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秀穗(秀穗的意思)

时间:2024-01-23 09:00:04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

【求索】

作者:黄忠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佟颖(天津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副教授)

学人小传

方梦之,1935年生,浙江嵊县人。上海大学教授,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大连外语专科学校(今辽宁师范大学)。早年从事科技信息的翻译、研究和编辑工作,1978年转任教职。创办《上海翻译》杂志并长期任主编,2014年起任名誉主编,国际生态翻译研究会学刊顾问。曾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中国译协理事。倡导中国应用翻译研究,出版《中国译学大辞典》等编、译、著45种,发文210余篇。先后获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市外文学会和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终身成就奖。

方梦之(右前)与应用翻译界同人在一起图片由作者提供

“小黄,你好,我是方梦之。你今天发言的文章能给我们《上海科技翻译》吗?”一位长者来到跟前,说“黄”字时带有“Wang”音!时间:1991年4月,地点:无锡太湖边。

“谢谢方先生。可文章已被《中国科技翻译》约了,这是我硕士论文的一章,我再从中拆一篇给您,可以吗?”后生赶紧答道。他硕士毕业仅半年有余,首次与会,就受到学界前辈约稿,顿时受宠若惊。

先生和颜悦色道:“先发来看看。”第二年,所约论文顺利刊出。无形中,先生的平易与垂爱为我这个译学研究的后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多语的种子

1944年秋,日占时期的上海,小学生方梦之被迫学了一年日语,日本投降后又改学英语。为学好英语,父亲让正读初三的他寒暑假去表哥家补习。在这里,他读原版著作,接受一对一辅导。1951年,方梦之考入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毕业后,保送为大连外语专科学校的调干生,后因品学兼优被留校,读助教进修班,又经历了两年俄籍教师原版教材密集授课的“洗礼”,几乎读遍了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俄苏名家的名作。

对语言的浓烈兴趣,他与生俱来。他曾回忆道,“只要有闲隙,弯弯曲曲的外文字母就会像‘寄生虫’一样爬上我的心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至山东一家厂矿企业。此前苦心孤诣学了三年多的俄语仍“纠扰”于他的梦际,挥之不去。休息日,他常到大明湖畔山东省图书馆读外文报刊。所学语种与时俱增,“”期间自学德语;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去南京工学院听两三次日语课,还曾译校过日文专业文献。

对翻译家而言,双语就是“双枪”。儿时的国文课上,他默写,朗读,五言或七言短诗更是反复诵读,受到了基本审美熏陶。稍大些,父亲为他订购了四大名著,他还自购《少年维特之烦恼》《大众哲学》,甚至是《少年机电工程师》等。兴之所至,不分文理,书读多了,也就萌发了创作欲。1959年他在《前哨》发表了作《我的苏联老师》,感恩外教;《矿区晨歌》1964年刊于《雨花》。“”中,他阅读外文科技报刊简报,捕捉到苏联科研机构受体制变化影响有转型的迹象,遂写长文《“苏修”科学技术的衰落》。

图片由作者提供

翻译意识萌芽

小学时,做生意的父亲常督促他练习珠算。初中起,方梦之先是喜欢观察思考生物,后来迷恋上了组装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三年中专,他理论与实践并重,学过铸造、钳工、刨床、钻床等,又下厂实习,“血液里淌着工匠的基因,乐于触摸机器”。

读大连外专时,学校专设“工业俄语”课程。方梦之的翻译意识也正是萌芽于那个时代。大连外专的翻译教学颇具特色:老师常身带一卷纸,每张一例,挂在黑板中央,汉俄语上下对应。老师逐词逐句讲解,两堂课讲解一种译法,理明义精,诱导他不断领悟翻译的真谛。

1957年年末,俄语助教进修班停办,方梦之遂以中专时所学专业分至济南,任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加工厂技术员、负责锅炉运行和全厂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用非所学。1958年年初,他被“委以重任”——筹建炼铁车间,三层楼高的小高炉拔地而起,全由他一人设计组建!业余除读书之外,他还爱手脑并用,摆弄器物,敲煤油炉,打柜子,修家具,既充实生活,又保持了与科技的接触。

双语能力奠定了基础,科技爱好为其科技翻译插上了翅膀。到济南工作后,出身于自行车生产经营之家的方梦之不经意间发现了俄文版《双座自行车》,试译几页投给人民体育出版社,竟被接受发表。1959年译著面世,这时方梦之年方24岁!在大连造船厂同窗的协助下,他又译了《船用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仅隔一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工厂劳动之余,翻译给了他精神慰藉。20世纪60年代初,他开始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的《机械制造文摘(动力分册)》译校文稿,每月万字左右。校译稿都出自他所在矿山锅炉旁的汽包房,大炉间既是工作间,也是翻译室。左边放着词典,右边摊着稿件,“噗——噗——噗”的蒸汽冲水声仿佛是他沉潜译事的伴奏。两种转换一并进行:锅炉房在能量转换,他在语际转换。嘈杂的环境练就了他心态平衡、思绪稳定的功夫,锅炉房成其避俗遁世之所;所译与所学契合,他诗意地栖居着,翻了数十万字的科技资料。

1964年,矿山领导问他是享受政策调回上海与家人团聚,还是按专业特长调入江苏省冶金研究所做专职译员。他志在事业,不图安逸,未多加考虑,就选择了南京。一到任,他便扎进梦寐以求的文字海洋,尽情“啃噬”,犹如老鼠入了米缸。

三年工科基础,四年外语科班,六年工矿摸爬滚打,汉译英、德、俄三语文献近百万字,刚一转为职业翻译,他就成了能手:任《冶金动态》季刊编辑,常为重要科研项目做定题咨询服务,收集、翻译、研究和整理情报,摘译、编译文献,还定期做英、俄、日、德等多语多国文献专题综述。1975年,参加广交会的英译;1976年,应邀编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金属材料实用手册》的“进口钢材”部分。他下足编辑功夫,对国外信息去粗取精,颠倒附益,归纳调整,突出重点,注释背景,译稿几无翻译痕迹。当下国内最需要的外译与变译,他都践行过。2013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多年浸润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翻译实践经验寸积尺累,科技新知日有所进,科学思维潜移默化,科研方法耳濡目染,创新思辨涌动于心。”

著名学者王佐良给方梦之的信图片由作者提供

走向应用译学

学人必具理论素养。读中专时,方梦之上过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制造工艺学等理工基础课,兼及部分大学课程。他对速算法情有独钟,曾撰文投刊,虽无回音,独立专题研究却由此而发轫。上大学时,多数人认为俄语语法枯燥难懂,20岁的方梦之却因三轮语法学习而悟到理论课的理趣。他进一步研究,滋生了初窥堂奥之感。读助教班期间,他忙里偷闲泡图书馆,翻阅《文艺报》《文史哲》《文艺评论》等报刊,还与同好发起文艺理论学习小组,两周讨论一次。

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领域的开拓始于汉外对比与教学。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开始系统引进,方梦之以之为理论基础,凭借着多语功底与丰富的互译实践,本能地对比汉外语,见其异同,得出规律,进而深入理解翻译的实质与原则;领悟翻译真谛之后,他开始由微观进入宏观译论研究与译才培养。寸积尺累的翻译经验使他明白实践可充实教学,使理论引证更为自然,也可验证翻译理论。

“科研的思想和方法确已流淌在我的血液中。”面对应用译学研究,方梦之是一步步迈进而迈近的:从语言到科技、从科技到应用、从应用到理论。他发现用语言科学认识译论,分析实践,许多具体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特别有助于翻译方法和转换层面的研究,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主旋律下学界的主要论题之一,也是他跻身译学研究前沿的敲门砖。而科技翻译涉及科技文体,又成其最佳切入点。1989年他推出了首部学术专著《科技英语实用文体》,反响良好,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教授称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国内似尚无第二本”,中国海洋大学杨自俭教授肯定该书是1983—1992年“取得突出成绩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可以说,这本书的问世突破了当时国内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瓶颈,使该领域研究在中国大地破土;1998年该书又全面修订为《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入世”,各类应用文体翻译层出不穷,科技翻译难以概而统之,方梦之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变化,以文体为切入点,出版了系列文集、教材和专著,致力于建立应用翻译学。浙江大学郭建中教授称他为“中国当代译学发展的先行者、推动者和建设者”。他立足中国实际,用热切且冷静的目光注视着新思想、新成果,用理性的省思诠释着古今中外的译学观、哲学观和话语体系,突破了霍尔姆斯翻译学谱系图对译学的界定,明确提出“应用翻译学”这一学科,搭建了中国译学体系和译学建设的方体系,他的研究反映出纵横时空的二维进路和一分为三的“用中”思想。其中,三分法是方梦之翻译思想的独特之处,以“一体三环”论和“宏—中—微”论最为典型。

“一体三环”论中的“一体”指翻译的本体,包括翻译原理、策略、技巧和翻译史,“一环”是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二环”囊括翻译相关的交叉学科,“三环”指文化与翻译技术。苏州大学王宏教授认为“一体三环”论指明译学本体,以区别于其他学科,三分法切分出译学相关学科,彰显学科间的关系及其对译学研究的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发现“三环勾勒了多学科途径翻译研究所构成的内外结合的译学体系”。江南大学包通法教授指出“一体三环论是现当代哲学有关本体论、知识论的认识属性和知性构式在翻译研究中的创化”。

“宏—中—微”论是应用翻译理论的框架,摆脱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极具创新性。在方梦之眼里,应用翻译研究尤重“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原理,而中观研究便是“顺木之天”的途径,它勾连起宏观译论与微观技巧。合肥工业大学韩江洪教授指出:中观层面的引入“不只是简单的术语的更迭,更是传统翻译方法研究在性质上发生的嬗变”,因为宏观理论关注应用翻译三原则和翻译活动三要素,将翻译主体(人)和客体(文本)统揽整合,使传统译论“落地”,使微观技巧研究“升天”,强调翻译的社会性,指明其个性化。中观聚焦翻译策略,涉及策略三要素和策略三元图,自上可由理论推演而得,自下可由翻译实践经验范畴化和集约化而出。微观探究语法、修辞和逻辑间的三位一体关系,将翻译技巧纳入理论范畴,深化了对技巧的认知。方梦之以实践证明“宏观理论需要中观理论的过渡才能向实践靠近,中观理论又是下层理论的媒介,微观理论对上层理论有反馈作用。三层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了翻译之“道”“技”“艺”的融会贯通。

1955年,方梦之(左三)与同学、外教合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传播应用译学

方梦之以《科技英语实用文体》为应用翻译学奠了基,促进了翻译学的创建。同时,他又以各种身份推动着翻译学发展。身为教师,方梦之培养了一批批应用翻译人才和译论研究者。1978年,他进入上海工业大学,任大学英语教师,偶尔代代俄语课。80年代初,他开始为研究生开设翻译课。此时,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大行其道,方梦之以广博开阔的思想触角,吸收各派思想精华,重新思考翻译教学,成为国内较早研究语言对比与翻译技巧者,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方梦之不仅言传身教,将专职翻译之心得倾囊相授给学生,还将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所获编成教材,泽被其他院校的师生与后辈。自1992年出版《从CET-4到专业阅读》以来,已有10余套教材面世。每本教材的编写都秉承科学实用的原则,体例新颖、编排灵活,适用于教学与自学,成为众多高校相关专业教材的“标配”。

身为主编,他以《上海翻译》为平台,为研究者提供交流机会。1986年,《上海科技翻译》创刊伊始,方梦之被委任为副主编(实为常务主编)。大学时代主持办校报,后来在南京办科技信息期刊,练就了他过硬的编辑能力;他养成了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任《上海科技翻译》主编期间更是将其光大。他始终立于学术前沿,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思想,锚定学科发展的方向。2005年,刊物更名为《上海翻译》,栏目也顺时而变,因势而优,但办刊初衷与宗旨一直未变——瞄准应用翻译。他一贯主张且践行着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的办刊思想,保持刊物的学术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坚持翻译、期刊和出版三界联动,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助力本土翻译理论的构建与传播。2013年,方梦之将这一学术平台的接力棒稳步交给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现又传给了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

身为活动家,他多次组织召开会议,掀起国内应用翻译研究热潮。1985年年初,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立,方梦之担任学会领导,多次组织与参加全国翻译学术会议。在他的号召与组织下,全国举办了20余届大型应用翻译学术研讨会,正如中南大学贾文波教授所言:这些会议起到了“凝聚共识、壮大队伍、稳定方向、推陈出新、繁荣学术的重大作用”。另外,《上海翻译》编辑部还先后与国内外有关单位举办各种学术活动、翻译比赛、全国翻译教师暑期研习班等,以文会友,以会构建团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为译学建设贡献了力量。

