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913是什么意思(913是什么意思爱情)

时间:2024-01-23 07:29:14 作者:作茧自缚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交了13年的保险,现在发现留着无用退了可惜,那要怎么办才好?

你知道自己家里已经购买的保险都管什么吗?你知道自己家里已经购买的保险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吗?你知道你现在如果不去研究家里这些保单,不及时弥补保障上的不足,等真用到的时候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危害吗?今天我就以一个案例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保险体检要怎么去做。

01案例回顾

这是小红书上一位朋友发的内容:

爸妈对保险一窍不通,朋友推荐也就买了。第一张图片是16年买给弟弟的,第2和第3两份合同都是07年爸爸的保险。已经交了12年,这次也是刚好听我妈说,弟弟的保费从三千多涨到了四千多,我才知道。

就让妈妈拍合同给我看,才发现这份合同真的不值,保费几乎等于保额。我想让妈妈退保,但这款保险貌似是分红型保险,听我妈的意思是说交满年限,钱可以拿回来,我问他可以拿多少,她也说不清。

估计也就听卖保险的人这么说,她就记住了可以退回来这句话所以想看看有没有人懂呀,到底是退保好还是继续呢?

(其实还有一份我妈的保险也是从07年开始交的,以往爸妈不会操作,都是直接把钱给她朋友,然后朋友去处理,去年给了钱给朋友但是没按时交就断保了,跟我妈说给她补上,结果是又让我妈签了一份两千多的保险合同,而且至今还没给我妈合同!这次她跟我说起这件事,说不知道要不要续保,我才知道整件事)加起来也花了八九千的保费,但是完全没看到什么保障,感觉被坑了,最气人的是,爸妈还顾忌朋友关系,不知如何开口说退保)

以上是她自己描述的大致事情的情况,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她晒出的这三个保单中关于他父亲这两份保单真实的保障利益都是什么样的。

02保单分析

此保单为中国平安人寿的,投保时间是2016年,被保险人是这位朋友的父亲,当时投保年龄在42周岁。主险为《鑫盛12》(996)附加鑫盛重疾(940),缴费期20年,保障至终身,一年保费为2970元;附加意外13(551)6万保额、意外医疗A(527)1万保额。

我们简单看下这个投保计划的保障责任:

30种重大疾病保障最少3万(因为有分红);

身故保障3万,与重大疾病保额共享,意思就是只能进行一个二选一的赔付;

附加的保险为意外身故6万,交通意外身故在加6万;

因意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额度为1万元;

(因看不到具体合同内容,以上都是网上查询到的资料,小地方可能有些出入)

这个保单保障利益的分析:

1、主险部分分析:

这个主险就是一款终身寿险捆绑了一个重大疾病,一年主险保费为1590元,20年缴费期满的话,一共缴纳主险保费31800元,我们发现已经超过了主险3万的保额,按照被保险人42周岁的年龄投保,保费竟然出现了“倒挂”的情况,确实说明性价比不高。

2、保障内容分析:

先从保障内容分析,如果单有这一份保单的话,很明显该被保险人只有重疾、寿险、意外和意外医疗的保障责任,且重疾和寿险保额很低,并且保额还是共享的,没有起到足够的弥补因被保险人出现重大疾病或人不在对家庭的补偿作用;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疾病医疗报销的保障,也就是没有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是医保最有力的补充,应对的是无论什么情况导致住院产生高昂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即便有医保也只能应对一般的住院花费情况,超过医保报销范围或者医保报销上限,那么剩余的部分只能自己承担。

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不少,但相对的医疗费用的花费也是越来越高,一个最普通的阑尾炎手术都要上万,你就不要说稍微严重一些的疾病了。我们无论从哪里看,一些疾病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好像非常常见,而医保能够承担最高的报销额度不过20万左右,所以就需要一份百万医疗险进行更全面的保障,这要远比重疾险保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况且重疾险还必须达到相关疾病的赔付条件才能赔。

这位朋友的父亲还有一份保险,也是该保险公司的,名字叫做《鸿祥04》(787)附加鸿祥重疾07(913),附加险有意外04(19601)、意外医疗04(19701)。主险为2007年购买,主险缴费30年,保障期限同为30年,保费为1077元,附加险保费为193元。

此险种投保计划大概如下:

寿险保障:3万,30年满期返还保额3万,合同终止;

重疾保障:3万,保障期间内罹患重疾赔付3万,合同终止;

意外保障:5万,因意外身故赔付5万,残疾按照对应保额比例赔付;

意外医疗:1万,因意外住院治疗提供1万报销额度,免赔额100元。

1、主险保障责任分析:

这款险种主险的形态是一个两全分红险,意思就是在保障期限到期,会返还保额,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健康平安到保单第30年末结束,可以领取3万的保额+分红,合同终止;如果在此期间发生重大疾病或者人不在了,那么就赔付3万保额+分红,该合同终止。

这个险种实际就是一款强制储蓄提供返还的保险,主险30年满期缴纳总保费为32310元,最后至少返还3万元(因为有分红,但具体多少不确定)。所以这款险种就只能看做一个强制储蓄带有一定的疾病和身故保障而已,利益上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2、附加险保障责任分析:

附加的险种也很好理解,发生意外身故在额外赔付5万,发生意外住院提供1万额度的医疗费用报销。

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之前这位朋友的父亲在另一个保单中,已经有了相应的意外险保障责任,

好了那么这位朋友父亲的两份保单总体保障我们做一个表,直观的看下:

看到这里,大家就很直观的能够看到这位客户已有的保障责任,今年这位客户已经46周岁,从目前已有的保障责任来看存在的问题就是:

重疾险大病保额明显不足,缺少百万医疗险提供住院花费报销保障,而自己这两个保单还处于缴费期,想要退保吧,又有点舍不得亏损的本金;你要是不退保,保障利益会越来越低;想要重新投保新的险种,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保费开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客户进行保障调整呢?

03保单体检

其实保险保障设计投保计划,最难的不是你投入保费预算有多低,也不是你的要求有多么苛刻;而是手里胡乱购买了一些保险,并且占用了大量的保费预算,却没有带来应有的保障利益,比如自己名下有大量的分红险、万能险,却唯独没有足够的重疾险和医疗险保障。

其实很难说已经购买这种类似险种的客户都被坑了,因为那时候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当时市面上也都是这样的保险产品,并没有给我们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

而随着我国经济和个人经济能力的提升,以及保险行业的逐步发展,用现在的产品去对比以前的险种这本来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保险缴费期时间都很长,性价比却越来越低,就会造成我们很多人现在这种实际保障需求与已经获得的保险保障存在很大的矛盾,去之可惜,留着鸡肋。而又因为保险与身体状况和年龄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当下不及时进行调整,以后真就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一、那么怎么进行调整就是重点

1、要先进行保障责任缺失的弥补

从案例中这位朋友父亲的保障责任中,我们已经发现最大的保障责任缺失就是医疗报销保障,只有医疗险才是保证我们有钱看病,不担心住院花费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的险种;而重疾险只不过是起到因重大疾病风险给予我们家庭一定经济补偿而已,并且出险还要达到相关疾病的理赔标准才能赔;达不到也赔付不了,况且即便顺利赔付了,这么低的保额都拿来看病能够吗?何况还有后期的康复费用和家庭收入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怎么办?

