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温姓的来源和历史(满族温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4-02-02 17:22:20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温”姓

温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四位姓氏,在粤赣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今温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总人口大约在217万。

温的名义

温的本义是河名和地名,古温水在今贵州遵义东面,即今天的洪江;古温地,因温泉而得名,在今河南温县。据《温县县志》,在夏朝初已经有温国,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今县城西5华里,在远村众神庙附近有一眼温泉,昔时口大如盆,水流5 公里,泉水常温。清乾隆时,温县西五里源仍存有温泉,乾隆末泉水枯竭。最早居于此处的氏族遂称温氏族。

温姓起源

温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源出己姓,为颛顼帝之后裔

夏朝初期,颛顼后裔昆吾氏一支在温,建立了温国。夏末商人灭温国。商灭夏后,又恢复了温国,为商的属国。周武王灭商,留在苏岭的昆吾氏后裔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国都温,今河南温县,也称温国,子爵。公元前650年温国灭于狄,其后有一支以温为氏。苏忿生被后人祭祀为苏姓和温姓的始祖。己姓温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二、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子孙

春秋初,公元前650年温国灭于狄,晋国出兵击退狄人,把收复的温地送于周襄王。公元前635年,因晋文公助周室平定叛乱、护送周王回都城有功,周襄王把温地赐予晋国。晋国大夫狐溱、郤至、阳处父三人先后被封于温地,由于郤至、阳处父二人无后代,只有狐溱有子孙,其后以先人的封地为姓。狐溱是周文王之孙唐叔虞的后代,所以为姬姓。姬姓温氏的历史也有26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温姓的组成比较复杂,外族血液加入温姓早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南北朝时鲜卑族大批进入中原,北魏孝文帝命华北地区的鲜卑等族全部采用汉族姓氏,当时鲜卑族中的叱温、温盆、温孤等氏族都改姓了温姓。随后,宋朝时金国的女真人温迪罕氏族进入中原后也集体改姓了温姓,唐朝时西域的康居国人定居中原后也有姓温的,清朝时期,东北地区满洲八旗姓温特赫氏族集体改姓温。

广东和广西在唐朝时称岭表,亦称岭南。唐朝彭城长史朱易从,在永昌年间受酷吏周兴的诬陷而被杀,其子朱升流放岭表,不许回彭城,彭城即为今江苏徐州,并改姓温。今两广地区的温姓中已经混入了朱姓的血液。

明朝永乐年间,菲律宾苏禄东王朝拜大明皇帝,不远万里到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在德州不幸病逝,次子温哈拉和三子安都鲁留在德州守父王之墓,永留中国。他们的后代很快接受了汉文化,用中国姓,以两王子的名的首音取温姓和安姓,在山东地区繁衍发展。今山东地区的温姓多出自这支外来的民族。

温姓分布

自宋朝至今1000年,温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二省,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33.3%,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广西、河南、四川、山东、福建,这七省区又集中了33.7%的温姓人口,广东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24.3%,为温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粤桂赣、冀晋二块温姓人口聚集区。

温姓血型

温姓的血型分布有其特点:

O型占34%,A型占27.7%,B型占29.6%,AB型占8.7%。

温姓名人

温恢

温恢(178年—223年),字曼基,太原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温恢15岁时,其父亲温恕去世,他护送父亲遗体回乡后,将家中财产散尽赈济他人,此举令人称道。之后,温恢察举孝廉科入第,担任廪丘长,后历任鄢陵、广川县令,以及彭城、鲁国相。他曾在曹操身边担任丞相主簿,深受重用。曹丕登基后,以温恢为侍中,后任职魏郡太守。

温子升

温子升(约495年—547年),字鹏举,晋大将军温峤之后,为北魏、东魏时著名文学家,称为“大才士”。温子升因文采而显贵,历仕北魏、东魏。其在军事上也有卓识,曾得魏孝庄帝及上党王天穆的赏识,封为伏波将军、侍读兼舍人、金紫光禄大夫、后官至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

