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招财风水

历史上十个簸箕的女人(历史名人10个簸箕的女人)

时间:2024-01-16 09:34:59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斗越多越富贵”?康熙10个“簸箕”,科研团队揭示指纹的奥秘

关于指纹,我国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俗语: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

在古代,“斗”是人们用来盛放东西的器具,寓意收纳财富。古人认为,一个人手上“斗”纹越多,就说明他的命运越好,能够积累的财富越多,越富贵。

指纹中的“斗”(有的地方也称“螺”),是指指纹中间呈圆圈或螺旋的纹线;与之对应的则是“簸箕”,纹线没能形成圆圈,而是向一边开口的纹路,似簸箕。想必不少人小时候都有被大人们掰着手指数过斗数的经历。

然而,“斗多富贵”很显然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不足以为信。反例比比皆是,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康熙等历史上的大人物的指纹就都是“簸箕”。指纹与生俱来,是由基因决定的,手里的“斗”数与命运扯不上一丁点儿关系。命运无疑都是靠后天的努力决定的。

指纹是每个人独有的标记,每个人手上的指纹千差万别,目前尚未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指纹形状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胎儿在母体中到第四个月时指纹就形成并定型了,其图案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在婴儿成长过程中,其指纹只是放大增粗,花纹图案终生不会发生改变。人的指纹通常分为3种类型:斗形、箕形和弓形。

一直以来,人们对指纹的了解知之甚少,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指纹图案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一直是未解之谜。直到最近科学界有了新发现……

最近我国相关研究团队对指纹有了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以《肢体发育基因构成人类指纹花纹差异的基础》(“Limb development genes underlie variation in human fingerprint patterns”)为题,发表在了1月7日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首次揭开指纹形成之谜。

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历时7年,采集到多种族群体的指纹花纹,分析了近百万人类指纹花纹和遗传位点的关系,最终发现人类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的形成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为探索指纹与生长发育、疾病之间的联系,开拓了新思路。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从定位与指纹花纹表型相关的遗传基因入手,历时7年,采集到多种族构成的2.3万多个个体的数据,进行指纹花纹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基因主要与肢体发育形成相关,而没有一个基因表现出与皮肤发育相关。这一研究结果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普遍认为的指纹是一种与皮肤有关的遗传特征的认知。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又基于小鼠动物模型和人胚胎组织的实验观察,发现胚胎肢体发育的关键基因EVI1,同时也参与调控指纹花纹的形成。这说明一个基因可以调控多个(看似没有关联性)外在特征。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发育到四个月的时候,指纹就已形成,且自此以后指纹的类型终生不变。所以说,尽管人的指纹看似在皮肤表面,但实际决定指纹纹路的并不是皮肤发育期的上皮细胞,而是肢体发育期的间充质细胞。简单来说,就是决定指纹的相关基因(EVI1),通过调控肢体发育来影响指纹花纹最终形成的样子。用论文作者之一的李金喜的话说:“随着胎儿手部的生长,手掌和手指会伸展拉长,这些力可以把一个螺旋纹路变成一个环。”

论文表示,亚洲人的指纹中,簸箕少,斗形多,中国人拥有斗形指纹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欧美人。

研究人员也找到了指纹图案与手部肢体特征的某种关系:一个人手部斗形纹个数越多,小指就越长(小指长度/手掌长度),而食指和中指的远端指骨的长度越短;如果食指远端的指节相对越长,一般来说,箕形指纹就较多。

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白血病患者中,很多都是手指斗形指纹比正常人多的人。那个时候人们还不了解背后的原因。现在我们知道,EVI1还是原癌基因,EVI1表达高(斗形纹多),会抑制造血细胞分化、凋亡,从而增加白血病的患病风险。这就说明指纹与某些特定疾病可能存在联系。

其实科学界也已经发现,不同的指纹、掌纹表型与一些先天性遗传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就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更有可能会有弓状球纹和断掌这样的皮纹特征。