身为辞典编撰者,方梦之促进了译学研究规范化,为确立翻译学的独立地位做出了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以译学发展为背景,参与、主编辞书7部,其中1991年版《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以人为主线,梳理中国科技翻译史,这是我国第一部科技翻译家辞典。2004年出版的《译学辞典》,根据术语的单义性、简明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整编,备受初涉译事的同行青睐,被多所院校列入考研参考书目。20世纪末,国外译论大量引入,新理踵出,新术语纷繁,业内人士应接不暇,且往往一头雾水,该辞典应需而出,将翻译术语搜罗殆尽,整理条陈,以助读者接收、理解、消化和接受。而2011年出版的《中国译学大辞典》专注“中国”,以“一体三环”为编撰基础和原则,突出学术性和史料性。2019年推出的《翻译学辞典》则与时俱进,收录很多新世纪发展较快的领域的新词,大小适中,繁简适宜,面向初入译学殿堂的读者。上述系列译学辞典的编撰充分展现了编者的胸中丘壑,既着眼当下起步,又瞄准未来远景,既务实,又有理论高度,助推了中国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方梦之如同一粒种子,在中国应用翻译这片土地上萌芽、秀穗、成长;同时,他又是一位播种者,拓荒、耕耘、呵护幼苗。即至今日,中国应用翻译学沃土繁花,硕果满枝。

学人忆往

“大跃进”的飓风刮过后,全国星罗棋布的小高炉偃旗息鼓。因缘际会,我入职矿山。这是一个露天白云石矿,分两部分:总部和矿区。总部在长江边上,有行政楼、机修车间、碎石车间、专用码头、仓库和职工宿舍等设施。矿区离长江约3公里,是地势较高的宁镇山脉的余脉,山高约百米,植被浅薄,便于露天开采。

我初时在总务科打杂:挨家挨户抄电表、卖饭票、刻蜡纸油印(相当于现在打印文件),发薪日为财务员“保驾护航”,骑三轮到镇上银行提取麻袋装的现金。总之,人无定岗,终日碌碌,今日不知明日事。终于,有一天人事突然通知我到离总部3公里的采矿区烧大炉。锅炉属特种设备,按规定,操作工人需经劳动局培训并考取执照,我中专学的是锅炉制造,属于免考人员,调动或许也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满脑子“螺丝钉”精神,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当然随时听候调遣。不过我学的是电站锅炉,与即将面对的生活锅炉——俗称炮仗锅炉(因其形状而得名),大相径庭。这种锅炉是立式的,3米多高,原理简单,仪表和辅助设备极少,一目了然。我虽没有操作经验,但胸有成竹。

矿区离“山下”总部工会阅览室较远,为方便矿工借阅图书,矿区设图书借阅处。筒子楼宿舍一般四人一室,我与室友两人的房间兼做阅览室,室内有一个大书架和一张阅览桌,藏书多为文艺类图书,由室友负责,每星期开放三次。阅览室人来人往,是信息汇集之地,工友们喜欢到这里交流,既谈矿里的家长里短,也论读书心得。

人们对烧大炉的印象是又黑又脏活又重,我在矿山操此营生却颇感舒展。铁锹与笔杆兼握,劳作与文思交融,于人生萧瑟中呈现出孤清不群的意态。在空灵辽阔的矿山中,这可说是最适合我的岗位。炉边译写、炉边学习成了我走出低谷的一个阶梯。

锅炉房位于生活区北端拐角之一隅,与浴室和开水房连成一体,除了工作日定时洗澡及打开水,平时人迹罕至。翻译需要僻静,需要独处。对我来说,大炉间既是工作间,也是翻译室。

锅炉房分内外两间。外间正中,高大的立式锅炉迎面矗立,里间有钢架把一个直径1米、长3米的供开水的汽包托向房顶,另一边靠墙放着工作台,也是我的写字台。工作台有两个抽屉:一个放螺丝刀、扳手之类的工具,另一个放我的稿子、书籍和文具。

每日劳作是间歇性的,很有规律。就像学校上课那样,甚至可以准确到分。60年代初,我经同学介绍,给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的《机械制造文摘(动力分册)》(第八分册)译校文稿,每月万字。时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力维艰,工薪微薄,这稿费无异于雪中送炭,为小家庭聊补不足。诚然,更重要的是翻译给了我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慰藉感。校译稿都出自锅炉旁的汽包房内。汽包房毕竟不是为读书写字设计的,高敞而昏暗,北墙上方开一溜小窗,虚弱的光线照亮汽包,照不到工作台,白天也得开灯。我一边放着词典,摊开稿子,对着原稿,时而疾笔奋书,时而冥心钩考,所译与所学专业相当,句比字栉,甚少语阻。

对着熠熠燃烧的炉膛舞锹添煤,干煤遇烈火,在鼓风机的助力下,火借氧威,炉膛中火星飞溅,火苗升腾,熊熊地直冲炉壁。有时,添煤后关炉门不及,炉膛的火苗贴着炉门外壁蹿出,一阵热浪扑面。随之,炉温提高,蒸汽压上升。这就是我一天中不足两小时的烧大炉的工作状态。此外,少不了运煤、出灰、清炉、放气、补水等辅助工作,以及开水房、浴室保洁等。工作顺序和心态在于自身的控制和调节,烧炉时,专心操作,一心不二用。在给浴室水池或汽包送汽时,伴着蒸汽冲水“噗噗噗”的击拍声。有节奏的音响并不妨碍凝思默虑,仍可沉潜于译事。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似乎练就了心态平衡、思绪稳定的功夫。

锅炉房既是煤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热能之地,也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之所。火、汽、水在这里交互,知识、思想、语言在这里碰撞。锅炉房成了我避俗遁世之所,既是劳作之地,也是阅读、翻译、备课之所。领导和同侪足迹罕至,任我独占一处。我手脑并用,锻炼了体力,增进了知识,完成了数十万字的翻译。两年多后,由此走上了专业翻译的岗位。

——摘编自方梦之《译林碎影》,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2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说说易经:枯木逢春

文/文孟君

易经“大过”卦,其“九二”(如图)爻辞说:“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大过”卦

其含义是,枯萎杨树重生秀穗,老夫娶得少妻,没有不利。《象传》说:老夫少妻,超常而相助。

其中,“大过”,意思是盛大者能够过越常度,大大的超过常理。“枯”,枯槁。“稊”(tí),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杨柳的秀穗。“女妻”,年少的妻子。“相与”,相助。“与”,帮助。

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由上下两个单卦各三个爻构成,这六爻的爻位,自下而上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

易经符号阳爻“⚊”统称作“九”;阴爻“⚋”统称作“六”。“大过”卦由下上数第二爻序位是“二”,又是阳爻,就称作“九二”。

唐代大儒孔颖达,解读此爻道:“‘枯杨生稊’者,‘枯’谓枯稿,‘稊’谓‘杨之秀’者。九二以阳处阴,能过其本分,而救其衰弱。上无其应,心无特吝,处大过之时,能行此道,无有衰者不被拯济。故衰者更盛,犹若枯槁之杨,更生少壮之稊;枯老之夫,得其少女为妻也。‘无不利’者,谓拯弱兴衰,莫盛于此。以斯而行,无有不利也。”(魏王弼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孔颖达认为,“枯杨生稊”句,“枯”意为“枯稿”(同“枯槁”),“稊”意为“杨柳的秀穗”。“九二”以阳处于阴位,能够越过其本分,而拯救衰弱。“九二”与上面没有正应,心中没有特别的憾惜,处于“大过”之时,能够践行此道,衰弱者没有不被拯济的。因此,衰弱者更新繁盛,犹若枯槁的杨柳,更新滋生少壮的秀穗;枯老之夫,娶得少女为妻。“无不利”句,是说拯弱兴衰,莫过于此。以此道而前行,没有不利。

关于“象辞”,三国时,魏学者王弼,解释道:“老过则枯,少过则稚。以老分少,则稚者长;以稚分老,则枯者荣,过以相与之谓也。大过至衰而己至壮,以至壮辅至衰,应斯义也。” (魏王弼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王弼认为,过老则枯槁,过少则稚嫩。将老者分与少者,稚嫩者将见长;将稚者分与老者,枯槁者将荣盛,这就是“过以相与”(超常而相助)的意思。“大过”之时,已至衰弱,而“九二”已至壮盛,用“至壮”辅助“至衰”,因应上述含义。

可见,“枯杨生稊”、“老夫女妻”,这两个境象,喻指刚阳与阴柔,二者间的相济互生,阳助阴、阴补阳,从而无所不利。

元儒胡炳文,进而分析说:“巽为木,兑为泽,杨近泽之木,故以取象。枯杨,大过象;稊,初在下象;老夫,九象;女妻,初柔在下象。九二阳虽过而下比于阴,如枯杨虽过于老,稊荣于下,则复生于上矣。老夫而得女妻,虽过以相与,终能成生育之功。无他,以阳从阴,过而不过,生道也。”(清李光地《周易折中》)

“大过”卦中,下卦“巽”为“木”,上卦“兑”为“泽”,杨树是接近水泽之“木”,所以以此取象。“枯杨”,象征“大过”情势;“稊”,象征“初六”在下;“老夫”,象征“九二”;“女妻”,象征“初六”阴柔在下。“九二”刚阳虽过刚,却向下与“初六”亲和,如枯杨虽过于衰老,而“稊”则于下面荣盛,于上面复生。如老夫娶得少妻,虽超常而相助,终究能够成就生育之功。没有其他,以“阳”顺从“阴”,超过却能不过头,是生命之道。

无论是“枯杨”,还是“老夫”,欲要开花、娶得少妻,需要从阴补阳,刚柔相济,方能成就新生。

宋代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在政治上软弱妥协,农业工业却发展很快,许多爱国之士都因政见与朝堂向左而隐居于世,范成大也是其中一员,这首词正是他隐居苏州那一代所作。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注释:

春涨一篙(gāo)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fǎng)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看看:转眼之间,即将之意。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jiǎn)。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江国:水乡。寒:指水冷。

范成大的主要作品有:

四时田园杂兴、鹊桥仙·七夕、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宜春苑、秦楼月·楼阴缺、霜天晓角·梅、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州桥、翠楼、车遥遥篇、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四时田园杂兴·其一、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南柯子·怅望梅花驿、田舍、清明日狸渡道中、横塘、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寒食郊行书事、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秦楼月·浮云集、霜天晓角·梅、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醉落魄·栖乌飞绝、碧瓦、咏河市歌者等。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百家姓-“苗”

苗 读音 miáo 部首 艹 笔画数 8 五笔 ALF 苗 (miáo-名词)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⑴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seedlings of cereal crops]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沈括《梦溪笔谈》 无苗时采。有苗时采。 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健壮的幼苗) ⑵ 指禾谷之实 [seed]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⑶ 初生的动物 [the young of some animals]。鱼苗;猪苗

⑷ 子孙后代 [descendant]

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苗末(后代子孙);苗胄(后代的子孙);苗胤(子孙相承续。亦指后代子孙);苗嗣(后嗣,后代);苗绪(后代子孙) ⑸ 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beginning]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⑹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 [outcrops]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⑺ 我国古代部族名 [Miao tribe]也称“三苗”,“有苗”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⑻ 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 [Miao nationality]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⑼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flame]火苗 ⑽ 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 [vaccine]牛痘苗;卡介苗 ⑾ 姓 苗miáo

⑴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

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⑵ 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⑶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⑷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⑸ 子孙后代:苗裔。

⑹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⑺ 姓。

苗 (miáo-动词)

⑴ 庄稼出苗 [sprout;germinate]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⑵ 夏天的狩猎 [hunt in the summer]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苗田(指夏季的狩猎);苗狩(夏猎与冬猎) 包含“苗”的词语

◆ 苗床 【miáochuánɡ】  

[ plant bed seedbed ] 培育作物幼苗的田地

◆ 苗而不秀 【miáo'érbùxiù】  

[ sprout but never to flower corn which does not bear grain ] 只见长苗不见抽穗。引伸为中看不中用  

例: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红楼梦》

◆ 苗木 【miáomù】  

[ nursery stock seedling tree ] 在苗圃中培育的树木幼株

◆ 苗圃 【miáopǔ】  

[ nursery seed plot seedling nursery ] 培育幼株或幼苗的园地

◆ 苗期 【miáoqī】  

[ seedling stage ] 指谷类作物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  ● 指豆类作物从出苗到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 包含 “苗”的成语

◆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Metaphor violates the objective law of things' development and is eager to achieve success. on the contrary, it is a bad thing. )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 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 旱苗得雨 【hàn miáo dé yǔ】

释义: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The dead seedlings will get good rain in the field. Metaphor is getting help in a crisis.)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

示例: 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回】

◆ 见世生苗 【jiàn shì shēng miáo】

释义: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Metaphor will benefit at present.)