温庭钧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又名温八叉,字飞卿,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其工诗,与李商隐合称“温李”,在词史上,也与韦庄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其多次考进士均落榜,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而他放荡不羁,讽刺权贵,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温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温姓的郡望有平原、太原、汲郡、清河等。温姓以三公为其堂号。“三公”堂号出于唐朝宰相温彦博一家之事。其兄温大雅官拜礼部尚书,爵封黎国公;温彦博位居中书令,爵封虞国公;其弟温大有上进中书侍郎,封为清河郡公。一门三公,扬名天下。

温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才谐三子;诗美八叉。

明澈犀然;雅闻鹏举。

三人皆卿相之才;二类号西昆之体。

玉镜台老奴得偶;枢密院学士有声。

家训格言:《温氏母训》是明末温璜的母亲陆氏平日教子的言论,由其子记录整理而成。温母深信精神力量的感召力,其价值远胜于小恩小惠的施舍。她认为道德人格存在的话,必定在行为中有反映,否则都是虚伪的。“世人多被‘心肠好’三字坏了,假如你想作个好儿子,必有一般孝顺行经;你想作个好秀才,必有一般勤苦行径。心肠是无形无影的,有何凭证?凡说‘心肠好’者,都是规避样子。”提倡要观其言,更应察其行。另外,温母教育儿子,不论贫富,做人都应该“自立自尊自爱” 。交友须明理,待人要厚道,即使“同堂同室同窗多年者,情谊深长,其中不无败类之人” ,“只取其长,弗计其短” 。但“是非自有公论,在我当存厚道” 。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温”姓

温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四位姓氏,在粤赣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今温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总人口大约在217万。

温的名义

温的本义是河名和地名,古温水在今贵州遵义东面,即今天的洪江;古温地,因温泉而得名,在今河南温县。据《温县县志》,在夏朝初已经有温国,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今县城西5华里,在远村众神庙附近有一眼温泉,昔时口大如盆,水流5 公里,泉水常温。清乾隆时,温县西五里源仍存有温泉,乾隆末泉水枯竭。最早居于此处的氏族遂称温氏族。

温姓起源

温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源出己姓,为颛顼帝之后裔

夏朝初期,颛顼后裔昆吾氏一支在温,建立了温国。夏末商人灭温国。商灭夏后,又恢复了温国,为商的属国。周武王灭商,留在苏岭的昆吾氏后裔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国都温,今河南温县,也称温国,子爵。公元前650年温国灭于狄,其后有一支以温为氏。苏忿生被后人祭祀为苏姓和温姓的始祖。己姓温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二、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子孙

春秋初,公元前650年温国灭于狄,晋国出兵击退狄人,把收复的温地送于周襄王。公元前635年,因晋文公助周室平定叛乱、护送周王回都城有功,周襄王把温地赐予晋国。晋国大夫狐溱、郤至、阳处父三人先后被封于温地,由于郤至、阳处父二人无后代,只有狐溱有子孙,其后以先人的封地为姓。狐溱是周文王之孙唐叔虞的后代,所以为姬姓。姬姓温氏的历史也有26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温姓的组成比较复杂,外族血液加入温姓早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南北朝时鲜卑族大批进入中原,北魏孝文帝命华北地区的鲜卑等族全部采用汉族姓氏,当时鲜卑族中的叱温、温盆、温孤等氏族都改姓了温姓。随后,宋朝时金国的女真人温迪罕氏族进入中原后也集体改姓了温姓,唐朝时西域的康居国人定居中原后也有姓温的,清朝时期,东北地区满洲八旗姓温特赫氏族集体改姓温。

广东和广西在唐朝时称岭表,亦称岭南。唐朝彭城长史朱易从,在永昌年间受酷吏周兴的诬陷而被杀,其子朱升流放岭表,不许回彭城,彭城即为今江苏徐州,并改姓温。今两广地区的温姓中已经混入了朱姓的血液。

明朝永乐年间,菲律宾苏禄东王朝拜大明皇帝,不远万里到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在德州不幸病逝,次子温哈拉和三子安都鲁留在德州守父王之墓,永留中国。他们的后代很快接受了汉文化,用中国姓,以两王子的名的首音取温姓和安姓,在山东地区繁衍发展。今山东地区的温姓多出自这支外来的民族。

