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孔子代表作(孔子代表作有哪些)

时间:2024-01-15 15:51:01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品味儒学经典——《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其主张“性善论”和“德治”,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和治国思想,为“四书”之一。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赏析10则《孟子》中的经典名句,读懂儒家智慧,学会处世之道。

0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02.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03.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是孟子批判农家学说的话。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贤者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即国君及在上位的人应当同农民一道种田,才能吃饭;自己煮饭,同时管理国事。孟子反对这种观点,揭露了这种观点的许多荒谬可笑之处,阐明其事实上的不可能,从而正面阐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合理性。

0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个人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修养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目标,恒心恒德,才算是大丈夫。富贵也好,贫贱也罢,都不能改变理想和节操,这才是大丈夫。

0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认为,开口闭口都非议“礼”和“义”的人,就是所谓的自暴;自身不能坚守“仁”的信念、遵循“义”的规范,就是所说的自弃。这个提法和我们今天的“自暴自弃”有所不同,但是都不脱离与理想、志向、情趣的关系。

0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一个人应该性格内敛、品德谦虚才好。爱好仁德的人,有志于修养德行的人,绝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那种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只要有一丁点收获,就开始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孟子对这种人非常不满,极力讽刺他们。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们努力学习,昼夜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唯善是从,谦虚谨慎。孟子对他们这一类人是崇敬的。

07.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这是孟子告诫人言人之恶,必遗后患的道理。就常情而论,一个人有不良之行,是不喜欢别人背后议论的,报复就是必然的了。庄子说:“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就是这个道理。

08.友也者,友其德也。

这是孟子的话。他认为交友之道,贵在结交其德。因此交友时就不应考虑对方的权势,而应该考虑对方的品德,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古人认为朋友是五伦之一,是家庭之外重要的人际关系。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所以古人讲“以友辅仁”,是说朋友是来辅助自己的仁德的。所以以天子身份友匹夫而不为屈尊,以匹夫身份友天子而不叫僭越。

0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所说的“三乐”,是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种乐趣,均是“为人之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为做有“一身正气”之人之乐,一为做人师之乐。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为人师之乐,更是人生中一种深层次的快乐。他认为君子的这三种人生乐趣,超过于称王于天下的乐趣。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传统儒家的修身思想。历史上,中国的士大夫经常以此自励,要求从自己做起,努力寻求内心的美善,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而弘扬仁义于天下,使天下人受益。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熠熠闪光的人格,引领着新时代的读书人去寻求人格的完善。

结语

《孟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名著,也是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极高的文学价值,几千年来依然拥有无尽的魅力。

《孟子》: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儒家学派代表作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善本,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流传较少的古籍,具有较强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百部经典”系列短视频,以活泼轻快的短视频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作品《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左传》等进行精准而生动的解读。视频拟选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最古老或最经典的版本,以通俗、凝练的语言介绍文本、点化要义,穿插演绎典籍故事,适时展现善本书页、精美插画,在阐释经典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八集《孟子》梳理了全书从问世到被奉为经典而代代相传的过程,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注释善本。同时,结合孟子讲学设教、游说诸侯、归老著书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强烈的现实关怀。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国君要实行仁政

孟子的思想非常丰富,主要是仁政思想,其基础是性善论。这样的思想,主要的对象,是当时的君主,希望由君主实行这样的思想。在仁政思想中,包括民本思想,即对民众的重视和爱护,君主离不了民,要用仁政来得民心,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拥护,这样的君主才能在与其它的诸侯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还包括对君主及官吏的批判的思想,即认为现实的政治搞得不好,使民众处于饥贫状态之中,责任是在君主与官吏身上。要把政治搞好,希望只有寄托在君主和官吏身上,而君主是主导性人物。

主张仁政

仁由孔子提出,所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也可说是仁的政治。但孔子又提出德治的主张,如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与之不同,不仅更加具体,而且内容也有改变。仁政,以仁义治国

义高于利。治国君主的原则之一。

他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反言之,上下交行义则国得利矣。

以仁义为政治的基础。他所理解的仁义是这样的: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这样的仁义有什么作用: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

天下平,是他的政治的理想状态,什么是天下平,以天下平为目标的政治思想,有什么意义?没有说明,但我们可以推想:天下平对谁有好处,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天下平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什么关系?

