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摆放

龙是哪一年(龙是哪一年出生的今年几岁)

时间:2024-01-16 00:46:45 作者:依稀久忆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龙”从何而来?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春龙节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抬头”。

它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农业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春耕有序展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讲师赵运涛表示,“龙抬头”的由来与自然天象有关,它的习俗丰富多样,有舞龙、社戏以及各种庙会。

饮食习俗更是有趣。老北京人要吃春饼,称为“吃龙麟”。此外,吃面条又被称为“吃龙须”,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源于自然天象崇拜?

“龙抬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观点认为,它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中国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组合想象成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认为东方为木,属青色,故称其为“青龙”或“苍龙”。

《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而当地平线上渐渐露出龙“角”,说明春天来了,即民谚所言“龙抬头”。

也就是说,“苍龙七宿”冬季时隐没在地平线下,等到农历二月初以后,黄昏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但苍龙的身体仍隐没在地平线之下,所以是“龙抬头”。

赵运涛说,龙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在古代,尽管礼制森严,但平民百姓并没有放弃对龙的喜好和崇拜,节日里要有龙,如正月十五要耍龙灯、舞龙;二月二“龙抬头”等等。

一个祈求风调雨顺的日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节日也经历了一个有趣的演变过程。

赵运涛表示,大约在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过“二月二”,只不过最初“二月二”和“龙抬头”还没有太大关系,其习俗主要是挑菜、踏青等。

等到南宋时期,出现了有关“龙抬头”的记载,如“今朝二月二,暂放龙抬头”。元代《析津志》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

在明清时期记载岁时节日的典籍中,“二月二日龙抬头”的说法更为明确一些。如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日曰龙抬头”。

从节日内涵以及习俗上来看,自古以来人们便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在农业上,“龙抬头”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赵运涛举例,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万物复苏,接下来的一个节气就是惊蛰,古人认为,龙是百虫之长,它得先醒来,到了惊蛰,才能春雷乍动、唤醒万物。

当然,有些害虫醒来后,有可能会危害人或者庄稼。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熏虫”,将害虫提前消灭掉。

古人认为“二月二”迎来青龙,龙主管着下雨,此后雨水也就越来越多了,适合耕种的季节就此到来。恰如民谚所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南方此时有祭祀社神的习俗,祭祀社神继承的是传统“春社”的习俗,春天是耕种的开始,人们祭祀土地神,希望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赵运涛认为,北方比较缺水,古人认为龙主管降雨,所以北方地区的人们往往对龙的崇拜更高一些,而南方雨水比较充足,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更高一些。

所以,同样都是过“二月二”,北方地区的习俗大多是将饮食、舞龙等习俗与“龙”结合起来,希望多下雨;南方地区则是“土地崇拜”,会有祭社神等种种习俗。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春耕生产渐次展开。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等。

饮食习俗有哪些?

正因为人们喜欢龙,所以“二月二”时的很多饮食都以龙“冠名”,极富生活气息。

清朝《帝京岁时纪胜》里说:“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也就是说那时北京人要吃一种类似煎饼的食物,这大概就是民间说的“吃龙皮”。

另外,老北京人还要吃春饼,春饼卷起各种菜,一层一层的,称为“吃龙麟”。有趣的是,吃面条又被称为“吃龙须”,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也有些人家会准备炒糖豆的原料,到了“二月二”早上,用糖炒花生和黄豆,香甜可口。有些地方讲究煎焖子、吃猪头肉。很多习俗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愿望。

为何人们会把这一天吃的东西跟“龙”联系起来?赵运涛认为,这实际寓意“唤龙”,嘴里不断念叨“龙”字,龙听到后就会醒来,开始一年的工作,比如降雨。

在上海、江苏等地要吃撑腰糕,据说吃了以后未来一年都不会腰疼;有的地方要吃芥菜煮成的粥,据说可以明目,不生疮疖。

舞龙、社戏……热闹的节日

饮食之外,“二月二,龙抬头”其实非常热闹,有舞龙、社戏以及各种庙会等等。

资料图:北京市民在街头休闲区理发。当天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传统习俗,寓意辞旧迎新,带来好兆头。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据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柭”,这是一种小孩子的比赛,大概类似打棒球。

“龙抬头”之日,人们用草木灰从院子里蜿蜒撒到屋里,并围绕水缸转一圈,这叫“引龙过”或者叫“引龙回”,把龙引到自己家水缸,就不会缺水,也有保佑一家平安吉祥之意。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还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或者菜地等处,画出仓囤的样子,里面放上钱币或者五谷粮食,称为“打灰囤”,寓意来年钱粮满仓、五谷丰登。

