一种自在之外的悲哀。结果,李训等人也与陆机一样少壮离世。”我们现在读碑文,也有这样异代同悲的感慨,仿佛上天不改剧本,反复上演似的。寓真更是深入挖掘:撰《碧落碑》文时,李譔年龄恰在四十左右,也正面临懿亲戚属亡故的多事之秋,因而说“痛深陆机之赋”,其哀可知。刻碑后不久,李譔谋起兵事败而被杀,遭遇了与陆机同样的命运,此句竟然成了谶语。我认为,若范业俊的泛泛而论,可以;寓真硬要坐实,就有点扯淡。房妃在贞观十三年(639年)到十五年间出嫁,670年去世,满打满算,做王妃不超过三十一年。作碑文的李譔还只是个老三。按正常,碑文在“有唐五十三祀”(670年)写的话,老大李训最多三十岁,老三李譔最多二十七八岁。寓真说“(李譔)撰《碧落碑》文时年龄恰在四十左右”,这是继683年立泽州碑后几年立绛州碑的时间(686年~688年),老三李譔离四十岁还差几年。寓真把写碑时间和立碑时间混淆,根本原因是“武装起义反武则天,保卫大唐江山”这事的传奇意义太重大了。可惜,时间和事件对不上号,670年武则天是嚣张了点,但高宗李治还是正儿八经的大唐老大,政治风云被寓真严重夸大了。

“况清辉懋范,宛若前踪;瞻言景行,敢忘刊纪”。这两句,继续重申母亲的光辉伟大。 “况”,进一步加深强调语气。“清辉”,多指日月的光辉,此处指月亮的光辉。月光如水,就像母亲洒下的恩泽,清澈明朗,照在人身上,灵魂像被水洗了一样。“懋范”,美好盛大的风范。“前踪”,在光明大道上踩出的脚印。母亲是盛德的引路人,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孩子们亦步亦趋,不断追寻。“宛若”,是清清楚楚地昭示,踩着她的脚印走,走她走过的路,绝对正确。“瞻言”,母亲站得高,看得远,她说过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言论,许多都应验了。“景行”,母亲不只说了,还身体力行,展示出高尚的德行。有这样完美的母亲,我们怎么敢忘了刻石立碑用来纪念(刊,刻石。纪,纪念)。

“余魂弱(溺)喘,情不逮文”。这句说写作时人所面临的问题和碑文本身感情与文采配合的问题。

人有三魂七魄,遇到灾难突然打击,会魂飞魄散,失魂落魄。惊悸导致身体衰弱,气息趋弱,长期不能恢复,就是“余魂弱喘”。碑文本字“弱”作“㲻”,人没入水中,与“溺”同。若按“溺喘”解,就是哮喘病发展成了痼疾。四个儿子,老大李训早亡,其他被武则天688年杀害。若硬要落实的话,就是李训在母亲去世时,已得了严重的哮喘病,经此打击,病情加重。寓真说“余魂”“弱喘”作同义解,可引申为“余生”。作极度伤心的夸张语可以说,但对应三十岁以下的四个儿子,说“余生”不近情理。民间传说,人被吓得丢魂后,可以用杆子挑起当事人的衣服,朝出事的方向摇动,呼喊,“回家吧,回家吧”,丢了的魂听到亲人的召唤,就会跟着回家,回到自己身上,逐渐恢复成正常人。文学作品,魂兮归来,屈原为“国殇”战士招魂,后入为屈原招魂等等,屡见不鲜。道教于此,更是专长。道士招魂铃,叮叮当当,加上念念有词,就是招魂的。《灵宝经》:“夫未学、道浅或仙品未充,运应灭度,身经太阴,临过之时,同学至人为其行香,诵经十过,使碧落空歌之音招其魂神。碧落之炁,下连骨相,六腑生明,真炁自生,以度尸形。如法。魂神径上青宫,随其学功,计日而得,更生转轮,不惑,便得神仙。”生前自身修行不够成仙的程度,死时,如果至亲在最后关头仍不放弃,再给诵经烧香,“碧落真炁”,还可“以度尸形”。在还没有魂飞魄散时,按法修行,一步一步学习,还能成仙。四个儿子,母亲去世,只是精神经受了一点打击,不久恢复身体,正常。若像母亲那样,虔诚修炼,还有可能成仙。