所以,未来或许有望使“看手相识疾病”应用于辅助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

一斗穷、二斗富,康熙10个簸箕算啥?中科院发现斗与簸箕的奥秘

不论生活在偏远的农村,还是繁闹的都市,相信大家都有数“斗”算命的经历。而所谓的“斗”,其实就是十个手指头上的涡纹。

俗语提及,一斗穷、二斗富,及至九斗十斗,那就是享清福。

虽说绝大多数人手指都或多或少有“斗”存在,却也有全是“簸箕”(手指为流纹)的人。传言当中,康熙皇帝便有十个簸箕。

那么手指的“斗”和“簸箕”数量,真的与个人命运有关系吗?中科院通过相关研究,发掘其中奥秘。

簸箕与斗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最早发现“斗”,并且将“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国家,便是我国。《周礼》中曾记载:“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双方在相关文书上按下手印,之后就按照文书办事,相互信任。所谓的质剂,就是手印。此后,签字按手印一直流传下来。从封建到,深受老百姓信赖。

也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斗”和“簸箕”的特殊性,人们便开始赋予其封建迷信的传说色彩。

将十个手指头上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结合在一起,还组成了一句民间流传甚广的俗语: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

当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的不同,具体细节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比如三斗四斗的人,数不胜数,总不有人都去卖豆腐。

不仅如此,从一斗到十斗的简单总结,其实也是比较基础的一种说辞,大概只是孩童取乐而已,在民间算命先生不懈努力的加工下,斗的数量、位置,都会对人们未来的运势产生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倘若某人(男性)手指上共有九斗,左手五斗,右手四斗一簸箕,那就说明此人很懂得为人处世,拥有不错的人缘。

倘若是右手五斗,左手四斗一簸箕,那就说明此人比较内向,但志向十分远大。有能力且考虑实际,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成大材。

类似的推算还有很多,由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斗的数量、位置不同,命数也不一样。其实想要深入了解,那就必须得将相关信息一一弄清楚才行。

中科院的研究

那原本只是民间迷信的认知,甚至被不少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怎么突然就和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产生了联系呢?

这里主要提到了两个研究方向,其一是不同地域的人种,手指中的“斗”与“簸箕”的数量对比。其二则是斗的数量和状态,所反映的人体健康状况。

不同“斗”或“簸箕”的形态,最终反映出哪些人体健康信息。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小指越长,手掌长度就相对越短,斗形花纹也就越多。而食指远端指节相对越长,那么簸箕形指纹越多。

如此判断下来,亚洲人中的斗形数量,远远多于欧洲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为什么欧洲人食指远端指节更长。

此外,科学家们对近百万人类指纹,和遗传位点分析后,发现肢体发育,在指纹花纹形成过程中,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这说明指纹和肢体之间,存在着某种暂时不为人知的关联性。

对此,中科院研究人员特意从中取出数万样本进行采样调查。其中有关白血病的研究,证明了这种关联。即白血病患者的斗形指纹,明显要多于簸箕形指纹。

虽说现如今还需要倒推的方式,证明疾病和指纹形状的联系,但或许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家们完全可以实现通过观测指纹样式,来识别人体潜在疾病的可能。

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去医院中看病,医生除去最基本的观测方式之外,也可以直接通过指纹形态进一步判断。

由此可见,指纹中“斗”形和“簸箕”形,对个人未来的运势,其实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反倒人体健康方面,更值得注意。

事实上,有关“斗”和“簸箕”数量的说法,人们只需要有所了解就好。个人未来的命运会过得如何,依旧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行。

如果真按照以“斗”的数量来推断人的运势,那康熙全是“簸箕”,又哪来的运气当皇帝呢?因为手指上出现了代表富贵的“斗”纹数量,于是选择躺平摆烂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

