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晌午是什么意思(上午晌午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2-28 01:13:31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土话,你知道多少?

原标题丨探源北京话

北京话里的大同方言

拿山西大同话往北京话里掺和,确实让人觉得不着调(diao)。因为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山西话则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的话相近,属于西北方言。

100元纸币刚面世的时候,北京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

一个外地人在北京坐公交车买车票,拿出一张面值10元的纸币,伸到售票员面前说:“见过吗。”

售票员是北京的年轻人,一听这话,心说:嘿,这不是跟我叫板吗?他陡然色变,立马儿掏出一张面值50元的票子,在这位乘客面前晃了晃说:“你见过吗?”

那个外地乘客不明就里,依然拿着那张10元的纸币说:“见过吗。”

售票员急了,“嗖”地从兜里掏出一张板儿新(非常新)的100元纸币,得意洋洋地在他面前晃了晃说:“你见过这个吗?”

那个外地乘客又说了两句:“见过吗。”一看车进站了,懊恼地说“快让我下车吧,我到站了!”

车上的人一看站牌是建国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见过吗”,其实是“建国门”。一车人不由得哄堂大笑。

这位老兄就是山西大同人。建国门,会说成了“见过吗”。您说大同话跟北京话的差别有多大吧!

如果仔细分解一下大同的方言,您会发现大同人说话的口音确实比较有特色,它的尾音轻飘飘的往上扬,之后又迅速地向下坠。在“坠”的过程中,字音就发生了变化。比如“门”字,变成了“吗”。

试看下面的几组大同话的变音:

真的,大同话说 :“征的”;

分了,大同话说 :“疯了”;

金银,大同话说:“经营”;

春分,大同话说:“冲锋”;

遵循,大同话说:“棕熊”;

一群人,大同话说:“一穷人”;

不赖 ,大同话说:“不累 ”;

没赔,大同话说:“没牌 ”;

不借,大同话说:“不贱”;

茄子,大同话说:“钳子”;

不全,大同话说:“不瘸”;

悬,大同话说:“穴”,等等。

您看它发音时的尾音是不是发飘?或者说它的重音发轻。

跟北京话相同,大同话也带儿化韵。大同话里说小巧玲珑事物的发音,尾音必有儿化韵,如:小盆、小碗、小口袋。大同话要说成小盆儿、小碗儿、小口袋儿,等等。

但大同话里有些动词的发音,如上、下、进、出、过、回、起、醒等,如果后面用到“来”字,这个字就不发音,但要加儿化韵和“啦”字。

比如:

“上来了”,大同话说:“上儿啦”;

“进来了”,大同话说:“进儿啦”。

“您们”,大同话说:“您儿们”

等等。

这一点,跟北京话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但大同话中的许多方言和说话的词缀,跟北京话是非常接近的,

比如:

“不用”,北京话说是“甭”,大同话也是“甭”。“很”字,北京人习惯说成“挺”。如“很多”“特多”,北京人要说“挺多”。“很美”“特美”,北京人要说“挺美”。 大同人也这么说。

此外,有些词缀,大同话跟北京话也是相同的。比如“忽”字,大同话有忽扇、忽悠、忽颤、忽吃等词,这些词不是北京人常说的吗?

再比如“哒”这个字,在大同话里经常做词缀,如“磕哒”“蹦哒”“甩哒”“遛哒”“拍哒”,等等,与北京话基本相同。

大同话里常用到“可”字,形容程度之好之坏,有非常怎么样的意思。如:疼,说“可疼了”;冷,说“可冷了”;甜,说:“可甜了”。 这跟北京话也没什么两样。

跟北京话相同的方言还有:

天擦黑了——傍晚。

大天早起——早上。

大头——缺心眼。

晌午——中午。

老疙瘩——最小的孩子。

愣壳——愣头愣脑。

跟前——面前。

甭价——不要,不用。

烧心——醋心。

不缕忽(北京话也说:不缕会)——没在意。

坐蜡———事了。

跟脚——鞋穿得合适。

放泼—撒泼。

寡气——小气。

够深的——学问大。

没调——不着调,不靠谱。

平不塌——不突出。

山声野气——嗓门大。

介壁(北京话加儿化韵)——隔壁。

日子过得仔细——节俭。

取灯——火柴。

趿拉板——拖鞋。

衣兜——衣服口袋儿。

眼涩——疲倦。

搌布——洗锅碗用的抹布。

山旮旯——山沟。

来不来——动不动。

忽悠——煽动。

可可儿的——正好。

猴儿喽着——把小孩放在肩膀上玩耍,走道。

定会儿(北京话:愣会儿)——呆一会儿,定定神。

款款的——轻轻的。

活泛——灵活。

二不大——不大不小。

临完——到最后。

缕续——陆续。

来一骨节——来一段。

拢共——总共。

红话(北京话:红火)——热闹。

豪些——很多。

稀里哈(哗)啦——随便。

营生——工作。

半不拉——进行了一半。

由头——理由、借口。

二不愣登——不在乎。

酸不溜丢——说话拿腔拿调。

骚眉辣眼——风骚之态。

光不溜溜——光滑。

七老八十——年龄大。

黑不隆咚——天黑。

归里包总(堆)——满打满算。

哼(喝)五喝(吆)六——瞎咋呼,呵斥人。

拐七趔八——走道不稳。

可世界——到处。

清汤利(寡)水——汤里没什么东西。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北京话跟大同话的渊源。虽然它们属于不同的方言区,但相互之间还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源于北魏时代,您别忘了当时的大同话,跟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是“国语”。

析津府的“幽州话”

唐代的北京城叫幽州。从幽州开始,北京这地界,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而且人口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到了后晋(公元936年至947年)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这儿,北京这地界的归属才发生了变化。

石敬瑭在历史上是个不招人待见的皇上。此人有野心,也有野胆儿。为了灭掉后唐(五代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位爷什么都豁出去了,在向北边的契丹国求兵时,愣管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叫“亲爹”,而且“咣咣咣”磕了响头,甘当耶律德光的儿子。

