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眉毛看相

向来枉费推移力(向来枉费推移力的拼音)

时间:2024-01-15 06:52:07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半亩方塘颂千年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南溪书院毓秀亭。 资料图片

观书有感

朱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福建省尤溪县城,向南数十里的公山之麓,坐落着一座飞檐斗拱、青瓦白墙的宋代风格建筑。这里,就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出生地。

1123年,朱熹的父亲朱松担任尤溪县尉,去官后便寓居于此。1130年,朱熹在这间馆舍里出生,他通过努力,成为一代理学宗师。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自此闻名天下。

古朴庄严的书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步入书院,文公祠前的一片方形水塘尤为特别,方塘波光粼粼,相传即《观书有感》所说的“半亩方塘”。

其实,这只是《观书有感》的第一首,第二首同样颇具意味——“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前后两首,一则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一则借助巨舰无人推动却能自由航行,比喻学业或道德方面的精进需要积累。两首皆是以景说理,以眼前景、身边事入题,不枯燥不刻板,也因此成为传世名篇。

如今,包括南溪书院在内,由朱熹塑像、文公广场、沈郎樟公园等人文景观组成的朱子文化园已成为具有浓郁朱子文化氛围的旅游胜地。

漫步于此,匾额、楹联、中堂、照壁等古典木工艺精品被精心布置于展馆内,涵盖了传承朱子理学的名言警句、教化独到的家训家规。书院广场上,一尊高达14米的朱熹雕塑矗立,其中人像高9.15米,代表着朱熹九月十五出生。塑像手持书本,则体现了这位宗师学问渊博。

正堂之上,两旁是朱子手书:“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则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左侧的两株古樟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书院附近,还存有朱熹于1171年回尤溪时手书、初年翻刻的“韦斋旧治”石碑,碑长约2米、宽0.7米,笔力雄劲,笔势飞逸。

作为朱熹故里,南溪书院所在的尤溪,近年来充分挖掘保护朱子文化。

2015年,随着朱子文化园建成。尤溪按照“朱子风、闽中筑”风格,复原了文公祠、半亩方塘等文化遗存,旨在为六七岁孩童提供公益教学活动的讲堂也同时启动。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30日 06 版)

一日一诗《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⑴,天光云影共徘徊⑵。

问渠那得清如许⑶?为有源头活水来⑷。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⑸。

向来枉费推移力⑹,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⑴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也有学者认为是镜子。此指像鉴一样可以照人。

⑵“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⑶渠: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清: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⑷为:因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⑸艨艟(méng chōng):一作“蒙冲”。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⑹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⑺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缘何而作,一直令人费解,学人言之不详,颇多歧见。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鹅湖之会后一年,即南宋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如婺源省墓而游学三清山,在三清山的三清宫游憩时触景顿悟,有感而发作此诗。另有人根据朱熹写给许顺之的书信《答许顺之》(四部丛刊初编缩本《朱公文文集》卷三十九)推断这两首诗作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年朱熹居闽北崇安五夫里。

[鉴赏]

整体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既写得清新自然,又略带禅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的“方塘”虽然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富有哲理情趣。“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二首》明显具有如下特点。一、意象鲜活,化笔神工绘就自然美景并深契自然之理。其一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在风和日丽的季节里,诗人来到半亩见方的池塘旁留连徘徊欣赏这悦人的美景,只见池水清澈澄碧好似打开盒罩的一面明镜,光亮照人,徜徉游动于池塘上空的阳光与白云倒映在这一泓碧水中,摆动不止,带给人们生命的动感,让人产生美的遐思。诗人驻足观赏,不禁心生疑问:这看似静止的池塘其水怎么会如此洁净如此清丽诱人。原来是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淌补充进来,使池水永不污浊永远澄碧照人。诗作写景意象优美,道出了大自然的美的真谛。其二描绘的则是一幅动态的江上春航图:昨夜春潮初涨,江面上升,水大流急,往日常常搁浅于江边的蒙冲巨舰今天也犹如羽毛飘浮,显得是如此轻盈。回顾江水低浅之时,船夫们虽然竭尽全力费尽周折去拉纤、推移,也依然是白费力气,船只难以前进,今日江水充盈,巨船驰骋于江心,无须外在的推拉之力也能够昂首挺胸地向前航行。这两首诗全以形象思维来说话,没下一句理语而道理自然寓于其中,其一以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活水为意象,通过池水长清不腐表现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的自然至理;其二则以江边、春水、巨舰为意象,通过水涨水落船行船止的日常现象展现出了这样一条自然规律:万物运行各有其理,条件不成熟时无论如何劳作也是徒劳无益,只有条件成熟才会优游自如、水到渠成。二、言近旨远,物秉理成,诗作既含自然规律于诗内,更寓读书进学之理和儒家义理于诗外。朱熹这两首诗名为《观书有感》,正是他观书有得欲借诗阐发某种事理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观书是因,有感是果,写景只是抒发感触的实现手段,他是在借景语代理语而说理,因此他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在表现自然之理的背后更有阐发读书进学之理和儒家义理的意图。对他的这两首诗在作写景层面解读的同时更应作文化层面和哲理层面的解读。

