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牛

争讼是什么意思(口舌争讼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3 04:23:57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周易《讼》卦:学习避免和停止争讼的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各种争讼,比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讼、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争讼、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争讼。争讼有大有小,结果有吉有凶。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周易中居然还有一个专门的卦就叫做《讼》卦,今天这里专门分享周易《讼》卦给我们的启示。

讼,这个字本身就非常的形象,从言从公,言字旁加一个公家的公字,就是在公众场合比如法庭上用言语来申辩曲直。

关于争讼产生的缘由,《周易正义》上概括的非常精辟,它是这样话说的:凡讼者,物有不合,情有乖违,而致其讼。所谓的物有不合,就是在财物利益上有争议、矛盾,情有乖违则是指在感情、情理上错乱反常导致有人愤愤不平,所以导致争讼。

先来看看《讼》卦的卦象:

《讼》卦的卦辞和爻辞如下,因为生僻字比较多,特意注了音:

《讼(sòng)》:有孚窒(zhì)惕(tì),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上九: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chǐ )之。九五:讼,元吉。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大家要注意,周易《讼》卦并不是教人们如何吵架、如何打官司,而是训诫人们如何避免诉讼、停止争端。

讼卦的六个爻代表了面对争讼的六种情况,总结如下:

初六:不与人争,虽然有些言语不和,而获得“终吉”。

九二:争讼失败之后速速退却,不拖泥带水纠缠不休,最终而获“无眚”,即无灾难。

六三:老老实实,安分守己,不去争讼,也获得“终吉”。

九四:争讼失败、心生悔悟而获得“安贞吉”。

九五:为大人君主之象,阳刚而中正,明决争讼,而获得“元吉”。

上九:穷争强讼,纠缠不休,结果自取其辱,赏赐的财物被褫(chǐ)夺。

《讼》的六个爻,好比六个人,他们对待争讼的态度、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结果最佳的是九五,九五明决争讼,大吉,最惨的是上九,纠缠不休,结果丧失了既得的利益。

《讼》全卦的主旨始终都告诉我们“讼不宜穷争,应及早平息“的道理。当然了,周易《讼》卦不是让我们不分是非、没有原则的退让,而是不能穷争。

大家想想高通公司和苹果公司之间专利权的争讼吧,这场争讼旷日持久,耗费大量的公共司法资源不说,两个公司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费时费力。终于在前不久,两个公司终于息讼了,达成了和解。

当然了,要杜绝争讼,务须治其本源。《大象传》上说的很好:君子做事谋始。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防“讼”于未萌,把可能引起争讼的点给消除掉,怎么消除掉?那就是:凡事要先明确章约、划清权利和义务、分清职责,使讼无从生,争无由起,提前避免争讼才是上策,就如同打仗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上策。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亲兄弟、明算帐”、“如果与人合作,务必签订详细完善的合同、先小人、后君子”等等,这就是为了避免小人和争讼的建议,因为有些人容易招惹小人或被朋友所累。

说到争讼与和解,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史记》中记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了,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忍让息争的楷模,一个是迷途知返的榜样。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将相和的故事最能说明讼卦的精髓要义了,希望大家有机会看看这篇文章仔细体会。

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心平气和,谦逊低调,懂得退让,这才是免讼、避祸之道。古话说的好:让人非我弱。《增广贤文》中也说: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国学网邀请鲁洪生老师精讲《周易》六十四卦,卦卦精彩!

【零基础】只要你有兴趣,不用担心学不会;

【大众化】简老师结合实例普及面相,易学易懂,;

【碎片化】不用担心没有时间学习,只要你每天晚上抽出半个小时;用碎片化的时间,系统的视听学习,享受学习时光。

周易《讼》卦:学习避免和停止争讼的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各种争讼,比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讼、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争讼、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争讼。争讼有大有小,结果有吉有凶。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周易中居然还有一个专门的卦就叫做《讼》卦,今天这里专门分享周易《讼》卦给我们的启示。

讼,这个字本身就非常的形象,从言从公,言字旁加一个公家的公字,就是在公众场合比如法庭上用言语来申辩曲直。

关于争讼产生的缘由,《周易正义》上概括的非常精辟,它是这样话说的:凡讼者,物有不合,情有乖违,而致其讼。所谓的物有不合,就是在财物利益上有争议、矛盾,情有乖违则是指在感情、情理上错乱反常导致有人愤愤不平,所以导致争讼。

先来看看《讼》卦的卦象:

《讼》卦的卦辞和爻辞如下,因为生僻字比较多,特意注了音:

《讼(sòng)》:有孚窒(zhì)惕(tì),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上九: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chǐ )之。九五:讼,元吉。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大家要注意,周易《讼》卦并不是教人们如何吵架、如何打官司,而是训诫人们如何避免诉讼、停止争端。

