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理趣经(理趣经全文读诵)

时间:2024-01-26 06:54:26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妖猫传》里的空海大师,在长安到底做了什么?

华美至极的《妖猫传》中

一位顶着圆圆的脑袋

长着小正太的脸

还带着一对小眼神儿的倭国驱魔僧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员染谷将太扮演的空海

这个名为沙门空海的留学僧

史上实有其人

沙门空海又被尊称为弘法大师

他是日本佛教密教真言宗的创立者

对于日本佛教的意义

相当于达摩对于中国佛教

空海

空海(774-835年),是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之交的佛教高僧。当时日本仿中国古制,在中央设立大学寮,在地方设立国学,培养官僚,开设的科目有明经道、算道、书道等,其中明经道为主要科目,传授的是儒家经典。

空海15岁的时候跟随外舅学习《论语》《孝经》和史书,18岁的时候进入大学寮,学习明经道。在大学寮期间,空海受到一位僧人指点,接触到佛学,并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在阿波国大泷山、土佐国室户崎等地进行修行。在20岁时,空海正式在大和石渊寺出家,两年后在奈良东大寺受戒,得法号\"空海\"。

空海来华 就在长安青龙寺

空海信仰佛教密教,信仰的对象为大日如来佛,按照密教教义,此佛为佛法的直接体现,而将其它教派信仰的释迦牟尼佛视为他的化身。密教形成初期,体系尚未建成,经典、教义混乱,还掺杂了大量巫术,称为\"杂密\"阶段。7世纪以后,《大日经》《金刚顶经》两部经书集结完成为标志,进入\"纯密\"阶段。在唐代以前已有密教经典传入中国,到了唐元年间,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来华传教,获得了朝廷的大力支持,由此密教在中国发展到了极盛。

空海最早接触的就是杂密。后来他在大和久米寺,阅读到了从中国传入的《大日经》(善无畏译),遂产生了来华学习密教的决心。804年,空海加入第17次遣唐使的队伍前来中国。途中遭遇台风,其乘坐的船在海上漂流了34天,才在福建霞浦靠岸。次年到达长安,投入青龙寺惠果门下。

惠果是印度高僧不空的徒弟,曾经为唐代宗、德宗、顺宗举行过灌顶仪式。空海在惠果的指导下,学习了多种密教经典和修行仪轨。但是同一年,惠果就圆寂了。之后,空海又跟随罽宾沙门般若、天竺沙门牟尼室利继续学习。

806年,空海返回日本,并且带回去了大量珍贵的佛教经典和器物。第二年,在平城天皇的准许下,空海以高雄山寺为据点开始传播真言宗。并且,在他的推广下,真言宗成为了日后日本影响力最大佛教流派之一。

空海不仅在佛教上造诣极高,精通\"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被称为\"五笔和尚\",最擅长草书,有\"草圣\"之称,与嵯峨天皇、橘逸势被称为\"日本三笔\",其代表作为《风信帖》《三十帖册子》。空海主持编成了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还创造了日本平假名,他的名著《理趣经》是日本真言宗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其的《文镜秘府论》是日本汉诗学的开山之作。

空海在长安的日子

等大使一行及空海获得入京许可,一行二十三人备好行装从福州出发时,已是秋意渐浓的11月3日。离10月3日抵达福州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在这期间,空海在那里对唐朝佛教界的动态一定有了很详细的见识和了解。但是,都城长安才是密教繁盛的中心,去那里才是留学的目的,为此他在入唐之前就进行了大量周密的调查研究。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因为他一开始就有入京的想法,所以当他被拒绝时便立即上书申诉。但是,空海当时并没有想到在长安要师从于谁,只是期望长安会有密教的名师,可以直接面授。

