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游魂卦和归魂卦(游魂卦和归魂卦详解)

时间:2024-01-24 18:06:13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哪三种八卦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都对人的命运和运势等可进行占卜

伏羲根据“河图”创制“先天八卦”,而周文王则根据“洛书”创制“后天八卦”,北魏卫元蒿据《归藏》而作《元包经》,则发明了中天八卦。中天八卦的顺序是:坤一、乾二、兑三、艮四、离五、坎六、巽七、震八。先天八卦讲究对峙,后天八卦讲究阴阳流行,中天八卦则讲究阴阳调和,因乾在下而坤在上,构成地天泰的卦象,天地之下上下相召,以达到阴阳调和。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两种不同的卦象,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中天八卦则有三种图形:一是浙江大学叶福翔教授《易玄虚研究》一书中所载黄帝中天八卦图;二是邹学喜先生《易学精要》一书中由他自己所绘的邹氏中天八卦图;三是李树菁先生《周易象数通论》所载的“耿氏养生功法”中的耿氏中天八卦图。

这三个图看起来不一样,实质上都是在先天八卦图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值得商榷的是邹氏中天八卦图。邹学喜先生不但绘有中天八卦图,还在《易学图解》中绘有《中天易六十四卦世爻变化图》。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的易学文化的核心体系中,其所有的理论涵盖与应用,全部包含在以下五个方面当中:“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干支”。

在五个方面的核心体系中,又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个理论框架。“先天八卦、河图”为先天部分,“后天八卦、洛书、干支”为后天部分。

先天八卦是由伏羲氏所画,又称伏羲八卦,它从《周易》中概括而来,其用阴爻表示柔,阳爻表示刚,乾、兑、离、震为四阳卦,巽、坎、艮、坤为四阴卦。先天八卦图中间为五,往内依次为六、七、八、九,形成了一个正方形。

我们先看看先天八卦,伏羲时代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动地静”即动为阳静为阴。卦爻以“-”为阳爻,“--”为阴爻,乾是三个阳爻所组成,坤是三个阴爻所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峙(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浑天派,并制成了浑天仪,认为“天包地外”,否认了盖天派天地上下的旧观点。说明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在不断的进步。

让我们深思的是,先天八卦既然是天地对峙(定位),但只有冬与夏符合,春与秋位置不对称。按冬夏位置虽然不差,因乾阳在上,坤阴在下,自然规律是阳 在下可上升,阴在上可下降。那么,先天八卦乾在上坤在下阴阳都不能相交,怎能生出六子(万物)?又怎能概括大自然之理呢?这就难怪文王制后天八卦了。

后天八卦则是由文王所创的卦象,又称文王八卦,它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作为基础,通过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八个卦象。因此,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先天八卦是基础,后天八卦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先天八卦注重阴阳平衡,而后天八卦更强调实际应用性。”

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后天八卦是讲流行。“对峙者数”指先天八卦而言。“流行者气”指后天八卦而言。

后天八卦问世后,人们进行了预测,按后天的卦数预测则准确。然而,用先天的卦数则不准确。对此有人认为,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先后天八卦两者缺一不可的局面。

文王改了先天八卦,那么,后天八卦和自然规律是否相符呢?

在夏朝时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没了大片土地,到处都是水灾。到了周朝时,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天地运气与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文王改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坎离两卦的定位来看,文王改后天八卦没有脱离开先天的老框框。理由是,先天把天阳(火)在上,地阴(水)在下,这里的火与水指乾纯阳,和坤纯阴而言。后天离火在上,坎水在下,和先天乾上坤下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也表明后天八卦火在上,水在下。自然中是阳升阴降,所谓“阳升”,只有在“下”才有“升”字可言,若把阳(火)在最上,也就没有阳向上升的空间了,只是死火。来知德曰:“火在下,动之象;火在上,止之象”。也就是说火如果真的在上,止象死也。后天八卦离在上是死火,坎在下是死水,那么,一个死火,一个死水,还怎么流行呢?

