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分野(分野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2 22:17:36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自由派、保守派、左派、右派,西方政治中的各种派别有何异同?

自由派、保守派、左派、右派是西方近现代政治史上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词汇逐渐从政治领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艺术、宗教、文学等诸多领域衍生出了许多分支派别。

一般来说,自由派等同于左派,保守派等同于右派。但在许多地方,这个等同关系并不成立,比如时期的中国自由派主张效法英美体制,而左派主张效法苏联体制。又比如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是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教士为改造社会掀起的一场左翼解放运动,但教会又是保守派的代表。因而简单的将自由派、保守派、左派、右派一一对应往往会造成误解,在历史上自由派与保守派、左派与右派这两对冤家也确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拉丁美洲左派代表人物切•格瓦拉

自由派与保守派发端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这场革命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值得商榷的。相比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640年的的英国革命不仅影响范围小,烈度较低,阶级对立也不明显。与其说这是一场革命,倒不如这只是几百年来英国贵族与国王博弈的延续。只不过这次玩的过火了,把国王砍了,建立了共和国。

1215年,英国约翰王在贵族的胁迫下签署了《大宪章》,国王征税、司法权受到限制。1258年,约翰王的儿子亨利三世为了远征西西里加税,贵族们极为不满,直接带兵入宫迫使亨利三世同意召开议会,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牛津条例》在《大宪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并确立了议会法规的最高权威,规定一切法律不得与议会法令相抵触,并规定议会每年召开三次。

定期召开议会标志着作为国家常设机构的议会正式诞生,也是贵族议会与王权的斗争的一个里程碑。尽管从时间上讲,起源于930年的冰岛议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但英国议会的影响力显然要大的多,此后各国的议会政治皆学习英国,英国议会因此获得“议会之母”的称号。

英国议在地威斯敏斯特宫

金雀花王朝末期,为了争夺王位,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爆发了惨烈的玫瑰战争,大批贵族被卷入其中,纷纷丧命。贵族议会对王权的限制也被削弱,都铎王朝的君主们因此得以推行专制统治。但国王并没有趁机解散议会,反而与议会一道统治国家。因为都铎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七世是靠战争与谋略,而不是靠血统即位的,其王权的合法性离不开议会的支持。而且议会制度已经确立了两百多年,想彻底废除也非易事,倒不如留着作为统治工具。

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王位传给了苏格兰国王詹姆士,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斯图亚特王朝建立。然而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不了解英国国情,鼓吹君权神授,否定了议会对于王权的合法性的作用,肆无忌惮的扩张王权。詹姆士于1610年和1614年两度解散议会,并在其后的七年间不再召集议会。与此同时,借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一大批资产阶级新贵族进入议会下院。双方摩擦不断,最终在1640年走向对立,议会也被分为两派,形成了维护王权的骑士党和维护议会的圆颅党。

在之后的第一次内战中,议会一方又细分为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长老派以苏格兰长老会为主体,主张废除主教,效法加尔文派,由选举出来的“长老”来管理教会;在政治上,他们倾向于寡头治国,精英政治;独立派以清教徒为主体,要求废除教会管理机构,由各地信徒自行组织。在政治上,他们倾向于废除君主制,甚至不承认贵族统治的合理性,其代表人物是奥利佛•克伦威尔;平等派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主张建立政治,人人都参加国家的治理,代表人物是约翰·李尔本。

英国内战

1647年11月11日,国王查理一世逃脱了议会的掌控,企图使用武力恢复王权。为了得到苏格兰的支持,查理一世向长老派许诺在三年内强行推广长老会教派,苏格兰人则同意派遣一支军队帮助他与英军作战,内战再起。

在第二次内战中,议会长老派与苏格兰人及王党暗中勾结。独立派与平等派联合出兵闯进议会,将140名长老派议员驱逐出议会。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议会推上了断头台,王国倾覆,共和国建立。克伦威尔依靠个人在军中的威望,清洗了平等派军官,完全掌握了军权。1653年,克伦威尔以叛国罪名将平等派领袖约翰•李尔本逮捕,并解散了议会,开始了军事,称护国公。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革命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军事强人的统治,拿破仑帝国是如此,克伦威尔亦是如此,除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其他地区的革命几乎都遵循这一规律。但拿破仑帝国吸收了大革命的成果,建立了完备的资产阶级政府,而克伦威尔完全依靠军事高压维持着国家。

从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革命尽管有提出人人平等的平等派,但也混合了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以及宗教冲突。党派的对立并不等同于阶级的分野,双方阵营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各社会阶层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与整个英国的社会结构基本吻合。这种情况使内战中阶级的分野十分模糊,英国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属性也大打折扣。因而英国革命未能建立一个能够运行的资产阶级政府并非是克伦威尔的个人能力不如拿破仑,而是英法两国不同的国情所致。

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其子理查德·克伦威尔继任护国公,但他缺乏父亲的能力与威望,很快就被推翻,流亡法国。这时的英国人发现尽管取得了革命胜利,但革命没能创造新的政治制度,共和国、护国政治、议会政治、军事管制等等都试过了,但无一成功。无奈之下,英国人又恢复了王国,把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扶上王座。

同样是复辟,法国的波旁王朝就没那么好运了,民众根本不欢迎国王,是在其他君主国的武力支持下,波旁王朝才复辟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如果不是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作大死,在新教的英国推行天主教,斯图亚特王朝还会安稳的统治下去。

由于查理二世无子,在他死后詹姆士二世会继承王位。议会中的一部分议员反对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提出《排斥法案》,准备把詹姆士排斥在王位继承者之外,而另一派议员则支持世袭王权。双方互相攻讦,反对王权的一派被对手称为辉格(Whig一词起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辉格党人则称对方为托利(Tory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此后两党在议会长期对立,只不过对立的焦点与时俱进,不再是王权问题了。

