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蝎座

藏山雷学(藏山雷学pdf)

时间:2024-01-02 04:15:45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张海城:中国古代八卦经典-管辂射覆燕卵、蜂窠、蜘蛛卦例剖析

编者导读:管辂是中国古代的易学家,预测出神入化。他的事迹广为人知。然而,珍贵的东西必须加以深入研究,方得真知。张海城先生多年研究易学,系周易天地预测专家。《易学头条》分享他的研究心得《张海城:中国古代八卦经典-费孝先精准预测卦例详解》后太受欢迎,故而再分享一例。文中精彩地阐述了卦理、卦象,思路清晰,值得反复细味,建议收藏下来慢慢欣赏。

正文:

张海城/文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能人异士,其中三国的管辂,精于筮卦,闻名于世。他的占断令人叹为观止。

笔者受周易天地《易学头条》栏目邀请,刊发了中国古代八卦研究的实例剖析卦例,受到同道好友的青睐。因此,继续就这个主题,发布更多的研究心得。管略的故事流传较广,惜无原卦,据其断语推理,或可直见古贤精言妙旨。卦有象所本,事有理可依,精彩的故事会更完整更生动。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博学切问,所以广知。发前人未发之论,解世上难解之谜,对后学亦将大有裨益。海城数年间反复思之偶有所得,在此抛砖引玉,可知古圣前贤知易设卦运用理气象数之妙。

例:管辂射覆燕卵、蜂窠、蜘蛛卦

(编者: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人,即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古籍原文:

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辂往祖饯之,宾客并会,原自起取燕卵、蜂窠、蜘蛛著器中,使射覆。

卦成,辂曰:

第一物,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

第二物,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

第三物,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举座惊喜。

海城试解:

行文可知管辂一气呵成作的解,是以一卦说的,不是设三卦先后卜出。

此中管辂射覆得《山雷颐》卦初爻动变《山地剥》卦:

一卦射三物,在共用本卦、变卦与错综大象之外,又重点以地位、人位、天位对一二三物。

(编者:卦以初爻、二爻为地之位;以三爻、四爻为人之位;以五爻上爻为天之位)

第一物:燕卵

主要用《颐》卦初爻、二爻(地之位)指示:

(1)《颐》初爻蕴震动之情,震动拟生物;

(2)《颐》之二爻有尚弱之质,尚弱待养育;

错卦《大过》阳在阴中伏藏。即此动物出头须假以时日。

变卦为未来之事。变卦的错卦为《夬》卦,阳连冲上有蠢蠢欲动上飞之志;

禽之弱体略有仿佛,含气须变,这是一个过程,正是《颐》之养。性命调气息本义,依乎宇堂是“震仰盂”之形的巢,依于艮门庭。

(3)《颐》变《剥》。《剥》大象艮,又属门庭、建筑、宇堂也;家中有鸟为燕子,雄雌以形,是艮震镜面对称,阴阳爻性质对待,翅翼舒张,为《颐》卦初爻阳气欲奋起,震主开张。《颐》初爻、上爻两生机勃勃阳爻在卦之边际,为开张之度。

(4)《颐》的大象为离,离主坚壳物,又主太阳,主圆。离者朱雀之本方,离之地位,初二两爻如卵之初,有动气及阴阳呼吸,如鸟待生。

(5)《颐》变《剥》,《颐》初爻,燕翅有动之志,变化为《剥》。(剥有破壳而出之象,反映未来之事)一看《剥》之象,就是想要飞天,而前面许多阴爻,代表了需要待时,也就是孵化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综合言之是燕卵。

第二物:蜂窠

主要用《颐》卦和三爻、四爻(人之位)指示:

(1)家室倒悬谓震窠悬于艮之建筑与门户,震亦是倒置的艮家室。

(2)《颐》变《剥》,《剥》也是大象的艮,门户众多取艮震正反门对待而里面阴爻如密集的路径了。

(3)《剥》大象艮又是突出映射门户,复有群蜂密行往来加护蜂王的象,藏精育毒是《颐》的大象离错坎,为精与毒也,宏观得此象又隐伏阴阳错变才以藏育而名之,得秋乃化是人位三四爻坤形须待秋而得令得气。坤土与剥之大象艮土连连见,此间土即论成不论生了。坤以秋谓成,艮乃成始成终,因而秋得化成。

(4)《颐》卦和《剥》卦的中爻(互卦)坤卦,有一小群阴皆密集于内。坤主能容,有数不清的小室。坤主藏众,土主方。近乎棱状家居,综合言之是蜂窠。

第三物蜘蛛

主要用《颐》卦和五爻、上爻指示:

(1)五爻设迷局而诱外物;

(2)上爻包围而猎杀,觳觫长足,因上九高身有众阴作足支撑,众阴曲曲衔接之足虽不能言直而能称长。

(3)《剥》之大象艮的群阴相叠的大长腿就异常明显,吐丝成罗是《颐》上九阳爻,为明见之丝在边缘。因卦体自综而与初爻旋转连接,将长线纳成一周去围物,即包罗之意。《剥》之大象艮,一阳蔽众阴的包罗之象也呼之欲出。

(4)《颐》与《剥》皆中爻(互卦)坤,密密穿插与编织叵测的网络阵势,寻网求食,是此物行走阳爻绕行谋取养身之物,此正为《颐》卦之意。

(5)《颐》卦自综是绕行周回。《剥》大象艮就发挥长腿之优势,沿着包罗路线行进,利在昏夜是艮为昏。《颐》有环绕的艮,剥大象有显明的艮。

(6)《颐》和《剥》的中爻(互卦)坤卦之阴即为网中物,亦可为夜。《颐》卦主旨为静而守之。《颐》上爻为颐之得意处,《剥》上爻是孜孜不倦晚上用功的身影,综合言之是蜘蛛。

有学者拟言管辂此间得卦《火雷噬嗑》,理气突兀,其象数不合,大象与错综也不能圆满此说。及看到《颐》卦,大有契合,深感造物完美。

张海城:中国古代八卦经典-管辂射覆燕卵、蜂窠、蜘蛛卦例剖析

编者导读:管辂是中国古代的易学家,预测出神入化。他的事迹广为人知。然而,珍贵的东西必须加以深入研究,方得真知。张海城先生多年研究易学,系周易天地预测专家。《易学头条》分享他的研究心得《张海城:中国古代八卦经典-费孝先精准预测卦例详解》后太受欢迎,故而再分享一例。文中精彩地阐述了卦理、卦象,思路清晰,值得反复细味,建议收藏下来慢慢欣赏。

正文:

张海城/文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能人异士,其中三国的管辂,精于筮卦,闻名于世。他的占断令人叹为观止。

笔者受周易天地《易学头条》栏目邀请,刊发了中国古代八卦研究的实例剖析卦例,受到同道好友的青睐。因此,继续就这个主题,发布更多的研究心得。管略的故事流传较广,惜无原卦,据其断语推理,或可直见古贤精言妙旨。卦有象所本,事有理可依,精彩的故事会更完整更生动。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博学切问,所以广知。发前人未发之论,解世上难解之谜,对后学亦将大有裨益。海城数年间反复思之偶有所得,在此抛砖引玉,可知古圣前贤知易设卦运用理气象数之妙。

例:管辂射覆燕卵、蜂窠、蜘蛛卦

(编者: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人,即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古籍原文:

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辂往祖饯之,宾客并会,原自起取燕卵、蜂窠、蜘蛛著器中,使射覆。

卦成,辂曰:

第一物,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

第二物,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

第三物,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举座惊喜。

海城试解:

行文可知管辂一气呵成作的解,是以一卦说的,不是设三卦先后卜出。

此中管辂射覆得《山雷颐》卦初爻动变《山地剥》卦:

一卦射三物,在共用本卦、变卦与错综大象之外,又重点以地位、人位、天位对一二三物。

(编者:卦以初爻、二爻为地之位;以三爻、四爻为人之位;以五爻上爻为天之位)

第一物:燕卵

主要用《颐》卦初爻、二爻(地之位)指示:

(1)《颐》初爻蕴震动之情,震动拟生物;

(2)《颐》之二爻有尚弱之质,尚弱待养育;

错卦《大过》阳在阴中伏藏。即此动物出头须假以时日。

变卦为未来之事。变卦的错卦为《夬》卦,阳连冲上有蠢蠢欲动上飞之志;

禽之弱体略有仿佛,含气须变,这是一个过程,正是《颐》之养。性命调气息本义,依乎宇堂是“震仰盂”之形的巢,依于艮门庭。

(3)《颐》变《剥》。《剥》大象艮,又属门庭、建筑、宇堂也;家中有鸟为燕子,雄雌以形,是艮震镜面对称,阴阳爻性质对待,翅翼舒张,为《颐》卦初爻阳气欲奋起,震主开张。《颐》初爻、上爻两生机勃勃阳爻在卦之边际,为开张之度。

(4)《颐》的大象为离,离主坚壳物,又主太阳,主圆。离者朱雀之本方,离之地位,初二两爻如卵之初,有动气及阴阳呼吸,如鸟待生。

(5)《颐》变《剥》,《颐》初爻,燕翅有动之志,变化为《剥》。(剥有破壳而出之象,反映未来之事)一看《剥》之象,就是想要飞天,而前面许多阴爻,代表了需要待时,也就是孵化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综合言之是燕卵。

第二物:蜂窠

主要用《颐》卦和三爻、四爻(人之位)指示:

(1)家室倒悬谓震窠悬于艮之建筑与门户,震亦是倒置的艮家室。

(2)《颐》变《剥》,《剥》也是大象的艮,门户众多取艮震正反门对待而里面阴爻如密集的路径了。

(3)《剥》大象艮又是突出映射门户,复有群蜂密行往来加护蜂王的象,藏精育毒是《颐》的大象离错坎,为精与毒也,宏观得此象又隐伏阴阳错变才以藏育而名之,得秋乃化是人位三四爻坤形须待秋而得令得气。坤土与剥之大象艮土连连见,此间土即论成不论生了。坤以秋谓成,艮乃成始成终,因而秋得化成。

(4)《颐》卦和《剥》卦的中爻(互卦)坤卦,有一小群阴皆密集于内。坤主能容,有数不清的小室。坤主藏众,土主方。近乎棱状家居,综合言之是蜂窠。

第三物蜘蛛

主要用《颐》卦和五爻、上爻指示:

(1)五爻设迷局而诱外物;

(2)上爻包围而猎杀,觳觫长足,因上九高身有众阴作足支撑,众阴曲曲衔接之足虽不能言直而能称长。

(3)《剥》之大象艮的群阴相叠的大长腿就异常明显,吐丝成罗是《颐》上九阳爻,为明见之丝在边缘。因卦体自综而与初爻旋转连接,将长线纳成一周去围物,即包罗之意。《剥》之大象艮,一阳蔽众阴的包罗之象也呼之欲出。

(4)《颐》与《剥》皆中爻(互卦)坤,密密穿插与编织叵测的网络阵势,寻网求食,是此物行走阳爻绕行谋取养身之物,此正为《颐》卦之意。

(5)《颐》卦自综是绕行周回。《剥》大象艮就发挥长腿之优势,沿着包罗路线行进,利在昏夜是艮为昏。《颐》有环绕的艮,剥大象有显明的艮。

(6)《颐》和《剥》的中爻(互卦)坤卦之阴即为网中物,亦可为夜。《颐》卦主旨为静而守之。《颐》上爻为颐之得意处,《剥》上爻是孜孜不倦晚上用功的身影,综合言之是蜘蛛。

有学者拟言管辂此间得卦《火雷噬嗑》,理气突兀,其象数不合,大象与错综也不能圆满此说。及看到《颐》卦,大有契合,深感造物完美。

玄空的逻辑结构简述

序:

科学体系的建立是从公理的建立开始的,就像欧几里德用五条公理建立起了平面几何。以前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玄学是没有这样一套公理系统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在本文中,你将看到传统公理系统其实早就存在了,只可惜一直以来没有被人正确认识。

空空公理和定理的规定

玄空理论的第一公理:元空

的基本事实,从宋代理学以来,无极图这个圆被后来无数的人将其引为书目之首,用来阐明其理论的起始逻辑。

其实一般人看到这个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有什么用?古人把它吹的天上有天下无的。其实这个圆是一个基本定义,就像数学里定义一个a{-∞, ∞}集合。

而元空图在这里的定义是平衡、均匀、圆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由第一公理推导的第一定理:等量的阴阳二气在圆中呈动态平衡

因为元空的平衡均匀特性,使的在其内的两种等量的力量可以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说无极而生太极。

由元空公理和太极图推导出第二条定理:河图

太极图推出河图的过程,与太极图推出洛书的过程相似,网络中和上面提到的书中都有说明,这里就不作细论了。只要知道河图是静态元空的数字表达示式就可以了,它代表的是圆满和生成。

由河图得出推论一:1、3、5、7、9为阳数;2、4、6、8、10为偶数;天数和为25,地数和为30。

由公理和第一定理推出第三定理:洛书

如何由元空图和阴阳图推出洛书,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如《河洛精蕴》、《藏山雷学》等,网络里早有人证明过,如通过太阳影子等,有兴趣的易友可以百度来一观,总之只要知道洛书是动态元空的一个数字表达式,代表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可,它也是元空公理下的一个定理。

由洛书推导出推论一:纵横相加和为15,

由洛书推导出推论二:4、9、5、1、6相加和为25;2、7、5、3

8相加和为25,而由洛书推论一可知,25为天数主动。而通过自然界的事物的归纳总结,我们会发现能量的表现方式,是以螺旋方式出现的,大到宇宙,风暴之眼,中到人的头顶旋,人手指的螺纹,小到磁场,电子轨迹等等,这种表现与洛书所呈现的这种形状十分相似,故这种形状代表了能量的运动。

其实这些公理、定理每一本古书都在写都在说,只是没人将它们有条理的归纳而已。接下来,我会用这些东西来推导出玄空风水的理论结构。

第一步  从设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及画圈

假设你是第一位玄空风水祖师,考虑到前人的所有风水理论都不理想,想要重新设计一套理论来指导风水墓葬,应该怎么入手?

现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就是上面的一条公理,数条定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么考虑,现在掌握的这套公理,是自洽的,是完美的,可以用它来发明一套逻辑严谨,完美的风水理论。

第一步做法:将我要做的山水放到公理之下,只有将其放在公理中,我才可以使用其中的定理来操作。怎么放?很简单,画个圈,将山水圈起来。圈多大?想多大就多大,想多小就多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为这是我的公理特性。

所以将元空图在现实里真实的想象成一个圈,将我们要考量的山水放在这个圈里来。圈的大小由山、水共同决定的,所以风水里有祖山、父母山,水口这些定义,它们的意义在于确定这个圈有多大。

元空图被真实的做为一个方运用了起来,用来界量山水格局的总量,然后我们会在这一个圈里来讨论它的内涵。而这就是元空图的真正作用。

为什么前人说观水口的时候以目尽处为准?这个目尽处的意思就是边界的意思,它的作用就是确定这个虚圈要画多大的重要依据。

说到这儿说句题外话,历代以来就没人发现圆这种用法吗?当然不是,中医里清代明医黄元御的圆运动理论,以及《黄氏圈论》,以及丹道家的一些书,它们都是将这个公理同时作为一个方来使用。可见这种用法其实一直都有人在使用。