因此,中天八卦出现了,人们对中天八卦又众说纷纭,也引起了人们对八卦的各种猜测。我对人们的猜测不做评论,只对“理”感兴趣。真理是,只要前(旧)者完美,就没有后(新)的出现。

邹氏中天图本卫元蒿《元包经》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并结合地辟于丑的三正说而绘,因此,邹图以坤卦为首卦,岁首则起于大寒之丑时。邹氏将坤卦置入丑寅之宫,依顺时针方向,则乾二在卯宫、兑三在辰己宫、艮四在午宫、离五在未申宫、坎六在酉宫、巽七在戌亥宫、震八在子宫。中天易是按人事上的老少仲孟为原则排列卦次的,即老阴坤、老阳乾、少阴兑、少阳艮、仲阴离、仲阳坎、孟阴巽、孟阳震。

邹氏又以八卦配八宫、八节:坤为冬至、乾为夏至、兑为立冬、艮为立夏、离为春分、坎为秋分、巽为立秋、震为立春。邹先生对自己所绘中天易图颇为自许,他在《易学精要》中说:“证诸易理实际,中天八卦图的卦和爻皆合于阴阳平衡的规律,这张图可以说完全恢复了三代故物。”其实,仔细推敲,邹氏的八卦配八节有失误。从春到夏为阳仪,从秋到冬为阴仪,阳卦当配阳仪,阴卦当配阴仪,不言自明。邹图中坤、兑、巽均配阴仪,而何以离卦却配阳仪春分?乾、艮、震均配阳仪,何以坎卦却配阴仪秋分?基于上述考虑,张其金认为应当将离卦配秋分,将坎卦配春分,方合易理。因邹图本卫元蒿《元包经》而来,崭将纠正邹图定名为卫氏中天图,并附卫氏《元包经》卦次目录。

卫氏卦次目录:

太阴: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

太阳:乾、姤、遁、否、观、剥、晋、有;

少阴: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

少阳: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

仲阴: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

仲阳: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

孟阴: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

孟阳: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

将伏羲先天八卦图、黄帝中天八卦图和卫氏中天八卦图比较,可以发现,卫氏图是由黄帝图变化而来,如果能明了黄帝图的结构来源的话,卫氏图自然一并得解。那么,黄帝图的结构又源于哪里呢?

黄帝中天八卦图实源于人事。我们知道,伏羲先天八卦图源于天文历法,黄帝中天八卦图受先天八卦图的影响,也是用来表示历法的,但此图的结构却又和人事上的父母六子相联系。

《周易•系辞》说:“阳卦多阴,阴卦多阳,是何故也?阳卦奇,阴卦偶。”用坤卦表示冬至,用乾卦表示夏至,乃取法于先天图,用乾坤表示父母理所当然。冬至之后即进入阳仪,结合人事,立春、春分和立夏相当于父母所生三子,立春阳气尚弱,用艮卦表示,相当于少子;春分阳气中和,用坎卦表示,相当于中子;立夏阳气偏盛,相当于长子。同理,夏至之后即进入阴仪,结合人事,立秋、秋分和立冬相当于父母所生三女,立秋阴气尚弱,用兑卦表示,相当于少女;秋分阴气中和,用离卦表示,相当于中女;立冬阴气偏盛,用巽卦表示,相当于长女。老阴坤索换一阳爻,生三子,用该阳爻所处下中上位置,分别表示孟子、仲子、少子。老阳乾索换一阴爻,生三女,用该阴爻所处下中上位置,分别表示孟女、仲女、少女。父母之精,孕育子女;乾坤之变,化生万物。

