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梦见踩高跷(梦见踩高跷是什么预兆)

时间:2024-01-27 18:06:44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闲话踩高跷

来源:运城新闻网

■梁 冬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踩高跷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

我学过踩高跷,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每年春节,在北方农村都要举办文化演出活动,作为一项观赏性很强的活动,踩高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因此,腊月,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一些孩子踩着高跷为文艺活动展演预热。

在举办的文化活动中,高跷扮演者不但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成折子戏的角色。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我们作为学龄儿童,踩的高跷较低,但学习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我十多岁那年,一位老师见到我问:“你学踩高跷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学,什么时候开始!”就这样我投入到学习踩高跷中。看到别人踩高跷轻松愉快,潇洒自如,但真要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把木质的拐子拿上,坐在不高的土墙上,绑扎在小腿上,刚一迈步,就是一个驴打滚,从高处倒下来。由于年纪小,高跷又不高,我赶忙爬起来,忘了自己脚绑着高跷,谁知又是一个倒地。那时真是洋相百出,一会儿是一个“倒栽葱”,一会儿又差点摔个四脚朝天,就像小孩刚学步一样。

那位老师对我说:“学高跷光有热情不行,还得有巧劲,首先要掌握平衡。双手甩开,眼睛向前看,走起来要大大方方,不要低头看鼻尖下的东西。”按照老师的话,我照着去做,果然见效。又是一天时间,我便轻轻松松地学会了,踩高跷像在平地走路一样。

趁我学习踩高跷的热乎劲,老师又给我讲起高跷的来龙去脉和各地高跷的种类。

据历史资料考证,远在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见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文字见于《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君。宋元君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跌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尺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总之,高跷能延续一千多年,说明这项传统文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高跷可以说是我省的独门绝技,分布广泛,分类也五花八门。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绘有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

在运城市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时,高跷多见四尺左右的高度。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在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每年举办的文艺汇演中都可以看到“扑蝴蝶”,这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稷山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动边前进。

看到这些表演令人耳目一新,也对踩高跷增添了兴致。有一年,我有幸参加了当地文化活动。过去在乡间看文艺表演的观众,只有几百人,顶多千余人,到县城就是另一番天地,观众能翻个好几倍。因此,上台表演对我来说如同“上京赶考”,我暗地鼓励自己: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正月十一我们从农村来到县城,那阵势就让人心里打鼓:大街上人山人海,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的拿着长凳,有的全神贯注地站在那里。不到表演时间,我们只能在一个角落等着,轮到我们表演,一众踩着高跷身着多彩服装,在腰鼓、铜锣、大小镲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一步一晃地行进,由于诙谐有趣,颇引人注目。

当我们行至沿途的大商号门前时,只见门前摆着一张八仙桌,这时一位长者说:“大家注意了,王麻子做准备要跳桌子了。”王麻子是一位三十开外的汉子,只见他挽了挽长袖,打起精神,起双拐一个激灵便跳到桌上,接着又一个翻滚,又跳到地上,真是干净利落,赢得一片喝彩声。一番表演后,人们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我们是小孩,初学技术差,只能当下手。那些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积淀是不行的。不过,能参加一年一度的文艺表演,也算是幸运的。

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有时候做梦还梦见当年踩高跷的情景。当然,日新月异,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人们的眼光高了,而高跷仍然保留着它的原汁原味,当年的木质框架没有变,技术含量没有少,只是人们的审美观、时代品位变了,因此高跷也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野。

双枪李向阳郭振清葬礼,墓地心酸,崔永元悼念,冯巩、郭德纲悼念

现在的年轻人看电视,经常都是“二倍速”播放,观众们总是说,现在的电视剧剧情拖拉、节奏缓慢,二倍速看刚刚好。

就算是这样,还有观众们抱怨演员们演技差、演什么都是一个样子,期待着什么时候可以出现更多优质的影视剧作品。

而在过去,虽然并没有现在这样选择丰富的影视剧作品、没有4K高清的画面,甚至连画面色彩都只有黑白的情况下,却有许多优秀的导演、演员们,拍出了许多好看又经典的影视剧作品,塑造了很多长久流传的经典角色。

例如“双枪李向阳”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角色,2007年,演员张嘉益曾经扮演过“双枪李向阳”这一角色,虽然这部电视剧因为加入了不少喜剧效果,对于传统抗战题材进行了创新而获得广泛好评,但在很多观众心里,真正符合“双枪李向阳”还得是郭振清所扮演的。

虽然郭振清一生没有获得过什么大奖,但在观众们心里,他也可以算是事实上的“影帝”。

出身平凡,却喜欢表演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郭振清是谁了,但对于老一辈的电视观众们,郭振清是他们熟悉的优秀演员,尤其是他所扮演的“双枪李向阳”更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幼年时,他的父亲在街头摆摊养活全家人,小郭振清也经常跟父亲一起,父亲摆摊,他就在附近玩耍。