过去,人们认为“二月二”是一年开耕的起始,都愿意讨个好兆头,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南方祭祀社神,仪式虽然不同,但也是同样的寓意。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此时小孩上学入书房,叫“占鳌头”,举行开笔礼,祝愿孩子长大识文断字。

二月初二儿童理发,则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赵运涛认为,总的来说,各地虽有习俗上的差异,但在“二月二”祈盼风调雨顺、健康平安的愿望是相同的,这一节日,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中国新闻网记者 上官云

来源: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西南联大成功根本: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励

与西南联大博物馆口述史采集团队在一起

与联大同学合影

1946年,西南联大最后一届学生自治会全体理事祭扫一二一烈士墓

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胡邦定

与联大同学在昆明

◎龙美光

6月1日下午,正修订西南联大专题史料的征集启事时,负责文物征集和口述史采集工作的同事满脸惊疑地告知,胡老刚刚走了!

“哪位胡老?”我追问。“胡邦定先生!”同事回答。

我完全不敢相信,只好求助住在胡先生楼下的联大校友李凌先生的女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真的走了,在家中安然地走完了100年的人生。

对于胡邦定先生,这位长期战斗在物价战线上、大家对其人其事却知之不多的西南联大校友,我一直怀着特别的钦佩之情。我和他的认识,却源于一次非同寻常的“读者来信”。

1.一封带刺的匿名信

2013年9月起,我在云南师大编内部刊物《西南联大讲坛》时,曾在联大北京校友会推荐下,将此刊分别寄赠一批健在的校友。因为这本铜版纸彩印的内刊用了较大篇幅刊登联大的历史掌故和老照片,一度承担着联大云南校友会简讯的角色,我相信一定会得到校友们的欢迎和支持。果然,很快就有李凌、严宝瑜、张友仁、汪兆悌等来信来稿支持,这是我意料中的。

可是,有一天,从校党委宣传部转来一封寄西南联大讲坛编辑部的信。信封的面上写了三位执行主编的名字,显然是不知道写给谁更合适。寄件人信息只写了这样一行字:“北京一读者投书。”除此而外,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自然是无需我们回复之意了。

拆开信封,单线美工纸印刷的信笺上,写了满满一页。信一开首就直言不讳:“读第14期《西南联大讲坛》,很失望。”他直言,此期其中一篇文章“东拉西扯,鸡零狗碎”,“文不对题,莫名其妙,你们居然加以连载,岂不可笑”,并告诫:“我对《讲坛》一向很尊重,希望你们也要自重,不要再登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接着,他对该期吴宝璋教授文章中“联大清华研究所”的情况指谬,并对“杨振宁在两万考生中名列第二”的说法持疑。他说:“我也是考上联大的,从未听说还排过名次,不像现在宣传‘高考状元’之类。”

最后,他又毫不客气地批评:“再贵刊有总策划二人、顾问二十二人、主编三人、执行主编三人,还有整体设计一人、编辑二人……不知总策划是干什么的,主编又是干什么的?有主编又有执行主编,那么三个主编都是不执行的了?……编辑部是组稿、编稿,办实事的,要那么多‘官员’,谁来办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名言,你们当然听说过。一个学术单位办的刊物,也像衙门一样排一系列官员,有意思吗?联大有三校,没听说为平衡、照顾,设三个教务长、三个训导长、三个总务长,每个学院设三个院长。一个编辑部,要摆这么多牌位吗?看到这一切,很伤心!我好管闲事,想到就说一说。”信末署:“一个关心贵刊的读者,九十多岁了。2015.11.3”。

读完全信,我甚为震动,也甚以纯净学术空气为追求的这本刊物太具行政色彩而羞愧(当然,连载文章是否真如老先生所说“粗制滥造”,倒见仁见智)。我深知,这是一位熟谙编辑工作的联大老校友的谆谆告诫。尤其是他对编委名单的尖锐意见,我早深有同感,只是讳于我们对这种现象的习以为常,一直未敢打破,因而连办14期也从未改进,直至老先生这次忍无可忍大发泄。

老先生既未留名,一定是对我们是否接受意见不抱希望。但这既然是一份传承西南联大精神的刊物,对这样的逆耳忠言和实话实说绝不应该不当回事。对匿名信的最好回应,当然不是设法予以申辩,而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于是,我将信的主要内容分发办公室同仁传阅,建议尽快进行改进。于是,从第15期开始,我们实事求是地对编委会名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顾问名单由原来的22人减至3人,主编、执行主编等名单都进行了合并和大幅度“缩编”。

从此,老先生再无新的信件寄来了。但是这位不顾情面、直言敢说的老先生到底是谁?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

2.考入联大历史学系,学号为31141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三年。时值西南联大在滇办学80周年,也是云南师大建校80周年(联大结束时,新成立的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决定将联大校庆日11月1日也定为本校的校庆日,以示对西南联大永久的纪念)。为迎接校庆,新建的西南联大博物馆也定于校庆日前开馆,博物馆还决定组织团队对健在的联大校友集中进行抢救式口述史采集。