这位辽国的皇上见天上掉下来一个儿子,自然心中欢喜,当仁不让地收下了。

为什么耶律德光要收石敬瑭呢?原来耶律德光老谋深算,既然这位汉人当了自己的儿子,他大大方方地提出了梦寐以求的想法,那就是要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割让国土?换哪个国君也得琢磨琢磨。您想没了国土,您这皇上还当什么劲儿呀?但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居然没说二话。他的心态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就这样“燕云十六州”轻而易举地归了辽国。

当然,耶律德光也没白要这“十六州”。他果真出兵,帮着石敬瑭把后唐给灭了,让石敬瑭当上了后晋的皇上。

石敬瑭当上后晋的皇上以后,这“燕云十六州”却从此脱离了中原的统治,成了辽国的领土。由于当时北京这地界就属这“十六州”中的“一州”,所以,从这时候起,北京就成了辽国的属地。

“燕云十六州”的“燕”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当时北京城叫幽州,“云”指的是大同,那会儿大同叫云中,即“云州”,所以“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这“十六州”包括:

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瀛洲(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逐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县,原址已被官厅水库淹没)、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灵丘)、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州(今山西朔县)。

毫无疑问,“燕云十六州”里,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是契丹垂涎已久的地界。北京这地界归了辽国之后,耶律德光很快就把它设为重镇,没过几年,又将幽州设为析津府,并且定为南京,成为辽国的五个都城之一。

我们常说北京是“六朝古都”,这第一“都”也是从这儿说起的。 不过,这种说法在史学界也有争议,因为辽国当时并没有南北统一,在辽国的南边还有南宋。而且,辽代的国都同时有五个,北京只是其中之一。

可话又说回来,甭管它是不是南北统一的首都,也甭管它是五个还是六个,总之,北京这地界在辽代是都城。

自然,当了都城就跟一般的城市不一样了。当时的北京也叫析津府。“析津”这俩字怎么来的呢? 星象学家以星土辨风水,认为北京这地界属析木之津,所以取名析津。

当时的析津府管着顺州、檀州、涿州、易州、蓟州、景州及析津县、宛平县、武清县、香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安次县、永清县、玉河县、漷阴县等六州十一县,析津府的所在地在宛平城内,就是现在的卢沟桥边上的那个古城。您瞧辽代的北京地盘儿有多大吧!

从辽代的开泰元年(1012年),到金代的贞元元年(1153年),北京这地界叫析津府这个地名共142年。

这100多年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这一地区的方言土语相应地得到了同化,虽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隔着一条河,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但在析津府的辖区内,人们对汉字的吐字发声还是大体相同,而且有许多方言土语流传至今。

您如果有机会走到这些地界,跟当地的老人聊几句,便不难发现尽管会有口音,但许多词儿的发音,跟北京话是相同的。

比如说“早晨”,老北京人说“大清早儿”或“早起”“早清儿”。 这些地方的人也这么说。

老北京人管“太阳”叫“老爷儿”(读三声。“也”的音)、“日头”,这些地方的人也叫“老爷儿”“老阳儿”和“日头”。

再比如“傍晚”,用老北京话说,叫“晚傍晌儿”“天擦黑儿”。 这些地方的人也这么说。只不过带着不同口音就是了。

金中都与“幽燕语”

公元1153年,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把国都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迁到燕京(当时的北京改叫燕京),使北京正式成为一国的国都,这也是北京建都史的肇始之年。

北京成了国都,自然也就成了金代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的中心,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涌进北京,原来住在北京的汉族人,跟少数民族居住在一起,肯定在语言、风俗习惯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金代的北京话形成了吐字清晰、结构简单的,有自己特点的汉语方言。

北方的辽、金时代,是与中原的宋朝同时存在的两个王朝,尽管南北不同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上,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从北方契丹统治时期起,北方的少数民族便与中原的汉族不断地进行“兵火对话”。数民族不断地从中原地区俘虏汉人战俘,抢掠汉人到北方当奴隶。

当时的南宋,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现在的一些史学家认为:宋代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舞蹈、百工百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但打仗却不行,跟金戈铁马的金朝军队兵戎相见,屡屡受挫,以至于让金兵打到了首都汴梁(今开封)。

宋朝的皇上徽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他出名不是当皇上治国理政的本事,而是画画儿的功夫。宋徽宗的字和画儿,在2015年的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到了近亿元。

说起来,徽宗这个皇上当得也够窝囊的,金朝的军队大马金刀打入卞梁城,他乖乖当了战俘。金人把他连同他儿子钦宗,还有皇后、太子、王公大臣及大批工匠2000多号人,一起押解到了北京城。

史书记载,当时徽宗被关在了延庆寺(今东琉璃厂东北,已废),钦宗被关在了悯宗寺(今法源寺)。后来这爷儿俩又被押往金中京,但宋朝的大批工匠却留在了北京。当然,这会儿的北京城,也有中原地区的人来经商贸易的。

这些南方人到了北方地区,必然要把中原文化和科技带过来,对相对落后的北方区域产生影响,自然,这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包括语言和文字。在辽金统治的300多年中,汉语在东北各民族中占据了优势。

在金代,这种文化交融最为明显。以至于金朝的语言文字几乎全都汉化,最有力的实证就是金章宗时代出现的“燕京八景”:

居庸叠翠、玉泉垂虹、

太液秋风、琼岛春荫、

蓟门飞雨、西山积雪、

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您看这些景观不全是汉文吗?而且字义跟今天的文字没有任何区别。

金代的北京,女真族的贵族和普通百姓,已经不会说本族的语言,汉语已然成了官方语言。

我们在《杨家将》《说岳全传》等古典小说、戏曲中,能看到金兵金将与宋朝的官兵对话,是不用翻译的。而且您从现今金中都留下来的城门的名字:会城门、丽泽门、彰义门等,也能看出金代的汉化程度。

但是可以肯定,在方言土语上,当时的“中都话”跟南方的汉族是有很大区别的。

可以这么说:金代的北京话是女真人说的汉语,和幽燕地区汉人说的汉语相融合的汉语方言。有的语言学家也把它叫做“幽燕语”。

这大概算是今天北京土话的源头了。

文丨刘一达

【北京纪事公号:beijingjishi 欢迎搜索+关注】

北京土话,你知道多少?

