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阴阳之道(阴阳之道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4 02:39:39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学习易经的第一课——阴阳之道

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一个目的,也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我们的哲学家从来没有生活在象牙塔里面。

因为我们,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所以神话它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慢慢变成我们的智慧,那我们的智慧是什么?就是一本《易经》。

《易经》不是一本告诉我们知识的书,而是一本带给我们智慧的书。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我们不用虚拟,我们可以想象。想象都是从模模糊糊然后到具体的实现,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发明和创造,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流派。

孔子多么的贴切老百姓

老子多么的深入我们的人心

普通人想要参悟道理,就必须降低欲望,正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

易经是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想出来的,他在思考万物从哪里来的时候,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然后一直走一直走从西方落下去。他就知道了,天底下有一种力量,把太阳从东方拉起来,然后一直把他往西方掉下去。这个力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他的影响,好像是宇宙的根源。

伏羲氏告诉我们,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一个力量拉上来,一个力量拉下去,有两种互动的力量的这种观念,一正一反、一上一下,这两个东西就构成了太极里面两个重要的元素的这一内涵。

那时候没有文字,伏羲氏他把这个力量用一个连续的线来代表——这一划开天辟地。伏羲氏靠他的眼睛来观察万物,然后他靠他的想象来给我们创造出一套系统出来。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划,叫做太极。一切的一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有一个方向,就有一个相反的方向就构成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就认为,有一个阴就有一个阳。

孔子在他作的《十翼》中写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

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在这里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但是伏羲氏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这里,他认为有时候一还是一,有时候会变成二。一根木头还是木头,把它弄成两段了就成了两段木头,但是说到底还是一根木头嘛。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跟阳它们不是可以分开的,它是有高度配合性的。

后来他慢慢就想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它是条条有理,它是非常有规律的,非常有秩序的。

老子说“”道法自然”不是说道去效法自然,而是因为道本身就是自然,所以道法自然这里的法应该解释为“等于”自然。可是中国人讲等于的时候,我们含有不等于的意思,还有一点别的东西在里面,我们用伦理两字来解释他。

《易经》那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你自己去了解天理,然后你又顺从自然,你就会得到吉祥。《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世方面的伦理。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易经》里面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今天的生物学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世界怎么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它才会生生不息。

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做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但是他背后有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现在我们讲一个阴一个阳,其实我们中国人讲一个就是两个,讲两个就是一个。一是有含有不同的东西在里面的,包含正反、上下、高低、轻重。就是相对的两种。

《易经》就告诉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有例外的,这个在易经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人再大也是一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甚至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太极,叫一字一太极。

可是他会变化的,他里面有阴阳,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很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随时都可以看得到。人有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他里面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他感到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是坏人,怎么我这么倒霉呢?同一个人,同一个太极,他分阴分阳,坏人不一定是坏人,他有时候也做好事;好人也不一定是好人,他有时候也做了很多坏事。

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一个东西里面包含两种东西,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他就叫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

世界是由一构成的,可是这个一如果是单纯的一,就不会变化了,就不会有万物了。光是有阴有阳,阳一定会和阴碰在一起,阴和阳会化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产生万物。

世界上的东西,有阴有阳,而且分不开。看一天中的变化,早上起来,太阳已经出来了,可是你不会觉得热,你知道上面是热的,但是太阳光的热还没有完全照到地底下来。因此你就感觉到上面是热的,下面是凉的所以叫做少阳;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老阳;到了黄昏的时候,下面还是很热的,但是上面已经开始凉了,因为夕阳是没有什么热量的,所以叫做少阴;半夜十二点,哪里都冷,叫做老阴

一天来看白天是阳,夜晚是阴。

一年来看,春夏是阳,秋冬是阴。

所以不管在哪里,你都可以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来看所有的变化。

我们应该尊重伏羲,因为他那个起点很高很全,而且让我们可以永远遵循。这就叫做经。

所以把《易经》作为群经的第一个,其实他是所有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学习易经的第一课——阴阳之道

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一个目的,也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我们的哲学家从来没有生活在象牙塔里面。

因为我们,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所以神话它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慢慢变成我们的智慧,那我们的智慧是什么?就是一本《易经》。

《易经》不是一本告诉我们知识的书,而是一本带给我们智慧的书。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我们不用虚拟,我们可以想象。想象都是从模模糊糊然后到具体的实现,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发明和创造,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流派。

孔子多么的贴切老百姓

老子多么的深入我们的人心

普通人想要参悟道理,就必须降低欲望,正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

易经是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想出来的,他在思考万物从哪里来的时候,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然后一直走一直走从西方落下去。他就知道了,天底下有一种力量,把太阳从东方拉起来,然后一直把他往西方掉下去。这个力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他的影响,好像是宇宙的根源。

伏羲氏告诉我们,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一个力量拉上来,一个力量拉下去,有两种互动的力量的这种观念,一正一反、一上一下,这两个东西就构成了太极里面两个重要的元素的这一内涵。

那时候没有文字,伏羲氏他把这个力量用一个连续的线来代表——这一划开天辟地。伏羲氏靠他的眼睛来观察万物,然后他靠他的想象来给我们创造出一套系统出来。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划,叫做太极。一切的一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有一个方向,就有一个相反的方向就构成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就认为,有一个阴就有一个阳。

孔子在他作的《十翼》中写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

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在这里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但是伏羲氏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这里,他认为有时候一还是一,有时候会变成二。一根木头还是木头,把它弄成两段了就成了两段木头,但是说到底还是一根木头嘛。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跟阳它们不是可以分开的,它是有高度配合性的。

后来他慢慢就想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它是条条有理,它是非常有规律的,非常有秩序的。

老子说“”道法自然”不是说道去效法自然,而是因为道本身就是自然,所以道法自然这里的法应该解释为“等于”自然。可是中国人讲等于的时候,我们含有不等于的意思,还有一点别的东西在里面,我们用伦理两字来解释他。

《易经》那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你自己去了解天理,然后你又顺从自然,你就会得到吉祥。《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世方面的伦理。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易经》里面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今天的生物学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世界怎么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它才会生生不息。