温姓分布

自宋朝至今1000年,温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二省,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33.3%,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广西、河南、四川、山东、福建,这七省区又集中了33.7%的温姓人口,广东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24.3%,为温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粤桂赣、冀晋二块温姓人口聚集区。

温姓血型

温姓的血型分布有其特点:

O型占34%,A型占27.7%,B型占29.6%,AB型占8.7%。

温姓名人

温恢

温恢(178年—223年),字曼基,太原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温恢15岁时,其父亲温恕去世,他护送父亲遗体回乡后,将家中财产散尽赈济他人,此举令人称道。之后,温恢察举孝廉科入第,担任廪丘长,后历任鄢陵、广川县令,以及彭城、鲁国相。他曾在曹操身边担任丞相主簿,深受重用。曹丕登基后,以温恢为侍中,后任职魏郡太守。

温子升

温子升(约495年—547年),字鹏举,晋大将军温峤之后,为北魏、东魏时著名文学家,称为“大才士”。温子升因文采而显贵,历仕北魏、东魏。其在军事上也有卓识,曾得魏孝庄帝及上党王天穆的赏识,封为伏波将军、侍读兼舍人、金紫光禄大夫、后官至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

温庭钧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又名温八叉,字飞卿,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其工诗,与李商隐合称“温李”,在词史上,也与韦庄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其多次考进士均落榜,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而他放荡不羁,讽刺权贵,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温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温姓的郡望有平原、太原、汲郡、清河等。温姓以三公为其堂号。“三公”堂号出于唐朝宰相温彦博一家之事。其兄温大雅官拜礼部尚书,爵封黎国公;温彦博位居中书令,爵封虞国公;其弟温大有上进中书侍郎,封为清河郡公。一门三公,扬名天下。

温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才谐三子;诗美八叉。

明澈犀然;雅闻鹏举。

三人皆卿相之才;二类号西昆之体。

玉镜台老奴得偶;枢密院学士有声。

家训格言:《温氏母训》是明末温璜的母亲陆氏平日教子的言论,由其子记录整理而成。温母深信精神力量的感召力,其价值远胜于小恩小惠的施舍。她认为道德人格存在的话,必定在行为中有反映,否则都是虚伪的。“世人多被‘心肠好’三字坏了,假如你想作个好儿子,必有一般孝顺行经;你想作个好秀才,必有一般勤苦行径。心肠是无形无影的,有何凭证?凡说‘心肠好’者,都是规避样子。”提倡要观其言,更应察其行。另外,温母教育儿子,不论贫富,做人都应该“自立自尊自爱” 。交友须明理,待人要厚道,即使“同堂同室同窗多年者,情谊深长,其中不无败类之人” ,“只取其长,弗计其短” 。但“是非自有公论,在我当存厚道” 。

山西温姓的基因初步分析

山西温姓的基因初步分析

温姓是个小众姓氏,但在山西山东河北一带周边还是比较常见。

MF在全国有温姓男子基因286例。其中山西有17例,基因多样。D系1例,C北2例,R1a系1例,Q系2例、N系1例、O-F265下2例,O-F122下8例。

一、D系山西温姓1人

这位阳泉温姓朋友的基因标记是D-Z41250,这个基因在3720年前形成,在湖南、福建、青海比例较高。D基因来自于青藏高原,这位阳泉温姓朋友祖上可能转战西东和南北,最后到阳泉。国内另一支D系温姓与这支在12540年之前是一个老祖宗,那时还没有"姓"。目前没有找到相近的本家及异姓兄弟。

二、C北山西温姓2人

这两位C-F11330属于C北,该基因在2680年前形成。C北人群大部分生活在长城以北。山西自古是农耕与游牧文化碰撞的地方,也是"大槐树"故事的发源地。

放眼全国,发现内蒙古包头有一位温姓朋友也是这个基因,就当前信息可以推测这三位关系不太远的一家人。那位包头的朋友是不是走西口或走早码头到那里的,只有进一步测试才能知道,或者有确切记载才能确定。有一支山西张、河北马、中国王分享了该基因,也就是说这四家在2680年前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后来分家有了不同的姓氏。

