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处女座

bmi计算方法(bmi计算方法公式)

时间:2024-01-17 15:08:25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健康科普|如何管理好你的BMI指标

01

什么是BMI?

所谓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缩写,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BMI是通过我们人体体重与身高这两个数值来获取的,可有效评判一个人的健康营养状况。

它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即BMI=体重(kg)÷身高2(m2)。

02

BMI有没有数值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给出的亚洲BMI标准,我国制订了中国参考标准。快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个梯队的成员。

No.1

流言1: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

很多人认为需要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所以减肥一定要做缓慢的有氧运动。这个流言已经没办法追溯源头了,只能郑重澄清,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就是糖原和脂肪混合供能,虽然运动时间越长,脂肪供能的比例越高,但也只是从50%上升到60%这样一点点的差别。并不是运动一过了30分钟就开始奇迹般地只消耗脂肪了。

那么哪种运动利于减肥?是有氧运动(强度低时间长),还是力量训练(爆发式抗阻力运动)呢?

在运动生理界的共识是,HIIT(短时间高强度+爆发式抗阻力运动)最利于燃脂,这类运动虽然总时间不长,但是可以产生运动后燃脂效应。

如果早上练几组HIIT,可以让一天的基础代谢率升高,持续减脂。但是HIIT运动后会有很强的饥饿感,所以记得不要吃太多零食哦。

No.2

流言2:运动会让我变壮,减肥只要节食不运动

运动本身消耗的能量比起运动后的那顿大餐可能微不足道,跑步30分钟或者4~5km消耗大约250~300kcal的热量,相当于5块巧克力饼干。很多人认为运动了就可以多吃一点零食,这样肯定是不能减肥的。

但是运动的好处不止限于当时消耗的那点热量。

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比起坐在电脑前吃零食更为健康,且多种研究都证实运动对于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有益。

同时,运动(特别是抗阻运动,也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力量训练)还利于肌肉生长,更多的肌肉本身就可以帮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增加基础代谢,更容易瘦下来,人看着也更紧实。

女生不用担心肌肉过度增加,女生只有很少的雄激素,想长肌肉非常困难,以我们日常的运动量,根本不用担心维度过大,很多专业运动员每天专门训练还很难达到呢。

No.3

流言3:减肥=多吃蔬菜和水果

很多人提到减肥的第一反应就是吃草,还有吃水果、喝果汁代餐之类的。

蔬菜和水果本身是有益健康的,大多数健康的食谱也都推荐每天摄入几份蔬菜水果,之前强烈推荐的“地中海饮食”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不在其他行为和生活方式上做改变,比如在摄入很多主食的同时还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或者仍然持续静坐的生活方式,那么单凭蔬菜水果本身是无法减肥的。

而且水果和蔬菜还有点区别,水果中的糖分含量较高,而升糖指数是吃某种食物后血糖升高的速率,很多水果的升糖指数很高,特别是热带水果,菠萝、荔枝、芒果、木瓜等,升糖指数都达到60以上(纯葡萄糖是100)。

与水果不同,果汁是把水果中的糖分提纯而弃去了膳食纤维部分,果汁的升糖指数普遍比同种水果高出20左右,所以只喝果汁的代餐不一定能减少热量摄入,升糖指数还会更高,让你合成脂肪更多、饿的更快。

No.4

流言4:要减肥一定要低脂

减肥≠低脂,这是近几十年营养学研究的一致结果,数不胜数的实验证实低脂肪膳食的减肥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地中海饮食”的脂肪含量占37%左右,就比普通膳食高,它却是最健康的饮食之一。

减肥就是要减少脂肪是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之一。

有人的想法是吃什么长什么,多吃脂肪就长肥肉,这是不对的。所有的食物,不论脂肪、糖、蛋白质,都是要经过消化吸收后成为最基本的小分子才被吸收的,98%的胆固醇是内源合成的,而不是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多少热量会储存为脂肪是由热量平衡和激素调控的。