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做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但是他背后有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现在我们讲一个阴一个阳,其实我们中国人讲一个就是两个,讲两个就是一个。一是有含有不同的东西在里面的,包含正反、上下、高低、轻重。就是相对的两种。

《易经》就告诉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有例外的,这个在易经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人再大也是一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甚至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太极,叫一字一太极。

可是他会变化的,他里面有阴阳,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很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随时都可以看得到。人有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他里面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他感到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是坏人,怎么我这么倒霉呢?同一个人,同一个太极,他分阴分阳,坏人不一定是坏人,他有时候也做好事;好人也不一定是好人,他有时候也做了很多坏事。

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一个东西里面包含两种东西,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他就叫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

世界是由一构成的,可是这个一如果是单纯的一,就不会变化了,就不会有万物了。光是有阴有阳,阳一定会和阴碰在一起,阴和阳会化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产生万物。

世界上的东西,有阴有阳,而且分不开。看一天中的变化,早上起来,太阳已经出来了,可是你不会觉得热,你知道上面是热的,但是太阳光的热还没有完全照到地底下来。因此你就感觉到上面是热的,下面是凉的所以叫做少阳;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老阳;到了黄昏的时候,下面还是很热的,但是上面已经开始凉了,因为夕阳是没有什么热量的,所以叫做少阴;半夜十二点,哪里都冷,叫做老阴

一天来看白天是阳,夜晚是阴。

一年来看,春夏是阳,秋冬是阴。

所以不管在哪里,你都可以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来看所有的变化。

我们应该尊重伏羲,因为他那个起点很高很全,而且让我们可以永远遵循。这就叫做经。

所以把《易经》作为群经的第一个,其实他是所有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什么是阴阳之道,时间来自于哪里?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易经》就是自然哲学,讨论过儒、释、道三家文化也是自然哲学,也就是说,如果要以哲学来讨论人类文明,那么人类文明应该是从自然哲学开始,而不是西方文化的哲学观,人类文明源于神学宗教,而哲学又脱胎于宗教。

《易经》的阴阳之道,在国际学术界里,是比古希腊哲学又玄又神的超科学,在中国人往常的观念里,易经是算命看风水的封建迷信,但实际生活中又必须拿来用的易经哲学。中国文化,或是中国哲学,正是源于河洛书,源于伏羲八卦。

我们摘录《易经.系辞上》的一段话,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中国文化里的阴阳之道,而且阴阳之道又是如何应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 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上面这一段话里,我们用辩证思维来解读一下,什么是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阴阳之道。

阴阳之道,继”善“成”性“;仁者见仁,也就是对于仁者,阴阳之道就是“仁”;知者见知,也就是对于知者,阴阳之道就是”知“。富有之谓大业,对于富有者,阴阳之道为”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对于日新者为,阴阳之道为”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易即变化,阴阳之道,即为万物生长的变化规律,变化规律即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若成象,即为乾,自然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即为坤。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也就是阴阳之道用于蓍策之数,即为占卜,阴阳之道灵活应用于日常事务,即为通事务之变,阴阳之道若是不可预测,即为神化境界。何为神化境界,其实就是看不见又捉摸不透的却又是客观事实的自然规律。比如时间规律,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看不见又捉摸不透的自然变化规律。

图片与内容无关

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阴阳之道应用于日常的社会生产关系,应用于日常的人情关系中。所以,阴阳之道对于中国人而言,其实就是社会百科全书。这个观点,也就是我们前面几章讨论到的,中华文明,从哲学层面上释义,即是自然哲学和社会人文科学,来自于社会生产关系又在社会生产需求中有所改革与精细。

也就是说,中国的阴阳之道,其实就是自然哲学,并对社会生产关系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对于中国人,一说到阴阳之道,他们的惯性思维,就是道学或是道教,就是算命占卜风水学,也就是封建迷信,即使如此,中国人的日常事务还是离不开算命占卜风水学。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摘自《论语.为政篇》

在中国孔子的观点,文化和礼仪是可以一直沿袭下去,这就比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在为人类科学事业服务,古印度的释迦牟尼的佛学思想,直到今天,仍然为人类社会事业服务,当然,古中国六七年前的易经哲学,直到今天,仍然被中国人应用于日常大大小小的事务。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在中国孔子的观点里,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都是可以用一个基本观念把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链接起来。如果我们要用一个文化观点,把整个中国文化,甚至是把整个人类文化用一个哲学观点链接起来,那么这个哲学观又是什么?对于中国文化,阴阳之道包罗万象,可应用于万物生长变化规律,正所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以阴阳之道来形容中华文化,以一个基本哲学观念以一贯之。

在前面几章,我们也讨论到西方哲学或是欧洲文明,无论是宗教,政治,经济,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始终是走不出殖民思想,走不出神权的极权主义。所以,为着语言更加通俗化,把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华文化,以阴阳之道来做文化总概念。

图片与内容无关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谓之“神”,有而不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变不能身行之矣。

“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摘自《素书.原序》

上面两段话,读起来感觉很玄妙,笔者语言表达和悟性有局限性,尝试着解读一下,真假同在,虚幻同在,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大而看不见,小而看不见的,称之为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像时间变化规律,称之为神;真实存在的,却好像不存在的,真假难分的,称之为圣;无中生有的,称之为贤。

“道”有什么?神者、圣者、贤者皆在其中。而神者、圣者、贤者正是人类文明的启航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一部分真理,可遇不可求,缘起性空。

笔者其实就是想表达,关于道,在中国古代,是文人学士们,也是平民老百姓们共同的精神追求与向往,这种精神人文的追求与向往,在整个社会人文环境,始终把道想像成无所不能,像崇拜真神一样,就像今天的人们对金钱的崇拜一样着迷和不可自拔。

任何事物,过分执着,就成了迷信,成为名副其实的玄学,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走上了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平民老百姓正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如果要和老百姓普及牛顿爱恩斯坦这些顶级科学的物理数学知识,又有多少人听得懂?然而听不懂的高级科学数据,不代表不存在,这就比如,看不到真理,不代表真理不存在,看不见时间,时间却是真实存在,同理,看不见天道,不代表天道不存在。