从小时候开始,郭振清就很喜欢观察街头巷尾形形的人,那些卖艺的街头艺人、卖东西的小贩,或者普通的路人都可能成为郭振清的“观察对象”,这为他今后的演艺生涯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素材”。

此外,郭振清的父母还经常带着他去看民间表演,当时天津民间不仅有相声、皮影戏,还有这唱大鼓、踩高跷等各种各样的表演,郭振清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迟迟不愿回家。

可能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郭振清对于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小时候,郭振清也想过当个民间艺术家,他也想上台讲岳飞、杨家将的故事,将更多的快乐带给大家。为此,郭振清还经常悄悄模仿那些民间艺术家的表演,这让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也逐渐摸索到了许多表演的技巧。

1944年,17岁的郭振清没能实现当民间艺术家的理想,反而去天津电车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当然,这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毕竟当民间艺术家能赚到多少钱不好说,当工人的收入总是更稳定一些,郭振清长大了,也需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

虽然似乎郭振清已经与“民间艺术家”的理想擦肩而过,但有时候命运也不会埋没一个具有天赋的人,郭振清很快又得到了一个“转行”的机会。

1949年天津解放之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郭振清多才多艺、能力也比较出众,他先是被选拔为工会委员,后来还获得了一个保送到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的机会。

郭振清十分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他在学校里认真学习,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天津市总工会工人文工团工作,后来还被选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开始了他的话剧表演生涯。

至此,郭振清终于迈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第一步,只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郭振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世纪50年代,郭振清参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话剧《提高一步》,这让他知道,表演——尤其是话剧表演对于演员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郭振清在剧团里不断磨炼演技,提高他对于角色、剧本的理解,这对于他为转型成为一个出色的电影演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验生活,将角色“演活”

1952年,郭振清获得了一个演电影的机会,他参演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六号门》。

这是一部根据天津搬运工人创作的舞台剧而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搬运工人在地下党领导下与货场把头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

由于郭振清是天津人,且演技比较出色,他入选了饰演男主角胡二的机会。当时,导演认为郭振清的健壮体格正符合工人阶级的形象,就定下了他当男主角。

但郭振清觉得光是外形还不够,为了体验生活,郭振清特意去体验了天津搬运工人的生活。

在货场,郭振清与搬运工人们同吃同住,还经常抢着干活,亲身体验了搬运工人们的工作、生活状态,这为他之后演活这个角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确实,为了将一个角色演活、演好,老一辈的演员们总是选择亲身体验生活,而现在的许多“流量小生”们,拍戏只是为了赚钱,很少去考虑如何才能演好一个角色,也难怪现在的观众们总是吐槽影视剧不好看了。

1953年,《六号门》上映之后,不仅电影获得了大量好评,郭振清也凭借着自己的演技被观众所熟知,“胡二”也就成为了郭振清第一个成功塑造的角色。

对于郭振清来说,《六号门》对他的意义,还不仅仅于此。因为郭振清还通过这部电影,结识了自己相伴一生的妻子——李晓功。

李晓功毕业于安东国民女子学校,在1948年时加入了辽东军区文工团,1949年,她调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当了一名演员。

在拍摄《六号门》之前,李晓功已经拍摄过《光荣人家》《刘胡兰》等电影,相较于郭振清,李晓功的“电影经验”还更丰富一些。

在《六号门》中,李晓功饰演的正是“胡二”的妻子,两个人的对手戏很多,相互之间也就很快熟悉了起来。

郭振清长相英俊,在演戏时又十分认真,这让李晓功对他心生好感,郭振清同样也喜欢着这个跟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女孩子。

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后李晓功生下了儿子郭晓清。这个时候的郭振清,不仅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幸福的家庭,事业也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1954年,郭振清出演了他人生中最为成功的角色之一——《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

李向阳是抗日战争时期不屈斗争的一名英雄,要演好这个角色,对于演员的要求当然也非常高。

除了外形要符合之外,演员还得会骑马,要在马上演戏,尤其是得演出李向阳一边骑马、一边双枪射击的本领。

对于郭振清来说,他正是因为自己一身正气的外貌被选中的,外形上并不是问题,可骑马他就真的不会了。

没办法,他只能在戏外拼命练习骑马,从一开始的上马到紧张,到后来可以自由地在马上进行表演,郭振清付出了很多努力。据他自己说,他当时练到了“晚上做梦都在骑马”的程度,还在担心自己的马术不符合导演的要求。

在整个剧组的共同努力下,《平原游击队》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广泛好评,还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等奖项,郭振清也因为“双枪李向阳”这一角色彻底红遍全国,让大家都记住了自己。

“李向阳”成为了郭振清一生中最为著名的角色,似乎也就成为了他的一个标志。也许老一辈的观众记不住郭振清的名字,但是一提起“双枪李向阳”,他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郭振清的脸。这大概就是一个演员的成功之处吧。