据《日本后纪》十二\"延历二十四年六月八日\"条,一行人历经7520里(中国里程)横穿大半个中国,于唐德宗贞元20年(804)12月23日抵达都城长安。空海的《请来目录》中也可见12月下旬入京的记载。第二天,即24日,葛野麻吕向德宗上呈国书及贡品,25日,接受皇帝接见,履行大使的职责。归国报告对从福州到长安的旅程有详细记述,一行人旅途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第二艘船的菅原清公他们已经在这之前入京,因为最澄和义真中途前往天台山,空海与最澄在唐期间应该是一直没有碰上面。

唐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已经开始衰落,但思想文化已经进入了鼎盛期。佛教十三宗当中,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天台宗、律宗、禅宗等尤为兴盛,固有的儒教和道教不用说,还有属于教一派的景教(聂斯脱利开创)及拜火教、摩尼教等异国宗教。另外,当时比较活跃的大家当中,文学家有韩退之、柳宗元,诗人有白乐天,画家有张璪、周肪、边鸾等,书法家有柳公权、归登、吴通公、韩方明等。空海后来曾提到在唐朝跟随解书先生学习过书法,内藤湖南认为解书先生就是韩方明。此外,音乐、雕刻等领域也都迎来了鼎盛时期。

长安此时是世界文化的中心。终于来到向往中的繁华都市长安的空海,想必会各处参观佛教寺院以及道观、景教、回教的寺院等,完全沉醉于文学、诗歌、书法等充满魅力的大都市的文化以及唐朝的周全招待。过完年的贞元21年(805)1月23日,在位长达二十六年的德宗驾崩,随后举行了顺宗的即位仪式。2月初,空海为大使代笔给来到唐朝的渤海国皇太子写信,可以看出,自抵达长安以来,空海几乎一直与大使一行同行。

✔ 葛野麻吕一行于2月10日从长安的宣阳坊出发,踏上了归国的旅途。据《日本后纪》十二\"延历二十四年六月八日\"条,副使石川道益在归途中病没。

✔ 5月18日遣唐使船从明州扬帆出发。这时,已经完成还学生任务的最澄也搭乘葛野麻吕的第一艘使船回国。

✔ 这回海上航行比较顺利,6月5日抵达对马,大使于7月1日进京汇报情况(《日本后纪》十三)。最澄则于当月4日前往复命,这从他所著的《天台法华宗法偈》中可以看出。他在唐滞留时间为八个月。

✔ 8月15日,最澄将《进官录》及带回的二百三十部四百六十卷经典、有关密教图画、法具等的《将来目录》一卷进献天皇(《叡山大师传》)。于是,桓武天皇立即命和气弘世将请来的天台典籍抄写八百卷分发南都七大寺,并召集奈良的道证、修圆、勤操等法师前来京都西野寺天台院学习天台地典籍。

另一方面,空海则与橘逸势一起留在了长安,就在葛野麻吕一行出发的2月10日,他们从大使宿舍宣阳坊搬到了同在长安城内的西明寺(《请来目录》)。《御遗告》《遗告真然大德等》也记载:\"此间,大使贺能大夫等先归国。是为延历二十四年雷时也。即大唐贞元二十一年。少僧并橘大夫敕准留学。(详见别记)\"西明寺为高宗所建,是个大寺,据说南都的大安寺是仿照此寺的规模建的(《元亨释书》二,道慈传)。当时,从我国去的留学生大都投宿这个寺院,可以说是个留学生聚集的地方。在2月10日空海入住之前,永忠便投宿于此。永忠也是个留学生,他是宝龟初年入唐,在长安已经生活了三十年,所以,应该能和当地人一样说唐语了。空海回国后仍然经常和这位南都的法师交往,但第一次见面应该就是在西明寺。永忠随葛野麻吕一行于2月10从长安出发回国。

