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两点水台(两点水台怎么读)

时间:2024-01-21 17:58:21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大龄单身青年装修全记录

本文作者:断骨约修亚

混迹张大妈多年一直潜水,默默吸收了很多张大妈上大神放出的攻略贴。2018年中准备装修前,作为一名装修小白,在张大妈上恶补了很多装修贴的经验,从中学到了很多门道,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装修这事实操还是会有很多坑,需要万般小心。

房屋概述

上海中环外一套2室户小房,一梯两户,建筑面积82,实际大概只有60多 。之前是出租出去的,租期到期,不如还是自己住吧。

链家上的户型图,房型唯一的缺点就是次卧比较小,装好橱柜和床之后基本没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了。优点就是南北通,公共区域(厨房和卫生间)比较大。

厕所窗户

厨房是有个外厨房,类似于厨房阳台,可以打通,缺点就是厕所的窗户打开就是厨房,所以厕所加了强排风。

平时看电视比较少,所以客厅部分做了一些改动,采用投影仪的方案。

实际测量后自己设计的户型图,客厅一整面柜子联通餐厅区域,沙发上面放投影仪,幕布装在吊顶里。厕所干湿分离且干区放到外侧,提高厕所使用效率,客厅和阳台打通。但实际施工也遇到了些问题,所以部分家具家电的放置位置(尤其是厨房)和这个图略有不同。

请的装修师傅是之前朋友装修用的包工头,年纪比较大,新潮的东西不是特别了解,需要耐心讲解。但是施工质量个人感觉还是不错,师傅也十分细致认真,感觉还挺靠谱。开工前隔壁邻居来探班,还发现认识这个包工头,20年前他家就是师傅做的,质量可靠,看来师傅口碑不错

楼主虽然学的是理工科专业,但是比较懒,没去下CAD,全程靠手绘图纸画好给师傅做柜子,老师傅看起来也方便。最后效果还是不错。

拆旧+水电改造

水电方面

由于之前是出租出去的,所以拆旧部分也花了很大力气。

敲敲打打之后感觉十分清爽

访问了下楼上的住户得知:阳台西侧这里是可以敲除的,方便放置中央空调外机,于是小心翼翼打开墙体。

后期发现也有邻居这里做了狗窝,也是一个十分创意的想法。

填平之后效果还是不错,上面放空调外机,左侧放个小台盆,右侧上下叠放洗衣机干衣机

主卧和次卧的飘窗打开,做好防水隔热,使用空间还是十分可观的

厕所干区外侧落水管加固隔音棉,减少楼上抽水造成的影响。这里再补充一句,由于之前房子是出租出去的,所以包工头特意提醒,需要联系楼下住户,对下水管做一次异物排除工作,要么以后使用可能会被堵住。

客厅西侧沙发上面预留强电和弱电,挖槽放置置物板,可以架上投影仪和iptv,后期可以把游戏机放在此处。

黑色管线是中央空调管线。吊顶不想搞十分复杂的,就采取简单的直角+筒灯的组合。

厨房水电铺设中,整个厨房在打开开发商预留的外厨房区域后,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有很多转角和管道(烟管和水管)让空间利用率有所下降,同时又考虑到要放下洗碗机,本来计划的集成灶要用下排,如果放在图上对面处烧饭会影响到厕所这扇窗,放在进门左侧的话线管又太长,于是放弃,改为常见的油烟机。最后的方案改为厨房进门改为两边玄关中间移门,图上左侧是油烟机,过了左侧烟管之后正对面是水台,右边是洗碗机和冰箱。由于一个人不怎么烧饭,所以没有考虑嵌入式的蒸箱和烤箱,后期需要的话打算买水波炉。

补充一下插座和开关,这部分楼主基本没怎么管,就是自己预设了一些场景,然后包工头是拉着我一个房间一个房间过,每个点都和我反复确认后在墙上画好。主要的点楼主就是做了个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案。

中央空调+地暖

中央空调管线安装中

用了日立的一拖三的机器,设计是客厅内机放在阳台门侧,主卧和次卧的内机放在进门处,这样的好处是客厅的风是可以顺着南北朝向,覆盖尽可能多的区域,卧室的风不是对着人吹,晚上睡觉的时候不会觉得难受。

主卧内机

空调外机的位置并不是十分大,所以安装起来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安装队长人高臂长,钻进去安装固定

装好之后就考虑要对这个外机增加一个磨砂窗户,方便后期检修,但又要做到隔音隔热。

魔都的冬天魔法攻击也是越来越强大,在ex家体验过地暖后,感觉地暖安装还是十分必要的。首选水地暖,电地暖的安全性感觉不是很好,水地暖就是需要后期找平,会牺牲10cm的层高。采取了菲斯曼的锅炉+嘉科米尼的管线的组合。

