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祖甲(祖甲是妇好的儿子吗)

时间:2024-01-24 02:05:47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商王朝君主简介——祖甲

祖甲是商汤的曾孙、太戊的儿子,是商朝的第二十一任君王。他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改革政策,整顿政治,发展经济,使商朝的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据《史记》记载,祖甲在位期间,致力于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调整了官制和法制,使政治体制更加稳定。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如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鼓励手工业发展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此外,祖甲还扩建了商朝的祭祀场所,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在宗教方面,祖甲继承了太戊的传统,重视人民的信仰和思想教育,支持学术研究,为商朝的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

然而,《左传》中却有不同的记载。《左传》中称祖甲在位期间曾进行过改革。他修改了官制和法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他还推行了更为激进和全面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

关于祖甲在位的时间也有不同的说法。《史记》中未明确祖甲在位时间的长短,《左传》则记载他在位九年,《竹书纪年》也持此看.法。但在《资治通鉴》中则有不同的记载,称祖甲在位仅八年。

总之,商朝帝王祖甲是一位有着重要贡献的君王。他努力整顿政治、发展经济、扩建祭祀场所、加强文化交流和重视人民信仰等方面的工作,为商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关于他的在位时间存在争议,但他的地位和贡献仍然不可忽视。

祖甲之后的继承者是他的儿子廪辛,是为商朝的第二十二任君王。廪辛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改革政策,整顿政治,发展经济,使商朝的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除了廪辛之外,祖甲还有许多子孙担任过商朝的君王,如中丁、外壬等。这些君王们虽然各自的贡献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为商朝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商朝帝王祖甲是商朝历史上的重要君王之一,他对商朝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注重整顿政治、发展经济、扩建祭祀场所、加强文化交流和重视人民信仰等方面的工作,为商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关于他的在位时间存在争议,但他的地位和贡献仍然不可忽视。

三千年前,妇好与“司母戊大方鼎”女主的宫斗,谁笑到最后

“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是商王武丁第一个王后妇妌的随葬品,“戊”是妇妌的庙号。重量是“司母戊鼎”七分之一的“司母辛鼎”,是武丁第三个王后妇好的随葬品,“辛”是妇好的庙号。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故事可以花枝招展,今天来说说华夏第一“女战神”妇好背后的宫斗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妇好是被甲骨文记载的第一位女统帅,也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封地的王后,她的名字总是和武丁同时出现在史料中被万世敬仰。可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宫斗剧中,妇好却输给了“司母戊鼎”的女主妇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商朝实施一夫一妻制度,商王武丁先后共娶过三个王后,这三个王后都对武丁的事业有过巨大的贡献。妇好是武丁在前两位妻子去世后续弦的最后一位王后。武丁是个尊重老婆的好男人,原配妻子妇妌在武丁初期同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如果说妇好是武丁时期的“国防部长”掌握兵权,那么妇妌就相当于“财政部长”和“农业部长”掌握钱财和农耕。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在武丁的后宫中,妇好和妇妌两位王后到底谁地位和威望更高一筹?

从入宫时间来说,妇妌远远早于妇好。妇妌是武丁的原配嫡妻,是武丁在青春年少时候的配偶,是第一个王后,可惜早早去世了。而妇好是武丁的最后一个正妻,是武丁在位59年中后期的配偶,也是最后一位王后。夫妻始终是原配的好,如果妇妌还活着,妇好连当王后的机会都没有。

从娘家背景来说,妇妌比妇好高贵多了。妇妌是井方国的公主,井方国是世袭的诸侯国,也是商朝北部的屏障,是有权利参加商朝历代先王祭祀典礼的少数方国之一。而妇好虽然也可能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公主,但是实力肯定无法和井方国相比。可见妇妌的后台远远高于妇好。

图片来自网络

从接班人来看,妇妌的儿子是首任太子。子凭贵母,武丁最先把妇妌的孩子孝己立为太子。可惜妇妌死后,妇好当了王后风头正盛,不断在武丁面前说太子孝己的坏话,希望能废黜放逐孝己改立自己的儿子。武丁也慢慢冷落太子,导致孝己因失宠忧郁而死,妇好的儿子祖甲成功登上了太子位,最后顺利成为下一任商王。