所以在他的保障责任中,在确保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下,一定要优先补充一款百万医疗险产品。根据这位朋友父亲的年龄,今年为46周岁,那么百万医疗险的保费一年应该在700-900元之间,对于百万医疗险的选择要以保证续保时间比较长的产品为主,其次才是看保障责任和提供的相关服务。

目前百万医疗险保证续保的产品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必须捆绑主险才能购买的百万医疗险,这类险种缺点一个是需要捆绑一个性价比非常差的主险,就是要额外在购买一个大病险,按照这位朋友父亲的年龄,主险投入最少也要4000元左右,保额差不多在6万的水平;另一个就是这类百万医疗险最好能保证投保前2年不出险才能保证后期一直提供续保。

第二种就是不需要捆绑主险但续保期间较短的百万医疗险,目前市面上最长保证续保的为20年,保障责任也一般;保证续保15年的产品,保障责任还算优秀;保障责任最好的要属保证续保6年的产品。

第三种就是不保证续保的产品,优点就是价格低,不建议购买,这类险种即便有主险捆绑也不行,所以大家购买百万医疗险一定要看清楚续保条款,不能续保的直接过。

2、寻求同类新产品,比较保障责任和价格

对于已经拥有保险保障的客户是一定认可保险的保障作用的,当你觉得手里现有的保单已经不足以满足你保障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先寻求其他的同类险种进行替换,在从多方面角度去衡量是否有调整的必要。

这位客户已经处于46周岁的年龄而言,重疾险是医疗险之后最需要考虑的险种,一个是本身年龄正进入到疾病高发的年龄阶段,另一个是弥补之前重疾险保障责任不全和保额过低的现状。

我们先确定哪类重疾险比较适合这位客户,对于这个年龄段重疾险想要在一定投入内获得比较好的保额,就只能选择单次赔付的重疾险最好是不捆绑寿险的,这样能尽量在有限预算内提高重疾赔付的保额。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按照这位客户46周岁的年龄,要花多少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疾病保障。

我们选择一款目前市面上一款比较优秀的单次赔付重疾险不附加寿险,10万保额,15年期缴费,保障至终身,如果是自己购买那么一年保费仅需要3660元;如果让妻子(同年龄的情况)为他投保附加投保人豁免的话,同样计划一年保费为3987.2元(当然有足够的预算,会有更多的选择计划)

大致保障责任如下:

110种重疾赔付10万,60周岁前出险赔付18万;

50种轻症可赔付三次,每次赔付4.5万,60周岁前第一次轻症可赔付5.5万;

第二次极早期恶性肿瘤额外赔付4.5万;

25种轻症可赔付二次,每次赔付6万,60周岁前第一次中症可赔付7.5万;

第二次恶性肿瘤额外赔付15万;

第二次特定心脑血管疾病额外赔付15万;

身故退还当年对应的主险现金价值;

被保险人罹患轻症、中症豁免后续应交保费,其他保障继续有效;

投保人罹患轻症、重疾、身故豁免后续应交保费,合同依然有效。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带身故责任,一年不到4000的保费,15年期总保费不到6万,重疾最少赔付10万,加上其他综合保障利益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即便附加身故责任,自己给自己投保,15年期缴费,一年保费为5164元,总保费为77460元,依然没有超过赔付的10万保额。

3、确定替换险种后,在研究投入产出比

已经确定的重疾险替换险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投入产出比还是保障责任都要远远高于现有保单的整体利益。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帮助他分析之前的两个保单要怎么办?

两份保单一个保障期30年,已经交费13年,投入的总保费为1673*13=16510元,我们假设今年现金价值退保对应的总保费为50%,即能退回8255元。

另一份保单保障期至终身,已交交费7152元,我们假设今年现金价值对应的总保费为30%,即2145.6元。

(每张保单现金价值都不同,没有看到实际合同现金价值表我们也不能确定准确的数字,这里就做一个大概的假设)

那么我们这个朋友就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两张保单继续缴费,额外每年投入4000元,获得10万重疾的保障;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之前无论是旧保单,还是新保单的保障利益都介绍过了,这里只强调一点就是这个朋友父亲46周岁的年龄是十分适合考虑新重疾险进行加保,因为这个年龄段性价比还是有一些的,也是即将进入到疾病风险高发生概率的年龄段,从这两方面考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适当的选择加保。

第二种,两张保单都退保。选择缴纳每年5200元,获得带有寿险保障的这款重疾保险,保额同样为10万元。两张保单保费退保产生的投入损失为16510+7152-8255-2145.6=13261.4元,而新购置的保单获得利益杠杆差值为总保费77460-100000=负22540元,也就是说,两张保险退保更换成新的这款保单,最后获得的利益足够覆盖这两张保单退保的损失。

第三种,保障30年的保险保留,退掉已经交费4年的险种。为什么要怎么选择,因为第一个保单是定期返还两全型保险,30年满期返还保额+分红,而这位客户已经缴纳13年,在有17年也就是当他63周岁的时候可以领取最少3万作为养老补充,就当做是一种强制储蓄,还提供这段期间重疾和寿险的保障也是可以接受的;而第二份保单作为寿险捆绑的重疾险,保额低,保障责任不足,没有什么在继续缴费的必要,那么我们就可以单算一下这款险种用新险种替换的总利益:

(1)选择一年4000元不含身故的新投保计划,第二份保险退保产生的损失为:7152-2145.6=5006.4元,新投保险种计划杠杆差值为:4000*15-100000=负40000,完全够弥补5000的退保损失,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因不含身故责任,所以最后保额并不一定会强制赔付,也有可能是退还当年对应的现金价值(比如身故、或者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条件的情况)。

(2)选择一年5200元含有身故的新投保计划,新投保险种计划杠杆差值为:5200*15-100000=负22000元,同样能够完全弥补退保产生的5000本金损失。

这里仅是单纯比较整体险种的投入比,加上新保单综合的保障利益而言,最后实际可以达到的效果要远比这种满期缴费的情况要好的多,因为新保单涉及轻症、中症保费后期豁免;还有额外极早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血脑血管疾病的二次赔付;被保险人60周岁前出险额外增加保额赔付的权益等等。我们要知道被保险人以后的身体状况是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发生疾病出险的概率也是不断增加的,这个年龄段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险种投入获得的利益讲,应该算做一个比较均衡的时期。