第二步  来龙与去水的对照

将山水圈到圆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将这两个不同东西区分开来。山为静,水为动,故一静一动两个事物。在圈中自然形成了太极图,这是由无极而成太极。于是我们可以在此使用太极图相关的定理来作为方。

从逻辑上来说,这里可能有人说山水总量是不同的,在这个圈里你就不是平衡和均匀的,你还怎么来作用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步画虚圈的目的就是在于单纯的将山水模型化,玄空玄空,将其化为玄化化空,将其理想化处理,然后以理想型的模型来处理整个山水的问题。这有点像我们现代科学里的数学建模。

所以在这个圈里,山水分出阴阳之后,需要我们将其确定下来,这个确定的方法,就是风水里的以水口定来龙,或是以龙定水口,龙与水是一对阴阳,要在圈中体现平衡,那么,它们的位置必然是对照关系。

知来龙方向,则知道水口在其对方;知水口方向,则可知来龙在其对照方向。

第三步 龙、山、向、水代表了能量的运动轨迹

如果风水只是以龙、水为方向安葬,我们就会看到上面这样,这不是活的,这是静态的,没有生气,它不能体现动态的气运行的轨迹,所以作为风水设计者,在将龙水分开之后,还需要进行立向操作。

立向的作用是在龙水阴阳确定的情况下,找到气运动的轨迹,乘生气。怎么乘?

看上图,比如我立了4、6宫为龙和水,划分了阴阳,那么,气的运动轨迹并不是直接的从4到6,而是从4到9,然后通过5到1,最后才到了6,所以乘生气,就是要站在中宫立1、9宫代表的山向,这就能乘到能量的轨迹了。举例,比如来龙是辛,庚酉辛是兑七宫,故山、向、水皆在2、7、5、3、8这条旋臂上,因为龙与水相对,故水口在3宫,甲卯乙三山,辛与乙对,故乙为水口;山则在2宫,2宫未坤申,申与辛同为人元,故申为山;向在八宫丑艮寅,寅为人元,故申山寅向。

所以我们可以在风水书上看到下面这个图为标准图的意义就在这里了:

因为龙、向、山、水皆在卍子的同一旋臂上,所以称之为合。而龙、水、山、向四字之间的推导又出现了简易的‘经四位起父母’口诀,所谓的“经四位起父母”。

本质还是为了使龙、向、山、水处在同一旋臂上。其实只要记住上面的洛书卍字图,自然就能很容易的确定龙向山水了。

关于合五、合十、合十五的必要性

上面的一、四合五,一九、三七、二八合十,七八合十五,在风水处理里它们被一再的提出来,要求操作者遵守这个规则,原因是什么?一方面,上面的能量轨迹会使的过程中的两个点自然形成合五合十合十五这种情况,另一方面从河图生成原理来说,五、十、十五皆与五有很大的关系,而五的作用是中和,能让生数转化为成数,能让成数转化为生数。

第四步  穴定天心

找到了能量的运动轨迹,即可以确定龙、山、向、水,取龙水连线与山向连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交点,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个点在元空这个圈里,就是圆心,也即十道天心,在洛书中就是中五,在能量轨迹上就是乘生气的点,也是合五合十合十五的转换点,所以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点,而这个点,也是我们第一步所画圈的圆心,也就是墓穴所在。

这里我们就需要注意到最前面,我们所说画圈的时候大小的问题,根据水口与中心的距离推算出穴的与后面宗祖、少祖、父母要使用的距离,尽可能的做到近似等矩,如果水太近,圈相对小,如果水远,则圈大,圈小一般考虑的要素就少,如果圈大要考虑的来龙和周围的砂就要更多。同时也可以结合案山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大小。至此便是定出了穴位。

第五步  排山排水判断山水能量转换的特征

太极图是一个动态图,故在定了阴阳之后,还需要确定这个动态图中各个节点的能量收放情况。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排山和排水或叫挨星。气就像能量,山水之间气的转换类比看作是中学物理中的势能与动能的转换。山高为势,故山越高风越大,水低显动,故河越近海口越宽。

能量轨迹作为能量转移的通道,从洛书数字上来看,它是有大有小的,这说明它的收放能量的作用也是有大有小。

比如龙从乾六宫来,巽四为水口,立子山午向,六为龙之能量起点,代表势能从山上转下来通过山之1宫,1代表能量收放小,或是通道小,转化慢,再转入中五宫,被转化,从向9宫最大量放出,最终出现在水口4宫,完全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中,谁的作用有多大,是要通过排山、排水来确定的。(注:这里提到在数字大小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说1就真的小,9就真的大,实际的操作是通过元运来判断的,当运大,失运则小)。

用传统的话来说就是排山排水分别观察山向的吉凶情况。

中州玄空风水有排龙诀,玉函通秘、天玉经也有天地、地卦一说,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判断整个能量转化过程里各个部位的大小问题。

上面说完排来龙用以判断山龙,而排水则用以判断水,其本质还是如此。

当然,此段只是说明大概原理,这部分因流传混乱,门派林立,方法多样,故不能细细一一推论,但本质问题看的清楚,则在验证方法上则能沙中挑金。

第六步  顺逆四十八局阴阳大反悖

三阶的幻方从数学角度来说是有两个解的,其中一个解是洛书,而另一个解则是将洛书的四维宫左右互换,而形成的另一个镜像洛书,常规洛如果为顺局,因为24个山的设定故有24局,那么镜像洛书则是逆局,也有24个山也有24局,故一共48局。

正局和逆局的使用是根据自然山水的对应情况来选择的。自然界的山水变化万千,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如果山水合顺局就用顺局,如果山水合逆局则应当用其逆局。

后记  玄空余事

玄空的内容并不是仅仅只有上面这些还有如三般卦、挨星、砂法、城门、流运、兼线的处理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在结构之上的细节处理。比如关于龙的处理,中州有排龙诀,玉函通秘有排山诀;关于水口则有城门诀,还有排水诀之类的,关于流运则有年月日时之不同。总之余事多多,有些口诀还争论很大,比如坤诀的问题。本文只论整体结构,到第六步玄空操作的整体结构已经明晰。结构里具体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在没有人正本清源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每一个诀的情况,另一方面聪明人可以在结构上来研究诀的问题,再就是寻访名师真传。

总之就个人看来,玄空风水从逻辑上来说是一门严谨且独立的学问。且有一定的特色,值的学习。是为之记!

本文部分参照来源于网络!

南艺收藏的近代花鸟名作,李鱓、任薰、张大壮都在其中

畹町 整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中国传统花鸟画,以小见大,透出生命真章,令人“畅神”。“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获悉,“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绣羽衔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近现代花鸟画精品展”近日正在展出。“物·我”、“致祥”、“德志”三个篇章,包含李鱓、朱梦庐、任薰、吴昌硕、张大壮、唐云等名家之作。

因防疫要求展览暂未对公众开放,通过云赏作品,可一览草木虫鱼之美。

展厅现场,本文图片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提供。

花鸟画——以花卉、蔬果、禽鸟、鱼虫、走兽等动植物为描绘对象的画,与人物画、山水画并称中国画的三大画科。《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曾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可见花鸟画能够“兴起人之意”,因此历代花鸟画家流连于草木虫鱼之间,并对这些生动生命进行了敏锐的观察与高度的概括提炼,塑造出了无数“形神兼备”的经典花鸟形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同于山水画那种广袤壮阔、神秘悠远的图式,花鸟画所绘内容往往具体而微。画家将审美情趣、价值追求以及对自然生命的理解感悟寄托在这些身边现实中的可触之物上,以小见大,透出生命真章,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达到“夺造化,移精神,促遐想,终有得”的“畅神”境界。

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介绍,展览分为三个章节:探讨以画家为表征的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物·我”部分,即画作中透露出的严谨的“格物”治学态度和万物平等的“齐物”观念;从花鸟画创作意图出发的“致祥”部分以及画家自我表达的“德志”部分。观众在欣赏画家的艺术特色和纯熟技法的同时,也可尝试理解画家在这些花鸟意象中所寄托的坚持本心、积极乐观的情感精神以及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的志向追求。这一份心意可以超越时光而历久弥新,并且与每一个人都心灵相通。