总体来说,辉格党主张自由贸易和改革,而保守党则因循守旧。1832年,议会改革,辉格党改名为自由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党的地位逐渐被工党所取代。托利党改名为保守党,现在英国议会的第一大党就是保守党。不仅是在英国,效法英国议会政治的国家也存在着自由与保守两个对立党派,比如美国的共和党属于自由党,属于保守党。

英国议会两党辩论

左派与右派发源于前面多次提到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在制宪议会上,支持王权的与王权反对者激烈争论。在议会大厅里,坐在议长的左侧是王权的反对者们,而王权的支持者士们则坐在右侧,左派和右派由此而来。

与辉格党和托利党的争端不同,法国的右派虽支持王权,却只是支持君主立宪下的王权。左派主张废除君主,建立共和国。而辉格党与托利党争论的仅仅是王位继承人,辉格党希望詹姆士二世无缘王位,从他两个信仰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安妮中选取国王。1688年光荣革命所采取的就是这一方案,詹姆士二世被推翻,玛丽和他的新教徒丈夫、荷兰执政威廉被立为国王。

托利党遵从王位继承顺序,理应由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尽管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但詹姆士二世没有儿子,两个女儿又都是新教徒,把詹姆士二世熬过去就完事了。然而詹姆士二世即位后有了一个小王子,小王子的母亲是一位意大利天主教徒。这下托利党也慌了,急忙与辉格党联手促成了光荣革命。相比之下,法国的左派与右派显然更有革命性。

除了左派和右派,法国大革命时期还产生了山岳派与平原派。山岳派倾向于共和制,属于比较激进的左派,由于这部分议员的座位在会场的高处,故称山岳派。平原派就是中间派,这部分议员缺乏明确观点的、立场不稳固,人们称为平原派或沼泽派。但这些派别称呼没有左派和右派的影响大,并未传播开来。

在自然科学领域,一条划分规则可以清晰的将世间万物分门别类。但在人文社科领域,大部分的概念都是相对的,自由派、保守派、左派、右派都是如此。比如在王权专制时期,王权派是右派,君主立宪派是左派。到了君主立宪时期,立宪派是右派,共和派是左派。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时期,资产阶级是右派,无产阶级是左派。又比如在某地区西装革履是自由派对象征,但在另一个地方,西装革履反而成了保守派的象征。总之,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下,许多派别、主义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唯有立足实际、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理解各种词汇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名家论艺|了庐:从“阴晴众壑殊”看山水画的现代性

了庐

中国山水画一直有“澄怀观道”之说,且尤重诗的思考方向。王维在《终南山》诗中有句:“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年近八旬的知名画家了庐一直致力于中国画创作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抓住阴晴,这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表现。作为中国画画家,如果要去表现山水,不但要深入其中,游山观水,更要触景生情,抓住自己的感觉。本文为了庐回顾其山水阴晴系列创作的随感回忆。

我年轻时在跟前辈学者学习诗文的过程中,在山水诗中找到了可以寄托的空间。我爱好的山水诗人中,如六朝的谢灵运,唐代的李白、王维、杜牧,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他们的山水诗文作品,给我带来一种对大自然的神往。

年长后我也曾有幸利用各种公差和假期去旅游,多次往返于长江三峡及华山、峨眉山、衡山、黄山、庐山、武夷山、雁荡山等许多名山大川,当时带着传统绘画中的山水形象,面对着真山、真水,即新鲜又陌生,却又梳理不出一种自己可以去表现的办法。

明代沈周《庐山高图》

到了1975年,我有幸兼从关良老师那边感悟到一些现代美学的理念。到了1980年代以后,我带着对山水画在写生和创作过程中长期困惑的问题,重游了各地的名山大川,多次往返于大西南,后来又到了东北和华北各地,加深了我对记忆中的印象和诗的感觉。在山林和峡谷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王维《在终南山》一诗中所描绘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的自然变化和感觉。在创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又是关良老师给了我许多很重要的启示,后来当我把一批以山水阴晴为主题的写生创作的水墨作品给关良老师检阅的时候,他又说,“你胆子可以大一点,可以把印象的东西加入自己无限的想象。”

清代石涛山水画 山林乐事图轴

通过临摹古与后来这一系列的山水创作,也使我对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自有丘壑”这些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所谓胸中的丘壑,已不是纯客观的丘壑,而是经过自己生华的艺术形象和诗的境界。我感觉到,写生和表现山水,不但要如石涛所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更要以诗人的情怀乐在其中,尽情游玩,直到乐而忘返,情神交融。

以庐山而言,历来是高人幽居之处,山水名作较多,比如沈周的《庐山高图》。

了庐《庐山阴晴》

庐山既然是高人幽居处,我1980年代在画《庐山阴晴》时就想着“自有幽人独往来”,所以山在右上角,画了一些烟云,烟云的境界,加上庙宇,本身不光是方外人也好,世人叫高人也好,自有幽人独往来。左边我用了青色——因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太有名了,这主要是表现“自有幽人独往来”。

《武夷阴晴》是表现武夷山的,武夷山的石多是石灰岩,特别到了武夷山最前面的大王峰,山石结构跟南方其他山有很多不同。当时考虑到这一点,就一直想怎么来表达呢?后来想起《世说新语》里所记的“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我改写成“九曲争流、千岩竞秀”,所以用了一种与传统不一样的手法——倒过来的画法,主要让人感觉到它石灰岩的属性,武夷山大王峰前面有一个小的,好像叫红石峡,说明那边山体的颜色基本上是丹霞地貌。

