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婚姻配对

周文王的儿子(周文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时间:2024-01-20 07:12:37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姜子牙享年超过百岁,长子吕伋在位40年!吕伋年龄该多大?

关于姜子牙的年龄,史记中说“百有余年”,还有一些文献中说他活了120岁,因此从史料文献中看,他大概活了100—120岁之间,拥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年龄。

姜子牙去世之后,传位于长子吕伋(姜姓吕氏),史称“齐丁公”(公元前1015—公元前975年在位),这一段传位历史比较明确,没有什么争议之处,唯独其中的“长子”二字却充满了诡异之处。

按照现代生育年龄推算,如果姜子牙享年100岁,30岁时长子吕伋出生,那么吕伋继位时为70岁,在位40年,那么享年就高达110岁;如果以姜子牙享年120岁计算,吕伋享年就更是不可思议。

按照发达之后娶妻计算,相传姜子牙曾被马氏休掉,在70岁后投靠周文王,如果发达后再娶妻生子,那么吕伋继位时大约30岁,享年大约70岁。显然,这一种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姜子牙有10多个子女,总不能70岁之前没有一个子女,70岁之后战斗力突然变得无比强大吧!

显然,从姜子牙的享年来推算,吕伋享年的确存在让人费解之处,那么到底是姜子牙年龄被搞错了,还是另有隐情呢?

欲要解开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姜子牙的大致真实年龄,但这个问题又注定很难有合乎常理的答案。

根据史记记载,姜子牙投靠周文王有三种方式,即渭水垂钓遇见周文王、辞掉商朝官职投奔周文王、营救周文王立功得到重用。其中,唯独第三种比较明确地说明了姜子牙投奔周文王的时间,笔者认为这一时间点接近真相。

吕国位于山西西部、南部,可以挡住周人东进,但周文王被纣王释放两年后,攻打了位于山西东部长治的黎国,说明此时吕国应该投奔了周人,否则周人不敢攻打黎国。由于姜子牙是吕国国君后代,因而姜子牙极有可能与吕国一起投奔周人,也即纣王释放周文王的时候。

纣王之所以释放周文王,史记说周人送了很多美女珍宝,而纣王贪图享乐,故而放虎归山。但也有史书记载西方诸侯有异动,就是纣王担心杀了周文王后刺激西方诸侯造反,笔者认为这可能才是真相。纣王迫于压力释放周文王,或许让吕国上下失望,觉得殷商已经无法统治西部、庇护吕国,于是吕国与姜子牙投靠了近在眼前的威胁——周国。

纣王释放周文王后,周文王又在位7年,周武王在位13年,因此姜子牙在周文王、周武王手下大约工作了20年。

西晋时古墓中出土的战国魏简《竹书记年》中记载:“齐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周康王是周成王之子,周成王死于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由于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3年,姜子牙成为齐国国君28年。

如果姜子牙投奔周文王时为70岁或72岁,那么他将在90岁或92岁参与武王伐纣,享年将是118岁或120岁。或许,司马迁考察之后认为姜子牙享年120岁过于反常,于是模糊地写了享年“百有余年”。

以史书记载的姜子牙年龄来看,无论怎么推算,姜子牙都是在72—92岁之间参与武王伐纣。如此高龄参与伐纣战争,的确让人不可思议,但以周武王年龄为参照,司马迁的记载似乎更接近真相。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尊姜子牙为“尚父”,武王伐纣时描述姜子牙为“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其中,“尚父”的意思为可尊敬的父辈,既然周武王把姜子牙视为父辈,因而姜子牙年龄应该要比周武王大一代。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贵族男子13岁就可以结婚,周文王13生伯邑考、15生姬发(周武王),周文王与周武王年龄相差15岁。因此可以大致得出,姜子牙与周文王年龄差不多,比周武王大了15岁左右。

《竹书纪年》记载:“武王(享)年五十四。”由于周文王在位50年或51年,无论史书还是战国竹简都证实了这一点,而周武王在位13年,因此他享年54岁的结论比较可信。

由于周武王伐纣3年后去世,因而周武王是在51岁时伐纣,当时姜子牙应该在66岁左右,大致接近司马迁的观点,也还能“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如果以姜子牙66岁伐纣,为齐君28年计算,姜子牙则享年94岁。以此正常计算的话,吕伋享年似乎依然反常,不太符合常理。既然如此,吕伋年龄到底应该是多少呢?