对于其中的寿险保障部分,其实还可以不选择重疾险捆绑寿险,额外单独购买寿险来提供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重疾险与寿险捆绑只能得到一个强制二选一的赔付结果,原则上拆分出来的寿险保费应该与捆绑的寿险保费差不多,但是因为受到不同险种缴费期的限制和年龄影响,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这位朋友的父亲,我们可以看到即便选择重疾险捆绑寿险责任,保费一年不过增加了1200元,但是如果选择单独终身寿险同样保额10万,20年缴费期,一年保费达到了2330元。从保费上看,这个年龄段如果想要终身寿险保障,真不如选择重疾险捆绑寿险的险种。

如果这位朋友的父亲选择定期寿险的话,那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选择新险种不附加寿险,那么一年省出的1200元保费可以买到30万保额,20期缴费,保障到70周岁的定期寿险,如果临近保障期结束可以更换成终身寿险,但是具体对应多少保额也就不一定了。

那究竟是选择终身寿险10万还是选择定期寿险30万,这个就要看投保人保障的侧重点在哪里,毕竟终身寿险是最后一定要赔付保额给受益人的,所以价格贵也是合理的,这里就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衡量了。

4、明确新旧险种的利弊,确定是否调整

通过上面从保费和保额产出比和保障利益比较两个方面,客户就可以明确知道利弊,把选择权交给客户,让客户做出最终的决定。

如果客户选择退保更换新的险种,那么就涉及一个顺序问题

我们任何人如果选择退保更换新的险种,对于重疾险而言,顺序很重要。因为重疾险新险种会有一定的等待期,最高180天,最少也要90天,所以即便更换新的险种这段时间内保险也不能提供重疾险的保障,我们不能直接退掉旧险种之后在投保新的险种,这样会有一段时间保障的空白期,谁能保证这段时间不会发生疾病风险呢?

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先购买新的险种,等新险种过了等待期之后在退掉旧险种,那么这里就涉及选择的时间节点。

也就是说旧保单临近下一个缴费期之前最好有1-3个月以上的时间(重疾险有2个月的宽限期),并且最好新保单投保要在被保险人身份证上的生日之前投保。比如这位朋友的父亲两份保险都是在11月份缴费,加上2个月的宽末期,那么最长可以保证到1月末,不缴费也不会失效;另外就是这位朋友父亲的出生日期,从合同中我们可以看到,为12月28日,还没有到下一个年龄。也就是说新保单在10月左右的时候投保,90天等待期,到1月末左右选择退保才是比较合理做法。

关于这两个险种的意外险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险种,都附加了意外保障和意外医疗报销的保障。这里就需要注意的是意外保障的保额是可以叠加的,而意外医疗报销的保障虽然也是叠加的,但要看具体实际出险的意外治疗花费,如果是1万以内的,那么另一个意外医疗附加险就是没有用的,只有当意外治疗花费超过1万的情况才会涉及两个险种的报销。

而一般主险附加的意外险优点就是随着主险保费一起扣除,省去很多麻烦,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比如性价比不高,保障责任不全,具体的保障责任很多人也不清楚,尤其是涉及具体怎么报销,是否包含门诊、急诊,保障期限到多久,另外就是因产品升级导致需要额外增加保费的问题,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所以一般这样的附加意外险,都是建议单独购买,缺点就是每年都需要更换,优点就是性价比高,保障责任比较全面,保障责任比较清晰,购买之前看清楚保障责任和价格就可以,到期前要及时找新的险种进行替代。

04总结

以上这些操作在行业内就叫做“保单体检”,通过系统专业的分析和介绍,可以让已经拥有保单的客户重新梳理保单的保障责任,防止因之前销售人员讲解的不细致或者自身理解问题,导致与自己认识到的保障责任不符,及时进行认知上的更正,之后根据现有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客户做一个选择。

我国保险行业之所以不被一些人信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带病投保,另一个就是被业务员忽悠购买。现在我们能看到网上很多的保险理赔纠纷主要都涉及这两个情况,所以无论之前你是因为何种原因在谁手里购买,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前怎么给你介绍的险种,是否问询你投保前的身体健康状况,怎么向你承诺的保障利益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还没有用到的时候要及时更正现有保单的保障责任和不足,别到真用到的时候发发现问题导致保险理赔受阻,现在我们还有机会,真到出险那就晚了。

比如这位朋友对自己父亲的保单存在很多疑惑,当初怎么买的,从谁那里买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家里也不知道现在的保单都有什么保障责任,有什么保障不足的地方,不明白自然心里慌,导致现在是要退保还是继续交,非常纠结。

那么通过这样系统的专业分析,先捋顺这两个险种的保障利益,在根据现有情况提出一些应对的办法,给到的结果就是:在父亲符合健康告知的情况下,先要补充一份百万医疗险弥补保障上的缺失;在根据目前现有合适的险种从保费和保障利益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衡量,提供适合当下的优化建议,讲明白优劣势,让客户自己做出是否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决定。

保险从来就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产品,都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经济能力、保障责任和现有产品不断进行优化和替换。不要总想着投入的钱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价值,也不要想着亏了多少,我们要看未来保险可以提供的保障利益。用不上保险是我们花钱买来的平安,用上了保险是小钱变大钱,给予我们的经济补偿,买保险不会亏,只有买错了保险才会亏。#致敬真知灼见##保险家上头条##保险家上头条财富季#

写在最后

1、如果你看完上面的文章还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疑惑,我会及时回复你。

2、想要给家庭或者自己配置保险,可以私信我,我会根据自己十多年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3、如果想要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以上都不需要你有任何投入。

交了13年的保险,现在发现留着无用退了可惜,那要怎么办才好?

你知道自己家里已经购买的保险都管什么吗?你知道自己家里已经购买的保险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吗?你知道你现在如果不去研究家里这些保单,不及时弥补保障上的不足,等真用到的时候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危害吗?今天我就以一个案例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保险体检要怎么去做。

01案例回顾

这是小红书上一位朋友发的内容:

爸妈对保险一窍不通,朋友推荐也就买了。第一张图片是16年买给弟弟的,第2和第3两份合同都是07年爸爸的保险。已经交了12年,这次也是刚好听我妈说,弟弟的保费从三千多涨到了四千多,我才知道。

就让妈妈拍合同给我看,才发现这份合同真的不值,保费几乎等于保额。我想让妈妈退保,但这款保险貌似是分红型保险,听我妈的意思是说交满年限,钱可以拿回来,我问他可以拿多少,她也说不清。

估计也就听卖保险的人这么说,她就记住了可以退回来这句话所以想看看有没有人懂呀,到底是退保好还是继续呢?

