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祭祀是什么意思(祭祀是什么意思拼音)

时间:2024-01-24 04:17:42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丧事中的“祭”和“奠”,到底有啥区别?搞错可不是简单的闹笑话

每逢清明、中元等日子,中国人总是会在路口摆上酒菜,烧起纸钱,这就是从千百年前留下来的“祭奠”仪式了。

这种仪式不仅标志着中国是一个“在祀与戎”的礼仪国度,同时也是一种在世的亲人对已经去世之人的哀思和寄托。

不过你可知道,咱们口头中经常使用的“祭奠”一词,实际上可是两种不同的意思,如果生活在古代,这两个字眼甚至不可以同时出现。

虽然到了现代,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若是把这两个字弄混,那可会让人啼笑皆非。

那么二者之间到底要如何才能分辨清楚呢?

祭奠的诞生

提到“奠”字,咱们最先想到的场合就是葬礼。

许多传统的葬礼上都有贴白对联、贴“奠”字的习俗。

但是“祭”字却很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那么二者到底具体应该运用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这就要追溯到祭奠二字的诞生时期,目前中国文字从什么年代正式诞生,已经无从可考。

不过目前大家公认的最早出现的汉字,就是殷商时期流行的“甲骨文”。

甲骨文在当时又称“契文”,并不经常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反而是贵族的专属。

殷商贵族崇尚鬼神祭祀,无论是战争还是朝政都要用占卜,所以甲骨文就成为了当时的人们与上天神灵沟通的桥梁。

而“祭”和“奠”也由此应运而生,与祭奠一同诞生的就是相应的礼节仪式。

最初的祭字类似于一张图画,从这小小的一个文字可以体会出古人祭祀神明的盛况。

祭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类似于桌子的构造,上半部分则是盛放在桌子上的肉食,旁边则描绘了一双人类的手,预示着这块肉是有举行仪式的人供奉而上。

而从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这个举行祭礼之人的内心一定包含着对先祖神祇的崇敬与期盼之情。

而供奉这块肉食,也大有“愉神”的意味,希望天上的神明得到好处之后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或者是天庭的祖先可以愉快地享用子孙后代的供养。

而“奠”字也十分古老,与“祭”字同样出现于殷商遗址中的甲骨文中。

原始的“奠”字下方是一个类似祭坛,祭坛的上方是一个倒过来的锥形物体,专家猜测这就是盛酒的容器。

而古代的奠礼也与祭礼不同,多用于对已经去世之人的哀思和祭祀,总的来说,祭礼是正面的、积极的,而奠礼却是消极的、悲观的,是一种情绪的正反面,是同宗同源的两个极端。

祭礼与奠礼的区别

虽然有祭祀之礼和祭奠之礼大体类似,但是从细节上进行辨析,还是会发现很大的区别。

首先是祭祀与祭奠的性质不同,祭祀之礼往往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祭祀的对象有天地、人、鬼等。

并且“祭祀”字一词也可以进行拆分,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天地组成了人类生活的世界,所以对天地的祭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庄重、严肃的仪式。

对天祭祀之礼称之为“祭礼”,而对地祭祀之礼称之为“祀礼”。

除此之外,对天地的祭祀还可以分成对山川、河流、风雨等分支,都有特定的场合和礼仪相对应。

除了对天地的祭祀,神鬼也是祭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道家的昊天上帝、东王公、西王母,到佛教的佛祖、菩萨,都有相关的祭祀仪式。

而且这些位于顶端的神明也不许普通人随意祭祀,只有天子才可以祭祀这些地位崇高的神。

普通人则只能在特定的日子祭祀灶王爷、妈祖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以保佑自家年年有余、安康喜乐。

最后就是对于人的祭祀,人是祭礼和奠礼都会供奉的对象,祭礼主要祭祀那些已经故去许久,并且被神化了的先祖。

比如“炎帝”和“黄帝”,还有圣人“孔子”等,一些庞大家族的老祖宗也可以成为该家族的祭礼对象,但是总的来说,享受祭祀的对象是受到重重限制的。

而祭祀这项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体现人们信仰的方式,这种礼仪也为后世儒家思想所接受,成为了文明与否的一个象征。

而奠礼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是对人类进行供奉,而不论是王公将相还是平头百姓都可以举行奠礼,一般是应用于对方刚刚去世的葬礼之上,有时候也与祭礼搭配使用。