正所谓大道至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道,正如孔夫子所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又正如佛陀所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虽然看不见佛陀说的八万四千世界,不代表八万四千世界不存在。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些真实存在的虚空事物,却又是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又恰恰是这些人类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某种人类捉摸不清的方式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图片与内容无关

如果说这个世界真的有神,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看不见的内在逻辑关系,理解为神力,理解为与西方耶和华神一样的神,但是,我们必须分辨清楚,这种虚无形式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并且是一种运动形式的,并且具有生命规律的逻辑关系,比如时间变化规律,正是这样的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虚无形式的数学逻辑关系。是的,生命是需要有规律的生理性运动来维持其生命活力,时间也是如此,需要有规律的运动变化来维持其可持续性和良性循环。

在前面好几章,我们已经把儒释道解读为具有一定自然属性的自然哲学。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物,人类是无法捉摸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偏偏这些无法捉摸的运动变化规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又是极其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正是如此,我们人类不能把那些无法捉摸的运动变化规律,直接定义为唯心主义,定义为迷信和邪教。

在古华夏文明,中国人的底层文化逻辑思维始终摆脱不了阴阳之道的天地人思维模式,这种底层文化逻辑思维,正是我们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民族意识,用心理学名词来形容,就是隐性的民族潜意识,用中国天道文化来形容,就是“无”和“虚空”的那一部分民族文化意识,用佛学思想来形容,就是具有民族性的“佛性”部分,用中国儒家思想来形容,那就是集体主义思想,是家国天下的“大一统”民族精气神,用中医学思想来形容,那就是“正气内存”的民族气性。

所以,我们暂且用西方哲学的思辨和强大的想象力,就把中华文化假设成自然哲学,假设中国的易经哲学就是自然之道,就是具有自然属性的真理,就是以天文地理学为知识本体的自然哲学,以天文历法为知识本体的自然科学。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里谈到的,天道其实就是古天文学和古天文历法的衍生文化,是自然运动变化规律的文化形式,如果我们愿意相信阴阳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愿意相信易经的天地人思想就是自然人文哲学,我们又何须把天道想象得如此玄妙呢?毕竟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到中华文化内在的底层文化逻辑,讨论到《河图》就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天文图。

在中国,《河图》和《洛书》是最早期的文化符号。在这一章里,我们尝试着探讨一下《河图》和《洛书》背后的文化涵义。在前面,我们谈了一下《史记.天官书》,拿古天文学的基本模型和《河图》简单比对了一下,我们发现,《河图》正是古天文图的简化图。简单点说,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天象运动变化规律,始终和地上的地理位置链接一起。

《易经》有说,《河图》为阴阳之用,易象之源。《河图》简单的五组黑白点,背后蕴藏的是整个天体运动变化规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句话明显就是《河图》的文字表达,也就是阴阳五行学。无极为天,太极为“太一”天神,“太一”天神生阴(夜)阳(昼),阴阳生四象(二十八星宿)。

由此可见,《河图》恰恰好对应上古天文图。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历经长期的观察和计算,总结出古天文地理学。孔子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河洛书的神话是不真实的。

《河图》从图象上看,真很简单,就是以黑白点,表示数字,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每个方向都有黑白圈点的阴阳数字组合。我们先来文字来表述一下《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这段话里,我们解读到的信息是,天为阳,单数为阳,地为阴,双数为阴,单双数又以阴阳数排列,所以,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天一与地六组合成阴阳单双数,以类似推,一共有水、火、木、金、土五个阴阳单双数组合,刚好形成水、火、木、金、土阴阳五行组合。在古天文学,中宫的天极星处于中心置,也就是太一天神,在《河图》,天五、地十处于中心置。

在中国人文历史里,中、五、土这两个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寓意。我们用天地人思维来解读一下这几个汉字,中的本意是方位词,最原始的文化意识务必是天地人三元一体的文化涵义:在天为太一天神,在地为中土之正位,在朝为天子之尊。九为乾天,五为坤地,九五为天子。天五生土,也就是地上的“中土”是天五的衍生物。从文化寓意上,天地之间的链接点为“中五”。我们再来看“中”字笔划,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都包含了,这是不是很像天文五宫的象形字?像不像《河图》的象形字?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华为什么叫中华?中原为什么叫中原?中庸之道为什么叫中庸之道?“中”字会不会与天文图有关联?

所以,对中华文化,”中“字的背后,有着很重要的文化寓意,其对应的数字”五'也有着同等重要的文化寓意,代表着“一、二、三、四、五”这五个天地阳生数,六之后的数字,全部是天地阴阳成数,天地生成数之间的介质数字是“五”,代表着天地之间的链接介质。也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来自于“太一”,来自于天道,来自于天体运动,来自于古天文历法。

一到五为天地万物的生数,六至十为成数。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二、三、四、五”这几个数字背后的文化寓意很重要。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我们从天地人思维模式来理解,一代表天,二代表地,三代表人,也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互相作用,相辅相助,阴阳交互,以有规律的逻辑关系,进行有序的推理而生万数,也就是形成万物之间的链接关系网。

一到五几个数字,一、三、五为阳数,也就是天一,天三,天五,相加极数为“乾九”;所以,在五个生数里,这三个数字又是最重要的。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天五生土,从五行上,水、木、土都是人类必需的生存基础资源。地二生火,地四生金,火和金是人类生存的次要必需资源。也就是说,人类拥有了水、火、木、金、土阴阳五行生存必要资源,才能开启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代。所以,阴阳五行学最原始的文化寓意,应该是古天文地理学和古天文历法。

《河图》里有四象,也就是二十八星宿学,二十八星宿学是古华夏最初的古天文学,东方七宿形似苍龙,南方七宿形似朱雀,西方七宿形似白虎,北方七宿形似玄武。中央天五代表中宫“太一”天神,也就是天极星(北极星),刚好对着地球北极的中轴线。