其实,以《战国策·秦五》中的一则记载,或许可以解释吕伋的年龄问题。《战国策》记载,姜子牙是“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就是姜子牙是赘婿,后因不善生计而被老妇逐出家门。以此解释吕伋的年龄问题,就会比较符合常理。

姜子牙投奔周文王之前,曾经有过妻儿子女,但因为是赘婿,子女不跟他姓。后来,姜子牙被前妻扫地出门,子女跟随前妻生活。对于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姜子牙应该没有承认,所以史书也没有记载。投奔周文王后,姜子牙开始发达,然后再娶妻子,史书记载的吕伋等人是他与后妻所生的,是嫡出子女。

以姜子牙享年94岁计算,他46岁时投奔周文王,之后娶妻生子,因此在姜子牙去世时,吕伋年龄最多应该只有48岁。由于吕伋在位40年,因而他享年最多88岁,尽管也算是高寿,但总归还是能让人接受。

关于上述吕伋年龄的结论,还有姜子牙的女儿可以给予佐证,就是周武王的正妃邑姜。

周武王去世时,与邑姜的长子姬诵还很年幼,《史记》中说还在“襁褓之中”,《礼记》中说“成王幼弱”,因此当时姬诵年纪最多应该只有5、6岁。

当时,姜子牙为69岁,以当时13岁可以结婚来说,为何年近70的姜子牙却有一个如此年幼的外孙?最为合理的解释是,姜子牙奔周之后,娶妻生下的邑姜,在她13岁时嫁给了50岁左右的周武王,以实现周姜联姻利益深度捆绑,如此才更能与姬诵年龄对应起来。

通过邑姜的情况可见,吕伋应当与她类似,都是姜子牙投周后所生,属于老来得子女。

参考资料:《史记》等

除周武王和周公旦外,周文王的其他儿子都是什么样子的?

周文王作为部落首领子嗣众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历史上的周文王并没有像《封神演义》中写的那样,有九十九个儿子,但周文王至少有十个儿子,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有十个嫡子,其中,周武王即位为首领,后来成为周天子,周公旦受封于鲁国。那么周文王的其他嫡子们都是怎么样的呢?本文把《史记》中的相关记载介绍下。(资料来源:《史记·管蔡世家》)

一、周文王嫡子总览

周文王和正妃太姒一共生了十个儿子,分别是姬伯邑考、姬发(周武王)、姬鲜、姬旦(周公)、姬度、姬振铎、姬武、姬处、姬封和姬载。周文王死后,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是第一位周天子,周公旦作为周王朝建立和稳定的功臣受封于鲁国。下面简要介绍下周文王的其他儿子。

周文王的嫡子们

1.伯邑考

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长子,但是并没有被周文王立为继承人,因为周文王的十个嫡子中,只有周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最有能力,而且,周文王活着的时候,周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是老爹周文王的左膀右臂,一起辅佐老爹治国。所以,周文王没有立伯邑考为继承人,而立次子姬发为继承人。《史记》原文: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

当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时,伯邑考已死去多年了,伯邑考的后代史书并没有记载,因此《史记》说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

伯邑考剧照

2.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

周武王灭商后,封功臣昆弟,把三弟姬鲜封在管,因此,姬鲜也被叫为管叔鲜,把五弟姬度封在蔡,所以,姬度也被叫作蔡叔度。

管叔鲜和蔡叔度虽然有封地,但是,周武王还给这两个弟弟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辅(监)佐(督)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因为周灭商后,还有很多商朝遗民需要治理,但是周武王灭商后,要回到周部落都城,商地自然需要有人来管。

周武王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来管理商朝遗民,但是,不可能让禄父自己当老大,就派管叔鲜和蔡叔度来“帮着”武庚禄父治国。