从墓葬规模来看,妇妌墓的体积是妇好墓的四倍多。妇妌墓在王陵区能陪葬先王,墓中有一条墓道。而妇好墓只能在宗庙区不能陪葬先王,墓中没有墓道。妇妌的随葬品“司母戊鼎”比妇好的随葬品“司母辛鼎”重七倍多。可见妇妌墓的规制比妇好墓要高出许多。妇好生前宫斗为儿子赢得太子位,却没有为自己赢得身后陪葬的权力。

图片来自网络

对比到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武丁也许对给自己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妇好其实是有愧疚的,既然妇好没有机会和自己合葬在一起,那只好把她的灵魂嫁给自己的三位先祖,免得她的灵魂无所依托。他赐给妇好封地也许一定程度是为了弥补,让她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个小小王国,不至于太大的落差。

不管三千年前商王朝宫斗如何激烈,总的来说,妇好虽然在当时输给了妇妌,但是却成为历史上最后的赢家,她的儿子祖甲成为商王,此后所有后世的商王都是她的儿子孙子和重孙,她成为了后世商王朝的直系先妣第一个享受祭祀,最重要的是,她的名字能够永远和商王武丁并列在一起,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永不坠落。而妇妌的名字只能出现在“司母戊大方鼎”的铭文中,这就够了。

中国最早的祭祀“天坛”在淄博高青,这座考古遗址揭开了“齐哀公烹于鼎”之谜?

山东淄博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的发现,把高青与齐国早期政治中心以及百家宗师姜太公联系在一起,遗址中出土的系列精美文物,昭示了早齐文化的灿烂。可以说,陈庄西周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21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遗址的发现对解读齐国早期权力中心及首任国君姜太公等方面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高青陈庄西周遗址

陈庄西周遗址先后被中国社科院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和“2009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填补了国内和省内考古多项空白,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最早的“天坛”

考古界认为,陈庄遗址的发现,具有五个重大价值:“山东第一次发现西周早期城址”“第一次发现西周的贵族墓葬”“第一次发现西周的祭坛”“第一次发现与姜太公直接相关的铭文铜器”“第一次发现西周早期的刻辞卜甲”。

尤其是九层夯土台基的祭坛,或许是中国最早甚至是唯一的天坛遗址。据考古专家介绍,陈庄遗址编号为 TJ2 的夯土台基从平面看中心是圆圈,其外是方圈,方卷外是由多个形状不同的圈环环相套,可称为环丘。环,通还,在《诗·齐风》中“还”与“营”通用,环丘即晏婴所说的“先君太公筑营之丘”的营丘。而九层颜色深浅不同的花土夯筑而成,象征天有九层,即古人所谓“九天”“九重天”。屈原《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说文》:“圜,天体也。”由此可证陈庄的夯土台基实为天体的模型,其功能是用来祭天。战国以后称为曩丘,明代以后称为天坛。

陈庄遗址

众多考古专家在论证陈庄遗址“天坛”中论证:其一,夯土台基是由九层颜色深浅不同的花土夯筑而成。这是经过对台基解剖后得出的结论。

其二,据专家介绍,高青陈庄的夯士台基的形制独特和结构复杂,不仅表现在平面上的多个圈环环相套和剖面上的九层颜色不同的夯士堆积。还表现在“中心小圆圈的正下方又挖一个方形坑,打破了台基起建的黄沙面地面,内埋置一具小动物骨架”。又表现在“中心的小圆卷及外套的方形皆是在长方形的夯筑土台上挖浅坑,再填土夯筑而成。”

其三,殷人重帝不重天,周人重帝更重天。祭天是周人的发明创造。据《书·召诰》记载,召公营洛邑时的一项工程叫做“攻位”。位,就是坛位,攻,就是作。从三月庚戌到甲寅只用了五天就“位成”,即建成了“坛位”。然后周公到洛邑来“用牲干郊”。郊,就是祭天。次日又“社于新邑”。社,就是祭社。可见“攻位”就是建造祭天祭社的坛位。

陈庄遗址证明姜子牙确有其人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王朝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学家以周平王东迁历史事件,迁都前称为“西周”,迁都后称为“东周”。