上古时代的华夏文明,日月星辰的时间观念都是从观察天文地理运动变化现象而来,北斗七星的斗魁绕四象运动的变化规律,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三十六宫七十二气候的原始时间观念。我们知道古天文历法的背后,是强大的时间逻辑,需要强大的数学运算法则,有二进制,五进制,十进制,十二进制,六十进制,九九乘法运算,几何学……,所以像笔者这种数学小白,是无法弄清楚古天文历法背后复杂的数学逻辑关系。从历史典籍史料,我们知道伏羲女娲时代就发明了规和矩,作为制定历法的重要工具,《河图》正好是伏羲时代的重要文化象征。

讨论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古华夏先祖们到底有多伟大,为了建立一个时间的数学逻辑关系,他们背后所耗费的可能是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西方哲学观,认为时间是虚拟化的,是不存在的,是唯心主义意识创造的,甚至是造物主神创造的。然而,当我们了解过古华夏的天文学后,必须要极力反驳西方哲学关于对时间的唯心主义的解读。

时间来自哪里?来自于天体和地球运动变化规律,当这种天体和地球的相互运动的变化规律,通过强大又复杂的数学运算法则后,所得到的具体化数字结果,就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时间观念。一年为什么是365天,一年为什么分成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一月为什么是三十天,一天为什么分昼夜十二时辰,每时辰为什么是六十分钟?这一个个时间数字并非凭空捏造,都是经过大量数学和几何运算而来。时间是真实存在的,时间数字就是宇宙体运动变化规律的终极呈现方式。

天知道,人类社会因为拥有了时间观念,文明社会才能开启她真正的历史进程。人类如果没有了时间这个知识本体,又何谈文明社会,何谈什么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毕竟人类一切的社会人文和生产力关系,都必须建立在时间观念基础上,社会生产关系才会走在进步再进步的进程中。天地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是自然属性,但需要人类作为中间媒体去发现和总结出这种天地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天、地、人三才之道,是以数学几何逻辑关系推算出来的天体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时间运动变化规律。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和科技发展,务必依赖于时间运动变化规律。

所以,古华夏文明的“天地人”思维模式,是具有自然属性的自然人文哲学,从唯物辩证法上,“天地人”三元一体的自然哲学观,具有自然属性上的内在逻辑关系。讨论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阴阳五行学是中华文化的知识本体,不仅如此,阴阳五行里古天文地理学的呈现方式,是古天文历法的呈现方式,始终贯穿于整部中华人文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我们在开篇所假设的“以一贯之”,把这个“一"假设为阴阳之道,经过一番讨论,已经从辩证逻辑关系上成立。什么是阴阳之道,其实就是自然之道,而这个自然之道,人类可以解读为更加具体化的时间运动变化规律。在古华夏文明,这个时间运动变化规律,以天干地支纪年来表达,以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六十一甲子来表达。所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中国人日常语言的背后,其实已经蕴藏了阴阳五行中医养生学的自然哲学思想。

我们从最原始的”天地人“思维模式,简单讨论了一下《河图》的文化寓意,现在又试着用同样的天地人思维模式来聊一聊《洛书》。阴阳五行八卦,为什么是八卦,而不是十二卦,二十卦?我们前面讨论过数字”一、二、三、四、五“的文化寓意,在天以”太一“为中心本体,在地以”中五“为中心本体。

所以,在《洛书》里,以一为本体,以五为中土本体,寓意八卦以天地为本体,以天一(水)为本,藏地十(土),显用八卦。《洛书》里还有九宫格之说,我们前面说过天文地理以”中五“为媒介体,在地时,中五为本体,取八个方位的运动变化规律,五为生数,阳极数为九,阴极数为六,阴阳相加为十五,包涵天地人三才生数之和。所以《洛书》的阴阳五行的数学几何逻辑关系,一定是五的倍数,所以周流八方的数学关系,相加都为十五,寓意成”天、地、人三才之道。八卦三才之道的周游八方:15*8*3=360周天数,加天地生数5,时间运动的变化规律,即是365天。当然365天是太阳公历。

中国的传统农历,以天干地支六十一甲子纪年,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的循环数理运算方式。便无论是天干地支农历年,还是太阳公历年,阴阳八卦图都有其正确的数理运算方法。太阳公历年是通用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干支农历纪年是用来应用于中国农耕文明,对中国老百姓而言,就是一部日常事务百科通用典。

物理学有著名牛顿力学定律,有爱恩斯垣的能量守恒公式,化学也元素周期表,有各种化学能量守恒转换公式,数学也有各种各样的运算公式。什么是公式?等同于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的科学运算公式。几何圆周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时间是怎么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的?牛顿三定律又是如何通过数学运算出来的?物理能量守恒公式又是如何通过数学运算出来的?生物分子学的各种公式又是如何通过数学运算出来的?科学公式千千万,并且被应用于社会生产力上,应用于科技文明上,科学公式就像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一样的通用公式。

所以,通用公式背后的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和高低数学几何运算法则,才是那个真正的疑问句。我们科学通用公式是事物内在数学逻辑关系的媒介,就好像天地人之间的链接点取中间数字五,”一、二、三、四、五“这五个原始的阴阳天地基数里,取一、二、三为天、地、人的本体,取五为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媒介体,显四象为用,以阴阳二进制数学逻辑关系作推演出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一卦为天地人三爻,阴阳卦合体为六爻,六十四卦一共为三百八十四爻。在这个数学逻辑运算法则里,其实包含了二进制,三进制双螺旋交叉式的数学逻辑运算法则,于是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的时间变化规律就出来了。这个过程的数学逻辑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但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天一地二人三始终是不可变量的本体,五为一、二、三的中间媒介,也就是通用的公式。所以,如果人类自身也在阴阳之道中,那么人类基因组的数学逻辑关系又如何不在阴阳之道的逻辑数学关系中?天地人之间就是通过类似的内在数学逻辑关系作为媒介体相互链接为一体。就像人类文明通过时间数学逻辑与天文地理链接成一体。