至于究竟什么时候依靠指纹,来判断疾病的方普遍流行开来,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

俗语“一斗穷二斗富”,汉武帝有10个“簸箕”,指纹真有那么神奇

文·段宏刚

民间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

许多人对这句话传达的观点相当认同,只要有空,就会捧起自己的手指头仔细端详,数一数指头蛋上“斗”和“簸箕”的数量。如果自己手指上的“斗”多,通常会暗暗窃喜。如果“簸箕”多,心里则非常失落,会担心自己将来命运多舛。

“斗”和“簸箕”实际上是在指头蛋上自然形成的两种指纹,其中,“斗”是圆形,形状如同斗笠,或者树木横截面上的年轮,结结实实地围成了一圈又一圈,没有开口,有些地区也叫“箩”。“簸箕”的形状如同过去农村里的常用工具簸箕,有开口向外。

“斗”因为是封闭的,“簸箕”因为有开口,因此,在民间,人们认为“斗”可以聚财,“簸箕”会散财。一个人如果手指头上的“斗”越多,这个人将来的福气就越多,如果一个人手指头上的“簸箕”多,就证明他将来是穷苦之命。

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道理,只不过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对人们的心理有很好的安慰作用,因此,许多人信以为真,尤其是指头上“斗”多的人,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史书记载,历史上有许多风云人物的手指头十有八九是“簸箕”,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康熙,等等,他们的身份地位让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常见的指纹除了斗形和簸箕形之外,还有弓形,弓形指纹在亚洲人里边分布很少。

世界上甚至还有一些人天生没有指纹,专家证实,这是因为皮肤病的缘故,一些皮肤病会让指尖变得十分光滑,从而导致指纹的痕迹从指头蛋上消失。比如,孟加拉的阿普·萨克家族,他们家族里4代人里边,所有男性都没有指纹,而女性的指纹却正常。

《周礼》中有这样一句话:以质剂结信而止讼。“质剂”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指手印,古人非常推崇“仁义礼智信”,其中,“信”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交易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必须按上手印,以此来作为彼此信任的凭证。“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古代中国人用指纹传达了一种契约精神诚信原则,这种方式流传到了现代。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对指纹研究的最新成果,文章中说,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近百万人的指纹与遗传位点遗传分析后,发现指纹花纹的形成过程跟肢体发育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手指头蛋上是“斗”还是“箩”,跟他小时候的上肢发育息息相关。

科学证实,人的指纹在娘胎里开始形成,一般发生在胎儿第10——16周,也就是大约两个月半到三个月半之间,此后,人的指纹几乎不会再发生变化,会伴随一生。

人的上肢包括后臂、前臂、肘关节、手掌、手指等部位,决定上肢长度的往往是手掌和手指。

科学家通过研究人的上肢后,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人如果小拇指越长,他的手掌长度就相对越短,指头蛋上的“斗”形花纹就越多。人的每根指头通常有三段指节,顶端的指节才有指纹和指甲。一个人的食指顶端指节相对越长,他的“簸箕”形指纹就较多。

欧洲人看起来人高马大,四肢修长,手指头也比较长,因此,他们的指纹里边“簸箕”形指纹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

为了分析指纹区域分布特征和基因组关联性,科学家在世界各地采集了23000个指纹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在人类指纹形成过程里起到主要作用的基因有43个。由此,科学家得出结论:人类指纹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亚洲人里边斗形指纹偏多,欧洲人簸箕和弓形的指纹分布多。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通过观测指纹的形状,可以有效识别人体潜在的某些疾病,这将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福音。

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或许有那么一天,指纹会跟脸、眼睛、鼻子、头发一样,成为人类健康的晴雨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指纹,就能了解到人体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给看病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医疗费用也会大幅度降低,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可见,一个人的指纹是“斗”还是“簸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实的人生。斗形指纹和簸箕形指纹不过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自然现象,没有必要把它们拿来预测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样做也不科学。