从文化层面上对《观书有感二首》似乎可作这样的理解:其一所写方方正正的池塘指代翻开的书本,光照池水明亮如镜则指人们读书学习可以以书为鉴,通过观书来知得失、开始内心的反省,池水澄澈能够见底始终不陈腐不污浊,其根源在于源头的清水一直在汩汩不停地注入,这是比喻某些知识内容之所以在人的脑海中具有清晰的镜像正是由于人们学问修养的积累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泉思如涌,灵感自然不断迸发出来,把最难懂的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其二涉及创作时的才力学识和运思于笔的辩证关系问题,钱锺书云:“有学而不能者矣,未有能而不学者也。大匠之巧,焉能不出于规矩哉。”当人们才力学识不逮时,强行下笔必然是捉襟见肘、文笔艰涩,即使加力书写也只会是蜗走龟行般地缓慢,写成之文也定然句意肤浅。要避免笔不称意的情况发生,就必须要饱学博览、厚积薄发,只有充盈于中,才会轻盈于外,从而达到任我挥遗的佳境。朱熹在这首诗中一方面表现出他悟道时豁然开朗的愉快心境,另一方面也在这里以泛舟为喻说理,说明时机不成熟,只会是事倍而功半;只有时机成熟时,才会事半而功倍。

朱熹是南宋学人中学问最广大精深之人,与陆九渊只注重心性功夫而不注重知识学习不同,朱熹很注重道问学,重视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朱熹虽然十分强调道问主张人们应当主敬涵养”格物致知”,但是读书也并非朱嘉的最高指向,向儒家圣贤看齐才是他的终极追求。他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他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他的治学及文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明道,他最为仰羡的就是要达到圣人之思,要达到圣人的至上境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境界高了,才能符合儒家的道德伦理要求,才能出言为圣,立行为贤,才能无往而无不往,《观书有感二首》即包含有这样的儒家义理:其一是指只有闳于中才能肆于外,没有高远的圣贤境界就不能使自己时时事事尽合圣贤之道;其二是说一个人穷理求真的功夫不到,明善致知的圣人境地没有实现,即使他有心向善也依然距离儒家的教化要求相距甚远,只有境地高远,人生才会挥洒自如。可见,这两首诗中既包蕴了自然之理和读书进学之理,还包蕴了儒家伦理学追求之大义真味发溢,理趣浑然,不下理语不入理障而诗理自显。钱锺书在谈到唐宋诗的区别时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诗歌不能无理,长于思理井非宋诗之过,问题是因受宋代理学泛滥的影响,不少宋诗流于空发议论,字里行间充塞的是空洞拙劣、令人生厌的说教,诗歌创作全不用形象思维来构思,变成了“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不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享受,这些完全以抽象理语说理的诗歌丧失了艺术韵味而坠入了“理障”“理臼”之中。明代胡应麟就称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颐、邵雍的诗为“程邵好谈理,而为理缚,理障也”。对他们的诗作只有干巴巴的理学说教而缺乏美的形象的状况表示不满。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干巴说教空谈义理之作,但他毕竟才情学识过人,其诗虽以谈理为宗,却全用形象之笔,诗作意趣盎然,实现了情、景、理的统一,首次提出“理趣”一词。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中认为状理诗之优秀之作应为“状理则理趣浑然”,有意趣是诗歌说理的先决条件。要使诗歌既有理又有趣,就必须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理与形象应当交互渗透融化,理不应脱离诗的艺术审美特征,“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具体来讲,应当化抽象为具象,因一物见万物,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来表达抽象的义理,也就是应当“举万殊之一殊,以见一贯之无不贯,所谓理趣者,此也”,朱熹此两首诗平淡自摄”真味发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论文下诗),通篇没有适怀之句而又通篇全为有感适怀而作,全无理障尽得理趣,正是深得作诗真昧的理趣盎然之作。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19《潼关》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如何记忆?