◆ 口是心苗 【kǒu shì xīn miáo】

释义: 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Jude speaks for himself. Words are reflections of thoughts. one can know one's thoughts and feelings from one's words.)

出处: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 枯苗望雨 【kū miáo wàng yǔ】

释义: 形容殷切盼望。 (Describe ardent hope.)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寡君望蹇先生之临,如枯苗望雨。”

500句常用谚语集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叔嫂不通问】 叔:小叔子,丈夫的弟弟。旧礼教规定,小叔子与嫂嫂之间不可互相往来。

【舒服不如倒着】 倒着:躺在床上休息。指躺在床上休息是再舒服不过的了。

【疏不间亲,新不加旧】 间:参与。加:超越。语本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臣,外居者也,不敢当命。”指关系疏远的人不应介入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事情,新来的人不应僭越故旧之上。

也作①疏不间亲,远不间近。

  ②疏不间亲,卑不敌尊。

【疏不图亲,外不虑内】 图:图谋,谋划。指关系疏远的人不谋划、介入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事,局外人不要忧虑、参与局内人的事务。

【输得自己,赢得他人】 指自己有一定的付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也指敢于作出牺牲,才能取得更大胜利。

【输家不放口,赢家不能走】 指在场上,如果输钱的人不说散场,赢钱的人是不能离场的,只能继续赌下去。

【输理不输嘴,输嘴不输气】 道理上明知不对,嘴头上却硬不认输;嘴巴上说不过人家,口气上还是不服输。指争强好胜的人,往往知错不认错。

【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 输了棋不要输掉人品,赢了棋不要盛气凌人。指下棋要讲棋德棋风。

【输棋不输人】 下棋下输了,但不能把人格输掉。指做事即使失败,也应保持常态,镇静如常。

【输钱只为赢钱起】 输了钱,是被想赢钱的欲望所诱惑。也泛指吃了苦头,是因为想占便宜引起的。

【熟不讲礼】 指人与人之间非常熟悉了,就不必过多地讲究礼节,言行举止也可随便一些。也作“熟无常礼”。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吟:吟诗,作诗。指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书,自会领悟写诗的要领,原来不会作诗的也会作诗了。泛指多读好作品,就能提高写作能力。也比喻做事熟能生巧,只要多练习,自然能学到其中的方法。

也作①熟读古诗千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③好诗读下三千首,不会做来也会偷。

【熟罐子偏会养儿子】 熟罐子:指生育过孩子的妇女。比喻生育过孩子的妇女更会生养儿子。

【熟人好说话】 好说话:容易商量、通融。指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彼此信任之后,说话易沟通。也指人熟有交情,彼此好照应。

也作①熟人好办事。

  ②人熟好办事。

【熟人面前无瞎话】 瞎话:假话。指熟人之间相互知根知底,在熟人面前没有必要说假话。

【暑里日头,晒裂石头】 暑天的太阳毒得能把石头晒裂。形容暑天骄阳似火,天气异常炎热。

【暑日无君子】 暑日:夏季最炎热的日子。指大热天里,人们穿的衣服很少,谁也顾不上讲究衣着整齐。

也作“暑天无君子”。

【黍则黍,麦则麦;泾则泾,渭则渭】 泾:泾河,发源于宁夏,流经陕西,河水清澈。渭:渭河,发源于甘肃,流经陕西,河水浑浊。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水在陕西境内汇入渭河时,河水清浊分明。黍子就是黍子,麦子就是麦子;泾水是泾水,渭水是渭水。比喻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涉,界限分明。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蜀:三国时期的蜀国,刘备所建。廖化:字元俭,名淳,原是关羽部下,武艺平平,三国后期,因蜀国名将相继死去,廖化就成了突出人物,和姜维一起苦撑危局,官至右车骑将军。比喻一个地方缺乏优秀人才,只好起用能力较差的人来担当重任。

也作①蜀中无良将,廖化作先锋。

  ②西蜀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西蜀:地处中原之西的蜀国。

【鼠口不出象牙】 比喻从坏人的嘴里说不出正经话来。

【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见“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鼠张猫势】 张:扩大,助长。老鼠见了猫怕得要死,正好助长了猫的气势。比喻弱者在强者面前惊慌、怯懦,会使强者的气焰更嚣张。

【数了和尚蒸馒头】 指搞清实际情况后,再采取具体的实施行动。也比喻生活拮据,精打细算。

【树不成林怕大风】 比喻势孤力单的人家抵抗不住大的自然灾害。

【树不打杈要歪,人不教育要栽】 就像树不经过修剪就会长歪一样,人不接受教育就会栽跟头犯错误。也作“树不修,不成材;儿不育,不成人”。

【树不坚硬虫来咬】 比喻人的意志不坚定,就容易被拉拢被腐蚀。

【树从根上起,水从源头来】 见“水从源流树从根”。

【树从根下烂】 树木的死亡从根部腐烂开始。比喻人的堕落是从本质上变化开始的。也比喻一个国家或团体走向衰亡是从当权者自身开始的。也作“树从脚下烂”。

【树大分杈,女大离家】 指女儿长大成人后就该出嫁。

【树大分杈,儿大分家】 杈:树杈,>树的分枝。指兄弟成年后,就要从父母身边分出去独立生活,就像树木长大后自然要分开枝杈一样。

也作①树大要分桠,儿大要分家。

  ②树大开杈,男大分家。

  ③树大分杈,人多分支。

【树大了空心,财多了黑心】 树长得过大,树心就会朽空;钱赚得过多,心肠就会变黑。旧指有钱人多不讲良心。

【树大了招风,兵多了乱营】 树高大了,所受风力就大;军营里兵多头目多想法多,就容易乱营造反。比喻人员的数量要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容易出乱。

【树大生桠枝,人大生意思】 桠(yā)枝:树木的分枝。如同树长大会生出分枝一样,孩子长大就会有自己的主意。

也作“人大生主意,树大长桠枝”。

【树大有枯枝】 比喻一个国家或一个机构过于庞大,难免会出现一些败坏群体事业的人或事。

也作“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

【树大招风,钱多惹事】 就像树冠长得过大易招大风摧折一样,钱财多了容易招来麻烦。

也作“树大招风,财大招贼”。

【树大招风,权大生谤】 树大树冠大,容易被大风摧折;官大名气大,容易招来非议和灾祸。

也作“树大招风,官大招祸”。

【树大自然直】 比喻孩子长大成人后,自然就会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不必过于操心。

【树倒猢狲散】 猢狲(húsūn):泛指猴子。语本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众,独其妻兄万德斯不以为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比喻有权势的人或一个家族的中心人物一旦倒台或死亡,依附在其周围的既得利益者就会四散而去。

也作“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掀”。

【树倒鸟飞,夫死再嫁】 树一倒下,树上的鸟巢倾毁,鸟就飞走;丈夫一死,妻子无依无靠,就得再嫁人。指失去了依靠,就要另谋生路。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树德:立德,施行德政。滋:培植,增添。疾:疾病,引申为缺点、邪恶。语本《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指施行德政,培养好的品德,贵在不断增长;去除疾病、邪恶,贵在从根上灭绝之。

也作“除恶务尽,树德务滋”。

【树的影儿,人的名儿】 见“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树多不怕风狂】 树多成林,抗风能力就大大增强。比喻众人团结起来力量大,就能战胜邪恶势力。

【树高不能撑着天】 比喻权力、本领再大也有个限度,总有达不到的地方。

【树高而曲,不如短而直】 比喻数量多而质量差,不如质量高而数量少。也比喻技艺不求门门都会,但求一门精通。

【树高千百丈,叶落要归根】 树长得再高,枯叶还是要落在树根周围。比喻人漂泊异乡时间再久,路途再遥远,到老了还是想着要回归故里。

也作“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树根不动,树梢白摇】 比喻主事人不表态,旁人再说也不起作用。

【树谷一年,树木十年,树人百年】 见“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阴】 树:种植,栽种。栽下荆棘收获一把伤人的刺;种下桃李树收获一片乘凉的树阴。比喻作恶有恶报,行善有善果。

【树靠一张皮,人争一口气】 树活着,是有树皮在维持生命;人活在世,是有志气在支撑。指人活着要有奋发图强的志气。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树木长得越老,根系就越多;人年纪越老,说话也就越啰嗦。指人年纪大了爱唠叨。

【树老见根,人老见筋】 树老了,根就会暴露出地面;人老了,筋就会凸显于皮肤。指年龄大了,肌肤不再丰腴,筋就显现出来。也比喻人越老越倔强。

【树老焦梢叶儿稀,人老猫腰把头低】 猫腰:方言,弯腰。树老了,枝梢就要干枯,叶子就稀少;人老了,腰杆挺不直,走路时就会弯腰低头。

也作①树老焦梢,人老猫腰。

  ②人老猫腰,树老焦梢。

【树老怕风摇】 树老了,经受不住大风的摇撼。比喻人老了,经受不住大的刺激。

【树老生虫,人老无用】 指人老了精力和体力不足,有些事情就做不了,就像树老了会生虫空朽一样。

【树老心空,人老百通】 树长老了易形成空心树;人年纪大了,什么样的人情世故都通晓。指人年纪大了,经历多,见识广,诸事都精通。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 松:松懈,懒散。树老了,容易出现空心;人老了,容易松劲,缺少生机。

也作①树老心空,人老劲松。

  ②树老怕空,人老怕松。

【树老招风,人老招贱】 树老了容易招风摧残;人老了容易招人嫌弃。

【树林子大,什么鸟儿都有】 比喻范围大了,人员多了,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会出现。

也作“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

【树苗好栽成材难】 栽树苗容易,要使树苗长成有用之材却很难。指树要成材,必须长期精心修剪护理。比喻人才培养不易,要长期精心呵护。

【树木不修剪,只能当柴砍】 树木不修不剪随意长,长不成有用之材,只能砍了当柴烧。指树木要经常修剪与护理才能长成有用之材。比喻人不接受教育难以成才。

【树挪死,人挪活】 树移栽次数多,根系受到损伤,不易成活;人挪挪地方,增长了见识,更具活力。指一个人得不到重用,发挥不了才能,就不要死守,多换几个地方,总有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也作①树挪窝死,人挪窝活。

  ②树移死,人移活。

【树怕剥皮,人怕揭短】 短:短处,指丢人的事。树的皮被剥去,树很快就会死去;人的短处被公开出来,便会感到没脸做人。比喻人都有尊严,不要轻易去揭别人的短处。

也作①树怕刨根,人怕揭短。

  ②树怕剥皮,人怕打脸。

  ③人怕揭短,树怕扒皮。

【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树被剥了皮,很快就会死去;人的心灵受伤害,很难得到恢复。指人伤心,就像树被剥了皮,是致命的伤害。

也作①树怕伤根,人怕伤心。

  ②人怕伤心,树怕伤根。

【树怕没根,人怕没理】 树没根,不能成活;人没理,到处碰壁。

【树怕软藤缠】 藤本植物若缠绕树生长,最终会把大树缠死。比喻柔能克刚。

【树往高处长,人往高处走】 指人总是在不断向上追求,就像树木不断向上生长一样。

【树无百年荣】 比喻人不可能永葆青春,万事都有个由盛到衰的过程。

【树无相同叶,人无相同脸】 树叶没有长得完全一样的,人的长相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指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总会有差异。

【树无枝,半树死】 树如果没有树枝树叶来吸取养分,就会处于半死状态。比喻男子如果没有妻室,必将抑郁终身。

【树要根生,儿要亲生】 指树是根生的,才能长得稳当;儿是亲生的,做事才会可靠。

【树要树皮,人要面皮】 见“人人有面,树树有皮”。

【树要直,人要实】 树长得直,才能成为有用之材;为人诚实,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指为人做事要正直、诚实。