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相信科学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一斗穷、二斗富?康熙10个“簸箕”也当皇帝!指纹中隐藏哪些奥秘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你的手上有几个斗,几个簸箕呢?这句在各地流传的俗语在你身上应验了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句俗语是没有根据的,指纹是人生长发育中基因的表达,它的存在与遗传信息有密切联系,并不会决定你的未来是贫穷还是富裕。“斗”和“簸箕”指的是指纹中两类花纹,斗形纹中的“斗”是古人用来称量米的器具,簸箕则是铲米的工具。

米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食,它在农耕文明中地位崇高无法取代,谁家存的米更多,谁家的财富就更多。存米的斗慢慢演变为财富的象征,而铲米的簸箕则意味着丢失财富,指腹的斗形纹和箕形纹也成了判断财运的一个表征,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

历史上唐太宗、康熙这两位皇帝的指纹都是十个簸箕,依据斗形纹和箕形纹来断财运未免太过儿戏。实际上亚洲黄种人指纹中斗形纹和箕形纹出现的比例相当,斗形纹和箕形纹共占比90%,相比亚洲人欧洲人出现箕形纹的比例更高,美国人则是出现弓形纹的比例更高。

指纹潜藏的健康密码

“斗”和“簸箕”对个人未来的财富命运没有指导意义,但却与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科研团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皮肤纹路受关键肢体发育基因影响,与生长发育及疾病有关。相关研究在2022年第一期《细胞》上发表,有助于更好地解密人类基因和表型特征之间的联系。

胎儿从受精卵发育而成,受精卵就像一颗种子,先长出嫩芽和细叶,主体部分先发育,最后才分化出各枝树杈和繁茂的树叶。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指纹就是分化出枝丫尖端那几片树叶,对整棵大树来说不是很重要,依据先主体后枝叶的顺序,指纹的发育应该最晚,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指纹的发育和肢体发育在同一时期,它们由影响肢体发育的的间充质细胞发育而成,在怀孕后第四个月胎儿的小手上就出现了指纹。

由此可见,指纹可不只是一层简单的皮肤,它的表征蕴含着人体发育的秘密。中医通过指纹判断遗传性疾病的一些依据也有了相对科学的解释,指纹确实与个人的身体发育有较强的关联。

研究团队跨种族研究了23000多人,分析了几百万个基因位点后,最终发现了指纹和肢体发育高度关联的43个基因组,以及105个显著表达的基因。

其中的evi1型基因被小鼠实验证明同时参与了肢体发育和指纹形成,evi1型基因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模式,能改变手指发育的长度和形状;研究人员通过调控evi1型基因的表达,使小鼠的指腹横纹生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通过这一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手指的发育和指纹有很强的关联性,比如指纹中斗越多的人,小拇指往往发育得比较长,能接近或超过无名指的第二个关节,整个手掌的长度相对较短。当然这只是统计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

研究指纹和基因的对应关系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胎儿指纹表征提前预警各种遗传疾病,并进行人工干预治疗。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的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通过对胎儿这些皮肤表征的分析,完全可以提前预知唐氏综合征,并提前进行干预治疗。

世上有没有两枚相同的指纹?

古人虽然不了解指纹形成的秘密,但对如何利用指纹却有相当的研究。除了看病看相,指纹最早还被当成个人身份识别的标志。

古有《周礼》记载“以质剂结信而止讼”,这里的“质剂”指的是买卖双方在签订的文书上按上手印,作为彼此信任的凭证。

我们常在一份合同上签字按手印,这个习惯就是从古时候延续下来的,那时候农民不识字,大部分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了,常见的签署方式就是画押。从最初的手掌印到后来的指纹,再到签字按手印,随着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签订契约的形式也越来越精细。

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录》中记载了通过指纹断案的实例,古人是如何认定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呢,难道不怕误判吗?

指纹的构造虽然有迹可循,但还真很难找到两个一样的指纹,根据现代科学统计分析,两个相同指纹出现的概率仅为150亿分之一。正因如此,即使到现代指纹识别仍是个人身份识别的手段之一。

指纹能被消除吗?