但是,当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当国,管叔鲜不干了,周武王不在了,管叔鲜就是文王诸子中的老大了,作为三哥,怎么可以被四弟驱使呢?管叔鲜和蔡叔度就开始散布谣言,说周公旦将不利于周天子。不久之后,就挟持武庚禄父叛乱,而且还联合东方的淮夷等部落一起叛乱。

周公旦率兵平定了叛乱,杀掉了武庚禄父,也杀掉了三哥管叔鲜,流放了五弟蔡叔度。管叔鲜没有后代,但蔡叔度没有死,还得到了七十个随从和十乘车。蔡叔度死后,他的儿子姬胡行善,周公旦得知之后,就把姬胡安排到鲁国做了卿士,鲁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管叔鲜剧照

周公看到侄子姬胡的政绩,就向周天子进谏,周天子重新把蔡封给了姬胡,蔡作为诸侯开始传承下去了,下文会详细介绍蔡国的事情。

3.曹叔姬振铎

周武王灭商后封功臣昆弟时,封六弟姬振铎于曹,因此姬振铎也被叫作曹叔振铎,他就是诸侯国曹国的始祖,下面会介绍。

4.成叔姬武

周武王灭商后封功臣昆弟时,把成这个地方封给了七弟姬武,所以姬武就是成叔武。但是,《史记》并没有成国的记载(成叔武,其后无所见)。

5.霍叔姬处

周武王封八弟姬处于霍,姬处就被叫作霍叔处,霍叔处的后代并没有太多记载,后来,霍国被晋献公所灭。

6.康叔姬封

周武王封诸侯时,因为九弟姬封和十弟姬载年少,没有封给他们地盘。到了管叔鲜和蔡叔度挟持武庚禄父叛乱被平定之后,周公旦把原来商朝的地盘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启,成为诸侯国中的宋国,另一部分封给了长大成人的老九姬封,成为诸侯国中的卫国。姬封作为卫国国君死后,谥号康叔,因此叫康叔封,卫国的事情之后会写,本文不写。

7.姬载

周文王的少子姬载也是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被周武王封为诸侯。后来也没有关于姬载的记载(其后世无所见),至于为什么叫冉季载,《史记》并没有提。其他古籍不知道。

下面讲一讲有历史记载的蔡国和曹国的兴亡。卫国的兴亡时间太长,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单独写。

二、蔡叔度之后蔡国史事1.蔡国的传承

蔡叔度之前就被封在蔡,后来因参与叛乱被流放,但是蔡叔度的儿子姬胡因为受到周公旦的赏识,重新被受封于蔡。姬胡被封在蔡之后,史称蔡仲。从蔡仲开始,蔡国一共传承了24位国君,最终被楚王所灭。

蔡国谱系

2.蔡国的主要事件

(1)不尊重其他诸侯召来横祸的蔡哀侯

蔡国第12位国君蔡哀侯在位时,蔡哀侯娶陈国宗室女为夫人,另一个诸侯国息国的国君也娶了陈国宗室女为妻。有一次,小姨子息侯夫人路过蔡国,蔡哀侯对息侯夫人不敬,息侯怒了,跑到了楚国,当时正是楚文王在位。

息侯跟楚文王说,楚来攻击我,我向蔡国求救,蔡国和我是连襟,肯定出兵救援,请求楚国趁机攻击蔡国,必获成功。

这么好的事,楚文王肯定乐得屁颠屁颠的,就按照息侯的计划出兵了。结果,蔡哀侯被楚国抓住了,带回了楚国。蔡哀侯在楚国被扣留了九年,死在了楚国。蔡国人立蔡哀侯的儿子为国君,就是蔡缪侯。

(2)倒霉的蔡缪侯被妹妹连累,让小舅子齐桓公抓起来了

蔡哀侯的女儿、蔡缪侯的妹妹嫁给了齐桓公为夫人,到了蔡缪侯继位十八年时,齐桓公与蔡夫人一起划船,结果熟知水性的蔡夫人顽皮了,让船使劲摇晃,偏巧齐桓公不会游泳,害怕了,就让蔡夫人住手,蔡夫人觉得老夫老妻了,开个玩笑没事,却没发现当时齐桓公非常愤怒,还是不住手,继续晃船。等齐桓公上岸之后,很生气,把蔡夫人赶回了娘家蔡国,但是并没有休掉蔡夫人,也就是说,齐桓公和蔡夫人的夫妻关系还在。