另外一些人的想法更有道理一些,脂肪1g=9kcal,而糖类1g=4kcal,脂肪能量密度高,所以吃多了更容易胖。

这是没错的,但是脂肪的升糖指数低、消化所需时间长,所以只要适量、搭配的好,脂肪也是减肥利器,况且健康的脂肪(橄榄油、深海鱼、坚果)含有更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有益。

随着“低脂”概念的流行,很多食品企业会利用“低脂”作为卖点,低脂酸奶、低脂饮料比比皆是,但细看食品标签,这些“低脂”的食物,糖的含量超高,并且有很多增稠剂、着色剂,这些合成食物反而是减肥的大敌。

No.5

流言5:体重是由基因决定的,有人天生吃不胖而有人喝凉水都长胖

肥胖确实有基因的成分,比如先天缺乏瘦素的小鼠,它们进食明显增多并且导致严重肥胖。人类中也有一些遗传疾病会让体重控制机制出问题,从而导致肥胖,但是这只是极少数情况。

对于大多数人,体重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研究显示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治疗肥胖可以达到和使用药物类似的疗效。

从20世纪初到现在,肥胖的比例是明显上升的,而人类的基因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环境因素,更加说明了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对于体重的影响非常大。

No.6

流言6:热量逆差是可以简单叠加的

减肥和能量差有关,摄入<消耗就会出现逆差,但是逆差是不能简单叠加的。

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每天多消耗100kcal,一年可以多消耗36 500kcal,每斤脂肪是4500kcal,所以一年可以减8斤脂肪,5年可以减40斤脂肪。但是实际上在临床试验中看到的是,每天少吃100kcal,5年大约能减9斤,和预计的相差甚远。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身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拒绝改变,降低基础代谢,努力将体重控制在稳定的调定点,导致所减的体重不是简单的叠加。

少摄入的能量也不会完全减在脂肪上,也会流失肌肉等瘦体重,所以能量逆差≠减掉的肉肉。

减肥不只是做数学题这么简单,而是要持续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新的挑战中,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才能维持减肥的速率。

BMI有什么具体意义呢?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BMI指数除了能表达营养状态外,在不同的人群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对于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和控糖效果都有一定意义。

对于普通人,当你的BMI指数越高,那么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越高。如果你的BMI≥24kg/m2时,就算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了。

对于糖前期人群,糖前期即指出现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BMI达到或接近24kg/m2,医生会马上建议你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甚至药物治疗,以减轻你的体重。有很多大型研究都证明了,减轻体重对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的BMI指数显示超重,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每年去医院进行糖尿病的筛查。

对于糖尿病人群,BMI除了能提示风险以外,也是医生为你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让你测量BMI,然后根据你的BMI及综合情况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和药物剂量。这里医生给糖友的建议是BMI应维持在24 kg/m2以下。

可见,对于糖尿病的发现和管控,BMI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 平安焦作

健康科普|如何管理好你的BMI指标

01

什么是BMI?

所谓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缩写,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BMI是通过我们人体体重与身高这两个数值来获取的,可有效评判一个人的健康营养状况。

它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即BMI=体重(kg)÷身高2(m2)。

02

BMI有没有数值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给出的亚洲BMI标准,我国制订了中国参考标准。快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个梯队的成员。

No.1

流言1: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

很多人认为需要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所以减肥一定要做缓慢的有氧运动。这个流言已经没办法追溯源头了,只能郑重澄清,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就是糖原和脂肪混合供能,虽然运动时间越长,脂肪供能的比例越高,但也只是从50%上升到60%这样一点点的差别。并不是运动一过了30分钟就开始奇迹般地只消耗脂肪了。

那么哪种运动利于减肥?是有氧运动(强度低时间长),还是力量训练(爆发式抗阻力运动)呢?