各种科学公式背后的数学几何逻辑关系错综交互,天地人之间的数学几何逻辑关系错综交互,不仅如此,这种”逻辑运算关系“之间又是有序可变量的。所以,虽然我们说河洛书的知识本体是古天文学,是古天文历法,但如果要去证明这些复杂的古天文学和历法,背后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说这是一件很庞大的科学工程。但这件无比庞大的科学工程,几千年前的古华夏先祖们,他们拿一把规和矩作为工具,就把这件事情干成了,当然这其中至少历经几百年的时间。

所以,《河图》、《洛书》、《易经》当然是无字天书,因为与天文地理学息息相关,与复杂的数学几何运算息息相关。看着像简单的数学几何图形,背后蕴藏的却是博大精深的古天文学和天文历法,这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自然科学成就。所以,易学的阴阳之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广矣大矣,为天地万物的大道之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更是人类文明的文化密码。

我们顺道聊几句黑白太极图,既然河图洛书以古天文学以古天文历法为知识本体,那么黑白太极图自然也是以古天文历法为知识本体。所以,阴阳两仪太极图,有没有可能呈现的就是天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也就是天体运动的轨迹。《河图》是古天文图,《洛书》为八卦图,太极两仪图把河洛书的天文历法都包含其中,那么所呈现出的运动变化,当然就是天体运动的变化轨迹。确实如此,我们把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直接以点面线的方法画下来,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阴阳两仪太极图。

“日月星辰”这个词语,是不是很有自然哲学的韵味?辰表示为时间,那么时间是不是包括了太阳和月球的运动?是不是包括了二十八星宿?是不是包括了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是不是包括了八大行星?日指太阳运动,是白天的时间刻度表,月亮指月相,是一个月的时间刻度表,星指银河系的恒星运动,是一周年的时间刻度表。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表示的就是一个天体运动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上面讨论到,时间历法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必需条件,是贯穿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轴线,而这个时间主轴线里,又包含了三个必需的因素:天、地、人。

中国古天文学,已经告诉我们年怎么来,月怎么来,日怎么来,时分秒又怎来。

人类基因密码数学组合为什么会与中国的易经64卦384爻“相遇”?最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天体运动的变化规律里,人类生命也是一个必需的基本条件。正如中国道家思想所说,人是万物之灵。天地生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那么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里必然包含了社会人这一个必需因素。

在古华夏文明,最初的宇宙观是天文地理学为一体,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人文需求,又发展至天、地、人为三元一体化的自然人文哲学观。,所以有了伏羲女娲的规矩图,有了最初的古天文图《河图》,有了古华夏的第一本经:伏羲先天八卦,古华夏人的第一本新华字典,后来又发展出《洛书》和阴阳太极图。把整个天体运动的轨迹图,以最直观的方式划下来,传世于人。

不得不说,华夏文明最初的宇宙哲学观,始终与社会生产关系息息相关,始终秉着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大我精神。在上古时代,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当时最有知识的人作为部落首领,当时部落首领必须懂天文地理,必须懂巫术和占卜,部落首领集帝王文武才能于一身,所以上古时代的先王之道,务必是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也就是说,古华夏文明最原始的政治意识,建立在一种像集体主义意识的基础上,建立在一种大我无私的自我意识上,正所谓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社会人文经济上,古华夏文明务必是建立在原始公有制的基础上,不仅如此,在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事实上,集体主义的社会共同价值观,正是黄老之道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同义词,这就比如我们前面说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是同义词一样。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人文,从哲学上,中国人自始至终其实只有儒、释、道三家,而儒、释、道三家,又可以归纳为《易经》的阴阳之道,也可以说阴阳五行八卦学贯穿着一整部中华人文历史。春秋战国的百家文化,其差异性不过是心算术,珠算术,计算器,量子计算机的区别,因社会科技人文的需求而产生新的数学计算方法。然而,人类社会和科技文明无论怎么变化和进步,始终建立在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宇宙运动的时间变化规律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符合自然规律的数学逻辑关系上。

所以说,中华文明的发展始终建立在一个规律性的文化秩序基础上,而这个文化秩序始终建立在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恰恰相反,欧洲人文历史,从古希腊开始,就缺少这样的一种文化秩序,所以,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时代,西方哲学的名目总是花样百出:日心说,地心说,灵魂说,是者说,太一说,形而上学,形而下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神秘主义,人文主义,主义,社会主义,利己主义,精神主义,辩证主义,逻辑学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由主义......。

如果是中国的老庄孔孟活在在欧洲国家,估计他们会被活活被西方的大哲学家们气死过去一百回。因为西方一系列的哲学主义学说,在中国哲学,就是一个字:道。如果要分家,那就是儒、墨、法、兵、术、数、理等杂家文化。在中国哲学分类上,天文地理学归类于道学,社会人文、经济、政治、军事归类于儒、墨、法、兵、家;科学理论和技术,也就是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归纳于术、数、理三家。然而,天地人三位一体,象数理不分家,万科归一。所以,中国人的文化秩序,可谓是围绕着阴阳自然之道,发生着像物理化学那样的能量循环系统;生物学上,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生物链可循环式的文化发展模式。

讨论到这里,我们理一下古华夏文明的脉络,人类文明始于天文地理学,成于时间变化规律的历法,而时间运动变化规律又必须依附于缜密的数学逻辑关系,所以天文历法的产生,务必产生数学,有加减乘除法的交叉运算法则,还有复杂的几何学,甚至是有高等数学和几何的算法。从自然辩证逻辑关系,数学和几何学比起文字,会先于应用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人文关系上,是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必要工具,就像时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需工具。河洛二书已经证实了数学逻辑关系的存在。无论是天文地理学,还是古天文历法,这都将是一项极其重要且伟大的自然科学工程,需要耗费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相关的社会实践,还有相关数学几何运算,甚至还会关系到力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前面说过,古汉语言里,有很多蕴藏着自然哲学的日常成语,比如:东升西落、东南西北、左东右西、四面八方、春夏秋冬、天道循环,天道酬勤、周而复始、因果轮回、生辰八字、家国天下、生死有命、善恶有因......,像这些成语,本身就是自然哲学名词,是中国人日常用语。天道循环最原始的文化涵义是不是时间运动?因果轮回是原始文化涵义是不是时间轮回?天道最原始的文化涵义是不是天体运动?祭祀和占卜最原始的文化涵义是不是感恩与敬畏天道?寺庙最初的文化涵义,是不是祭祀太一天神?是不是祭祀和缅怀古华夏人文先祖们?