原标题丨探源北京话

北京话里的大同方言

拿山西大同话往北京话里掺和,确实让人觉得不着调(diao)。因为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山西话则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的话相近,属于西北方言。

100元纸币刚面世的时候,北京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

一个外地人在北京坐公交车买车票,拿出一张面值10元的纸币,伸到售票员面前说:“见过吗。”

售票员是北京的年轻人,一听这话,心说:嘿,这不是跟我叫板吗?他陡然色变,立马儿掏出一张面值50元的票子,在这位乘客面前晃了晃说:“你见过吗?”

那个外地乘客不明就里,依然拿着那张10元的纸币说:“见过吗。”

售票员急了,“嗖”地从兜里掏出一张板儿新(非常新)的100元纸币,得意洋洋地在他面前晃了晃说:“你见过这个吗?”

那个外地乘客又说了两句:“见过吗。”一看车进站了,懊恼地说“快让我下车吧,我到站了!”

车上的人一看站牌是建国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见过吗”,其实是“建国门”。一车人不由得哄堂大笑。

这位老兄就是山西大同人。建国门,会说成了“见过吗”。您说大同话跟北京话的差别有多大吧!

如果仔细分解一下大同的方言,您会发现大同人说话的口音确实比较有特色,它的尾音轻飘飘的往上扬,之后又迅速地向下坠。在“坠”的过程中,字音就发生了变化。比如“门”字,变成了“吗”。

试看下面的几组大同话的变音:

真的,大同话说 :“征的”;

分了,大同话说 :“疯了”;

金银,大同话说:“经营”;

春分,大同话说:“冲锋”;

遵循,大同话说:“棕熊”;

一群人,大同话说:“一穷人”;

不赖 ,大同话说:“不累 ”;

没赔,大同话说:“没牌 ”;

不借,大同话说:“不贱”;

茄子,大同话说:“钳子”;

不全,大同话说:“不瘸”;

悬,大同话说:“穴”,等等。

您看它发音时的尾音是不是发飘?或者说它的重音发轻。

跟北京话相同,大同话也带儿化韵。大同话里说小巧玲珑事物的发音,尾音必有儿化韵,如:小盆、小碗、小口袋。大同话要说成小盆儿、小碗儿、小口袋儿,等等。

但大同话里有些动词的发音,如上、下、进、出、过、回、起、醒等,如果后面用到“来”字,这个字就不发音,但要加儿化韵和“啦”字。

比如:

“上来了”,大同话说:“上儿啦”;

“进来了”,大同话说:“进儿啦”。

“您们”,大同话说:“您儿们”

等等。

这一点,跟北京话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但大同话中的许多方言和说话的词缀,跟北京话是非常接近的,

比如:

“不用”,北京话说是“甭”,大同话也是“甭”。“很”字,北京人习惯说成“挺”。如“很多”“特多”,北京人要说“挺多”。“很美”“特美”,北京人要说“挺美”。 大同人也这么说。

此外,有些词缀,大同话跟北京话也是相同的。比如“忽”字,大同话有忽扇、忽悠、忽颤、忽吃等词,这些词不是北京人常说的吗?

再比如“哒”这个字,在大同话里经常做词缀,如“磕哒”“蹦哒”“甩哒”“遛哒”“拍哒”,等等,与北京话基本相同。

大同话里常用到“可”字,形容程度之好之坏,有非常怎么样的意思。如:疼,说“可疼了”;冷,说“可冷了”;甜,说:“可甜了”。 这跟北京话也没什么两样。

跟北京话相同的方言还有:

天擦黑了——傍晚。

大天早起——早上。

大头——缺心眼。

晌午——中午。

老疙瘩——最小的孩子。

愣壳——愣头愣脑。

跟前——面前。

甭价——不要,不用。

烧心——醋心。

不缕忽(北京话也说:不缕会)——没在意。

坐蜡———事了。

跟脚——鞋穿得合适。

放泼—撒泼。

寡气——小气。

够深的——学问大。

没调——不着调,不靠谱。

平不塌——不突出。

山声野气——嗓门大。

介壁(北京话加儿化韵)——隔壁。

日子过得仔细——节俭。

取灯——火柴。

趿拉板——拖鞋。

衣兜——衣服口袋儿。

眼涩——疲倦。

搌布——洗锅碗用的抹布。

山旮旯——山沟。

来不来——动不动。

忽悠——煽动。

可可儿的——正好。

猴儿喽着——把小孩放在肩膀上玩耍,走道。

定会儿(北京话:愣会儿)——呆一会儿,定定神。

款款的——轻轻的。

活泛——灵活。

二不大——不大不小。

临完——到最后。

缕续——陆续。

来一骨节——来一段。

拢共——总共。

红话(北京话:红火)——热闹。

豪些——很多。

稀里哈(哗)啦——随便。

营生——工作。

半不拉——进行了一半。

由头——理由、借口。

二不愣登——不在乎。

酸不溜丢——说话拿腔拿调。

骚眉辣眼——风骚之态。

光不溜溜——光滑。

七老八十——年龄大。

黑不隆咚——天黑。

归里包总(堆)——满打满算。

哼(喝)五喝(吆)六——瞎咋呼,呵斥人。

拐七趔八——走道不稳。

可世界——到处。

清汤利(寡)水——汤里没什么东西。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北京话跟大同话的渊源。虽然它们属于不同的方言区,但相互之间还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源于北魏时代,您别忘了当时的大同话,跟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是“国语”。

析津府的“幽州话”

唐代的北京城叫幽州。从幽州开始,北京这地界,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而且人口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到了后晋(公元936年至947年)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这儿,北京这地界的归属才发生了变化。

石敬瑭在历史上是个不招人待见的皇上。此人有野心,也有野胆儿。为了灭掉后唐(五代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位爷什么都豁出去了,在向北边的契丹国求兵时,愣管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叫“亲爹”,而且“咣咣咣”磕了响头,甘当耶律德光的儿子。

