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八字排盘

仅是什么意思(仅次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8 13:07:01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海南专升本-语文词语解释6

第三篇 《张中丞传后叙》

( 1 )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  恨:遗憾。

( 2 )两家子弟才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通知:通晓。 就虏:被俘。 辞服:说了屈服的话。

( 3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数日:计算日期。

( 4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尤:责备。

( 5 )虽欲去,必不达 去:离开。

( 6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渐趋覆没。 就:接近,趋向。 日滋:天天增加。

( 7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相环:四周都是。

( 8 )愈尝从事於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 从事:唐时通称幕僚为从事,这里作动词用,犹言任 职。 道:是经过 ,来往。

( 9 )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具:是备、办。 延:邀请。

( 10 )此矢所以志也 志:标记。

( 11 )又降霁云,云未应 降:劝降。

( 12 )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应口:应着发问者的声口。

( 13 )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仅:将近。 且:将近。

( 14 )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因:凭着。

( 15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颜色 :脸色。 阳阳:安详的样子。

( 16 )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乐:以什么为乐,意动用法,可以译为不以成全别人的好事为乐,就是这样啊!

( 17 )二公之贤 之:那么,代词。译,张巡两公那么贤明。

( 18 )而责二公以死守 倒叙句,即为:以死守责二公的倒装。译,反而指责张、许二公不该死守睢阳。

西安太平遗址:关中地区文明诞生的前夜

太平遗址外景 作者供图

太平遗址出土的卜骨 作者供图

太平遗址H115出土的陶鬲 作者供图

太平遗址H126出土的陶罐 作者供图

太平遗址出土的陶铃 作者供图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

关中盆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正中央,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它成为从史前到历史时期人类繁衍生息的宝地,同时也是辐射四方、涵养中华文脉、引领中华文明不断前行的中心区域。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自西向东横贯整个关中盆地,孕育了河谷两岸数不胜数的文化遗址。

过去百年的考古工作完整揭示了关中盆地自万年以降绵延不绝的文化发展历程:从旧石器时代的蓝田人、大荔人,到距今八千年的老官台文化,以及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四千年前的客省庄文化,一直到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诸朝代,为我们展现出从远古人类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画卷。科学、系统的考古资料为我们充分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实物资料勾勒出中华先民沿着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在这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以及许多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的重大问题,其中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客省庄文化就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薄弱环节。受资料所限,我们对这一社会转型期的考古学文化了解有限,甚至有学者认为,在这一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关键节点,关中地区处于文化低洼期。而太平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证明文化在关中地区的发展没有断裂,文明底蕴深厚,再一次体现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体量巨大、情况复杂的环壕

太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地处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延伸的一处河流阶地上,地势开阔平坦,东北距西安主城区约15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累计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确认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

遗址由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构成,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两座环壕体量接近,口部宽度约15~20米,底部宽度约10米,深约5米。环壕大部分在生土上开挖修建而成,边界明显,保存完好。底部不平坦,有连续的香肠节状凹坑,由此推测挖筑环壕的方法可能是先分组挖坑,然后将相邻的坑连通最终形成壕沟。壕沟的南岸边缘均发现有人工筑土痕迹,残高约0.2~1米,应是为了增加环壕内外落差。靠近聚落的内侧岸面呈斜坡状,部分区域设有汲水的缓坡平台;外侧岸面陡直,部分壁面有水平状水蚀凹槽。由此可知,当时环壕内有水流,可能与自然河道相连通,起到防御、防洪、排涝及满足日常生活给排水的重要作用。两侧壁面皆可见明显的纵向挖掘痕迹,与自然河道完全不同。到遗址晚期,由于某种原因,环壕被废弃,不再承担水道的作用,成为堆放生活垃圾的场所。壕沟内坡状分层堆积中出土了较多同时期的陶片、玉石器残块、白灰面地坪残块、动物骨骼乃至人骨碎块。通过发掘得知,环壕体量巨大,修建过程甚为复杂。这反映出太平遗址所在的聚落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公共资源调配能力。