此后,郭振清还出演过《换了人间》《英雄儿女》等等数十部影片,他演过英雄、演过工人,也演过体育教练,对于每一个角色,他都认真揣摩、认真饰演,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只是也许有点可惜的是,郭振清虽然演技出色,但他只在1995年时获得过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的“特别奖”一个奖项。

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郭振清演技精湛,却没有得过什么“影帝”呢?这主要是因为在郭振清名气的巅峰时刻还没有什么百花奖、金鸡奖,而当这些奖项出现的时候,郭振清出演的角色要么不是主角、要么作品的影响力不够,也没能入围。

不过,对于郭振清而言,这些并非是遗憾,毕竟,他觉得只要能够成功塑造一个形象、能让观众从他身上感受到力量,那就是一个演员的成功。

这大概就是老一辈演员的情怀,他们执着的并非是拍一部戏能够赚多少钱,而是他们能否演好这个角色,让观众能够记住这个角色。

61岁退休,78岁离世

熟悉郭振清的人说,他拍戏并不是为钱、为名,而是因为他有一套“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是什么?有人曾问过郭振清,他说,那就是帮助国家和社会、帮助子孙后代。

这并不是郭振清的说的什么“好听话”,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例如,当郭振清回到天津、发现当地对于孩子的缺乏重视时,他就决定通过电影来呼吁大家关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此,郭振清执导了《大虎》、参与拍摄了《荒娃》等关注儿童教育领域的故事片,不管电影最终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郭振清都确确实实地为之努力了。

1984年,郭振清有了孙子郭晓小,郭振清对于这个孙子寄予厚望,还想将孙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4年后,61岁的郭振清正式“退休”了。习惯了当演员的郭振清,在退休之后一度也曾“迷茫”过,他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最终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孙子郭晓小身上。

在爷爷的影响下,郭晓小也铸就了一个演艺的梦想,他迷上了曲艺表演,中学时就已经在北方曲校就读,还成为了侯耀文的徒弟。高考后,郭晓小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在学校内学习的是相声和影视表演。

后来,郭晓小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全国五大团电视新人选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他确实也成为了爷爷的“接班人”,将走上演员这条道路。

对此,郭振清十分满意,而在逐渐习惯了退休生活之后,他又开始养鸟、养乌龟,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起来。

2000年,李晓功因为脑血栓卧病在床,还出现了语言障碍,而已经70多岁的郭振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

不过,即使这样,郭振清还是经常会去看话剧表演,他曾经说,如果不是身体不允许,他希望能够演到100岁。

2005年时,郭振清因病逝世,享年78岁。曾经扮演雷锋的董金堂等老艺术家得知此噩耗后,纷纷前去灵堂悼念郭振清,不能赶到现场的——例如于洋、杨静夫妇等人,也致唁电吊唁了郭振清。

现场照片显示,崔永元、侯耀文、冯巩等名人都赶往天津参加了悼念仪式,据说,当时已经成名的郭德纲也赶往现场悼念郭振清,还有不少群众自发前去悼念,现场挤满了悲痛的人群。

告别仪式后,郭振清被安葬于天津永安公墓,与许多文艺界人士葬在一起。

郭振清的墓碑上,竖立着一个“双枪李向阳”的半身雕塑,可能是因为正是这个角色,给一代人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英雄形象。

曾经有人说,不管是郭振清的葬礼,还是他的墓地,都看起来十分“寒酸”,似乎配不上他的成就,看起来就让人“心酸”。

不过,这也是郭振清生前特意安排的,他希望葬礼一切从简,不要大张旗鼓地操办,家里人也尊重了他的遗愿。

2007年,在郭振清诞辰80周年之际,天津市人民体育馆还举办了一场表演,以纪念他在艺术表演上的成就。

现在,距离郭振清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令他安慰的是,他的孙子郭晓小确实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依旧在演艺圈内闯荡。虽然郭晓小的名气远不如当年的郭振清,但他一直记得郭振清曾说,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传承甚至高于生命。

在演戏时,郭晓小也牢记爷爷的教诲,用心去诠释每一个角色。

2022年,有两部郭晓小参演的电视剧上映,还有一部他主演的电影已经开机拍摄。也许郭晓小现在还不够出名,但如果他能像郭振清一样脚踏实地地演好每一个角色,那总有出头之日。到时候,也许更能令郭振清感到安慰吧。

-END-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

双枪李向阳郭振清葬礼,墓地心酸,崔永元悼念,冯巩、郭德纲悼念

现在的年轻人看电视,经常都是“二倍速”播放,观众们总是说,现在的电视剧剧情拖拉、节奏缓慢,二倍速看刚刚好。

就算是这样,还有观众们抱怨演员们演技差、演什么都是一个样子,期待着什么时候可以出现更多优质的影视剧作品。

而在过去,虽然并没有现在这样选择丰富的影视剧作品、没有4K高清的画面,甚至连画面色彩都只有黑白的情况下,却有许多优秀的导演、演员们,拍出了许多好看又经典的影视剧作品,塑造了很多长久流传的经典角色。