这位辽国的皇上见天上掉下来一个儿子,自然心中欢喜,当仁不让地收下了。

为什么耶律德光要收石敬瑭呢?原来耶律德光老谋深算,既然这位汉人当了自己的儿子,他大大方方地提出了梦寐以求的想法,那就是要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割让国土?换哪个国君也得琢磨琢磨。您想没了国土,您这皇上还当什么劲儿呀?但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居然没说二话。他的心态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就这样“燕云十六州”轻而易举地归了辽国。

当然,耶律德光也没白要这“十六州”。他果真出兵,帮着石敬瑭把后唐给灭了,让石敬瑭当上了后晋的皇上。

石敬瑭当上后晋的皇上以后,这“燕云十六州”却从此脱离了中原的统治,成了辽国的领土。由于当时北京这地界就属这“十六州”中的“一州”,所以,从这时候起,北京就成了辽国的属地。

“燕云十六州”的“燕”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当时北京城叫幽州,“云”指的是大同,那会儿大同叫云中,即“云州”,所以“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这“十六州”包括:

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瀛洲(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逐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县,原址已被官厅水库淹没)、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灵丘)、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州(今山西朔县)。

毫无疑问,“燕云十六州”里,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是契丹垂涎已久的地界。北京这地界归了辽国之后,耶律德光很快就把它设为重镇,没过几年,又将幽州设为析津府,并且定为南京,成为辽国的五个都城之一。

我们常说北京是“六朝古都”,这第一“都”也是从这儿说起的。 不过,这种说法在史学界也有争议,因为辽国当时并没有南北统一,在辽国的南边还有南宋。而且,辽代的国都同时有五个,北京只是其中之一。

可话又说回来,甭管它是不是南北统一的首都,也甭管它是五个还是六个,总之,北京这地界在辽代是都城。

自然,当了都城就跟一般的城市不一样了。当时的北京也叫析津府。“析津”这俩字怎么来的呢? 星象学家以星土辨风水,认为北京这地界属析木之津,所以取名析津。

当时的析津府管着顺州、檀州、涿州、易州、蓟州、景州及析津县、宛平县、武清县、香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安次县、永清县、玉河县、漷阴县等六州十一县,析津府的所在地在宛平城内,就是现在的卢沟桥边上的那个古城。您瞧辽代的北京地盘儿有多大吧!

从辽代的开泰元年(1012年),到金代的贞元元年(1153年),北京这地界叫析津府这个地名共142年。

这100多年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这一地区的方言土语相应地得到了同化,虽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隔着一条河,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但在析津府的辖区内,人们对汉字的吐字发声还是大体相同,而且有许多方言土语流传至今。

您如果有机会走到这些地界,跟当地的老人聊几句,便不难发现尽管会有口音,但许多词儿的发音,跟北京话是相同的。

比如说“早晨”,老北京人说“大清早儿”或“早起”“早清儿”。 这些地方的人也这么说。

老北京人管“太阳”叫“老爷儿”(读三声。“也”的音)、“日头”,这些地方的人也叫“老爷儿”“老阳儿”和“日头”。

再比如“傍晚”,用老北京话说,叫“晚傍晌儿”“天擦黑儿”。 这些地方的人也这么说。只不过带着不同口音就是了。

金中都与“幽燕语”

公元1153年,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把国都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迁到燕京(当时的北京改叫燕京),使北京正式成为一国的国都,这也是北京建都史的肇始之年。

北京成了国都,自然也就成了金代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的中心,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涌进北京,原来住在北京的汉族人,跟少数民族居住在一起,肯定在语言、风俗习惯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金代的北京话形成了吐字清晰、结构简单的,有自己特点的汉语方言。

北方的辽、金时代,是与中原的宋朝同时存在的两个王朝,尽管南北不同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上,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从北方契丹统治时期起,北方的少数民族便与中原的汉族不断地进行“兵火对话”。数民族不断地从中原地区俘虏汉人战俘,抢掠汉人到北方当奴隶。

当时的南宋,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现在的一些史学家认为:宋代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舞蹈、百工百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但打仗却不行,跟金戈铁马的金朝军队兵戎相见,屡屡受挫,以至于让金兵打到了首都汴梁(今开封)。

宋朝的皇上徽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他出名不是当皇上治国理政的本事,而是画画儿的功夫。宋徽宗的字和画儿,在2015年的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到了近亿元。

说起来,徽宗这个皇上当得也够窝囊的,金朝的军队大马金刀打入卞梁城,他乖乖当了战俘。金人把他连同他儿子钦宗,还有皇后、太子、王公大臣及大批工匠2000多号人,一起押解到了北京城。

史书记载,当时徽宗被关在了延庆寺(今东琉璃厂东北,已废),钦宗被关在了悯宗寺(今法源寺)。后来这爷儿俩又被押往金中京,但宋朝的大批工匠却留在了北京。当然,这会儿的北京城,也有中原地区的人来经商贸易的。

这些南方人到了北方地区,必然要把中原文化和科技带过来,对相对落后的北方区域产生影响,自然,这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包括语言和文字。在辽金统治的300多年中,汉语在东北各民族中占据了优势。

在金代,这种文化交融最为明显。以至于金朝的语言文字几乎全都汉化,最有力的实证就是金章宗时代出现的“燕京八景”:

居庸叠翠、玉泉垂虹、

太液秋风、琼岛春荫、

蓟门飞雨、西山积雪、

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您看这些景观不全是汉文吗?而且字义跟今天的文字没有任何区别。

金代的北京,女真族的贵族和普通百姓,已经不会说本族的语言,汉语已然成了官方语言。

我们在《杨家将》《说岳全传》等古典小说、戏曲中,能看到金兵金将与宋朝的官兵对话,是不用翻译的。而且您从现今金中都留下来的城门的名字:会城门、丽泽门、彰义门等,也能看出金代的汉化程度。