2018年5月中旬,我们团队一行8人从昆出发赴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为期半月的口述采集工作,先后对许渊冲、潘际銮、郑哲敏、吴大昌、李忠、岳风、李怀伯等十余位校友及郑光、周广业等20余位亲属进行了口述采访。

22日下午,我们前往朝阳区安慧里,敲开了胡邦定先生的家门。胡老生于1923年1月,是江苏镇江人,担任着联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的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于抗战期间流亡四川,1942年高中毕业后从重庆考入联大历史学系,学号为31141(即1942年入学报到的第141位同学)。1945年,休学一年,任云南建水建民中学教师。1947 年在北京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家物价局工作,1994年离休。这次对他的口述史采集,也是在联大校友会和李凌校友子女李英、李晓红的帮助下进行的。

一到门口,红光满面的老先生与家人一起,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进门后,只见橱柜里、过道上、茶几上,随处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书籍,一屋书香扑面而来。

在老先生招呼下,我们开始了三个多小时的口述史采访。他开口第一句便是:“我的家庭是一个书香门第。”他回瞰了深厚的家学渊源,“我的曾祖父、祖父是儒商,我们家的规矩——男孩子不管怎样一定要读秀才,然后再来学生意。做了秀才以后不考举人,因为考举人就想做官了。”

于是,从私塾开始,他又念小学,上中学,进大学深造。早在中学时,他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图书,参加读书会,大开了眼界。中学毕业时,西南联大名师云集、思想自由的环境吸引了他去报考。

进联大后,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这位联大的“31141号生”只好和不少同学一样去做家庭教师,以解一时之忧。他也投入紧张热烈的学生活动中,在高声唱歌咏队、在僧音合唱团、在“潮汐”壁报、在建水县建民中学,他深受进步氛围的感染并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1946年,在昆明翠湖边上,这位联大学生会的骨干成员避开了警备司令部警察的视线,在入党介绍人的带领下,举手向中国宣誓。

3.联大学生最瞧不起翻译一本外文书拿着讲的老师

胡老还回忆了金岳霖、吴晗、张奚若、陈岱孙等不少名教授的趣事。他说:“我们的系主任雷海宗,教我们‘世界史’‘中国史’。他不管讲什么课程从来不带手稿,但是年份、姓名、事件从来不错。”他回忆,作为历史学家,雷海宗上课绝不拘泥于哪朝哪代哪件事情,而是往往结合当时的时事进行阐发,总能“联系实际讲出一些道理来”。

他接着说:“其实联大学生最瞧不起(哪位老师)拿一本外文书作了翻译后来讲一遍,(大家)最尊重的是有创见、有创意,能给你一些启发的老师。同样,老师对学生也是(这样),你照我讲的回答了,(我会觉得)无所谓,但是你有创见就给高分,所以西南联大学风好跟这些有关。”

他回忆了吴晗先生教授“中国通史”课程的情景。“(一般来说)中国通史历来都是按朝代讲的,从上古、秦汉,然后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而他不是,他是按专题来讲,比如说征兵制度、租税制度,一个一个专题把它融化了。(他讲课)有一个特点,没有讲义,也没有参考书,因为是他自己组织的。所以如果不认真记笔记,考试时就考不出。笔记都认真看了,再补充一些材料更好。我之所以能够得第一名,就是因为我看了一些参考书。所以,也不是说你非得按照他的说法,只要你有知识,他就欢迎。”

“联大(办得好)是两个条件:一是师资好,再一个是同学的水平也比较高,这是很重要的。有了好的同伴,你不用找教授去,在学习过程当中互相启发,互相启示,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他回忆,中文系有位教授讲唐诗,常以画图来表达诗意,“某一首唐诗在什么地方什么景致,他就是把这个诗融化了,完全不一样了。”

他还回忆了张奚若、冯友兰、闻一多、陈岱孙等一批名师的风采,漫谈了汪曾祺、李凌、王汉斌、彭珮云、李晓、袁永熙等同学的情况,回顾了在昆明的衣食住行、参加地下党、办壁报的情况等等,还深情地清唱了激昂的西南联大校歌。总之,他对联大名家辈出,师长的“一时俊彦,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人才之多,可谓极一时之盛”极尽赞叹和敬仰,对联大同学经“人才摇篮”培育所取得的瞩目成就由衷自豪。