展厅现场

展览第一部分为“物·我”。

自唐宋以来,儒家的“格物”思想深刻影响了花鸟画的发展,注重写生与自然观照,造型严谨写实。尤其是五代两宋时期的院体花鸟画达到高峰,造型慎严精谨,用笔工整严谨,赋色沉着明丽,表现出了富丽精微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文人画的兴起,不囿于客观形象的束缚,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强调“寄兴”、“自娱”、“写心”,抒发胸中逸气。其实无论是哪种技法和风格,都离不开画家凭借“格物”精神对自然万物进行观察与探究,在“应物象形”的基础上,或是进行精确再现,或是进行夸张形变,最终创造出新颖独特、“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

除去形而上的片面性,出自庄子的“齐物观”则表达了物我交融,尊重生命万物的平等观念。体现在花鸟画上,画家笔下的一草一木无不透露着这种平等看待万物的“齐物”思想。

以上两种观念都表明了以画家为表征的人如何处理与自然万物即“物·我”之间的关系。“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只有将这种真挚热爱的情感与审慎的探索精神注入到绘画中,才能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古柏紫藤牡丹》 李鱓 清

题识:乾隆九年嘉平月,复堂懊道人李鱓写。

铃印:马逸之印(白文)、南坪(朱文)、竹溪居士(白文)

李鱓(1686-1762),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古柏紫藤牡丹》绘于李鳝花甲之年,笔墨酣畅,纵横奇肆,淋漓泼辣,天趣横生。紫藤缠绕,串串簇簇,含蕊吐艳,紫藤花开,有着紫气东来的长寿寓意。此时李鳝已离开宫廷,他逐渐将伦理意识摒弃,艺术主体意识复归用笔活脱奔放,章法朴茂,粗放中求真求法,虽生活落拓不羁,却执一画念坚守而行,展现其物我相融之境界。

《蕉鹅》李鱓 1746

题识:乾隆十一年春月,复堂李鱓醉后指墨作于平山草堂。

铃印:宗扬(白文)、鱓印(白文)

李鱓《蕉鹅》以指代笔,用势奔放,淋漓酣畅,以墨与水不同比例的结合,绘制鹅、花、石、河流、蕉等,蕉萧散雅意。鹅线条简朴,淡墨之下,流水潺潺,是其晚年着重用“水”的典型作品之一。笔墨间应物象形,作者在细致观察、严谨索骥下抒畅自身。此刻,笔即为我,水墨相融下,已渐渐寻到自然之趣、肆意之魄。

朱梦庐(1826-1900),浙江嘉兴人,初名琛,字梦庐,号觉未,晚年号胥山樵叟,上海画派先驱者之一。

《花鸟》朱梦庐 清

题识:开到海棠春正好,江波水暖鸭先知。辛未秋七月之望,梦庐朱偁。

铃印:梦庐绘事图章(白文)

朱梦庐《花鸟》造型生动,一枝一叶一花一鸟,花香、鸟语若可闻可觉,主体之间,疏密得当,轻重相宜,应物象形,洋洋洒洒中见深思熟虑,多一笔显赘,少一笔见缺。技法纯熟,皴擦点染,错落有致,浓淡干湿,运用自如。“开到海棠春正好,江波水暖鸭先知”,海棠花开,设色淡红,鸭戏江波,明动欢快,简练活泼。于动静之间,蕴含自然和谐之美,彰显了作者自然志趣。

唐云(1910-1993),浙江杭州人,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

《八哥梅花》唐云 1948

题识:今年抛得故园梅,想像八哥声婉娩。戊子岁暮,杭人唐云。

铃印:唐云私印(白文)

唐云《八哥梅花》画风清丽潇洒,复色交融,八哥毫毛间柔软细劲而有弹力,形神兼备。在大结构上以梅展开,充分调动开、合、藏、露等艺术手法,使画面有所起伏。动静之间,旨趣活泼,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张弛有度。题中指出八哥是依照回想而作,可见作者对故园一草一木的早已了然于心。

展览第二部分为“致祥”。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产生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与图式。尤其是农耕文化背景下,使得许多动植物等自然对象因宗教神话、民俗习惯、谐音等原因被赋予了固定语义,这就为花鸟画家表达自我、寄托情感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可能性。画家们往往凭借对这些物象的不同组合寄托了对人生的美好愿景和企盼,如祝寿庆节、祈求富贵平安等题材比比皆是。于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长寿、吉祥、财富、功名、婚嫁等关键词都成为了中国花鸟画艺术中经久不衰的艺术创作主题。

任薰(1835-1893),浙江萧山人,字舜琴,又字阜长,室名怡受轩,受扬州画派影响,为“海上画派”前期主要代表画家。《富贵神仙》笔法精雅,用色浓丽,对比强烈,水仙花之姿屹立崛起,极有风趣。线条清圆细劲、劲挺流动,造型略显夸张。舒展的构图逼近边缘,重彩着色,色调统一,使画面之景更为壮丽,雅俗共赏之中透出古朴意趣。

《富贵神仙》任薰 1872

题识:富贵神仙 同治壬申初夏阜长任薰写于吴门。

铃印:任薰(白文)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后寓居上海。清末民初以诗、书、画、印四绝雄视一世,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牡丹四尺堂》吴昌硕 1918

题识:贵寿无极 酒满金罍,富贵花开,咏花媿乏青莲才。戊午夏四月,吴昌硕。

铃印:吴俊之印(白文)、吴昌石(白文)

吴昌硕《牡丹四尺堂》题为“贵寿无极”,牡丹鲜艳夺目,与石头、题跋交相呼应,为大写意花卉。对角斜势,气象峥嵘,用色大胆,块面体积感极强,笔力扛鼎,画风老辣、浑朴、古艳,极富生气。牡丹又称“花之富贵者”,象征富贵、美满、繁盛。画中牡丹枝叶繁茂、藤蔓相绕,与寿石组图,意作“长命富贵”,寄托作者祈求富贵长寿之意。

张大壮(1903-1980),浙江杭州人,当代海上“四大花旦”之一。《竹帘菊蟹》笔墨浑厚苍润,率性自如,整体画面简洁,有远近之分,增添了画面纵深感、空间感。红蟹赋色明丽鲜亮,生动活脱,颇具“现代感”,纵放洒逸,形神俱备,尽显天真烂漫的生活之趣。俗语“菊花黄时蟹正肥”,持螯饮酒赏菊历来为金秋时分的风俗雅事,该画为典型的时令节庆作画。

《竹帘菊蟹》张大壮 现代

《柿子松鼠》王雪涛 1942

题识:藜青先生雅正。壬午展重阳,雪涛。

铃印:迟园(朱文)、王雪涛印(白文)

展览第三部分为“德志”。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君子比德”是孔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和自然美学观念,意谓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象征君子之美德。“托物言志”亦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梅、兰、竹、菊“四君子”便是传统文人画中常见的“比德”、“言志”对象,其代表的品质分别是: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实际上很多动植物因其自身的天然生长特征或历史文化典故被赋予了固定的人格化象征语义,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的荷花,“常青不老、坚韧不拔”的松,“自强不息、龙马精神”的马等等。这些符号化的视觉形象表达了文人画家对某些特定的志向精神、理想人格、自我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天竺蜡梅》吴昌硕 1915

题识:红珊瑚间黄琉璃 乙卯十有一月,拟竹叶亭生笔意于扈上。 吴昌硕 老缶

铃印:俊卿之印(白文)、昌硕(白文)