但是可以肯定,在方言土语上,当时的“中都话”跟南方的汉族是有很大区别的。

可以这么说:金代的北京话是女真人说的汉语,和幽燕地区汉人说的汉语相融合的汉语方言。有的语言学家也把它叫做“幽燕语”。

这大概算是今天北京土话的源头了。

文丨刘一达

【北京纪事公号:beijingjishi 欢迎搜索+关注】

和顺的“土晌午”与“洋晌午”

悠悠万事,吃饭为先。云南腾冲和顺,对“食”颇为讲究,颇为包容,吃不再局限于胃袋的充饥,更注重舌尖上味道的丰腴与享受。

飘香四溢的烤猪蹄、清香丝滑的卷粉、浓郁可口的烧麦、清凉糯软的松花糕,一系列颇具当地特色的美食已让人目不暇接,但和顺的美食不仅于此,醇香的咖啡、诱人的甜品、酥脆的炸鸡、美味的汉堡,更是香飘万里。

走,和顺吃“晌午”去

“晌午”饭一般是指午饭,而腾冲的晌午饭是在15:00-17:00这个时间段,到了这时,农村已在吃饭,而和顺古镇的人们则是爱去街头巷尾买一份喜爱的小吃填一填肚子,也叫做“吃晌午”。下午三点,微风和煦,阳光明媚,此时肚子正空空如也,伸个懒腰,约三五好友,去和顺吃“响午”去。

“土晌午”与“洋晌午”

当地人对这两类美食起了个相当有趣的名字,“土响午”和“洋响午”。顾名思义,“土响午”是属于和顺原汁原味的本土味蕾,而“洋响午”,则是在时代发展中,和顺不断兼容并蓄,引入的大众、潮流、新颖的时尚吃法。

“土响午”和“洋响午”无不浸润和保存和顺中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美食文化。

保留原有的,汲取新生的,这种“以和为贵,顺势而为”的美食文化与腾冲、和顺的历史不无关联。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马帮重镇。经济贸易的往来,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和顺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不仅仅局限于“食”,还体现在建筑、牌匾、赌石等斑斓文化里,甚至成为流淌在和顺人骨子里的秉性。

“ 土 晌 午 ”

尚品烤猪脚

没有人能拒绝一只色香味俱全的烤猪脚,和顺小巷的尚品烤猪脚,沿用200年传承的尚氏秘制卤料,所含脂肪远低于肥肉。

猪脚先卤后烤,烤到表皮酥脆金黄,里层香糯,撒上芝麻和辣椒,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蘸上他家的灵魂蘸水腌菜膏,那口感堪称一个绝。

寸大妈豆粉

在和顺小巷,没有人的胃不被寸大妈的豆粉所虏获。一碗豆粉,细腻丝滑。

人人称赞的口感离不开寸大妈的用心制作。“小时候,外婆在十字坡小街子卖,妈妈挑着叫卖,后来我在家卖。”一卖就是七十年寸大妈始终秉持着初心,纯手工制作,只为食客品尝到一碗地道纯正的豆粉。除了豆粉,寸大妈的稀豆粉,大薄片豆粉,黄金酥也值得一尝。

寸氏卷粉

和顺小巷的“土晌午”,没有那一道美食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寸氏卷粉也不例外。“我家的卷粉是祖传的手艺。”头一天晚上,寸阿姨就得将腾冲荷花浆米泡好,待天刚亮,她就用磨具将米磨成浆,放置到刷过油的模具,“火候也要控制,要保证卷粉皮白而透亮。”

薄如蝉翼的卷粉皮包上米线、黄瓜等丰富配料,沾上些许辣椒油,咬一口,卷粉的清香瞬间在舌尖散发出来。

元中园烧麦

热气腾腾的烧麦端上桌,一个个昂首挺胸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郁金香花,元中园的烧麦颜值堪称烧麦界的天花板了。

“我家的烧麦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手艺,我今年都做了八年了。”一进店,老板娘会笑容满面地招呼你。她家的烧麦个头小巧,皮薄如纸,透过皮子,可以看到里面粉莹莹的鲜肉馅,吃起来一口一个,且纸皮子里还包着一兜鲜肉汤汁。

和顺松花糕

不吃过和顺小巷的松花糕,便不足以谈和顺美食。松花糕是和顺古镇的美食名片,是游客心尖尖上的神仙味道。一块块方方正正的黄色松花糕,看上去精致小巧,却有着丰腴的层次感。

厚厚的松花粉下是褐红色的豆沙,豆沙下放置的是绿色的芭蕉叶。拿起软糯的松花糕,浅尝一口,细腻易化的松花与夯实绵密的红豆沙于舌尖悄然溶化,留下的是浅浅的清甜,久而不散。

“ 洋 晌 午 ”

麦当劳

原木色的复古装潢、典雅的桌椅、鲜艳的红灯笼,开在和顺小巷的麦当劳褪去了富丽的装扮,多了几分古香古色。择一隅坐下,窗外阳光明媚,不远处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娇艳,诗情画意的古镇风光尽收眼底。

点一份汉堡,大咬一口,牛肉、生菜、面包的清香在舌尖碰撞,饱腹感十足。炸至两面金黄的炸鸡更是酥脆飘香,配上质嫩爽口的甜品,简直不要太满足。

比顿咖啡

当咖啡遇见古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也许,文化的交融自是为古镇添加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咖啡和古镇内核其实都是回归生活,观照内心。”比顿咖啡的老板想用一杯咖啡的时间让匆忙的形容驻足停留,用眼睛用心灵去观看那一片在风中摇曳的绿叶,看红色的小鱼在湖面惊其一圈涟漪,用舌尖品尝一粒咖啡的层次感,或是苦味稍重,可香气久而不散,又或者是酸味偏重,可回味感更强。

云里咖

初入云里咖,迎面而来的是样式精致的咖啡杯、特殊的手磨咖啡机、咖啡烘焙奖杯。这是一个小四合院装改的咖啡店,原木色的装潢让这间小院尽享古朴与高级感。

为了保证咖啡豆品质,云里咖承包了140亩地用于种植咖啡,由于种植地靠近高黎贡山,周边有野生的麝香猫出没,所以每年可以收获少量野生猫屎咖啡。在古镇烟雨朦胧的六月,手捧一杯温热的咖啡,任由咖啡的香气与古镇的花香、稻田边的青草香互相交融冲击,是一种非凡的体验。