三、Q系山西温姓2人

这是两位吕梁人,一人Q-L330,另一位是Q-MF58802(这是Q-L330的下游)。我推测他们俩是一家"兄弟"。Q-L330这个基因一般在北方偏西,在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比例较高。这个家族可能从蒙石或西伯利亚扩散开来,MF推测可能与匈奴、突厥、蒙古西征有关。处于Q-L330的下游、Q-MF58802的上游的Q-BY12738在湖南贵州福建比例较高。所以,推测这位老温先从蒙古或西伯利亚到西北,再到南方,最后又到山西安家落户。

四、R1a系山西温姓1人

R-3105的晋中朋友,这个基因在4300年前形成。他祖上来自于东欧、中亚和南亚。如今他的族人后裔在新疆宁夏青海比例较高。小河公主就属于R1a。

五、N系山西温姓1人

N系被认为是极北基因。N-cTs4714是位晋中朋友,看清楚了,虽都姓温,但这位N温和上面R温血缘上离的远。N-cTs4714基因形成于6150年前,太早了。他的同基因兄弟在青藏高源和云贵高原比例较高。山西祁县渠氏、广东黎氏、佛山黄氏等也属于该类型。

六、O系山西温姓10人

O系是华夏基因,在中国占绝对比例。

(1)O-F265下2人,分别为O-MF35930(临汾),O-MF228949(忻州),这两人在9680年前是一位共同祖宗O-M307。

O-F265(百越百濮基因)以广西为源头向北扩散。O-M307在南方偏东一带比例较高,尤其是浙江上海江西比例高。O-MF35930的比例在宁夏、上海、辽宁较高,而O-MF228949的比例在安徽黑龙江辽宁山西较高。这也许反映的是祖先的迁徙之路。

(2)O-M122下8人。这与中华民族的总体情况相符。这个大树,在23760年前先分出O-L172.1,到至今1620年前形成O-MF7684(晋中)。这支在发展中参与创建了907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

O-M122的子孙在23040年前形成O-P201,到6380年前形成了O-PH233(大同),到1740年前形成了O-MF25640(晋中,陇西李氏的基因O-Y29876和他2480年前共祖)。到2020年前形成了O-MF210933(长治),到2000年前形成了O-MF210909(朔州),到1580年前形成了O-MF210963(太原),到210年前形成了O-MF210948(吕梁)和O-MF278836(吕梁)。两个吕梁在清朝时期的亲兄弟。

六、山西周边省份温姓

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有32位温姓,细查大都是O-M122下游,没有发现相同基因标记的。