形式多样、技术高超的住房

遗址内发现了形式多样的居住建筑。比如,F9(F即为“房屋”。数字为发现顺序,非建造顺序,下同——编者注)为一处半地穴院落建筑,院落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围墙壁面较光滑、陡直,部分墙壁有用泥涂抹的痕迹,底部平坦,有不连续的少量白灰面。东南部有两级生土台阶,应为院落出入口。后室平面形状为方形,门道向东,有三级生土台阶。房间中部有一处火烧圆形灶面,西南部有一件较完整的龟甲,房间内还发现有三件柱状红陶器,分别位于房间西南角生土台上、正南部壁灶内、东南角内壁龛中。侧室平面近方形,门道向南,房间中部有一曲尺形烧土范围,中部有一处椭圆形火种坑。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处由四座圆角方形夯土台基组成的建筑基址。台基均为东南-西北走向,由黄褐色致密土夹杂大量料姜石堆积而成。从剖面观察,料姜石明显呈水平逐层分布,每层厚度约1~2厘米。我们推测这四座夯土台基可能为地面建筑的“房基”,但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原因,“房基”以上的部分已荡然无存,也没有找到踩踏面、门道、灶址等具体遗迹信息。在四座夯土台基之间,相邻的区域还有宽约一米的黄土分布。这些黄土的土质更为致密,料姜石数量较少,亦为逐层夯筑而成,应为房屋之间的“隔墙”。

太平遗址中的居住建筑形式还包括地面式方形建筑、“吕”字形半地穴建筑、圆形深穴式建筑、使用土坯的窑洞式建筑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表明,太平遗址先民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他们在沿用传统的地面式建筑、半地穴建筑基础上,创造出了土坯的窑洞式建筑,人工夯土台基等新的建筑形式。这些都记录着中华先民不断以巨大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开拓更多、更大生活空间的足迹。

礼乐萌生、文明诞生的前夜

遗址内发现了二十座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的墓葬,以竖穴土坑单人墓为主,另有部分灰坑、灰沟埋人现象。其中M5(M即为“墓葬”——编者注)为竖穴土坑墓,破坏严重,仅存东半部。残存壁面、圹边较清晰,墓葬填土中有木质朽痕,可能与葬具有关。墓底葬一人,仅存头骨及椎骨朽痕,保存较差,墓内出土玉璧一枚,位于盆骨位置的右侧。墓葬中部接近人骨的填土范围内,有密集分布的朱砂,尤其是玉璧下方的朱砂最为明显。M20为竖穴土坑墓,上部被破坏严重,仅存墓底。墓底中部葬一人,骨骼整体轮廓较完整,涂抹有朱砂,但保存状况较差。墓内出土玉环两枚,分别位于右侧腕部和右手下方。墓葬填土中发现上下两层颜料,上层为白色和黄色的颜料,主要分布在墓主头部、双臂内侧及左侧股骨内侧;下层为朱砂,附着于全身骨骼之上及墓底部分区域,颜料皆呈片状分布,墓葬上部的填土中还有零星朱砂呈颗粒状分布。朱砂的使用作为贵族葬仪中不可或缺的程序,是在龙山时代的陶寺文化中确立的,为此后的二里头文化或夏时期文化所继承,成为商周墓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长时间、大范围维系同一精神认同,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的结果,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除此之外还发现少量祭祀遗存,如H186(H即“灰坑”——编者注)上部埋葬玉石器,中部发现大量灰烬,底部瘗埋大量动物骨骼,经鉴定包括狗、猪、羊、猛禽类和部分啮齿类动物。在太平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多以羊、猪的肩胛骨制成,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不见修整、钻、凿的痕迹,是我国古代占卜祭祀传统的早期代表。墓葬、祭祀遗存和卜骨的发现,为了解太平遗址先民丧葬方式与礼仪、宗教信仰等精神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质资料。

遗址中发现的叶形陶牌饰枝叶纹刻画精美,与甲骨文“黍”字的写法极为相近,反映了先民的原始审美和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出土的一件带柄的合瓦形陶铃为关中地区少见,是我国礼乐制度的重要见证,同类器物在陶寺遗址和新砦遗址也有发现,显示出太平遗址应有一定的级别。

太平遗址环壕—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显示出,太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填补了空白。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太平遗址的资料弥补了这一核心区域文明化进程探索的薄弱环节。

多元汇聚、文化辐辏四方的中心

太平遗址的许多发现也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最明显的就是出土的陶器,既有典型的客省庄文化的各类器型,如绳纹单把鬲、篮纹斝、花边口沿罐等,也有一些来自周边文化区域的典型器型。如来自河南龙山文化的磨光黑陶单把杯、圈足盘、黑陶高柄豆,晋南地区陶寺文化的合瓦形陶铃,山东龙山文化的鬶、盉等,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双大耳罐、麻点绳纹罐、双耳罐、三耳罐等。同时,齐家文化的占卜术、小麦种植,陶寺文化的朱砂墓,江汉地区的玉饰品等文化因素也在太平遗址共存。多元文化在此汇聚,文化的包容性为关中地区走向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道路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初步的考古工作显示,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但其重要的发现修正了我们过去对关中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的认知,证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根区,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是从未断裂的。与周边区域所展示出的文化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以太平遗址为代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在区域文化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它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心区域的一处重要遗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加强多学科融合,活化考古学研究成果,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太平”贡献,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作者:王小庆,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研究员)

来源: 光明日报

历史观察:什么是“弱国思维”?