山野咖啡

“想让大家在鸟叫虫鸣间拾回最纯净的时光,让咖啡与甜品的陪伴把幸福感拉满”,是山野咖啡老板的开店的初心,是和顺古镇第一家沉浸式的户外露营咖啡馆。

在户外的丛林间,沉浸在户外露营的场景里,享受一杯午后的香浓咖啡,看着摇曳的松枝,晒着午后的太阳,一日的美好尽在山野。

古月轩手工鲜花饼

从花馅种植到手工炼油,古月轩始终秉持匠心,只为制作一款纯天然、高品质的鲜花饼。“花馅是要吃进嘴里的,不仅要纯天然,还要吃起来甜甜的。”市场上找不到符合古月轩要求的花馅,古月轩就自己下田种地,“从五亩开始,现在种了几百亩了,从除草到施肥,从剪枝到采摘,都是人工干预。”

沐浴着自然甘露成长的美味花馅搭配上香酥的饼皮,放入烤箱在热浪的烘烤下,一个个美味的鲜花饼就新鲜出炉。浅尝一口,饼皮层次分明,酥脆可口。

和顺古镇

是一座文化浓郁的小镇

亦是坚不可摧的美食圣地

既有接地气的情怀小吃

也有斑斓的舶来“晌午”

任你逛也逛不遍,吃也吃不完

唐河方言中的时间称谓

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人民群众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方言体系。因同在南阳盆地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内,有些方言与相邻的南阳、泌阳、新野、社旗等县错不远。但在本县内,南部几个乡镇接近湖北,其某些方言与唐河中北部地区略有差异。

在古代,由于没有钟表,先民们就逐步形成了一些约定成俗的时间称谓。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钟表开始由机关、学校、教师、干部走向农家,加之80年代以来,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流动,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时间称谓,也就渐次消逝。80后的几代人已不多知道这些方言了。

(钟表走人寻常百姓家)

现就唐河县一带方言中的时间称谓,按现行的24小时制顺序作以简单介绍。由于冬夏时差较大,这里所述的时间以春、秋季为主。同时,因属方言,有些词没有规范的汉字,多使用同音借用字,只听语音,不看字义。

半夜:指夜晚24点前后。再具体又分为前半夜(约23点至24点),后半夜(0点至1点)。

例句:我这一段不知咋了,老失眠,有时候到半夜还睡不着。

三更天:指夜晚23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即半夜,有半夜三更之说。在古代,民间把傍晚到清晨(19点至第二天5点)一夜晚分成五个时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例句:这是谁家在干啥哩?三更天了屋里还在亮着灯。

五更鼓儿:指清晨3点至5点。即天快亮的时候。

例句:三哥,刚才队长交待了,叫咱们明早五更鼓儿就起床,早点吃饭,到城里拉硝土。

叉鸡叫:指清晨4点左右。叉鸡是一种黑色的候鸟,体形比喜鹊略小,因尾巴长而飞翔时叉开,人们俗称叉鸡(也有叫吃皮叉,20世纪90年代以后,此种鸟和黄鹭鹭、乌鸦、斑鸠等已不多见了)。麦收季节,一般听见叉鸡叫就起床下地割麦了。

例句:小山哪,快起床吧,已经听见叉鸡叫了,你伯咱几个今早起去把北地那块麦割了。

鸡子叫:和叉鸡叫时间错不远。古代没有时钟,只要听到公鸡叫,就意味着天快明了。

例句:刘秀一行刚躺下休息,就听见鸡子叫了,于是赶忙起床启程,骑上马向西北而去。

(听见庄上鸡子叫,天就快明了)

乌乌里:指天蒙蒙亮的时候,大约早晨5点左右。

例句: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那天早晨,天乌乌里我们就出发了。

清早起:指天已经大亮了,吃早饭前的6点至7点那段时间,也有说“大清早起”。

例句:锻炼身体虽然好,但老年人清早起不宜锻炼。

老爷儿多高了:指上午八九点的时候。“老爷儿”在唐河方言中指太阳,也就是太阳多高了,与“日上三竿”时间差不多。

例句:狗剩这家伙真是个二流子,老爷儿多高了还在厥住屁股睡懒觉里。

前半儿:亦叫前晌,即上午,8点至12点。

例句:各位老少爷们注意了,今前半儿大家都到庄当中大槐树下开会,传达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多半晌:比半晌稍后点,指上午10点至11点之间。

例句,今个大伙儿干活劲头很大,一晌的任务多半晌就干完了,都歇一会儿吧。

小晌午:意为快晌午了,但是还不到晌午。指上午11点至11:30之间。

例句:老队长仰脸看了看日头,说:“今个天热里很,已经小晌午了,放工吧!”

晌午:也叫老天晌午,指中午12点前后的个把钟头时间。即11:30指12:30之间。

例句:今晌午过五月当五,咱爷俩喝几杯吧。

晌午错:中午后的一段时间,指12:30至13点之间。

例句:小江,这都晌午错了,你爹赶集还木回来,你到庄边看看去。

后半儿:亦叫后晌,即下午,12点至17点。

例句:二哥,听说今后半儿超市搞促销里,东西便宜里很,咱俩一起瞅瞅去?

老爷儿落:太阳快要下山或将落下地平线的时候。6:30至7点。

例句:他爹,老爷儿落了,咱黑蛋去茅草坡放羊到阵晚儿还木回来,你去接一下吧。

(老爷儿快落了)

掩黑儿:即傍晚,天快黑的时候。一般指下午6点至7点。

例句:自从庄上建了文化广场,每到掩黑儿,大姑娘小媳妇都到那里唱歌跳舞。

喝汤时儿:即吃晚饭的时候。唐河北部方言晚饭叫“喝汤”,无论吃什么饭统称喝汤,而南部的郭滩、黑龙镇、龙潭等地无此方言。所指时间与掩黑差不多,也指下午6点至7点。

例句:看来天快下雨了,喝汤时儿那一阵子,成群的蜻蜓在大坑水面上乱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饭场)

喝了(liao)汤儿:吃罢晚饭。

例句:今黑儿学校大操场玩电影《地道战》,喝了汤都去看啊!