一般在显赫之人的葬礼上,往往在葬礼开始之初会先举行祭礼,希望他可以早登极乐、化身神明。

而奠礼一般在葬礼的最后,用于收尾工作,是在世之人对已经故去之人的缅怀和寄托。

祭礼上的人往往不苟言笑,不可轻易言语嬉闹;而奠礼上人则通常也以哭泣来表达对逝者的悲痛。

从众人对祭礼和奠礼的归类,又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

祭礼往往会在特定的节日或者吉祥的日子里进行,祭礼也被认为是一种吉礼。

而奠礼却被归纳于凶礼,举行该礼的日子通常也是就近选择,或者是在清明节、中元节这种被认为鬼神出没、阴阳混乱的节日中进行。

并且身体孱弱或者病人也不可轻易到场,因为奠礼的阴气厚重,虚弱之人很可能会沾染上不好的东西,或者是被不祥之物纠缠。

结语

综上所述,比起英语等语言中对祭祀统称为“sacrifice”,中国文化真的是十分深奥。

这也是5000年的历史所给我们带来的底蕴,是老祖先们自茹毛饮血,到峨冠博带的文明化的象征。

历史不是书籍上一段单薄的文字,也不是影视剧中二次创作的图像,它们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产物。

从这种庄重的祭祀之仪,到平时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食用的每一口饭食,都包含着祖先从遥远的年代一路走来历经的风霜与艰险。

是从无数次失败与坎坷中逐渐探索出来的一条崎岖的路,也保存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中的那份坚贞不屈。

声律启蒙「卷上」十五删(shíwǔshān)

声律启蒙【卷上】十五删(shíwǔshān)

兴对废,附对攀。

露草对霜菅。

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

山垒垒,水潺潺。

奉璧对探镮。

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

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

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

注音:

xìngduìfèi,fùduìpān。

lùcǎoduìshuāngjiān。

gēliánduìjièkòu,xíkǒngduìxīyán。

shānlěilěi,shuǐchánchán。

fèngbìduìtànhuán。

lǐyóugōngdànzuò,shīběnzhòngníshān。

lǘkùnkèfāngjīngbàshuǐ,jīmíngrényǐchūhánguān。

jǐyèshuāngfēi,yǐyǒucānghóngcíběisāi;shùzhāowùàn,qǐwúxuánbàoyǐnnánshān。

注释:

兴废附攀:兴盛、衰废,依附、爬攀。成语攀龙附凤,比喻依附权贵以成就功业,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例句:表微盛衰,殷鉴兴废。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露草霜菅:沾露的草,霜后枯萎的菅草。霜菅常用以比喻白发。例句: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復啼。露草逼蛩语,霜花凋雁翎。乐天双鬢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岂知堕老境,槁木蒙霜菅。

歌廉借寇:歌颂廉范,挽留寇恂。东汉名臣廉范,字叔度,任蜀郡太守时为官清廉,更改禁民夜作旧令,让百姓储水以防火,百姓掌灯夜作,日渐丰裕。百姓歌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衿。汉名臣寇恂,字子翼,历任河内、颍川、汝南太守。治理颍川期间颇有政绩,升迁离任后,次年随光武帝再至颍川平寇,所到之处群寇望风而降,百姓于帝驾之前拦道,请求再借寇恂在颍川任职一年。后用借寇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对政绩称美之意。

习孔希颜:学习孔子,效仿颜回。习是学习,希是效仿。

山垒垒:重积貌。垒,重也。垒垒是重叠的样子。例句:垒垒高山,莽莽代谷。

水潺潺:溪水徐徐流动。潺潺是水流动的样子、流水声、雨声。例句:谷水潺潺,木落翩翩。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看霏霏山抹微云,更潺潺水绕孤村;棹渔歌几点残灯,归牧笛一湾月影。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

奉壁探镮:奉璧即蔺相如完璧归赵典故。探镮亦作探环,晋代羊祜五岁时,说邻家树上有金镮,并取出,主人曰:此我亡儿之物也。苟知祜前身李氏之子也。

礼由公旦作:西周政治家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并制礼作乐,建立明德慎罚的典章制度。

诗本仲尼删:《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有三千余首,孔子删为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