(其实还有一份我妈的保险也是从07年开始交的,以往爸妈不会操作,都是直接把钱给她朋友,然后朋友去处理,去年给了钱给朋友但是没按时交就断保了,跟我妈说给她补上,结果是又让我妈签了一份两千多的保险合同,而且至今还没给我妈合同!这次她跟我说起这件事,说不知道要不要续保,我才知道整件事)加起来也花了八九千的保费,但是完全没看到什么保障,感觉被坑了,最气人的是,爸妈还顾忌朋友关系,不知如何开口说退保)

以上是她自己描述的大致事情的情况,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她晒出的这三个保单中关于他父亲这两份保单真实的保障利益都是什么样的。

02保单分析

此保单为中国平安人寿的,投保时间是2016年,被保险人是这位朋友的父亲,当时投保年龄在42周岁。主险为《鑫盛12》(996)附加鑫盛重疾(940),缴费期20年,保障至终身,一年保费为2970元;附加意外13(551)6万保额、意外医疗A(527)1万保额。

我们简单看下这个投保计划的保障责任:

30种重大疾病保障最少3万(因为有分红);

身故保障3万,与重大疾病保额共享,意思就是只能进行一个二选一的赔付;

附加的保险为意外身故6万,交通意外身故在加6万;

因意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额度为1万元;

(因看不到具体合同内容,以上都是网上查询到的资料,小地方可能有些出入)

这个保单保障利益的分析:

1、主险部分分析:

这个主险就是一款终身寿险捆绑了一个重大疾病,一年主险保费为1590元,20年缴费期满的话,一共缴纳主险保费31800元,我们发现已经超过了主险3万的保额,按照被保险人42周岁的年龄投保,保费竟然出现了“倒挂”的情况,确实说明性价比不高。

2、保障内容分析:

先从保障内容分析,如果单有这一份保单的话,很明显该被保险人只有重疾、寿险、意外和意外医疗的保障责任,且重疾和寿险保额很低,并且保额还是共享的,没有起到足够的弥补因被保险人出现重大疾病或人不在对家庭的补偿作用;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疾病医疗报销的保障,也就是没有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是医保最有力的补充,应对的是无论什么情况导致住院产生高昂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即便有医保也只能应对一般的住院花费情况,超过医保报销范围或者医保报销上限,那么剩余的部分只能自己承担。

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不少,但相对的医疗费用的花费也是越来越高,一个最普通的阑尾炎手术都要上万,你就不要说稍微严重一些的疾病了。我们无论从哪里看,一些疾病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好像非常常见,而医保能够承担最高的报销额度不过20万左右,所以就需要一份百万医疗险进行更全面的保障,这要远比重疾险保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况且重疾险还必须达到相关疾病的赔付条件才能赔。

这位朋友的父亲还有一份保险,也是该保险公司的,名字叫做《鸿祥04》(787)附加鸿祥重疾07(913),附加险有意外04(19601)、意外医疗04(19701)。主险为2007年购买,主险缴费30年,保障期限同为30年,保费为1077元,附加险保费为193元。

此险种投保计划大概如下:

寿险保障:3万,30年满期返还保额3万,合同终止;

重疾保障:3万,保障期间内罹患重疾赔付3万,合同终止;

意外保障:5万,因意外身故赔付5万,残疾按照对应保额比例赔付;

意外医疗:1万,因意外住院治疗提供1万报销额度,免赔额100元。

1、主险保障责任分析:

这款险种主险的形态是一个两全分红险,意思就是在保障期限到期,会返还保额,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健康平安到保单第30年末结束,可以领取3万的保额+分红,合同终止;如果在此期间发生重大疾病或者人不在了,那么就赔付3万保额+分红,该合同终止。

这个险种实际就是一款强制储蓄提供返还的保险,主险30年满期缴纳总保费为32310元,最后至少返还3万元(因为有分红,但具体多少不确定)。所以这款险种就只能看做一个强制储蓄带有一定的疾病和身故保障而已,利益上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2、附加险保障责任分析:

附加的险种也很好理解,发生意外身故在额外赔付5万,发生意外住院提供1万额度的医疗费用报销。

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之前这位朋友的父亲在另一个保单中,已经有了相应的意外险保障责任,

好了那么这位朋友父亲的两份保单总体保障我们做一个表,直观的看下:

看到这里,大家就很直观的能够看到这位客户已有的保障责任,今年这位客户已经46周岁,从目前已有的保障责任来看存在的问题就是:

重疾险大病保额明显不足,缺少百万医疗险提供住院花费报销保障,而自己这两个保单还处于缴费期,想要退保吧,又有点舍不得亏损的本金;你要是不退保,保障利益会越来越低;想要重新投保新的险种,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保费开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客户进行保障调整呢?

03保单体检

其实保险保障设计投保计划,最难的不是你投入保费预算有多低,也不是你的要求有多么苛刻;而是手里胡乱购买了一些保险,并且占用了大量的保费预算,却没有带来应有的保障利益,比如自己名下有大量的分红险、万能险,却唯独没有足够的重疾险和医疗险保障。

其实很难说已经购买这种类似险种的客户都被坑了,因为那时候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当时市面上也都是这样的保险产品,并没有给我们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

而随着我国经济和个人经济能力的提升,以及保险行业的逐步发展,用现在的产品去对比以前的险种这本来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保险缴费期时间都很长,性价比却越来越低,就会造成我们很多人现在这种实际保障需求与已经获得的保险保障存在很大的矛盾,去之可惜,留着鸡肋。而又因为保险与身体状况和年龄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当下不及时进行调整,以后真就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一、那么怎么进行调整就是重点

1、要先进行保障责任缺失的弥补

从案例中这位朋友父亲的保障责任中,我们已经发现最大的保障责任缺失就是医疗报销保障,只有医疗险才是保证我们有钱看病,不担心住院花费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的险种;而重疾险只不过是起到因重大疾病风险给予我们家庭一定经济补偿而已,并且出险还要达到相关疾病的理赔标准才能赔;达不到也赔付不了,况且即便顺利赔付了,这么低的保额都拿来看病能够吗?何况还有后期的康复费用和家庭收入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怎么办?

所以在他的保障责任中,在确保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下,一定要优先补充一款百万医疗险产品。根据这位朋友父亲的年龄,今年为46周岁,那么百万医疗险的保费一年应该在700-900元之间,对于百万医疗险的选择要以保证续保时间比较长的产品为主,其次才是看保障责任和提供的相关服务。

目前百万医疗险保证续保的产品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必须捆绑主险才能购买的百万医疗险,这类险种缺点一个是需要捆绑一个性价比非常差的主险,就是要额外在购买一个大病险,按照这位朋友父亲的年龄,主险投入最少也要4000元左右,保额差不多在6万的水平;另一个就是这类百万医疗险最好能保证投保前2年不出险才能保证后期一直提供续保。

第二种就是不需要捆绑主险但续保期间较短的百万医疗险,目前市面上最长保证续保的为20年,保障责任也一般;保证续保15年的产品,保障责任还算优秀;保障责任最好的要属保证续保6年的产品。

第三种就是不保证续保的产品,优点就是价格低,不建议购买,这类险种即便有主险捆绑也不行,所以大家购买百万医疗险一定要看清楚续保条款,不能续保的直接过。

2、寻求同类新产品,比较保障责任和价格

对于已经拥有保险保障的客户是一定认可保险的保障作用的,当你觉得手里现有的保单已经不足以满足你保障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先寻求其他的同类险种进行替换,在从多方面角度去衡量是否有调整的必要。