在运动生理界的共识是,HIIT(短时间高强度+爆发式抗阻力运动)最利于燃脂,这类运动虽然总时间不长,但是可以产生运动后燃脂效应。

如果早上练几组HIIT,可以让一天的基础代谢率升高,持续减脂。但是HIIT运动后会有很强的饥饿感,所以记得不要吃太多零食哦。

No.2

流言2:运动会让我变壮,减肥只要节食不运动

运动本身消耗的能量比起运动后的那顿大餐可能微不足道,跑步30分钟或者4~5km消耗大约250~300kcal的热量,相当于5块巧克力饼干。很多人认为运动了就可以多吃一点零食,这样肯定是不能减肥的。

但是运动的好处不止限于当时消耗的那点热量。

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比起坐在电脑前吃零食更为健康,且多种研究都证实运动对于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有益。

同时,运动(特别是抗阻运动,也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力量训练)还利于肌肉生长,更多的肌肉本身就可以帮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增加基础代谢,更容易瘦下来,人看着也更紧实。

女生不用担心肌肉过度增加,女生只有很少的雄激素,想长肌肉非常困难,以我们日常的运动量,根本不用担心维度过大,很多专业运动员每天专门训练还很难达到呢。

No.3

流言3:减肥=多吃蔬菜和水果

很多人提到减肥的第一反应就是吃草,还有吃水果、喝果汁代餐之类的。

蔬菜和水果本身是有益健康的,大多数健康的食谱也都推荐每天摄入几份蔬菜水果,之前强烈推荐的“地中海饮食”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不在其他行为和生活方式上做改变,比如在摄入很多主食的同时还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或者仍然持续静坐的生活方式,那么单凭蔬菜水果本身是无法减肥的。

而且水果和蔬菜还有点区别,水果中的糖分含量较高,而升糖指数是吃某种食物后血糖升高的速率,很多水果的升糖指数很高,特别是热带水果,菠萝、荔枝、芒果、木瓜等,升糖指数都达到60以上(纯葡萄糖是100)。

与水果不同,果汁是把水果中的糖分提纯而弃去了膳食纤维部分,果汁的升糖指数普遍比同种水果高出20左右,所以只喝果汁的代餐不一定能减少热量摄入,升糖指数还会更高,让你合成脂肪更多、饿的更快。

No.4

流言4:要减肥一定要低脂

减肥≠低脂,这是近几十年营养学研究的一致结果,数不胜数的实验证实低脂肪膳食的减肥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地中海饮食”的脂肪含量占37%左右,就比普通膳食高,它却是最健康的饮食之一。

减肥就是要减少脂肪是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之一。

有人的想法是吃什么长什么,多吃脂肪就长肥肉,这是不对的。所有的食物,不论脂肪、糖、蛋白质,都是要经过消化吸收后成为最基本的小分子才被吸收的,98%的胆固醇是内源合成的,而不是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多少热量会储存为脂肪是由热量平衡和激素调控的。

另外一些人的想法更有道理一些,脂肪1g=9kcal,而糖类1g=4kcal,脂肪能量密度高,所以吃多了更容易胖。

这是没错的,但是脂肪的升糖指数低、消化所需时间长,所以只要适量、搭配的好,脂肪也是减肥利器,况且健康的脂肪(橄榄油、深海鱼、坚果)含有更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有益。

随着“低脂”概念的流行,很多食品企业会利用“低脂”作为卖点,低脂酸奶、低脂饮料比比皆是,但细看食品标签,这些“低脂”的食物,糖的含量超高,并且有很多增稠剂、着色剂,这些合成食物反而是减肥的大敌。

No.5

流言5:体重是由基因决定的,有人天生吃不胖而有人喝凉水都长胖

肥胖确实有基因的成分,比如先天缺乏瘦素的小鼠,它们进食明显增多并且导致严重肥胖。人类中也有一些遗传疾病会让体重控制机制出问题,从而导致肥胖,但是这只是极少数情况。

对于大多数人,体重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研究显示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治疗肥胖可以达到和使用药物类似的疗效。