黑其了:指夜色深重,天完全黑起来了。晚上8点多的时候。

例句:翠花,快把二蛋喊回来睡瞌睡吧,天都黑其了还在院里跟娃儿们疯事着玩哩。

人脚定:意为人们都休息了,村里没什么人活动了。指夜晚21点至23点之间,即二更天的时候。

例句:为了安全起见,老刘每次往竹沟根据地送情报,都是人脚定才出发。

以上是唐河民俗中一天24小时不同时段的时间称谓,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时间称谓,如:

阵晚儿:也有地方叫“仗晚”“阵仗晚儿”。当今、现在的意思。

例句:阵晚儿咱老百姓的日子真得劲,出门有班车,有病住院还报销。

江件儿:刚才、刚刚的意思。

例句:花婶,你看见俺家二虎子木有?“看见了,他江件儿还在这玩哩。”

夜儿:昨天。

例句:夜儿源潭街庙会真是热闹里很啊!

夜前半儿:昨天上午。

例句:我夜前半儿往桐寨铺街赶集,好几年木去了,变化真大啊!

夜后半儿:昨天下午。

例句:夜后半儿一阵暴风雨,把咱庄西头那棵大黄楝树也刮倒了,心疼人啊!

夜儿黑:昨天晚上。

例句:你个老张头啊,说好咱俩夜儿黑一起到滨河看水秀里,你咋会不吭气一个人跑去了?

今儿黑:或“今黑辽”,指今天晚上。

例句:他二婶,今儿黑文峰广场唱曲子戏《铡美案》,咱俩可去看一会儿吧!

赶明儿:到明天的意思。

例句:你今个抓紧把要做的活干完,赶明儿咱俩到桐河街赶会去。

后引儿:后天。

例句:小明啊,你这两天要抓紧把作业做完,后引儿就开学了。

早前儿:也有的叫“早些时儿”。前几天的意思。

例句:二哥,东头三掌柜夜黑辽不中了(死亡)。哎,人岁数大了,说不中快里很,早前儿我还见他在院里晃里,这说走可走了。

一乏子:较长一段时间。

例句:你这一乏子在忙啥哩?老是见不住你。

打罢春:为不确定具体日子的时间概念,指立春以后的几天。

例句:老李哥,等打罢春暖和了,咱俩可随个旅游团出去转一圈子。

麦口期:指收割小麦的那段时期。一般在阳历6月1日前后。

例句:他爹,阵晚儿正麦口期,人们都忙里很,咱盖房子的事还是等秋后种罢麦再说吧。

麦罢:为不确定具体日子的时间概念,指小麦收割、脱粒结束以后的一个时期(大致一个月内)。

月把子:一个多月时间。

例句:你大舅从新疆回来月把子了,等麦罢闲了可去看看他,拍拍话儿。

年跟期:指春节前的三五天时间,或腊月二十三至年三十之间。

例句:眼看就到年跟期了,开发商欠咱们的几个月工钱还木兑现,明儿个得抓紧催催去。

年时个:指去年。即本年的上一年。

例句:自打年时个十月,南阳到咱唐河开通公共汽车以后,出门可方便了,票价还便宜。

前年个:指前年。即与本年上溯隔一年。

例句:咱们县的“戏曲之乡”称号,前年个省里验收后就批下来了。

大前年个:指大前年。即与本年上溯隔二年。

例句:大前年个,我在郑州照看小孙子时,有一回在紫荆山公园,碰见了高中时教咱们语文的张老师了。

每造:古代、很久以前的意思。

例句:你们还小,不知道吧,每造咱唐县城也是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啊。

(李中群辑)

唐河方言中的时间称谓

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人民群众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方言体系。因同在南阳盆地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内,有些方言与相邻的南阳、泌阳、新野、社旗等县错不远。但在本县内,南部几个乡镇接近湖北,其某些方言与唐河中北部地区略有差异。

在古代,由于没有钟表,先民们就逐步形成了一些约定成俗的时间称谓。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钟表开始由机关、学校、教师、干部走向农家,加之80年代以来,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流动,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时间称谓,也就渐次消逝。80后的几代人已不多知道这些方言了。

(钟表走人寻常百姓家)

现就唐河县一带方言中的时间称谓,按现行的24小时制顺序作以简单介绍。由于冬夏时差较大,这里所述的时间以春、秋季为主。同时,因属方言,有些词没有规范的汉字,多使用同音借用字,只听语音,不看字义。

半夜:指夜晚24点前后。再具体又分为前半夜(约23点至24点),后半夜(0点至1点)。

例句:我这一段不知咋了,老失眠,有时候到半夜还睡不着。

三更天:指夜晚23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即半夜,有半夜三更之说。在古代,民间把傍晚到清晨(19点至第二天5点)一夜晚分成五个时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例句:这是谁家在干啥哩?三更天了屋里还在亮着灯。

五更鼓儿:指清晨3点至5点。即天快亮的时候。

例句:三哥,刚才队长交待了,叫咱们明早五更鼓儿就起床,早点吃饭,到城里拉硝土。

叉鸡叫:指清晨4点左右。叉鸡是一种黑色的候鸟,体形比喜鹊略小,因尾巴长而飞翔时叉开,人们俗称叉鸡(也有叫吃皮叉,20世纪90年代以后,此种鸟和黄鹭鹭、乌鸦、斑鸠等已不多见了)。麦收季节,一般听见叉鸡叫就起床下地割麦了。

例句:小山哪,快起床吧,已经听见叉鸡叫了,你伯咱几个今早起去把北地那块麦割了。

鸡子叫:和叉鸡叫时间错不远。古代没有时钟,只要听到公鸡叫,就意味着天快明了。

例句:刘秀一行刚躺下休息,就听见鸡子叫了,于是赶忙起床启程,骑上马向西北而去。

(听见庄上鸡子叫,天就快明了)