诗名:潼关。

潼关(tóng guān):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

作者:谭嗣同。

谭嗣同,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今湖南省浏阳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戊戌六君子”之一。

诗词:

第一句:终古高云簇此城。

自古以来,高云聚集,簇拥此城。

终古:自古以来。簇(cù):聚集。

第二句:秋风吹散马蹄声。

秋风吹散,马蹄之声。

前一句是视觉描写,这一句是听觉描写。

马蹄声怎能被吹散?也许是秋风萧瑟之声,盖过了马蹄声。

第三句:河流大野犹嫌束。

黄河流入广袤原野,还嫌约束。

大野:广大的原野。此句的“流”,应为动词,为何?可以参考下一句。

第四句:山入潼关不解平。

华山进入潼关之后,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河流大野,山入潼关;犹嫌束,不解平。

解:理解,懂得。我们之前学白居易《池上》,“不解藏踪迹”;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黄庭坚的“百啭无人能解”。这些诗句中的“解”字,都是知道、理解之意。

此诗是谭嗣同十八岁时所作。这年春天,其父去甘肃兰州任职。他一路跟随,途经潼关,见眼前雄伟景象,欣然作诗。从“河流大野犹嫌束”,到“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这一生轰轰烈烈,荡气回肠。

“流”字飞花令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身边的好大夫 | 刘春梅: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刘春梅从小就勤奋上进,学习之余,博涉群书,见到古代名医传记里记载诸多立起沉疴的故事,对中医学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初中毕业,即凭借优异的成绩入选山东中医学院87级少年班。儿时梦想得偿所愿,更加坚定了刘春梅成为“苍生大医”决心。

读书期间,精勤不倦的刘春梅学业成绩优秀,且博及医源,熟读经典。1995年学业结束,刘春梅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被分配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血管外科工作。

学无止境。在工作期间,刘春梅相继攻读了血管外科硕士、博士学位;得了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资格,师从侯玉芬教授并顺利出师;在周围血管科率先开展使用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从事血管外科工作20余年以来,刘春梅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成果,也离她心中的“苍生大医”更进一步 。

精益求精,拜师解惑

纸上得来终觉浅。随着临床实践增多,刘春梅也遇到了很多困惑。“手术可以解决大血管的问题,比如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性溃疡、下肢血栓等等,但是解决不了微血管障碍,但是这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最重要的。”随着对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刘春梅意识到手术的局限性,开始从根本上深入研究方药的配伍应用。

在“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的影响下,在很长时期内活血化瘀法是周围血管病变的主要治则。然而,事与愿违,依此原则在临床用药或遇疗效不佳者。曾有位罹患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患者,因为远端血管损害后出现手指末端破溃、坏疽而反复来诊,给予活血化瘀通络药物,效果不甚理想,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处理。

眼看深深信任自己的老病人截掉一根又一根手指,刘春梅自责又无助。她不禁常常感叹道:“社会在发展,自然环境在改变,疾病谱变了,人的体质也变了。所以仅靠活血化瘀法是不够的。”

欠缺在哪?这既是医者的困惑,也是医者前行的灯塔。刘春梅决定博览古籍以解其困惑,拜访名师以求临床疗效,作为前行的方向。2014年,在友人的介绍下,几经周折,刘春梅终于拜师以品行方正、严格要求著称的庆教授。