【树一老,遭虫咬;人一老,迷心窍】 树老了,易受虫害侵袭;人老了,容易被贪欲迷住心窍。指年纪老的人容易迷恋钱财。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想宁静,风却使它摇摆不停。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比喻人们想过安稳的日子,但邪恶势力总是不停地捣乱破坏。也作“树欲静而风不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待:停留。树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儿女想起要孝敬父母,父母却已过世。劝诫世人当父母健在时,要尽可能地孝敬父母,以免父母过世后因无以报恩而悔恨。

也作①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

  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树长根,人长心】 树木长根,才能更加茂盛;人有良心,才有做人的资格。

【树正不怕月影斜】 比喻自身的品德、行为端正,就不怕别人猜疑、中伤或挑拨离间。

也作①树正不怕影子斜。

  ②根深不怕风动摇,树正何愁月影斜。

【竖的好吃,横的难咽】 见“顺着好吃,横着难咽”。

【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 见“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

【摔跤也要向前倒】 比喻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能服输,还要继续向前。

【摔了个跟头,拾了个明白】 比喻受了一次挫折,得到了一次经验教训,就会明白一些道理。

也作①摔了跟头学了乖。

  ②摔一个筋斗,识一步路程。

【帅不离帐】 帅: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帐:营帐。元帅在作战时不应离开营帐。指最高指挥官不可离开作战指挥中心。也指头领应处在指挥的位置上,不可随意离开。

也作“帅不离位”。

【拴着的驯马拉五百,没笼头的野马驮三千】 指家养的马力气小,野生的马力气大。比喻管束在家的孩子不如到外面闯荡的孩子更有出息。

【拴住驴嘴马嘴,拴不住人嘴】 指人总要用讲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让人们发表言论是不可能的。

【拴住人,拴不住心】 用强制方法留得住人,却留不住人的心。指要想留住人,必须出于其自愿,不能用强制手段。

【双方交战,不伤来使】 见“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双木桥好走,独木桥难行】 双木桥:用两根原木搭成的桥。独木桥:用一根原木搭成的桥。比喻凡做事要依靠集体力量,容易成功;一意孤行,单枪匹马就会陷入困境。

也作“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双雄不并立】 见“两雄不俱立”。

【霜降而堂钟鸣,雨下而柱础润】 霜鸣:《山海经·中山经》:“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柱础:房柱下垫的石头。下霜之前庙堂里的钟会鸣响,下雨之前柱子下面的基石会潮湿。比喻物类相互感应,外部发生什么事情,内部必有迹象可寻。

【霜凇如雾凇,贫儿备饭瓮】 雾凇(sōnɡ):雾或水汽在树上结成的白色松散冰晶,也叫树挂。指冬天多雾凇,预示来年粮食丰收,穷人也会有饭吃。

也作①霜凇重雾凇,穷汉备饭瓮。

  ②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瓮。

【霜蟹雪螺,味不在多】 指深秋霜降以后的螃蟹、冬天的螺,味道十分鲜美。

【水不常满,火不常热】 比喻任何事物都难以长盛不衰,不能长久圆满如意。

【水不澄不清,话不说不明】 指当事双方面对面把问题说明白,才能解除双方心中的疑虑。

【水不激,不能破舟;矢不激,不能饮羽】 激:水因受阻而向上涌。破舟:击破船只。矢:箭。羽:箭杆尾部的羽毛。饮羽:箭射入靶心很深。水不受阻,就激发不出能冲破舟船的力量;弦的拉力不强,箭就不能深深地射入靶心。比喻不受激励,人就没有发愤图强的斗志。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水没有阻力不会激起波浪,人不经激励不会奋发图强。指人有激励才能有斗志。

也作“钟不撞不鸣,士不激不奋”。

【水不急,鱼不跳】 比喻压力不大,当事人便不会有紧迫感。

【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锈】 常流动的水不会发臭,常磨的刀不会生锈。比喻人要经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也比喻人的思想要常吸取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

【水不同源,树不同根】 比喻对立双方在观念、价值等方面的不同取向,有着根本的区别。也比喻两者不属于同一类型。

【水从源流树从根】 水从源头流出来,树从根部长起来。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根源。

也作“树从根上起,水从源头来”。

【水大好行船】 水势越大,行船越方便。比喻事态越扩大,越能从中得到好处。

【水大漫不过鸭子去】 水再大也淹不了鸭子。比喻地位低的不能超越地位高的。也比喻做事不能超越一定的范围和限度。

也作①水大漫不过船去。

  ②大水漫不过桥去。

【水到鱼行】 比喻人们自然跟着大势行动。也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水多了什么虾蟹都有,山大了什么鸟兽都出】 水域宽广,就会有各种水生动物游弋;山高林茂,就会有各种鸟兽出没。比喻世界大了,必然会有形形的人物。

【水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溜道】 水缸穿裙:水缸的下半截凝结水珠。山戴帽:山顶有乌云遮盖。指水缸的外围凝结水珠、山顶有乌云遮盖、蚂蚁成群忙搬家以及蛇溜窜出洞,均是雨前的征候。

【水沟不通四处流】 水沟不通,水必然会四处溢出。比喻遇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疏导,只靠“禁止”来行事,就会怨声四起。比喻解决问题要靠疏而不能靠堵。

【水火不同炉】 语本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比喻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互不相容。也比喻正义与邪恶之间不能共处,两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也比喻两人的性格不合,不能在一起共同生活或共事。

也作①水火不相容。

  ②水火不投缘。

【水火无情】 指水患火灾不讲情面,来势迅猛,破坏力大。

也作“水火不留情,遭灾当日穷”。

【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水受阻,水流会更湍急;箭受到强大拉力,射程会更远。比喻有压力,才能激发人的斗志。

【水借鱼,鱼借水】 借:凭借,依靠。比喻利害相关的人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水宽养得鱼活】 水宽:水多。水多才能养得活鱼。比喻宽松的环境与优厚的待遇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见“兵来将挡,水来土堰”。

【水里得来水里去】 比喻钱财是怎样得来的,还会怎样失去。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算来的钱财会被别人用同样的手段谋算去。

也作①水里来,水里去。

  ②水来汤里去。

  ③汤里来,水里去。

【水利通,民力松】 指水利工程搞好了,农村的劳动力就解放了出来。

【水流船行岸不移】 任凭水流船行,两岸终不移动。比喻有坚强信念的人,不论情况发生多大的变化,信念决不会动摇。

【水流千里归大海】 比喻人走得再远,最终还要回归到自己的故乡。也比喻事物千变万化,总要回归到根本上。

也作①水流千里,终归大海。

  ②水流千遭归大海。

  ③水流千遭归大海,树老叶落要归根。

【水流湿,火就燥】 水性湿,故流向低而湿的地方;火性燥,故燃向干而燥的地方。指同类事物有相似的特点与性质,必然相互吸引。比喻志趣相投的人会自然地聚合在一起。

也作“火就燥,水流湿”。

【水流四海,不如落叶归根】 比喻漂泊在外,即使生活条件再好,最终也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好。

【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 水再深,鱼儿依然任意游弋;林再大,鸟儿依然自由飞翔。比喻无论客观条件发生多大变化,人都能很快适应环境,环境变化不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也作“水深碍不着游龙,山高挡不住飞鸟”。

【水面生青靛,天公又作变】 青靛:青苔绿藻。作变:下暴雨发大水。指夏季水塘底生青苔绿藻,预示有暴雨;如果绿藻浮于水面,预示马上就有暴雨降临。

也作“水底起青苔,卒逢大水来”。卒:同“猝”,突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比喻百姓。舟:比喻执政者。语本《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水能载船航行,也能使船覆没。比喻人民能拥护一个,也能推翻一个。也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害两方面的因素存在,只看人们如何来利用与发挥。

也作①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③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水牛转弯不容易】 水牛在水田里耕地,转弯时速度很慢。比喻一些人在接受新观念时,思想转变较慢,跟不上形势要求。

【水平不波,人平不言】 见“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水浅不是泊船处】 泊船:停船靠岸。水浅的地方不能停船。比喻没有发展前途的地方,有雄心壮志之人不应以之作为安身之处。

【水浅鱼不住】 水太浅的地方养不住鱼。比喻条件太差的地方留不住人才。

也作①水浅养不住大鱼。

  ②水浅难养鱼。

【水清石自见】 见:同“现”,显现出来,使人看得见。水清了,水底的各种石头就能清楚地看见。比喻到一定时候,人或物就会显露出真相。也比喻事实澄清后,真相自会大白。

也作“水清鱼自现”。

【水清无大鱼】 水太清澈,便失去鱼生存所需的养分,难以养出大鱼。比喻为官不宜过于苛求下属。

也作①水清鱼不住。

  ②水清不养鱼。

  ③水清难养鱼,令严难养兵。

【水上浮沤山顶雪】 浮沤(ōu):漂浮在面上的水泡。水中的水泡瞬间即逝,山顶的雪花转眼融化。比喻人生短暂,青春转眼即逝。

【水筲离不了井绳,瓦匠离不了小工】 水筲(shāo):水桶。瓦匠:盖房子的泥瓦工匠。小工:给工匠打下手的人。水桶离了井绳就打不上水;瓦匠离了小工就干不成活。指人的本事再大,也得有帮手来扶持。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浅的地方,水会冲击石头发出声响;水深则无。比喻有真本事的人,不会在人前自我夸耀。

【水深见长人】 长(chánɡ)人:个子高大的人。水深才能显示出高个子的优势。比喻在危难时刻,才能显出英雄的智慧与才干。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 见“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人亲”。

【水是流的,鱼是游的】 比喻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并非一成不变。

【水是庄稼娘,无娘命不长】 比喻水是庄稼的命根子,庄稼无水难以生长。

【水随大流草随风】 比喻人在大形势和潮流中无法扭转乾坤,只能随大流而行。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见“人望高头,水往低流”。

【水无本则竭,木无本则折】 本:根源。木:树木。折:断。水无源就会干涸,树无根就要倒下。比喻人不能忘本。

也作“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水无一点不为利】 指每一滴水都是有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合理利用。

【水行百丈过墙头】 水的源头高,流过百丈远后,就会产生激上墙头的力量。指水源高,水的冲击力就大,开渠引水,借水流的冲击力,可以自行灌田。

【水淹庄稼不淹草】 发生水灾后,庄稼都被淹死,而杂草则淹不死。指杂草生命力强。

【水要深拨,病要浅治】 拨:划桨。划桨时往深处划,船就行走得快;治病时先从浅处医,治疗效果好。

【水银入地难收取,鹞子钻天没处寻】 水银:汞的通称,易流动的银白色液体金属。鹞(yào)子:雀鹰的通称。水银泻在地上,会变成无数流动的小粒,见缝就钻,无法收起;鹞子在天空翱翔,即刻便不见踪影。比喻人一旦脱离险境,会迅速逃得无踪无影。

【水有源,树有根】 见“木有本,水有源”。

【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长:涨。水位增高,船也随着升高;泥土多了,塑造的佛像也就越大。比喻事物会随着所凭借之物的增长而相应增长提高。

也作①水长船亦高。

  ②水涨船高。

【水长鸭子浮】 水位上升了,水上的鸭子也会随之而上升。比喻事物会随着所依凭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水至清易污,人至清遭谤】 至:极,最。水太清了容易被污染,人过于清廉容易招来诽谤和忌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察:苛察,精明。水太清澈,鱼就难以在其中生存;人过于精明,就会失去合作伙伴。指为人处世要宽厚,不要过于苛求。

也作①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②水太清则无鱼,官太清则无利。

【睡多梦多】 指睡觉时间过长,做的梦也越多。比喻事情拖得越久,越容易发生意外。指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

也作①睡多了梦长。

  ②睡长梦多。

【睡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声如钟】 指体格健壮的人,睡觉姿势弯如弓,站立姿势直如松,走起路来快如风,说起话来响如钟。

【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叫】 真正睡着的人容易叫醒,假装睡着的人难以叫醒。比喻真正不懂的人好施教,有意不接受的人难施教。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义的就会繁荣昌盛,违逆道义的就会衰败灭亡。

也作①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②顺德者吉,逆天者凶。

【顺风吹火,用力不多】 见“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顺风行舟船易翻】 比喻人在顺境中做事,最容易放松警惕,造成大的失误。

