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性格命运

亘的意思(亘的意思和拼音)

时间:2024-01-16 23:59:35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善读「论语」7.29:难与言者亦有教,洁己以进与其洁

「述而篇第七」29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互乡有一个难以理喻的少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弟子们颇为不解。孔子说:“许其见面,他可能会因此而上进。不许其见面,他就只能做回老样子。那为何不见呢?人家修身以求上进,我是赞许他的自我修正,而不是肯定他以往的过失。”

【注释】

1、“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互乡”,地名,现址已不可考。

“难与言”,很难说话,不可理喻。

“童子”,未成年的人,此处应指少年人。

“门人”,指孔门弟子。

“惑”,疑也。不理解。

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与”,此处意为允许。

“进”,上进,进步。

“退”,返也。

“唯”,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何甚”,是对“何”加重语气的表达。“何”依上下文可有多种含义,比如为何、怎样等。“甚”,过分、极端、非常。

3、“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洁”,使清白。“洁己”,即修养己身。

“与”,此处意为赞许、肯定。

“保”,保护,担保。引申为认同、肯定。

“往”,指既往的过失。

【评析】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通常是断作“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但如此一来,则意为一乡之人都“难与言”,似乎于理不合。因两种句读都有童子“难与言”之意,故从前者。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通常是断作“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意思是“赞许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两种句读虽使句意略有差异,但所要表达的都是孔子对少年人追求上进的期许与鼓励。因前一种句读更合乎情境的演进逻辑,故从前者。

本章是说互乡有一位蛮不讲理的少年求见孔子,而孔子竟然接见了他。弟子们对此大为不解,认为孔子不该接见那个不良少年,并担心孔子的接见会被当作是一种肯定,从而使其更加有恃无恐。孔子解释说:许其见面,童子有可能会因而改变自己。若不许其见面,童子就只能像以往一样继续不可理喻。孔子作为一个尚仁行义的人,当然绝不会放弃对这个世界施加哪怕是一点点有益影响的机会。只不过孔子的接见并非是对少年以往过失的肯定,而是对其欲求上进的一点向善之念的嘉许。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受教者完全是一视同仁,无论智愚贵贱、贤与不肖,皆无任何分别之念,体现了一个教育者所应有的仁者之心。

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傅斯年写过一篇纪念蔡元培先生的文章,题目是《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文中就讲述了一个与本章孔子见“互乡难与言童子”极为相似的故事。

大约是在1924年前后,蔡元培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傅斯年先生在柏林与几个同学自告奋勇照料蔡先生。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发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这个同学是出了名的性情荒谬,常常一面痛骂别人,一面又跟人家要钱。傅先生以为他此来必是要钱,而蔡先生却正是穷得不得了,因此便与三四同学商量欲去电谢绝,并以此意陈告蔡先生。蔡先生沉吟了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可见蔡先生跟孔夫子一样,也是不肯放弃一丝一毫作为教育者所应承担的责任的。

傅斯年先生在文末说:“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已难,兼备尤不可。先生殁后,此两种文化在中国之气象已亡矣!至于复古之论,欧化之谈,皆皮毛渣滓,不足论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实在代表”着“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的蔡元培先生,却在1912年就任教育总长之初即废止祀孔读经,使国人骤失精神支柱,以致被外邪趁虚而入,为中华民族后来经历亘古未有之浩劫埋下了祸根,使华夏文明在这场惨烈的浩劫中几近湮灭,实可谓“一言而丧邦”!如此看来,蔡元培先生可谓小事明白、大事糊涂。其一世令名,由此毁于一旦。不禁令人为蔡先生扼腕之余,更加为中华民族之大不幸而哀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