孟子的第一段就提出了仁义,认为如想治理好国家,只能靠仁义: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在万乘之国中,大夫有千乘之财富,在千乘之国中,大夫有百乘之财富,他们的财富不可说不多了)。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从君主到大夫再到士庶人,如果大家都只讲利,而不讲仁义,则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所以一定要将仁义放在首要的地位上,不能利字当头,不顾一切地为自己捞取利益。这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的一个出发点。如果大家都讲仁义了,作为臣子,就不会不顾其君父,所以对于一国的君主来说,应该带头讲仁义,而不要带头讲利,否则,不知哪一天会被臣下所杀掉呢。

孟子讲的仁政,完全是为君主考虑的。但也会为民众带来利益。

梁惠王上,王欲行之(指行仁政),则何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王如果要行仁政,为何不从根本上着手呢:每家给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周种上桑树,这样的话,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穿上丝衣了。每家可以养上鸡狗猪等等的家畜,不失去饲养它们的时节,这样的话,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有肉吃了。每家人还给一百亩的土地进行耕种,而且国家不要妨碍他们按时节进行生产,这样的话,八口之家,就可以吃饱饭了。然后再办好各种学校,让民众懂得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这样的话,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会得到养老,而不会再干笨重的体力活了。如果能让老人有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饥不寒,而君主还不能称王于天下,哪是不会有的。

当时的诸侯们,都想扩大自己的国土,增加自己国家的人口与财富,也就是说,只想着利,而不顾仁义,为了获得现实的利益,他们相信武力兼并,相信通过战争来打败竞争者。所以,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并不得到他们的认同,像齐宣王那样,当孟子说仁政的好处时,也会有所感动,但真要他们实行起来,就没有积极性了,找了很多借口,认为仁政好是好,但在现实中,无法真正实现。

与民同乐,治国君主原则之二。

他说: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否则就是君主乐而民欲与之偕亡。

又说:独乐乐,与人乐乐,少乐乐,与众乐乐,后一乐字均是音乐之乐。要求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言: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本质上是以天下为重,而不是以君主个人为重。

还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后来有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即由此而来,可知这也是名言了。从历史上看,有此自觉性的,以臣为多,君主则很少。历代的忠臣义士,仁人志士,都是有此种自觉的,而君主则少见。

对待人民的态度:民贵君轻,治国原则之三

仁政虽然要有君主来实施,但君主不可脱离人民,天下要以人民为基础,所以孟子强调君主对待人民,不可残暴,不可歧视,这就是民贵君轻的思想。

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离娄上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離娄上圹同旷,旷野。

关键是得民心,而办法是: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如此一来人民才会归你的仁,否则仁政只能是空谈。什么是“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安定的生活,和一定的生产资料,作为国家和君主,则要给与他们,满足他们,而人民所不欢迎的是横征暴敛和战争。这两方面又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横征暴敛,和经常战争,就必定破坏安定的生活,侵犯人民的生产资料及私有财产。在君主专制的社会里,人民的生活好坏,实际上是由君主及其官僚机构决定的,所以君主及官僚们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实行。但人民并非完全毫无作为的,中国历史上的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就是证明。这就是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必然的规律。比较明白的思想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针对君主而设计的,因为只有君主实行一种好的政治,才能使民众的生活有所改善,最终就能使天下的政治得以改善。在这样的思想里,君主是主导者,而民众则是根本的力量。谁得到了天下的民心,谁就可以称王于天下。所以,在孟子的仁政思想里,有民本思想

要重视民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田野之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乎,是说得到某种人的支持或信任,得到民众的支持就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就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就可以做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由天子重新任命诸侯)。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如果祭祀的礼数都做到了,却有旱灾水灾等,就要变置诸侯)。

即按孟子的思想看来,民的地位最为贵,社稷次之,社稷指诸侯的国家,君主是个人,最为轻。这一段话只说到诸侯若危害社稷,就要变置他,而未说到天子如果危害天下,应该怎么办,这就是孟子的革命思想。