驴困客方经灞水:唐朝诗人孟浩然雪中骑驴,至灞水寻梅,驴子都走困乏了。例句:灞桥雪拥驴难跨,剡溪冰冻船难驾。

鸡鸣人已出函关:战国时期,秦国规定鸡鸣之后才能通关,齐国孟尝君夜至函谷关时不能通行。门人之中有善鸡鸣者,学鸡叫后众鸡响应,于是得以顺利过关,逃回齐国。成语鸡呜狗盗,原指微不足道的技能或本事也有妙用,如今转为偷偷摸摸的行为。

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苍鸿即白雁,霜信鸟之典故。

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春秋时期,陶答子治理陶地,贪富务大,不顾后害,三年,家产猛增三倍,名声很坏。其妻独抱儿泣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其文章也,故藏而远害。至于犬豖,不择食故肥,而取祸必矣。陶答子不听劝告,其妻与子女均离他而去。不久,陶答子家财被盗,人身遭害。

犹对尚,侈对悭。

雾髻对烟鬟。

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

黄牛峡,金马山。

结草对衔环。

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

阮藉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

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

注音:

yóuduìshàng,chǐduìqiān。

wùjìduìyānhuán。

yīngtíduìquèzào,dúhèduìshuāngxián。

huángniúxiá,jīnmǎshān。

jiécǎoduìxiánhuán。

kūnshānwéiyùjí,hépǔyǒuzhūhái。

ruǎnjíjiùnéngwéiyǎnbái,lǎoláixīnàizhuóyībān。

qīchíbìshì,réncǎoyīmùshí;yǎotiǎoqīngchéng,nǚ yúnbìnhuāyán。

注释:

犹尚侈(chǐ)悭(qiān):犹有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是之义。尚有还、仍然、尊崇、注重、风俗、习惯等义。侈有浪费、多余之义。悭有小气、吝啬、缺欠之义。例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多费之谓侈。缘悭一面。

雾髻烟鬟:亦作云髻雾鬟。形容妇女发髻蓬松,状如云雾。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莺啼鹊噪:莺啼婉转,为春之声。鹊叫鼓噪。例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灵鹊兆喜。

独鹤双鹇(xián):独鹤指洁身自好,卓然不群,离群索居,不与世俗合污的意象。双鹇指越王献高帝白鹇、黑鹇各一双。鹇是一种长尾鸟,雄背为白色,有黑纹,腹部黑蓝色,雌全身棕绿色,是世界有名的观赏鸟。此处,以双鹇对独鹤,是取其异于独鹤,邀宠人前之意。例句:夕阳滩上立裴回,红蓼风前雪翅开;应为不知栖宿处,几回飞去又飞来。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

黄牛峡:三峡一景,有三峡第一岩的美誉。位于西陵峡中,山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这里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船行十分艰难。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描述: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民谣曰:三朝黄牛,三暮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唐代李白乘舟过黄牛峡时,也曾发出叹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金马山:在四川成都府崇宁县的金马碧鸡神祠。传说,东有一山名金马山,西有一山名碧鸡山,史称:东骧神骏,西翥灵仪。金马朝辉、碧鸡秋色,视为胜景。

结草衔环:结草是把草结成绳子,相助恩人。衔环是嘴里衔着玉环,回报恩情。旧时比喻感恩报德的说法。结草传说,春秋晋大夫魏颗的父亲武子有宠妾,生病时要求魏颗将他改嫁,后来病重便要求魏颗杀宠妾殉葬,魏颗没有从命,而把他父亲的妾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力士杜回交战,见有一老人结草绊住杜回,魏颗得以顺利擒之。夜梦老人说:我乃妾之父也,报子从治命而不从乱命耳!衔环传说,汉朝杨宝见有一受伤黄雀,医治好之后将他放了,有一天这只黄雀化作黄衣少年,衔四只玉环报恩。

昆山惟玉集:昆山即新疆昆仑山,盛产软玉。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千字文》便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意即:最好的金子生于金沙江,最美的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合浦有珠还:广西合浦盛产珍珠,合浦珠名曰南珠,出欧洲西洋者为西珠,出东洋者为东珠。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我国古时称南珠为走盘珠,即放在盘中稍动,就能滚动自如。合浦还珠这一典故说的是东汉合浦太守孟尝的故事。合浦出珠,民皆采珠易米,时守性贪,珠皆去。后孟尝君为守,去珠复还。比喻物之失而复得,或人之去而复返,也常用来颂扬官吏的勤政爱民与清正廉洁。