毕大费/文

1898年5月24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驻中国记者保罗·戈德曼,在广州拜访了当地道台、厘金局总办兼督署文案王存善。此次拜访的场景与对话,实录于保罗·戈德曼的《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第9章“王道台的招待会,广东总督的秘书”。尽管这位德国记者对王道台的个人形象不乏有褒扬之辞,然而,王道台在交谈中所流露出的“弱国思维”,不禁令人唏嘘。以下内容基于原文整理。

1.王道台的办公环境

拜访王道台的一行3人,包括德国领事馆翻译、德国领事馆中国秘书、以及保罗·戈德曼本人。

王道台所在的厘金局衙门和其他官署一样,从街道看去有两个很大的木栅门,上面漆着比真人还要大的门神。木门是开放的,门内有两个不怎么干净的庭院,形形的人在里面四处张望。庭院一重重通往里间的官员办公室,其中没有任何门,街上的人只要有兴趣,谁都可以踏入衙门,所以,有大量好奇的路人听众聚集在里间庭院,看着官员们在办公室里的一举一动。在保罗·戈德曼与道台寒喧问候时,衙门里的跑者、官员、簿记员以及苦力,来得非常多,他们站满了整个庭院,站在所有的门口,望着窗外,沉默而认真地听着,他们的谈话内容,一个字也没有错过。

王道台的办公室,位于一个大庭院最里面的大厅,这里简单且不脏乱。中间有个棕色抛光的木桌,桌子旁有许多椅子。后墙有个祖先牌位,红色背景下刻着金色的神圣文字,牌位前有四个很高的锡罐,中间两个用于插香,旁边两个用于插花。房间里没什么家具,侧边墙壁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挂钟,有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煤气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广东厘金官员的衙门中竟然还有拉着电线的白炽电灯。事实上,广东的确有个电力照明的中国公司,白炽灯与电线在本城的许多商店和工厂已经使用,不过,道台办公室白天是半暗的,因为这里没有窗户,只有走廊,通往狭窄、阴暗的庭院。

2.王道台的个人形象

王道台以中国人的方式向保罗·戈德曼一行问好。他弯腰将两个手掌合在一起,然后,两只手快速地上下移动,透过很大的手臂行礼动作,邀请到他的办公室。我们请他走在前面,他无论如何都不要。到办公室后又再一次地问好,接着大家就坐在圆桌旁。道台背朝门口,右边是保罗·戈德曼,左边是德国领事馆中国秘书,对面则是领事馆翻译(编者注:王道台这个座次安排使自己很卑微,本应是对着门为上首→右侧→左侧→背对门为末席,王道台自甘居于末席)。

在进入谈话之前,王道台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很大的眼镜,放在鼻梁上。他是一位非常高大的男子,相当挺拔,并且手势优雅,他这种气度在中国人之间很少见。他五官相当明显,有个突出的鼻子,少有中国人如此,通常中国人鼻子都是又软又扁的。他的脸部削瘦,嘴唇宽大,缺一颗牙,眼神锐利,这一切证明他有着充沛的精力。他说话声音洪亮,甚至还有点太大声,低沉的嗓音容易让人产生信赖。于是,谈话就开始了。开始谈话之后,他慢慢展现出南方人的热情,伴随着手势,他迅速地表达着丰富的内容。

王道台手上有个圆圆的稻草盒,上面有个小小的刺绣,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盒子在他手上一直不停地转来转去。他左手大拇指上戴着一个巨大的、漂亮的、精细的翡翠扳指。他穿着淡蓝色锦缎长袍马褂,其中交织着淡蓝色小花朵图案线条。他充满善意微笑着鞠躬。当有人对他说几句奉承话时,如果他不了解意思,会礼貌地确认,接着他会对这个由翻译所转达的赞美哈哈大笑。如果他听懂了一些机智妙语,也会哈哈大笑。王道台显得相当自信。

3.王道台的“弱国思维”

保罗·戈德曼问王道台,如何看待欧洲列强与清政府的关系?道台不想马上表达,以免犯错,他小心翼翼地回应:“你在欧洲,应该比我更了解!”