由上述介绍可知,黄帝中天八卦图也可以用来表示历法,其结构顺序在观象设计上取法于人事上的父母六子,即老少仲孟。

黄帝图卦序为:坤兑离巽,乾艮坎震;卫氏图卦序为:坤乾兑艮离坎巽震。卫氏图源于黄帝图,十分明显。黄帝图用坤卦表示冬至、用乾卦表示夏至取法先天图,但其用人事六子之法表示其它六节气,却是创新,而卫氏图本黄帝图依老少仲孟阴阳并行,是为了更突出其阴阳平衡的原则,相同的是二图均以坤卦为首卦,其精髓完全一致。

我们知道,《周易》后天八卦图以乾卦为首卦,这与《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是不同的,但《周易》也是在《连山》易与《归藏》易的基础上形成的。何以知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有西汉的《帛书周易》,内容同通行本《周易》大同小异。有的学者认为《帛书周易》要早于通行本《周易》,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是同时异地的传本。实则《通行本周易》早于《帛书》周易。《帛书周易》的八卦序有两种,均不同于通行本《周易》:其一是乾艮坎震坤兑离巽,其二是乾坤艮兑坎离震巽。

将二图和黄帝图及卫氏图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帛书周易》的八卦序可以作为佐证,证明《归藏》易确实可能存在过。

《归藏》中天八卦的形成到此已述,那么,卫氏中天六十四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归藏》因何而名呢?

郭志诚、郭韬在《走进伏羲》一书中说:“在商周时代,人们完全有可能称易的立体模型是连山,称平面图式为龟藏,称文字记载的易法为周易。”他俩认为《归藏》易是立体模型变为平面图式后藏于龟甲之中的,所以称平面图式易为龟藏,“龟”古音通“归”,所以又称归藏。他们以1987年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出土的含山玉版为证。含山玉版距今约5000年,出土时夹在玉制龟的腹甲与背甲之间,含山玉版的内容经专家考证,和古代河图、洛书与八卦确有联系。

张其金认为此说末必完全正确,古河图、洛书与八卦之间事实上确有联系,但含山玉版藏于龟甲之中,有可能是对河马负图、洛龟出书传说的一种崇拜反映,上古易图有可能藏于龟甲之中,也有可能藏于别处,以藏处而命名,此说牵强,且典籍中从无如此记录。

归藏究竟何义?《帝王世纪》说:“殷人因黄帝曰归藏。”何因黄帝而曰归藏呢?《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这里的太阳不是真太阳,而是五运六气说的三阴三阳中的太阳,也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劂阴、少阴中的太阳,也就是老阳之气。了解五气六运说的人很明白,这是说,当天之气为太阳主气时,地上之节气为冬至,日晷上的量天尺内,晷阳藏形,万物匿迹,称为归藏。《归藏》易所包含的历法系统,以表示冬至的坤卦为首卦,坤卦的卦象为地,为土,而创造这种易说或历法的黄帝,据《史记》记载,恰好“以土德王”,故而,“殷人因黄帝曰归藏”。

《归藏》一书多数学者认为已经失传,现史料中仅有其零星记载。从史料来看,秦汉时期的太卜见过此书,孔子、桓谭和干宝三人也都曾见过此书。孔子《礼记》说:“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吾得《坤乾》焉。”

据专家考证,《坤乾》就是《归藏》。汉代桓谭《新论》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晋代干宝在《周礼注》说:“《归藏》云:‘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乾巳、姤午、遁末、否申、观酉、剥戌、坤亥’。”看来《归藏》易中已有十二月卦,由此可知,《归藏》易和历法有联系。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吏,也有可能看过此书,所以《老子》一书中重坤重柔重阴的思想也合乎《归藏》易的思想。北魏卫元蒿据《归藏》而作《元包经》,更有可能看过《归藏》,清代张海鹏所作《元包数总义•跋》云:“后周卫元蒿据商易归藏之名,作《元包经》。”所以《归藏》易的内容从《元包经》可窥一斑。南北朝时代的《阴符经》也有《归藏》易的思想。