阮籍旧能为眼白: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阮籍,不畏权贵,藐视礼俗,总是以白眼斜视自己厌恶的俗士,以青眼善待喜交之友。

老莱新爱着衣斑:春秋末期,楚国老莱子隐居于蒙山之阳。楚王召其出仕,不就,偕妻迁居江南。《二十四孝》:周朝老莱子至为孝顺,年近七十,常穿五彩斑灿之衣服,学婴儿在父母身旁嬉戏,以娱父母欢心。例句: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飒然双鬓白,尚服五彩衣。

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山中隐士以茅草为衣,采野果为食。栖迟指隐遁。例句:草衣而木食,老子乐在内;身似玄空云,踪迹了无碍。

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倾国倾城语出自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之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诗人大力宣扬的佳人,其实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遂纳其妹为妃,并对其恩宠无双,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倾国倾城这句成语作为绝色美女的赞词,并无贬意。这里的倾,不是倾覆之意,而是倾慕。倾城倾国是说全城、全国的人都倾慕其美貌。

姚对宋,柳对颜。

赏善对惩奸。

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

孔北海,谢东山。

使越对征蛮。

淫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

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

注音:

yáoduìsòng,liǔduìyán。

shǎngshànduìchéngjiān。

chóuzhōngduìmènglǐ,qiǎohuìduìchīwán。

kǒngběihǎi,xièdōngshān。

shǐyuèduìzhēngmán。

yínshēngwénpúshàng,líqǔtīngyángguān。

xiāojiàngpáopīrénguìbái,xiǎoéryīzhuólǎoláibān。

máoshèwúrén,nánquèchénāishēngtàshàng;zhútíngyǒukè,shàngliúfēngyuèzàichuāngjiān。

注释:

姚宋柳颜:姚宋指唐朝贤相姚崇与宋璟,史称姚宋。姚崇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后举荐宋璟代己任相,开启了盛世开元之治。柳颜指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和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颜柳齐名,都在中国书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雄壮。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世称颜筋柳骨。

赏善惩奸:奖赏良善,惩罚奸邪。例句: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

愁中梦里:愁中指整天陷于忧愁之中。有杞人忧天、伯虑愁眠两个典故。周朝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己会无处容身,为此,担忧得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山海经》说,海外有个伯虑国,那里的人害怕睡觉就醒不来了,结果真的有很多人是这样死的,其实是他们长期不睡觉,身体已经极度虚弱造成的。梦里指不知自己身在梦里,也有南柯一梦、黄粱一梦两个典故。唐朝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做梦到了槐安国,娶了该国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后带兵出征战败,公主也死了,遂被国王罢官迁归,美梦醒来,他发现自己是醉后睡在庭院的槐树下蚁穴旁。唐代卢生在邯郸旅店遇一道士,道士借了卢生一个枕头,卢生枕之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荣华富贵,经历屈辱恩宠的好梦,醒来的时候黄粱小米饭还没有蒸熟,因而大彻大悟。

巧慧痴顽:巧慧是灵巧聪明。痴顽是痴愚顽固。例句:巧随清影触处行,妙学春莺百般啭。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痴顽终日羡人闲,却喜因官得近山。

孔北海:汉朝末年文学家孔融,孔子后裔,融四岁能让梨,幼时即名动天下,曾任北海郡太守,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谢东山:晋朝宰相谢安,字安石,号东山。

谢安少以清谈知名,悠闲隐居,教育子弟,侄女谢道韫就有咏絮之才。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尽心王室,竭力辅政,选将破秦。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病逝,年六十六,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使越征蛮:陆贾(gǔ)使越,诸葛征蛮。陆贾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陆贾早年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诸侯。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时,两次出使南越,说服南越赵佗取消帝号,臣服汉朝,对安定汉初局势做出极大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蜀汉刘备死后,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中南方少数民族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术,七擒七纵,彻底降服孟获,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不再叛乱。史称南中平定战。

淫声闻濮(pú)上:春秋时期,濮水(出东郡濮阳,南入钜野)一带流行一种侈靡之乐,与帝王祭祀、朝贺、宴饮所用雅乐不同,为之声。晋平公新王宫落成,卫灵公前去祝贺,卫灵公过濮上,夜闻新声,命乐师师涓记录。晋国宴会,师涓演奏新声庆贺,师旷急止之曰:昔纣亡,沉乐器于濮水,今日之乐,是必为濮上之音,乃纣亡国之音。

