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风俗

东北春节习俗(东北春节民俗有哪些)

时间:2024-01-14 00:45:25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过年习俗」东北的年俗文化

东北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大年。东北人过大年独有的习俗,不是有这样一首民谣么,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二初三满街走。这里把至今还保留的东北春节习俗跟大家唠扯唠扯。

杀猪菜

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杀猪都要用酸菜和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 “杀猪菜”。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杀猪菜不怎么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

办年货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过年之前采购工作称为“办年货”。

年货一般包括鞭炮、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

粘豆包

黏豆包是一种满族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黏性的食品。目前仍是东北地区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天然冰箱)中保存过冬。制作方法是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捣成豆沙酱,放入细砂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波罗叶(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吃的时候可蘸白糖,吃其香甜黏;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贴春联、贴窗花、挂年画

过年家家都要贴对子(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养猪的要在猪圈上贴上“肥猪满圈”,粮囤子上要贴上“粮食满仓”,马车和拖拉机上要贴上“出入平安”的字样。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农历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夜饭

东北人过年最为讲究的要数大年三十(除夕夜)的年夜饭了,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家人团圆,欢聚一堂,有说有笑。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这四样菜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吃完年夜饭,开始吃冻梨、冻柿子。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冻秋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丝毫损伤。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三十饺子

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饺子包好煮好,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之后初一、初五、十五的早晨饭前也要要放爆竹。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就是拿红包红包。

破五、初六送穷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天要包饺子煮 “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正月十五上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三十不关灯、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三十晚上要彻夜亮灯,到正月十五前要挂红灯笼,一宿不关,意味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初一初二不扫地,好运财气都留住。“初五”一定吃饺子,也称“破五”,寓意将不吉利的事破坏,驱灾避邪。过年啃过猪爪,会“挠”出财运。

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民间流传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高跷和秧歌

高跷和秧歌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虽然城市中的表演已不再像往日那样红红火火,但一到过年还是会让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最大频率的曝光,生长在黑土地的人们那热辣豪爽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挥洒出来,让你体验到的不只是过年的喜庆,更多的还是来年的好兆头。

来源:DN辅导室

“正月十二”是什么节?牢记“3习俗,2禁忌”,财旺运旺人丁旺!

导语:正月十一“子婿日”,十二更讲究,牢记“3习俗,2禁忌”,财旺运旺人丁旺!

大家好,我是爱美食更爱生活的晓峰,“一餐一饭,心有所栖。柴米油盐,爱有所依。静看一树花开,慢享三餐四季。”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这过年过得就是年气、年味和年运,马上到正月十五了,这是年的又一个高潮期,正如民间所说“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一嚷喳喳,是指丈人请女婿的日子,也是常说的“子婿日”,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顺顺利利,那么正月十二是啥节日?又有啥讲究呢?

正月十二也是很重要的节日,是搭灯棚的日子,也是传说中老鼠过节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就正式准备元宵节的各项事宜,因此要牢记“3习俗,2禁忌”,财旺运旺人丁旺!!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习俗】

习俗一:喝糊糊

糊糊是北方人的叫法,也叫糊涂,主要是用玉米所做,也叫玉米糊糊,很多人吃不惯也可以喝疙瘩汤。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过节,这一天吃了面糊糊,可以糊住老鼠的嘴,让老鼠不能张口吃东西,寓意新的一年财旺运旺人丁旺!

习俗二:点丁日

在正月,人们喜欢用谐音梗,而灯谐音“丁”,正月十一迎婿日,也是添丁日,正是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准备花灯,而正月十二搭灯台,开始准备点灯,所以也叫“点丁日”,这是因为元宵节前,正月十二要提前结灯挂彩,搭棚点灯,庆祝团圆,而“灯”与“丁”谐音,寓意添人进口,人财运三旺。

习俗三:烤火节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异常寒冷,所以正月十二有过“烤火节”的习俗。一般是指傍晚,家人们用柏树枝堆在家门口,点燃后围在一起烤火,这是因为柏树枝油性大,火势旺,寓意喜庆吉祥。