我们知道,当时的长安城里有很多日本人。前述橘逸势是与嵯峨天皇、弘法大师空海并称日本三笔的人物,据《橘逸势传》记载,唐朝人尊称他为橘秀才。和空海一起入唐的僧人和一般留学生当中还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但是很多人搭乘第三和第四艘使船,不是壮志未成就是葬身海底。和空海一起到达唐朝的人之中有个叫做灵仙的。他曾携南都兴福寺慈蕴所著的《法相髓脑》一卷渡海,这件事在这本书后有记录。但是,当天长5年(828)淳和天皇赏赐奖学金百金时,他已在彼地遭到毒杀(《灵仙三藏行历考》)。像灵仙这样的,偶尔会因为在唐朝参加译经事业而留下姓名,客死异国者好像并不只限于阿倍仲麻吕那样有名的人物。

下面概述一下这一时期长安的密教情况。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跋日罗菩提(Vajrabodhi金刚智)、戍婆揭罗僧诃(Subhakara-simha善无畏)、不空金刚(阿目祛跋折罗Amoghavajra)等巨匠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播大法。如前所述,当时中国已有法相、三论、天台以及净土、禅、律各宗流行,这些佛教宗派都已经被中国化了。与这些相比晚一些,金刚智、善无畏两位三藏大师从印度传来两种密教,这可以说是新来佛教。翻开中国密教的历代大师传略,玄宗(685~762)开元4年(716),印度人善无畏(637~735)来到中国,翻译了四部十四卷秘典。其中的《大日经》一部七卷被当做真言密教的根本经典之一。接着,开元7年(719)同为南印度出身的金刚智(~741)来唐,在洛阳和长安翻译了八部十一卷秘典。金刚智的弟子,斯里兰卡岛或西域出身的不空金刚(705~774)于开元8年(720)年仅十六岁时来到洛阳,师从金刚智,协助其翻译事业。

之后,因为开元29年(741)金刚智圆寂,他返回印度广搜秘典原著,天宝5年(746)再度来到长安。他任职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从事大部头的秘典翻译,共计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可以说,他为中国的密教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玄宗,尊不空为师,亲自执弟子之礼接受入坛灌顶。代宗也虔诚皈依不空,在宫中设置内道场,让人修炼真言秘法。因此,密教在当时作为唐王朝的宫廷宗教保持了稳固的地位。以青龙寺的惠果(746~805)为首,不空共有六大弟子。惠果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府,从小师从不空。不空以其过人的加持祈祷之法力,集唐王朝历代尊信于一身,被尊为国师,在他去世后,惠果作为不空的正传弟子,任职代宗、德宗、顺宗三代,被尊为\"三朝国师\"(《惠果阿阇梨行状》)。

上述之中,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将南印度的金刚顶经系密教传到中国。这二人在加持祈祷、修法的实践方便也很优秀。而善无畏传来了大日经系密教,其弟子一行是中国人,由善无畏传授,一行执笔写成《大日经疏》,另外,他是有名的《大衍历》的作者。一行的肖像出现在中国政府发行的邮票上面,已为一般民众所知。惠果也学善无畏系密教。后面将要说到,空海传来的密教当中包括了金刚智系和善无畏系两派,也就是包含了所有的印度正纯密教,这正是因为其师惠果对这两个系统的密教都有传持。中国不用说了,就连西域及新罗(朝鲜)、南海一带也有很多留学生听闻惠果之名,来到青龙寺接受其教诲。作为日本人的空海也从西明寺加入到他们当中。国际色彩浓厚的青龙寺当时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关于惠果与空海的相遇,空海自身的记述已经很清楚,非常有名。总之,空海继承了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所传印度密教的正统。而且,还继承了善无畏--一行--惠果所传大日经系密教,因此可知,空海的真言密教是综合了印度密教的产物。