离曲听阳关:离曲阳关即琴曲阳关,送客灞桥、折柳伤别。以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主要歌词,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发离别情绪。因全曲分三段,反复三次,故又称阳关三叠。

骁将袍披仁贵白:唐代名将薛仁贵常穿白袍征战,号称白袍将军。显庆年间,薛仁贵领兵平定天山突厥乱军,突厥骁将数十人挑战,仁贵发三箭,射杀三人,余将皆下马请降,边患遂平。将军三箭定天山,赞誉薛仁贵武功卓著。

小儿衣着老莱斑:周朝孝子老莱子穿五彩斑灿之衣,学顽童状以娱父母欢心。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茅舍长久无人居住,难免会有尘埃污垢积于床榻之上。例句:炊甑生尘榻长苔,柴门日晏未曾开。

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竹亭有客到访,就像带来了怡人的清风明月洒满窗前。例句: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中国文化中“黄道吉日”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中国民间在婚丧嫁娶、破土动工、开店、旅行等之前,有查《老皇历》挑选“黄道吉日”的习俗。那么,“黃道吉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黄道吉日”的由来

“黄道”是古代天文学术语。古代天文学描述和确定恒星方位的坐标有两种:一种是赤道坐标,一种是黄道坐标。赤道是与地球每日旋转的轴心相垂直的天球上的大圆圈。黄道则是地球上的人看到太阳一年内在恒星间所走的路径这一大圆圈。两个圆圈并不重合。

黄道两边的部分称为黄道带,将日、月及各种主要行星的行经路径都包括在其中。古人认为,太阳在天空上的位置变化,与黄道带上其它行星形成某种局面,会影响地球上的人。好的影响称为吉,坏的影响称为凶。当太阳在黄道某个位置上与行星形成吉的影响力时,就叫做黄道吉日。但当太阳与行星形成不好影响力时就称黑道凶日。

二、黄道、黑道的推算方法

黄道、黑道的推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十二地支配上十二天神,这样就成为:1.子日青龙吉,2.丑日明堂吉;3.寅日天刑;4.卯日朱雀;5.辰日金贵吉;6.巳日天德吉;7.午日自虎;8.未日玉堂吉;9.申日天牢;10.酉日玄武;11.戌日司命吉;12.亥日勾陈。凡遇上青龙、明堂、金贵、天德、玉堂、司命六神的就是黄道吉日,相反的就是黑道凶日。

另一种是依据十二个星轮流值日的十二值。这十二个星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凡与除、危、定、执、成、开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凡与建、满、平、破、收、闭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在十二值中有不同的规定:建日,诸事可为;除日,除旧迎新大吉;满日,祭祀吉,其它不吉;平日,万事大吉;定日,垒灶台、宴会、定协议大吉,不宜打官司、医疗;执日,建房、种植吉,搬家、旅行不吉;破日,万事不吉;危日,万事不利;成日,开业、结婚、上学、庆典吉,打官司不宜,拆除房屋等不吉;收日,收藏、垒灶台吉,不宜开业,举事不宜;开日,开业、结婚、垒灶吉,最忌安葬;闭日,万事皆凶。

依据这样的规则,一些日历将日期与十二地支、十二天神、十二值配合起来,这样方便查阅。这样的日历不仅只有《老黄历》,中国民间出现了很多这样查阅吉凶的书。如明代出现一本托名东晋许旌阳的《玉匣记》,除了记载一些神佛阎君的生辰日子,还有“合帐吉日”、“试衣吉日”等,以及对“洗头”、“出行”的各种忌日,又如某日不宜针灸,等等。此外,还有解决“面热”、“眼跳”、“耳热”、“耳鸣”、“釜鸣”、“火逸”、“犬嚎”等吉凶的解说。书中也有《治风牙方》、《治虫牙方》、《治火眼方》等医方,实际上成了一部民间日常生活指南性质的手册。占卜、占梦、挑选黄道吉日、神明祭祀等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三、中国古代说的“吉日”,未必是“黄道”吉日