这位客户已经处于46周岁的年龄而言,重疾险是医疗险之后最需要考虑的险种,一个是本身年龄正进入到疾病高发的年龄阶段,另一个是弥补之前重疾险保障责任不全和保额过低的现状。

我们先确定哪类重疾险比较适合这位客户,对于这个年龄段重疾险想要在一定投入内获得比较好的保额,就只能选择单次赔付的重疾险最好是不捆绑寿险的,这样能尽量在有限预算内提高重疾赔付的保额。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按照这位客户46周岁的年龄,要花多少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疾病保障。

我们选择一款目前市面上一款比较优秀的单次赔付重疾险不附加寿险,10万保额,15年期缴费,保障至终身,如果是自己购买那么一年保费仅需要3660元;如果让妻子(同年龄的情况)为他投保附加投保人豁免的话,同样计划一年保费为3987.2元(当然有足够的预算,会有更多的选择计划)

大致保障责任如下:

110种重疾赔付10万,60周岁前出险赔付18万;

50种轻症可赔付三次,每次赔付4.5万,60周岁前第一次轻症可赔付5.5万;

第二次极早期恶性肿瘤额外赔付4.5万;

25种轻症可赔付二次,每次赔付6万,60周岁前第一次中症可赔付7.5万;

第二次恶性肿瘤额外赔付15万;

第二次特定心脑血管疾病额外赔付15万;

身故退还当年对应的主险现金价值;

被保险人罹患轻症、中症豁免后续应交保费,其他保障继续有效;

投保人罹患轻症、重疾、身故豁免后续应交保费,合同依然有效。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带身故责任,一年不到4000的保费,15年期总保费不到6万,重疾最少赔付10万,加上其他综合保障利益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即便附加身故责任,自己给自己投保,15年期缴费,一年保费为5164元,总保费为77460元,依然没有超过赔付的10万保额。

3、确定替换险种后,在研究投入产出比

已经确定的重疾险替换险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投入产出比还是保障责任都要远远高于现有保单的整体利益。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帮助他分析之前的两个保单要怎么办?

两份保单一个保障期30年,已经交费13年,投入的总保费为1673*13=16510元,我们假设今年现金价值退保对应的总保费为50%,即能退回8255元。

另一份保单保障期至终身,已交交费7152元,我们假设今年现金价值对应的总保费为30%,即2145.6元。

(每张保单现金价值都不同,没有看到实际合同现金价值表我们也不能确定准确的数字,这里就做一个大概的假设)

那么我们这个朋友就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两张保单继续缴费,额外每年投入4000元,获得10万重疾的保障;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之前无论是旧保单,还是新保单的保障利益都介绍过了,这里只强调一点就是这个朋友父亲46周岁的年龄是十分适合考虑新重疾险进行加保,因为这个年龄段性价比还是有一些的,也是即将进入到疾病风险高发生概率的年龄段,从这两方面考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适当的选择加保。

第二种,两张保单都退保。选择缴纳每年5200元,获得带有寿险保障的这款重疾保险,保额同样为10万元。两张保单保费退保产生的投入损失为16510+7152-8255-2145.6=13261.4元,而新购置的保单获得利益杠杆差值为总保费77460-100000=负22540元,也就是说,两张保险退保更换成新的这款保单,最后获得的利益足够覆盖这两张保单退保的损失。

第三种,保障30年的保险保留,退掉已经交费4年的险种。为什么要怎么选择,因为第一个保单是定期返还两全型保险,30年满期返还保额+分红,而这位客户已经缴纳13年,在有17年也就是当他63周岁的时候可以领取最少3万作为养老补充,就当做是一种强制储蓄,还提供这段期间重疾和寿险的保障也是可以接受的;而第二份保单作为寿险捆绑的重疾险,保额低,保障责任不足,没有什么在继续缴费的必要,那么我们就可以单算一下这款险种用新险种替换的总利益:

(1)选择一年4000元不含身故的新投保计划,第二份保险退保产生的损失为:7152-2145.6=5006.4元,新投保险种计划杠杆差值为:4000*15-100000=负40000,完全够弥补5000的退保损失,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因不含身故责任,所以最后保额并不一定会强制赔付,也有可能是退还当年对应的现金价值(比如身故、或者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条件的情况)。

(2)选择一年5200元含有身故的新投保计划,新投保险种计划杠杆差值为:5200*15-100000=负22000元,同样能够完全弥补退保产生的5000本金损失。

这里仅是单纯比较整体险种的投入比,加上新保单综合的保障利益而言,最后实际可以达到的效果要远比这种满期缴费的情况要好的多,因为新保单涉及轻症、中症保费后期豁免;还有额外极早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血脑血管疾病的二次赔付;被保险人60周岁前出险额外增加保额赔付的权益等等。我们要知道被保险人以后的身体状况是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发生疾病出险的概率也是不断增加的,这个年龄段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险种投入获得的利益讲,应该算做一个比较均衡的时期。

对于其中的寿险保障部分,其实还可以不选择重疾险捆绑寿险,额外单独购买寿险来提供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重疾险与寿险捆绑只能得到一个强制二选一的赔付结果,原则上拆分出来的寿险保费应该与捆绑的寿险保费差不多,但是因为受到不同险种缴费期的限制和年龄影响,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这位朋友的父亲,我们可以看到即便选择重疾险捆绑寿险责任,保费一年不过增加了1200元,但是如果选择单独终身寿险同样保额10万,20年缴费期,一年保费达到了2330元。从保费上看,这个年龄段如果想要终身寿险保障,真不如选择重疾险捆绑寿险的险种。

如果这位朋友的父亲选择定期寿险的话,那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选择新险种不附加寿险,那么一年省出的1200元保费可以买到30万保额,20期缴费,保障到70周岁的定期寿险,如果临近保障期结束可以更换成终身寿险,但是具体对应多少保额也就不一定了。

那究竟是选择终身寿险10万还是选择定期寿险30万,这个就要看投保人保障的侧重点在哪里,毕竟终身寿险是最后一定要赔付保额给受益人的,所以价格贵也是合理的,这里就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衡量了。

4、明确新旧险种的利弊,确定是否调整

通过上面从保费和保额产出比和保障利益比较两个方面,客户就可以明确知道利弊,把选择权交给客户,让客户做出最终的决定。

如果客户选择退保更换新的险种,那么就涉及一个顺序问题

我们任何人如果选择退保更换新的险种,对于重疾险而言,顺序很重要。因为重疾险新险种会有一定的等待期,最高180天,最少也要90天,所以即便更换新的险种这段时间内保险也不能提供重疾险的保障,我们不能直接退掉旧险种之后在投保新的险种,这样会有一段时间保障的空白期,谁能保证这段时间不会发生疾病风险呢?