关于地暖铺设的知识,基本就是线铺设泡沫层,然后是反射层,最后铺设水管,家里是两室一厅,所以分了3路,两个卧室各一路,客厅厨房阳台厕所的公共区域一路,总控在厨房的水槽下方,锅炉打算装在靠近窗户侧。铺设的时候也要避开所有柜子和电器否则冬天这些柜子下方就不能放一些不耐热的东西了,同时也避开了淋浴房下方,因为淋雨没有必要有管线。

然后就是要铺水泥找平,开启地暖调试,烘干地面。周围有朋友冬天装修只开了2天,现在用的时候发现没有完全收干,最下面的泡沫层的水分返潮上来,地板都黑了 。建议是夏天3天冬天7天,不要不舍得煤气费,否则因小失大。

泥瓦工铺瓷砖+美缝

直男审美,没有用网红小白砖,基本用的都是大瓷砖,颜色也是比较淡的。Excel表里颜色相同的说明是同一款瓷砖,然后楼主自己计算了下需要多少片,加上损耗,和最终使用的也差不多。

浴室墙砖

前提是要做完防水哈,浴室需要1米8。贴瓷砖的过程楼主不在,师傅贴的还是很认真的,横平竖直,预留的2mm缝隙是按照美缝的标准来做。泥瓦工师傅贴完看现场觉得很干净。

干区墙砖

厨房墙砖+隐蔽砖

本来是不知道有美缝这种东西的,看了张大妈的各种帖子后觉得还是有必要,从实用性来说,可以避免硅胶发霉的情况发生。某宝上找了美缝团队,上门测量,瓷砖干了之后2天开工。

选了贵族银,比较低调的颜色。填美缝的师傅说这个瓷砖贴的很好,缝隙中间没有多余的水泥,他们填的时候也是十分方便

没错,具体施工的过程楼主上班没去,最后验收感觉还不错。

木工

之前推荐我包工头的朋友就说这个师傅做木工挺靠谱的,想到外面定制柜的价格也是很高,楼主家里的柜子又不少,所以就叫木工师傅打柜子,然后再找柜门厂商安装柜门。

柜体的设计基本就是楼主自己用土办法自己画给师傅

皱巴巴的设计图

兔宝宝生态板

客厅一整面的柜子,觉得这种纸还是挺好用的,1:20的比例尺。左边是餐边柜,右边是客厅柜,上方吊顶里放投影幕,下方左侧是弱电箱,右侧是放相机防潮箱(插电款),考虑到投影仪在沙发上,声音从后面出来总觉得不舒服,所以柜子最下面留了1600mm*200mm的位置放蓝牙音响,同时考虑到蓝牙存在信号干扰的可能,又预留了spdif的光纤线,从沙发对面走地下绕过来。

老师傅照着图纸做柜子

值得一说的是,家里所有的柜子(衣柜,阳台柜,橱柜,玄关柜,客厅柜)还有吊顶全是这个老师傅一个人做的,也是很厉害了。

客厅吊顶

图纸草稿

入门玄关

之前拆旧是把厨房这里的墙敲掉重新做的,这个部分是最费脑的地方,最后上方考虑到有空调管线,没有做柜子。

左边的柜子深且短一些,右边的柜子浅但长一些,这样的话有两点考虑:

1、左边可以放男士的鞋子(脚掌长)下面可以放下扫地机器人,右边的柜子就放女士鞋子

2、柜体深度的差值可以放下移门,同时移门关闭的时候尽量做到全部藏在右边柜体后

玄关背面就是厨房

阳台柜子,左边下方预留了插座,可以放入吸尘器,右边和阳台留空,可以放下窗帘

主卧开门设计,次卧移门设计

橱柜U型,从左到右一次是灶台,水槽,洗碗机,冰箱

主卧飘窗开门设计,次卧飘窗就采用了从上面开门的设计,类似榻榻米。

墙面

个人比较喜欢淡蓝色,所以就选了这两个颜色的涂料,没有考虑墙纸。

期间楼主和基友出去旅游了

(被爸妈吐槽),所以就留了这张表格给父母和师傅。坐等回来验收

大致效果就是这样,符合预期。

地板+门+干区格栅+门套+踢脚线

这一部分选了同一家日系的店,为什么选了这么多,因为。。。一开始选了这家的地板和门,颜色比较特别,拿了小样市场上完全找不到能做出类似颜色的厂家,所以一跺脚就全包圆了。门的话送了闭门器,没有买他家的地吸,实在是太贵了,要180一个