空海于贞元21年在长安醴泉寺跟随北印度的般若三藏及牟尼室利三藏学习梵语以及流传于南印度的婆罗门宗教即印度哲学,这在他的著作《秘密曼荼罗教付法传》可见记载:\"贫道大唐贞元二十二年,于长安醴泉寺闻般若三藏,及牟尼室利三藏,南天婆罗门等说云云\"(《略付法传》中也有相同文字)(参考本节后注)。另外,很可能是空海在世时其高徒真济所编的《遍照发挥性灵集》序中记载了惠果临终时对空海所说的话,其中有\"唐梵无差,悉受于心,犹如写瓶\"一句。关于跟两位三藏学习的时间的问题,因为见到惠果是这年的6月上旬,所以很可能是1月至5月末之间。从他获赠梵文原典来看,很可能成为第一个能够理解梵语的日本人。不懂梵语密教便无法入门,他应该是在打下了梵语的基础之后才投到惠果门下学习密教的。

据文献记载,空海滞留长安期间,与很多文人名士都有交往,特别是从天竺国般若三藏和惠果大阿阇梨那里获益最多。据空海直接听他所说,般若三藏是印度罽宾(克什米尔地区)的婆罗门出身,少时归入佛门,周游五天(全印度),发誓传播佛教来到中国。据说还想远渡东海(日本)未能实现,便将自己翻译的汉译经典和三册梵本托于空海带回。所谓经典是指新译《华严经》四十卷(普贤行愿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十卷、《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造塔延命功德经》一卷,共计四部六十一卷。这位般若三藏见到空海时应该已经超过七十岁,很明显,他对这位从日本来的青年给予了亲切指导,因此,青年时代的空海得以有机会直接跟随印度高僧学习,并且亲手接受他所译的经典,将其带回日本。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人当中,能够如此幸运的好像没有他例。比如说,《心地观经》在当时还没有传入我国,但这部经典所阐释的四恩的教义后来构成了空海佛教伦理的核心。这样看来,空海应该是得到了这部经典的译者,也就是前述两位三藏的直接口授。

但是,比起以上所述更为重要的是,得到青龙寺的惠果传授密教,并按其指点搜罗了从经典到佛像、佛画、法具等一切必要之物带回日本。而且,因为惠果是印度人不空的弟子,可以说空海继承了印传密教的正统。近年来,随着梵本和藏译圣典研究的推进,与空海所传的一致性得到了确认。这是在几十年前的佛教研究中没能预想到的事实之一。例如,空海的著作之一《般若心经秘键》是将般若经典的精要《般若心经》从密教的立场进行注释,将其当做密典来对待。这一类的注释书在藏译经典的般若心经注中也有发现,从中可以窥见印传密教的注释态度。

空海和传承印度正纯密教最后法灯的绝代名师惠果是如何相遇的呢?《空海僧都传》记载:\"即遇上都长安青龙寺内供奉大德惠果阿阇梨,沐五部灌顶,学胎藏金刚界两部秘奥之法。及得毗卢遮那金刚顶等二百余卷经,并唐梵诸经论\",《御遗告》中也有几乎一样的记载。其他资料也是一样。空海住在西明寺期间,与同住的志明、谈胜法师等人一起去青龙寺东塔院拜访过惠果,时间应该是在贞元21年5月末、6月初左右。他在《请来目录》中追述说,在长安停留期间,偶然听闻惠果大名,便前往拜访。虽说可能带有偶然因素,但从前一年抵达长安算起已经过去将近半年,在这期间,他一直在为能够得到传承了密教正统的惠果的传授而做着周全的准备。

惠果一见到空海便迎上去拉着他的手说:\"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大好大好。报命欲尽,付法无人。必须速办花香,可入灌顶坛。\"如他所说,惠果对于空海这个立志于密教入唐求法,逗留长安已有数月的异邦人的名字已经有所听闻。而且,\"相待久矣\"。可以说,空海与惠果的相遇是颇具戏剧性的。6月13日,入学法灌顶坛受胎藏界灌顶,7月上旬受金刚界灌顶,8月10日受阿阇梨位传法灌顶,仅仅三个月时间,便得到金刚界、胎藏界大法的悉数传授(《请来目录》)。据说在这两界灌顶中往灌顶坛投花时,花总会落入曼荼罗的中台大日如来,惠果发出了久违的赞叹声。有解释说,后来空海自称遍照金刚(大日如来)就是因为这不可思议的佛缘。