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先购买新的险种,等新险种过了等待期之后在退掉旧险种,那么这里就涉及选择的时间节点。

也就是说旧保单临近下一个缴费期之前最好有1-3个月以上的时间(重疾险有2个月的宽限期),并且最好新保单投保要在被保险人身份证上的生日之前投保。比如这位朋友的父亲两份保险都是在11月份缴费,加上2个月的宽末期,那么最长可以保证到1月末,不缴费也不会失效;另外就是这位朋友父亲的出生日期,从合同中我们可以看到,为12月28日,还没有到下一个年龄。也就是说新保单在10月左右的时候投保,90天等待期,到1月末左右选择退保才是比较合理做法。

关于这两个险种的意外险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险种,都附加了意外保障和意外医疗报销的保障。这里就需要注意的是意外保障的保额是可以叠加的,而意外医疗报销的保障虽然也是叠加的,但要看具体实际出险的意外治疗花费,如果是1万以内的,那么另一个意外医疗附加险就是没有用的,只有当意外治疗花费超过1万的情况才会涉及两个险种的报销。

而一般主险附加的意外险优点就是随着主险保费一起扣除,省去很多麻烦,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比如性价比不高,保障责任不全,具体的保障责任很多人也不清楚,尤其是涉及具体怎么报销,是否包含门诊、急诊,保障期限到多久,另外就是因产品升级导致需要额外增加保费的问题,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所以一般这样的附加意外险,都是建议单独购买,缺点就是每年都需要更换,优点就是性价比高,保障责任比较全面,保障责任比较清晰,购买之前看清楚保障责任和价格就可以,到期前要及时找新的险种进行替代。

04总结

以上这些操作在行业内就叫做“保单体检”,通过系统专业的分析和介绍,可以让已经拥有保单的客户重新梳理保单的保障责任,防止因之前销售人员讲解的不细致或者自身理解问题,导致与自己认识到的保障责任不符,及时进行认知上的更正,之后根据现有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客户做一个选择。

我国保险行业之所以不被一些人信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带病投保,另一个就是被业务员忽悠购买。现在我们能看到网上很多的保险理赔纠纷主要都涉及这两个情况,所以无论之前你是因为何种原因在谁手里购买,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前怎么给你介绍的险种,是否问询你投保前的身体健康状况,怎么向你承诺的保障利益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还没有用到的时候要及时更正现有保单的保障责任和不足,别到真用到的时候发发现问题导致保险理赔受阻,现在我们还有机会,真到出险那就晚了。

比如这位朋友对自己父亲的保单存在很多疑惑,当初怎么买的,从谁那里买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家里也不知道现在的保单都有什么保障责任,有什么保障不足的地方,不明白自然心里慌,导致现在是要退保还是继续交,非常纠结。

那么通过这样系统的专业分析,先捋顺这两个险种的保障利益,在根据现有情况提出一些应对的办法,给到的结果就是:在父亲符合健康告知的情况下,先要补充一份百万医疗险弥补保障上的缺失;在根据目前现有合适的险种从保费和保障利益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衡量,提供适合当下的优化建议,讲明白优劣势,让客户自己做出是否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决定。

保险从来就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产品,都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经济能力、保障责任和现有产品不断进行优化和替换。不要总想着投入的钱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价值,也不要想着亏了多少,我们要看未来保险可以提供的保障利益。用不上保险是我们花钱买来的平安,用上了保险是小钱变大钱,给予我们的经济补偿,买保险不会亏,只有买错了保险才会亏。#致敬真知灼见##保险家上头条##保险家上头条财富季#

写在最后

1、如果你看完上面的文章还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疑惑,我会及时回复你。

2、想要给家庭或者自己配置保险,可以私信我,我会根据自己十多年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3、如果想要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以上都不需要你有任何投入。

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创造文人黄金时代的宋太祖赵匡胤

 成为君主,便是代表了可以获得最高的地位。因此,在还有帝王之位的时代,人们挤破了头也要去争夺这样的位子。但是,这注定是非常的困难的,帝王之位并不泛滥,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即便是在乱世群雄争霸之时,胆敢立帝王之位的势力也必然不在多数,因此想要成为帝王大多数时候是要经历一番非常残酷的争夺战的。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是这样,他并非帝王之后,不能像皇子那般的继承帝位,但是成功上位的他最后经历的事情却是无比的轻松,他便是赵匡胤。

历史上最轻松的改朝换代——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就这样,赵匡胤变成了君主,这可以说是史上最轻松的上位了吧。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累加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赵匡胤一生早期经历

赵弘殷(899年—956年9月3日),涿郡(今河北省涿州)人 ,宋太祖赵匡胤之父,

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 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

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屡立战功。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后周世宗)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后周世宗)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屡建战功

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让禁军大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此年,北汉、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双方在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摆开战场。战斗将要展开的时候,宁江军节度使樊爱能等人首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在此死生存亡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让禁军大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赵、张二人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以死拼杀,顿挫敌锋,加上柴荣亲临督战,士气大振。最终,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便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北)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

皇甫晖(?-956年),魏州(今河北省魏县)人。五代时期将领,后周攻掠淮南,皇甫晖兵败被擒

显德三年(956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便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北)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赵匡胤率军将其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请布阵决胜,赵匡胤笑着同意。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直冲南唐阵内,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擒获。其父赵弘殷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率军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定武军节度使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军又来争夺,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加授为定节度使。

显德四年(957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回师后,柴荣又拜他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冬,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此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屯军队,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获南唐保义军节度使陈承昭,因而攻下楚州。赵匡胤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其营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军,淮南最终平定。南唐中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金,企图使用离间计。赵匡胤收到后,把白金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唐元宗李璟(916年-961年8月12日)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

显德五年(958年),赵匡胤改任忠武军节度使。 次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又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柴荣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当时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柴荣卧病回京,命赵匡胤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接替张永德。同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后周恭帝)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张永德从征北汉、南唐,在高平之战中,与赵匡胤打败北汉军,立下大功,擢殿前都点检

陈桥兵变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付诸实践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次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拥立他为皇帝。众人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赵匡胤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幼主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石守信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

韩通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屡建奇功,官至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柴宗训和符太后母子。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位

这时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位。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改封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宋朝”、“北宋”。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

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改封柴宗训为郑王,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改元“建隆”

袭占荆湖

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 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李筠忠于后周,悬挂郭威画像,拒纳闾丘仲卿建议,勾结北汉和李重进发动叛乱,兵败自焚而死

李重进,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代周建宋,李重进联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光复后周,兵败身死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宰相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遂于建隆三年(962年)九月,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契丹)、北汉南掠;选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战争。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

赵匡胤决定以“假道灭虢”的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今湖南常德)。 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道灭虢”的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

慕容延钊(913―963年)出身将门,善于攻伐,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以军事统帅的身份,参加后周和北宋战争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 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今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 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