4.沉潜三年多的谜团揭开了

采访结束后,我们应邀参观了老先生的卧室和书房。在卧室过道的书桌上,我一眼看到了我客串编辑的整整一摞《西南联大讲坛》杂志,内心倍感亲切。

说话间,老先生递来一册打印本的小册子,书名是《西南联大回忆一束》,收录的多是他在各处发表的一些文章。他在书的前言中说:“西南联大从1937年9月10日由国民政府宣布设立算起,到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宣布教学活动结束为止,共计8年零7个多月。从联大宣告结束到目前,已逾70年,但报刊、杂志上纪载、评述西南联大在教学、科研上如何取得重大成就的文章,仍不绝于书。这是一个非常少有的现象,说明社会各界关心西南联大或者说关心高等教育发展的热情始终不减。从已发表的文章看,大多数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佳作,但也有些文章由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或得之于传闻,或来自稗官,其可信度自不免要打点折扣。”

前言还说:“我1942年考上联大,读书3年。1945年休学一年到外县教书,因此1946年没有在昆明毕业,而是1947年在北大毕业。但我离休后在联大北京校友会长期任副会长,并负责《简讯》的编辑工作,接触的稿件和各种信息、资料较多。这使我能掌握较多材料,从而使我能写下一些有关西南联大的文章。虽然水平不高,但对于关心西南联大的同志来说,还不失为一份参考资料。”

翻开简易的小书,《我到昆明西南联大报到——现实引起的回忆》《联大往事杂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等文章映入眼帘。粗略浏览,觉得此书是联大人的亲历亲闻,具有较强史料价值,以打印本行世受众奇少,不免有些遗憾。因为联大博物馆及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西南联大史料的整理出版,陆续出版过一批“西南联大研究文库”,我想老先生这自印本值得推荐出版。我将想法马上汇报到了博物馆,得到大力支持。于是向老先生约定,此书先由博物馆编印内部版,再争取正式出版,为便于推广,我还建议将书名改为《联大杂忆》。

回昆明后,我们一面整理口述史采集的文字版,一面抓紧筹备内部版《联大杂忆》。该书在原自印本的基础上又作了增补,并赶在校庆前夕如期印出。因后期还将正式出版,我请老先生继续修订完善。不久,就收到返回的意见。除逐页的修订外,在《一所在白区成长起来的红色学校——记云南省建水县私立建民中学》一文空白处,批注着这样一段话:“此文与这本小册子的主体思想不合。本书主要讲联大,忽然冒出这么一大篇‘建民中学’来,实在于理不合,一定不要发表,请删除,请尊重我的意见。不能因为你们在云南就要发表与联大无关的文章!不要为增篇幅,就加字数,我出此书,一不为名,二更不为利。一本书应有一定的体例,不能乱来!!”

连打几个叹号,让人忽然有似曾相见之感。我突然想到,几年前那位匿名的联大校友的信,不就是这样不客气的语气?!于是,翻箱倒柜找出那封信,比对字迹乃至信封上的邮戳,“一个关心贵刊的读者”的身份暴露无遗。如此真性情,难怪此时已104岁的老作家马识途先生这样为“杂忆”题词:“真知灼见,情深意切。”

生而有幸,在如此情形下破解了沉潜三年多的谜团,我对这位直言不讳的老校友更加敬重了。

5.对联大往事历历可数,眼前之事却屡过屡忘

从北京的一面之缘和多次通话后,我和老先生成了晚识的熟人。我知道,胡老从北大毕业后,曾在《大公报》从事记者工作。1948年4月12日起在该报发表的一篇《参观开滦煤矿》的连载报道,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他在报道开头写道: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 但煤荒并没有随寒流而去。开滦在弥天烽火中,已成为全国惟一产量最大, 设备最完整的烟煤矿。每月四十万吨上下的煤产量,不仅供应了平津一带的工业动力,推动了整个北方的铁路运输;乃至沿海的轮船,京沪以及广州的无数机器的轮轴均靠开滦煤来转动。在今天,中国的光与热的主要源头在开滦。矿务局给我一个参观开滦的机会,愿乘这个机会谈一谈开滦的近况。”

可能正是《大公报》的这段特殊经历,使他逐渐成为一位专业的老记者、老编辑。他退休前是国家物价局副局长,却以担任了25年的《价格理论与实践》杂志主编、担纲过大量的文字编辑工作为自豪。离休后,他担任联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多年致力于《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的编辑工作。正是这些丰富的编辑经历,使他对我们的编辑工作提出了非常专业而中肯的意见。

我们在北京访问胡邦定先生的时候,他已经95岁高龄了,但对西南联大的往事,还能如数家珍。“未消失的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发起人陈立萌请教联大的许多细节,他均一一详复。

担心“词不达意,难以收拾”的他,还以密密麻麻的钢笔字书面回忆了联大的男女生宿舍、伙食、师生特点、爱国传统等诸多情况。他认为:“联大的影响不仅及于在昆明的八年,她的传统,她的办学理念,她的学风和在学术上、政治上所取得的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会有长期的作用的。”