软装完工阶段

客厅

一整面的墙完工,加上淡蓝色模压密度板柜门。下方是小米的蓝牙音响,399听个响,淘宝买了红酒柜,放到大格子里,颜色正好。

主灯买了12头鹿角灯,可变色温。

nitori的电动沙发,看中它中间扶手可以放下。原因是电动沙发的话展开后,如果有茶几,则茶几必然需要离开一段距离,那么茶几存在的意义就很小,还不如没有茶几。中间可以放下的话可以承担部分茶几的作用,再配合这个边几,基本满足楼主的需求。

上方的置物架放了投影仪和iptv,宽度800mm,装完感觉可以买1米的,但楼主平时不怎么玩游戏,所以还是够用的。沙发上方的插座可以给手机充电,沙发后方左边2个插座,右边1个插座,可以给电动沙发插电。

观影模式,由于隔板比较高,投影仪中心点和幕布中心点不是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楼主买了笔记本电脑的抬高支架,然后配合梯度矫正功能,正常观影

呼朋唤友暖房趴

这里再多说一句,大家可以按照投影仪的投射比,计算出来投影出来的宽度,然后查出对应的幕布大小。楼主客厅宽度比较小,最后算出是92寸,实际使用刚刚好,铺满屏幕。同时选幕布的时候还要注意上方黑边的长度,如果太短的话,幕布就比较高,看电影电视的时候仰着脖子,就像看imax第一排一样。。。

柜子左边的弱电箱,年幼无知买了西数的my cloud,感觉不是很好用,华硕的ac1900p,联通的光猫,已经改桥接。这个小房子,一个华硕已经够覆盖全屋了。不过我卧室还是各留了一个网口以备后用。

对称右侧放了相机防潮箱,一些电子产品(如无人机和硬盘)也可以放进去,恒温很湿比较放心。

餐桌买的比较大,有1.5米,主要是看中这个椅子的组合,长椅很有个性吧

,挂了长颈鹿的画,家里第二个鹿的元素。

阳台

洗衣机和干衣机叠放

鹿角小凳子,平时放阳台,第三个鹿元素

东侧的柜子

空调外机检修门

电动晾衣架,可以省去选灯的苦恼,也比较省空间

小梯子,可以放花,也可以当做椅子坐着。

厕所

移门式样的镜柜,避免开门就见镜子,小吉的洗手机。没有选台上盆,感觉清理麻烦。依然是蓝色

日式格栅,略贵

厕所门

恒温花洒+智能马桶+三联动的淋浴房,硅藻土垫

马桶对面预留挂壁式洗衣机的位置,马桶旁边预留加热毛巾架,避免黄梅天不开地暖的时候毛巾干不了的问题(也可以用干衣机,所以暂时没买)

玄关

进门左侧玄关蓝色部分是日历+挂衣架,后侧是强电箱。左边是穿衣镜,下方两层抽屉,可以坐着穿鞋

进门处的玄关下方留空,可以放扫地机器人和常用的鞋子,上方是展示柜

厨房移门,下方无轨道,吊趟门

厨房

洗碗机和冰箱,洗碗机选了13套的,冰箱的话是多开门,缺点就是右边的门不能完全开启,地方有限,冰箱上方没高兴做柜子,觉得拿取麻烦

大单槽+抽拉式龙头,左边是小米净水器出水口

菲斯曼的锅炉,地暖和日常热水都可以兼顾,尺寸比较大,不做柜子。

厨房总体没用很多电器,主要是一个人也不怎么烧饭

卧室

由于是一个人住,先买个单人床,以后可以搬到次卧

主卧飘窗

床头柜灯

飘窗灯

办公桌,败了iMac2017 5k屏,2013款的rmbp,台灯用了京造的台灯,可以无线充电。

总结

建筑面积82平,实际62平,在我不断的败家之下,硬装软装人工加起来要30w,还不包括窗帘和双人床

,预算什么的果然没啥用。最后献上预算表,没写的说明就是。。。没买。个人感觉单身狗搞出这样一套房子还是很满意的了。

重庆夫妻大胆改造600㎡私宅:空置10年,值得

唐奎和余玲的家,

位于重庆渝北区,

是一栋600㎡、四层楼,

曾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房子。

2017年他们邀请设计师谢柯改造,

他大胆掀开一楼天花板、

打掉不必要的隔断、

改变进门的方向,

使它焕然一新,成了一栋追着光的房子——

白墙打底,木质家具“着色”,

阳光像画一样点缀在家里每个角落。

这不仅让曾经空置10年的房子,

成为了夫妻俩“最理想的住所”,

也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从不停歇的工作狂,

变成了朋友眼中的“生活家”。

撰文:谭伊白

余玲是重庆人,从小在江边长大,直爽又热情,但凡认识余玲的人都说她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和能量”。