【二禁忌】

禁忌一:浪费粮食,正月十二不准浪费粮食,一个是为了节约,第二因为这一天是老鼠的节日,目的是不让老鼠吃到,加快老鼠的繁殖,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富裕。

禁忌二:动剪刀,正月十二是老鼠节,老鼠迎,如果动剪刀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很像老鼠吃东西的动静,因此这一天清早,家里的主妇就会用红布把剪刀藏起来,寓意一年都安宁,不会有老鼠叨扰。

正月里的禁忌和风俗习惯有很多,有人认为是迷信,但是老传统不能丢,这样才显得更加的有年味,节日气氛才会更加的浓烈,正月十一“子婿日”,十二更讲究,牢记“3习俗,2禁忌”,财旺运旺人丁旺!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东北风俗介绍

东北地区是一个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极为丰厚的地方。在东北的年节传统中,人们在腊八之后开始杀猪宰鸡,将猪肉切成块并冻起来,为新的一年备好食物;过年时将酸菜、肥肉和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被称为“杀猪菜”。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人们一定要吃饺子,并将硬币、花生或果仁包进饺子里,传说谁吃到这样的饺子,便会在新的一年里幸运连连。此外,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红灯笼,尤其在大年三十晚上,灯笼要保持通明一整晚,寓意着益寿延年的美好祝愿。

杀猪菜

除了饮食习俗之外,东北人还有许多传统项目,如高跷和秧歌表演,向来是东北人们的挚爱。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地理辽阔,文化形态也多元。在古代,东北地区曾经经历了多个民族的治理,如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族等四大古族,若干个原始部族的融合和迁徙,为形成今天的东北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历史悠久的东北地区,留下无数文化遗址和历史遗迹,见证着东北闻名遐迩的人文和自然之美。

扭秧歌

东北风俗介绍

东北地区是一个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极为丰厚的地方。在东北的年节传统中,人们在腊八之后开始杀猪宰鸡,将猪肉切成块并冻起来,为新的一年备好食物;过年时将酸菜、肥肉和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被称为“杀猪菜”。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人们一定要吃饺子,并将硬币、花生或果仁包进饺子里,传说谁吃到这样的饺子,便会在新的一年里幸运连连。此外,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红灯笼,尤其在大年三十晚上,灯笼要保持通明一整晚,寓意着益寿延年的美好祝愿。

杀猪菜

除了饮食习俗之外,东北人还有许多传统项目,如高跷和秧歌表演,向来是东北人们的挚爱。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地理辽阔,文化形态也多元。在古代,东北地区曾经经历了多个民族的治理,如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族等四大古族,若干个原始部族的融合和迁徙,为形成今天的东北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历史悠久的东北地区,留下无数文化遗址和历史遗迹,见证着东北闻名遐迩的人文和自然之美。

扭秧歌

春节的7个晚上|东北年俗的生长与消融

小年夜,买了一堆烟花爆竹,带儿子去河面放掉。梅河汇入辉发河后已是一条江的身量,冰面阔大空旷,满目皆白,正是放烟花的绝好舞台。儿子自然欢呼雀跃。

对在上海长大的孩子,算是他父亲的老家——这个叫“梅河口”的小城市所能给的一种“福利”吧。

可是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似乎在减少。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就我自己的感觉,在梅河口,似乎现在大部分人家过年时买的鞭炮并不比三十年前多——当然会贵得多,却与物质丰富的进程不太同步。一个显然的指标,是售卖烟花爆竹的店面越来越少,以至于与老家的中学同学聚会时,席上会有人求问哪里才能买到烟花。即使买了,找到合适的地方燃放,在春节冬夜突破重重寒冷求一时之乐,也变得益发困难。放烟花作为一种年关娱乐的地位与神奇魅力,早已淡化了。

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曾经大概算全国最大公约数。连这也愈发淡了,可以想见那些更具地域特性的春节习俗,少不得要接受年岁的考验与洗礼。

我小时候,1980年代吧,到别人家串门,很多人家里某面墙上有祭拜专用的一块空间。摆放的物件五花八门,祖宗牌位,神灵画像……通常香烟缭绕,光线不足,充溢晦暗的神秘感。春节期间,照例还有供果糕点,讲究一点的,糕点都按了红点。说也奇怪,即使在物质那么匮乏的年代,也很少听说有小孩子偷吃供果的事件。想必是那神秘的威仪,确实深种到了所有人心中。