是的,当我们时光倒流回到上古时代,用最朴素最简单的思维模式去反向辩证思考与想象,我们很快就能明白,哪有什么神和鬼,哪有什么玄学和超科学,哪有什么神秘主义,其实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还有情感表达。天神就是北极星,其地理位置上恰好对着地轴的北极。

谷神、水神、河神、太阳神,月亮神、山神、风神等等都是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敬畏和感恩之情,太上老君、土地神、门神、灶神、财神、酒神、武神等等其实都是把一系列的历史人物角色,融洽于民间人文风俗,形成民间祭祀庙宇人文风俗。这就跟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孔融让梨、曹植七步诗,司马光砸缸、屈原投河、雷锋精神等等一系列历史精神楷模人物一样。人类丰富的想像力必须建立在大自然知识系统里,必须建立在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辩证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人类的鬼神之说,一定会在大自然的知识系统里寻找到原型。

以阴阳之道论鬼神之说,鬼,邪恶之气,小人之侫术也,为不吉祥之意,为阴气,为邪恶;神为大自然玄妙的力量,有庇护人们吉祥如意的文化寓意,为吉祥之意,为阳气,为正善。 所以,神生于人类的自然崇拜和敬畏之心,鬼生于人类对邪恶之事物的厌恶与恐惧之心。所以,古华夏的先祖们,以善之自然现象寓意神,神之善象给人们带来爱和力量,带来欢喜和希望,就像阳光;以恶之自然现象寓意鬼,鬼之恶象给人们带来恐惧和灾难,带来悲恸和绝望,就像洪水天灾。所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把好人形容成善良美丽,把有大功绩之人形容成伟人和神,把坏人比喻小人,把殃国殃民之恶人形容成恶鬼。对于人性道德方面,正气于身,恶鬼绕道而走,邪气附身,鬼迷心窍也。

我们在前面讨论宗教哲学的时候,说到高层次的知识维度,比如相关文化学者,用哲学思维讨论宗教文化,但到了民间,宗教就成为祭祀性质的庙宇文化,哲学必须以鬼神之说来作具体呈现和解读,以神话的具体形式来作为文化的承载体。所以,关于哲学和神学,其实都是人类的人文精神需求,为了满足人类不同文化层次的精神需求。

这个世界,有没有神和鬼?当然有。因为神鬼也是阴阳之道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一种基本需求。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5 阴阳应象大论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5 阴阳应象大论篇

原文诵读:

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翻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翻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翻译】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经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

【原文】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性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翻译】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阳生热。阳气太过,能使元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因为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元气,而元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所以过度抗盛的阳气,能耗散元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元气。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发生偏生,则阳气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了偏生,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了偏生,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偏生则表现为热性病症,阴偏生则表现为寒性病症。寒到极点,会表现热象。寒能伤形体,热能伤气分;气分受伤,可以产生疼痛形体受伤,形体可以发生肿胀。所以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

【原文】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翻译】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

【原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翻译】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喜怒等情志变化,可以伤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离去形体了。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原文】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人,讲求人体的形态,分辨内在的脏腑,了解经脉的分布,交会、贯通有六合,各依其经之许循行路线;气穴之处,各有名称;肌肉空隙以及关节,各有其起点;分属部位的或逆或顺,各有条理;与天之四时阴阳,都有经纬纪纲;外面的环境与人体内部相关联,都有表有里。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原文】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翻译】歧伯回答说:东方应春,阳生而日暖风和,草木生发,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气,肝气又能滋养于筋,筋膜柔和则又能生养于心,肝气关联于目。它在自然界是深远微妙而无穷的,在人能够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在地为生化万物。大地有生化,所以能产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能产生一切智慧;宇宙间的深远微妙,是变化莫测的。变化在天空中为风气,在地面上为木气,在人体为筋,在五脏为肝,在五色为苍,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在病变的表现为握,在七窍为目,在五味为酸,在情志的变动为怒。怒气能伤肝,悲能够抑制怒;风气能伤筋,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伤筋,辛味能抑制酸味。

【原文】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翻译】南方应夏,阳气盛而生热,热甚则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滋长心气,心气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则又能生脾,心气关联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徽,在五声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忧,在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为喜。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热能伤气,以寒气抑制热;苦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原文】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翻译】中央应长夏,长夏生湿,湿与土气相应,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气,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则又能养肺,脾气关联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气,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病变的表现为哕,在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为思。思虑伤脾,以怒气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以风气抑制湿气,甘味能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原文】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翻译】西方应秋,秋天天气急而生燥,燥与金气相应,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滋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则又能养肾,肺气关联于鼻。它的变化在天为燥气,在地为金气,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病变的表现为咳,在窍为鼻,在无味为辛,在情致的变动为忧。忧能伤肺,以喜抑制忧;热能伤皮毛,寒能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原文】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翻译】北方应冬,冬天生寒,寒气与水气相应,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长骨髓,骨髓充实,则又能养肝,肾气关联于耳。它的变化在天为寒气,在地为水气,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在病变的表现为战栗,在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致的变动为恐。恐能伤肾,思能够抑制恐;寒能伤血,燥(湿)能够抑制寒;咸能伤血,甘味能抑制咸味。

【原文】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翻译】所以说:天地是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如血气与男女之相对待;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热,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原始能力。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为阴之役使。

【原文】帝曰:法阴阳奈何?

【翻译】黄帝道:阴阳的法则怎样运用于医学上呢?

【原文】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翻译】歧伯回答说:如阳气太过,则身体发热,腠理紧闭,气粗喘促,呼吸困难,身体亦为之俯仰摆动,无汗发热,牙齿干燥,烦闷,如见腹部帐满,是死症,这是属于阳性之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夏天就不能耐受了。阴气盛则身发寒而汗多,或身体常觉冷而不时战栗发寒,甚至手足厥逆,如见手足厥逆而腹部胀满的,是死症,这是属于阴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这就是阴阳互相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

【原文】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调摄阴阳的办法怎样?