让民富裕。治国君主原则之四。

他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意其中包括对人民的教育: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上学校,是普及到每一个村庄的。通过这种教育使民知礼义廉耻,所谓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又说:不能使民有饥色,野有饿莩,造成如此结果的,是治国的君主,是他率兽而食人,即对民众过分的剥夺,君主过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生活,而民如此,是君主使民饥而死也。

又说:不是小恩小惠,而是普遍的,今语就是制度性的。:惠而不知为政,……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仁政的经济基础

孟子也明白,只讲仁义,还是不够的,必须有相配套的经济措施。这方面他的办法是: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这是公私兼顾的经济制度,私人有自己的土地,同时还要为公家生产出力。而且是先公后私。他认为,如果人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同时公即国家也有财产,则公家与私人的利益就可兼顾,再加上君主自上而下的仁义政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仁义行为,就可保证天下的政治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了。

他还认为,仁义与经济相比,经济是前提,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滕文公上

经界,就是土地的分界,经界表示土地与个人的所有权,这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不可搞乱了,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在政治上就会导致暴君与污吏。如果保证私人与公家的土地财产界限明确,任何人不得随意模糊这种界限,也就不会产生贪污与贫富差距,社会才有公平可言。仁义也才有基础可言。如果经济上没有公平可言,仁义是没有人听的,就落实不了,是空言。

不与民争利。治国君主原则之五。

他说:文王之囿,与民同之,君主之囿如果不与民同之,就是与民争利,民就不满了。

不与民争利,一个体现,就是君主不能荒淫奢侈,不能纵欲。因为有限的资源,君主若纵欲而奢侈,所能享受者必少,从经济学上说,就是与民争利。但实际上君主与掌权者往往是这样纵欲而奢侈的,因此总是造成民众生活的困难。孟子说:

又说:师行而粮食……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还说:好货与好色。王说我有毛病,好货和好色,不能行仁政。孟子说,不要紧,古代先王也是好货和好色的。只是要知道:不能只顾自己好货好色,而与天下民众同之,使他们都能有货有色。有货,富裕也。有色,所谓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也。

又说: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禁止民入其中,成为专供君主田猎的场所)。九一之税,九分抽一,轻税也。世禄,保证仕者世代承袭,这并不好。关市,关口与市场。讥,稽查。征,征税。稽查者,查看有无违法经营者,或曰破坏市场秩序者。这都是不与民争利,也是使民富裕的好方法。

又说:暴君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因此要得其民,得其心,方法就是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因此不能与民争利。

又说:君不行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

因此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利诚乱之始也,不求利则不会乱,司马迁反对言义,因为孔子罕言利。但是孔子并非绝不言利,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放于利而行,多怨。

小人只懂得利,君子则不仅懂得利,而且懂得义,不是只知道义而不知道利。

只是罕言利。对于利,不可不言,也不可多言,在于适当。司马迁的说法,似乎孔子只言利,而于利丝毫不讲,这种理解有误。

孟子似乎也不讲利,比如孟子第一篇梁惠王篇的开头就说: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各种人为了自己的利,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孟子接着说:

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管好用好手下的官吏。治国君主原则之六。

不行则罢之或惩罚之。

使用专门人才,不能用君主意志干涉他。

反对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有司莫以告,即对上隐瞒疫情,如。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事故死了人,也不通告,甚至隐瞒,都是此类。孟子说,你对民如此,对你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出乎尔者反乎尔也,即到了你要民出力的时候,民不为民你出力,让你失败得更快。如伊拉克。

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中间还有未雨绸缪之语。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这又叫做,自暴自弃。非礼义,是自暴。不能居仁由义,是自弃。伊拉克是这样。

尊贤使能,俟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这是使用贤能以为官吏。这是封建时代的思想,今天不能指望官吏的贤能,只能靠法律限制约束他们。

国君进贤……可不慎与。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国人皆曰不可,国人皆曰可杀。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立乎人之本朝而不道不行,耻也。

何谓尊贤:“天下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245:何谓养贤。以尧对舜为例。这是强调士的高地位,对于国家天下的重要作用。

仁政可使国家强大。其效果如下: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仁者无敌。伊拉克是一例证,暴君之下民不与之。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以苗为喻,有名句: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其若是,孰能御之。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要按让民富裕的原则行就可。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从经济上说,就是富民政策。让民有产业,能温饱。今天说就是小康。