《赤壁阴晴》,主要是表现苏东坡的《赤壁赋》,呈现夜游的情景。

了庐《终南阴晴》

《终南阴晴》中的终南山是历代文人的隐居地,但事实上隐士中有不少假隐士,他们是“隐居”为名,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要去做官。所以我想在画作中去表现这样一种历史感与讽刺感,后来想了一句诗,“山水有清音,进退两相宜。”也就是假借“隐居”为名,试图受到朝廷的关注去做官,但是不去也可以,也有人留下来,进退两相宜,既可以进又可以退。

“山水有清音”怎么表现呢?我在“清音”二字上做文章,想起贺天健先生经常用的一种手法——游丝袅空皴,这样的皴法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这件作品后来在中华艺术宫展览时,是与《空谷阴晴》一起展览的,这张画抓住“皴”的节奏感,表现余音袅袅,主要是山水有轻音,进退两相宜。终南山我只抓住这一局部,虽然这张作品中,山没有见顶,下面也没有,就画中间一个局部,有一个小房子——也就是说,这地方可以进,也可以退,实际上画中表现的是假隐士。

了庐《巴山阴晴》

再说到《巴山阴晴》,记得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长江上旅游去过好几次,最长的一次是从乐山乘船到宜宾,再乘船到庐州,从庐州再乘船到重庆,从重庆乘船一路下来到上海。

在长江三峡来回那么多次,为什么想到画《巴山阴晴》呢?因为长江三峡,从白帝城开始,夔峡、巫峡、巴峡,到巫峡的时候,人家说巫峡云雾茫茫,上去也看不清楚,但过了巫峡以后,船到了巴峡以后,就不一样了,巴东现在属于湖北省了。

《巴山阴晴》的特点是用了红的线条,那是因为过巫峡的时候烟雨蒙蒙看不清楚,过了巫峡到巴东时,那天正好天大亮,太阳出来了,这时候与前面的巫峡一对比,感觉特别红,我想强调对比感,所以第一笔用红色的线条表现山体,后面那个山是黑的,这样对比就出来了。

还有一幅叫《合掌阴晴》,主要是表现的是雁荡山合掌峰,像两个手掌一样,是想表现佛教的那种顶礼膜拜感。

了庐《太湖烟波》

《太湖烟波》主要表现风和日丽,风和——所以画的船感觉是很平稳的,日丽,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太湖两岸的颜色特别清晰。

再说华山,1999年我到华山去,去的前几天一直下雨,我们就住在宾馆里,有一次下午睡了一觉,起来以后站在阳台上,正好雨停了,太阳出来,看那个苍龙岭石壁,本来是带黄的带红的,太阳一出来正像金的龙一样在腾,真是像苍龙,阳光一照,那边山的石头,像金色一样,所以回来后我做了一首旧体诗。

我第一次到苍龙岭是1975年爬上去的,整整两天,只有三个人,没有碰到人,山上极陡,都是拉着铁链子上去,铁链子还是坏的,路也没有,都是坑,有的只能放一个脚尖,我开始不想上去,因为到了之后一看,太险了,真是“华山天下险”——就不敢爬了。跟我同路走的两个人是路上碰到的,他们是出差过来,他们两个说:“小伙子你不想上去?你是不是怕?”我说是,他们两个就鼓励我:“这样吧,你走在中间,我们一前一后。”所以后来就被他们鼓励着这样上去的,一直爬到北峰,这条路真是太险了。

记得苍龙岭是从北峰到中峰,中间高的落差800米,就像一个房子上面的屋脊一样,中间空间这一条道有500米,在500米中间有800米的落差,这个高度相当高。当时路都是坏的,我在上面爬,眼睛都不敢看的,两边都是悬崖峭壁,链子也是坏的,怪不得有记载唐代的韩愈到那里就哭了,把书都扔掉了,那真是险——有时感觉这简直是玩命的事情啊。

爬上去后我们在华山西峰的山洞里待了一晚,山洞里非常之冷。后来下山,更险,上山容易下山难,往下走特别害怕。所以对于华山苍龙岭,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害怕,我当时想我如果从山上掉下去了,家里人可能也不知道我掉在什么地方,人都没有了,这个苍龙岭太险了。

回来以后印象一直在,一直想把这种险表达出来,但是不知道怎么表现。我平时到上山就是玩,痛痛快快玩,玩到乐而忘返。

后来直到1990年代,才画了《苍龙岭》,比这批阴晴的山水作品晚。

了庐《苍龙岭》

其实就我的创作感受而言,用哪一种笔墨来表现,一方面是一定要触景生情——这是用诗人的方法,所谓乐在其中,乐而忘返,情就在其中了,这时候思考方式就出来了,你表现出来的情景就有诗意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创作,首先他们一种错误的想法是怎么表现现代,总爱从形象上考虑,实际上还是不要先从形象考虑,不妨就从面对真实的具象,去感觉,不管整体还是局部,如果把这样的感觉表现出来,我认为那就是现代的。

在这一系列“阴晴”山水系列作品中,我并没有特意去考虑现代性,只是通过抓住了局部。

王维在《终南山》诗中有句:“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抓住阴晴,这是传统哲学思想的表现。我后来借鉴这一点并有意识地思考与创作,根据不同的地点具体抓住自己感觉的一种局部或者整体去进行表现,不刻意,也就是把自己最真实的感觉来表现出来,这种感觉整体出现也可以,局部出现也可以,我个人以为这样表现出来其实就是现代的。

现在不少人常说要有时代性,其实时代性并不是形式上的,包括借鉴西方绘画,也不应该刻意,而应该把自己对山水的独特感觉表现出来。

(注:本文根据了庐口述整理)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丁晓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传王维作《江山霁雪图》(局部)之“寒林远眺”

传王维作《江山霁雪图》(局部)之“江岫精舍”

传王维作《江山霁雪图》(局部)之“沙渚渔归”