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无指纹犯罪,罪犯通常会选择带一个手套避免在案发现场留下指纹,为什么惯犯不永久损坏指纹呢?其实他们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做不到。

在DNA鉴定还未能普及的上世纪,很多黑帮老大为了逃过刑侦找黑医生动手术切除自己的指纹。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指纹确实消失不见了,但随着伤口的愈合好转,切除的指纹又原封不动地长了出来,而且和原来的指纹一模一样。

这是因为皮肤表层有一层真皮层和一层表皮层,指纹的褶皱虽然在表皮层显现,但纹路却在真皮层就固定了,只切除真皮层没有任何作用,人的表皮层仍会长出一样的指纹。

只是单纯地切除表皮层指纹还会长出来,但如果在切除的同时再植入一块新的表皮,让手指的表皮层无法生长,自然就可以消除原来的指纹了。

1941年10月在德州奥斯汀被捕的罗伯特.菲利普斯就曾用类似的手术清除了自己的指纹。为他动手术的黑医生吸取了前人失败的教训,从罗伯特胸部取了若干小块皮肤移植在切除指纹的手指上,顺利清除了所有指纹。罗伯特为了逃脱追捕还做了整容。

如此彻底的改变让这位罪犯逍遥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失去指纹的他反而成了人群中的另类。当时他只是因为超速被拦下,本来只需面临警告罚款的他却因为没有指纹被巡警逮捕扣押。

盘查时,这个家伙脸上的整容痕迹和手指的手术伤痕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两个巡警在完全不知道他是谁的情况下直接将他逮捕。被关押的罗伯特很快受到上级的关注,FBI怀疑他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动用了全部的资源查找他的真实身份。最后在排查了近2.5万名有前科的罪犯资料后,终于确定了他的真实身份,他曾在弗吉尼亚因偷车等罪名多次被捕。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刑侦手段早已来到DNA时代,指纹识别已经沦为辅助手段,指纹可能有假,DNA可无法骗人。

除了指纹,人类的身形轮廓、皮肤纹理这些表征都能进行对应的基因探索,目前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已经初步绘制出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了150余万个强关联。如果能像evi1型基因那样探明其在人体性状表达中的对应作用,把这张“导航图”一一完善,人类对基因的解码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斗穷、二斗富?康熙10个“簸箕”还是皇帝,科学家发现指纹奥秘

看面相和看手相是我国古老的科学,流传至今,仍然有许多学者在研究探讨,其中的很多奥秘用科学还无法解释清楚。

关于指纹的民谣

关于看手相,在民间流传比较广的是手指纹路的说法: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药铺”

“九斗一簸箕,顿顿吃干的,十斗全,中状元”

这首民谣是说,人的指纹有“斗”和“簸箕”两种,“斗”越多,一生拥有的财富就越多,反之,“簸箕”越多,日子过得也就越清贫。“斗”是指手指指纹的形状就像旋涡,纹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收拢呈现椭圆形。因为它很像古代农村的计量工具斗,所以被称为“斗”。“簸箕”则是一头封闭,另一头向外延伸扩张,如同农具中的簸箕。

在没有电视和手机的年代,普通老百姓在一起常用看手相来进行娱乐。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们,都很在乎自己的指纹。看到长相是簸箕的指纹就暗暗叹息自己命苦,看到有人指纹斗居多,就很羡慕他的未来。事实果真如此吗?有

史书记载,康熙皇帝两只手指纹有十个簸箕。如果按照民谣分析,他的命运应该是即平凡又贫穷的。但康熙皇帝却富甲天下,在他坐政的年代,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更别说天下财富了。那么,簸箕之说便出现了变故。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人相信民谣,一些人抱着美好的心态,宣扬自己指头上的斗状指纹,以显示自己的未来一定会很富有。

科学家对指纹的研究

近年来,根据科学家研究,这种民谣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手指纹路的形状确实很奇妙。中国科学院在国际权威学术报告中说,人的手指纹路独一无二,人类指纹世界上相似的概率只有一百五十亿分之一。