例如“双枪李向阳”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角色,2007年,演员张嘉益曾经扮演过“双枪李向阳”这一角色,虽然这部电视剧因为加入了不少喜剧效果,对于传统抗战题材进行了创新而获得广泛好评,但在很多观众心里,真正符合“双枪李向阳”还得是郭振清所扮演的。

虽然郭振清一生没有获得过什么大奖,但在观众们心里,他也可以算是事实上的“影帝”。

出身平凡,却喜欢表演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郭振清是谁了,但对于老一辈的电视观众们,郭振清是他们熟悉的优秀演员,尤其是他所扮演的“双枪李向阳”更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幼年时,他的父亲在街头摆摊养活全家人,小郭振清也经常跟父亲一起,父亲摆摊,他就在附近玩耍。

从小时候开始,郭振清就很喜欢观察街头巷尾形形的人,那些卖艺的街头艺人、卖东西的小贩,或者普通的路人都可能成为郭振清的“观察对象”,这为他今后的演艺生涯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素材”。

此外,郭振清的父母还经常带着他去看民间表演,当时天津民间不仅有相声、皮影戏,还有这唱大鼓、踩高跷等各种各样的表演,郭振清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迟迟不愿回家。

可能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郭振清对于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小时候,郭振清也想过当个民间艺术家,他也想上台讲岳飞、杨家将的故事,将更多的快乐带给大家。为此,郭振清还经常悄悄模仿那些民间艺术家的表演,这让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也逐渐摸索到了许多表演的技巧。

1944年,17岁的郭振清没能实现当民间艺术家的理想,反而去天津电车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当然,这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毕竟当民间艺术家能赚到多少钱不好说,当工人的收入总是更稳定一些,郭振清长大了,也需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

虽然似乎郭振清已经与“民间艺术家”的理想擦肩而过,但有时候命运也不会埋没一个具有天赋的人,郭振清很快又得到了一个“转行”的机会。

1949年天津解放之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郭振清多才多艺、能力也比较出众,他先是被选拔为工会委员,后来还获得了一个保送到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的机会。

郭振清十分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他在学校里认真学习,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天津市总工会工人文工团工作,后来还被选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开始了他的话剧表演生涯。

至此,郭振清终于迈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第一步,只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郭振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世纪50年代,郭振清参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话剧《提高一步》,这让他知道,表演——尤其是话剧表演对于演员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郭振清在剧团里不断磨炼演技,提高他对于角色、剧本的理解,这对于他为转型成为一个出色的电影演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验生活,将角色“演活”

1952年,郭振清获得了一个演电影的机会,他参演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六号门》。

这是一部根据天津搬运工人创作的舞台剧而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搬运工人在地下党领导下与货场把头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

由于郭振清是天津人,且演技比较出色,他入选了饰演男主角胡二的机会。当时,导演认为郭振清的健壮体格正符合工人阶级的形象,就定下了他当男主角。

但郭振清觉得光是外形还不够,为了体验生活,郭振清特意去体验了天津搬运工人的生活。

在货场,郭振清与搬运工人们同吃同住,还经常抢着干活,亲身体验了搬运工人们的工作、生活状态,这为他之后演活这个角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确实,为了将一个角色演活、演好,老一辈的演员们总是选择亲身体验生活,而现在的许多“流量小生”们,拍戏只是为了赚钱,很少去考虑如何才能演好一个角色,也难怪现在的观众们总是吐槽影视剧不好看了。

1953年,《六号门》上映之后,不仅电影获得了大量好评,郭振清也凭借着自己的演技被观众所熟知,“胡二”也就成为了郭振清第一个成功塑造的角色。

对于郭振清来说,《六号门》对他的意义,还不仅仅于此。因为郭振清还通过这部电影,结识了自己相伴一生的妻子——李晓功。

李晓功毕业于安东国民女子学校,在1948年时加入了辽东军区文工团,1949年,她调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当了一名演员。

在拍摄《六号门》之前,李晓功已经拍摄过《光荣人家》《刘胡兰》等电影,相较于郭振清,李晓功的“电影经验”还更丰富一些。

在《六号门》中,李晓功饰演的正是“胡二”的妻子,两个人的对手戏很多,相互之间也就很快熟悉了起来。

郭振清长相英俊,在演戏时又十分认真,这让李晓功对他心生好感,郭振清同样也喜欢着这个跟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女孩子。

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后李晓功生下了儿子郭晓清。这个时候的郭振清,不仅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幸福的家庭,事业也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1954年,郭振清出演了他人生中最为成功的角色之一——《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