王维是诗画兼长的中国传统文人。他以诗立世,生前画名并不显。但他晚年的自我评判却是“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东坡此论道出了王维集诗人、画家于一身,且其诗画相蕴的妙谛。

今天已无王维画作的真迹存世,欲探寻王维画境,仅可凭借据文献佐证而较为可取的传本。传为王维作长卷《江山雪霁图》是明代祝允明、文徵明、沈周、冯梦祯、董其昌诸人题跋推崇的一个传本。但此本原件已不复存在,现存世三个题、图相关的不同传本:《江山霁雪图》《江干雪意图》和《长江积雪图》。从图画景物看,三图当有一个共同的母本,《长江积雪图》为临仿母本的“全本”,而《江山霁雪图》和《江干雪意图》分别为临仿母本的上半段、下半段,而缺少母本中段约1米长的巨峰、沙渚景物。学界普遍认为,《长江积雪图》系明清之际的仿制品,而《江山霁雪图》和《江干雪意图》则更为早出。因为此两图分别有文徵明、沈周、冯梦祯和董其昌诸人的题、跋,它们是否系当年盛传的《江山雪霁图》原件,学界则有争议。

苏东坡在陕西凤翔的普门、开元两寺观赏过吴道子和王维两人的壁画真迹。在观画诗《王维吴道子画》中,苏东坡将吴道子与王维相比较,“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以“雄放”论吴画,以“清敦”论王画。东坡此论对于我们探寻王维画境是具有坐标意义的。“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这两句诗专写王维画竹,称其“雪节贯霜根”“一一皆可寻其源”,这不仅是对“清敦”风格的具体描述,而且明确指出王维描绘景物的清丽、真致。“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这两句诗揭示了王维具有超越空灵的气质。董其昌说:“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画禅室随笔》)传为王维的《山水诀》云:“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以自然为本,出于自然而归于自然,王维画境的要旨在于此。循此要义,相比于《江干雪意图》和《长江积雪图》,在我看来,《江山霁雪图》更近于王维画境。

读《江山霁雪图》

《江山霁雪图》全长1.71米,自右向左可分为四个主题段落:寒林远眺,江岫精舍,峰拥林村,沙渚渔归。这四段横向展开,画面空间大概是平分,但又是互相交错的。

第一段“寒林远眺”。画面以右下角近景中山石嶙峋的一座山丘开始。山丘呈层叠的沟折状,沟折间长着斜、竖不一的几株枯树。这些枯树的树干用空勾少皴的笔法描绘,而其枯枝则作曲折尖锐的鹿角状,用笔简略而遒劲,极具古意。山丘的轮廓与沟折,用跃动而节奏平衡的黑线勾勒,加以淡墨作明暗渲染,描绘出雪后山丘的松软温润气息,与枯树的突兀、强劲之状相对照。在这座近岸的山丘的远方,隔江而望是次递而上的坡岸和四重山岭。坡岸的轮廓呈横向的柔和波纹状,黑线勾勒之后,以简约的扫抹渲染,而以大量留白显示雪意。四重山岭,前面三重的岭头呈锐角,岭脊上青松耸峙,远处至高的山岭的岭头则呈现豁口,树影依稀。积雪覆盖着对岸的坡岸和山岭,它们简约的形态隔江与近景中的清丽山丘和苍劲古树相映衬、呼应。

近景中的倾斜的枯树和江对岸的坡头,不仅标示出两岸间的江域,而且标示出左前方更为辽阔、迥远的江域。关于江域的开阔,在画面左下角的近景中,一座置于江山间的小屿以它的孤寂、微小成为第一次叙述,而隔江远方那两脉轻描淡写的雪景山影则以呼应的方式作第二次叙述;在小屿远山之间,一只帆船以它飘逸而清晰的影像成为第三次叙述。这只帆船是来,还是往,是不能确定的。它缺少细节,但是,它的轮廓是清晰的,画出的每个细节的线条是准确而精致的。说它是王维“清敦”画意的一个小标记,是不为过的。在这三次复调式的叙述之后,这片江域的无限辽阔之感就在画面的有限空白空间中展示出来了。

第二段“江岫精舍”。这一段以近景中的大小不同、状态各异的礁石为主题。在画面的右端中部,是筑基于礁石平台上的场院。这个场院以楼阁和茅舍错落组合,虽只描绘轮廓而无细节,但却是以工笔细画,简约而精细。围绕场院周边的护栏,也是工笔细画的。这个礁石平台上的场院与那只江中的帆船一样显示出精妙的古意。然而,这段画景的真正主题是以其巨峰遮挡了场院房舍楼阁的礁石阵列。

这些阵列的礁石,约10来块,大小悬殊,伏仰卧立,形状与姿态各不相同,初看给人以杂乱之感,甚至于烦琐之累。但是,细心地赏析,它们却会展示出精微曲妙的和谐。礁石的轮廓和肌理,是用富有动感的墨线勾勒,加以淡墨轻染而成。这些墨线如春蚕游丝般自由延展,但似乎统一于一个无形的引导力,而表现出浑然一体的自左向右、由下向上的律动韵致。在画面右侧那块遮挡了场院楼阁的巨石实际上做了所有礁石的统领者。但它不是控制,而是呼唤着这个群体的律动的和谐。这可以说是一曲无始无终、无休无止的幽弦的共鸣。

每块礁石的大部分都被淡墨渲染了,因此礁石的主体部分是郁暗的,似乎显示出一种暮色气氛。但是,一个礁石的顶端,尤其是左上角,以留白显示出明亮的光色,似乎是积雪的反光,或者就是晚霞照射着石上的积雪而光彩溢耀。“水墨为上”,就是白和黑或者白和墨相辉映,计白当墨,虚和实、有和无,这些矛盾、相反的元素的妙用,是中国画的妙谛所在,而水墨画则是最好地体现这妙谛的画种。在这段画中,礁石阵列的线的幽弦的和鸣,是由水墨的妙用而获得浑然的底蕴的。