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据不完全统计,西周初期的诸侯国多达上百个。西周时期实力比较大的诸侯国有晋、燕、齐、楚、卫等,而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被分封到齐王,建立齐国,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之前出现断层,也就是说,这之前的历史年代记录均不准确,尽管后来有了国家组织上百位专家考证出版《夏商周断代工程》,但这一研究结果遭到了更多专家的质疑。

根据齐国年代计算,姜子牙活了139岁,而其后代诸君也都是活了上百岁,七八十岁,这在当时仅有三十岁左右平均年龄的周朝来说,显得太突兀,不太可能,由此有不少专家质疑姜子牙的存在。

带有“丰啓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铭文的铜觥

丰啓作厥祖甲齐公

尽管年代有待考证,但陈庄遗址文物的发现,却证明了姜子牙的存在。据介绍,陈庄遗址出土西周时期的墓葬9座,经过清理多为一棺一椁,其中M27号墓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中,M27墓圹长约6米,宽约3.7米,深8.2米。棺椁保存的相对比较好,清理出铜鼎、簋、觚、爵、甗、尊、卣、盉、盘等,陶鬲、罐,以及少量玉器和饰品。而在M18号墓中出土铜器多为残片,其中铜鼎、卣、簋、觥、甗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等内容的铭文。

“齐公”铭文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第一次发现,对研究齐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该遗址还出有一件残存刻辞的周代卜甲残片在墓葬中出土100多件极高价值的文物,而“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的发现,证明齐国初都营丘及姜太公可能真实存在。

“天坛”揭开“烹齐哀公于鼎之谜”?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据史料记载,齐国第五代国君齐哀公因纪国告密,被当时的周夷王烹煮了。这在历史上,简直是惊天大事,由此也给齐国带来了内乱。齐胡公吕静继位,为防纪国暗算,迁都薄姑,但此举引发齐人不满,齐哀公同母弟吕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自立为君,是为齐献公。齐献公将齐胡公诸子尽数驱逐出齐国,并将都城由薄姑迁回营丘,扩建都城并改名临淄。

那么,周夷王为什么要烹齐哀公?纪国国君告密的内容是什么?对于这些事情,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在陈庄遗址出土的50余件青铜器中,10件铸有铭文。其中最为难得的一件铜觥底部刻有11个字铭文的“丰啓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经多名权威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个以“丰”为姓氏,名为“啓”的人为了祭祀自己祖先,尊号“齐公”的大贵族做制作的铜器,而“齐公”指的就是“姜太公”。

而在35号墓葬出土的西周中期“引”簋中,一段七十多字的铭文则进一步揭开了齐国中段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成为还原历史真相的难得材料。而经知名考古专家研究,长达70字的铭文初步释读为:正月壬申日,周王召见引,引到周太室,周王如是说:“引,过去我已任命你继承你先祖的官职,管理齐国的军队。现在我再任命你,赐你彤弓(红色的弓)一件,彤矢(红色箭杆的箭)百枚,马四匹,望恪尽职守,不要打败仗。”引叩谢王恩,用同口追击敌军缴获的兵器,铸造了这件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70余字的铭文

那么,陈庄遗址到底是什么?墓中的主人到底是谁?出土带有“齐公”字样的青铜器以及那个“丰啓”“引”到底是谁?一系列的谜团引起了专家的讨论。所有谜团都指向齐国早期的都城“营丘”,齐胡公迁都的“薄姑”。既然祭祀的是齐公姜子牙,那么“丰啓”是谁?

据了解,周公东征时灭掉了一个名叫“丰”的伯国,并把这块土地分封给了姜子牙后裔中的一支。因古人常以封地为姓,为此丰启很可能就是当时受封的齐国贵族,是姜子牙的孙辈。

而“引”是齐国的一个统帅,那么,作为一个军队统帅的“引”为什么被安葬在国君等级“甲”字形的大墓中呢?据记载,在西周时期,铭文中所赐的“彤弓”是大有来头的,春秋时期只有晋文公有过这种待遇,也许这就是“引”死后可以享受国君等级的葬仪。