谈及抗战时期生活那么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的成功之道,他回复陈立萌:“我的理解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励,这是根本的动力。日本人占了我们大半个中国,烧杀抢掠,奸女,无恶不作。我们怎能忍受这种?!国家教育事业不能停,教师也不能都到战场上去与敌人拼刺刀,只有把仇恨化为力量,在教学、科研上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这就是我们终于战胜敌人的保证。”

对联大往事历历可数,对眼前之事,他却屡过屡忘。虽然,每次他往昆明打电话都不忘拨我的号码,但通话后往往都要用普通话问一问:“你是哪里人呀?”当我回答:“胡老,我就是云南人呀!”他马上就用一口流利的昆明话交流:“那我和你家(jiē)就用云南话交流好了。”

他始终牵挂着西南联大故地的青年学子的成长。2020年,他和夫人许慈文将自己的退休金30万元捐赠给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专项励学金,以资助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他与同学们视频连线,深情寄语:“我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健康成长,你们是西南联大真正的传承人,我希望你们可以守住本心,把西南联大的精神传承下去。”

辞世前几周,他仍牵挂着孩子们。5月4日,他打来电话,说是本来要给孩子们写一封信,但因病体垂危(并补充说身体实在是软弱无力),没法再写信,请我一定转达对孩子们的歉意。他用道地的云南话说:“那就拜托了!谢了谢了!”

和联大许多校友一样,胡邦定先生认为哪怕生命终结也要对社会有所贡献。2021年,他曾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赠书,去世时因新冠疫情所阻未能实现。走完百年人生旅程之后,他的子女们又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实物、档案和大部分的藏书捐赠给西南联大博物馆,这如同老先生忠魂再返联大,其人其事其高风,将为后来人永铭。

可敬的西南联大31141号生,安息吧!

2022年6月1日深夜起笔

9月7日凌晨完稿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副馆长、“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丛书主编)

远古时期不但有龙,而且有屠龙、养龙等官职,龙到底是什么生物?

龙作为一种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深刻地印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

我们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十二生肖之中龙排在第五位;古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例如秦始皇便自号祖龙;名山大川被称为“龙脉”;书生科举金榜题名了被称为“鲤鱼跃龙门”;民间正月十五来舞龙灯,二月二是龙抬头,五月五要划龙舟…

很显然,或许我们的生活早已和龙息息相关,那么问题来了,龙究竟在哪里呢?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真正地牵出一条龙来给大家看看呢?难道说十二生肖之中,十一个都是真的,只有这一个是假的吗?

通过翻阅史书典籍,我们发现在一个久远的年代,龙可能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豢龙氏

龙的形象千变万化,不同的龙有不同的形象,像是“应龙”背生双翅,“虬龙”角尖身小,“青龙”浑身苍青,“蟠龙”身伴祥云…

但总体来说,龙有“九似”却是基本不变的,也就是:

“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罗愿·《尔雅翼》

而且能大能小,上天下海,吞云吐雾,呼风唤雨。

这样的一个形象,的确让人们觉得非常神异,但这个形象真的追溯起来,那就要到了上古时期的炎黄部落了。

根据学者闻一多的研究来看,龙最开始的形象只是一条蛇,是黄帝轩辕氏部落的图腾,轩辕黄帝带领着他的部落,打败了使用鹿图腾的部落,为了彰显这份战果,便把鹿图腾中最有代表意义的鹿角“摘了下来”,按在了自己的蛇图腾上面。

后来黄帝打败的部落越来越多,虎的掌、鱼的鳞、鹰的抓…这些部位摘下来的也就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龙的形象,并且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也出现了青龙、应龙、蟠龙等“分支”。

也就是说按照闻一多的观点来看,龙只是一个精神上的“图腾集合”,现实之中不存在龙这种动物,可是根据很多史书记载,在上古之时人们不仅真的见过龙,还养过龙,骑过龙,甚至“吃过龙”,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九州要记》记载,一个名叫董父的人喜欢龙,舜便让他去陶丘养龙,他的氏族便被称为“豢龙氏”。

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九州要记》

《路史》也记载,在舜帝之时,有一个人带着龙前来求见舜,想要找一个能够饲养龙的人,恰好上古皇帝高阳氏(颛顼)的后人董父能够满足这个人的要求,于是舜便让董父前去养龙,赐给他氏族豢龙氏的称号,封他为豢龙官,以鬷川为他的封地,董父也就是第一任豢龙官。

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南宋·罗泌《路史》

《春秋》亦记载,蔡墨去向魏献子觐见,向他说了董父豢龙氏的事情,封地在鬷川。

这些史书,所成年代不一,但却又都有着这么明确的记载,那在上古时期,会不会真的有一个“董父”,是专门养龙的“豢龙氏”呢?