吴昌硕《天竺腊梅》左侧隐没一株腊梅,右侧天竺红果累累,正向S型构图。题中以“红珊瑚”比天竺果实,以“黄琉璃”比腊梅花,两者交缠相没,疏密之间,虚实错落,整体布局巧妙,并给人以澎湃的动感享受。作者于左上角作题款,右下角施印,创作出奇妙的画面重量的平衡之感。腊梅乃公认的花中君子,傲雪迎霜,凌寒飘香。天竺同样不畏严寒,果实至冬季成熟呈殷红色。作者曾在另一幅《天竺图》中题到天竺“岁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早年曾从李叔同,后得吴昌硕指授,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荷花》线条遒劲古拙,画风劲健霸悍、雄浑大气,画面大面积为荷叶,荷花却为主体,显得明快突出,有远近大小之分,留白之处便为流水。“翠痕拟水玉屏风,艳映华光扇扇红。醉后六郎颓甚矣,凭谁扶入绿帷中。”诗画俱佳,透露出“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高洁之感,犹如他在中西艺术之争中探索中国画的发展,体现其崇高的生命尊严及民族精神。

《荷花》潘天寿 1959

题识:翠痕拟水玉屏风,艳映华光扇扇红。醉后六郎颓甚矣,凭谁扶入绿帷中。一九五九年初夏,寿。

铃印:潘天寿(朱文)

《猿马》倪墨耕 1916

题识:时丙辰三月中浣,邗上倪田墨耕写于璧月盦。

铃印:墨耕(白文)、千乘(朱文)

《兰石》潘天寿 现代

题识:风潇潇,吟楚骚。鼓(素)琴,霜月高。录缶翁诗句。一九五九年初夏,寿者。

“鼓”下脱“素”字。寿又记。

铃印:潘天寿(朱文)、潘天寿印(白文)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艺术总监为李小山,学术主持为孔六庆,策展人为张安平。因防疫要求,目前展览暂对校内师生开放。对外开放如有调整可关注美术馆官方微信公共号AMNUA视野。

展览海报

展期:2021年9月7日—2021年10月27日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5展厅(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丁晓

所谓的“天打五雷轰”,究竟是得罪了哪些神明?|文史宴

文 | 刘朝飞

刘朝飞,1987年生,河北南皮人,自由撰稿人,关注《山海经》《庄子》等文献学方向,有《山海经笺疏》点校本等。最近听《济公传》评书,其中有关“雷”的内容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一、何谓“五雷”?

“狗度董平改恶为善”一段书,说的是屠户董平不孝,本该遭雷劈,只因感于幼狗护母,心生悔过,所以被济公巧计搭救。当董平去土墙后面方便之时,济公挑起他的肉担,激起董平追赶,正在此时土墙坍塌,董平遂躲过一劫。原本说是“雷报”,现在却成了土墙险些压身,于是书中说:“所谓天打五雷轰,金木水火土谓之五雷,刀砍死谓之金雷,木棍打死谓之木雷,水淹死谓之水雷,火烧死谓之火雷,土墙压死谓之土雷。”开始我以为这“五行之雷”的说法是当代说书人自己编的,然而考清光绪年间郭广瑞本《济公全传》已有其说。于是我查阅典籍,发现有关“五雷”的歧说甚多。首先是“五行之雷”的说法并非是清末才有。《道藏》中提到“五雷”的书非常之多。其中有一本大约南北朝后期成书的《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是已知最早提到“五雷”的文献。其书分“三品”(相当于三篇),第二品是《七真命召五雷神兵伏魔品》。“言召请五天云雷火铃神兵消灭精魅,祛除疫气之法。(《道藏提要》)”此书所谓的“五天神雷”的“五天”就是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天,“五雷”其实就是弥盖天地从而令妖邪无处容身之雷。雷公,逯是逑《中国民间信仰》由于古人早已将“五方”和“五行”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篇《七真命召五雷神兵伏魔品》中,东方会有“木精吏兵”,南方会有“炎精吏兵”,西方会有“金精大神”,北方会有“水精大神”,而中央会有“土皇神符”。总之,最早的“五雷”是指“五方之雷”,而紧接其后的便是“五行之雷”。而后来“五雷”却衍生出多种说法,除了上面说的“五方雷”“五行雷”,还有:“邓天君五鼔”雷。明《北游记》中有一回“收五雷”,讲的是玄武大帝收服“雷主”邓成邓天君(就是《封神榜》里的邓忠,《西游记》里的邓化)的五个手下,其名曰周昌、赵广、史定、刘泽、裴渐。“天君于庙门大喝一声,手执令牌一照,五雷神跪于天君面前。天君用手自南方一指,指出五个雷公,尖嘴鸡翅,手执尖锤近前,那五神变出真形,却只是五个鼓,五雷神押住。”“五虎上将”雷。元《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中,诸葛亮成了雷部正神,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成了他的副将,为之行雷。“五兄弟”雷。《太平广记》引《神仙感遇传》记载:唐朝人叶迁韶小时候在大树下避雨,忽然大树被雷劈成两半(叶迁韶竟然没事……)后又合上,雷公却被树缝给夹住了。叶迁韶把雷公救出,雷公为了答谢他,传他一部法术秘笈,并说:“我们兄弟五人。你听到雷声,只要口唤雷大、雷二等,我们就会出现。不过雷五这家伙性格刚烈暴躁,没有什么危急的事,你最好别叫他。”——如此,五雷依次为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敦煌壁画里的雷公至于南宋道教理论家白玉蟾所著《武夷集》里《雷府奏事议勋丹章》一篇,其中说法就更复杂了。总共十种:臣闻,阴阳二炁,结而成雷,既有雷霆,遂分部隶。九天雷祖因之以剖析五属,神霄真王用之以宰御三界。质之于金岌,考之于玉录,谓如五雷者,尝有疑焉。玉枢之雷书曰:一乃天雷也,二乃神霄雷也,三乃水官雷也,四乃龙雷也,五乃社雷也。神霄之雷书曰:一乃风雷也,二乃火雷也,三乃山雷也,四乃水雷也,五乃土雷也。大洞之雷书曰:一乃圣充威灵震动雷也,二乃震雷哮吼霹雳雷也,三乃八灵八猖邵阳雷也,四乃波卷水雷也,五乃正直霹雳闪电大洞雷也。仙都之雷书日:一乃天雷也,二乃地雷也,三乃风雷也,四乃山雷也,五乃水雷也。北极之雷书曰:一乃龙雷也,二乃地雷也,三乃神雷也,四乃社雷也,五乃妖雷也。太乙之雷书曰:一乃东方青气木雷也,二乃南方赤气火雷也,三乃西方白气金雷也,四乃北方黑气水雷也,五乃中央黄气土雷也。紫府之雷书曰:一乃春雷也,二乃夏雷也,三乃秋雷也,四乃冬雷也,五乃轩辕雷也。玉晨之雷书曰:一乃紫微雷也,二乃邓都雷也,三乃扶桑雷也,四乃岳府雷也,五乃城隍雷也。太霄之雷书曰:一乃甲乙雷也,二乃丙丁雷也,三乃戊己雷也,四乃庚辛雷也,五乃壬癸雷也。太极之雷书曰:一乃神霄雷也,二乃地府雷也,三乃水官雷也,四乃九州雷也,五乃里域社庙雷也。太上所传雷书,若夫前件十本所载,各有异同。古之五雷,未审以何为正者也。二、五雷正法与五雷戏法