1994年,耿乃光教授传出商代末年山东耿国在民间流传下来的《乾坤掌养生功法》,并从此功法中总结出了一套合乎《归藏》易思想的易学理论。

综上所述,尽管《归藏》一书已不可祥知,但从上述材料中仍可以约略了解到《归藏》易的一些特点:1、《归藏》易和历法有关,根据地辟于丑的三正说,该历以丑月为岁首。2、《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3、《归藏》易的核心是不同于《连山》和《周易》的另外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体系,今人将这一易学体系称之为中天易。

于是,根据《归藏》易的这些特点,一些学者就对中天八卦图进行了推演。

我们知道,中天八卦图最初是用来记录推算历法的,但八卦只能表示八个节气,却难于表示更多的月份。既然中天八卦可以用人事老少仲孟的方法来排序以表示节气,那么,月份当然也可以用十二卦来表示,就这样,十二月份像人事间的世代更替一样,用十二月卦来表示。如下表这就是晋代干宝在《周礼》中所说:“《归藏》云:‘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乾己、姤午、遁未、否申、观酉、剥戌、坤亥’。”

从五月乾卦开始,乾之初爻变,成为姤卦,称为一世,月份换为六月,就象换了一代人;乾之初爻、二爻变,成为遁卦,称为二世,月份成为七月,就象换了两代人;乾之初爻、二爻、三爻变,成为否卦,称为三世,为八月;乾之初爻、二爻、三爻、四爻变,成为观卦,称为四世,为九月;乾之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变,成为剥卦,称为五世,为十月;乾之六爻全变,成为坤卦,称为六世,为十一月。从一世到六世为半年,再从坤卦开始,从初爻到六爻依次变卦,复卦为一世,为十二月;临卦为二世,为正月;泰卦为三世,为二月;大壮为四世,为三月;夬卦五世,为四月;乾卦六世,为五月。这又是半年。

《归藏》易就是这样用世爻变化的卦变方法,象人事间世代更替一般,以十二月卦来反映记录月份及其变化。

《归藏》易不但用八卦表示节气,用十二月卦表示月份,还用六十四卦表示八个节气当中更为细致的节候,但是,中天六十四卦表示节候的方法与先天六十四卦表示节候的方法有所不同。中天六十四卦也是以八纯卦为代表表示八节的,又以每一纯卦为首,取法十二月卦的世爻卦变方法,一卦变出另外七卦,共八卦,分别表示一个节气中的八个小节候,即八个时间段。我们将一年按节气分为八宫,将表示八节的八纯卦称为宫卦,将每宫所包含的表示八个小节候的八个卦称为小八卦。

那么,各宫卦又是如何进行世爻卦变,各成为哪几个小八卦的呢?

让各宫卦象十二月卦那样,从初爻开始变起,初爻所变,称为一世卦;初、二爻所变,称为二世卦;初、二、三爻所变,称为三世卦;初、二、三、四爻所变,称为四世卦;初、二、三、四、五爻所变,称为五世卦。这样,包括本宫卦在内,已有六世,如果再这样变的话,必然变成另一宫卦,这是不行的,还剩两个小八卦必须改变变法。

以坤卦为例,我们知道,坤宫卦在《归藏》易中配冬至,冬至之后,一阳来复,阳气始生,坤卦之初爻变,成为复卦,复为一世;坤之初爻、二爻变,成为临卦,临为二世;坤之初爻、二爻、三爻变,成为泰卦,泰为三世;坤之初、二、三、四变,成为大壮卦,大壮为四世;坤之初、二、三、四、五爻变,成为夬卦,夬为五世。这时,包括坤卦在内,已经经过了六世,如果再变的话,就变成了乾卦,而乾卦是不属于坤宫卦的,所以还剩下的两小卦是不能这样再这样继续变下去的。

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变呢?又变成什么卦呢?