我推测一下,山西在某个时期有一户温姓大户人家,他的许多远房兄弟在知道或不知道自己来历的情况下,追随他或给他打工,有巧合或本来就是一家,慢慢的都姓了温。

因此,温姓很多,几千年前的兄弟很多(那时候不一定姓温),发展成了多支,最后到某个时期又殊途同归,在一位强人的带领下或早或晚的都姓了温。

样本少,分析和推测不必当真。

基因研究发现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基因研究发现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引言:寻找客家人的真正起源是我们开始客家基因族谱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10月,我们在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上项目举办了成果展。现将我们获得的一些初步结果公布一下,给有兴趣的客家网友们看看,也欢迎媒体采访:关于客家人起源和发展,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客家人的主体来源是中原汉族呐,还是百越或畲族?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究竟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如果在福建宁化县石壁的附近全面地收集“百家姓”的基因样本,并作系统的基因家谱的分析,是否可以追溯客家人的祖先,重构客家人千年以来的迁徙故事?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去年开始做的全球首个“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的研究在今年8月已经有了结果。这是客家学研究第一次使用遗传学方法分析了客家祖地100多个传统姓氏的血缘起源,回答了的两个历史疑问:1、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汉族、畲族还是古代百越人?基因调查提供的证据:“检测了福建宁化境内的105个姓氏的393个样品,其中一些姓氏有不同的血缘分支,所以总共获得279个姓氏家族的样本。在这些姓氏家族中,绝大部分(将近三分之二)的父系血缘来自北方中原汉族,小部分来自百越族群和苗瑶族群(畲族)。宁化是客家祖地,而宁化的客家姓氏与其他客家地区的客家姓氏分布也很类似。因此,客家基因族谱的系统分析表明了客家人起源的主体是北方中原汉人。” 另外,基因检测表明宁化的很多传统大姓,比如伍、罗、曹、张、巫、伊、刘、王、马、李、孙、郑等等,都是来自北方。2、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认为:“遗传学支持石壁的独特历史地位。该项目专门对石壁附近(石壁镇和淮土乡)的姓氏家族的基因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壁的姓氏的父系血缘中,中原汉人起源的比例(75%)远远高于宁化的其他区域(65%),尤其高于宁化北片的水茜、安远、泉上一带(59%)。在这么狭小的地理区域里,能形成这么大的血缘成分的差异。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原汉人在南迁时,一下子涌入了宁化石壁这个狭小区域,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以至于经过千年的变化之后,还能占到血缘成分的绝大多数。” 除此以外,研究结果中还有两个信息让很有意思:1、福建宁化县的伊姓人士,祖先是白人伊姓是宁化的一大望族,在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对伊姓人士做基因检测之前,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白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是由遥远的异国来到中华大地的。 “伊姓在全国范围是个小姓,人口排名239位,但在宁化却是一个大姓。族谱记载,伊姓的祖先在唐末迁入宁化,始祖是商朝的贤相伊尹,世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唐末避乱迁入宁化。” 客家基因族谱研究结果表明,伊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别的基因类型(国际遗传学界称R1b1a2单倍群),而这种类型是白种人特有的。这个基因类型的人主要分布在一些西欧国家,占到人口的80%以上。属于这种基因类型的人都是从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因此这些人都是远房的亲戚,不管他们是在中国、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伊姓古老的祖先最居住在西方,后来到了华夏之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伊姓的先祖是如何和为什么来到中国呐?一种可能性是,他/他们是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西方商人或使者。还有一个可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战乱频繁,有很多塞外胡人进入中原,融入汉族;鲜卑族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时在北方建立了很多王朝,他们中有白色人种的成分。史书记载,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贵族伊娄氏改姓为伊,所以,宁化的伊姓可能是出自鲜卑族的这一支。到了唐朝,伊氏家族已经居住在中原地区。到了唐末的战乱时期,伊氏的祖先又从河南迁到了福建宁化,成为了客家人的一部分。伊氏家族在宁化落地生根,繁衍了千年,到今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才被揭开出了身世的奥秘。2、巫氏始祖与“成吉思汗”家族是亲戚巫罗俊这个名字,大部分人听起来都觉得很陌生。他,可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巫姓的始祖呐! “在隋末唐初统领民众开发宁化地区时,建立了宁化县的前身—黄连镇,巫罗俊就是宁化人。巫姓是客家人的大姓,子孙已经远播世界各地,各地族人常设家庙祭祀巫罗俊公。巫罗俊的身世和来历,据历代名贤所作的考证,也是众说纷纭。族谱中的常见说法是,巫氏世居山西平阳,南北朝时辗转来入闽至剑津,隋末巫罗俊随父亲迁入黄连峒。然而,也有历史学家质疑,认为当时的黄连是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成为他们的领袖,除非巫罗俊自己就是当地土著。客家基因族谱也已用基因检测的手段解开这个历史疑问。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在巫罗俊的家乡—福建宁化采集了巫姓族人的基因样本,检测表明,宁化巫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定的基因类型(国际学术界称C3单倍群),这种类型的人起源于东北,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在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中分布的比例最高,属于这种类型最著名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族。由于巫姓具有这种基因类型,我们就知道巫姓的祖先最早是居住在塞外草原的民族。巫姓与成吉思汗的族人有共同的血统,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远房亲戚”。因此,谜团的答案是:巫罗俊不是南方的土著,而是从遥远的北方辗转迁来的。这与众多巫氏族谱其实是一致的,历史学家的怀疑可以放下了。那么,一个草原上的家族,怎么会成为汉人,又迁徙来到南方的腹地福建呢?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支塞北草原上的骑射民族进入了中原,接受了汉族的文化,融入了汉族。巫氏祖先很可能就是这一阶段进入中原成为了汉人。到了隋朝,他们在中原已经生活了很多代,由于战乱又辗转南迁,直到平静的福建地区。这与族谱记载的巫罗俊祖上由山西迁至山东,又因战乱迁至南平的历史,是符合的。”3、福建宁化的严姓与伊姓很可能是一家人,严姓可能由伊姓改姓而来伊姓是宁化的一大家族,人数众多,分布在水茜、河龙、和城关等地,族谱记载非常详细。严姓在宁化则是小姓,主要分布在宁化城关,族谱记载不详。客家基因族谱检测了宁化城关的严姓,基因分析的结果发现,他们与宁化城关的伊姓有非常接近的亲缘,可以判断他们与城关的一些伊姓应该就是几代之内的亲戚。由于伊姓在宁化的历史记载很长,而城关的严姓则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这个结果说明,宁化城关的严姓可能就是由伊姓改姓而来的。4、宁化的晏姓和阴姓也是一家人,可能晏姓出自阴姓基因家谱项目还发现:家谱记载,阴姓远祖居住在四川,在宁化的始祖是宋代进士**元。阴姓的子孙在宁化的中沙、城郊一带分布较多。关于宁化的晏姓,据《宁化县志》北宋时宁化潭飞寨的盐商“晏头陀”领导了威震闽赣两省的武装起义,失败后宁化晏氏家族四散。如今城郊的晏氏据说是清代从邻县明溪迁来的。客家基因族谱检测了宁化城郊和城关的两个晏姓和两个阴姓的基因,发现这些晏姓和阴姓都有非常接近的亲缘,在数代之前都是一家。基因族谱分析表明,两姓是很近的同宗。然而,宁化城郊的这两个姓氏,到底是哪个出于哪个呢?这个还不好下结论,因为两姓在宁化都有历史。但由于城郊的晏氏在宁化有记载的繁衍时间并不长,晏姓出自阴姓的可能更大。要想更清楚地搞请这个问题,就需要有宁化中沙等地的阴姓和明溪的晏姓的更多基因样本来做分析了。5、台湾客家人同样来自中原在参与客家基因族谱检测的台湾客家人,有81%的基因家谱显示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中原”地区,这些台湾客家人通过基因家谱找到了自己在“中原”的家族源流。这些包括台湾客家的刘姓、王姓、林姓、李姓、薛姓、陈姓、温姓和卢姓。

