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猿鹤(猿鹤的意思)

时间:2024-01-16 00:00:45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典故诗话501 猿鹤沙虫 战死军民

典故诗话

(第13辑·第1卷)

政论军事 谋略其他

编者 朱升

典故诗话501

《典故诗话》

政论军事 谋略其他

(第13辑·第1卷)(26)

428猿鹤沙虫 战死军民

【典出】《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抱朴子》曰:“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今本《抱朴子·释滞》作“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释典】 传说周穆王南征,全军皆化为异物,君子化为猿、鹤,小人化为虫、沙。

【释义】 后以此典:

1、指战死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百姓;

2、用以指人间万物众生。

【典形】 虫沙、虫沙猿鹤、化虫沙、化沙虫、军全化、穆满沙虫、沙虫、沙虫猿鹤、一军猿鹤、猿鹤、猿鹤化、猿鹤沙虫、糜尽虫沙、君子为鹤、沙虫百万、化猿化鹤、人世虫沙、虫沙劫。

【用典】

〔虫沙〕 唐·顾况《曲龙山歌》 之二:“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

〔虫沙猿鹤〕 唐·韩愈《送区弘南归》:“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化虫沙〕 金·元好问《石岭关书所见》:“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

〔化沙虫〕 清·吴伟业《宣宗御用蟋蟀盆歌》:“一寸山河斗蛮触,五千甲士化沙虫。”

〔军全化〕 清·丘逢甲 《柬沈友卿》:“沙虫入目军全化,刍狗伤心帝不仁。”

〔穆满沙虫〕 明·陈子龙《读武纪》之一:“穆满沙虫传骏足,轩辕虎豹有军营。”

〔沙虫〕 唐·李白 《古风》 之二十八:“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沙虫猿鹤〕 清·沈钦圻《童奴石义托身于阮怀宁》:“沙虫猿鹤总消沉,大地旋看换涂轨。”

〔一军猿鹤〕 清·丘逢甲《秋怀次前韵》之八:“百戏鱼龙残局短,一军猿鹤故山遥。”

〔猿鹤〕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

〔猿鹤化〕 宋·苏轼《郁孤台》:“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猿鹤沙虫〕 清·钱谦益《赐兰堂寿宴诗》之四:“夔龙兕虎看谁在,猿鹤沙虫剧可怜。”

〔猿鹤沙虫〕清 黄遵宪《述闻》诗之二:“螟蛉果蠃终谁抚,猿鹤沙虫总可哀。”

〔猿鹤沙虫〕周实《痛哭》诗之四:“猿鹤沙虫同一烬,累累七十二荒坟。”

朱升2020、12、10、

编者的话

《典故诗话》我花费多年心血编辑而成,对读书人有很高的阅读和使用价值。我不打算出版,欢迎条友们收藏、转发!

朱升

欢迎收藏和转载

蕲春县朱升2021、12、27、

古琴名曲《卧龙吟》: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卧龙吟》又名《有为歌》,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一首插曲。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戴建明演唱,李一丁配乐完成。 这首歌出现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第二十七集诸葛亮出山的一段,十分感人。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亮生长在汉末乱世,怀王佐之才,抱济世之志,于东汉建安二年(197年),躬耕于南阳卧龙岗,阅读诸子百家著作,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管仲、乐毅,有着澄清宇内、兴复汉室的远大志向。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草庐对》。刘备恳切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后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奠定三国鼎立之势。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卧龙吟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忠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在《三国》原著里,诸葛亮的心态是这样的:我本知天命不佑,汉朝气数已尽,人力难为;我又久乐耕锄,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我还是毅然选择随刘备出山,一为解救天下苍生,二为报答知遇之恩。此外绝无功名利禄之念。因此功成之后,即当归隐。

《卧龙吟》中,对诸葛亮这种心曲做了还原。将即将出山的诸葛亮那种满怀感激、满怀壮志,却又深知天命难为、悲壮努力的复杂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三国梦华录)

《猿鹤双清谱》聆猿鹤音韵之清,而洗吾心之清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新传理性元雅.四卷.明.张廷玉辑.明代青箱馆刊本

比大熊猫还珍贵!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长臂猿,现存不足150只!

世界上由中国人确定学名的动物其实很少,其中有一种中国特产的长臂猿,十几年前才被发现,一发现就是极度濒危物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宝猴”。

古诗文里有个典故叫“猿鹤沙虫”,大意是说君子会变成猿和鹤;小人则变为虫和沙。

所以,“猿”在中国古代曾一度作为君子的象征。

而长臂猿则可以说是君子中的君子,因为长臂在古代被认为是“高贵之相”,比如《三国演义》中“双手过膝”的刘备。

这么看来,长臂猿好像蛮“尊贵”的。事实上它们的地位从古至今都很高,只是现在它们的“贵”是物以稀为贵的贵。

目前世界上多种长臂猿都已经濒危了,尤其是接下来要讲的天行长臂猿。

它在全中国种群数量不足150只,连大熊猫数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天行长臂猿是目前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长臂猿,“天行”这个名字,也和君子有关,而且充满中式浪漫和哲学底蕴。

“天行”二字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命名者范朋飞说,这个名字有两个寓意,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个名字呼吁大家遵循自然规律,正如道家所追寻的那样。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长臂猿自中国汉代以来,就一直被引申为君子,因为长臂猿与世无争,既不害庄稼也不害人,颇有隐士之风,他们希望天行长臂猿也能像君子一样,自强不息,在自然界顽强地生存下去。