从20世纪初到现在,肥胖的比例是明显上升的,而人类的基因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环境因素,更加说明了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对于体重的影响非常大。

No.6

流言6:热量逆差是可以简单叠加的

减肥和能量差有关,摄入<消耗就会出现逆差,但是逆差是不能简单叠加的。

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每天多消耗100kcal,一年可以多消耗36 500kcal,每斤脂肪是4500kcal,所以一年可以减8斤脂肪,5年可以减40斤脂肪。但是实际上在临床试验中看到的是,每天少吃100kcal,5年大约能减9斤,和预计的相差甚远。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身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拒绝改变,降低基础代谢,努力将体重控制在稳定的调定点,导致所减的体重不是简单的叠加。

少摄入的能量也不会完全减在脂肪上,也会流失肌肉等瘦体重,所以能量逆差≠减掉的肉肉。

减肥不只是做数学题这么简单,而是要持续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新的挑战中,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才能维持减肥的速率。

BMI有什么具体意义呢?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BMI指数除了能表达营养状态外,在不同的人群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对于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和控糖效果都有一定意义。

对于普通人,当你的BMI指数越高,那么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越高。如果你的BMI≥24kg/m2时,就算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了。

对于糖前期人群,糖前期即指出现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BMI达到或接近24kg/m2,医生会马上建议你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甚至药物治疗,以减轻你的体重。有很多大型研究都证明了,减轻体重对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的BMI指数显示超重,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每年去医院进行糖尿病的筛查。

对于糖尿病人群,BMI除了能提示风险以外,也是医生为你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让你测量BMI,然后根据你的BMI及综合情况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和药物剂量。这里医生给糖友的建议是BMI应维持在24 kg/m2以下。

可见,对于糖尿病的发现和管控,BMI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 平安焦作

2020年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别傻傻看体重,可能是隐形肥胖

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关于女性体重的话就是“好女不过百”,这就意味着,人们都是把体重固定到一个范围内了,那自己问问自己,你如果身高1米8,以要100斤以内吗?会是什么样呢?如果身高1米5左右的女性,体重控制到100以内,这可能是科学的。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你体重与你的身高是有关系的,所以就研究出了一个评估指标BMI,BMI实际上就是指的是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的参考指数,这个公式就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BMI=身高/体重²)。标准指标如下图:

BMI评估表

这公式的计算仅仅是普通人,如果是健美运动员,健身10几年的人,这项指标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因为人体成分是由肌肉、脂肪、水分、无机盐组成。经常训练的人骨骼肌含量高,体重偏高,所以得出的指标是不做参考的。

但是有一个指标是不管你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可以准确参考的数据,那就是体脂率,

体脂率就是人体脂肪占身体体重的比率。体脂率表如下:

作为当代人,需要的是这两项数据指标一起参考,才可能得出身体是不是健康,体重是不是真标准,看下面:

BMI正常,体脂率超标等于隐形肥胖

BMI正常,体脂率正常,这才是真正标准

BMI超标,体脂率超标,全身肥胖

BMI超标,体脂率正常,健美运动员

现在知道自己在哪个区间了吧,那我们隐形肥胖和全身肥胖该怎么去减肥?如何拥有苗条身材呢?接下来按这三个步骤去做,3-8个月你都将拥有苗条的身材,紧致的皮肤。

1、控制热量,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减肥圈一直都流传着一句话,七分吃,3分练,从这里面就说明了饮食的重要性,那怎么样的饮食才是科学合理的呢?分为下面两点:

(1)对饮食中热量的认知

减肥中什么最可怕,不是不参加运动,而是对食物热量和自己需要吃多少热量食物,随便吃一颗巧克力,随便吃一个汉堡,随便吃一顿烤串,喝一瓶啤酒,喝一瓶可乐,这些食物随便两样都超你一天需要的热量了。