【顺风找牛,顶风找马】 大风天牛马走失,牛会顺风走,顶风跑,所以要顺着风向找牛,逆着风向寻马。指牛走顺风,马走逆风。

【顺情吃好酒】 顺情:说话合人情意。指随顺别人的心意说话,别人会高兴地款待你。

【顺情说好话,干直惹人嫌】 顺情:说话顺着别人的情面。干直:说话不委婉,直言冲撞。指顺着别人的心意说话能讨人喜欢,直言劝谏会惹人厌烦。

也作“顺嘴说好话,耿直讨人厌”。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指顺应天意就能生存、昌盛,违背天意就要衰败、覆灭。

也作“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顺者为孝】 指子女顺从父母的意愿就是孝顺。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之:代词,指大自然的规律,也比喻掌握大权之人。语本《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指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逆自然规律而行,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指对掌握大权而独断专行的人、势力强大的人,你听话顺从,就可得势,违抗其意愿,就会遭到惩处。

也作①顺之者存,违之者灭。

  ②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③顺者昌,逆者亡。

【顺着好吃,横着难咽】 比喻说话婉转时,别人容易接受;说话粗鲁、直冲时,别人难以接受。

也作“竖的好吃,横的难咽”。

【说出的话,泼出的水】 见“泼出的水,说出的话”。

【说得好听,不如练得艺精】 艺精:技艺熟练精湛。指嘴上说得再好听也无济于事,关键是得有高超的技艺。

【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好听的话说得再多,也不如实际做出一点点。指凡事贵在实干,不在多说。也作“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说话不明,犹如昏镜】 昏镜:照不清形象的模糊镜子。指说话人表达不清,就如同昏镜照人一样使人模糊。

也作“说话不明,犹如浑镜”。

【说话的无意,听话的有心】 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话想着说,吃饭尝着吃】 指话要经过思考再说出口,避免说错话;吃饭要细嚼慢咽,有益于消化。

【说谎不瞒当乡人】 当乡人:本乡本土的人,这里指知根底的人。任何事都瞒不过最知底细的本乡人。指对了解情况的人不能说假话。

也作①说谎莫瞒本乡人。

  ②撒谎瞒不了当乡人。

【说谎单怕三抵面】 三抵面:中间人、当事人三方当面对证。说谎者最怕三方当面对证。指事实能戳穿谎言。

【说谎三年自哄自】 指说谎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最终会害了自己。

【说谎亦须说得圆】 说谎也要说得圆满,才能使别人相信。指文艺创作中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但也要编得合情合理,让人觉得可信。

也作“说谎不要钱,只要说得圆”。

【说千道万,不如一干】 指说得再多再好听,也不如实干一次有用。

【说时容易做时难】 指凡事在议论时觉得非常容易做成功,真正实际操作时,就知道难了。

也作“说的易,行的难”。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 指说书人凭的是口才,唱戏的人靠的是腿上功夫。比喻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功力。

也作“唱戏的腿,说书的嘴”。

【说瞎话也得有个影子】 说瞎话:编谎话。指编造谎言也得有一点依据,才能让人相信。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拿眼看一看】 听别人说得有多么动听,也不如自己到现场亲自看看更真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者无心,闻者刺骨】 指说话人图一时痛快嘲笑别人,说过即忘,而被伤害的人却刻骨铭心,耿耿于怀。

【说着钱,便无缘】 无缘:没有缘分。一说到借钱,本来亲近的人也会变得像不认识一样,还会找借口躲避借钱人。指在利害关系面前,再亲近的人有时也会靠不住。

也作①说了钱,便无缘。

  ②若说钱,便无缘。

【说嘴郎中无好药】 说嘴:吹牛,自夸。郎中:中医医生。指自我吹嘘的医生,往往没有治病的良方和好药。比喻爱自我吹嘘的人往往没有真才实学。

【数面成亲旧】 数面:屡次见面。亲旧:亲近的老朋友。多次见面就会成为老朋友。指人来往次数越多,就会越亲近。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丝:指弦乐。竹:指管乐。肉:指声乐,人的歌喉。乐器演奏,弦乐不如管乐好听,管乐不如歌喉动听。指声乐更接近自然的声音,而越是接近自然的声音越动听。

【私财不通六耳】 私财:秘密而不合法的钱。指行贿与受贿的行为不能让第三人知道,否则会被官法制裁。

【私凭文书官凭印】 见“官凭文印,私凭要约”。

【私下演了官场用】 指做某事之前,先在内部进行演习,以便在正式公开的场合不出差错。也作“私场演,官场用”。

【私盐越禁越好卖】 私盐:未纳盐税而私自贩运出售的盐。指旧时官方越禁私盐,私盐就卖得越好。比喻越是禁止买卖的东西,就卖得越好。

【厮杀无如父子兵】 见“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死店活人开】 店是固定不变的,但开店的人是活的。比喻事在人为,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死狗扶不上墙】 比喻不成材、没出息的人,别人想要扶植也扶植不起来。

也作①死狗扶不到墙上。

  ②死猫扶不上树。

【死寡易守,活寡难熬】 死寡:丈夫死去,妻子不再嫁人。活寡:丈夫有外遇或长期外出不归,妻子独守空房。丈夫死了,妻子的心也随着死去;丈夫未死不归,妻子尚存一念,独守空室,煎熬难忍。指夫妻之间,生离要比死别更痛苦。

【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见“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死蛟龙不若活老鼠】 蛟龙:传说中能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比喻事物无论大小,贵在有生机和活力。

【死了的老虎不吃人】 比喻权势再大,死后也就没什么威风可使。

【死了家主妇,折了擎天柱】 一个家庭主妇死了,家庭中就失去了维持下去的支柱。指维系一个家庭的稳定,家庭主妇是最重要的。

【死了王屠,连毛吃猪】 王屠:泛指屠夫,即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连毛猪:没有煺毛的猪肉。此谚采用的是反问式。王屠夫死了,难道大家会吃连毛的猪肉不成?比喻缺了某人或某种条件,事情照样能办下去。

也作“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

【死了死了,死了就了】 第一、二、四个“了”读liǎo,指“了结”。指人一死,什么事情都了结了。

也作“死了死了,百事都了”。

【死马还当活马医】 语本晋·干宝《搜神记》卷三:“赵固所乘马忽死,甚悲惜之。以问郭璞,璞曰:‘可遣数十人拣竹竿,东行三十里有山归。’于是如言,果得一物,似猿。持归,入门见死马,跳梁走往死马头,嘘吸其鼻。顷之马即能起,奋迅嘶鸣,饮食如常。”马虽病死,还要当活马来抢救。比喻虽然事情的希望渺茫,但仍不能放弃最后的努力。

也作①死马当作活马医。

  ②死马且当活马医。

  ③死马当活马治。

【死马也比狗大】 比喻有权有势的人虽然失去权势,但余威犹存。

【死棋腹中有仙着】 死棋:无步可走的棋。着(zhāo):下棋时走一步叫一着。表面上看是死棋,实际上可能有救活棋局的高招。比喻即使陷入绝境,也往往会有妙计可以起死回生。也比喻表面看似愚笨的人,心里往往有高明的主意。

也作①死棋旁边有妙着。

  ②死棋肚里有仙着。

  ③死棋肚里有活着。

【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 死人尸体腐烂,只臭方圆一里;活人的名声败坏,会远传千里。

【死人口里无招对】 招对:对证,对质。人一死就无法核证事实。指无法对证的话不能轻信。

也作①死人口,无对证。

  ②死人头上无对证。

  ③一死无对证。

【死人身边有活鬼】 指含冤死去的人虽然不能反抗,但与之有关系的活着的人自会出面为之伸张。

也作“死人头边有活鬼”。

【死生无老少】 见“黄泉无老少”。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旧指人的生死、贫富、贵贱以及成败等都是由上天决定的。

也作①死生由命,成败在天。

  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死水不藏龙】 传说龙是飞腾于云际的神物,绝不在死水中藏身。比喻志向远大的人,不会在狭小的空间里生存。

【死水怕勺舀,坐吃山也空】 死水:无源头的水。无源头的水用小勺也能舀完;坐吃不做,山一样的粮堆也会吃空。比喻只消费不收入,再大的产业也会耗尽。

【死也不能落个草鸡毛】 草鸡毛:懦夫。比喻大丈夫在关键时刻应有英雄气概,挺身而出,死也死出个豪气,决不当软弱的懦夫。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 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死者不可复生】 指人一旦死去不可再生。劝世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劝人不必为死者过于哀恸。

【死者复生,生者不愧】 即使死者复活,活着的人面对他也毫无愧疚。指生者做事正直坦荡,问心无愧,不仅对得起活着的人,更对得起死去的人。

【死者见土如金】 指死者入土为安。

【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 知府:明清两代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知府一旦下台或死去,还不如一只活老鼠为人们注意。比喻官场势利,世态炎凉,有钱有势时有人巴结,一旦失去势力便无人理睬。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走:赶跑,这里指吓跑。生:活着的。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大将。死了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据《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病死于军中,蜀军对此秘而不宣,蜀军护送诸葛亮灵柩回成都,司马懿率兵追赶,蜀军按丞相生前嘱咐,将诸葛亮的木雕像扮成活人,用太平车推出,并鸣鼓向司马懿所率魏军杀来,司马懿以为诸葛亮的死是一个计谋,生怕中计,于是撤退了。后指死了的人余威尚在。

也作“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死猪不怕开水烫】 比喻人已身处绝境,反正已无计可施,索性豁出去,任由他人摆布,任凭事态发展。也作“死猪不怕开水浇”。

【四百四病人皆有,只有相思难受】 见“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四处的老鸦一般黑】 见“天下老鸹一般黑”。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指普天下,全国各处。指天下人都情同手足,亲如一家。

也作①四海皆兄弟。

  ②四海内皆是兄弟。

  ③四海之内,皆为兄弟。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 指我国南方某些地区一旦下雨,便会感觉寒冷如冬。

【四两能拨千斤重】 四两重的秤砣,能称得起千斤重的货物。指在武打格斗中,巧妙用劲,轻可敌重,弱可胜强。也比喻利用小小的巧门,就能产生极大的利益。

也作①四两拨千斤。

  ②四两可以拨千斤。

【四两人儿别说半斤话】 旧时秤十六两为一斤。自身只有四两,不要说出八两的话。比喻说话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不要说大话。

【四腮鲈,除了松江天下无】 四腮鲈(lú):松江(即今天的吴淞江)名产鱼,本名松江鲈,以四鳃著名,肉嫩味美,鲜而无腥。指四腮鲈鲜美好吃,但只产于松江。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四时:一年四季。一年四季都像夏天一样热,一旦下雨,天气就变得像秋天一样凉。特指海南气候常年炎热,只有在下雨时才能感到秋的凉意。

【四书熟,秀才足】 四书:指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指四书是古代读书人学习的入门书,把四书中的内容理解透彻,考取秀才就有足够把握。

【四月八日雨,鱼儿岸下死;四月八日晴,鱼儿上蒿林】 鱼儿岸下死:指雨水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鱼儿缺水死于岸边。鱼儿上蒿林:指雨水多,水位上涨,蒿草被水淹,鱼儿游于蒿草之间。湖南辰州(今湖南沅陵)一带农家认为,农历四月初八下雨,预示本年干旱少雨;四月初八天气晴朗,预示本年雨水丰沛。

也作“四月八日晴,鱼儿上高坪”。

【四月初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初八晴寡寡,鲇鱼倒灶下;四月初八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 晴料峭:天晴而又微寒。张钓:张网捕鱼。晴寡寡:天气晴朗。乌漉秃:方言,指天气阴沉雨大。指农历四月初八若是晴天,预示本年雨水丰沛,粮田淹没,渔业丰收;四月初八若是雨天,预示本年高田低地粮食均可丰收。

也作①四月初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初八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

  ②四月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八,乌漉渎,上下一齐熟。

【四月初一见青天,高山平地任开田;四月初一满天涂,丢了高田去种湖】 见青天:晴天。满天涂:阴雨天。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农家认为,农历四月初一天气晴朗,预示本年粮食丰收,不论高山平地都有好收成;若四月初一是阴雨天,则预示本年干旱少雨。

【四月麦秀寒,五月温和暖】 麦秀:麦子秀穗。指在农历四月麦子秀穗时,天气还较凉,一进入五月,天气逐渐热起来。

【四月天,人换单】 单:单衣服。指在农历四月,天气逐渐转暖,人们就该脱去棉衣,换上单衫。

【寺老佛多,人老话多】 寺庙年代久长了,佛像就多,人上了年纪,就爱唠叨,话多。

【送佛送到西天】 西天:佛教指佛所居的圣地。比喻帮人帮到底,做善事做到头。

也作①送佛送到西,救人救到底。

  ②送人送到家,救人救个活。

  ③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见“千里相送,归于一别”。

【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 指客人从远方来,第一餐要吃面条来洗尘;客人走时最后一餐要吃饺子来送行,希望再次团聚。