并且关于龙的记载,还不仅仅是只有一个豢龙氏,另外一个养龙世家,也是明确地出现在了历史上,而且他们干的事情,更令人大吃一惊。

御龙氏

根据《史记》所记载,夏朝的第十四位君王孔甲,他在位之时喜欢祭祀鬼神享乐,甚至为此荒废国事,觉得有什么事情都能靠着巫蛊之力来解决,而且为人荒淫残暴,每天都纵情声色。

这种举动让四周的诸侯非常不满,纷纷准备攻打孔甲,取而代之。

一日突然有一雌一雄两条龙从天而降,掉到了孔甲的宫殿前,孔甲见状吓了一跳,觉得这时天降祥瑞,想好好地养着这两条龙,但却不知道怎么养。

此时豢龙氏董父早就去世了,豢龙氏也找不到了,眼看着这两条龙很快就奄奄一息,似乎要死了。

恰好此时一个叫刘累的人站了出来,说他是尧帝的后代,曾经和豢龙氏学过养龙的技术,可以来养这两条龙。

孔甲一听不由大喜,当即赐刘累“御龙氏”的称号,让他去临颍养龙,过了一段时间龙果然恢复了过来,孔甲高兴之下便让刘累行使豕韦国君的权力。

但谁知过了不久,这两条龙之中的雌龙突然死了,刘累非常害怕,他看着死龙想了一会,竟然直接动手剥皮,开膛破肚,把这条龙做成肉羹,献给了孔甲一碗。

孔甲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肉,就稀里糊涂地吃下了龙肉羹,还觉得非常好吃,让刘累哪天再给他做一碗。

刘累此时心里早已是七上八下,自己哪里还能再杀一条龙给他做肉羹,万一孔甲吃啥啥没够怎么办,而且自己把一条龙给养死了,这可是重罪。

最终担惊受怕的刘累直接收拾东西,逃到了嵩山南部的尧山,就此打鱼耕作,度过了余生,而他那个“御龙氏”的称号,也是不敢再用了,便直接以“刘”为姓,繁衍后代,刘累也就成为了刘姓的始祖。

从这些史料来看,龙似乎的确是一种曾经存在过的生物,可为什么今天人们再难发现哪怕一条龙了呢?

一些民俗方面的专家和动物学方面的专家,以及相关的兴趣爱好者纷纷做出了猜想。

龙是鳄鱼?

首先就是“进化说”。

龙的确存在,不过到了今天,已经进化成了别的样子了。

的确,在漫长的时光之中,很多动物都会进化成为别的样子,像是古代的另一个祥瑞之兽“麒麟”。

麒麟也和龙一样,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且他的样子也是一个“集合体”,根据相关记载,麒麟是“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

这种形象,怕是更难找到相似的动物,但神奇的是,随着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人们发现了一种动物,竟然真的非常像传说之中的麒麟,那就是长颈鹿,大家可别误会,这个长颈鹿,是“脖子还没长长之前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脖子原本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长,而是在长时间的环境改变之中,长颈鹿为了能够伸长脖子吃到树上的嫩叶,逐渐地把自己的脖子“拉长”的,这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用进废退”。

在明朝永乐十二年,郑和的手下杨敏就带回了孟加拉进贡的一直“短脖子长颈鹿”,这只长颈鹿一到了京城,立刻引起了满城轰动,这不就是传说之中的麒麟嘛?

鹿角、麋身、牛尾,越看越觉得这就是祥瑞之兽麒麟。

在永乐十三年、十四年,当时东非的“麻林国”,也是两次向大明进贡长颈鹿,也就是我们口中的“麒麟”。

正统三年,孟加拉也是再一次进贡了“麒麟”,这种瑞兽在当时非常被当权者所喜爱,也逐渐流传到了东亚诸国,一直到了今天,日语、韩语之中的长颈鹿,也还是被称为麒麟,台湾地区也有人将长颈鹿称为麒麟鹿。

那么既然“麒麟”这种瑞兽,是确有其原型,只不过今天的长颈鹿早就长得“高大威猛”了,失去了麒麟的样子,那么龙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在历史上的确有一种“九不像”的动物,那就是龙,只不过这种动物进化到了今天,早就没了当初的样子,人们已经认不出来了。

其实仔细想来,把龙的样子简化一下,那就是一条头上长着角,身上长着四肢的大蛇,今天什么动物最符合这个形象呢?那就是鳄鱼。

鳄鱼有着长长的身子,如果把四肢去掉,那看上去真的就像一条长蛇,并且早在1963年时,我国的广东就发现过一种名叫“湾鳄”的鳄鱼化石。

湾鳄又叫马来鳄,是一种巨型鳄鱼,最大的能有十多米长,而且根据化石来看,湾鳄的长嘴顶端到眼睛的这两条骨头,是向上隆起的,这在当时人们眼里,很有可能就是龙的两根“角”。