女性一般需要的热量大概1300kcal左右,根据体重,身高做加减都可以,所以减肥的人一定要查食物热量表。

(2)对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选择和量的安排

食物的安排,决定了你是在节食减肥还是在科学减肥,科学减肥就是一天可以吃饱,有营养,不科学就是热量够了,肚子里感觉一点东西都没有,饥饿感很强,所以我们需要安排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碳水(优质碳水)

2、进行有氧训练、力量训练

为什么要安排这两种训练呢,有氧训练主要是来燃烧脂肪的,有氧训练有跑步机,椭圆机,有氧操课,划船机,登山机等等,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适就可以,一般运动主要是控制自己心率,在燃脂那个区间进行就行,现在市面上的心率表都可以帮助到你们。

力量训练主要就是安排器械和一些徒手训练,重点在于促进代谢,让肌肉线条更好,皮肤更有弹性,能锁住更多的水分而不流失。可以分别安排针对臀部、胸、背、大腿、手臂进行训练。

3、不要熬夜,安排好优质睡眠

对于睡眠这块,对于现代人,真的太难了,让早睡是那么的难,现在还有各种噪音或者辐射,想要优质睡眠是多难呢?

所以在睡眠这块,我们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卧室环境,让人有睡意,多用暖色系的装饰,所以可以配上暖色系,还可以加上些促进睡眠的香薰类。

如果安排好睡眠对于减肥来说就是加速了脂肪的分解,因为晚上好的睡眠会产生瘦素。

体重是一项参考,但是不是唯一的,要根据我们身体的评估标准来,让我们真真了解自己身体,用科学的方法来减肥,让我们皮肤紧致,有弹性,不要让减肥留下岁月的痕迹。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不做“小胖墩”,儿童肥胖如何防治?中疾控解答

你家宝宝是不是“小胖墩”?宝宝胖嘟嘟的是很可爱,可是胖胖的真的健康吗?有些家长一定会说:“我家宝宝是壮,才不是胖呢!”

请注意,健壮与胖是有明显区别的。健壮的孩子充满活力,运动能力强,动作敏捷、协调,反应快。而肥胖的孩子一般缺乏活力,运动能力差,动作迟缓,肢体协调性差,缺乏自信。

那么该如何界定儿童肥胖?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儿童肥胖又该如何防治呢?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

1.体质指数(BMI)法

体质指数(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BMI是不一样的:1岁时BMI值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6岁~7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出现反弹,此后逐渐升高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2-5岁儿童参考“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2-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BMI筛查界值,6岁及以上儿童参考中国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界值点。

2. 身长的体重评价法

年龄+1),大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Z评分>+2)。

3.腰围评价法

腰围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腹部囤积脂肪的指标。7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的腰围界值可参考中国卫生行业标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611-2018),儿童腰围≥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腰围的P90作为高腰围的筛查界值,提示儿童可能存在向心性肥胖。

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长高

骨龄的变化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肥胖可能存在雌激素分泌过多的风险,从而导致骨龄加速,最终可能影响成年身高。

2、青春期提早发育

目前儿童早熟的发病率很高,尤其女孩子发育提前年龄更明显,这与肥胖关系密切。

3、增加患病风险

中重度肥胖可让孩子出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传统观念中的“成年慢性病”。 4、出现心理问题

肥胖引起心理问题的儿童很常见。肥胖的孩子表现穿衣不自信,有自卑感,不喜欢人际交往及户外运动,害怕被人取笑,过于担忧自己形象。同时还会出现行为异常、性格缺陷、交往困难等问题,都会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加重。

儿童肥胖应如何防治?