我们知道,六爻卦是由上下两个三爻卦相重而成的,对于两个三爻卦来说,相重时,会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两个三爻卦只有下爻阴阳性质相同,二是只有下爻阴阳性质相反,三是只有中爻性质相同,四是只有中爻性质相反,五是只有上爻性质相同,六是只有上爻性质相反,七是三个爻性质完全相同,八是三个爻性质完全相反。

这也就是说,任意两个三爻卦相重,必然是这八种情况中的一种,六十四卦按这八种情况分成八组,每组也必然包括八个六爻卦,其中相应的三个爻阴阳性质完全相同的一组卦必然是八纯卦,也就是宫卦。

古人发现,每宫之中,一世卦的两个三爻卦唯一性质相反的爻是下爻,二世卦上爻性质相同唯一,三世卦三个爻性质全相反,四世卦下爻性质相同唯一,五世卦上爻性质相反唯一,这样,还剩只有中爻性质相同唯一或相反唯一的两组卦,没有相应卦宫的世卦来表示。只有中爻性质相同的一组卦,称为游魂卦;只有中爻性质相反的一组卦,称为归魂卦。因为每宫按世爻卦变规律都缺两个小八卦,所以各从游魂卦组中取一游魂卦,从归魂卦中取一归魂卦,作为各宫的后两世卦。

如此一来,每宫均包括宫卦、一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卦、游魂卦和归魂卦八个卦。

各宫又是以什么规则从游魂卦组和归魂卦组中取卦的?相对于宫卦而言,又是如何进行卦变的?游魂、归魂的命名又有何说法呢?

原来,各宫游魂卦是以宫卦的三爻卦为内卦,以与内卦的中爻性质相同且唯一的三爻卦为外卦,相重而成。如坤宫游魂卦,以三爻坤卦为内卦,与坤卦中爻性质相同且唯一相同的三爻卦是离卦,外离内坤,乃晋卦,晋卦就是坤宫的游魂卦。各宫归魂卦再以上次卦变出来的游魂卦的外卦,作为归魂卦的外卦,以与此外卦中爻性质相反且唯一的三爻卦为内卦,相重而成归魂卦。如坤宫归魂卦,以游魂卦的外卦离卦为外卦,与离卦中爻性质相反唯一的卦是乾卦,外离内乾,为大有,大有卦就是坤宫的归魂卦。

相对于宫卦而言,使宫卦的五爻变,就是本宫的游魂卦,使宫卦的五、三、二、初爻变,就是本宫的归魂卦。如坤宫的坤卦五爻变,为晋卦,晋为坤宫游魂卦,坤卦五、三、二、初变,为大有卦,大有为坤宫归魂卦。

游魂、归魂何以名之?这与日月斗运行所表节气有关。魂为影也,太阳运行,在地成影,晷影长短,可定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一般每月两个节气,日月相会为节,北斗又聚为气,本月北斗不聚,节气均不能成立,本月为闰月。每宫平均45天到46天,约一个半月,3个节气,各宫前六小卦,每爻一天,六小卦36天,可历两个节气,余下之日,节气是否成立,定于何时,要考晷影和斗建。斗建与晷影按比例所确定的节气相较,时间上未必能完全重合,由斗建所确定的节气时间为准,则相应的晷影长度就在晷影按比例所确定的节气时间或前或后游动。

游魂卦表示的是从五世卦之后到晷影按比例所确定的节气时间段,这一卦所含的晷影长度和时间,并不与前六小卦相同,是不固定的,晷影或长或短,有所游动,所以称为游魂卦。

归魂卦表示的是从晷影按比例所确定的节气时间到斗建确定的节气时间段,正是这一卦,调整了晷影和斗建在节气上的矛盾,使晷影回归到又能从斗建所定节气开始,再按比例定节气路子上来,所以称为归魂卦。

让人百思不解的是:新八卦出现后,旧八卦仍然畅行!也就是说,新的出现了,并没有淘汰旧的能力,或只能给旧一点补充。最后出现了三种八卦混乱同行的局面。

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对应的数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后天八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至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这是八卦对应的天干、地支与节气、五行和方位,足见中华民族的智慧。

总之,新的出现,就意味着旧的不足!人类的惯性是,“新”是顶替“旧”或淘汰旧的表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