“情不逮文”。初读此句,怎么完全跟实际情形拧着来?正常的应是“文不逮情”,老百姓常说,千言万语,用再多的好词,都不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寓真说“心情不能尽达于文”,范业俊说“心情难以用文辞来表达”。他两人的翻译,对应的是“文不逮情”,而不是“情不逮文”!陆机在《文赋》中深刻探讨了“文”“意”“物”三者的关系,得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经典结论。你构思得再好,也不能完整准确反映描摹的对象。作为第二性的语言文字,也不能把你脑海中设想的天花乱坠的情景准确复现出来。不信你试试,刚做了一场美梦,想通过语言向别人原模原样复现出来,永远做不到!“情”与“文”,情是第一性的复合原生态,而用于表达情的语言、文字,是第二性的工具,天生瘸腿。文章高手,可做到“情文并茂”,但在绝对意义上,情不能由文字完美表达,“文不逮情”,是常态。但此处,作者为何特意翻转,作“情不逮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孝经》垂典,丧言不文。”(《孝经》传下训则, 孝子在居丧期间,说话不加文饰)趴在棺材上边哭边整文词,肯定是虚情假意。《碧落碑》碑文,赋体色彩浓重,文雅、文丽,与正常的“丧言不文”相反,但要广泛传播,言而无文,一定行之不远。历史上陆机的《叹逝赋》、潘安的《哀永逝文》都写得十分文雅,有感伤之美,故能永久留存。而像张凭之诔,估计还是写作功力不够,早早地被历史淘汰得无影无踪。此处特意说“情不逮文”,表明碑文写得超逸绝伦,有永久流传的资质。老三李譔对自己的文采高度自信。但对内容言,此时哀伤的情绪低落到极点,一高一低,反差极大,低落的情绪配不上扬采的文字,这才是作者要强调的“情不逮文”。

“谨托真猷,直书心事”。碑文开头说“敬立大道天尊及侍真像”,末尾予以回应。“真”,俗讲,真正的。按道教讲,就是真一,纯一。”“猷”,大道,法则。“真猷”,理论观念上就是道家所宣扬的大道。落实到大道的最高代表,就是大道天尊的元始天尊。母亲作为灵宝派的虔诚教徒走了,四个儿子也恭敬虔诚地把母亲托付给了元始天尊。 “直书心事”,用直率的语言表达心事,对大道,对原始天尊的接纳,引领,完全放心。“书”,抒发,书写。

“音仪日远,风烈空传”。母亲刚走时,她说话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举手投足,亲切的容貌好像还能举手抚摸。随着时间流逝,这些信息素在流失,信息场在减弱,母亲的音容笑貌越来越模糊。她消逝于无尽的苍空。而茫茫空中,找不到一个寄托哀思的可视的“化身”。只有那伟大、不朽的精神风范,在大道虚空中传播,弥散。“风烈”,风范。

“敂(叩,叨)心感慕,终天何及”。碑文最后的这句,看似简单,解释起来却十分难缠。“敂”,唐末郑承规释为“叨”,清顾炎武说应为“敂”字,“敂”同“扣”“叩”,表拍打,叩击。谢灵运《山居赋》“敂舷之逸曲,感江南之哀叹”用此字。学界现在基本认同顾炎武的说法。“敂心感慕”,“敂心”,就是拍打着心脏,拍打着胸脯。“叩心泣血”,“叩心”虽动作轻缓温柔一些(文雅人),不像“顿足捶胸”中“捶胸”的力度生猛(粗俗人),但表极度的懊恼、悲痛则一样。“感慕”,感动、仰慕。母亲去世,感情波动,用“叩心”合适,但把母亲“谨托真猷”,已然成仙,如我们现在说佛教徒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怎么个极度懊恼,悲伤?这种严重的冲突、矛盾如何解决?