李向阳是抗日战争时期不屈斗争的一名英雄,要演好这个角色,对于演员的要求当然也非常高。

除了外形要符合之外,演员还得会骑马,要在马上演戏,尤其是得演出李向阳一边骑马、一边双枪射击的本领。

对于郭振清来说,他正是因为自己一身正气的外貌被选中的,外形上并不是问题,可骑马他就真的不会了。

没办法,他只能在戏外拼命练习骑马,从一开始的上马到紧张,到后来可以自由地在马上进行表演,郭振清付出了很多努力。据他自己说,他当时练到了“晚上做梦都在骑马”的程度,还在担心自己的马术不符合导演的要求。

在整个剧组的共同努力下,《平原游击队》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广泛好评,还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等奖项,郭振清也因为“双枪李向阳”这一角色彻底红遍全国,让大家都记住了自己。

“李向阳”成为了郭振清一生中最为著名的角色,似乎也就成为了他的一个标志。也许老一辈的观众记不住郭振清的名字,但是一提起“双枪李向阳”,他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郭振清的脸。这大概就是一个演员的成功之处吧。

此后,郭振清还出演过《换了人间》《英雄儿女》等等数十部影片,他演过英雄、演过工人,也演过体育教练,对于每一个角色,他都认真揣摩、认真饰演,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只是也许有点可惜的是,郭振清虽然演技出色,但他只在1995年时获得过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的“特别奖”一个奖项。

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郭振清演技精湛,却没有得过什么“影帝”呢?这主要是因为在郭振清名气的巅峰时刻还没有什么百花奖、金鸡奖,而当这些奖项出现的时候,郭振清出演的角色要么不是主角、要么作品的影响力不够,也没能入围。

不过,对于郭振清而言,这些并非是遗憾,毕竟,他觉得只要能够成功塑造一个形象、能让观众从他身上感受到力量,那就是一个演员的成功。

这大概就是老一辈演员的情怀,他们执着的并非是拍一部戏能够赚多少钱,而是他们能否演好这个角色,让观众能够记住这个角色。

61岁退休,78岁离世

熟悉郭振清的人说,他拍戏并不是为钱、为名,而是因为他有一套“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是什么?有人曾问过郭振清,他说,那就是帮助国家和社会、帮助子孙后代。

这并不是郭振清的说的什么“好听话”,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例如,当郭振清回到天津、发现当地对于孩子的缺乏重视时,他就决定通过电影来呼吁大家关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此,郭振清执导了《大虎》、参与拍摄了《荒娃》等关注儿童教育领域的故事片,不管电影最终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郭振清都确确实实地为之努力了。

1984年,郭振清有了孙子郭晓小,郭振清对于这个孙子寄予厚望,还想将孙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4年后,61岁的郭振清正式“退休”了。习惯了当演员的郭振清,在退休之后一度也曾“迷茫”过,他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最终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孙子郭晓小身上。

在爷爷的影响下,郭晓小也铸就了一个演艺的梦想,他迷上了曲艺表演,中学时就已经在北方曲校就读,还成为了侯耀文的徒弟。高考后,郭晓小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在学校内学习的是相声和影视表演。

后来,郭晓小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全国五大团电视新人选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他确实也成为了爷爷的“接班人”,将走上演员这条道路。

对此,郭振清十分满意,而在逐渐习惯了退休生活之后,他又开始养鸟、养乌龟,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起来。

2000年,李晓功因为脑血栓卧病在床,还出现了语言障碍,而已经70多岁的郭振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

不过,即使这样,郭振清还是经常会去看话剧表演,他曾经说,如果不是身体不允许,他希望能够演到100岁。

2005年时,郭振清因病逝世,享年78岁。曾经扮演雷锋的董金堂等老艺术家得知此噩耗后,纷纷前去灵堂悼念郭振清,不能赶到现场的——例如于洋、杨静夫妇等人,也致唁电吊唁了郭振清。

现场照片显示,崔永元、侯耀文、冯巩等名人都赶往天津参加了悼念仪式,据说,当时已经成名的郭德纲也赶往现场悼念郭振清,还有不少群众自发前去悼念,现场挤满了悲痛的人群。

告别仪式后,郭振清被安葬于天津永安公墓,与许多文艺界人士葬在一起。

郭振清的墓碑上,竖立着一个“双枪李向阳”的半身雕塑,可能是因为正是这个角色,给一代人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英雄形象。

曾经有人说,不管是郭振清的葬礼,还是他的墓地,都看起来十分“寒酸”,似乎配不上他的成就,看起来就让人“心酸”。

不过,这也是郭振清生前特意安排的,他希望葬礼一切从简,不要大张旗鼓地操办,家里人也尊重了他的遗愿。

2007年,在郭振清诞辰80周年之际,天津市人民体育馆还举办了一场表演,以纪念他在艺术表演上的成就。

现在,距离郭振清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令他安慰的是,他的孙子郭晓小确实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依旧在演艺圈内闯荡。虽然郭晓小的名气远不如当年的郭振清,但他一直记得郭振清曾说,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传承甚至高于生命。