在这段画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两个在礁石间的坡道会晤的人,似乎是访客与主人相晤,可能是初见,也可能是告别。他们两人居于这段画的中部,在礁石与枯树环绕中,同右边高台上的场院与左边伸向江水中的细长的屿角有着相同的距离。画面左下角的屿角处有一座渔人居住的茅舍,一个渔夫正在屿头用纤网捕鱼。画面底边的礁石和屿角的长坡都浸没在江水中,甚至还有一株枯树也在江水中挺立。因此,这是一座江中岛屿,礁石和树木的姿态都似乎是由江中的风浪塑造的,而且持续展示着激荡、摇曳的旋律。如果我们熟悉莲花在国画传统中的种种形制,我们会看到,这些礁石,乃至为场院筑基的高台,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莲花的形态。因此,场院的主人、远来的访客和捕鱼的渔夫在这座江屿演绎的生活,不仅是隐逸的,而且还包蕴着某种神圣的气息。隔江而望的一抹远山以峰谷起伏的剪影映衬着这个隐谧世界的遗世绝响。

第三段“峰拥林村”。这一段的主题是隔江而望、由三面群峰拥抱的坡岸,坡岸的右侧有一个茅舍疏落的小村。这段坡岸和三面环绕的群峰都被深厚的雪意笼罩,错落于峰岭和坡陵的青松,以重墨直笔写出树干,用横扫的短笔描绘枝叶,苍郁清挺。与之相对,简笔勾勒的枯树则显得兀然孤迥。坡岸从右端的进水处沿对角线向左向后绵延,并且舒缓地接上了次递铺展的三层峰峦,临水的几座小坡依傍着主坡作鳞状布局,点缀其上的青松与枯树则标示着主坡的舒缓和绵延。在这段坡岸两侧的山峰耸峙而尖锐,成为将其屏护于世外的景象。在这一系列布置之下,当我们注目于画面右侧的小村的时候,会感受到小村不仅茅舍疏落,而且是一个寂无人烟的天地。那几座只有轮廓、没有细节的茅舍,朝向不一,位置散乱,相互间似乎毫无关联,没有人的出入,也没有鸡犬禽鸟。在小村的右下端,有一个路面平整的小坡伸向水际,这显然是小村出行的渡口。然而,在这个渡口,没有行人的痕迹,也没有来往或停泊的舟船。

这段峰拥林村是为浑厚的雪意笼罩的。它的疏旷与简约,隔江与近景中江屿上的枯树、顽石的精微、细致相对照。实际上,这段远景中的雪天山色正是在近景的江屿畸角远望的视野,因为间隔辽阔的江域,在屿角所见的隔江山色必然是空蒙概略的。这是一种平远的视觉效果。然而,远景中坡岸上的茅舍与树木仍然具有清丽的影像,而不是陷入令人惆怅的模糊。在这里,画面将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的视差做了整合,它呈现的景致不是对观看的背叛,却有限度地满足了“清晰”观看的心理需要。当然,这样的“视差整合”使这段远景中的峰林山色与近景中的江屿之角,形成了循环往复的眺望与响应的力场。因此,在我们将这段峰林山色视作一片隔江“实景”的同时,我们又可能将之视作一片臆想中的“虚境”,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理想天地。

这样,不仅可以解释何以这段峰林掩映着一个毫无人烟气息的小村,而且村舍的形制展示着一种亘古不变的简洁品格。它是因为理想而空灵静谧,是“向往之地”而非人居之处。它实在是近景中的江屿的对照之境,后者的隐谧超逸在它的简约素朴中得到了更自然、更为本真的映像,而这映像又因为它的至简至真而具有了一种超然越世之感。这大概就是董其昌读冯梦祯收藏的《江山雪霁图》时所生的“如渔父入桃源”之感吧。

第四段“沙渚渔归”。这段画以中景中的沙渚、浅屿和远景中的峰峦为主题,积雪铺染,满天一色。画面的右端接上段的峻峰而起,峰脚一条小道盘旋而来,穿过一座水中挺出的小丘,与一座弧形的木桥相连。木桥的左端连接着雪意浓厚的沙渚,后者向左平滑铺展之后没入水中,隔着狭窄的水域,两座低矮的江屿由右向左并连展现,两屿上青松与枯树疏落间植,两屿交错处有浅溪流淌。背景中的江岸以向远处升高的坡陵衔接起伏逶迄的峰峦。当我们细看木桥,会发现桥上有一个肩扛纤网的渔夫,他正朝左端的桥头走来,沙渚上紧靠桥头的两棵枯树向右倾伏的状态似在迎接他。我们顺着这渔夫前行的方向向左移动视线,看到沙渚中部的背脊一侧,泊着一叶扁舟,舟上依稀可见三四个动态的人影。这叶扁舟当是桥上行走的渔夫的归宿。这叶扁舟是如此的渺小和隐没,与四围的木石相比,真如一叶浮萍寄身于水际般无声无息。

这一段画境相比于前三段,似乎进入了一种地老天荒般的沉寂。笼罩江山的雪意是如此沉厚,沙渚屿石、远坡峰峦、青松枯树都以静默无息的影像标记着这雪意的荒寒。桥上归来的渔人与扁舟上的栖居者的存在,不是打破这沉寂,而是将这沉寂铭刻上人居的印记。然而,沙渚与江屿却又披着和煦的光亮,这是滋润的雪意呼吸着的活跃生气,它不是因为人而产生,但却给予人以生命的希冀和鼓励。我们再回顾开始这段画境的巨峰和峰脚临江的小道,它们也闪现着明莹的光亮。归来的渔夫肩负着纤网蹒跚于危陋的木桥,他身后的青松与身前的枯树在木桥的左右两端标示他的疲劳和坚韧。我们可以想象,当他达至前方的扁舟会得到舟上亲友的温馨的迎接,而且一天的劳作将结束于夜幕下扁舟上的休憩。因此,画面尽头那段银亮的长坡以由圆滑转纤细的龙尾没入江水结束,则是一种归宿般的寓意。