那么,“引”为什么会深受周天子的厚爱?铭文说明他的统帅身份是周天子直接任命,而作为管理齐国的军队,不是齐国国君认命,而是周天子认命,学者和专家推断这位“引”并不是齐国人,而是一个外来者。这也有可能就是揭开齐哀公被周夷王烹于鼎的惊天秘密。

据历史记载,齐哀公被烹之后,周夷王立哀公弟“静”为胡公。这引起了齐国内乱,齐胡公于是将都城由营丘迁往薄姑。而这个城址,有可能就是当初齐胡公迁都的“薄姑”,而“引”就是由周天子认命为统帅负责保护齐胡公的。

如果陈庄遗址真的是“薄姑”,那么,这个地方出现的祭祀天坛很可能就是当时齐哀公所为。但是在古代,祭天是中华民族最高的仪式,主持仪式是天子的特权。根据周代礼制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有祭天的权利。诸侯只能祭社稷祖先,而齐国修建天坛,这无疑是严重的越权行为。至于齐国为什么要祭天,原因值得探究。

如今,陈庄遗址因为考古保护不再挖掘,但齐哀公被烹于鼎的历史谜团相信也会迟早被解开。或许纪国国君对周夷王进的谗言就是举报了齐国祭天的行为,这样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周夷王一定要杀了吕不辰,而且是用烹杀这种极端残忍的方式。

不管怎么说,陈庄西周城址的发现取得了巨大成就,虽然有很多谜团尚未揭开,不论城址是齐国早期的故都“营丘”,还是“引”驻扎军队的军事要塞,或者齐胡公迁都的“薄姑”,祭坛是天坛还是社坛,墓主人是姜氏国君还是王室重臣,其带给考古界的震撼和争论无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持续下去。

祖甲——不为人知的改革家

商代的君王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他们的事迹往往不为人所知。好在殷墟甲骨的发现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去了解商代的君王,通过甲骨文的蛛丝马迹,我们也能大致还原出一个商代的大致景象。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商代君主,他的名声远远不如他的父亲武丁,但是他对商代发展的影响,却足以和武丁平起平坐,他就是祖甲。

祖甲继位

商王武丁晚年准备立自己的小儿子祖甲继位,但是祖甲认为,根据王位继承的传统,理应由自己的哥哥祖庚继位,于是就违背父命藏匿民间。武丁去世后,大儿子祖庚就顺利继位。祖庚继位了七年就死了,商朝由于有兄终弟及的传统,祖庚临终前,就指定祖甲当继承人。在祖庚死后,祖甲就顺利当上了商王。

祖甲在民间的这几年,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看到商王朝衰落的迹象和民间的疾苦,就立下志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革商朝的政治。在《尚书》中,周公称赞祖甲说:“其在祖甲,弗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弗敢侮鳏寡。”大意是祖甲长处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因此能爱护百姓。

与周公的评价相反,卫国大夫彪傒却评价祖甲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帝甲指的就是祖甲,彪傒说祖甲变更祖宗之法,导致了商朝的灭亡。那么祖甲到底改了什么东西呢?我们来看看吧!

周祭

话说祖甲继承王位之后,除了和周公的评价一样,做了爱护百姓的事后,便一心谋求改革。商王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政治上有不少地方受制于贵族。比如从前盘庚想要迁都,贵族们就集体跳出来反对。不仅仅是贵族,还有贞人群体,也威胁着商王的统治。我们都知道商朝是一个极其迷信的王朝,什么事情都要卜问一下,而贞人就是负责这个事情的,很多情况下,卜辞的解读都要通过贞人来传达。

面对这些势力,祖甲就改革了祭祀制度,从而试图加强商王的权力。别小看祭祀,商朝是个重视祭祀的王朝,谁掌握了祭祀,谁就掌握了权力。祖甲改制的重要内容,就是确立了“周祭”制度。在祖甲时期,他把历代先王分为了旁系和直系,对于直系先王,祖甲就重点祭祀;而对于旁系先王,祖甲对他们的祭祀就没有直系的隆重。

学者们认为,祖甲的所创立的这个周祭制度,就是要强调父死子继的传位秩序。当时商朝的王位,自从太戊开始,有时候是父亲传给儿子,有时候是传给弟弟,很不确定。到了祖甲时期,为了改革这个王位继承的不稳定因素,就开始“重直系,轻旁系”,力图扭转王位继承的混乱。