【送字不回头】 指送给别人的东西就不能再索要回来。

【搜远不搜近】 指寻找人或物时,常常只顾向远处搜寻,而忽略了眼皮下的近处。

【苏城街,雨后着绣鞋】 苏城:姑苏城。指姑苏城街道非常洁净,下雨后穿绣花鞋在街道上行走也不会弄脏。

【苏杭不到枉为人】 苏杭:苏州与杭州的并称。指不到苏州、杭州游览观光等于白活了一辈子。指苏杭景色优美。

【苏湖熟,天下足】 熟:粮食丰产。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全国都不愁吃穿。指苏、湖一带是全国产粮区,非常富饶。

也作①苏松熟,天下足。松:松江府。

  ②苏常熟,天下足。常:常州。

【素丝无常,唯所染之】 素丝:本色的丝,白丝。无常:变化不定。素丝只有在漂染之后才能显示出艳丽的颜色。比喻人在任用之后才能显示出有何才能。

【塑匠不给神磕头,知道它是哪里的泥】 塑匠:用泥土塑造神像的工匠。比喻了解底细的人,不会对名人盲目崇拜。

【算得着命,算不着好】 指算卦的虽然可以算着人的命运,却算不着人的好事。

【算得着命,算不着行】 算卦的虽能算着人的命运,却算不出人具体做了些什么。劝人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事,不要轻信算命占卜。

【算计不到一世穷】 指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否则就会一辈子受穷。

也作①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②没得算计一世穷。

【算命打卦,全凭说话】 算命打卦的人,全凭一张巧嘴。指走江湖卖艺的人全凭能说会道才能生活下去。

【算命若有准,世上无穷人】 指算命占卜全都是骗人的把戏,不可相信。

【算算八字,养养瞎子】 八字: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人们去算命打卦,说白了只不过是给算命的瞎子生活费而已。指算命打卦,是算命的人为自己的生计而信口胡诌。

【尿泡打人不痛,骚气难闻】 尿(suī)泡(pāo):动物的膀胱。尿泡打人虽然不疼,但臊气使人受不了。比喻流言蜚语虽不能置人于死地,却能败坏人的名声。

【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比喻真正有本领的人,不在个子高,也不在年龄大。指做事不可以貌取人。

也作“秤砣虽小压千斤”。

【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虽有珠玉,不如金钱】 即使有神丹妙药可治衰老之病,也比不上青春少年健康活泼;即使有价值连城的珠宝玉石,也比不上金钱在手可直接应市使用。

也作“虽有神仙,不如少年;虽有珠玉,不如金钱”。

【虽有凶岁,必有丰年】 凶岁:灾荒年,粮食歉收的年份。指农业生产有灾荒年,也必定会有丰收年。比喻人逢厄运,过后必定会有好运降临。

【随材器使,因病与药】 因材料的大小而做器物;因病的不同对症下药。比喻应把人放在适合发挥个人才能的位置,做到人尽其才。

【随乡入乡】 指到了什么地方,就应尊重什么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作“在城随城,在乡随乡”。

【岁旦西北风,大水妨农功】 岁旦:大年初一早晨。妨:妨碍。指大年初一早晨若有西北风,主年内大水,要危害农事。

也作“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岁寒知松柏,国乱显忠臣】 岁末天气最寒冷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国家处于时刻,才显出忠臣的作用。比喻经过严峻考验,才能识别真正的仁人志士。

也作“岁寒知松柏,事大鉴君子”。

【岁数不饶人】 见“年纪不饶人”。

【岁月不饶人】 指岁月不讲情面,不断催人衰老,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作“岁月不让人”。

【岁在申酉,乞浆得酒;岁在辰巳,嫁妻卖子】 申酉:农历的猴年和鸡年。辰巳:农历的龙年和蛇年。浆:古代一种微酸的饮料。嫁妻卖子:指灾荒年家破人亡。旧指鸡、猴年是丰收年,人们施舍也就大方,求水浆可得到酒喝;龙、蛇年为灾荒年,人们不得已则嫁妻卖子。指有兴盛就有衰败,有丰年就有灾年,这是自然规律。

【碎麻拧成绳,能提千斤鼎】 比喻把分散且微弱的力量组织起来,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孙猴子的筋斗云,总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孙猴子:孙悟空,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主要人物,有七十二变的法术。据《西游记》第七回描写,孙悟空一个斤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翻来翻去却翻不出佛祖如来佛的手心。比喻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强,也逃不出某人或某种势力的掌握,也还有人能降伏他。

【孙子有理打太公】 太公:曾祖父。指对不走正道、不务正业的人,小字辈也可以管教。

【锁钥尽固,径窦可由】 径窦(dòu):直通的隧洞。房屋虽然封锁严密,但挖一个直通的隧洞便可以进去。指防范再严,总有办法破解。

T

【他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 对方敬重自己,自己会加倍回报对方。指要与人为善,以礼待人。也作“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他妻莫爱,他马莫骑】 别人的妻子不要爱,别人的马匹不要骑。指做人应安分守己,不属于自己的就不要起贪心。

也作①他财莫要,他马莫骑。

  ②他弓莫挽,他马莫骑。

  ③他财莫想,他马莫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别的、另外的。攻玉:加工玉璞,使之成玉器。借助别的山上的山石,能够琢玉。比喻可以借助外力做成自己的事情。也指借助别人的长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也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要我肝花,我要他肚肠】 指对仇人要针锋相对,一报还一报。

【他要做文王,你就施乐礼;他要做桀纣,你就动干戈】 文王:周文王,古代的明君。桀纣:夏桀和商纣,古代的暴君。施;用,加。干戈:古代兵器。指别人对自己好,自己也对别人好;别人对自己不好,自己对他也不必客气。

【塌了天,也还有四个金刚扛着】 见“天塌了,还有撑天大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觅:寻找。铁做的鞋踏破了都没有找到,最后没费什么功夫却得到了。指费了很大的劲都找不到的东西,却往往在不经意间轻而易举地得到。

也作①踏破铁鞋无处觅,算来全不费工夫。

  ②踏破芒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③踏破铁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踏人一脚,须防一拳】 踩了别人一脚,要提防他给你一拳头。指做了得罪人的事后,必须提防别人报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分钟:概言时间短。十年:概言时间长。舞台上瞬间的精彩表演是多年刻苦磨炼的结果。指高超的技艺来自长期的勤学苦练。

也作①台上几分钟,台下千日功。

  ②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③台上一秒钟,台下十年功。

【台上走一走,便知有没有】 戏曲演员只要在舞台上走几步,就能看出有没有真功夫。指是否有真本事,在实践中一试就知道。

【抬头婆姨低头汉】 婆姨:北方对已婚妇女的俗称。汉:汉子,对成年男子的俗称。指仰脸走路的女人傲慢,低头走路的男人多谋,这两种人都比较厉害。

【太刚则折,太柔则废】 太:过分。刚:刚硬,坚强。柔:软。废:没有用。指人过分刚硬容易受挫折,过于软弱就没有用了。

也作“太刚则折,太软则废”。

【太公八十遇文王】 太公:指姜太公吕尚,即姜子牙。姜太公八十岁时在磻溪钓鱼,遇文王,拜为太师,后辅佐周武王灭商,成就了一番事业。指人只要有真才实学,终究会遇到赏识他的人。也指人年老而有作为。

【太婆年八十八,不曾见东南阵头发】 阵头:此处指云雨的来势。发:发作,下雨。指从来没有人见过东南方向来的云能下雨,即指东南方向起的云不会下雨。

【太岁当头坐,非灾便是祸】 太岁:也叫岁阴、太阴,是古人为了便于记时而虚设的星名,与岁星(木星)相应而行。也指值岁的太岁神。旧时迷信认为太岁是凶神,故而应回避,免遭祸害。

【泰极生否,乐盛成悲】 泰和否(pǐ)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泰为吉,否为凶。好到了尽头就会转坏,喜到了尽头就会转悲。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

也作“乐极悲生,泰极否来”。

【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 沧海:大海。比喻好的上面还有更好的,强者之外还有更强的。常用来奉劝人不要骄傲自满。

也作①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沧海之外,复有沧海。

  ②泰山高还有天,沧海深还有底。

【贪多嚼不烂】 贪:贪求。只想吃得多,等不及把食物嚼烂就咽下去,结果会损伤肠胃。比喻人过于贪婪,结果反而一无所获。也比喻做事情一味追求数量,会影响质量。

也作“贪食嚼不烂”。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 贪夫:贪婪的人。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徇名:为了追求某种理想或信念而舍弃生命。指贪婪的人为财而死,正义的人为名节而死。

【贪花不满三十】 花:比喻女色。贪:贪求。指贪恋女色,使人不满三十岁就过早地死亡。

【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 粟:谷子。指贪图小便宜,却吃了大亏。

【潭深鱼聚,树高招风】 潭:深水池。潭水深了就会有鱼来聚集,树长高了就容易招风侵袭。比喻为人处世不宜过分张扬,否则会遭受挫折。

【叹气一口,宅低三尺】 指忧愁悲观容易使家道衰落。

【汤非口尝不知味,事要眼见才信真】 汤不亲口尝就不知它的味道,事情要亲眼看见才相信它是真的。指非要亲身实践,才能明白事实和道理。

【汤里来,水里去】 见“水里得来水里去”。

【堂前切莫走三婆,后门常锁莫通和】 切莫:切记不要。三婆:三姑六婆的略称。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泛指走门串户不务正业的妇女。通和:通畅。指不要和不务正业的人来往,应关紧门户,免得招来灾祸。

【堂前椅子轮轮转,媳妇也有作婆时】 指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位低贱的人最终有出头的时候。

【糖瓜祭社,新年来到;闺女买花,小儿要爆】 糖瓜:用麦芽糖做成的瓜状食品。祭社:即祭土地神。旧俗在腊月二十三用糖瓜来祭祀土地神。爆:爆竹。指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祀土地神以后,新年就要来到,女孩子要穿花衣,男孩子要放爆竹。

【掏火棒儿短,强似手不剌】 不剌:“拨”的分音词,拨动的意思。指掏火棍虽短也比直接用手拨动强得多。比喻尽管作用不大,总比没有强。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寺】 见“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逃荒不如减口】 指遇到灾荒而逃到外乡谋生比不上减少吃饭的人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xī):小路。桃树和李树不能说话,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人,时间长了,树下便会踩出一条小路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从不自我标榜,但却受到人们的敬重。

也作①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②无言桃李,下自成蹊。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便还钱】 指各种果树从栽种到结出果实的时间不同:桃树三年,杏树四年,梨五年,枣当年就能结果。也作“三年桃,四年杏”。

【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见“秀才怕岁考”。

【讨饭三年懒做官】 做了三年的乞丐,连官都懒得去做。指叫花子自有叫花子的乐趣。也指街头行乞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讨米下不得锅】 讨:索取。等到要米下锅的时候才去向别人讨要米是来不及的。指凡事要提前做准备,不要事到临头了才采取行动,这样是做不好事情的。

【讨账断主顾】 主顾:顾客。指向客户讨债不能太过分了,否则客户就不肯再来光顾了。

【讨账如同请诸葛】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著名的谋士,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指向客户讨债就像去请诸葛亮一样困难。

【特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见“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踢下窟窿背上账,黄香膏药贴身上】 指欠他人债就像膏药贴在身上一样的感觉。

【蹄涔不容尺鲤】 涔(cén):积水。蹄涔:刚能淹住马蹄的积水。尺鲤:大鱼。在仅能淹住马蹄的小水里,大鱼不能存活。比喻地方小,不能施展抱负。

【剃头的头发长】 指人只顾为别人忙碌,常常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

【天变一时】 指天气状况变化多端,叫人难以捉摸。

也作“天变一时,人变一刻”。

【天变则雨,人变则死】 指天气如果变阴就要下雨,人如果变了形就会有生命危险。

【天不安有变,人不安有祸】 指天气阴晴不定就会变天,人烦躁不安就会有祸事。

【天不从人愿】 老天不会顺着人的愿望来。

也作“天不随人愿”。

【天不打吃饭人】 指人吃饭时不应受到惊吓和干扰。也指吃饭是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也作“雷都不打吃饭人”。