王维的江南行与其人生观的转折

王维如何能画出这般空灵澄明的雪意?这可能要从他中年的经历寻找答案。

王维是山西人,祖籍是山西祁县,出身于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成年以后,以长安(今西安)为中心,他一生的主要时光是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度过的。但是,他中年之际,分别出使西北和江南。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曾被委任监察御史,赴凉州(今甘肃武威)河西节度幕,次年返回长安。这一年的西北行旅,让他体验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维被委任选补使赴岭南,次年春归长安。王维自长安至岭南往返,途经或游览了襄阳、郢州、夏口、庐山、江宁多地,是他在40岁至41岁之际完成的一次江南行。这次长达数月的出使,不仅使他细致地领略了江南风光,而且促成了他人生观的深刻转折。

王维由长安出发,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自岭南北归,他游历了庐山,并顺江而下至江宁。现录三首他行程中写下的诗篇: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竹径连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登辨觉寺》)

《汉江临眺》写于襄阳。襄阳江河纵横、湖泽连绵的景象给予来自北方中原的王维前所未见的新视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两句诗被后世学者称为“壮句”,意指其展示了大境界和大气势。以“天地外”喻江流之辽阔,为境界之大;以“有无中”喻山色之深远,则为气势之大。境界之大在于形,气势之大在于势,形、势相推,写出汉江水天绵淼的湖楚气象。《送宇文太守赴宣城》是送别诗,写于夏口。“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这两句诗以拟想的笔法写友人顺江而下的航行之趣。“云外山”与“舟中赏”,是将漫长的航行化作逍遥的浪游,山在云外,人在舟中,山影寥落正适合迢递妙赏。赴任是一次休闲,远行则成为回归。《登辨觉寺》写于庐山。庐山上有辨觉寺和莲花峰。“竹径连初地,莲峰出化城。”“初地”“化城”,均是佛教用语。初地指欢喜地,为大乘菩萨修行之十地中的第一地;“化城”,则指一时幻化之城郭,喻指现实是虚幻。王维诗写竹径连接寺庙台阶基地、莲花峰出没于云雾,俨然由幻景化出。然而,这两句诗更隐喻着由尘世入梵境的禅意。“初地”与“化城”本来为一。执念生法,即受尘缚;看空尘俗,则得解脱。“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无生者,不执我念、物念,任运自然。

大概是登庐山之后,王维顺江而下,赴江宁(今南京)瓦官寺访高僧璿上人。与璿上人的短暂交谊使王维确定了皈依佛教的人生志向。“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谒璿上人》)这个志向的确定,使41岁南行北归的王维回到长安之后,即入终南山度过了一段隐居的岁月,在此期间,他写了两首著名的诗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从这两首诗看,这个时期隐居终南山的王维,兴来独往、胜事自知,与林叟路话,向樵夫问宿。这是一个隐者自在却又清寂的生活。但是,盘桓于山径林道的隐者王维却并没有感受到生活的孤落和沉郁,相反,他是在享受着“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的大自在和大气象。“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六句诗是概括描绘终南山的深邃、壮阔和蓬勃气象的。然而,这六句诗的妙处,与其说写出了终南山的胜状,不如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逍遥于终南山间的既孤迥又新鲜灵动的诗人的胸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两对传世的名联向我们传递的绝不是一个隐世供佛者的生气消沉之境(这或许是更寻常人所理解的“无生”),而是一个超然世俗而与天地并生的融畅生机(这才是王维诗境中的真正“无生”)。

王维的江南行与谒僧归佛,根本之义是超越世俗而求得与天地一体的大自在,这就是庄子所理想的“与物为春”的人生境界。扩大地讲,中国传统文人的供佛事道,归根结底不是宗教的,而是精神的,艺术的。“竹径连初地”,佛与道于中国传统文人,实在是引向自然本原的竹径。就王维而言,江南山水迥异于中原和西北的壮景,是他41岁之际开始的诗境与人生大转折的“初地”,当然也是“化城”。

王维诗中的雪意

王维写雪的诗,约有十来篇。他的《观猎》云: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其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是奇警之至,“雪尽”“云平”,写出无限慷慨。此诗或写于王维居河西(737年)之前的早年时期。自然,《观猎》通篇以“将军狩猎”为题,“雪”只是一字而过的“一景”。这种“一字而过”是王维写雪诗的通常情况,他居河西时期(737年-738年)数篇言雪诗均如此。但下面三首诗,雪景却成为王维诗咏的主景和主题,决定了全诗的意蕴和气象。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