10年前,她与先生唐奎买下了这栋位于重庆渝北区的房子,却没想到一放就是10年。原本的房子采光很差,特别是一楼,只有一个小小的天井,黑黢黢的,在重庆阴冷又潮湿的冬季条件下,这栋屋子显得“不太讨喜”。

他们俩四处奔波,找寻灵感,见过许多设计师,“但我们心目中家的感觉一直没有找到,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把它卖掉。”

夫妻俩与设计师谢柯

直到2017年,他们遇到了同为重庆人的设计师谢柯,几个人一见如故,“短短的接触就让我觉得谢柯很实在,他的设计是温暖又克制的。”于是仅用一个月时间,决定交给谢柯设计,三人时常一起碰撞,互相交换想法。

装修三年半后,在去年9月21日,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家。“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中秋节,女儿从北京特地赶回重庆,我们一家团团圆圆的。”那个晚上,余玲与唐奎激动得几乎泪目,唐奎半夜了还专门微信谢柯,“像感谢CCTV一样地感谢他”。

改造后的家,成了一栋“追着光的房子”。

一楼多功能厅和“下沉庭院”

舒适的空间一定是有光的,谢柯说。最大的亮点就在一楼,“当时谢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问我们敢不敢接受。”他将部分天花板拆除,阳光倾泻而下,一个下沉式的庭院出现。

原本点状的光源按照太阳的走向改成了一个采光带,让阴冷的一层在晴朗的日子里,能拥有近五六个小时的日照。这也是一个多功能区域,可以看电视、读书、听音乐,或是家里客人多时的会客厅。

损失了这部分面积,让步给了户外,谢柯说:“我很感激他们能接受这个想法。”而它也换来了更多的空间体验感。8月的山城重庆,热辣辣的,但站在庭院中这棵石榴树下,有难得的阴凉。

树影打在墙面上,仿佛一幅长卷,从早看到晚有不同的光影变化。

墙面选用了清水混凝土,灵感最初来自于余玲与唐奎去日本旅游时看到的安藤忠雄的设计,最终想法落地是在大理,见到建筑师八旬设计的一间美术馆,更加坚定了他们选择这种“随着时间流逝会发生变化、见证岁月的材质”。

二楼入户门及客厅

得益于重庆独特的山城地貌,别墅共四层,阶梯式。原本的入户在一楼,改造后,从二楼进入,先经过户外的小花园,再来到室内。

错层前往餐厅和厨房

西厨料理台

二层空间被整个打通,客厅到餐厅、西厨,直至最深处的中厨厨房,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原本二层有老人房和卫生间,空间显得局促。全部拆掉了以后,视野和光线更加通透。

客厅望向花园,眼睛会不自觉停留在黑色钢窗上,这是余玲的想法,“我借鉴了法国一间百年酒店的灵感,我希望我们的家在简单温暖的基础上,能更有个性一点。”

餐厅拥有近三层的挑高,一副八角桌摆在中央,黑色吊灯拉长空间。余玲原本对这个八角桌的选择还有些犹豫,“这不太像我会喜欢的风格,当时我还选了另一个桌子,跟谢柯说万一它不对劲就换。”没想到,桌子一进场,再加上几件中古椅子,严丝合缝地搭配在一起,“竟然这么适合!特别是从上往下俯视,美得很特别。”

房子平常只有余玲唐奎两口子住,女儿糖糖在外地工作,回重庆的时间不多。于是空间化繁为简,结构变得更加简单。

三楼的卧室

三楼就是女儿的卧室。因为是联排别墅,与隔壁的距离很近,为了避免对视,卧室原本的几扇大窗被改小,成为细长形状。不仅增加了私密性,反而多了美感,像一副画框框入了室外的自然景观。

类似的设计在户外用餐区也有体现,增高的木围栏阻挡了外界的影响。

四楼主卧和茶室

四楼是主卧、衣帽间及一个小小的茶室兼水台。夫妻俩起床之后,可以不用急匆匆地下楼,在这个地方缓冲一会儿,泡壶茶坐一坐。“想喝东西不用随时跑到厨房,很多人就因为嫌麻烦放弃了爱好,但这才是生活所需呀。”

除此之外,结构上大量留白,更多留给了收纳和储物空间。

“我很喜欢戴帽子、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做事比较干脆,我希望我的审美能延续到家装上。”于是,家里的地板大胆地选择了通铺黑色的石材砖,与白墙和木质家居产生了有趣的视觉撞击。其他方面收敛、克制。