蔡缪侯见妹妹被赶回娘家,很生气,就把妹妹给嫁人了,这就坏了,齐桓公可是诸侯的霸主。齐桓公一听,生气了,这还了得,小小的蔡国敢给我戴绿色的帽子,马上就出兵攻击蔡国。毫无悬念,蔡国被击溃了,蔡缪侯被抓起来了。齐桓公一看,既然已经打到了蔡国,顺便收拾一下向来不给周天子纳贡的楚国吧,就攻击了楚国,当时的楚国也并不弱,双方来回交战后,结盟而罢兵。

齐桓公罢兵回国后,有些诸侯出面为蔡缪侯求情,齐桓公就放了蔡缪侯,让他继续会蔡国当国君。

蔡国位置

(3)杀死老爹继位的蔡灵侯引发内忧外患

蔡国第16位国君蔡景侯在位时,不太像话,一把年纪了,居然做出私通儿媳的事情来。蔡景侯继位的第四十九年,注意,是已经在位四十九年了,就算刚出生就继位,也已经49岁了,何况蔡景侯是长大后继位的。就在这一年,蔡国为太子般迎娶了楚国宗室女。但是蔡景侯居然和儿媳私通了。愤怒的太子般杀死了老爹,自立为国君,他就是蔡灵侯。

蔡灵侯即位刚两年,楚国发生内乱,楚国公子围杀父自立,也就是楚灵王,过了十年,楚灵王找了个借口,说蔡灵侯你怎么能杀老爹呢,赶快给我到申地解释解释。楚灵王明显就是找借口,恃强凌弱,楚灵王自己就是杀父即位的,还说人家蔡灵侯。

蔡灵侯到了申地之后,就被强迫邀请去饮酒,被灌醉后杀死。紧接着,楚公子弃疾(就是后来的楚平王)带兵灭掉了蔡国。楚灵王封弟弟公子弃疾为蔡公。

楚公子弃疾在当了三年蔡公之后,回国杀死哥哥楚灵王,自立为王,就是楚平王。楚平王新立,要彰显恩德,就找到蔡灵侯的小儿子公子庐,立他为蔡国国君继续延续蔡国血脉。公子庐就是蔡平侯。

蔡平侯死后,老爹蔡灵侯的太子之子公子东国(也就是蔡平侯的侄子)杀死了继位的蔡平侯之子,自立为国君,就是蔡悼侯。蔡悼侯作乱是有资本的,蔡悼侯的老爹是蔡灵侯的太子,只不过蔡灵侯时,楚灭掉了蔡国,所以没有继位。

蔡悼公死后,弟弟蔡昭侯继位,有一年,蔡昭侯带了两件华贵漂亮的裘衣去楚国朝拜楚昭王,献给了楚昭王一件,另一件自己穿上了。当时的楚相国子常很眼馋这件裘衣,想要过去,但是蔡昭侯拒绝了子常的要求。

子常就在楚昭王面前说蔡昭侯的坏话,结果,蔡昭侯被扣留在楚国三年。三年后,蔡昭侯知道了自己被扣留的原因,赶紧把裘衣献给了子常。这才回到蔡国。回到蔡国之后,蔡昭侯感觉郁闷,就跑去联合晋国,要求一起攻击楚国。但是没能如愿。从这里看,蔡昭侯很要面子。下面这个事件也能看出这一点。

不久之后,蔡昭侯和卫灵公要会盟,蔡昭侯要面子,私下找周天子的大臣请求把蔡国的坐次排在卫国之前。与此同时,卫国使者向周天子的大臣夸了夸卫国始祖,也就是周文王的第9个儿子卫康叔的功德,结果,周天子的大臣就让卫国排在蔡国的前面了。