而它的英文名SkyWalker则和《星球大战》里的传奇人物卢克·天行者同名,因为这个单词用来描述天行长臂猿的生活状态简直再合适不过——它们基本一辈子都在树上,整天荡来荡去,“空中漫步”;而且这个名字自带流量,更容易吸引来自世界的关注。

没错,长臂猿是一种很需要关注的动物,它是和人类关系最近的亲戚,却每天都在灭绝的边缘徘徊。

不像猴子出过孙悟空这个“顶流明星”,长臂猿一族要默默无闻的多,甚至许多人会误以为长臂猿和峨眉山的猴是同一物种,活得嚣张跋扈。

发现“天行者”

其实,长臂猿和猴子可谓天差地别,猿是无尾灵长类,猴是有尾灵长类,也就是说,猿没尾巴,但猴有。那么人呢?人也没有尾巴,所以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长臂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长臂猿猿如其名,臂长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也长,它们的腕部有特殊的球状腕关节,有点像现在行李箱上的万向轮,可以自由旋转,从而与臂膀形成多种角度,这也是它们在树冠层摆荡的神器。

有研究数据显示,这种臂荡式活动在长臂猿所有的运动行为中占比超过50%,一次荡行,最远距离可达10米以上。

长臂猿家族目前有4属20种,天行长臂猿则是这个家族中的较晚被发现的成员。

2007年,正打算研究长臂猿配偶制进化史的范朋飞教授进驻云南高黎贡山,这里住着一些长臂猿原住民,那时大家还以为它们是东白眉长臂猿。

东白眉长臂猿靓照

经过几年努力,工作人员终于和这群长臂猿混熟了,拍到很多清晰照片之后,他们却发现,这些长臂猿和所谓的东白眉长臂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比如,东白眉长臂猿下巴上有明显的白胡须,可高黎贡山上的长臂猿却不长胡子,另外,高黎贡山白眉长臂猿的不是白色,它们的有黑色、棕色或棕黄色,但都不是白的。

这些发现让范朋飞意识到,高黎贡山上的长臂猿,可能是一个新物种。

于是范朋飞团队开始进行更加精密的观察、研究分析,力求证实东白眉长臂猿和高黎贡山长臂猿到底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在对外部形态特征、牙齿几何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结论: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和高黎贡山的白眉长臂猿,在大约50万年前就分化了。

高黎贡山长臂猿应该是一个新的独立物种,而他们则将这个物种命名为天行长臂猿。

命运多舛的“天行者”

可惜,发现新物种的兴奋并没持续多久,因为长臂猿的生存环境实在不容乐观。“人在进,自然在退”,是它们所面临的生存窘境,天行长臂猿亦是如此。

静静看着世界的长臂猿

人类对自然的侵占和改造,瓜分了长臂猿的栖息地,它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仅存的栖息地又被公路、农田、各类设施、村寨等割裂,这样的生存环境就像孤岛,各群体“断交”,近亲结婚所造成的威胁直线上升,后代生存力渐弱,繁殖能力也不复从前。

再加上天行长臂猿本来性成熟的时间就比较晚,3-5年才可以繁衍一胎,走的还是“一夫一妻制”的纯爱路线,所以,天行长臂猿的种群数量恢复非常缓慢。

不仅如此,过去当地人看到天行长臂猿在树上荡来荡去脑子还不晕,就以“吃啥补啥”的思路,认为吃长臂猿的脑子可以防止脑震荡和癫痫,直接有了买卖,也有了伤害,让本就不富裕的长臂猿种族更加雪上加霜。

好在,通过相关政府部门、保护区、保护机构的宣传介绍,人们开始对他们的动物邻居熟悉了起来,也知道它们生存的不易,于是,许多村民也开始自发承担起了保护天行长臂猿的责任。

“天行者”自强不息,亦需人类守护

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保护长臂猿而行动起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里的灵长类小猿专家组,特意将每年10月24日设为“国际长臂猿日”,联合各种社会力量,为保护长臂猿采取积极行动。

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保护机构,比如“云山保护”,全称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他们就一直在为保护天行长臂猿不断努力。

保护长臂猿的工作并不容易,工作环境更是艰苦,工作人员常常需要爬过崎岖的山路、住在没电没网的地方,因为这样才能在不破坏长臂猿栖息地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观察。

因为资金紧缺,工作人员还用着最便宜的国产红外相机,不能联网,需要定期爬树取回才能提取数据,由于长臂猿常呆在15米以上的树冠层,所以,工作人员在安置相机时,还要至少爬15米高的树,角度也要一点一点手动调整。

同时,这样的公益性工作,跟人交流很少,也很难有什么成年人必须的正向反馈,甚至还有可能人还没退休,保护的动物却灭绝了,这样的打击很让人受挫。

从很多角度来看,这都不算一份好工作。可这样的事,必须有人来做。

因为保护长臂猿,就是在保护人类与万物的连结。

没有那个物种能够独立存在,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万物互联”,如果生物多样性坍塌,再也听不见猿啼鸟鸣,那人类也将在一片死寂中失去自我。到那时,我们埋葬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能在遥远的未来,所有的生命都会灭绝,包括人类,但至少现在,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时间和努力,守护这颗属于万物的蓝色星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