讼卦的六个爻代表了面对争讼的六种情况,总结如下:

初六:不与人争,虽然有些言语不和,而获得“终吉”。

九二:争讼失败之后速速退却,不拖泥带水纠缠不休,最终而获“无眚”,即无灾难。

六三:老老实实,安分守己,不去争讼,也获得“终吉”。

九四:争讼失败、心生悔悟而获得“安贞吉”。

九五:为大人君主之象,阳刚而中正,明决争讼,而获得“元吉”。

上九:穷争强讼,纠缠不休,结果自取其辱,赏赐的财物被褫(chǐ)夺。

《讼》的六个爻,好比六个人,他们对待争讼的态度、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结果最佳的是九五,九五明决争讼,大吉,最惨的是上九,纠缠不休,结果丧失了既得的利益。

《讼》全卦的主旨始终都告诉我们“讼不宜穷争,应及早平息“的道理。当然了,周易《讼》卦不是让我们不分是非、没有原则的退让,而是不能穷争。

大家想想高通公司和苹果公司之间专利权的争讼吧,这场争讼旷日持久,耗费大量的公共司法资源不说,两个公司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费时费力。终于在前不久,两个公司终于息讼了,达成了和解。

当然了,要杜绝争讼,务须治其本源。《大象传》上说的很好:君子做事谋始。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防“讼”于未萌,把可能引起争讼的点给消除掉,怎么消除掉?那就是:凡事要先明确章约、划清权利和义务、分清职责,使讼无从生,争无由起,提前避免争讼才是上策,就如同打仗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上策。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亲兄弟、明算帐”、“如果与人合作,务必签订详细完善的合同、先小人、后君子”等等,这就是为了避免小人和争讼的建议,因为有些人容易招惹小人或被朋友所累。

说到争讼与和解,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史记》中记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了,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忍让息争的楷模,一个是迷途知返的榜样。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将相和的故事最能说明讼卦的精髓要义了,希望大家有机会看看这篇文章仔细体会。

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心平气和,谦逊低调,懂得退让,这才是免讼、避祸之道。古话说的好:让人非我弱。《增广贤文》中也说: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国学网邀请鲁洪生老师精讲《周易》六十四卦,卦卦精彩!

【零基础】只要你有兴趣,不用担心学不会;

【大众化】简老师结合实例普及面相,易学易懂,;

【碎片化】不用担心没有时间学习,只要你每天晚上抽出半个小时;用碎片化的时间,系统的视听学习,享受学习时光。

国学常识——善!息讼和家得善报!得福报!

一、国学常识

《中庸》记载: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zhì),足以有临也。

意思是: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

睿知:聪明智慧。知,通“智”。

有临:居上临下。

二、小故事,大智慧

《息讼和家得善报》:古代徽州休宁(今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有位私塾老

师,家贫、向学,喜欢研究法律。

村中一位富人死了,其二子为争财产,均先后携厚重礼金,求其写状子,互告对方。

这位私塾老师说:“我研究法律之目的,是为避免犯法,怎么可能会为你们写状子,支持你们打官司呢?”

然后,苦口婆心地分别为兄弟二人讲述孝悌,讲述手足之情。哥弟俩均被感动,放弃了诉讼,和好如初,努力奋斗,共同走向了富裕之路。

有一天,弟兄二人正在贩卖沙板,忽然看到沙板上刻有私塾老师的姓名,二人同时悟出了其中道理。

哥对弟说:“我们二人,承蒙私塾老师的劝解止息了争讼(sòng),才得以成家立业又致富,老师的大恩尚未报答,沙板刻师名,是提醒咱们要知恩图报啊!”

于是,二人商定,这批沙板卖完后,所得之利润,全部赠给老师。

经结算,共赚银子三百两。

这位私塾老师,此时年令大了,不再教书了,穷得在家正和儿子对坐吃麦粥时,忽然见到兄弟二人拿着银子上前礼拜,并说明赠银缘故。

老师再三推辞谢绝,不肯接受。兄弟二人说:“这是上天赠给您的啊!”遂把沙板刻名之事告知后,这位私塾老师才接受了赠银。

三、圣贤教育

《太上感应篇》中说:“斗合争讼”。

老子说的意思是:唆使他人斗争,撮(cuō)合别人诉讼。 当别人发生争执时,不仅不劝解,而且还纵容,唆使他提起诉讼;或是捏造是非,代理撰(zhuàn)写虚假的状词,以致使人家破人亡,这就造下了深重罪业。

因此,我们要向徽州休宁的那位私塾老师学习,劝告别人和解息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