余玲唯一提出的要求只是“想要多一点能放器皿的地方”。在日本旅行时,她淘回来很多餐具和器皿,无论是客厅还是餐厅,都设计了很多开放的橱柜,将她收藏的石原稔久、村上跃、桥本忍、村上雄一等日本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及她对生活的热爱都一一展示了出来。

余玲和唐奎坚持每天早上在江边慢跑五六公里

入住后,余玲和唐奎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早上八点不到,余玲和唐奎已经从江边慢跑回来了。在餐桌前,他们开启一天的生活。早餐是余玲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她在八角桌上摆满了面包、茶点,精力满满地介绍家里的“规矩”——一早要喝八杯水,一杯温水、一杯蜂蜜水,再接着来一杯陈皮水......早餐的时候,客厅会响起音乐家马修·连恩的《布列瑟农》,是夫妻俩几十年如一日听的一首曲子。

余玲和唐奎18岁认识,20岁,余玲就嫁给了唐奎。余玲曾经是体操运动员,说起往事她自豪地回忆,“我从5岁就开始练体操,平衡木当时还拿过奖呢。”而唐奎之前是军人,两人的生活里都有一个常识叫“标准”,让两个人快速合拍,相濡以沫到现在。

生下女儿后的一年半产假里,余玲想从老师转向尝试时装行业,“我非常爱美又爱穿,就想试试去做服装生意”。家里的长辈们都很反对,觉得做生意在那时候是很丢面子的事,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说自己就像“行业中的一架战斗机”,90%都是工作状态,到了凌晨一两点还在处理生意上的问题。搬进这个家前,一家人住在市中心的高层里,“那个时候回家就是睡觉,出门了就工作。”

住进了这个房子后,他们变得松弛了。虽然还是坚持着常年的生活习惯,像是6点半早起跑步、几乎不吃晚餐,依旧规律的生活。但是曾经仅存10%留给家的时间被成倍成倍地放大。

“这个家留给我们的场景很多,能让我们在每个角落做不同的事,感受生活。”早餐后,唐奎在院子里打扫落叶,余玲就在客厅修剪花草,在西餐台边一个人磨豆,另一个人冲咖啡。

在不同空间里,他们会“讲究”地听不同的音乐,像是在二层客厅里听爵士,在一层就听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酒红色的心》,“这种仪式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

每一周,他们必定会抽出一天时间邀请朋友来聚餐。余玲特别喜欢做饭,“主要是唐哥特别喜欢夸我,喜欢吃我做的菜。”客人坐下后,余玲端上拿手的双椒爆鳝丝和秘制酱鸭,给客人们盛自己用老陈皮做的陈皮豆沙,又风风火火地忙起来,唐奎笑笑说,“从来没见过她累的样子。”

这个家放大了他们的每一种感官,余玲和唐奎的步调渐渐慢了下来,也成了朋友们口中最热爱生活的一对伴侣。

唐奎说:“我对家的理解是需要不停地来维护的,现在就会有这种感觉,家已经融入到骨子里了。比如说出差一段时间,你就会想它。”

有时候周末,女儿糖糖会从外地回到重庆,“第一次打开门进去之前,对房子和家的概念,我是模糊的。我一直认为房屋是房屋,家是家,属于两个分开的个体。但这一栋房子,是家。在它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方式与意义,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都有我爸妈目前为止人生的投射,这里也会见证他们两个人相看白头的未来。”

部分图片摄影:雷坛坛、偏方摄影

亚洲之光 辉映未来——五个维度解码杭州亚运会

9月23日,象征丰收的农历秋分时节,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拉开帷幕,亚运之光闪耀西子湖畔。

一处处现代场馆、一个个首创理念、一次次科技赋能、一场场全民健身热潮……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伟大征程上,“人文、绿色、智能、简约、惠民”的杭州亚运会,必将在亚洲和世界体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04:56

人文亚运

杭州西北,良渚古城中心,大莫角山。

2023年6月15日上午,形如良渚玉璧的采火装置汇聚太阳光束。片刻,圣火在采火棒上熊熊燃起,杭州亚运会火种成功采集。

6月15日,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的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上,采火使者展示亚运圣火。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中华文明相遇,体育竞技之美与千年古都之韵相映生辉。良渚,这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为缩影。

9月8日,亚运火炬开始传递,而它的名字是“薪火”——薪火相传的每一次接力,都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足迹。

9月8日,火炬手罗雪娟在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杭州亚运会,人文精神的价值尺度丈量着现代体育的文化厚度。透过杭州亚运会这扇窗,世界将看到什么样的体育盛宴,这里将呈现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钱塘江畔,浪潮澎湃。凭栏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静静矗立,“大莲花”静待盛开。