中国人很重视“吉日”,不管是在皇家事务、行军打还是在普通百姓生活中,挑选“吉日”都非常重要。不过,需要指明的是,中国古代说的“吉日”,很多时候未必是“黄道”吉日,中国早期的天文学以赤道为准。古代的中国人将赤道附近的天空,划分为12个部分,称十二星次。分别是星纪、娵觜、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中国早期天人合一的观念将天上的事情与地上的事情关联起来,发展出的占星术是以岁星十二次为依据的。如《左传》和《国语》中就把岁星十二次与当时十二国联系起来,某一星次中的天象变异便预示与它有关的那一个国家要发生重要的事情,如国家的灭亡、国君的死丧、年岁的灾歉等。

根据记载,中国古人的天文学都是以赤道为标准的。如二十八宿的广度,《史记》、《左传》中都以赤道为准,到了《后汉书》才在各宿的广度后面,又增列黄道上相应的广度,以资对照。我国古代天文仪器中的浑仪,早期的只有赤道环,没有黄道环。东汉时才于赤道环的旁边加上黄道环,但不常设。隋代的时候,随着佛经的翻译,中国引入了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体系。

黄道十二宫体系起源于古巴比伦,完成于希腊,之后由希腊传入印度,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黄道十二宫的名称与黄道附近的12个星座类似,即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人马宫、摩羯宫、宝瓶宫和双鱼宫。之后我国自著的书中谈占卜时也列举黄道十二宫名,如唐末五代杜光庭的《玉函经》,宋初曾公亮等编的《武经总要》等。所以说,十二星次最初是沿着赤道把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到了唐代才沿着黄道划分。就天文学来说,到了唐代,浑仪中的黄道环才和赤道环一样成为不可缺的部分。不过,在明末西洋传教土将黄道十二宫与近代天文学联系起来再行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天文学中并不加以采用。

另外,中国人所判定的“吉日”,有时未必是根据岁星十二次或黄道星象系统而定的,而是根据卜筮而定的。《史记·龟策列传》中说:“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就是靠卜筮定下日子。在《礼记》中大量提到的“吉日”是卜筮定下的日子。如曾子曾问孔子:定下了娶亲的吉日,但是女子却死了,该怎么办?这里的吉日就应该是根据卜筮而定的。

四、“吉日”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

随着历史的发展,卜筮、十二星次、二十八宿、黄道、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等理论混合在一起形成很多不同的测算吉日的方法。“吉日”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有人就连房事都要考虑是否是吉日。

《聊斋志异·吕无病》中讲,孙麒夜读,来了个“微黑多麻”的女子吕无病。孙公子对深夜来访的丑女不感兴趣,但丑女几句话一说,骤然改变了孙麒以貌取人的态度,但仍嫌吕无病丑。吕无病说愿意为婢,侍奉他读书。孙麒推脱,说:“纳婢亦须吉日。”又试探吕无病,让她去书架取《通书》,看她是否有文化。《通书》是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的著作,里边有选吉日的论述。吕无病过去取下书翻了一下递给孙麒,笑着说:“今日河魁不曾在房。”孙麒心动,就把她留了下来。据《荆湖近事》,李戴仁性情迁腐,连跟妻子同房都得看黄历。一天晚上,年轻的妻子主动来找他,他说:“河魁在房,不宜行事。”把妻子气走了。吕无病用这个典故跟孙麒开玩笑,说明她知识丰富,也表明她对孙麒有自荐枕席之意。据星命学说,河魁是月中的凶神。阳建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三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则相反。这一天诸事宜避。

但也有不信“吉日”决定性因素的。如《旧唐书·李忠臣传》中讲,李忠臣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军功,史思明攻陷汴州时,李忠臣被迫投降。史思明拍着李忠臣背说:“我好比只有左手,现在得到了你,兼有右手啦!”不过几天之后,李忠臣夜里带领五百人砍杀叛军营地,突围而出。后来,吐蕃进犯西部边疆,代宗派使节到淮西,当时李忠臣正在踢球,马上下令整军出征。监军大将说:“行军必须选择吉日。”李忠臣在众军面前奋臂一呼:“哪有听说父母遇到寇难还等着拣个好日才去营救的!”即日进发,最后胜利而回。看来这个“木强率直,不识书”的人是不怎么相信“吉日”之说的。

“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语,造字本义知多少

“福、禄、寿、喜、财、吉”是中国人的六大吉语,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尤其在春节期间,这六个字使用频率最高,人见人爱。那么它们的造字来历你知道吗?它们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丰富内涵?