如果按这个概率计算,以目前世界七十八亿人口来看,全世界都没有相同指纹的两个人。

那么,指纹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学术期刊《细胞》讲述,人的指纹在胎儿发育第十周时就初步形成了,经过逐渐的发育完善,在第十四周时定形,基本上以后都不会变。

但是婴儿出生后因为受到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会稍微有所改变,只不过这个改变的几率为百分之五,变化不会很大。当孩子长到十四岁时,指纹就完全定形性,终身都不会再变了。

影响指纹形状的是人体内的一种EV11基因。这种基因对人体成型时塑造四肢和手指脚趾的指纹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也对人体指纹的形状做了一个分类,原来,指纹不只两种,有斗型纹、箕型纹和弧形纹三种。

科学家通过一个调研发现,地球上黄种人的指纹大多是斗型和簸箕型,有不足百分之三的人不属于这两种类型,而欧洲人主要是簸箕型居多,美国人则大多数是弧形纹。

由此,专家得出结论,指纹的形成和遗传有很大关系,在遗传病的判断上,指纹起了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可以通过指纹来判断新生儿是否从母体遗传了先天性的疾病,这样就减少了通过仪器检测而花销的费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但此项预测还在研究之中,我们也期待它能尽早的能运用到实践中来。

指纹的用途之一——指印

由于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指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作为信用的凭据。

看过歌剧《白毛女》的人都对里面的剧情非常熟悉。佃户杨白劳租种了地主的几亩田地,因为收成不好,地主的赋税又太高,到了年底杨白劳没钱交地租。

地主率领家里的一班打手前来讨要租金,杨白劳拿不出来,他请求地主可以宽限些日子。地主欺压百姓早已习惯了,哪里还有同情心,要求杨白劳必须过年前就把租金交了。

到了除夕之夜,地主又来讨要租金,杨白劳拿不出来,地主就命人抢走了杨白劳的女儿喜儿,让她给自己当小老婆顶账。在地主抢走喜儿之前,那班打手抓着杨白劳的手在他们早已写好的卖身契上按上了手印。

看到这一幕时,有的小孩就会有疑问,为什么要按手印呢?原来,按手印就是留下当事人的指纹,作为一个凭据,以此证明契约是经过他本人同意的。

按指印这个方法在我国古代早就有记载,在儒家经典大著,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编写的《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

“以量度成贾而征价,以质剂结信而止讼,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刑罚禁虣而去盗”,

以商品的价值定价,在双方的协议书上用指印作为信用的凭证,用公正的方法防止欺诈行为,用刑罚的方法制止偷盗发生。在西周,人们就知道了指纹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的指纹不同,所以需要买卖双方同时按上指印,用来作为约束。

这个按指印的方法延续至今,目前,在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合约协议上,都会要求甲乙双方盖章并按上指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非常超前的。

指纹的用途之二——破案

在侦查案件中,指纹又被作为追查犯罪分子的证据之一。

宋朝法医宋慈著作的《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他里面就记载了关于破案过程中运用识别指纹破案的案例。

在现代的刑侦影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剧情,不法分子作案时戴上手套避免在案发现场留下作案的证据,执法人员破案时也戴着手套避免破坏现场的证据。这个关键的证据就是指纹。

在很多集体单位,上下班都需要指纹打卡,系统提前将员工的指纹录入,然后在上下班时间进行指纹输入,以监督员工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

由此可见,指纹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至于民间流传的关于指纹斗型与簸箕形状代表命运的说法,不管之前它是怎么形成而流传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他并没有实际的可信度,早在康熙皇帝的事例中就可以进行反驳了。

对指纹研究充满期待

我们更希望对于指纹的研究在医学领域有新的发现,让指纹发挥它更高的价值。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指纹预防和干扰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未雨绸缪,在某些疾病发生之前就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指纹的对人类的意义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