雕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

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晦日》诗作于739年或740年正月,此时的王维年近不惑,仕途沉浮,尤其是遇宫中靠山张九龄被贬,已生归隐之意。“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这是雪霁冰融之后,春水涌流、风和日丽的景象。然而王维并不流连这眼前春景,而是以“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为鹄的。《赠从弟》作于天宝十一年后、安史之乱之前,这个时期王维已入天命之年,离他南行北归、首度隐居终南山已过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间,王维自左补阙起,累迁官至给事中。这就是诗中所言“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但是,他对自己的仕途是不满意的,这种不满意不仅在于“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而且在于“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在南行之年,甫入不惑的王维已因拜谒璿上人而以“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而自悔;十余年后,他更加明确地以“干名利”为识事浅的少年之智。然而,以王维之身是难解官归隐的,滞留仕途难得遂性之欢,归隐山林又招负时之责。他所能做的,于他真正可行的,是如南朝宋人谢惠连一样以“清赏”为尚,以尘外事为语谈之常。相比于不惑之年的王维,天命之年的王维更深沉地感受到尘俗之累——知其误而不能却其缚。然而,正是这不可却之人生之缚,在他的胸襟之中锻炼出了清峻莹洁的浩然雪意诗心。“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冬晚》写于王维晚年,当在安史之乱后。“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清凄孤寒,夜晓人衰。然而,一夜风雪营造的却是一个莹洁明丽、空灵静谧的天地。“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王维,因为曾经“伪署”而以戴罪之身奉职于朝廷,回首往日的乱离,或许是“隔牖风惊竹”的余悸;然而,性命与官职俱保的王维,在逼近耳顺之年,他的人生暮年之际,不仅不再有“干名利”的意气,而且也不再执念于“遗世意”,“开门雪满山”是一片澄明纯粹的生机,寒澈之极的豁达温煦。“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深巷空静,广庭闲素,雪意的纯粹澄明于清峻中洋溢着空灵无碍的闲逸。此时,已入暮年的王维念到固贫守贤的友人胡居士,将他比作不以饥困扰民而大雪闭门卧床的贤者袁安。“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以雪为志,洁静自处,这应当也是暮年王维的人生意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竹径连初地,莲峰出化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这些诗句展示了王维中岁以来辽阔、迥逸、空灵、清峻、莹洁、澄明的胸襟,它们的浑然精练,难道不正是我们在《江山雪霁图》(《江山霁雪图》)中恍然领略的意境吗?王维的真迹已不可得见,然借助于这幅传本,以王维诗境探王维画境,岂不是如董其昌跋此图所言“如渔父入桃源”?

(作者:肖鹰,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国古代的星宿分野与星占术

在《周礼 春官宗伯》中记载了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由此可见,保章氏的职责中,首要的是观测天象,已天象的变化与人间的事务联系起来,辨别吉凶。并将天上的星辰与地上九州对应起来,观察对应于某地域的天星,这被称作分星,也叫做分野。

28宿对应的地域

分野有多种,例如使用北斗星占时,就以北斗星中的每一星来对应不同地域,称作北斗分野。另外还有五星分野,九宫分野,干支分野等,但影响比较大的就是28宿分野了。

李淳风在《乙巳占 分野》中说"在天二十八宿,分为十二次,从斗宿开始,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部分,并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zou 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在地十二辰,配属十二国。至于九州分野,各有攸系"。在《晋书 天文志》中最先给出了十二次的度数及对应的地理位置:

4象,28宿,12次与九州对应表

角亢氐三宿为星纪,对应于郑国,兖州;房心二宿为玄枵,对应于宋国,豫州;尾箕二宿为娵訾,对应于燕国,幽州;斗牛女三宿为降娄,对应于吴越,扬州;虚危二宿为大梁,对应于齐国,青州;室壁二宿为实沈,对应于卫国,并州;奎娄胃三宿为鹑首,对应于鲁国,徐州;昴壁二宿为鹑火,对应于赵国,冀州;觜参二宿为鹑尾,对应于魏国,益州;井鬼二宿为寿星,对应于秦国,雍州;柳星张三宿为大火,对应于周,三辅;翼轸二宿为析木,对应于楚国,荆州。

各封国与28宿对应

在这之下还有更精细的分野,例如尾箕二宿对应的燕国幽州之地,具体包括凉州入箕中10度,上谷入尾1度,渔阳入尾3度,右北平入尾7度,西河,上郡,北地,辽西入尾10度,涿郡入尾16度,渤海入箕1度,乐浪入箕3度,玄菟入箕8度,广阳入箕9度。

不过这种精细的划分,在不同的记录中也有出入,所以这种星占的可靠性也没有多少。

28宿的分度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分野的迷信是由来已久的,从目前的资料中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更早。比如在《国语 周语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想造无射钟,问律于伶州鸠,问何为七律。伶州鸠说,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月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自鹑及驷七列,南北之揆七同。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

这里虽表面说七律,却说明武王伐殷时观测了当时的天象,所谓五位三所,指的是以本家之星土为主,以外家之星土为辅。本家星土二位二所,即岁与月二位,岁在鹑火午宫,居于南方,月在天驷,即房宿,位于大火之次,居于东方,此南方与东方为二所。而外家三位一所,指星,日,辰三位,均居于北方,为一所,合为五位三所。

由于天上显示的星象预示武王会取得胜利,因此说武王合五位三所而用之。

曾侯乙墓出土的28宿

另外,在《左传》中则有更多关于分野占测的事例,不过左传说到分野总要提星土,这说明古代人们很重视分星与地上的对应。这样看来,前面说的保章氏掌天星的职责也不只是观星,更是通过天象观测地面各国的动向了,也就有了监视天下的职责。

襄公九年春,宋灾。对这一事件,晋候与士弱进行了讨论。士弱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于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畔,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宋出现灾情是有天道在起作用,宋为商人之后,商人以大火,即心宿为其分星,所谓咮为鹑火,心为大火。因此宋灾以火,为天示警之意。

李淳风

到后来,慢慢分星与地域的对应越来越乱,所以到了唐代李淳风时又重新整理了分野,他构建了十二次二十八宿分野的体系,并在《乙巳占》中做了详细的描述。例如他说角亢为郑之分野,这里多数州郡原先属于韩国封地。这是因为韩武子事晋得到的,到其玄孙韩康子与赵魏灭智伯,又增加了封地。到韩康子五世孙哀候灭郑,因而都于郑,故郑与韩的分野相同。