如今普通人家已经少有这样专门的空间。即使有家中祭拜需求,也都大为克制,甚至近乎敷衍。反正以我所见,作为一种曾经相当普遍的习俗,这个祭拜空间是在年岁中慢慢消融了。

有消融就有生长。私人空间消融的,转而在具有某种公共性的空间生长出来。怪力乱神的需求在萨满传统十足的东北是永远不会真正式微的。河边山边,一种曾经在特别年代被肃清的名叫“小庙”的微型建筑,从无到有到遍地开花,似乎不过用了十几年时间。

如果说有一种春节消耗品在这几十年中始终在增长,我首先想到的会是黄纸。春节期间,几乎每家小商店门口的黄纸都摆成小山,在有些街道两边更是显得壮观。黄纸经过焚烧,在另一个世界就注入了流通体系,灌注了对先人的情义与关心,盛而不衰。然则何以家庭中的祭祀空间会消融,烧纸却日渐茁壮?恐怕人人心里还是觉得,烧纸送钱更实惠更直接一些。

在这一点上,功利性占据了主导。谁能不遇到些不顺当的事儿呢?难免会有些狐疑,转而有了寄托和指望。一位亲戚就非常肯定地说,在得了新冠难受几天后,她忽然想到有两年没去给父亲烧纸了。挣扎着去烧了些,回家后什么症状都当即消失。

各地的年俗,主要分两种,一是禁忌,二是偏好,遍及娱乐、饮食……诸多领域。

东北的年俗讲究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把“扫帚星”引来,招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扫走运气而破财。 再有正月里不剃头,会“克死舅舅”。其实也不全是东北风俗,很多北方地区都有。到今天,目力所及,这些禁忌在有老人的家庭或许还比较严格地被遵守,但年轻人的小家小户,就很难说了。

至于饮食偏好与习俗,就更加如此。街上依旧有卖冻梨冻柿子的,但买回家经常没多大市场。各种经典的东北小吃,“粘火勺”“苏耗子”“粘豆包”之类,早就日常,不再是春节期间的食物。“杀猪菜”曾经是传统东北年夜饭的代表,如今因为随时能吃到,反而与春节尤其疏离起来。

与杀猪菜相近境遇的是秧歌。1980年代时,春节期间最值得期盼的就是秧歌队的到访,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但在现在,扭秧歌越来越回归到一种日常的文艺娱乐项目,在气候宜人的公园中稳定生长,结果是它反而离春节越来越远——当然还不至于消失。

东北之外的人,甚至相当多东北本地人,常忽视东北文化风俗元素来源的多元性。东北有自己的悠久文化与历史,但它却不存在于当代东北人的大脑里。比如我老家梅河口市,曾经是盛京围场总管衙门治所,类似一个娱乐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机构。从梅河口向南不远就是柳条边。向北呢?莫非是一片无人区吗?在《帝国之裘》一书中,作者就此提出了疑问,并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即使在柳条边存在的日子里,吉林以北的东北也并非无人之地。

短短一百多年间,东北骤然膨胀,土著与外来者的文化一起融入了当代东北的风俗文化中。融合如此顺畅,如今东北文化中一些代表性名词,已经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它的来历。比如嘎拉哈、酸菜白肉……汉族人和朝鲜族人都做自己的辣白菜与冷面,味道近似却又分明。

东北文化是年轻的,并且仍在继续生长。地方特色文化和风俗的消融在中国是普遍现象。只不过,当经济发达区域民间保存地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多年来经济发展乏力的东北,却逐步成为某种“文化落后”的标靶,很少有东北人会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感到担忧。希望这仅仅是无意识下的无畏,而非无谓吧。

无论如何,总有一些在真实生活中缺乏土壤的年俗会逐步消融,能保留下来的年俗都是生命力强韧的。也有一些新的年俗会生长出来。但新的是不是一定好呢?也不见得。有一种“新年俗”肯定是全国都有的,那就是在年夜饭的桌子上,统统低头,翻看自己的手机。

海报设计 白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