在演戏时,郭晓小也牢记爷爷的教诲,用心去诠释每一个角色。

2022年,有两部郭晓小参演的电视剧上映,还有一部他主演的电影已经开机拍摄。也许郭晓小现在还不够出名,但如果他能像郭振清一样脚踏实地地演好每一个角色,那总有出头之日。到时候,也许更能令郭振清感到安慰吧。

-END-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

杂七杂八调情趣

《杂七杂八》选文之519

过年习俗之一一一藏剪刀

生活在皖豫鲁冀交界区域的农村,过春节有不少不同于其他区域的习俗,今起陆续介绍给全国其他区域的人们,意在互相切磋交流,互通有无。今天介绍处夕夜藏剪刀的故事(个别地方甚至所有刀具都要收藏起来)。说起藏剪刀这件事,时间不知要上推多少万年以前。话说,老天爷有七个姑娘,个个了得,都有个共同的爱好一一爱手持剪刀剪裁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植物等,各个心灵手巧聪明伶俐。有一天,她姊妹七人听说,凡间要过春节,什么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贴门神等等等等,她几个一嘀咕,确定处夕夜下凡间一看,大姑娘心眼多,安排其六个妹妹,为防万一,咱都带把剪刀,以防不测。晚饭后,七人告诉母亲,我们一起出去玩玩去,母亲也没过问,她们就驾起云头,飘飘然来到人间。正当她们观看踩高跷时,一个小儿童看到七仙女口袋里的剪刀,顺手摸了一下,七仙女猛一转身,不知怎么小孩的手被划破了,小孩一哭,她父母急忙过来问究竟,小孩说是那个大姐的剪刀把他的手剪破的。七仙女看到人们都围拢过来,没办法邀上六个姐姐冲出了人群,在人们不注意的情况下,把剪刀都扔了出去,因为是晚上谁也没看见。孩子一个劲的哭,大约吃顿饭的功夫,孩子死去了,这下可吓坏了七仙女和看热闹的的人们。正在这时,只见从天上射出一道闪电,七仙女不见了,人们也四散而去。再说那道闪电,不是别人,它是老天抛下的搜索绳,来救七仙女的。夜深了,老天爷和老天奶奶还不见七个女儿回家,心生疑虑,就派天兵天将四下找寻,未果。由于老天爷处理了一天的事了,睏得睁不开眼,小眯一会,偶奏一梦,梦见自己的七个女儿在凡间且误杀了一名儿童,他机灵一动,发下一道闪电救回了七个姑娘。孩子们知道违背了天规,下的个个浑身筛糠,一句话也不敢说,自此老天爷定下了规矩:不管是人间还是天宫,除夕夜一律把所有刀具,特别是剪刀,要用红绳缠绕上藏起来,不得动用。后来又听人们添油加醋的说:除夕夜用剪刀除了好伤人外,还会使你这个家破落一一剪刀所到之处无不千疮百孔,好端端的东西被剪的七零八落……

今天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童书

作者:张弘

童书世界里有一只非常出名的小熊叫帕丁顿(Paddington)。出生于秘鲁的它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靠一瓶橘子酱果腹一路漂泊到了英国。

它在伦敦的帕丁顿车站迷了路,坐在破旧的行李箱上,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当路过的布朗一家又折返向它走来,它赶忙起身,礼貌地摘下宽沿软帽,袖子上婶婶缝的布条在风中激动地翻飞,那上面写着:拜托请照顾这只小熊。

“拜托请照顾他”,一句让人鼻子一酸的话。

二战期间,英国政府为避免德军的轰炸,紧急疏散城市里的孩童。在各大火车站,数百万的孩子与父母分离,他们提着小小的行李箱,脖子上挂着写有各自名字的小牌子,身上揣着父母拜托好心人“请照顾他”的信。离别的汽笛声和骨肉分离的哭声交织在一起……

多年以后,他们其中的一个叫邦德的孩子长大了,某个圣诞夜,已经成为英国广播公司摄像师的邦德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路过帕丁顿车站附近的商店,见一只待售的毛绒熊玩具孤零零地躺在货架上,顿生怜爱。他买下了这只孤零零的玩具熊,给它取名“帕丁顿”,并只花了十多天就写出了小熊和他的伦敦之家的故事。

最近我时常想起小熊帕丁顿,想到飞中国的航班上那些二十几个小时不敢摘口罩不敢上厕所的小留学生,想到苦苦等待一张床位、一台呼吸机的病人。谁没曾在这段昏天黑地中迷失、焦虑、惊恐?谁没有在心底渴求关爱与归属?