蔡国和晋国关系密切后,晋国让蔡国出兵灭掉了沈国。楚国知道之后,很生气,你蔡国是我的小弟,这不是明摆着不把我当大哥吗。于是,楚国出兵攻击蔡国。

当时的情况是,吴国开始强盛,已经把楚国欺负了好几遍了,把楚国打怕了。蔡昭侯就把儿子送到吴国作为人质,请求和吴国一起攻击楚国。正赶上吴王阖闾也想攻击楚国,于是,吴国和蔡国,还有唐国一起出兵,攻破楚国都城郢。

吴王阖闾剧照

楚昭王逃跑过程中,知道了蔡国和楚国反目成仇的原因居然是相国子常贪心引起的,很生气,子常害怕,就跑到了郑国。后来,吴国撤兵,楚昭王重新回到都城郢。楚国的令尹为了报复蔡国,就开始演戏,他哭着痛斥蔡国的,不久之后,楚昭王发兵攻击蔡国。

蔡国害怕,去向吴国求救。但是吴国觉得蔡国离自己太远了,就让蔡国把都城迁到离吴国近的地方。蔡昭侯私自答应了,国中大臣们都不知道迁都这回事。好在吴国救援了蔡国,然后按照商量好的迁都之事,帮着蔡国把都城迁到了州来这个地方。

两年后,蔡昭侯要去朝见吴王,但是蔡国的大臣们害怕蔡昭侯再迁都,就命人杀死蔡昭侯,立其子公子朔为国君,也就是蔡成侯。

蔡成侯之后,又传了三位国君,就被楚惠王灭掉了。

三、曹振铎之后曹国史事1.曹国的传承

曹国始祖就是周文王的第六个嫡子姬振铎,也就是曹叔振铎。从曹叔振铎开始算起,曹国一共经历了25位国君,最终被宋国所灭。但是和蔡国相比,曹国在国君传承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内乱,最后也是因为自己作死才被宋国灭掉的。下面都会介绍到。

曹国谱系

2.曹国的主要事件

(1)在杀伐中更替国君概览

一个小小的曹国一共发生了4次国君更替内乱。

第一次:曹国第7位国君曹幽伯在位时,被弟弟姬苏杀死,姬苏就是曹戴伯

第二次:曹国第9位国君曹惠伯死后,传位儿子姬石甫,被弟弟姬武杀死代立,姬武就是曹缪公。这时,曹国由伯变为公了。

第三次:曹国第22位国君曹声公在位时,被第20位国君曹平公的弟弟公子通(曹声公的叔叔)杀死代立,公子通就是曹隐公。

第四次:曹隐公被弟弟公子露杀死,公子露就是曹靖公。

(2)曹共公不尊敬晋公子重耳遭劫难

曹国第15位国君在位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因为避乱,路过曹国。曹共公对晋公子重耳无礼,而且,想看一下公子重耳连在一起的肋骨。当时的大臣釐负劝曹共公不要这样,曹共公不听。

曹共公对晋公子重耳无礼剧照

釐负赶紧私下去和公子重耳结交,很友善的对待公子重耳,这应该就是烧冷灶了典型记载了。因为后来,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时期,晋国很强大,击败楚国,称霸诸侯。晋文公当年在曹国受到侮辱,当然不会忘记,强大的晋国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曹国,把曹共公抓回晋国。而且,晋文公命令,曹国都城攻破之后,不准去侵扰釐负的宗族。在这里,不得不佩服釐负的眼光和远见。

后来,有人用第一位春秋五霸齐桓公的事迹劝谏晋文公,说,齐桓公为霸主时,帮助异姓国复国,现在晋国囚禁了同姓的曹国国君,诛灭同姓封国,以后怎么号令天下呢?晋文公就放了曹共公。

后来,第18位国君曹成公在位时,晋厉公再一次攻破曹国,俘虏曹成公回到晋国,不久之后,又把曹成公放了。

(3)曹国的灭亡带有些许传说色彩

曹国最后一位国君姬伯阳继位后不久,曹国有人梦见了很多国君一起站在曹国的社稷宗庙上,商量怎么灭掉曹国。这时,曹叔振铎出面制止,还说,等到公孙强出现后,再灭掉曹国吧。众多国君同意了。然后,天亮了,曹国这个人的梦也醒了。