【原文】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不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而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翻译】歧伯说:如果懂得了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则人身的阴阳就可以调摄,如其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一般的人,年到四十,阴气已经自然的衰减一半了,其起居动作,亦渐渐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觉得沉重,耳目也不够聪明了;到了六十岁,阴气萎弱,肾气大衰,九窍不能通利,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会常常流着眼泪鼻涕。所以说: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不知到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本来是同样的身体,结果却出现了强弱不同的两种情况。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注意共有的健康本能;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只知道强弱异形。不善于调摄的人,常感不足,而重视调摄的人,就常能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即使已经年老,亦可以身体强壮,当然本来强壮的就更好了。所以圣人不作勉强的事情,不胡思乱想,有乐观愉快的旨趣,常使心旷神怡,保持着宁静的生活,所以能够寿命无穷,尽享天年。这是圣人保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翻译】天气是不足与西北方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的右耳也不及左边的聪明;地气是不足于东南方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

【原文】帝曰:何以然?

【翻译】黄帝问道,这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翻译】歧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神集合于下部,集合于下部则夏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所以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如虽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了。

【原文】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翻译】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生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而能始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懂得这些道理的人,他把人体上部的头来比天,下部的足来比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的轻清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嗌,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阳气,象天地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气,象阳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麽疾病就要发生了。

【原文】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翻译】所以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于邪在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技术较差的,至邪在肌肤才治疗;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

【原文】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翻译】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了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之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感受了就能损害皮肉筋脉。

【原文】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翻译】所以善于运针法的,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进行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的脉,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没有过失了。

【原文】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翻译】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势正盛,必须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所以病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其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急暴的,可用按得其状,以制伏之;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观察病的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适宜用泻血法,气虚宜用导引法。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背诵部分节选

3、《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4、《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5、《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6、《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7、《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8、《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9、《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七篇 阴阳别论

1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1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1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0 五藏生成篇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头条发布的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中医经典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健康一生。

中医二羊内经笔记:黄帝内经中的“道”到底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中医二羊,我是一个铁杆中医粉,提倡学习中医以经典为首选。接下来我将以系列文章,总结我自己在学习黄帝内经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对这些问题怎么理解的,罗列出来供给初学者参考。

学中医大家都知道学习黄帝内经,我们去读黄帝内经第一篇就遇到一个问题。

黄帝问,上古的人可以活得很多久,甚至上百岁都是很自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岐伯回答,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中,这个“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什么是道?

岐伯说,知道“道”的人,生活可以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样就可以活得长久。

这个道是什么呢?是不是道德经中的“道”呢?

在我反复读完黄帝内经几遍后,我对这个道的理解和总结是这样的。

这个“道”很抽象,非常不好解释,正如道德经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既然太抽象不好理解,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岐伯会以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习以为常的东西为我们示例说明。

所以第一篇提出“道”很重要,第二篇讲四气,其实也就是自然四季的变化规律,让我自己去体会这个道。

概括起来,道就是四时,道就是四气,道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个道可以具体一点吗,第二个线索就是阴阳。

阴阳可以落实道,接下来后面两篇就是讲阴阳。

把道具象化之后,可以用阴阳两个字来说明或者代表。所以学中医,从阴阳开始,最后化繁就简,落实道调理和治疗的时候又得回到阴阳。

所以,黄帝内经最重要的第二概念就是阴阳,在阴阳应象大论篇详解。

什么是阴阳?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到底什么是阴阳呢?内经又让我们观察自然,血气、男女、水火、左右就是阴阳。

还能更具体直白一点吗?

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这个就是阴阳。

大白话总结,自然界中,天是阳,地是阴;静是阴,阳是躁;阳化气,阴成形。

在人体呢?

首先看得见的,有形的是阴。看我们的身体,形体肌肉躯干四肢,这些肉身就是阴。

而这些肉身的背后的功能就是阳。

阳看不到,但是它是存在的,例如肌肉是阴,肌肉中的力量就是阳。

以人的整体肉身为阴,那人的“神”就是阳。如果没有了阳,大家可以去看看死人,尸体的状态就是只有阴没有神,没有阳的状态。

这个神很抽象,但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精神”、“气色”“神态”这些就是神。

随着我们深入的学习,对阴阳的感受会越来越深。阴阳从自然而来,研究人的身体,人的身体同样呈现出阴阳的运动变化。

阴阳的运动变化,简单概括,可以提炼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那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读中医经典,用经典一直在路上,我们下次分享。

我是中医二羊

一个铁杆中医粉。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健康术语-太极内功

解读

太极内功是以太极命名、动静结合的功法。其方法:姿势有静练式,动练式,活练式;意守有意守会阴法、涌泉法、命门法、关元法、印堂法、命门涌泉连线法、解溪法。呼吸有自然呼吸法,导引运气法,抓闭呼吸法,喉头呼吸法,内转呼吸法,沉气呼吸法。以上各法既是结合起来锻炼,又须分级、分步,由浅入深。一般认为,本功法具有却病、保健、强身和增强技击能等功效,对慢性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阳萎、早泄、遗精等有一定的疗效。