我想起小熊帕丁顿,还因为突然间一些声音就开始指责某某国家来的航班输入了最多的病例,嘲弄说什么“没等来王冠”却等来了“新冠”,对全球确诊病例数“排行榜”表现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听得气愤,更从心底感觉悲哀。

我想,说这些话的人,他们小时候肯定没有读过小熊帕丁顿的故事。不知道那瓶每次只舍得吃一小口的橘子酱,不知道那条婶婶缝在袖子上的布条,不知道小熊与布朗一家的温暖相遇和长久相依,更不知道童话在现实中的前世今生。

没有,他们没有读过好的童书,因而错过了这些书给予人之初的启蒙,启蒙每一颗心里应该装有的人道与慈悲。

今天的成年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点童书。

因为童书治愈吗?是的,童书柔软又温存,如母亲的手,可以安抚每一个小伤口。

但童书之所以比“创可贴”更被我们需要,那是因为童书里蕴含了一生的道理,带给我们反思与救赎——童年渴求的那些最最简单的东西,比如与伙伴分享一片蛋糕,在月光下安然入睡,其实是无常的生命里最最应该珍惜之物。明白这点,我们才会知道,也自然就会懂得,如何对己、待人、过日子。

那就分享几本童书吧。可能,你已经错过了与它相遇的最佳年纪;但此刻、当下,或许是打开它的最佳时机。更何况,读童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1. 童书里有关于死亡的吗?有的,而且不少!但往往,它们指向的并不是死,而是召唤生活。

从前,有一个小老太太,她百无聊赖,一心只盼讨命婆的到来。

讨命婆真的来了!小老太太做好了一切准备——除了一件小事:“给我点儿时间换鞋,然后我就跟你走。”

出于待客礼节,小老太太还给讨命婆沏了一壶上好的、芳香四溢的中国茶。为了向讨命婆展示热茶和饼干是多么绝妙的搭配,她又系上围裙打开了久未动过的烤箱。

香喷喷的小饼干引来了虎斑猫、爱跳舞的女孩、会拉琴的绅士,甚至一场热闹的即兴派对……“五分钟过去了,五分钟静止了,只要此刻幸福,多五分钟、少五分钟又何妨?”

当午夜的钟声响起,小老太太惊觉时间的流逝,她问讨命婆:“我们是不是该上路了?”

你猜讨命婆怎么回答?她像一个玩疯到累趴的孩子:“今天玩得有点儿晚,我还是改天再来吧。小老太太,记住,要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小老太太使劲挥挥手,大声说“下次再见!”

沏一壶好茶,配两块饼干,打开这本《带来幸运的小饼干》,你会发现:生命会分分秒秒流逝,但也只有那些尽情挥洒过的每分每秒,才够得上成为真正的生命。

2. 童书里有孤单吗?有的。有时候孤单到就像伫立在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久久没有一条船经过,久久听不到一个人说话。

可是童书《你好灯塔》以瑰丽的图画记录下灯塔与大海在四季、昼夜、晴雨交替中的身姿:从海天一色,到云霞满天;从迷雾重重到波涛汹涌;从妖娆舞动的绿光到洒落海面上的碎金一样的阳光……灯塔守护和照亮的,就是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比起我们司空见惯的两点一线,要丰富一千倍一万倍!

还有那海浪拍打礁石的叙事节奏,每一拍都展现了灯塔内心的充实:旋梯上下奔忙的身影,勤务船和吊篮送来的爱情,灯塔日志里记录下的擦亮透镜、注满灯油、穿针引线,当然还有新生命的诞生……充实到足够漫漫余生里遥遥相望、久久回味。

人生如灯塔,只要心里有光,就可以照亮身边的世界,也可以放射出光芒,照亮他人的航程。

而好书,也像灯塔一样呢。

3. 童书里也有激越的情感,如大雨倾盆的泪水吗?当然!只是,有时候童书的情感表达不着一字,有时候雨水打湿了全世界却没有一点声音。

《暴风雨》就是这样一部无字绘本。画中的女孩独自一人生活在城市,灰色大厦的格子间是她的栖息地。有一天,她在公园的长椅下发现了一只小狗。

她从小狗的黑眼睛里读到了渴望与胆怯。她尝试和小狗交朋友,但缺乏安全感的小狗就是不让她靠近。一天又一天,女孩试着去接近,一次又一次,小狗总是逃离。直到有一个夜里,一场暴风雨来袭……

女孩与小狗在暴风雨中紧紧依偎的画面,是这部“默片”的高潮。打湿这一页的,不是画中的倾盆大雨,甚至也不是画中的相拥而泣。很多读这本书的成年读者都说,他们想起了自己人生中的那一场场暴风雨。有时候,疾风骤雨般降临的苦难,会让亲近的人咫尺天涯,但也可能把陌生的心拉得很近。

暴风雨过后,情有归属,才是人生最大的圆满。在这本无字书的结尾,晨曦洒落在一大一小两个酣睡的身影上。光线中,灰尘像金子一样旋转飞舞,你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叮铃”声吗?