除此以外,祖甲还大大减少了祭祀的种类和数量。武丁、祖庚时期的祭祀种类名目繁多混乱,而在祖甲改制之后,新派祭祀名目精简了许多,同时祭祀的数量也减少了。武丁时期动不动就要杀几百只牛羊,在重大祭典上,还要杀死许多俘虏的羌人以及奴隶,极为血腥残酷,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在祖甲时期,这种情况便发生得很少了,大规模使用人牲的次数大为减少(祖庚、祖甲时期的人牲数量只有武丁时期的十五分之一!)。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量使用人牲进行祭祀未免浪费,这些本来用作祭祀的奴隶也被祖甲投入了生产中。

贞人

祖甲时期,也不再像武丁时期那样频繁对配偶、大臣进行祈福消灾了。上文又提到了商朝的贞人团体。在武丁时期,贞人团体数量庞大。而到了祖甲时期,贞人的数目减少了,而且祖甲在武丁的基础上,还用了许多方法来抽查贞人。从前武丁时期只是对占卜的应验进行验证,有时抽查一下。而祖甲在贞人面前,表现地更加“高深莫测”,他往往让贞人进行占卜,又不说要占卜什么内容,如此反复多次,祖甲才会把所卜的内容告诉贞人。贞人的数目减少了,祖甲就亲自充当贞人的角色,进行占卜活动。

如此强调了嫡子的继承,又从贞人手上收回了神权,国家的权力一下子集中到了商王的手上。

反对

改革终究是会引来顽固不化的人的反对的。在祖甲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廪辛和康丁先后继位。康丁在位时期,在旧贵族和贞人的撺掇下,康丁大胆地进行复古,恢复了不少从前武丁时期的旧祭祀。有的人甚至还认为康丁是贞人和贵族通过拥立的商王。

祖甲的改革是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康丁试图开历史倒车的行为终究是不能长久的。在康丁死后,复古的浪潮很快就平息了。文丁继位之后,祖甲的改革内容被恢复了,又经历了几代商王的发展,周祭制度终于得到了完善。

然而历史并没有给商朝一个改革的机会。就在商朝的改革派和复古派你我之间拉锯的时候,在商王朝的西部——周,崛起了。就在帝乙和帝辛完善了周祭制度后,商王朝也走向了他的灭亡。

祖甲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被周王朝继承了,比如周朝就是一个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王朝,很看重宗法制度。上天没有给商王朝一个改革的机会,而这个机会给到了新崛起,更加开明、进步的周王朝。而周王朝在抛弃了商朝血腥的祭祀制度后,将带领中华文明走向一个新高度。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政治制度,祖甲的改革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后来的周王朝,而祖甲改制的成功与否,也就留给我们这些后人去评说了

从甲骨文开始说汉字:示、且、祖

这篇是祭祖日那天写的,忘了发文了。

今天是祭祖日,咱们来说这三个字。

祖,左示右且。咱们先从且字说起。上图中,上边两个就是甲骨文的且字。且,本义就是男性,你看看字形就明白了。原始人时代,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的寿命都很短,种群要生存下去,就取决于生殖能力,如果出生数小于死亡数,那这个种群就完蛋了。因此,中国人的第一个崇拜,就是生殖崇拜。这个且字,就代表了生殖崇拜。

因为人类生存不容易,因此,对祖先就极其崇敬。生殖崇拜的具体形式,就是祭祖。

与世界其他古人类不一样,远古中国人不信神,也不信鬼。祭祀的只有自己的祖先。祭神、祭鬼,在商时叫淫祀,是严禁的。

最早的祭台,是以长石条一端插入土中,上面横放一较短石条。这横石条上就可以放献给祖先的祭品了。见下左图,这是示字的早期甲骨文字形。两横一竖,上面较短的一横代表祭品。这不是猜想,这种祭台出土过。后来中国古人觉得这种祭台不太稳固,祭祀时不小心,碰一下就倒了。他们就在左右再加两石条斜撑着。这种祭台,也出土过。那个时期,示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变成了下右图那样了。

把示与且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祖,这个字的本义就是生殖崇拜。

中国古人类的第二个崇拜是对土地的崇拜,这个下次再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