攻灭后蜀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皇帝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赵匡胤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赵匡胤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命分兵两路:

王全斌908—976年),字全斌,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

北路: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今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

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北路宋军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今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州(治今四川万县)、开州(治今四川开县)、忠州(治今四川忠县)、遂州(治今四川遂宁)等地。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孟昶(919年12月9日―965年7月12日)宋太祖赵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师

平定江南

赵匡胤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只有南汉皇帝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赵匡胤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次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南汉国都兴王府(今广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等到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 十二月,进至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今广东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阵,占领韶州。

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克英(今广东英德)、雄(治今广东南雄)三州。二月,进至马径(今广东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军,继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臣服以求自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今浙江杭州)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占领采石(今安徽当涂北)。 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今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今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所率十万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离奇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郑州巩义)。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赵匡胤的历史贡献

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国家。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同时通过采取“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施行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国家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第一、加强中央集权

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另设御史台等机构。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后,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

行的集中: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在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供定薪之用,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虚衔,如学士、待制等,不是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

宰相: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实际执政的宰相仍沿唐制,用同平章事名号,无定员,有二人即分日掌印。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为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任参知政事(副相),此后成为定制。

枢密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和军权。

三司使: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

刑部:赵匡胤在位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

学士院: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包括宰相的任命、对外的国书等。翰林学士还侍从皇帝“备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策。

御史台:宋沿唐制,朝廷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最初无专职,由其他官员兼职。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

第二、文武制衡和科举改革

后人根据“太祖誓碑”中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等理由,认为宋朝“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是赵匡胤在位时所定下的。但赵匡胤实际上是抑武却也并不太重文的,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贪浊,也抵不上一个武人。”在太祖说来,任用文士仅仅因为他们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向武人那样危及的根本。

宋代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

锁院制度:即在“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弥封制度:即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誊录制度:据宋人记载,实行弥封制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之出现,即在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请一批抄写书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杜绝“弥封”措施的纰漏。别试:即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利用权势将无能子弟的成绩拔高

第三、整理黄河和减轻徭役,赋税专收

赵匡胤对有关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的黄河下了很大的力量治理。黄河的问题主要是水患,五代时期,黄河决堤、改道,淹没村庄农田,宋初也不断有水灾出现。赵匡胤在建隆三年(962年),令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 [30] 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为黄河堤坝例修期,赵匡胤下令严格巡察,防患于未然。因此,素以黄害著称的黄河在他在位的十七年中,只有十几次溃决的记载,并且都没出现严重的灾害。除了黄河之外,赵匡胤对运河、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也做了不少修整。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定、商业经济的流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下过一道命令,就是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 [28] 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尽快医治了二百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第四、军事改革和统一天下

军权集中: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

宋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禁军是军队的主力,赵匡胤即位后从各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

首先是选练。禁军选全国精壮充任,赵匡胤最初捡选强壮士兵作为兵样,遣至全国各地,令地方照样召募,后来改为木梃,并规定尺寸,由地方官依样挑选送往京师。当时禁军的标准是琵琶腿,即大腿粗壮者,车轴身,即肩宽腰细者,身高为五尺五寸至五尺八寸。禁军聚集在京师,太祖亲自教阅,加强训练,并给以优于外州的俸禄。其次是建置。禁军约半数驻守京城及其附近,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最后是军权。聚集在京师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统辖,称为三衙。三衙只在平时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枢密院又直接由皇帝指挥。禁军外出作战,由皇帝派遣将帅,并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将领不得擅改。这样,禁军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北宋建立后,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在北宋北面,有强大的辽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较大的割据。另外,周行逢在湖南、留从效在泉州、漳州还建立着一些割据。

赵匡胤根据当时的形势,鉴于南方是经济重心

宋灭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形势图,各国力量较弱,而北方契丹建立的辽,实力又比较强大的现实,在征询了张永德、赵普等大臣的意见之后,确定了与后周世宗大体一致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建隆三年(963年),赵匡胤派慕容延钊、李处耘出兵两湖,灭荆南、湖南。从此,宋军西逼后蜀,东胁南唐,南可直取南汉,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次年,派王全斌、崔彦进、刘光义(刘廷让)、曹彬分兵两路向四川进攻,第二年年初灭后蜀。开宝三年(970年),赵匡胤派潘美率军进攻南汉,次年灭南汉。至此,南唐已陷入宋军包围之中。南唐主李煜大为恐惧,向宋朝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

开宝七年(974年),曹彬、潘美率十万宋军,战船千艘,自荆南顺流而下,向南唐发动进攻。开宝八年(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次年初,金陵城破,南唐后主李煜出降。

南唐覆灭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赵光义又用强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的钱俶和漳、泉的陈洪进相继纳土归附。至此,“先南后北”方略的“先南”部分完成了,剩下来的就是北方了。

开宝元年(968年)和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曾两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第三次进攻北汉。两个月后,赵匡胤突然死去,辽又出兵支援北汉,新登基的赵光义只得下令撤兵。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亲自统兵进攻北汉,包围了太原城。北宋军队在石岭关附近击溃辽派来支援北汉的军队,迫使北汉投降。五代十国的局面宣告结束,完成了对全国大部的统一。

第六、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

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同时,赵匡胤重视图书建设。建国之初,注意收集各国遗留图书,用以充实官府藏书。建国初,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仅有书一万二千余卷。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时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乾德三年(965年)平定后蜀,右拾遗孙逢吉赴成都收图书一万三千卷。开宝九年(976年)平南唐,太子洗马吕龟祥到金陵收图书二万余卷,又收吴越图籍万卷。广泛征集民间藏书,规定凡有献书者,视其书籍价值,如果是馆阁中没有的,就送此人到学士院试问吏理,堪任官职俱委以官职,如三礼涉弼、三传彭干、学究朱载三人献书一千二百余卷,都被赐以科名。

通过征集和献书,在开宝年间,官府藏书增至八万卷。为北宋官府藏书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1000个常用熟语(下集)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501、骑鹤上扬州——后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502、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50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506、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507、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508、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509、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510、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511、弃之如敝屐——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512、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51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514、千里姻缘一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5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517、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518、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5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520、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521、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522、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52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52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525、前言不搭后语——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526、墙倒众人推——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527、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528、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529、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530、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53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53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533、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53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535、蜻蜓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536、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53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53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539、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540、求大同,存小异——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541、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542、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543、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544、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54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546、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547、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548、热锅上的蚂蚁——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549、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550、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551、人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55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55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554、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555、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556、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557、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558、人生何处不相逢——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559、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560、人生面不熟——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561、人生七十古来稀——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562、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563、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564、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56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56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568、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69、人心隔肚皮——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570、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571、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5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573、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574、日近长安远——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575、日久见人心——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576、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577、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578、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579、如堕五里雾中——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580、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581、如入无人之境——境:地方。象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节节胜利,没有遇到抵抗。