科学家对客家人体质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郑连斌 来源:《中国科学》 发布时间:2013-4-2 10:29:08

参考资料:/d/file/gt/2023-10/nvtbjao3lpd.html

“客家”之称是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客家四州为梅州、 赣州、惠州、汀州。客家话是汉语7 大方言之一,客家方言的发音,继承了较多五代、两宋时的中原语语调。 客家人的体质数据是汉族体质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尚未见报道。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于2011年5月赴广东省梅州市和江西赣州市共调查了 650 例男性(城市汉族男性为 305 例,乡村汉族男性为 345 例)和 704 例女性(城市女性为331 例,乡村女性为 373 例))的体质指标共86项,其中观察指标 17 项,测量项目 69 项。被调查者均为世居当地3代以上的客家人。

研究方法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确定被调查对象,被调查者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测量值的疾病。调查严格按照 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查数据采用 Excel2003,SPSS17.0 软件统计处理。

研究人员选取了16个北亚类型族群与16个南亚类型族群的 14 项指标值,和 11 个北亚类型族群与 19个南亚类型族群的 11 项主要体质指数值计算了简单均数,将客家人的数据与之进行比较。由于已发表的中国族群体质资料几乎均为乡村族群资料,故取客家人乡村资料与中国其他族群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 客家人上眼睑有皱褶率低,有蒙古褶率高,眼裂狭窄且多呈眼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直鼻背,男性鼻基部多上翘,女性鼻基部 3 种类型比例较接近,鼻翼高度中等型与高型出现率较高且二者较接近,鼻孔最大径男性水平率与倾斜率较高,女性水平率最高,鼻翼较宽,耳垂圆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红唇多为薄唇,发黑,眼褐、肤黄。

(2) 客家人男性头长值大,额最小宽、面宽、唇高、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头宽、形态面高、鼻宽、口裂宽、鼻高值接近南亚类型族群; 客家人女性头长值大,额最小宽、面宽、唇高、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头宽、鼻宽、口裂宽值接近南亚类型族群.