乌乌里:指天蒙蒙亮的时候,大约早晨5点左右。

例句: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那天早晨,天乌乌里我们就出发了。

清早起:指天已经大亮了,吃早饭前的6点至7点那段时间,也有说“大清早起”。

例句:锻炼身体虽然好,但老年人清早起不宜锻炼。

老爷儿多高了:指上午八九点的时候。“老爷儿”在唐河方言中指太阳,也就是太阳多高了,与“日上三竿”时间差不多。

例句:狗剩这家伙真是个二流子,老爷儿多高了还在厥住屁股睡懒觉里。

前半儿:亦叫前晌,即上午,8点至12点。

例句:各位老少爷们注意了,今前半儿大家都到庄当中大槐树下开会,传达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多半晌:比半晌稍后点,指上午10点至11点之间。

例句,今个大伙儿干活劲头很大,一晌的任务多半晌就干完了,都歇一会儿吧。

小晌午:意为快晌午了,但是还不到晌午。指上午11点至11:30之间。

例句:老队长仰脸看了看日头,说:“今个天热里很,已经小晌午了,放工吧!”

晌午:也叫老天晌午,指中午12点前后的个把钟头时间。即11:30指12:30之间。

例句:今晌午过五月当五,咱爷俩喝几杯吧。

晌午错:中午后的一段时间,指12:30至13点之间。

例句:小江,这都晌午错了,你爹赶集还木回来,你到庄边看看去。

后半儿:亦叫后晌,即下午,12点至17点。

例句:二哥,听说今后半儿超市搞促销里,东西便宜里很,咱俩一起瞅瞅去?

老爷儿落:太阳快要下山或将落下地平线的时候。6:30至7点。

例句:他爹,老爷儿落了,咱黑蛋去茅草坡放羊到阵晚儿还木回来,你去接一下吧。

(老爷儿快落了)

掩黑儿:即傍晚,天快黑的时候。一般指下午6点至7点。

例句:自从庄上建了文化广场,每到掩黑儿,大姑娘小媳妇都到那里唱歌跳舞。

喝汤时儿:即吃晚饭的时候。唐河北部方言晚饭叫“喝汤”,无论吃什么饭统称喝汤,而南部的郭滩、黑龙镇、龙潭等地无此方言。所指时间与掩黑差不多,也指下午6点至7点。

例句:看来天快下雨了,喝汤时儿那一阵子,成群的蜻蜓在大坑水面上乱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饭场)

喝了(liao)汤儿:吃罢晚饭。

例句:今黑儿学校大操场玩电影《地道战》,喝了汤都去看啊!

黑其了:指夜色深重,天完全黑起来了。晚上8点多的时候。

例句:翠花,快把二蛋喊回来睡瞌睡吧,天都黑其了还在院里跟娃儿们疯事着玩哩。

人脚定:意为人们都休息了,村里没什么人活动了。指夜晚21点至23点之间,即二更天的时候。

例句:为了安全起见,老刘每次往竹沟根据地送情报,都是人脚定才出发。

以上是唐河民俗中一天24小时不同时段的时间称谓,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时间称谓,如:

阵晚儿:也有地方叫“仗晚”“阵仗晚儿”。当今、现在的意思。

例句:阵晚儿咱老百姓的日子真得劲,出门有班车,有病住院还报销。

江件儿:刚才、刚刚的意思。

例句:花婶,你看见俺家二虎子木有?“看见了,他江件儿还在这玩哩。”

夜儿:昨天。

例句:夜儿源潭街庙会真是热闹里很啊!

夜前半儿:昨天上午。

例句:我夜前半儿往桐寨铺街赶集,好几年木去了,变化真大啊!

夜后半儿:昨天下午。

例句:夜后半儿一阵暴风雨,把咱庄西头那棵大黄楝树也刮倒了,心疼人啊!

夜儿黑:昨天晚上。

例句:你个老张头啊,说好咱俩夜儿黑一起到滨河看水秀里,你咋会不吭气一个人跑去了?

今儿黑:或“今黑辽”,指今天晚上。

例句:他二婶,今儿黑文峰广场唱曲子戏《铡美案》,咱俩可去看一会儿吧!

赶明儿:到明天的意思。

例句:你今个抓紧把要做的活干完,赶明儿咱俩到桐河街赶会去。

后引儿:后天。

例句:小明啊,你这两天要抓紧把作业做完,后引儿就开学了。

早前儿:也有的叫“早些时儿”。前几天的意思。

例句:二哥,东头三掌柜夜黑辽不中了(死亡)。哎,人岁数大了,说不中快里很,早前儿我还见他在院里晃里,这说走可走了。

一乏子:较长一段时间。

例句:你这一乏子在忙啥哩?老是见不住你。

打罢春:为不确定具体日子的时间概念,指立春以后的几天。

例句:老李哥,等打罢春暖和了,咱俩可随个旅游团出去转一圈子。

麦口期:指收割小麦的那段时期。一般在阳历6月1日前后。

例句:他爹,阵晚儿正麦口期,人们都忙里很,咱盖房子的事还是等秋后种罢麦再说吧。

麦罢:为不确定具体日子的时间概念,指小麦收割、脱粒结束以后的一个时期(大致一个月内)。

月把子:一个多月时间。

例句:你大舅从新疆回来月把子了,等麦罢闲了可去看看他,拍拍话儿。

年跟期:指春节前的三五天时间,或腊月二十三至年三十之间。

例句:眼看就到年跟期了,开发商欠咱们的几个月工钱还木兑现,明儿个得抓紧催催去。

年时个:指去年。即本年的上一年。

例句:自打年时个十月,南阳到咱唐河开通公共汽车以后,出门可方便了,票价还便宜。

前年个:指前年。即与本年上溯隔一年。

例句:咱们县的“戏曲之乡”称号,前年个省里验收后就批下来了。

大前年个:指大前年。即与本年上溯隔二年。

例句:大前年个,我在郑州照看小孙子时,有一回在紫荆山公园,碰见了高中时教咱们语文的张老师了。

每造:古代、很久以前的意思。

例句:你们还小,不知道吧,每造咱唐县城也是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啊。

(李中群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