北宋末年,道教界兴起一种法术叫“五雷天心正法”,又名“五雷正法”“五雷法”“雷法”等等。此后迅速成为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祈祷驱邪法术。郭广瑞《济公全传》中有“五雷八卦天师符”的名目,恐怕与此有关。但书中语焉不详,只知此符呈卷轴状,平时挂在家中,可祛除邪祟,镇宅保平安。中间这符被秦丞相得去,挂在阁天楼中,不想给阁天楼招来一场火灾,才有后来秦相派人去灵隐寺借木材的故事。清初《新镌绣像曲头陀济颠全传》第二十二回《看香市沿途戏谑 借雷公拨正邪萌》记,有个卖假药的发誓说:“如若有假,必遭赤心忠良王元帅金鞭打死,或遭天心正法五雷击死。”于是济公跟疯道士学来了“五雷戏法”,“只要书一道灵符,将纸封着,若要用时,暗地拆开,手中就有轰雷迸起,人人害怕,不敢轻用”,将坏人戏耍了一番。而郭广瑞《济公全传》中济公请雷时,则需要恭恭敬敬向着西北乾天磕三个头,一反平时玩世不恭的状态。甚至济公的徒弟见了,都会奇怪:“我自从认济公为师,也未见他磕过头。他在庙里也从没烧过香,拜过佛。”这也算是怪事了。雷公电母,明代彩绘本《真禅内印顿证虚凝法界金刚智经》诸书所言五雷法甚是神异,几乎无所不能。比如拘神遣将:《西游记》“车迟国斗法”一回,虎力大仙求雨用的就是五雷法,惊动了玉帝,招来邓天君并雷公电母等等。比如排兵布阵:《水浒传》《锋剑春秋》《宋太祖三下南唐》等古典小说中,都有五雷阵的相关记述。这里我们只重点说一下《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个故事:乾隆己未(公元1739年)龚集生住在北京的灵佑宫里,与一个道士结识。龚请道士看戏,完事后道士说要回请龚看傀儡戏。晚上就在道士的居所的一个棋局上面,龚集生果然看到了一场惟妙惟肖的“傀儡戏”,而且每一出演完之后,小演员们都会忽然消失不见,而下一出的演员又忽然落到棋局上开演。看得龚集生等人既惊又喜。最后道士告诉他,这是用五雷法驱使狐狸做到的。“然惟供驱使则可,若或役之盗物,役之祟人,或摄召狐女荐枕席,则天谴立至矣。”三、妖怪何以避雷劫?

《济公传》“白水湖捉妖”一段,说“飞龙”幻化的“假济公”,在与湖中妖怪斗法时,忽然天雷降下,湖中妖怪赶紧躲避。而“台上假济颠也怕雷,他也是妖精,自己一想:得找个有造化的人,可以躲避雷,大概知府顾国章皇上家的四品官,必有造化。”这里就涉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母题,就是“妖怪避雷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民间纸马,清代什么是“妖怪避雷劫”,诸家说法并不十分统一。大概就是:妖怪经过一定时间(或说六十年或说五百年不等)的修炼,就会有天雷来劈打于它,是为“天雷劫”,或说“雷火劫”。如果让妖怪避过这一次雷劈,那它就能晋级再活、再修炼一个时间段(或六十年或五百年),等待下一次雷劫,周而复始(或说三次以后就不会再劈)。躲避雷劫的最常用办法,就是找一个有造化的人来依附,因为雷不会劈有造化的人。避雷劫的故事情节在清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并占据很重要的分量。如《三侠五义》第二回,有“雷部宣威狐狸避难”的情节,说包公幼年时在古庙中避雨,“忽觉背后有人一搂,将腰抱住,包公回头看时,却是一个女子,羞容满面,其惊怕之态令人可怜。包公暗自想道:‘不知谁家女子从此经过,遇此大雨,看她光景想来是怕雷。慢说此柔弱女子,就是我三黑闻此雷声,也觉胆寒。’因此索性将衣服展开,遮护女子。外边雷声愈急,不离顶门。约有两三刻的工夫,雨声渐小,雷始止声。”此后包二嫂送来毒饼暗害包公,狐狸施法术将毒饼从包公手中打落,是为狐狸一报恩。二嫂又以取簪为名诱骗包公入井,狐狸又诱包公出井,并暗赠照妖镜,是为狐狸二报恩。包公赶考时,“阴差阳错”下与李氏小姐定亲,并得古今盆,是为狐狸三报恩。古今盆后来医好李太后的眼疾,而照妖镜、古今盆,与陈州放粮时所得之游仙枕,遂为开封府三宝,引出白玉堂盗三宝等一系列情节。《海公案》中也是五指山之豸兽避雷劫,躲在海玉衡书案下,其后天使带豸兽托生海家,是为海瑞。明,佚名,雷神图轴《聊斋志异》中《娇娜》《小翠》两篇也以“雷劫说”铺垫。《娇娜》是说书生孔雪笠于患难之中结交皇甫公子及其一家,皇甫救济孔,并聘以表妹阿松(不是娇娜。至于为什么,请查看原文……)。后皇甫公子向孔雪笠道明自己全家皆狐之事,并央求孔助避雷劫,一家狐妖遂得活命。《小翠》则开篇即讲明狐狸受王太常之恩,得避雷劫,后狐女小翠嫁与王氏痴儿元丰,所为报恩之故。纪晓岚说:“狐狸避雷劫的故事,在宋以后的小说里有很多。但这个说法好像有问题。说狐狸没有罪吧,天雷届时来劈就是滥用刑罚。说狐狸有罪吧,又为什么不是犯罪后即予以惩罚,非得等到那个时限呢?而且让它知道提前躲避,躲过那一时又不再追究。这上天的刑罚也太不靠谱了吧。”(《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其实民间传说不能深究,“认真你就输了”。而且一则避雷劫的不只有狐狸,其他妖怪甚至修炼左道的人类也会有雷劫之忧。二则说宋以后也不太对,避雷劫的故事基本出现在明以后,唐宋时流传的则是另外一类故事。清《醉茶志怪》中有“卖书叟”一则,说的是蝎虎精避雷劫的故事,其情节略似《庄子·外物篇》的“神龟现梦”——山左人董生(有姓无名),聪敏过人。有一个卖书的老人跟他过从愈密,老人擅长算命,推算的事也都能应验,曾推算董生的命运说:“四十岁就能做封疆大吏,最后可以位列王侯。”后来有一天晚上,董生酒醉,老人留宿在董生家里。老人告诉董生:“予醉眠后,万勿私窥。”董生允诺,但老人又反复嘱咐,遂使董生疑心。晚上过去一看,发现老人变成了一只大蝎虎,董生遂将之斩杀。后来老人托梦对董生说:“我本来以为你是个有造化的人,所以想倚靠你躲避雷劫,没成想竟能遭你毒手。你我交好多年,我没有得罪过你。你发现我的原形,跟我绝交已经到头儿了,怎么能忍心下此毒手?”后来董生惑于白莲教,占据山头,自立为王,终至满门抄斩。《醉茶志怪》中又有“妖避雷”一则,说作者本县田家庄关圣庙有棵二百多岁的古槐,某雷雨天,树梢上站着一个小孩,光着身子,手拿红旗,旗子一挥,雷电就退散了,反复多次,雷不得劈。天放晴之后,人们在庙墙上见到一个大蝎虎,长有七尺多。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说,人们把那蝎虎杀死了,看到那红旗只有一寸多,“败布夹以草梗而已”。前引雷劫之说都是清代的,明代也有少量内容,如《于少保萃忠传》中“乌道人”事,这里就不细说了。雷公击五毒,民间纸马,陕西凤翔《西游记》中倒是有与之相关的一个说法,可以窥见“雷劫”之说的早期状态。说第二回石猴学艺须菩提,须菩提告知以雷、火、风“三灾”:“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顔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埿垣宫,五臓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倶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鸹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疎,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前面引用的叶迁韶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也记载在《太平广记》中,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狄仁杰。也是说雷公被夹在树中,但这回交待了雷公被困的原因:大树中有乖龙,雷公本想劈开大树抓取乖龙,不成想反被大树所困。“乖龙”为何物,原文中并没有细说。但同样是《太平广记》的卷四二五中还引用了《北梦琐言》的说法:“世言乖龙苦于行雨,而多窜匿,为雷神捕之。”后面还说,乖龙常常藏在古木及楹柱里,所以古木楹柱常遭雷劈;有时在旷野中无处躲藏,就躲到牛角或牧童身上,往往人畜便受到牵连而遭雷劈。宋《茅亭客话》卷五“避雷”条说:至道丙申年(996年)夏五月,有个叫做罗袂长的俳优(相当于演员)早晨去南郭井口庄走亲戚,路上拿了别人三条鱼放雨伞里,回来的时候遇上雷雨,罗袂长怕鱼是龙变的,所以把伞丢弃在田亩之中。辗转次日回到家中,有人来给他送回伞和鱼,说见到雷取龙而去,伞及鱼也被燎伤。“雷劫说”大概就是在此“雷取乖龙”的传说基础上混合佛家“劫数”之说而来。乖龙传说其实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虽然并没有宋代文献中那样明确。比如元稹《放言五首·其三》曰: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说文解字》:“乖,戾也。”乖龙,大概就是不守行雨天职的龙。东汉·王充《论衡·龙虚篇》就已经说了:“盛夏之时,雷电击折破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世无愚智贤不肖,皆谓之然。”可见汉代就有相关传说。至于《山海经》中有“服之不畏雷”的鸟和鱼,都能拿来避雷。乖龙如果“读”过《山海经》,恐怕就不用再躲到树木屋室里面了吧?编辑 | 安梁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六爻入门自学第3课:六十四卦