(3) 客家人城市、乡村的男性与女性身高均属于中等身材. 客家人男女性均以中头型(头长宽指数)、高头型、中头型(头宽高指数)、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肩型、窄骨盆型率最高。

(4)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客家人体质特征介于南亚、北亚类型族群之间,相对更接近中国北亚类型族群。

此前,国内学者曾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客家人与中国其他族群进行了比较研究,比如从父系遗传的 Y 染色体 SNP 的主成分分析看,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最近,又偏向于苗瑶语族群中的畲族。客家人母系遗传的线粒RegionV区段9 bp 缺失频率为19.7%,与畲族很近,不同于中原汉族。

还有来自上海生科院的金力、徐书华等人通过对中国26个省市1700多例汉族人全基因组数据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发现汉族人群结构非常复杂,可粗略分为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和中部汉族(江淮地区及浙江汉族)。几千年不同程度的隔离、融合和迁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地区汉族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客家人比一般南方汉族族群更明显地保留了北方汉族的体质特点。这可能与客家人千百年来顽强地保留自己的族群内通婚习俗有一定关系。(来源:生物通 张迪)

《客家人的红细胞血型分布》郝露萍 杜若甫

来源:http://wwwki/Article/CJFDTotal-RLXB199303006.htm【摘要】:对父母双方上溯三代均为客家人的广东梅县200名(其中男89人,女111人)健康学生进行了红细胞血型ABO,MNSs,Rh,Kidd,Duffy,Diego,Xg,Lewis及P等系统的分布调查。基因频率为:r=0.6632,p=0.1863,q=0.1505;m=0.5250,n=0.4750,MS=0.0250,Ms=0.5000,Ns=0.4750,s=0.9750;C=0.6575,D=1.0000,E=0.1515,CDe=0.6226,cDE=0.1200,cDe=0.2189,CDE=0.0389;JK~a=0.4642,JK~b=0.4881,JK=0.0477;Fy~a=0.9700;Di~a=0.0202,Di~b=0.9798;Xg~a=0.3633,Xg=0.6367;P2=0.9083。发现了国内第二例Jk(a-b-)表型,未发现MNS型,NS型,NSs型,CCDEE型,CcDEE型,Fy(a-)型和Rho(-)型。Le(a+b-)型29人,Le(a+b+)型2人,Le(a-b+)型67人,Le(a-b-)型102人。客家人与国内19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计算结果表明,与客家人遗传距离最近的是福建汉族、湖南苗族、贵州汉族及广西侗族,其次为河南汉族、黑龙江汉族、陕西汉族,福建畲族及上海汉族,而与云南白族、辽宁满族、甘肃汉族、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内蒙汉族及四川彝族的遗传距离较远。与客家人遗传距离最远的是湖南土家族、海南苗族及海南黎族。【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客家人 汉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结论:“客家人遗传距离最近的是福建汉族、湖南苗族、贵州汉族及广西侗族,其次为河南汉族、黑龙江汉族、陕西汉族,福建畲族及上海汉族,而与云南白族、辽宁满族、甘肃汉族、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内蒙汉族及四川彝族的遗传距离较远。与客家人遗传距离最远的是湖南土家族、海南苗族及海南黎族。

温姓的冷知识

#夏日生活打卡季##你听到过的三观最正的一句话是什么#​

温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姓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以下五个冷知识:1. 温姓可以分为两种写法:一种是繁体字“溫”,一种是简体字“温”。繁体字“溫”在台湾和香港等地常见,而简体字“温”则在国内较为普遍。2. 温姓起源于周朝,属于诸侯国鲁国的后代。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国君姜子牙分封了一位名叫颛顼温仲的人,并赐他温邑,后来他的后代就以温为姓氏。3. 温姓在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如南宋理学家温敬、元代画家温润、明朝文学家温仪等。4. 温姓在全国范围内人口较多,尤其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份。5. 温姓在一些族谱中还有特殊的称谓,如“穆温”、“少穆温”、“蚩蛇温”等,这些称谓多与温姓的起源和历史有关,也反映了温氏宗族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