我们的本土鳄鱼扬子鳄,在古代也是被人们称为了“鼍龙”、“猪婆龙”等,从这些角度来看,鳄鱼很有可能就是“龙”的进化产物。

在远古时代,鳄鱼的样子就是传说中的龙,或者是很多地方都被人们给神话了,就形成了龙“九不像”的样子。

谜云遍布

再一个说法,那就是“灭绝论”。

龙的确曾经存在过,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样子,只不过是和猛犸象、剑齿虎、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人们看不到。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灭绝了的动物不在少数,很多动物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被自然、被历史所淘汰了,很多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动物,如果突然被人们描述了出来,那我们大概率也很难相信这种动物的确存在过。

好比说今天的鹦鹉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了,所有人都没见过鹦鹉长什么样子,而书上就记载了,有一种鸟,身上有五颜六色的羽毛,头顶上有一个羽冠,嘴弯弯的、尖尖的,身材也长不大,一开口就会说人话,那我们怕是也很难相信,毕竟怎么可能会有说人话的鸟呢?

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最关键的证据缺失,那就是没有任何龙存留下来的痕迹。

猛犸象、剑齿虎,包括各种恐龙,他们都有化石、身体或骨头之类的痕迹存留下来,但是龙没有,没有任何化石、骨头能证明那种“九不像”的龙真正存在过,这自然也就存疑了灭绝之说。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人们真地发现了一条龙的化石,这个说法才能是自圆其说。

另外的说法便是“迁移论”,也就是的确有龙,但是现在地球上的环境已经不适合龙继续生存了,所以龙全都迁移走了,进入了我们看不到的空间。

现在全地球我们人类探索到的地方也不过百分之三五,还有大量的地方是我们所未知的,幽暗宽广的海底,与世隔绝的地下,谁能保证这些地方一定是没有龙的呢?

站在这个角度,为什么没有龙也就有了一个解释,那就是龙和大象一样,有着自己的“祖坟”。

为什么在野外,很难看到大象的尸体,那是因为大象在预感到自己即将死亡之时,就会走到大象族群的“祖坟”,也就是“象冢”之中,这是一块非常秘密的地区,没有“自己象”带路,外人谁也找不到这个地方。

这种神秘的景象,简直超出了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毕竟“修建祖坟”这种社会性非常高的举动,在动物身上出现,的确非常让人感到稀奇。

而龙或许也和大象一样,是一种“社会性”非常高的动物,他们的族群有组织,行动起来有纪律,每一条龙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都会默默地走到“龙冢”之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后来随着环境的改变,龙们都迁徙到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龙冢自然也就到了那处神秘的地方,或许随着未来人类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地球的探索程度越来越深,龙的踪迹自然也就会被发现。

其实到了今天,龙的精神象征意义,已经大于了他的实际存在意义,和真正的有血有肉的龙在哪里相比,我们更注重的是龙的精神内涵。

从龙“能大能小,变化万千”,我们学习到了“君子不器,能屈能伸”的包容精神;从龙“腾云驾雾,为民间兴云布雨”,我们学到了应当“顺势而为”,而且哪怕是龙也是有着自己的一份责任,有着自己的使命的责任精神;

从各个时期龙的发展,人们根据不同需要所描绘的不同龙的种类,我们看到了一种创新精神,一种实用精神。

在这种文化传承之中,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才能是“龙的传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是一条腾飞于九天之上,纵横四海八荒的“真龙”。

属龙人的一生中哪个年龄最倒霉,何时会遭遇大劫?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分享不易,读完看看有啥建议哟,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属龙的人被认为是聪明、勇敢和富有魅力的代表。然而,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经历一些不顺利的时刻。那么,属龙人一生中哪个年龄段会面临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呢?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 25岁:起步阶段的艰辛

25岁是一个属龙人的成年之年,也是他们步入社会开始追求事业的阶段。然而,由于对未来的期望过高和缺乏实践经验,25岁的属龙人很容易遭遇到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他们可能会面临就业压力、职业发展困难以及财务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造成严重的打击。

二、 35岁: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35岁是一个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都达到巅峰的年龄段。属龙人在这个时候不仅需要应对工作上的挑战,还要同时兼顾家庭的责任和压力。他们可能面临着职业瓶颈、家庭矛盾以及人际关系的困扰,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失落。

三、 45岁:财务危机和人生选择

45岁是一个属龙人可能遭遇到财务危机和人生选择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面临到退休规划、子女教育费用和家庭负担等一系列财务问题。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到人生的选择,例如是否继续从事现有职业、是否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这些问题都会给属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四、 55岁:健康问题和心理困惑