这个做梦的人不知道是什么身份,但是应该身份不低,因为他醒了之后,就开始在曹国境内寻找叫公孙强的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叫公孙强的人。这个人临终前嘱咐自己的儿子,你以后听到公孙强把持朝政的话,一定要逃离曹国,避免灾祸。

曹国国君姬伯阳很喜欢猎鸟,到了姬伯阳在位的第六年,曹国有一个野人(可能是没有户口之类的人)叫公孙强,公孙强擅长猎鸟,捉到了一只白色大雁,进献给了国君姬伯阳,并且向姬伯阳传授猎鸟技巧,趁机谈论国事。

姬伯阳很高兴,就宠信公孙强,重用公孙强。之前做梦之人的儿子听说后,赶紧离开了曹国。

公孙强向国君姬伯阳谈论王霸之道,姬伯阳很受用,深信不疑。不久之后,曹国背叛了大哥晋国,还攻击宋国,宋国当时的国君是宋景公,宋景公发兵攻击曹国。老大哥晋国没有救援曹国,宋国用一年时间灭掉了曹国,活捉曹国国君姬伯阳和公孙强,押回宋国杀死了他们。曹国灭亡。

好了,周文王嫡子们的事迹就介绍到这里了。我是午夜墨水,也叫灼热双刃,感谢阅读。

今的主人公叫周公,周朝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文王的儿子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史记》中那些富有的历史故事。首先,我们将探索周公的故事,他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的亲弟弟,被尊称为周公旦或周公。周公从小就以孝顺和忠厚闻名于世。他的父亲周文王非常疼爱他。武王率领周朝军队前往牧野,周公写了一篇鼓舞士气的文章,使士兵们齐心协力地战斗。最终,他们凭借强大的团队精神,成功地打败了商朝军队。商朝士兵们看到周朝军队的威武气势,吓得浑身发抖,纷纷选择投降。在理论上周公应该去管理自己的封地,但武王舍不得他离开。兄弟俩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虽然商朝已经被消灭了,但它的最后挣扎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百姓们饥寒交迫,很多人受伤生病。周武王忙得吃不好睡不好,商朝灭亡后才两年,他的身体就承受不住病倒在床上。大臣们十分担心,当时的医术并不发达,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周公担心武王的健康,在祭坛上向祖先祈祷。请求祖先用他的生命来代替武王的生命。他说自己多才多艺,能侍奉鬼神。姬发没有他这么多才多艺,但他受命于上天,这些能让国家昌盛,恳请祖先接受他的请求。在那个时代,人们相信只要诚心祈祷,就一定能得到回应。周公祈祷后进行了一次占卜,结果是大吉大利。周公非常高兴,于是第2天武王的病就好了。然而,遗憾的是,周武王最终还是去世了,成王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对国家大事并不懂行,周公不敢懈怠,代替成王打理政务长达7年,直到成王能独立理政才把权力重新交给成王。周公是周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他不仅是周成王的亲信和最亲密的顾问,还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周武王时期,周公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随同周武王一起征服了殷商王朝。在周朝建立后,周公旦积极推动政治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法令,为周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在周成王时期,周公旦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成王巩固,并推动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的制定,促进了周朝的发展和繁荣。他还为周成王建立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推动了周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周公旦临终前,他表达了希望被埋葬在成周的遗愿,以示不敢离开周朝。尽管周公旦已经逝世,但周成王仍然感激他的贡献,将他安葬在文王墓旁,以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由于周公旦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尊为圣人,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崇拜的伟大人物之一。在东周时期,周公对叛军进行了收编,并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队来保卫周天子,被称为“成周八师”。他还建立了“阴八师”和“西八师”,这些军队的建立对中朝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

在政治、经济方面,周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如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并建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从法律上避免了兄弟争夺王位的行为,维护了阶级秩序的稳定。在文化方面,周公制定了完整的礼乐制度,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周成王时期,周公旦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成王巩固,并推动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的制定,促进了周朝的发展和繁荣。

今天的问题是:周公辅佐了7年的人是谁?我们将在下期为您揭晓秦始皇的传奇人生,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