这是2022年3月30日拍摄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右)和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作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这一场馆造型取意于古老丝绸纹理与编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从空中俯瞰,它与亚运会网球项目竞赛场馆“小莲花”犹如“花”开并蒂,串联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如画意境。

透过亚运,高山流水的中华文化呈现时代表达——无论是融合良渚玉琮神韵,用灵动线条勾勒杭城山水的亚运会奖牌“湖山”,还是融入青花瓷等元素的中国代表团礼服,亦或是以花觚之形蕴含宋韵极简美学的亚运会花器,无不透露出国风雅韵的匠心巧思。

透过亚运,人文经济的蓬勃活力得以尽情涌流——前不久,亚运会东道主杭州新设50个亚运人文体验点,将文化资源与亚运元素结合,赋予旅游消费更多文化内涵;湖州、宁波等亚运会协办城市先后打造多条亚运主题旅游路线,6座办赛城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拼接一幅多彩的人文地图。

钱塘江畔,吴儿善泅。以钱塘江和钱江潮头为形象核心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成为“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一千古名句的生动注脚。

今年51岁的崔海华,从小生活在钱塘江边。身为浙江海盐少体校赛艇教练的他,对“潮涌”有着特殊的感情。

“‘潮涌’会徽象征着亚洲各国(地区)运动员汇聚一堂,在比赛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展现出勇敢、坚韧和拼搏的精神。”崔海华说,“我们将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弄潮儿’精神。”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举办至今,已历33年。33年圣火绵延,见证着中国体育观的深刻变化和体育价值的多元发掘,也映射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弄潮奋进, 正是此次杭州亚运会的特质。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亚运会,共有超过1.2万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这是项目最多的一次亚运会,霹雳舞等新项目将首次亮相;这是覆盖面最广的一次亚运会,设置5个协办城市,赛事组织复杂程度远超往届。

无惧挑战,敢拼会赢,中华儿女澎湃向前的精神动力正与杭州亚运会同频共振。

绿色亚运

600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结庐隐居富春江畔,笔端流淌的墨汁,化为《富春山居图》名画传世。

时光流转,沉淀历史风韵的江面上,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将成为运动健儿奋力划桨的赛场,杭州第19届亚运会首枚金牌24日将在此诞生。

这是2023年8月24日拍摄的空中俯瞰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从空中俯瞰这片水域,会发现这里的屋顶被绿植覆盖。美丽又具科技感的“空中花园”,不仅让整个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还能固碳释氧、隔热保温和减轻雨水径流。

为场馆内雨水回收系统“诊脉”的国家电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杨阳说:“来自屋顶的雨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通过管道分配利用,用于浇灌绿地、中庭水景和公共卫生冲洗等。”

之江大地上,绿色、低碳、生态和谐的亚运新篇章正在丛丛绿意中书写。

这是2023年8月23日拍摄的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的西山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周边的居民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绿色亚运,低碳先行。

“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目标如何实现?当视线转向杭州奥体中心电力保障作战指挥部,人们找到了答案。在这里,成排显示设备有序安放,大屏幕上的杭州亚运会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显示出各个运动场馆的实时用电情况。

这个被称为“智慧大脑”的指挥平台,可实现包括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等在内的近300个亚运保电场所的电力数据实时监控。

“杭州亚运会保电工作面临场馆分布分散、参与人员设施众多、保电时间跨度大等考验。”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设施运维处副处长李沈飞介绍,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的上线,通过数字化监控、科学化指挥、智能化预演,推动亚运场馆设施运维更加智能、高效。

绿色亚运,生态赋能。

前不久,多位驻华使节在浙江参观访问时,对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印象深刻。远观攀岩中心,镂空的外立面让这座新建场馆形似江南丝绸文化的符号——蚕茧。向西面看去,羊山石城的景色尽收眼底,人造岩壁赛道和石城风光相映成趣。

这是2022年3月23日拍摄的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杭州亚组委供图)

现代建筑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背后,是废弃矿山经过建设开发,华丽变身“岩壁芭蕾”国际赛场的绿色转型故事。

离场馆不远的柯海公路上,满载布料的来往货车川流不息:运进的是白色坯布,运出的是五颜六色的纺织面料,分散到产业链下游。曾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传统产业,如今也实现了绿色转型。

人不负青山,绿水青山亦为亚运增添光彩。

如今,绿水青山不仅是浙江1.9万余个乡村的“金名片”,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增长到2022年的37565元。