55岁是一个属龙人容易面临健康问题和心理困惑的年龄段。在这个时候,身体的机能逐渐下降,健康问题开始显现。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心理上也会遭遇困惑和疑惑。这些问题对属龙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积极面对和解决。

五、 65岁:退休困扰和孤独感

65岁是一个属龙人可能面临退休困扰和孤独感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面临到经济问题、养老计划以及自身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困扰。此外,由于子女成家立业,属龙人也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六、 75岁:身心衰老和对生活的思考

75岁是一个属龙人容易面临身心衰老和对生活的思考的年龄段。在这个时候,身体机能更加衰退,可能会面临到更多的健康问题。同时,属龙人也会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 85岁:孤独感和对死亡的担忧

85岁是一个属龙人可能面临孤独感和对死亡的担忧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可能已经离世或搬迁,属龙人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对死亡产生担忧和恐惧。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寻求精神和社交的支持。

建议与提示:

1. 对于遭遇挫折和困难的属龙人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非常重要。

2. 在困难时期,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困扰和烦恼。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4. 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和挑战,从中寻找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5. 在生活中注重平衡,兼顾事业、家庭和个人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祝福语:

愿每一位属龙人都能在人生的旅程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过上幸福和满意的生活。

总结:

属龙人一生中会面临不同年龄段的困扰和挑战,从起步阶段的艰辛到退休困扰和对死亡的担忧。然而,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支持和鼓励,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属龙人都有能力克服这些困难,过上幸福和满意的生活。

十二生肖分别是代表什么的,为什么只有龙是虚幻不真实的动物

十二生肖,有十二种动物。其中有十一种动物是大自然及我们的身边常见的,只有一种动物是虚幻的,这种动物就是“龙”。

因为“龙”是虚幻的,是大自然中没有的,这就显得非比寻常。在这里,不禁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二生肖里,只有“龙”是虚幻的动物呢?

(龙雕像)

有人可能会说,龙其实并不是虚幻的动物,她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种稀有动物,或者说它是一种上古已经灭绝的动物。有人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找出历史上各种关于龙出现的例子。

不过,就算古代的那些记载是真实的,就算龙是一种稀有动物或者是古代灭绝的动物,但这里依然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十一种动物都是非常平常而且是我们身边的动物,而且这十一种也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动物,单单龙是一种稀有动物,或者说是上古已经灭绝的动物呢?总之,不管从哪一种角度来说,龙在十二生肖中,都是一个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存在。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十二生肖本身去找原因。

古代的天干地支,以及十二生肖,从起源以及运用来看,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它又常常与阴阳八卦、奇门遁甲这些联系在一起。因此,便给我们一种越讲越不懂,越讲越迷惑的感觉。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并没有那么复杂。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

天干实际上讲的是空间,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关于方位和事物的。其中,甲、乙表示东方,表示木;丙、丁表示南方,表示火;庚、辛表示西方,表示金;壬、癸表示北方,表示水;戊、己表示中央,表示土。看看,这是不是关于方位和事物的空间概念呢?

地支,以及与地支紧密对应的属相,则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个时间概念,即代表一天,也代表一年,同时也代表人的一生。

当它代表一天的时候,就是从头一年晚上的凌晨,到第二天晚上的凌晨这一段时间。当它代表一年的时候,就是从春天到冬天。当它代表人的一生的时候,就是从出生到去世。

作为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也就用十二种动物来代替。老鼠是半夜活动的,也就代表子时。牛是最勤劳的起得最早的,也就代表丑时。以此类推​,猪是最会睡觉的,也就代表亥时。

十二地支以及十二属相,由于代表人的一生,因此,又从这里延伸出去,代表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或者说,代表一个人的本源。其结合点,就在一个人的出生,与他将来在社会上的角色统一起来。你在子时出生,因此你的属相就是鼠。等等。

(网络配图)

​既然属相与社会各阶层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就必须有一种动物属相代表君王。什么动物属相能代表君王呢?大自然界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任何一种动物,代表君王都是不行。显然,只有龙是最适合代表君王的动物。它身上汇聚了大自然中几乎所有最厉害的动物的特点,这代表着君王的能力强大,同时也代表着君王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龙又是不常见的,偶尔才来人间走一遭的,这代表着真龙天子是不容易出现的,是稀有的,当然也就是尊贵的。物以稀为贵嘛。

在时间概念中,龙所代表的时间概念,也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段”。辰时是一天中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太阳升起来,光辉普照大地,万物萌发。这种场景,龙腾空而起,向大地洒下甘霖,以及与君王的恩惠广施天下,都是非常相似的。

因此,既然动物属相代表社会上的各种人,代表皇帝的属相当然是应该有的,而龙在各方面都比较恰当,因此,龙就跻身在十二生肖里了。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