582、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583、乳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584、瑞雪兆丰年——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58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586、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587、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588、三寸鸟,七寸嘴——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589、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590、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591、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

592、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593、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594、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595、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596、三十六计(策),走为上计(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597、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598、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599、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600、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601、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603、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60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05、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606、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07、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609、山上,应接不暇——山: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6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61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1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61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1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6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61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61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619、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620、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621、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62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624、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26、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627、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628、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629、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630、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63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32、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633、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634、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635、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636、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637、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63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639、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640、十万八千里——形容相距极远。

641、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642、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64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644、使功不如使过——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64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4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64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648、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649、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650、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651、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652、守如,出如脱兔——: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653、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654、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655、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656、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657、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658、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659、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660、水火不相容——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66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662、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663、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664、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统治。

665、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666、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66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668、死马当活马医——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669、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670、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671、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67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673、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674、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675、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676、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677、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678、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679、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68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681、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有力的人。

682、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683、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684、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685、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68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68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88、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689、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690、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691、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69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69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694、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695、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69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697、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698、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699、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700、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701、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70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03、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704、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70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706、图穷匕首见(xiàn)——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07、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70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709、万变不离其宗——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710、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71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712、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713、为虺(huǐ)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714、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71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716、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717、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718、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719、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720、无敌于天下——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721、无毒不丈夫——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722、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723、无风三尺浪——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724、无佛处称尊——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725、无官一身轻——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726、无何有之乡——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727、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728、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729、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730、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

731、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732、无所措手足——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733、无盐不解淡——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

73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735、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73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37、五月粜(tiào)新谷——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

738、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739、物以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740、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741、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742、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743、下乔木入幽谷——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744、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745、先下手为强——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746、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74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748、象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749、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750、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751、小巫见大巫——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752、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753、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754、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755、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756、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聪慧的人;惜:爱惜。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

757、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758、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759、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76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76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76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763、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764、薰莸( yóu)不同器——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765、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766、哑子吃黄连——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767、烟不出火不进——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768、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769、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770、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77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772、言者谆谆,听者藐藐(miǎo)——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77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774、眼不见,心不烦——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775、眼不见为净——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也在怀疑仪器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776、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777、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77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779、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780、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

781、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782、一鼻孔出气——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78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784、一不压众,百不随一—少数敌不过多数。

785、一不做,二不休——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786、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787、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788、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789、一传十,十传百——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790、一床锦被遮盖——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791、一锤子买卖——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792、一寸光阴一寸金——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793、一刀切——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794、一动不如一静——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795、一而再,再而三——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796、一风吹——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797、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79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799、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800、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801、一棍子打死——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802、一客不烦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803、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804、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805、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806、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807、一钱不落虚空地——比喻丝毫不浪费。

808、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809、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810、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811、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812、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8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814、一身都是胆——极言胆大勇敢。

815、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816、一十八般武艺——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817、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

818、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819、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820、一问三不知——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821、一窝蜂——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822、一物降一物——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823、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82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825、一言堂——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82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827、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82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829、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830、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831、依样画葫芦——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832、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833、疑心生暗鬼——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834、银样蜡枪头——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835、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836、英雄所见略同——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837、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838、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839、蝇附骥(jì)尾而致千里——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840、有鼻子有眼——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

841、有过之而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842、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843、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旧时形容金钱万能。

844、有眼不识泰山——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845、有一搭没一搭——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846、有一利必有一弊——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84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848、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849、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850、右传之八章——打了一顿巴掌。

851、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85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853、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854、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855、欲得而甘心——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85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857、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858、欲速则不达——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85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860、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861、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862、远亲不如近邻——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863、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864、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865、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86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867、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868、宰相肚里好撑船——誉人肚量大。

869、再实之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870、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871、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872、毡袜裹脚靴——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87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874、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875、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876、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877、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878、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879、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880、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881、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88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883、知子莫若父——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884、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885、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88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88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888、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88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89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891、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利,看人只重衣着。

892、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893、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89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895、置之死地而后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896、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897、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89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899、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90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901、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902、着三不着两——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903、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904、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905、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906、嘴尖舌头快——比喻话多而轻率。

907、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908、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909、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910、烈火见真金——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9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912、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913、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914、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9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916、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917、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918、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919、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920、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921、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922、鹿死不择音(荫)——指庇荫的地方。音,通“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92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92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925、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926、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927、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928、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929、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930、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931、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932、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933、瞒上不瞒下——瞒:也作“谩”,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后泛指官吏只欺骗上面的人,对下面的人则无所顾忌,公开做坏事。

934、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93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936、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937、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938、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939、门外汉——指外行人。

940、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941、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942、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943、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94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945、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946、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947、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948、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949、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450、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95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952、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95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954、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955、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956、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957、磨而不磷,涅而不缁(zī)——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958、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959、抹一鼻子灰——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960、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96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962、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963、难于上青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964、泥菩萨过江——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965、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966、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96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968、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969、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970、驽马恋栈豆——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971、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972、女大不中留——指女子成年,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973、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974、盘古开天地——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975、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976、盆朝天,碗朝地——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97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97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979、贫无立锥之地——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980、平地起孤丁——比喻无事生非。

981、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982、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983、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984、破鼓乱人捶——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985、破题儿第一遭——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986、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987、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本来不知道,强说知道。

988、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98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990、强中更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991、骑鹤上扬州——后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992、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99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994、清官难断家务事——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995、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996、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997、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998、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999、礼轻情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906、里程碑——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

1000、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车牌号三位数最吉利,3位数吉祥车牌号码大全

车牌号是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吉利的车牌号码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车牌号中,有哪些3位数吉祥车牌号码。

如今车牌号码很难选到连号车牌,更多吉祥车牌号码都是联想到谐音,比如168(一路发)、668(路路发)等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类似的3位数吉祥车牌号码:

1:103、113、128、132、148、162、166、178、182、186、193、198、196

2:213、226、263、283

3:309、323、326、328、330、336、338、362、368、386、388、396

6:613、618、623、662、663、668、682、686

7:773

8:812、816、820、822、826、830、832、833、838、866、882、890、893、896、898

9:901、902、903、908、913、922、923、938、963、982、986、988、989、992、996

以上就是3位数吉祥车牌号码,其实吉祥不吉祥,很多都有强烈个人看法,某些数字可能对你来说是幸运号码,吉祥号码,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

在选车牌号码这方面,除了你要觉得吉祥幸运,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尾号限行政策,那么尾号自然要对应日期要调好,以免耽误工作上班的问题。

车牌号码中,有两个英文字母不可以用,分别是英文字母O和英文字母I,因为这两个很容易和阿拉伯数字的0和1混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这方面来选择一些有意思的车牌号码。

最后还有使用上的问题,毕竟一些英文组合和数字组合在一起是有奇怪的意思,比如SB、250之类的,不建议车主选择这类车牌号码,因为这类车牌号码开在街上非常容易吸引他人注意,从而给自己带来不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