学习六爻需要一定的易学基础,如果基础知识不太牢,请翻看以前更新的《易学入门》系列视频。

八卦由三个爻位组成,称为单卦或纯卦。两个纯卦上下两两重叠,组合变化成六十四卦,因为两两重叠在一起,又称为重卦。六爻预测法用的就是重卦进行预测。

六十四卦有卦辞和爻辞及卦象,依据这些内容可以做卜筮预测,但这种预测只能为大的方向,并不具体,而且六爻预测并不以这些做为断卦依据,而是以“刑冲合害、生克制化”为断卦准则,所以本篇内容,只介绍六十四卦的基本内容。

一、64卦的由来。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纯卦,自己相互重叠,称为本宫卦。在本宫卦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可以变出新的七个重卦,七个新的重卦加上本宫卦,每卦共计八个,这八个卦全部属于一个宫位的卦。

八个本宫卦变化,则一共变化出六十四个卦位,称为八宫六十四卦。

因为六十四卦由上下两个单卦组成,所以上面的单卦称为上卦或者外卦。下面的单卦称为下卦或者内卦。

那这个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

1、在本宫卦的基础上,初爻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一个新的重卦。

2、在变出卦的基础上,第二个爻位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出一个新的重卦。

3、在第2条基础上,第三个爻位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出一个新的重卦。

4、在第3条基础上,第四个爻位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出一个新的重卦。

5、在第4条基础上,第五个爻位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出一个新的重卦。

6、在第5条基础上,第四个爻位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出一个新的重卦,这个卦也称为“游魂卦”。

7、在第6条基础上,下三个爻位发生变化,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出一个新的重卦,这个卦也称为“归魂卦”。

二、八宫六十四卦

1、乾宫卦

上乾下乾,为乾为天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乾下巽,为天风垢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乾下艮,为天山盾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乾下坤,为天地否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巽下坤,为风地观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艮下坤,为山地剥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离下坤,为火地晋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离下乾,为火天大有卦

2、兑宫卦

上兑下兑,为兑为泽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兑下坎,为泽水困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兑下坤,为泽地萃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兑下艮,为泽山咸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坎下艮,为水山蹇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坤下艮,为地山谦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震下艮,为雷山小过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震下兑,为雷泽归妹卦

3、离宫卦

上离下离,为离为火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离下艮,为火山旅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离下巽,为火风鼎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离下坎,为火水未济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艮下坎,为山水蒙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巽下坎,为风水涣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乾下坎,为天水讼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乾下离,为天火同人卦

4、震宫卦

上震下震,为震为雷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震下坤,为雷地豫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震下坎,为雷水解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震下巽,为雷风恒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坤下巽,为地风升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坎下巽,为水风井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兑下巽,为泽风大过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兑下震,为泽雷随卦

5、巽宫卦

上巽下巽,为巽为风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巽下乾,为风天小畜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巽下离,为风火家人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巽下震,为风雷益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乾下震,为天雷无妄

五爻变化,变成上离下震,为火雷噬嗑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艮下震,为山雷颐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艮下巽,为山风盅卦

6、坎宫卦

上坎下坎,为坎为水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坎下兑,为水泽节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坎下震,为水雷屯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坎下离,为水火既济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兑下离,为泽火革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震下离,为雷火丰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坤下离,为地火明夷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坤下坎,为地水师卦

7、艮宫卦

上艮下艮,为艮为山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艮下离,为山火贲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艮下乾,为山天大畜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艮下兑,为山泽损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离下兑,为火泽睽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乾下兑,为天泽履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巽下兑,为风泽中孚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巽下艮,为风山渐卦

8、坤宫卦

上坤下坤,为坤为地卦

初爻变化,变成上坤下震,为地雷复卦

二爻变化,变成上坤下兑,为地泽临卦

三爻变化,变成上坤下乾,为地天泰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震下乾,为雷天大壮卦

五爻变化,变成上兑下乾,为泽天夬(guai)卦

四爻变化,变成上坎下乾,为水天需卦

下三爻变,变成上坎下坤,为水地比卦

传播易学传统文化,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欢迎点赞关注。

玄空的逻辑结构简述

序:

科学体系的建立是从公理的建立开始的,就像欧几里德用五条公理建立起了平面几何。以前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玄学是没有这样一套公理系统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在本文中,你将看到传统公理系统其实早就存在了,只可惜一直以来没有被人正确认识。

空空公理和定理的规定

玄空理论的第一公理:元空

的基本事实,从宋代理学以来,无极图这个圆被后来无数的人将其引为书目之首,用来阐明其理论的起始逻辑。

其实一般人看到这个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有什么用?古人把它吹的天上有天下无的。其实这个圆是一个基本定义,就像数学里定义一个a{-∞, ∞}集合。

而元空图在这里的定义是平衡、均匀、圆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由第一公理推导的第一定理:等量的阴阳二气在圆中呈动态平衡

因为元空的平衡均匀特性,使的在其内的两种等量的力量可以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说无极而生太极。

由元空公理和太极图推导出第二条定理:河图

太极图推出河图的过程,与太极图推出洛书的过程相似,网络中和上面提到的书中都有说明,这里就不作细论了。只要知道河图是静态元空的数字表达示式就可以了,它代表的是圆满和生成。

由河图得出推论一:1、3、5、7、9为阳数;2、4、6、8、10为偶数;天数和为25,地数和为30。

由公理和第一定理推出第三定理:洛书

如何由元空图和阴阳图推出洛书,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如《河洛精蕴》、《藏山雷学》等,网络里早有人证明过,如通过太阳影子等,有兴趣的易友可以百度来一观,总之只要知道洛书是动态元空的一个数字表达式,代表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可,它也是元空公理下的一个定理。

由洛书推导出推论一:纵横相加和为15,

由洛书推导出推论二:4、9、5、1、6相加和为25;2、7、5、3

8相加和为25,而由洛书推论一可知,25为天数主动。而通过自然界的事物的归纳总结,我们会发现能量的表现方式,是以螺旋方式出现的,大到宇宙,风暴之眼,中到人的头顶旋,人手指的螺纹,小到磁场,电子轨迹等等,这种表现与洛书所呈现的这种形状十分相似,故这种形状代表了能量的运动。

其实这些公理、定理每一本古书都在写都在说,只是没人将它们有条理的归纳而已。接下来,我会用这些东西来推导出玄空风水的理论结构。

第一步  从设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及画圈

假设你是第一位玄空风水祖师,考虑到前人的所有风水理论都不理想,想要重新设计一套理论来指导风水墓葬,应该怎么入手?