福的本义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

福,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图A)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佑也”,“佑”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这个字发展到金文阶段,有种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如图(B)的“福”,捧酒坛的双手已经省掉了,酒坛样子也变了;图(C)的酒坛子大大讹变,并且已放到“示”的右旁来了;图(D)在“酉”、“示”的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祈福;图(E)的讹变最大,“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到了秦代的小篆(图F)阶段,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竟讹变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形声字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图(G)的汉隶和图(H)的楷书,而“畐”也作为“富、副、幅、辐……”等形声字的声旁,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用作名词,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说文解字》:佑也。我们现在用手机扫的五福是爱国福、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敬业福,你知道真正的“五福”又指的是哪些吗?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指的是哪些呢, 《尚书》中记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福开始有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意义。

来北京游玩的人,都说要“到故宫沾沾王气,到长城沾沾霸气,到恭王府沾沾福气”。恭王府的这个福气,被称为“天下第一福”,指的就是康熙御笔亲题、加盖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的福字碑。康熙皇帝喜爱书法,但题字却并不多,其御笔手书也是历代皇帝中相对流传较少的,所以也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这个福字,数得上是皇帝手书福字中最有名气的,其中的说道也不少。据说在1673年,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60岁大寿将至,本来是非常喜庆的大事,不料孝庄却突然染上了重病,御医们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康熙决定“请福”为祖母祛病,便一气呵成写了这个福字。而孝庄太皇太后的病就此也神奇地好了,之后便命人将福字刻在石碑上永久保存。

禄本意是福份如取之不尽的井水

禄”是“禄”的异体字。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禄,(示,福份)+(彔,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表示福份如取之不尽的井水。造字本义:名词,如取之不尽的井水一般的福份。古籍多以“禄”代替“禄”。《汉字简化方案》用“禄”合并代替“禄”。《说文解字》:禄,福也。

后引申为朝廷发给官吏的薪水,俸禄、厚禄、高官厚禄 。

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荀子》

寿的本义是肉身长久持续

寿是形声字。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甲骨文(是“卐”的一半,是“卐”的简写形式,表示无限延伸)+(夕,即“肉”,借代身体)+(夕,即“肉”,借代身体),表示肉身长久延续。金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加“老者发髻”(即老字),表示年老但生命长久持续。有的金文加“口”(道贺),表示向长命老人道贺。有的金文加“又”(操持),表示手奉礼物,为长命老人庆贺。

其二是:图1的金文“寿”字是上下结构,上部以一个老人的形象表意(图A):下部是“田畴”的“畴”字的初文(图B),其古字形弯曲的田垅形,于此用来作为“寿”字表音的声符。西周金文、《诗经》等传世典籍,皆用为长寿之义,长寿是寿字的本义。有一些金文的下方多加了一只表示手的“又”(图4);还有一些左下方多加了一个“口”,为《说文》篆文和汉印所本;也有同时加上“口”和“又”的。“口”可能表示酒杯,“口”与“又”结合表示举杯向老人献酒祝其长寿,这一字形一直流传至秦简和汉代帛书文字中。经战国一直到汉代简帛文字,又到东汉简牍文字,都常见此结构寿字,现代繁体字寿字形体就是从汉代隶书而来。汉代以后,“又”写作“寸”。大约从唐始有了印刷书籍之后,采用从口从又之寿字形体为正体,其它形体结构的寿字就不再通用了,只有从汉隶而来的寿字留传下来。现在通行的简化字寿字,在敦煌汉简中已有雏形,写作图C;到了唐代敦煌遗书中的寿字已经与现代简化字寿字相同。

《说文解字》:寿,久也。

喜的本义是听到鼓声开怀大笑

喜为会意字。“喜”字从甲骨文至楷书,其形体结构基本相同。“喜”字的甲骨文作图1-3,金文作图4-9。上部分是“壴(zhù)”,“壴”是“鼓”的象形初文,像鼓的形状。下边部分是“口”,代指人。合起来的意思是:听到鼓声响起,个个开怀大笑。可见古人的高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鼓声引起的。这就决定了“喜”的本义就是“欢喜”、“高兴”。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闻乐(yuè)则乐(lè),故从壴;乐形于谭笑,故从口。”朱骏声的解释是说:人们听到鼓乐(yuè)声,则快乐;“喜”字所以从“口”,就是因为人们的快乐高兴,常常是通过谈笑所用的口表现出来的。