【天不会塌下来】 指事情的后果可以预料,不会太严重。鼓励人做事情不要担惊受怕。

也作“天塌不下来”。

【天不能移,地不能动】 天是不能移的,地也是不能动的。指做事要坚定不移,不能随便改主意。

【天不颇覆,地不偏载】 颇:偏。覆:覆盖。载:承载。天不会偏偏覆盖哪一块地方;地不会偏偏承载哪一块地方。指上天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毫不偏私。

【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禄:禄粮,口粮。天不会生没有饭吃的人,地上不会长没名字的草。指人活得再难也该有一碗饭吃的。

也作“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

【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卑】 卑:低下。天不用说就在高处,地不用说就在低处。比喻人的能力高低大家自有分说,而不在于自夸或自贬。也比喻事实最具有说服力,不必自我吹嘘。

【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 罨(yǎn):覆盖。天大的官司到来,就用磨盘大的银子把它压下去。旧指只要肯大把大把地花钱,就没有打不赢的官司。

【天道忌全,人情忌满】 忌:忌讳。人情:人情事理。指上天和人情事理都忌讳十全十美。告诫人们做事要适可而止,不能求全责备。

也作“天道忌满,人事忌全”。

【天道难言,人事难知】 指人类社会中的事情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样难以预测。

【天道有盛衰,日月有盈昃,江河有消长,山川有崩卸】 昃(zè):太阳西斜。天道有盛有衰,日月有满有亏,江河有涨有落,山川有崩有泻。指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天道远,人道迩】 天道:此指鬼神之道。人道:为人之道。迩(ěr):近。鬼神之道是遥远的,为人之道是切近的。指做事应该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

【天地君亲师】 天、地、国君、父母、师长是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旧时民间多设一天地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

【天地生材,必有用处】 指世上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用的。

也作“天生一人,必有一人之用”。

【天地之大,无所不有】 指世界非常大,什么样的怪事都会有。

也作①天地之大,何所不有。

  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天高皇帝远】 见“山高皇帝远”。

【天河东西,浆洗寒衣】 天河:银河的通称。银河横卧天空南北为秋天,移成东西方向则标志着冬天到了,应该拆洗缝制御寒的衣服了。

也作“天河东西,收拾棉衣”。

【天机不可泄漏】 天机:指不可预知的天意,比喻极其秘密的事。指老天对任何事都预先做了安排,但却不会让别人知道。多比喻机密的事情不能让人知道。

也作①天机不可预泄。

  ②天机玄语,不可泄漏。

【天将大雨,商羊起舞】 将:快要。商羊:传说中的一种鸟,多于下雨前在高空中捕食昆虫。指商羊飞到空中找虫子吃,这是天快要下大雨的征兆。

【天将雨,鸠逐妇】 鸠:一种鸟,常指斑鸠。逐:追。妇:指雌斑鸠。指雄斑鸠追逐雌斑鸠是快要下雨的征兆。

也作“天将阴,鸣鸠逐妇啼中林”。

【天空中不会掉下馒头】 指不付出任何辛劳,就不会有收获。告诫人不要有非分之想,要踏实本分,靠自身努力才会有所获。

【天冷冷在风里,人穷穷在债里】 见“人穷穷在债里,天冷冷在风里”。

【天没头,地没边】 上天没有尽头,地没有边沿。指天地非常广大。

【天明四十五】 动身早,到天明时就能走四十五里路。

【天怕矆子,人怕喇子】 矆(huò)子:指电光闪烁的样子。喇(lǎ)子:指眸子不正。天上闪电就要下雨,人的眸子不正心术也大多不正。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征。

【天篷鱼缸石榴树】 天篷:夹竹桃的别称。指清朝时京城居民家家院里都有天篷、鱼缸、石榴树这三样景物。

【天热井浅】 指因天气热而使井中水位下降,井水减少。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称赞驴肉像天上的龙肉一样味道鲜美,非常好吃。

【天上人间,方便第一】 指不论是在天上或者人间,最重要的是在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多提供方便。也作“人间天上,方便第一”。

【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人事不成】 指没有中间人从中撮合,事情就难以办成,就像天上没有云就不会下雨。

也作“地下无人事不成”。

【天上下雨地上滑,各自跌倒各自爬】 比喻面对困难或遭遇挫折,要靠自己振作起来,自我奋斗,而不要等待和依赖外力。也指犯了错误后要自觉地去改正。

也作“自己跌倒自己爬”。

【天上下雨地上滑,哪儿跌倒哪儿爬】 比喻在某处或某事上受了挫折,就应该在原地或原事上接受教训,重新振作起来。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指夫妻吵嘴打架是不会结仇的,很快就会和好,就像天上下了雨,水自然从地下流走一样。

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两口子打架不记仇”。

【天上有了扫帚云,不出三天大雨淋】 指天上出现扫帚形状的云彩是三天内必定会下大雨的征兆。

【天生人,天养人】 老天把人生下来,就有办法叫他活下去。指人活在世上总会有饭吃的。也作“天生人,地养人”。

【天生万物,一物克一物】 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彼此制约的。

【天生一个人儿,自有一个窝等他】 指老天让人来到世上,就必定会让人有活法。

【天塌了,还有撑天大汉】 比喻出了天大的问题,也会有人来承担。也比喻再大的困难也会有解决的办法。

也作①天塌下来有人顶住。

  ②塌了天,也还有四个金刚扛着。

【天塌了有地接着】 比喻无论发生多么严重的问题自会有相应的人负责,有相应的办法去解决,没有必要担惊受怕。

【天塌了有邻家】 比喻遭受灾害时还有别人来承担,不必独自担心。

【天塌压大家】 比喻遭受灾害是大家的事,不必独自担心。也作“天塌砸大家”。

【天塌有高汉,水淹有矮子】 天塌下来先压高个子的人,水淹来时先淹个子低的人。比喻灾害发生时自会有别人承担责任,不必独自担心害怕。

【天条井井,天网恢恢】 天条:迷信指老天爷定下的戒律。井井:条理分明的样子。天网:法网。恢恢:宽广的样子。老天定下的戒律,条理分明,法网无处不在。指作恶逃不脱老天的惩罚。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指知识技能是无限的,强手中更有强手,能人中还有能人。

也作“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指法网。恢恢:宽广的样子。疏:稀疏。语本《老子》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指法网虽然看起来宽大稀疏,但决不会漏掉一个坏人。

也作①天网疏而不漏。

  ②天网自恢恢。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人间不会有两条公理,就像天上没有两个太阳。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指一个国家的土地上不能有两个君王,就像天空中没有两个太阳一样。

也作①天无二日,土无二主。

  ②天无二日,国无二王。

  ③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天无绝人之路】 绝:断绝。上天不会断绝人的生存之路。指任何人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多用以安慰或鼓励人走出困境。

也作①天不绝人。

  ②老天爷没绝人之路。

  ③世上无绝路。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天没有几天是晴天,地也没有几处是平坦的。指贵州一带多雨、多山,很少晴天和平地。

也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天无时不风,地无处不尘,物无所不有,人无所不为】 就像天上总有风,地上总有尘土一样,世上什么样的东西都会有,什么样的奇人怪事都会发生。指大千世界纷纭繁杂,无奇不有。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语本《旧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只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天下本来太平无事,平庸浅薄的人却爱找麻烦,制造事端。

也作“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见“国不可一日无君”。

【天下船载天下客】 指天下的船是用来载天下客的,人人都可以乘坐。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此处指国家,引申为国家。国家的演变规律是:的时间长了就会统一,统一到一定时间了就会。指事物的发展总是相互转换的。也作“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天下官管天下事】 指天下的事由天下的官管着。

【天下老鸹一般黑】 老鸹(ɡuā):乌鸦的俗称。多比喻不管什么地方,坏人都是一样坏。也比喻同类事物都大致相同。

也作①天下老鸦一般黑。

  ②四处的老鸦一般黑。

【天下老的只向小的】 指天下父母总是偏爱最小的儿女。

【天下没有上不去的崖】 崖:山崖。比喻困难再大,总会有办法克服。

【天下名山僧占多】 指著名的风景山区大多都被寺院占去了。

【天下钱眼儿都一样】 钱眼:古代铜钱中的方孔。指天下的钱都一样。比喻人只顾赚钱,不管是谁的。也比喻人和人的能力、爱好等都差不多。

【天下穷人是一家】 指穷人间能相互同情,相互帮助,像一家人。也作“天下穷人一家亲”。

【天下人管天下事】 指人间的事情自然人人都有权来管。

也作“天下人管天下人的事,世间人管世间人的事”。

【天下太平,夜雨日晴】 夜里下雨白天晴,有利于农业丰收,这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 理:道理。指世上任何事都有它的道理,任何人都要受理的约束。

也作①天下事抬不过个“理”去。

  ②天下抬不过一个“理”字。

【天下危,注意帅】 指国家时,要任用好将帅。

【天下未尝无敌手,强中犹自有强人】 天下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对手,强人中还有更强的人。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人间无不死的金丹】 天下没有不撤散的酒席,也没有能让人不死的灵丹妙药。比喻人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是:错误。旧时指父母总是对的,子女要无条件地服从。现多指父母做事即使有错,子女也应谅解。

也作“天下无有不是的父母”。

【天下无难事,只怕老面皮】 指只要脸皮厚,世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也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死求白赖”。

【天下无难事,只怕慢慢来】 指只要耐心等待,世上任何事都能办成。

【天下无弃物】 世上不存在没有用的东西。

也作“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匹夫:旧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百姓。指对于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平常百姓都有责任。

也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衙门:旧时官府办事的机关。旧时官府办事机关的门总是朝南面大开着,但如果不花钱,即使有理也别想进去告状。旧指官府,贪财成风,百姓有冤无处诉。

也作①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甭进来。

  ②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天下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见“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

【天下最毒妇人心】 旧指妇女心胸狭窄,害人手段毒辣。

也作“狠毒莫过妇人心”。

【天心最难揣度】 揣度:推测,估计。老天的心思是最难推测的。

【天眼恢恢,人心难昧】 恢恢:宏大,宽广。昧:欺瞒。指上天的眼睛是无所不见的,昧着良心做的事,终究要被人发现。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娘:这里指寡妇。指天要下雨,寡妇要嫁人,这是谁也不能阻挡的事。也指势在必行的事是难以遏止的。也作“娘要嫁人,天要落雨”。

【天也不使空人】 空人:空手而归的人。老天也不能让人做事后空手而归。指请人做事总得有相应的回报。

也作①天无白使人。

  ②世上无白使的人。

【天也不着饿老鸦儿吃草】 老天不会让饥饿的乌鸦去吃草充饥。比喻人都会有吃的。

【天意与人无厚薄】 指老天对人是公平的,没有厚薄之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旦夕:指早晨和晚上,比喻在很短的时间内。祸福:偏指祸。指人的祸患就如同风云变幻,说来就来,很难预测。

也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天有酒星,地有酒泉,人有酒缘】 指人饮酒是理所当然的,不应受到指责。

也作①天有酒星,地有酒泉,人有酒圣。

  ②天有酒星,地有酒泉,圣贤以酒为德。

【天有阴晴,地有旱涝】 地有时旱有时涝,天有时阴有时晴。比喻人的运气是会改变的。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 月亮有圆的时候也有缺的时候,天有阴的时候也有晴的时候。指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咎(jiù):祸害。上天赐予的机会若不加以利用,就会遭受祸害。

也作“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

【天助自助者】 老天只会帮助那些懂得靠自己力量立身处世的人。

【天子避醉汉】 皇帝也要避让喝醉酒的人。指不能与喝醉酒的人正面冲突。

也作①天子门下避醉人。

  ②天官避酒客。天官:天朝之官,泛指百官。酒客:喝醉酒的人。

【天子不差饿兵】 见“皇帝不差饿兵”。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 见“皇亲犯法,与庶民同罪”。

【天子过一日,贫子过一日】 贫子:指乞丐。指不论人的贵贱,总要过活。也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天子门下有贫亲】 见“皇帝也有草鞋亲”。

【天子无戏言】 指皇帝没有开玩笑的话。

也作“君无戏言”。

【天自有安排处】 指老天对任何事都会有它的安排。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外来的灾祸还可以避让,但自己做坏事害自己,不可解救。

也作“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天燥有变,人躁有祸】 天燥热就要下雨,人烦躁就会有灾祸。也作“天燥有雨,人躁有祸”。