李淳风不仅考察了地域的历史演变,也考察了历代的各种分野体系,成为了后世论述分野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错误和可疑之处。

古代占星学的占测方法,最初是从特殊的天象来推测吉凶祸福,而后因为要论述各种天象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使用辅助设备,如式盘。再往后又发展到式占为主的星占方法。分野占测就是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的。

式盘

前面举的武王伐殷的例子就不是用单一的天象来进行占卜,而是观测日月星辰岁这五种天象的位置,并且在5天内的变化情况来做出的决断。这里虽然没有提到式盘的使用,但是也有数理推算,如舍星距度,日月五星的运行规则等。而到了《左传》记载中,星占的技巧就更高明了。下面再举两个个例子。

昭公十一年二月,周景王问苌弘这一年各诸侯之吉凶。苌弘回答道"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楚将有之,然壅也。岁及大梁,蔡复,楚凶,天之道也"豕韦对应十二次之娵訾,当亥宫。蔡侯般在襄公三十年,岁在豕韦弑其君而得为蔡侯。至此11年,所以苌弘说蔡凶。后来蔡侯果然被楚灵王所杀。而这个楚灵王在昭公元年,岁在大梁,也是弑其君上台的,后在昭公十三年,又是在岁在大梁时被杀。周平王立,复封陈蔡。这个占测依据为星土占凶吉时,如果岁在某次,某人做某事,岁历一周后必有报复。

孔子与苌弘

再有襄公28年鲁国的梓慎和郑国的裨灶两位星占家,就这一年没有冰冻的自然现象进行了占测。梓慎认为宋郑两地可能要发生饥荒,因为他看到岁星在玄枵之次,而不是在当年岁星应该在的星纪之次,即岁星位置超前了。(我们现在知道木星的运动有顺行和逆行之分,这是与地球相对轨道运动而造成的视觉现象,所以相对恒星会有超前或落后的情况出现)他没有想到这是天体运行的问题,而是考虑到会发生灾难。

他判断这种灾异是阴不堪阳的表现,在天象上他以为是蛇乘龙之象,因为岁星即为龙星,也称青龙。而青龙淫于玄枵,玄枵为玄武之象,玄武为螣蛇,所以说蛇乘龙。而龙又代表东宫苍龙,对应东方七宿,因此预示东方七宿的地域将有灾难,当应在角亢之郑国和氐房心之宋国。而玄枵的意思是虚中,虚宿在玄枵次中,而枵者耗也,土虚民耗,这正说明灾异会导致饥荒。而那一年郑国正好发生了饥荒,但是在那个年代,饥荒的出现是很频繁的。

东汉铜六壬式盘

而郑国的裨灶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占测,他认为这一年岁星淫于玄枵,玄枵在子宫,其对冲为午宫,即鹑火之次,为周之分野。又玄枵在北方,其对冲为南方,而楚之分野在鹑尾巳宫,也基本与玄枵对冲。因此裨灶预测周王和楚子将死,而实际上这一占测有应验了。

不过,就同一天象,而不同人占测出的结果也是差异甚大,这只能用巧合来解释了。占星学往往用一种诡辩的手法对已发生的事件作出解释和推论,或者从某种解释中推测可能发生的事件。

复原式盘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星占采用对天象进行分野对照的方式,结合十二次,九宫等不同的划分,由星占学家进行观测和分析,以得出地面上哪里出现了哪些灾难。当然这种星占不可能百分百准确,但是通过一些解释,还是可以得到一定的吻合的,这也就使得历代的帝王对星象的观测非常重视,而成为帝王统治者手中的一个重要通知工具。

与西方的星占不同的是,西方的星占不单单为统治者服务,也为相对较多的贵族甚至普通人服务,这样在民间就会出现很多观星占测的人。其中难免出现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不只看到星象占卜的作用,而是星体运转背后的自然规则。

古希腊天文学家

而我们古代时期,星占完全被统治者垄断的,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天文和星占的知识非常少。而一些大型的观测仪器都是由中央政府控制,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太多的天文观测的具体方法。

因此,民间对天文知识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一些神话传说,即便是有喜欢的人,也无法独立进行观测,也就无从出现具有科学方向的进步了。

跟着王维诗句游终南

终南山落日。 本报通讯员 王警摄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王维(唐)

唐代大诗人、著名画家王维,用诗句给我们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丽和气象万千。“隔水问樵夫”尤其有动感。不难想见,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既然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于是“樵夫”回答及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就不难想见。

3月4日,记者从西安火车站乘坐500路公交车到达终点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站,向南再行100米左右,就到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售票大厅,从这里购票踏入了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1992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建立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园划分南五台、翠华山、石砭峪、罗汉坪四个景区,设计景点、景物200多个,其中主要景点50余个。终南山地处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拼合的主体部位,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有着“中国天然动物园”“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

终南山,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而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则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残峰断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组成。

终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终南山亦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财神文化”的发祥地,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据记载:太乙谷东,山峰齐如案,峰腰有金华洞,洞中常有行云瀑布。甘湫峰,山岳崩塌后形成石海波涛的壮景。翠华峰,横亘在翠华山中,两端被高达200余米的峭壁截切,形成一条长近千米、高200余米、宽300多米的石坎。山峰气势恢宏,堪称奇绝。特别是太乙真人峰,似一长者凝目远眺、独立峰巅。翠华山,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从翠华山登至终南山,林带层界分明,南坡植株低矮、皆为草甸;北坡杜鹃成林,三四月杜鹃花开则红霞蔽日,尤为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情趣。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40个字的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5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已故著名学者霍松林认为,“‘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令人回味无穷。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想象的广阔天地。”

要想体会到终南山的佳境,那就让我们背起行囊,跟着王维的诗句一起去游终南山。记者 李向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