保罗·戈德曼仍然坚持他的提问:“我们在欧洲的观点是我们欧洲人观点,但是,我作为欧洲人迫切想知道中国人自己的观点。您是一位如此深富学养的中国人,对于目前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王道台于是回答:“所有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在欧洲都被夸大了许多。你们觉得欧洲取得了割让的土地,这是中国的一个失败,不过这样的失败其实并不正确,中国人并没有割让土地,我们只是把土地出租给你们。现在,欧洲主权所涉及的土地还都属于我们中国。欧洲列强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一个过客,事实上,就如同广州的沙面一样,新的国外属地只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实在太大了,如此广大的领土,割几块给你们欧洲人,根本就是无关痛痒。”

保罗·戈德曼继续追问:“但是,如果欧洲人想要持续扩张,慢慢取得更多的中国领土呢?”

王道台做出个顽皮的笑脸:“我们会对所有欧洲列强的要求都同意!”

王道台继续说道,“坦率地说,每个欧洲列强都会对我们有不同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来说再好不过。如果这样的话,你们每个列强都会彼此相邻,扩大的时候你们就不可能不相互碰到一起。中国对抗你们欧洲人扩张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列强之间互相嫉妒,并且让你们相互监视彼此,以防止对方继续扩张过大。”

王道台拿起桌上的茶杯进行生动演示:“第一个杯子是俄国,第二个杯子是英国,第三个杯子是德国,第四个杯子是法国。”他形象地说着,“列强们就这样环绕在中国四周,就像是茶杯环绕桌子一样,对桌子来说杯子实在相当小。但是,如果茶杯不断扩大的话,它们无可避免就会撞在一起。”接着,道台把代表英国的茶杯推到代表俄国的茶杯面前,当杯子碰得当当作响时,王道台笑着,透过眼镜片强力地看着面前的3个德国人,他似乎在一个个读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想要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保罗·戈德曼向王道台提问的重要时代背景: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清政府发动第一次战争,清军溃退,19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银2100万两,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1年至1864年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前后14年,运动扩展到17省,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统治。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和约,列强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约签订之后,清政府与外国势力勾结,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1876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烟台条约》。188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俄《伊犁条约》。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虽胜仍败,于1885年6月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未遂。1894年7月25日,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日本蓄谋已久,清庭仓皇迎战,最终以清庭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迫于日方军事压力,清庭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向日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以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赔银2亿两。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保罗·戈德曼与王道台广州会谈18天后,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由于变法损害到守旧派已经装入盘子里的蛋糕,遭到强烈的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逃奔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以失败告终。

顺便介绍广州道台王存善本尊,生于1849年,卒于1916,浙江杭州人氏,光绪十五年(1889)担任广州府南海知县,1898年5月会见保罗·戈德曼一行时,时年49岁,当官仅8年多,擅长理财,为官贪腐,正如保罗·戈德曼在书中介绍“在他八年多公职生涯中,成为当地相当富有的人。”他所担任的厘金局总办,专门负责货物抵达港口通过海关时的纳税工作,王存善利用其职务之便,获得数百万资产,大量购买房产,被称为“王半城”。

保罗·戈德曼与王存善广州会谈16天后,由于英方强烈要求拓展香港租界地址范围,迫于压力,1898年6月9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字,英国强租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今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以及附近岛屿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即今日所称的“新界”,为期99年,于1997年6月30日期满。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国对香港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实际上,此事也与王存善有关。1898年6月9日中英《专条》并未确立界址,保罗·戈德曼与王存善广州会谈10个月后,王存善被两广总督谭钟麟委派前往香港勘探“新界”界址。1899年3月19日,中方谈判代表王存善与英方谈判代表骆克(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该合同违背《专条》新界的界址划定,擅自扩大了英方的侵越范围,让英国完全控制了《专条》中并未划入的深圳河区域。

1899年3月11日,新界北部陆界定界谈判在香港举行。中方代表王存善(前排右一)和英方代表骆克(前排右二)

1899年3月,中方勘界代表王存善(左前一低头站立者)和英方勘界代表骆克(手扶界桩者)在沙头角海岸边竖立第一根界桩。

还要补充说一句,王存善的儿子名叫王克敏,北洋政府期间曾三度出任财政总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克敏于同年12月14日出任日军扶植的伪中华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长;1940年3月出任汪伪南京政府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又任汪伪南京政府内务总署督办、伪中央政治委员等要职。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其因汉奸罪被捕,死于狱中。

言而总之: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全文完)

#30辆坦克只剩7辆 乌军哭诉残酷遭遇##乌取消CNN等6名记者赫尔松报道许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