4. 童书里都是悬念迭起的、曲折好看的故事吗?也未必!有的童书,那么好看,却又看似平淡,没有多少故事……

《公鸡的唾沫》是一位叫杨玲玲的童书作家,口述差不多半世纪前的一段乡村生活。为什么杨玲玲没有亲自动笔,而是请她的先生彭懿来记录呢?我猜想(纯粹是猜想),可能她觉得这段回忆里虽有童年的吉光片羽,但毕竟缺少曲折的完整的故事,所以想托付给一位更擅长“编故事”的高手。

然而恰恰是杨玲玲“无添加”的平实口述,唤醒了我们各自沉睡的童年记忆,乡村印象。人的童年记忆就像夏日午后一个恍惚的梦,醒来,脑海中很少会出现完整的回放,却总会有那么一些别致的人事物,烙下深深的凹印,这些凹印再小,也会盛满依依不舍之情——

比如,灶台上一口黑乎乎的大铁锅,水“咕噜咕噜”响,一个个浮起的秧草菜团子、水晶芝麻团子,大如鹅蛋。小孩子只要吃上两个,肚子就鼓得像蝈蝈一样。

比如,屋子里的地是泥地,居然冒出了一个尖溜溜的东西:竹笋!晚上躺在被窝里仔细听,都能听到它“噌——噌——”的拔节声。

还有村里的路,全是土路,要是连着下上一天的雨,就会变成一片烂泥塘,堂哥堂姐他们去邻居家串门,全都要踩高跷,像在表演杂技一样。

还有用大秤杆称重,坐进竹篮里的孩子,仿佛就是那年画上的大胖娃娃。

终于到了回城前夜,村里人最好的礼物就是鸡蛋。奶奶把鸡蛋放在晒干的笋壳里,一片笋壳正好放五只鸡蛋,两片笋壳合上再用绳子扎牢,扎出了莲藕的模样……

这本书特别适合睡前读,读完会睡得特别踏实,因为你宽心了,原来岁月静好,并不是做梦,而是真实存在过,至今依然存在,最起码,童书作家把它们永远地保留在了文字里、图画中。到我们垂垂暮年时,我们最珍贵的就是这清晰而温暖的记忆,像用时光的笋壳珍裹的鼓鼓的“莲藕”。

5. 童书都是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写或画的吗?也有例外,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就用绘本讲述了灵魂的模样。这是她唯一的一本童书,叫《遗失的灵魂》。

故事的主人公杨,丢失了自己的灵魂但浑然不知。直到有一天,他胸闷气短以为自己病了,经睿智的女医生点拨才知道,自己只顾步履匆匆,却把灵魂遗落在某个地方。

杨遵循了女医生的建议,在原地等待,直到有一天,有人敲开了他的门……

这真是一本给小孩子看的绘本吗?为什么我一下想起了那句熟悉的“放慢脚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

书的一开头,描写的可不就是我们熟悉的自己:

曾有这样一个人,他总是快速而辛劳地工作着。从很久以前开始,他的灵魂就被他远远地丢在了身后。没了灵魂,他竟还是过得很好——他睡觉、吃饭、工作、开车,甚至还打网球。然而有时候,他会觉得四周空空如也,觉得自己就像行走在数学笔记本里一张光滑的纸上,四周满是纵横交错的、无处不在的网格线。

当听到医生的诊断时,他大吃一惊:我怎么会丢了灵魂?而医生是这样回答的: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灵魂的移动速度远落后于身体。在宇宙大爆炸后的那最遥远的时光里,灵魂一同出世。当这宇宙还未如此步履匆匆时,它总是能够在镜中清晰地看见自己。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心平气和地坐在那里,等待你的灵魂。它一定还停留在两三年前你所在的地方,所以这份等待也许会历久经年。再无其他药可医你了。

当读到主人公的灵魂气喘吁吁、风尘仆仆、伤痕累累地与他重逢时,我忍不住哭了。不过那是高兴的泪,因为灵魂终于追赶了上来,而且依然可见初时的模样。

当疫情肆虐时,如果俯拍地球,你会看到,空荡荡的城市里,再也没有了“行色匆匆的、汗流浃背的、疲惫不堪的人流”,但躲在家中,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怎么能做到“心平气和”,怎么能接受“历久经年”,又去哪里找回遗失的灵魂?

比获得免疫更重要的,恐怕是重获爱的能力,是相遇遗失的灵魂。或许这灵魂,并没有走远,一直就夹在我们曾读过的某本书的书页里。这些书曾在成长过程中照亮过、感动过、启迪过我们。这些伴随成长、记录下成长气息的书,就是童书。我们曾经读过的童书里,有着我们曾经的灵魂;我们即将打开的童书里,有着我们期许的未来的自己。(张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