这问题难解,紧接着的“终天何及”又生出许多麻烦。后世之人,几乎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语言的陷阱”。寓真说:“终天,终身。何及,何极,追之不及,未有终极。”终天,终身,“终”字相同,“天”难道有“身”的含义?我终天想一个问题,也没想明白。终天,从早到晚一整天。这一点,大家无异议。清方文《述哀诗》“此恨抱终天,哀吟何时毕”与白居易《病中哭金銮子》“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确实也可指永别,终身不见。终天之思、终天之恨、终天之憾等说法,也大致可这样引申扩展式解释。但把“终天”约等同于“终身”,“天”和“身”之间有啥联系?从语义系列看,找不到一点根据。而当我们回到“终天”的具体“意象”,回到那个“特殊的场景”,从场景图画中领悟,马上就会豁然开朗。西晋大文学家潘安,妻子杨氏去世,他悲不自胜,作《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过去,夫妻二人双宿双飞,如一对比翼鸟。但今天,你竟然不管不顾,抛下我,张开翅膀,飞向远方。在我的视线中,一直飞过整个天空(终天)。我多么希望,你能有一丝反悔,徘徊一下,或飞回来与我重聚。但你是这么决绝,一直飞,一直飞,飞到天的尽头,邈然难觅,也没有一丁点返回的迹象。这是个经典的与亲人永别的画面,一百多年后的陶渊明在《祭程氏妹文》中也使用:“如何一往,终天不反。”《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唐耀墓志》:“玄石徒铭,终天奚及。”(我徒劳地在青石碑上刻铭文纪念,你已像鸟儿一样飞越整个天空,我要追,也怎么能追得上呢)而更早的背景意象,来自于汉乐府诗《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由此演化出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演化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由夫妻扩展成了其他至亲。从潘安《哀永逝文》中的“终天”图像、意境出发,理解碑文的“终天何及”,多么简单。母亲,也像一只鸟(文雅点,骑一只仙鹤吧),飞越整个天空,已然消逝在茫茫的天际。你让我们追,怎么能追得上呢(何及)。寓真在“及”与“极”上强行纠缠,什么“终身的感慕和哀思,哪里是个尽头”。还说“作者写到此处,沉痛至极,再也写不下去了,只好掩涕收笔。虽然时光已经流去了一千三百余年,我们今天读到此处,仍然觉得可以催人泪下”。“何及”,就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追不上,怎么扯出来“何极”,成了哀思没有尽头?那“感慕”的“慕”字怎么落实?难免越说越糊涂。“终天”约等同于“终身”,走熟路,使用正常手法,纯粹从语义上扯关联,犯了庄子所说的“以支为旨”(把旁逸斜出的枝条当成主干,把连累而及的意思当成主旨)的毛病。

回过头,再说“敂心”,清朝大学问家顾炎武纠正唐朝郑承规的“叨心”,对照现在的宋朝拓本,谁都会同意顾炎武的说法。但只要转念一想,碑文中的那个篆书“敂”字,规规矩矩,辨识起来,连最普通的文人,都能认得,怎么朝廷委派的文字学家,会不认得?联系上边“敂心感慕,终天何及”的难缠难解,也许,郑承规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敂”,同“扣”“叩”,“叩”与“叨”字形接近,虽然这是个因字形接近而误的逆向推断,在逻辑上很难说得通,但你不得不感叹,按“叨心”解,碑文怡然理顺。是不是在唐碑写作、雕刻的某一处,原来就是作“叨心”,不得而知,只能猜想。(清初的《订正六书通》“敂”重出,分列于“叩”下和“叨”下,没有取舍,二说并存)

“叨心感慕”,“叨”,通“饕”,表贪婪。“叨心”,自知身份、地位、修行、名望不够,但心向往之,见贤思齐,明知德不配位,心底一直存有一个小小的奢望。“感慕”,感动,仰慕。母亲已经融入大道,被元始天尊接引,魂升碧宫,“超凌三界,逍遥上清”“皆受护度,咸得长生”(《灵宝经》),这是多么大的福报。“叨心感慕”,不是很正常吗?

“终天何及”,“终天”,母亲升天了,飞过整个天空。“何及”,我们无论如何是追不上了。这不是简单地哀伤永别,重要的是儿子们要“追蹑前踪”,表明态度。母亲能“谒群帝于天关,携列仙于云路。融心悬解,宅美希夷”。这个境界是极高极高的,自认不脱凡夫俗子的儿子们,即使追上天去,也不会达于母亲的高度。道教讲,天有三十六重,从低到高排列,道行越高,住的层级越高。母亲的道行,就是高维度对低维度的统摄。儿子们作为灵宝派的一般信徒,怎么能达到母亲修炼的高度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