仁政谁都能做到,是有可行性的。

孟子也说明了这样的仁政完全是可行的,现实中的君主们不实行,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以上所说的仁政并非玄妙艰难的事,君主若愿意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没有做到,则表示君主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没有能力做到。

根本原因是人的爱心(同情心),对牛羊有爱心,这是仁政的基础,但要推广此爱心,对全体民众都用此爱心。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仁义是政治的基础。但问题是,人人不亲其亲,不长其长时,应怎么办?也就是说,人们不仁不义时,天下混乱时,如何的方法办法使之恢复天下平的状态。

他的办法是从君主自身做起,具体而言就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这是说从自身开始行仁义,并将仁义推广到所有的人,这样就可得人心,所以说天下可运于掌。引用了诗经的话,意思是说,从自己的妻子开始行仁义,逐步地再用于兄弟,即家族内,然后逐步地推广,最后就可以御家御邦,也就是治家治国。这样的政治思想。所谓的恩,就是自己的仁义之心仁义之举,所谓的推恩,就是将这种基于仁义的恩推广到天下,推广到所有人身上。这样做了,就是仁政,就是可得天下的仁政。君主这样做,在于能得人心,使民众都自觉地归顺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在战国时期,即诸强竞争的条件下,实现得天下的目的。

另一方面,人们都不行仁义,君主如果带头行仁义,又可起到表率作用,使人们都从不仁不义的状态下,恢复到仁义的状态,于是就可实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的政治理想局面。

孟子说: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梁惠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对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梁惠王上。

孟子批评当时的君主之所以不能称王于天下,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根本不想去做,而真要做的话,实际是非常容易的,就象为长者折枝一样地简单容易。这是孟子的想法。也就是说,只要君主象上面所说的那样,给民众以实际的好处,让民众过上好日子,则天下的民众就会一齐来归顺了,他是这样形容的: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意思是说:当今的君主(即牧人者),都是嗜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嗜杀人的行仁政的君主,给民众以好生活的话,对这样的君主,天下的民众,都伸着脖子盼望着他的出现,如果这样的君主真的出现了,则天下的民众前来归顺,就象水向下流一样,是谁都堵不住的。如果天下的民众都来归顺了,不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吗。

又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

又说明了仁政的性质:

第一,君主之政,不是之政,这是必须注意的。由君主来行之,由他出于仁爱之心来行之。这是古代思想的局限,不可能想到不要君主,走向共和,全民共和,政治。这是古代想不到的。从今天看,许多人最多也只有仁政思想而已,还未达到政治的程度。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如便民措施,为民做几件实事之类即是。为民做一切事,而不应只是几件事,为民做事是必须的,不是施舍的。你不是古代的君主或官吏,而应是人民的公仆,为民做事乃其义务,现在为民做几件事,好象成了施舍。就是这种仁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仁政思想是落后于时代的。在古代社会中,是进步的,在现代社会中,是落后的。这一点必须认清。

第二,仁政的前提是,君主的自觉和主动,一切决定于君主。如果君主不自觉,不主动,毫无办法,所以他做一点,民众就感到是皇恩浩荡了,他要不自觉,谁也管不了他。而这种自觉是没有基础的,历史上看,很少有君主能有这种自觉。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更不能指望治国者的这种自觉,而只能用一种高于治权的法权来约束他,强迫他,防范他。这就与性善论和性恶论有关了。期望君主自觉的,是性善论,不指望他们能自觉的,是性恶论。所以要法制和法治,就是以性恶论为前提的。

第三,基于前二点,仁政的虚幻性。没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民众不能相信这种说法,更不要被这种说法所欺骗。只能用民权来限制君权。体现民权者,是一国最高法律宪法。也就是要实行宪政,而不要君主政治。宪政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谁都不能高于它,只能服从于它。而宪法的根本精神,是体现民权,维护民权,保障民众每个人的权利,限制行,司法权等。因此,仁政虽然是古代社会中的进步思想,却是现代社会的落后思想,在古代社会中没有现实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中,更没有,且根本是不必要的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