在位于亚运协办城市温州的龙舟湖,中试区水清见底。一排排高楼大厦的清晰倒影,映照出蕴含在中国式现代化之中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这是2022年8月8日拍摄的在浙江省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行的龙舟比赛(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苏巧将 摄)

为了保障亚运龙舟项目有良好的赛事水域环境,温州大学藻类防控专家团队将超声波技术与传统的除藻技术结合,作用于河道内藻类水华,有效提升了水域水质。

正是在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上,一幅生态画卷铺展开来——2022年,浙江作为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4%的人口、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造了全国6.26%的国内生产总值。杭州亚运会的低碳实践,将为浙江乃至全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示范。

智能亚运

9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鸣声,杭州亚运村正式投入赛时运行。

不只有温馨环境与特色美食,亚运期间,入住的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和媒体人员将解锁智能亚运带来的便捷体验。

坐上AR智能巴士,车窗上的吉祥物“江南忆”、运动项目、杭城景色等虚拟场景与实景交叠,带来如幻似真的互动体验;扫码入住“云上亚运村”,场地预约、菜单查询、信息咨询、地图导览等需求,只需指尖轻动……

9月12日,媒体记者在杭州亚组委举办的亚运村媒体开放日活动中体验AR智能巴士。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身披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的复兴号从杭州东站驶出,串联起金华、温州等办赛城市。“5G+WiFi”全覆盖、车内气压和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智能”悄然无感地带给旅客。

9月16日,“亚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驶入杭州东站。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一项项新技术与体育赛事的“无缝衔接”,让体育的盛会因智能而更加美好,时代的新意在西子湖畔淋漓展现。

数字技术的赋能,让赛事组织更加高效畅通——办赛端,体育赛事数字办赛平台“亚运钉”集成近300款数字化应用。在赛时,将实现数十万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织在线、沟通在线、业务在线”大协同。

创新科技的应用,让竞技比赛更加精准公平——羽毛球馆内,20台4K高清摄像机和1台VR相机,让每个精彩瞬间都能被定格和360度回放,裁判借助科技,得以更公平判罚;通过人工智能红外追踪技术,人工智能裁判将选手的每个动作实时转换成三维图像,对选手的各项身体参数和动作角度进行分析、打分……

智能配套的普及,让观众参与更加温馨便捷——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用户需求,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购票、出行、观赛、住宿、用餐和旅游等28项服务。

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最能感知科技给亚运盛会带来的改变:33年前,当北京亚运会的火炬传递到西子湖畔,热情的市民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跟随火炬奔跑;33年后,漫步在修葺一新的武林广场,人们可以掏出手机,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字火炬手”形象,在线上传递火炬。

互联网空间的“薪火相传”,让科技创新之光为体育精神裹上一层绚丽的光彩。

“数字技术正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参与到亚运当中。”蚂蚁集团支付宝亚运数字服务产品总监孟琰说,目前,已有超百万人在“亚运元宇宙”的世界里体验亚运知识科普与问答、虚拟竞技等项目。

23日,上亿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字火炬手”将携手在虚拟空间“点燃”亚运圣火。亚运历史上首个开幕式数字点火仪式,不仅正式拉开本届亚运会大幕,也将在亚运史上写下浓浓“数字味”“智能范”的有力一笔。

简约亚运

千岛湖畔,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自行车馆像一颗明珠,藏于自然山水之间。阳光透过屋顶玻璃洒在木制赛道上,动感十足。拼接起赛道的374片赤松木板都是租借而来,节省了约900万元。

致广大而尽精微。杭州亚运会的简约之风,让大型赛事呈现出洗净铅华后的质朴成色。

这是2022年3月28日拍摄的浙江杭州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自行车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恒忠 摄)

一组数据,展示出节俭办会的力度——击剑项目比赛场馆设备设施“以改代采”,节省资金约2000万元;自行车馆通过优化场馆力学结构设计,节省30%钢材;小轮车、山地自行车等临建赛场安装可拆卸电力预制舱,节省建设时间70%,减少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杭州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用旧如新”,节省顶部太阳膜和座椅资金近800万元。

一个画面,呈现出简约务实的品格——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经改造后成为亚运会击剑及亚残运会轮椅击剑两项赛事比赛场馆。在前期评估中,这里的2套电子显示屏设备和“17岁”的座椅得以保留。现在,场馆内约5000个老旧座椅已洗刷一新,构成一片蓝色海洋。

一种声音,传递出善作善成的温度——“满足比赛的要求是‘上半篇文章’,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是‘下半篇文章’,这篇文章更重要。”杭州市市长、杭州亚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姚高员说。在杭州丰北路上,几幢红白相间的建筑原本是一所小学,现在是运动员村餐厅。按照“可逆施工”方案,赛后拆除临时增加的部分设施就可恢复原有校舍。