应用领域

(一)太极内功的理论基础太极内功的练习主要是以培补元气、内壮气血为主,阴阳颠倒可以水火既济而气血生化有源。多以命门为主要练习要点。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以意调和,运于丹田命门之间,培补元气,通调经脉,平衡阴阳。中医学古籍中用命门代指的部位较多,大部分认为命门在身体之下部,腰腹部位,各重要器官分布于此,此处的气血活跃有助于生生不息的改善自身的状态。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太极阴阳颠倒解》:阳:乾、天、日、火、离、舒、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解之可以明矣。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辟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止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永渗漏。此所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若任其火炎上,水润下,必至火、水分为二,则为水火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苟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华朽,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之兴衰,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也。夫如人之身心,致知格物於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其功用,浩然正气,直养无害,攸久无疆矣。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此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以水火而言,“水为阴,火为阳”,因为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也就是说水和火很能代表阴和阳的含义。阴阳水火位置变化而相互作用,生生不息,万象丛生,推动了带我的发展。人本心肾阴阳相交,水火既济,产生充足内气,然后以意领气,以气催形,意到气到,气至而血行,气血充盈,各种生理功能得协调完美体现,所谓良知、良能也。行之于身则健身治病,防身则趋利避害,最佳的发挥保证生命健康之作用,古人称之为卫生之术。(二)太极内功操作方法太极内功的练习遵循气功三调合一练习原则,调身、调息、调心三者有机结合。太极内功的“三调”操作如下:调身具体分为三种练习方式:1、静练式(初级),用于治病、保健,分卧、靠、坐、站四种姿势;2、动练式(中级);分单练式和带功式,包括站式、活步站桩(又名太极看手式)、带功练拳;3、活练式(高级),此阶段为高级阶段,在前面的基础上,自由练习,不拘形式。调息具体分为1、自然呼吸法:用于初级阶段;2、导引运气法:用于第二阶段,从会阴至足心涌泉往返;3、抓闭呼吸法:用于中级阶段,吸、贴、抓、闭为特征,为内呼吸法,不注意口鼻的呼吸,引气往返于足心涌泉与命门之间,并于上提吸气后作停闭状态。是非常强壮的练习方法,应注意火候的掌握。4、喉头呼吸法: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快速充盈内气的方法。5、意识呼吸法:纳入之气运转于丹田,又称为内转呼吸法。6、沉气呼吸法:可作为治疗和正规练习前的预备功法。调心具体内容有1、意守会阴法2、意守命门法3、意守关元法4、意守解溪法5、意守印堂法6、命门涌泉连线意守法7、意守涌泉法意守的方法可以以一念代万念,干预和阻断七情致病的环节,同时活跃意守部位的气机,激发经脉之气,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太极内功的习练步骤分:1、调息2、吐浊气3、凝神4、采气物5、吐纳6、内转法7、神通于背8、灵机于顶9、步法锻炼各步操作练习循序渐进,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避免操之过急。(三)太极内功的临床运用1、内功自我练习的选择法则临床上,太极内功对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阳萎、早泄、胃下垂、肠胃溃疡病,疗效最佳。一般按以下原则运用:(1)以卧式为主:适用于身体虚弱、年老气衰及病重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肺结核、高血压、失眠等。以上诸症,以卧式为主。辅以坐式和靠式。(2)以坐式为主:一般病情较轻,体质较好,或经过卧式治疗有一定效果者,都可应用。坐式可与卧式、站式配合应用。(3)以靠式为主:主以治疗较重的高血压患者和失眠患者,可与卧式站式配合应用。(4)以站式为主:身体较好、病轻、疾病单纯,神经衰弱、高血压、失眠等都可应用,配合抓闭呼吸对治疗阳萎、早泄、遗精效果最好,可以固精养身,益寿延年。姿势是依据具体情况如病情、体质、锻炼目的等灵活运用。运用中既要使病人感到舒适自然,又要达到锻炼要求。练功姿势和疾病的关系是相对的,是依据客观情况灵活运用,如中医治疗疾病之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太极内功除在治疗上可以灵活择用功法外,在用于强身保健,增强太极拳技击能力方面,还必须严格遵循锻炼步骤,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原则。在运用呼吸方面,也是分步练习,如果应用于治疗,可依据病情、病种、体质、灵活择用。如果是用于保健强身,则可以按部就班,主次锻炼。太极内功的六种呼吸法:自然呼吸法、导引运气法、抓闭呼吸法、喉头呼吸法、意识呼吸法、沉气呼吸法。这六种呼吸法,除沉气呼吸法外,另外五种呼吸法都是太极内功的整套呼吸法,也就是锻炼中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锻炼要求,由于逐步深入,要求也不同。用于临床,可以酌情任选一种应用。如自然呼吸法,适用于练功初期,可用于年老气衰虚弱者,溃疡病、高血压等患者。沉气呼吸法可以作为练各种功的准备呼吸,而它又主以治疗高血压、失眠患者。经临床实验证明,这种沉气呼吸法,治疗高血压病有满意的效果。导引运气法,可以治疗溃疡病、神经衰弱、高血压、胃下垂、失眠等,而尤以对失眠患者效果更为显著。抓闭呼吸可以治疗遗精、阳萎、早泄及胃下垂等病。以上导引运气法,抓闭呼吸法和喉头呼吸等,意识呼吸法等又主以巩固疗效,强壮身体之用。总之,我们对姿势、呼吸之运用要以唯物观点,辨证论治的法则结合临床不同致病因素灵活运用。在意守方面的运用要结合姿势和呼吸法,尤其是结合呼吸法最为重要,因为气离不开意的引导,而意又是时时刻刻的领气,它的运用原则和呼吸法相同,根据习练者情况来选择适宜意守部位和方法。2、太极内功结合推拿、针灸的临床运用。太极内功不仅可以通过自我修炼健身治病,还可以提高医者对自己和患者神和气的调控能力,更好的操作推拿手法和针刺手法,促进治疗中的得气效应,我们经常在推拿和针灸方面结合太极内功,提高手法质量。太极内功法结合推拿手法运用,要求医者有太极拳和太极内功的功底,且对太极内功劲力的使用有深刻体验,能把太极内功劲法灵活运用到正骨推拿治疗手法中,融会贯通,手法松沉、有渗透力、刚而不暴、柔而不浮,能使内劲贯穿于治疗过程中,达到稳、准、快、巧的效果。冯益建,肖远德等于1995年至1997年间运用太极内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疗效,运用太极内功正骨推拿手法独特的阴阳刚柔手法、开合劲法、螺旋劲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辨证施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治愈率达96.43%(《中国气功》1997年第12期发表了《太极内功正骨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太极内功点穴术的临床运用也效果满意,运用太极内劲法,刺激患者经穴,达到以指代针的效果,应用于临床各科也取得满意效果。综上,太极内功既是可以由医生指导病人练习,内壮气血,来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医者也可以通过太极内功的修炼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5月2、冯益建,肖远德.李经梧太极内功及临床应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