本文内容摘自《沙门空海》

作者 渡边照宏 宫坂宥胜

译者 李庆保

文字眼中幻翳,禅那心上浮尘

犹如日月明,流光能普照。

如来清净藏,具足诸功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

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

——省庵大师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大方广佛华严经》

文字眼中幻翳,禅那心上浮尘。

内外一齐拈却,大千世界全身。

——憨山大师

中国有超过2000万听障群体,如何让他们读懂经典之美

不少刷《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网友还记得,选手于淼幼时因病导致听力下降,父亲为了让他能自信生活,通过教习诗词对他进行“语训”。虽学诗很慢,吐字不清,不足百字的《水调歌头》,要花20天才完全掌握,但正是靠着手语练习积累,如今于淼已是北京大学生,谱写着生命之歌……不光是他,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庞大听障群体也希望“聆听”经典诗词雅韵,感受跨越千年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生命感悟。

当手语遇见中华经典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沪上又一国家级教育基地——上海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中华经典读本(手语版)》同期首发。业内指出,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听障群体,总人数超2000万,其中学龄前听障儿童人数约80万。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发展有特殊规律,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而诗词有助于成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人生助听器”。

作为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项目,《中华经典读本(手语版)》是国内首套由诗词专家、手语语言学专家、专业手语翻译团队、聋人团队通力合作而成的古诗词鉴赏读本,融合了文字与视频,带领读者探寻中华经典诗词之美和中国手语之美,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书中的诗词解读深入浅出,手语诵读感情充沛,手语释义清晰易懂,符合广大听障群体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习惯。

通过手语对诗歌的解读,诗词的受众范围扩大了,听障群体能更容易地理解诗词内在美学,感受诗词的美好。书中可以“看见”无声世界的流水声声、松涛阵阵、花开花落,也可感受指舞灵动间的思乡愁绪、吟咏歌唱、悲天悯人和家国情怀。

“诗词是认知、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而手语则是把传统文化带给听障群体的必要语言工具。中华经典诗词手语版,不仅可以让我们换个角度来鉴赏和感受古诗词的美妙,还可以让人们了解手语之美、手语之魂。”恰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在序言中所写:听障群体同样具有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审美需要。在经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听障群体同样可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依托于古诗词进行创作,手语版诗词有其独特的意趣、情趣、理趣,是很值得欣赏的。手语版诗歌也可以调动聋人的创造力,鼓励聋人表达自我。

在他看来,手语将以此为契机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语言魅力。“由于手语作为视觉语言的特性,诗词中所表达的画面和情感都能获得生动而形象的呈现,诗词因而也在手语诵读中获得全新的艺术表达,获得别具异彩的生命之光。”

手语盲文是听障和视障人士特殊的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听障视障人群的语言文字研究,关乎残疾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融合发展,关乎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表示,推广基地将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数据支撑,尤其是将在特殊人群语言文字的研究应用、人才培养、 信息化建设上做贡献,为国家的语言文字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许旸

图片:出版方

编辑:王筱丽

「八大菩萨」是哪八个菩萨?怎么来的?

关于八大菩萨有多种说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经。

《药师经》说: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

《七佛八菩萨经》说:文殊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坚勇菩萨。

《舍利弗陀罗尼经》说:光明菩萨、慧光明菩萨、日光明菩萨、教化菩萨、令一切意满菩萨、大自在菩萨、宿王菩萨、行意菩萨。

《般若理趣经》说: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菩萨、才发意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

在诸多菩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萨。密宗的八大菩萨是: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音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

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

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

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

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埵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

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

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除盖障菩萨

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地藏菩萨

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

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僧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