现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就是上面的一条公理,数条定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么考虑,现在掌握的这套公理,是自洽的,是完美的,可以用它来发明一套逻辑严谨,完美的风水理论。

第一步做法:将我要做的山水放到公理之下,只有将其放在公理中,我才可以使用其中的定理来操作。怎么放?很简单,画个圈,将山水圈起来。圈多大?想多大就多大,想多小就多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为这是我的公理特性。

所以将元空图在现实里真实的想象成一个圈,将我们要考量的山水放在这个圈里来。圈的大小由山、水共同决定的,所以风水里有祖山、父母山,水口这些定义,它们的意义在于确定这个圈有多大。

元空图被真实的做为一个方运用了起来,用来界量山水格局的总量,然后我们会在这一个圈里来讨论它的内涵。而这就是元空图的真正作用。

为什么前人说观水口的时候以目尽处为准?这个目尽处的意思就是边界的意思,它的作用就是确定这个虚圈要画多大的重要依据。

说到这儿说句题外话,历代以来就没人发现圆这种用法吗?当然不是,中医里清代明医黄元御的圆运动理论,以及《黄氏圈论》,以及丹道家的一些书,它们都是将这个公理同时作为一个方来使用。可见这种用法其实一直都有人在使用。

第二步  来龙与去水的对照

将山水圈到圆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将这两个不同东西区分开来。山为静,水为动,故一静一动两个事物。在圈中自然形成了太极图,这是由无极而成太极。于是我们可以在此使用太极图相关的定理来作为方。

从逻辑上来说,这里可能有人说山水总量是不同的,在这个圈里你就不是平衡和均匀的,你还怎么来作用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步画虚圈的目的就是在于单纯的将山水模型化,玄空玄空,将其化为玄化化空,将其理想化处理,然后以理想型的模型来处理整个山水的问题。这有点像我们现代科学里的数学建模。

所以在这个圈里,山水分出阴阳之后,需要我们将其确定下来,这个确定的方法,就是风水里的以水口定来龙,或是以龙定水口,龙与水是一对阴阳,要在圈中体现平衡,那么,它们的位置必然是对照关系。

知来龙方向,则知道水口在其对方;知水口方向,则可知来龙在其对照方向。

第三步 龙、山、向、水代表了能量的运动轨迹

如果风水只是以龙、水为方向安葬,我们就会看到上面这样,这不是活的,这是静态的,没有生气,它不能体现动态的气运行的轨迹,所以作为风水设计者,在将龙水分开之后,还需要进行立向操作。

立向的作用是在龙水阴阳确定的情况下,找到气运动的轨迹,乘生气。怎么乘?

看上图,比如我立了4、6宫为龙和水,划分了阴阳,那么,气的运动轨迹并不是直接的从4到6,而是从4到9,然后通过5到1,最后才到了6,所以乘生气,就是要站在中宫立1、9宫代表的山向,这就能乘到能量的轨迹了。举例,比如来龙是辛,庚酉辛是兑七宫,故山、向、水皆在2、7、5、3、8这条旋臂上,因为龙与水相对,故水口在3宫,甲卯乙三山,辛与乙对,故乙为水口;山则在2宫,2宫未坤申,申与辛同为人元,故申为山;向在八宫丑艮寅,寅为人元,故申山寅向。

所以我们可以在风水书上看到下面这个图为标准图的意义就在这里了:

因为龙、向、山、水皆在卍子的同一旋臂上,所以称之为合。而龙、水、山、向四字之间的推导又出现了简易的‘经四位起父母’口诀,所谓的“经四位起父母”。

本质还是为了使龙、向、山、水处在同一旋臂上。其实只要记住上面的洛书卍字图,自然就能很容易的确定龙向山水了。

关于合五、合十、合十五的必要性

上面的一、四合五,一九、三七、二八合十,七八合十五,在风水处理里它们被一再的提出来,要求操作者遵守这个规则,原因是什么?一方面,上面的能量轨迹会使的过程中的两个点自然形成合五合十合十五这种情况,另一方面从河图生成原理来说,五、十、十五皆与五有很大的关系,而五的作用是中和,能让生数转化为成数,能让成数转化为生数。

第四步  穴定天心

找到了能量的运动轨迹,即可以确定龙、山、向、水,取龙水连线与山向连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交点,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个点在元空这个圈里,就是圆心,也即十道天心,在洛书中就是中五,在能量轨迹上就是乘生气的点,也是合五合十合十五的转换点,所以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点,而这个点,也是我们第一步所画圈的圆心,也就是墓穴所在。

这里我们就需要注意到最前面,我们所说画圈的时候大小的问题,根据水口与中心的距离推算出穴的与后面宗祖、少祖、父母要使用的距离,尽可能的做到近似等矩,如果水太近,圈相对小,如果水远,则圈大,圈小一般考虑的要素就少,如果圈大要考虑的来龙和周围的砂就要更多。同时也可以结合案山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大小。至此便是定出了穴位。

第五步  排山排水判断山水能量转换的特征

太极图是一个动态图,故在定了阴阳之后,还需要确定这个动态图中各个节点的能量收放情况。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排山和排水或叫挨星。气就像能量,山水之间气的转换类比看作是中学物理中的势能与动能的转换。山高为势,故山越高风越大,水低显动,故河越近海口越宽。

能量轨迹作为能量转移的通道,从洛书数字上来看,它是有大有小的,这说明它的收放能量的作用也是有大有小。

比如龙从乾六宫来,巽四为水口,立子山午向,六为龙之能量起点,代表势能从山上转下来通过山之1宫,1代表能量收放小,或是通道小,转化慢,再转入中五宫,被转化,从向9宫最大量放出,最终出现在水口4宫,完全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中,谁的作用有多大,是要通过排山、排水来确定的。(注:这里提到在数字大小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说1就真的小,9就真的大,实际的操作是通过元运来判断的,当运大,失运则小)。

用传统的话来说就是排山排水分别观察山向的吉凶情况。

中州玄空风水有排龙诀,玉函通秘、天玉经也有天地、地卦一说,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判断整个能量转化过程里各个部位的大小问题。

上面说完排来龙用以判断山龙,而排水则用以判断水,其本质还是如此。

当然,此段只是说明大概原理,这部分因流传混乱,门派林立,方法多样,故不能细细一一推论,但本质问题看的清楚,则在验证方法上则能沙中挑金。

第六步  顺逆四十八局阴阳大反悖

三阶的幻方从数学角度来说是有两个解的,其中一个解是洛书,而另一个解则是将洛书的四维宫左右互换,而形成的另一个镜像洛书,常规洛如果为顺局,因为24个山的设定故有24局,那么镜像洛书则是逆局,也有24个山也有24局,故一共48局。

正局和逆局的使用是根据自然山水的对应情况来选择的。自然界的山水变化万千,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如果山水合顺局就用顺局,如果山水合逆局则应当用其逆局。

后记  玄空余事

玄空的内容并不是仅仅只有上面这些还有如三般卦、挨星、砂法、城门、流运、兼线的处理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在结构之上的细节处理。比如关于龙的处理,中州有排龙诀,玉函通秘有排山诀;关于水口则有城门诀,还有排水诀之类的,关于流运则有年月日时之不同。总之余事多多,有些口诀还争论很大,比如坤诀的问题。本文只论整体结构,到第六步玄空操作的整体结构已经明晰。结构里具体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在没有人正本清源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每一个诀的情况,另一方面聪明人可以在结构上来研究诀的问题,再就是寻访名师真传。

总之就个人看来,玄空风水从逻辑上来说是一门严谨且独立的学问。且有一定的特色,值的学习。是为之记!

本文部分参照来源于网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