简约亚运,既是亚运村里进行的一场节约行动,也是打造大型赛事“无废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是杭州亚运会的主媒体中心和壁球项目的比赛地,兼具酒店接待功能。此前,这里每年产生各类垃圾约4000吨。为推动“垃圾源头减量”,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引进了垃圾分类智能化系统,对场馆、酒店区域产生的垃圾实时统计分析,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地方,我们会及时采取其他方式增加垃圾分类的分拣率,提高可回收物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无废’目标。”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物业管理部经理扈广龙说。

简约亚运,不仅是节约资源理念的践行,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体现。

防水功能的环保面料制成的洗漱包、麦秸秆材质的衣架、餐厅里可降解PLA材质的刀叉勺以及稻壳材质的餐盘和碗……丰富多彩的“节俭亚运”活动,传递的是一种办赛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湖州市安吉县山川小学通过举办“绿色迎亚运,垃圾‘袋’回家”绘画主题活动,传递了节俭办赛的亚运理念;杭州市春晖小学通过互动游戏和特色无废体验场景,引导学生树立起“无废”理念……惜物以养德,节俭之风正从会上延伸到会外,促进尚勤尚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惠民亚运

秋日暖阳下,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莲花瓣”绚丽夺目,游客民众往来穿梭。

2022年,杭州亚运会宣布延期后,已全面竣工并通过赛事功能验收的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并未束之高阁,而是按照全民健身、专业主导、学校开放、市场运营等模式陆续向社会惠民开放,开创了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在赛前向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领域开放的先例。截至目前,参与健身的人次已近千万。

开放的亚运之门背后,是之江大地“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

惠民亚运,带来交通之变——

杭州亚运会是第19届亚运会,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亚运村有一条街被命名为“拾玖街”。从杭州火车西站出发,一条地铁19号线贯穿杭州火车东站、杭州萧山机场,量身定制的“亚运号”地铁专列运行在这条线路上。

近年来,杭州交通网络不断织密。8年时间,杭州形成了480公里城市快速路网、800公里高速公路网、51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376公里高速铁路网。一条条高速长龙,拉近了广大民众与亚运赛事的距离,也联通了浙江各地协同发展的距离。

惠民亚运,引领健身之潮——

在杭州市拱墅区,跳房子、滑滑梯、打乒乓、踢足球……一处处热闹景象引人注目。曾经废弃的停车场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杭州市上塘街道蔡马大运河幸福家园的嵌入式体育场。

在温州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足球基地,一场全民足球赛近日开赛,吸引了108支足球队近3000名足球爱好者在赛场上竞技。很难想象,这处紧邻瓯江、视野开阔的运动场地,是建在了污水处理厂的屋顶。

“按照分层供地的模式,污水处理厂的屋顶建成了室内气膜滑雪场、室外足球基地、体育配套工程等,大幅改善周边环境,一改原先这片区域邻避效应的困扰。”温州市足协副主席王奇说。

惠民亚运,扮靓城市之颜——

在亚运会三人篮球场馆所在地湖州德清,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市民广场里新设的“舞家红驿站”开门迎客。驿站以党员先锋小板凳、便民服务小方屋、市民活动小集市为主要功能方向,吸引人们前来打卡。

在宁波象山,今年上半年共铺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8个,全面提速城区有机更新与风貌品质提升工作。在迎亚运的热烈氛围中,一些地方特色体育运动的群众基础愈加深厚,逐渐成为地方发展旅游业、特色体育产业的“金字招牌”。

市民在位于高铁桥下的浙江杭州钱江世纪城体育公园打篮球(2022年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维修提升道路等市政设施、扮靓公园广场提升城市风貌、建设百姓健身房和体育公园打造“10分钟健身圈”……“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正在浙江各地落地生根。

从33年前的北京,到13年前的广州,再到今天的杭州,亚运火种薪火相传,亚运之光熠熠生辉。

9月23日,一簇“薪火”穿越时光,将在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大莲花”燃起“数字之火”,凝聚团结进取的精神力量,激扬亚运健儿的光荣与梦想!

钱江弄潮时,一曲澎湃激昂、振奋人心的亚运乐章如约而至!

世界将见证,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不负期待!

文字记者:邬焕庆、陈聪、商意盈、魏一骏

视频记者:王怿文、李涛、梅元龙、夏越峤、孔令航、徐中哲、余嘉明、吴瑶、翁忻旸、邱世杰、张璇

视频报道员:方杰、徐琼、傅博文、赵敏琪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赵超、屈婷、丁旭、张淑卿、侯帮兴、郭洁宇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来源: 新华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