有一次,庆教授要求刘春梅应用营卫理论阐述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以及证治。这既是一个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又是独辟蹊径解决下肢静脉血栓的一个研究方向。接到命题,刘春梅昼思夜想,通宵达旦阅遍《内经》有关营卫论述,查看相关的文献……几经思考、否定、讨论,几易其稿。然而,辛苦的付出并没有达到庆教授的预期,他看后直摇头,冷冷地说:“仍未表述明确,继续研读。”

这一刻,被否定的委屈与自觉未尽全力的悔意一股脑地涌上刘春梅心头。她甚至有些后悔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然而,医者就像象棋里的兵卒,一往无前,却从不言后退。泪水流过的刘春梅再次翻开书籍,阅读乏味的文言文献,寻找“解题”的思路——她深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皇天不负有心人。反复的推敲让刘春梅最终上交了令庆教授和自己都满意的答卷。

也正是这一波三折的研究经历,刘春梅在庆教授的指导下,终得要领,明白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源远流长的经典医籍毫无悬念地成为刘春梅研究之路上的“活水源泉”。她再次投身经典医籍,广泛涉猎,深入研读,潜心治学,践行“日理临床夜读书”之古训,并将经典医籍的“金玉良言”内化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并对内科常见慢病以及疑难症的相关诊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遵从内心,投身经典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增加,刘春梅日益意识到,外科手术虽能立竿见影,然而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与“犹渴而穿井”的做法和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她更愿意做一个未雨绸缪,防病于未然的使者。

在经典医籍中浸淫越久,刘春梅越能感受到其无尽的能量和魅力。不满足于现状的刘春梅深知名利并不是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中医经典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2017年12月1日,对刘春梅来说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日子。经过长时间内心的挣扎与选择,在这天,她决定遵从内心的意愿,暂时告别周围血管科这个诞生过国医大师的优秀科室。她知道,她不是放弃了周围血管专业,而是将研究视角放在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毅然转入了中医经典科工作的刘春梅,回归初心所在,放下一切外在因素,遵从自己的意愿,继续前行于中医经典之路。从外科科室的胆大心细、“动手”为主,到内科科室的心思缜密、“话疗”为重,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刘春梅显然很不适应角色和“功效”的转变。然而,凭借超强的适应能力和超快的适应速度,配合上不服输的心态,她在短时间内变成了“腹有诗书”的内科大家,从容不迫、“喋喋不休”地跟患者讲病情、讲预防、讲保健。

内外兼擅,学贯古今

经过三年的临床历练,刘春梅又慢慢明白,手术科室的思维方式与动手能力,不应该成为羁绊负累,而应当成为自己的优势。现如今,刘春梅诊疗范围从血管外科“这棵大树”,扩展到“整个森林”——各种顽固性失眠、头痛、眩晕、中风等神经系统病变,慢性腹泻、便秘、胃脘痛等胃肠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炎、静脉血栓、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衰弱综合征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上医治未病”,作为临床医生,刘春梅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重视体质调理。面对患者,不仅医病,更在医心,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旨在从源头减少慢病的发生。

经络不畅,则百病丛生。兼擅健身气功的刘春梅带领教学中医经典科医护患开展八段锦、六字诀运动功法,传授患者健身保健、延年益寿的秘诀,深受大家欢迎。

得益于自身努力与不断感悟,刘春梅内外兼修,内外皆擅,豁然贯通,自成一家。正如朱熹先生《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医者仁心,屡获好评

解除患者病痛,安抚患者内心,是对“大医精诚”的最好诠释。常怀恻隐之心的刘春梅,时刻为病人着想,并通过精湛的医技,得到病人以及同事的认可与好评。

医者仁心的好医生,是患者对刘春梅最大的认可。医者仁心的好医生,也是刘春梅对“苍生大医”最无悔的践行。

专家简介:

刘春梅,女,1971年生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现任山东中医药学会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坐诊信息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

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扁鹊楼四楼中医经典科专家门诊

专业特长:

1.顽固性失眠、头痛、眩晕、中风等神经病变。2.慢性腹泻、便秘、胃脘痛等胃肠病变。3.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炎、静脉血栓、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4.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衰弱综合征等女性及老年人体质调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诗词鉴赏丨《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观书有感(二首)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ZhuXi

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一千六百多年后,他的最有影响的继承者、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发扬者、唯一非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的南宋学者朱熹,便是一个集智者和仁者一身的典范。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中国传统主流学术思想的代表。他是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和诗人。

朱熹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多,大约只有不到40首,但其中与水相关的占了一半左右,尽显他智者的灵动之气。这两首《观书有感》既是写景,更是借形象来说理,让人在生动的比喻中恍然而悟,体味朱子的读书和治学思想。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首诗的景是写实的,从花园中的小池塘铺陈开意境。“半亩方塘”,平正玲珑,“一鉴开”仿佛让人看到水面的清澈明亮,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天光云影”。脚下眼前的小小方塘与瞬息万变的高天流云融合为一体,明丽生动。

后二句切入说理。先用设问,问渠(代词,指代方塘)为何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有活水的注入。作者也许并没有看到池塘的泉源,而是从它的明净推测出答案,这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观书的感悟。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学术需要不断提升,思想需要不断发展,这一切是潜在的,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源头,但只要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哪怕是个小小池塘,也会永葆清新,从而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也可如同镜鉴一般明晰。

“清”和“活”之间,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不仅在读书治学方面,在社会、文化等层面也有指导意义。如从理学角度,还可看作是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从艺术角度的诠释。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第二首诗同样也是借景象说理,但其景更虚,其理更著。“艨艟”亦作“蒙冲”,是外蒙牛皮的古代战船,当时可谓“巨舰”了。

平时如在浅水中行船,需要众人费力推动,一不小心就会搁浅。但昨夜大雨滂沱,春潮涌动,艨艟巨舰如同羽毛一般轻易浮了起来,自由自在地在中流飘行。泛溢的春水是基础,是动力;而巨舰是思想,是行为。

如在思考或创作的过程中,一夜春雨便是过往的积累,忽生的春水如同勃发的灵感,从需要费力推移到自由行驶的大船象征着苦苦追寻后豁然开朗、一气呵成的成果。这简直就是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中国古代升级版本嘛,涵义更广泛,道理更深刻,表达手法更艺术,而且早了八百年呢。

与唐诗相比,宋诗更好说理,其中优劣取舍,各人自有看法。有人比喻唐诗如荔枝,华美丰腴;宋诗如橄榄,涩瘦味长。

那么理学大家朱熹的诗,更是如一颗刻意炮制的橄榄了。“理”是其诗的内核与骨架,他以此为出发点,取景拟象,阐述旨趣,即是将诗当作文章做的,如同时代的罗大经所言,为了“借物以明道”(《鹤林玉露》)。所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朱熹是个严肃的老夫子,而不是浪漫洒脱的诗人。他的诗少了飞扬的意气,但文辞更整饬,更有哲理性,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思维的谨严和思想的通达。如这两首《观书有感》,即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的佳作。

即使是朱子,毕竟也年轻过吧。比如他诗中的“半亩方塘”,便是真实存在的风景。朱熹出生于福建南剑州尤溪县城南公山之麓,即父亲好友斋的馆舍中,并在此居住到七八岁时。

院中有池塘,其父朱松亦有词写道:“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这个澄澈如鉴、照映着天光云影的方塘,应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朱熹幼时读书之暇,池边便是最好的休憩、游戏之所。这个池塘在他的诗中确立了永恒的地位,象征着有源头活水的清明之境。朱熹的学术生涯也由此出发,伴着大江春水,浩浩荡荡,奔腾前行,最终作为一条主脉注入中国思想史的海洋。

南溪书院

朱熹逝世后,当地县令在他的出生地建起祠堂,祭祀他和他的父亲。后来宋理宗亲自赐额,在此建立“南溪书院”,明清时又屡有修缮扩建。半亩塘亦经疏浚,并筑“活水亭”于其上,向来往的人们昭示着朱子的思想境界。

编辑:艾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