肥胖一旦形成,干预治疗极其困难。儿童肥胖干预重在早期预防,在婴幼儿时期培养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在幼儿园和学校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着手。

1. 从生命早期开始预防

建议妈妈从怀孕开始就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学营养搭配,防止孕期营养过剩。母乳的营养成分比例更为合理,母乳喂养行为本身也可调控婴儿母乳的摄入量,从而达到能量平衡,有利于控制远期肥胖的发生。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家庭膳食推荐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儿童还应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和过多零食和点心。

3. 增强体育锻炼

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运动方案,培养孩子爱运动的生活习惯。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和睡眠指南中推荐:

(1)6岁以下儿童每天进行至少 180分钟的身体活动,鼓励多做户外活动(如户外的散步、玩耍、跑、跳等,全天分布,多则更好),每次静态行为时间(如操作手机、电脑、平板,看书报、电视,画画,玩玩具,演奏器乐等)或受限时间(例如在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上,缚在看护者的背上)不超过1小时。

(2)6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自行车、跑步、打球、跳绳、游泳、跳舞等,能使儿童身上发热、呼吸急促的活动),每周至少3天安排增强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健康的活动,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少于2小时。

4. 重视儿童体格生长监测

儿童常规健康检查一般在婴儿期至少4次(分别在3、6、8、12月龄),1-2岁儿童至少每半年1次,3岁及以上儿童至少每年1次。家长可根据儿童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适当增加健康检查频次。建议家长学会BMI计算方法,能使用生长监测图(表)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趋势,尤其对体重增长过快和超重肥胖的儿童,可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1~3个月监测1次体重和身长(高)

来源: 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号

健康科普|如何管理好你的BMI指标

01

什么是BMI?

所谓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缩写,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BMI是通过我们人体体重与身高这两个数值来获取的,可有效评判一个人的健康营养状况。

它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即BMI=体重(kg)÷身高2(m2)。

02

BMI有没有数值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给出的亚洲BMI标准,我国制订了中国参考标准。快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个梯队的成员。

No.1

流言1: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

很多人认为需要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所以减肥一定要做缓慢的有氧运动。这个流言已经没办法追溯源头了,只能郑重澄清,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就是糖原和脂肪混合供能,虽然运动时间越长,脂肪供能的比例越高,但也只是从50%上升到60%这样一点点的差别。并不是运动一过了30分钟就开始奇迹般地只消耗脂肪了。

那么哪种运动利于减肥?是有氧运动(强度低时间长),还是力量训练(爆发式抗阻力运动)呢?

在运动生理界的共识是,HIIT(短时间高强度+爆发式抗阻力运动)最利于燃脂,这类运动虽然总时间不长,但是可以产生运动后燃脂效应。

如果早上练几组HIIT,可以让一天的基础代谢率升高,持续减脂。但是HIIT运动后会有很强的饥饿感,所以记得不要吃太多零食哦。

No.2

流言2:运动会让我变壮,减肥只要节食不运动

运动本身消耗的能量比起运动后的那顿大餐可能微不足道,跑步30分钟或者4~5km消耗大约250~300kcal的热量,相当于5块巧克力饼干。很多人认为运动了就可以多吃一点零食,这样肯定是不能减肥的。

但是运动的好处不止限于当时消耗的那点热量。

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比起坐在电脑前吃零食更为健康,且多种研究都证实运动对于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有益。

同时,运动(特别是抗阻运动,也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力量训练)还利于肌肉生长,更多的肌肉本身就可以帮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增加基础代谢,更容易瘦下来,人看着也更紧实。

女生不用担心肌肉过度增加,女生只有很少的雄激素,想长肌肉非常困难,以我们日常的运动量,根本不用担心维度过大,很多专业运动员每天专门训练还很难达到呢。

No.3

流言3:减肥=多吃蔬菜和水果

很多人提到减肥的第一反应就是吃草,还有吃水果、喝果汁代餐之类的。

蔬菜和水果本身是有益健康的,大多数健康的食谱也都推荐每天摄入几份蔬菜水果,之前强烈推荐的“地中海饮食”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不在其他行为和生活方式上做改变,比如在摄入很多主食的同时还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或者仍然持续静坐的生活方式,那么单凭蔬菜水果本身是无法减肥的。

而且水果和蔬菜还有点区别,水果中的糖分含量较高,而升糖指数是吃某种食物后血糖升高的速率,很多水果的升糖指数很高,特别是热带水果,菠萝、荔枝、芒果、木瓜等,升糖指数都达到60以上(纯葡萄糖是100)。