【添粮不如减口】 多指过日子增加粮食不如减少吃闲饭的人见效。

【添钱买爱物】 舍得多花钱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好东西。

【添一物,添一累】 指添一样东西就会多一份辛劳。也指多一个孩子就会增加一份负担。

【添一只拳头四两力】 指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力量。

【田父可坐杀】 田父:农夫。农夫体格虽然健壮,但如果整天坐着不动,也会生病致死的。指多活动筋骨有益于健康。

【田鸡叫得哑,低田好稻把;田鸡叫得响,田里好牵桨】 田鸡:青蛙。牵桨:拉水。地里的青蛙叫声低哑时说明天气湿润,庄稼长得好;地里的青蛙叫声响亮则说明天气干燥,人们就得用车拉水往地里浇。

【田怕秋旱,人畏老贫】 畏:惧怕。庄稼怕秋季干旱没收成,人怕老来贫困没依靠。指老年贫困,自身无力改变。

也作①田怕秋旱,人怕老穷。

  ②为人最怕老来贫。

【田舍翁亦当积三斛麦】 田舍翁:农夫。亦:也。斛(hú):量器名,方形,口小底大,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连农夫也应当积存些麦子。常指每个人都应有些积蓄,以备急用。

【田是主人人是客】 旧时田地不断变换主人,人就像土地的过客一样。指田地财产都是人身外之物,不必过分看重。

【田要冬耕,儿要亲生】 指冬初翻耕土地,能使土质疏松,保墒灭虫,是保证农田丰产的基本措施,这和儿子要亲生的才能靠得住是一个道理。

也作“田要冬耕,崽要亲生”。

【田者累之头】 “田”字是“累”的头。指田产会给人带来劳累和赋税的麻烦。

【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见“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三冬:古代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一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段,三冬泛指冬季。甜美的言语,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会让人觉得温暖;伤人的恶语,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会使人觉得心寒。

也作①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界:佛教把众生所住的世界分为欲界、、无这三个层次。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指出家人超脱世俗,不介入人间的是非。

【跳进染缸,扯不出白布】 见“染坊铺出不得白”。

【贴人不富自家穷】 贴:贴补,给予财物上的帮助。指从财物上接济别人,富不了人家却穷了自己。

也作①贴他不发迹,落得自家穷。

  ②贴他不富,连我也穷。

  ③贴人不富,连自家都穷。

【铁板《尚书》,乱说《春秋》】 《尚书》:也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的编年体史书。指解《尚书》如铁板上钉钉子,意思不能随便更改,《春秋》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去阐释。

【铁杵可以磨成绣针】 杵(chǔ):舂米或捶衣用的铁棒。据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三记载:传说唐代诗人李白少年时,曾碰见一个老年妇女在磨一根铁杵。李白问她做什么用?回答说,要把铁杵磨成针。李白听了,受到感动激励,就用功学业,以后成为大诗人。只要肯下苦功,铁杵也能磨成细针。比喻只要能持久地下功夫,再难的事都能做成。

也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衙门: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比喻机关驻地虽然固定不动,官员的升降调免却像流水一样变化不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指部队的营房就像铁打的一样牢固不动,但士兵的流动却像流水一样变化不停。

【铁匠没样,边打边像】 铁匠打铁器没有供模仿的样品,靠经验和技巧,捶捶打打就制成了。比喻做事没有固定模式,边干边摸索,总会成功。

【铁怕落炉,人怕落套】 见“人怕落荡,铁怕落炉”。

【铁树开花,千年万载】 比喻有些事做成非常困难,就像铁树开花需要许多年。

【铁树也有花开日】 比喻再困难的事情也会有办成的可能。多用来鼓励人做事要有信心。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指听话要善于听取对方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明说的意思,就像听锣鼓要善于听它的节奏。

也作①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②听鼓听声,听话听音。

【听话听音,刨树刨根】 听人说话要领会对方内心真正的意图,就像刨树要刨根一样。比喻做事要善于抓住关键。

【听人劝,吃饱饭】 指虚心听从他人的规劝很有好处。

【听人劝,得一半】 指听从别人的劝告就能使自己有所受益。

【听书长智,看戏慌心】 旧时认为听说书可以汲取历史教训,增长才智,而戏剧多表现男女风情,看多了易使人误入歧途。

也作“听书长智,看戏乱心”。

【廷尉狱,平如砥;有钱生,无钱死】 廷尉:古代掌握刑狱的司法官。砥(dǐ):磨刀石。廷尉审理案件公平得就像磨刀石,有钱的人犯了死罪,可花钱免罪;无钱的人犯罪后,只有死路一条。讽刺旧时官府表面公平,实际上贪赃枉法。

【同胞兄弟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开】 见“千朵桃花一树生”。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相:互相。怜:同情,爱惜。指有相同疾病和相同忧患的人会互相怜惜,彼此救助。

也作①同疾相怜,同忧相救。

  ②同调相怜,同病相惜。

【同船过渡,皆是有缘】 旧时江湖朋友聚会时的套话。指大家既然能聚到一起,就都是有缘分的。

【同行是冤家】 指同一行业的人相互竞争,免不了要相互嫉妒,相互排挤,就和冤家一样。

【同居无异财】 同居:在一个大家庭生活。指在一个大家庭生活的人,分家时,每人所得的财产不应该不同。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相同的亮光能够照射在一起,性格爱好相近的人也自然会结合到一起。

【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 指一样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同山打鸟,见者都有份】 指同在一起做事,有好处大家都要分享。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应:感应。气:这里指志趣。指音调相同的声音能互相感应,志趣相投的人自然也会聚合到一起。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臭(xiù):气味。指思想情趣相通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兰花的香气一样让人陶醉。

【同行无疏伴】 结伴出行的人应相互照顾,不要彼此疏远。也作“同行不疏伴”。

【同姓为婚,其类不蕃】 蕃:同“繁”,兴旺繁多。指血缘相近的人结婚后,他们的后代不会兴旺繁盛。

【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膘:动物的肥肉。比喻相同的事情,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会不同。

【同在乾坤内,何须怨别离】 乾坤: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此处泛指天地。何须:没有必要。指人都在天地间生活,没有必要为离别而伤感埋怨。多用来安慰分别的人。

【铜头铁尾豆腐腰】 黄河上游多高山深谷,犹如铜铸的堤防,很少泛滥,人们称为“铜头”;中游地处平原,决堤后到处泛滥,故人们称为“豆腐腰”;下游则河道变窄,被称为“铁尾”。

【偷的锣儿敲不得】 比喻不是正大光明的事情,就只能偷偷摸摸地做,不能公开。

也作“偷来的锣鼓敲不得”。

【偷的爷钱没使处】 指从熟人熟地偷到的财物怕别人认出,不敢公开使用。

【偷得着不如偷不着】 指人的欲望很容易就得到满足的话,这种感觉不如经受折磨后才得到的满足令人陶醉。

【偷风不偷月】 指盗贼作案大多趁刮风天,以便能遮掩响声,而忌讳在月夜偷盗,怕暴露了身影足迹。

也作①偷雨不偷雪,偷风不偷月。

  ②偷风莫偷月,偷雨莫偷雪。

  ③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

【偷鸡猫儿到底不改性】 猫儿不会改掉偷食的本性。比喻坏习惯难改或坏人本性难移。

也作①偷食猫儿性不改。

  ②偷鸡猫儿性不改。

  ③偷腥猫儿旧性不改。

【偷驴偷马,不能欺人眼瞎】 指欺负眼睛看不见的残疾人比偷东西还要缺德。

【偷人胆失】 指做了亏心事的人,在人面前总免不了心虚胆怯。

【偷食瞒不得牙齿,做贼瞒不过乡里】 指做了坏事的人总会被周围的人知道。

【偷书不为贼】 旧指偷书来读不能作为贼来治罪。

也作“偷书不算贼”。

【头遍生,二遍熟,三遍四遍是师父】 见“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

【头醋不酸,二醋不酽】 酽(yàn):汁味浓厚。指酿出的醋如果头遍味不浓,二遍味就更淡了。比喻做事情起点不高,往后就越来越不行了。告诫人们做事有好的开头非常重要。

也作①头醋不酸,二醋不辣。

  ②头醋不酸,到底儿薄。

  ③头醋不酽彻底薄。

【头发像韭菜,割了还会生;脑袋像公鸡,砍掉还打鸣】 比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老百姓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就吃绿豆饭】 伏:伏天,指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共三十天(或四十天),分为头伏、二伏、三伏,每伏十天(二伏有时为二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指不同的时节要吃不同的饭。

【头回生,二回熟】 见“一回相见二回熟”。

【头嫁由亲,二嫁由身】 见“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头九暖,九九寒】 头九、九九:从冬至开始数九,共九个九,第一个是头九,最后一个是末九,即九九。指第一个“九”要是暖和,第九个“九”就会寒冷。

【头三脚难踢】 比喻凡事开头都难。

【头上有神明】 见“举头三尺有神明”。

【头头不了,账账不清】 开始时账面上没有结算清楚,以后就很难算清楚了。

【头有二毛好种桃,立不逾膝好种橘】 二毛:白发和黑发相杂,指进入中老年时期。立不逾膝:小孩站着只能达到大人的膝盖处,指年龄很小。老人种桃树,可以待吃桃子,小孩时种橘树,长大了才能吃到橘子。指桃树结果快,橘树结果慢。

【投亲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下店】 出远门投靠亲戚不如寻访朋友相助,到朋友家食宿不如住在旅店里自由自在。

也作“投亲不如落店”。

【投人须投大丈夫】 投靠人要投那些堂堂正正,对人热情大方的人。

【图官在乱世,觅富在荒年】 觅:寻求。指要想升官发财就要在乱世荒年找准时机。指乱世和灾年对投机的人有利。

【图人财者,不害其命】 指只是图谋别人财产的人,钱财到手后就不去害人性命。

【徒弟徒弟,先供使令,方才学艺】 旧指给人当徒弟都是先供人使唤,然后才学艺。

【屠人放下刀,立便成菩萨】 屠人:以屠宰为业的人。菩萨:泛指佛和某些神。指坏人在悔过之后也会有好的结果。

【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 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了,那里的人就全都成了亲近的熟人。

【土里求财,不用说话】 指农业生产只需勤奋耕作,不需多讲空话。

【土木之工,不可擅动】 建筑工程需要大量材料、工匠,因此不可轻易开工。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扶:扶持。人与人相互扶持就能成就大事,好比土夯实了就能打成墙。指要想成就大事,众人的协力扶持是非常重要的。

也作①土靠土成墙,人靠人成王。

  ②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

【兔儿不吃窝边草】 兔子不吃窝旁的草,以便掩护自己。比喻坏人不在自家附近干坏事,不侵犯周围人的利益,以便自己能安身立足。

也作①兔子不吃窝边草。

  ②兔子还不吃窝边草。

【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 比喻长期出门在外的人,无论景况怎样,最终还是眷恋故土。也比喻做事情想问题虽然绕了很多圈子,最终还是离不了根本。

也作“兔子转山坡,转来转去还得回老窝”。

【兔死因毛贵,龟亡为壳灵】 兔子被杀是因为兔毛贵重,乌龟被杀是因为龟壳占卜灵验。比喻人或事物常常因自身美好而招致灾祸。多比喻女子因其貌美而遭到伤害。

【兔子不急不咬人】 比喻温顺的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会拼死反抗。也作“兔子急了也咬人”。

【兔子多喒也驾不了辕】 多喒:任何时候。辕:大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兔子永远也不能驾辕拉车。比喻能力差或本质坏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担当重任。

【兔子还有三个窝】 窝:栖息地。比喻人应该有多方面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兔子跑起来好打,山鸡飞起来好打】 比喻人在受惊的时候最容易暴露弱点。

【推车抵壁,就得转弯】 车推得被墙壁顶住了,只得转弯。比喻办事行不通时,就应当改变思路,另谋出路。

【退后一步自然宽】 指遇到事情对人谦让会使自己更受人欢迎。

【退一步想,过十年看】 比喻分析问题要考虑全面,目光长远。

【屯不露是好屯,家不露是好家】 指做事要藏而不露,不要过分张扬。

【托人如托山】 指托付别人办事是非常郑重的事情。

【拖人下水,先打湿脚】 打湿脚:比喻犯小错误。指要想拉别人跟着自己干坏事,就必须先让他犯点错误。

【脱空到底终须败】 指说话办事不实在,最终总会败露的。

【驼背夹直,其人不活】 夹直:把驼背拉直。指强行纠正不能纠正的缺陷或采取过激的行动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告诫人们处理问题不能违背事物的规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