也有人对“喜”的结构作了不同的分析,他们认为“喜”字上部分是鼓的形状,下边部分是放置鼓的基座的代形,以表示有了喜庆事,而擂鼓奏乐庆贺。

“喜”字出现于商代。小篆(图14)是由金文演变而来的。在汉代隶书中,“喜”或写作上下重叠的两个“吉”字(图18),这有词义影响的因素;或写作上“吉”下“古”的“”形(图19),后代双喜字就是此形的左右繁复;或把“壴”字下部原像鼓座部分写成“艹”(如图20),这种写法常见于近现代手头字。今以喜为规范字。

《说文解字》:喜,乐也。

双喜(囍)的来历历来有不少传说,其中王安石版本流传最广。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喜不自禁,抓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连体喜字,并高声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

财本义就是有价值的物品

财,形声字。从贝,才声。本义指财物。造字本义:名词,金钱及有价值的重要物品。在小篆文中,该字左边为“贝”,表示古代曾用贝売充当货币;右边为“才”,表示读音。《说文》:“财,人所宝也。”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又通“材”,材料。《墨子·尚贤下》:“有一牛羊之财不能杀,必索良宰。”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财)同材。”又通“才”,才能。《孟子·尽心上》:“有成德者,有达财者。”焦循正义:“财,即才也。”又通“裁”,制裁。《荀子·天论》:“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杨倞注:“财,与裁同。”又通“纔(才)”,仅。《汉书·霍光传》:“长财七尺三寸。”

新中国成立后,“贝(繁体)”简化为“贝”,“财(繁体)”类推简化为“财”。“财”字本义一直沿用到现在,特别是当今社会 “财”成了很多人的一生追求。

《说文解字》:财,人所宝也。

基本义是把满“豆”的食品放在供桌上

吉,会意字。甲骨文的“吉”字(图A)上面的部分(图A1)原来是图(A2)的简化形式。图(A2)是上古时代盛食物的叫作“豆”(图A3)的高脚碗上堆满了祭祖供神的食物的形状。这“吉”字下面部分的“口”(图A4),作为一个字的构件来说,在上古可以表示台阶、神座、供桌、门槛等的意思。从“吉”的全字构形看来:把满“豆”的食品(图A2)放在供桌(图A4)上,这就表示家有吉庆之事的意思。所以“吉”字的本义便是“吉利”。图(B)还是甲骨文,但已把图(A1)的“豆”和“食品”实化为图(B1)形了。这个“吉”字发展到图(C)的金文阶段,更把图(B1)讹变为图(C1)形。于是秦代的小篆(图D)、汉代的隶书(图E)承袭了金文的形体,以后又发展而成楷书“吉”(图F)字。如今简化写作“吉”。

《说文解字》:吉,善也。

中国的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外在体现从部落图腾延伸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内在的预示意义从直观美好愿望的简单诉求延伸并升华为预示着好运、幸福、长寿、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等的文化,“福、禄、寿、喜、财、吉”成为其中的代表性汉字,寄托着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愿望,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凭添了不少乐趣。

转自:艺术的真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私信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图文解读+知识点

知识点

一、多音字

冠guān(鸡冠花)guàn(冠军)

二、理解词语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三、近义词

苍穹——天空 孕育——养育 摇曳——摇荡

硕大无朋——庞然大物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四、反义词

摇曳——静止 硕大无朋——小巧玲珑

孤芳自赏——自渐形秽

五、词语拓展

描写花的四字词语

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

六、句子解析

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两个“又”写出了花儿们周而复始、四季轮回的生命旅程。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比作星星,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精灵般的花的形象跃然纸上。

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暗示了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既展示出了诗意的浪漫,也写出了现实的情景。

4.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写出了花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面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

5.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饮朝露、听鸟鸣、舞婆娑”,花的生活精彩纷呈。人生有开花就有结果,写出了花的积极乐观态度。诗人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这就是诗人的真正意图。

七、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请将有关句子画下来。

“大自然的语言”、“诸元素之女”、“亲友间的礼品”、“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饮朝露、听鸟鸣”等等,都是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花的形象,渗透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交往的“礼品”是什么呢?

在之后的句子中做出了解释:“婚礼的冠冕”“最后的祭献”,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八、课文主题

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以象征的手法,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诗人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积极乐观的人生。

图文解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