与水果不同,果汁是把水果中的糖分提纯而弃去了膳食纤维部分,果汁的升糖指数普遍比同种水果高出20左右,所以只喝果汁的代餐不一定能减少热量摄入,升糖指数还会更高,让你合成脂肪更多、饿的更快。

No.4

流言4:要减肥一定要低脂

减肥≠低脂,这是近几十年营养学研究的一致结果,数不胜数的实验证实低脂肪膳食的减肥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地中海饮食”的脂肪含量占37%左右,就比普通膳食高,它却是最健康的饮食之一。

减肥就是要减少脂肪是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之一。

有人的想法是吃什么长什么,多吃脂肪就长肥肉,这是不对的。所有的食物,不论脂肪、糖、蛋白质,都是要经过消化吸收后成为最基本的小分子才被吸收的,98%的胆固醇是内源合成的,而不是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多少热量会储存为脂肪是由热量平衡和激素调控的。

另外一些人的想法更有道理一些,脂肪1g=9kcal,而糖类1g=4kcal,脂肪能量密度高,所以吃多了更容易胖。

这是没错的,但是脂肪的升糖指数低、消化所需时间长,所以只要适量、搭配的好,脂肪也是减肥利器,况且健康的脂肪(橄榄油、深海鱼、坚果)含有更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有益。

随着“低脂”概念的流行,很多食品企业会利用“低脂”作为卖点,低脂酸奶、低脂饮料比比皆是,但细看食品标签,这些“低脂”的食物,糖的含量超高,并且有很多增稠剂、着色剂,这些合成食物反而是减肥的大敌。

No.5

流言5:体重是由基因决定的,有人天生吃不胖而有人喝凉水都长胖

肥胖确实有基因的成分,比如先天缺乏瘦素的小鼠,它们进食明显增多并且导致严重肥胖。人类中也有一些遗传疾病会让体重控制机制出问题,从而导致肥胖,但是这只是极少数情况。

对于大多数人,体重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研究显示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治疗肥胖可以达到和使用药物类似的疗效。

从20世纪初到现在,肥胖的比例是明显上升的,而人类的基因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环境因素,更加说明了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对于体重的影响非常大。

No.6

流言6:热量逆差是可以简单叠加的

减肥和能量差有关,摄入<消耗就会出现逆差,但是逆差是不能简单叠加的。

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每天多消耗100kcal,一年可以多消耗36 500kcal,每斤脂肪是4500kcal,所以一年可以减8斤脂肪,5年可以减40斤脂肪。但是实际上在临床试验中看到的是,每天少吃100kcal,5年大约能减9斤,和预计的相差甚远。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身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拒绝改变,降低基础代谢,努力将体重控制在稳定的调定点,导致所减的体重不是简单的叠加。

少摄入的能量也不会完全减在脂肪上,也会流失肌肉等瘦体重,所以能量逆差≠减掉的肉肉。

减肥不只是做数学题这么简单,而是要持续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新的挑战中,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才能维持减肥的速率。

BMI有什么具体意义呢?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BMI指数除了能表达营养状态外,在不同的人群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对于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和控糖效果都有一定意义。

对于普通人,当你的BMI指数越高,那么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越高。如果你的BMI≥24kg/m2时,就算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了。

对于糖前期人群,糖前期即指出现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BMI达到或接近24kg/m2,医生会马上建议你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甚至药物治疗,以减轻你的体重。有很多大型研究都证明了,减轻体重对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的BMI指数显示超重,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每年去医院进行糖尿病的筛查。

对于糖尿病人群,BMI除了能提示风险以外,也是医生为你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让你测量BMI,然后根据你的BMI及综合情况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和药物剂量。这里医生给糖友的建议是BMI应维持在24 kg/m2以下。

可见,对于糖尿病的发现和管控,BMI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 平安焦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