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积阴德(积阴德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4-01-01 07:16:25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阴德?常积阴德好处多多!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经常听人家说“积阴德”,究竟为何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积德的事情任何人都会去做,但是,为何又有积阴德和积阳德之分呢?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而没有刻意告诉别人,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

也有说是: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了凡四训》解说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如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易经》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有其道理的。试想想做好事就会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家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为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

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

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为人却不被人所知。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如劝善书《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

或许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凡是积德,不分阴阳,总是好的,比如,企业家们的慷慨捐赠救灾,或者出钱修建学校等。比如,我们自愿做好事,为他人的生存或幸福出微薄之力,都是积德。都能使自己和家人延年益寿、幸福人生。

好人自有好报,阴德是使命运向好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因此多积积阴德好处多多。

此文诸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农村老人常说的“积阴德”到底指什么?

生活中,人们在遇到一些坏人坏事的时候,常常劝诫对方要积德行善,而农村老人,则喜欢劝人「积阴德」。很多人就纳闷了,这传统文化中的「阴德」,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人把积德分为积阳德和积阴德。阳德是给自己和家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积累福气。而阴德,则是让死后的自己能去到极乐天堂,而不是下地狱,忍受磨难。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阳德就是在被人知道的情况下,做好事不求回报。而阴德,则是暗中做好事,不让其他人知道。真心实意的好事做多了,上天就会赐给你和子孙后代福气,俗称,行善积德。

如今凡事都讲究科学,而以上说法,难免有迷信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说法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在推崇善意。而所谓的福报,其实就是善良的回报。比如说,今天你在路边帮助了一个人,对方感谢之余,还记下了这份恩情,日后他遇到其他人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传递你的善意。因为生活的循环和偶然,最后有一天,你也将收到别人的帮助,这也就是福报了。

总得来说,不管是积阴德还是积阳德,都是默默帮助别人的一种行为。它可能是一句小心的提醒,也可能是一次生命的救助。只要出于善意,都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常做这三件事,最“积阴德”,看看你经常做吗?

学佛人都知道,常积阴德,有福气。那么,何为阴德呢?有人说就是做好事,有人说是有善心,这都只是片面概括。佛法无边,积阴德作为天道承负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非如此简单。

单看“德”字,就是梵文“卍”字翻译过来的,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在佛门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而早在汉代的《淮南子·人间训》就曾记载:“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由此可知,积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积阳德,一种是积阴德。两者仅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千差万别。

今日,我们先来说说“积阴德”。我在逛社群时,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排行榜——“积阴德”榜,排行前十的大概有这些:

1、孝顺父母;

2、修桥铺路;

3、分粥赈饥;

4、凿井引水;

5、点灯施茶;

6、救人危难;

7、不扬人过;

8、不称己善;

9、爱惜物命;

10、日行一善。

以上这些,的确都是积阴德的最佳途径。但未必人人都有金钱去修桥铺路、分粥赈饥,有机缘去救人危难、日行一善。

那么,哪些事是广大众生都能做到,且最积阴德的呢?莫过于以下三件事,看看你经常做吗?

01

行善:常行布施,而不宣扬

《了凡四训》里讲:“行善而为人所知者,即为阳善;行善而不为人所知,即为阴德。”简单点说,阳善就是做好事让人知道,阴德就是暗地里偷偷做好事。

常去寺庙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布施之后,寺院需要下账,留下一个名字。大部分人往往都是直接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这样做,不但积累不到功德,反而会折损自己的功德。

为何呢?可以先看看以下这则故事:

一天,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禅师,表示是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一句话也没说,就忙别的事情去了。信徒见此很不满,便追上去强调:“这里面是五十两黄金!”

禅师听完点头示意,仍旧没有任何表示,继续在忙。信徒不甘心,便紧跟后面大声喊道: “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你难道连个谢字都不会说吗?”

禅师听到后,停下脚步说:“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对你说谢谢呢?你布施是在积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一定要将功德当成买卖,我就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和佛祖银货两讫了吧。”

这个故事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布施不应求回报。我们在布施时,要是心里总是想着自己多有功德,最后不见得会有多少功德。因为你心里算计得太妙,心不诚,太贪图回报。

同理,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帮助他人,是为了帮其摆脱困境,做好事。要是借此贪求回报,邀大功,反而扭曲了帮助的本意。

所以,我们无论是在寺院做功德,还是在生活中行善,提倡的是留“无名氏”。布施完就过去了,不想了,也不需要谁记住。这才是真正的布施行善,积累功德。

02

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因果论是佛家的基本理论,一般学佛之人都会相信因果。只要你做了恶或行了善,无论时间过了多久,都会产生其果报。

一旦因缘成熟,该来的果报总会来,无一例外。所以,我们要明白因果之道,要秉承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理念。要做到严于律己,持戒修行。

其实,持戒是最能积累阴德的。不过,持戒,不是用尺子衡量他人,紧盯他人的过错。而是用来审视、鞭策自己的。

一个持戒严谨的人,定会秉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绝对不会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也会积极努力的去奉行世间的一切善行。

值得提醒的是,这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不算作恶。但其实,“作恶”不仅是指行动,也包括念头。

比如,有些年轻人不孝顺老人,总是恶言相向,想着法子哭穷。背地里,自己的小日子却过得有声有色。

看不过的人,就会想要这种年轻人受到惩罚。这种希望别人得到果报的念头,就是作恶,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嗔的种子。

所以,当下的念头,是恶是善,是慈是悲,也是积阴德的关键。正如嵩山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说过的一句话:“善护己念,做好当下事,并依教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03

忏悔:莫论人非,常思己过

佛家信徒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稳当的投资,叫布施;世界上最神奇的消灾,叫忏悔。”这句话看似夸张,却也在理。

我们要想积阴德,首先要停止损耗阴德。如果你一边想尽办法积阴德,一边又经常做些损耗阴德的事,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所以,要想留住阴德,我们要学会忏悔。忏悔,不是一次又一次地说自己过去怎么怎么错了,而是悔过后,便不再造。

怎么才能避免自己再造?就是要莫论人非,常思己过。正如古代圣人曾子说过的一句千古名句:“吾日三省吾身。”

我们不要总是去关注他人的不足,议论他人的是非,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检视自己,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你才会慢慢减少犯错误的次数。

而当你将自省养成习惯时,自然不会去做那些损耗阴德的事,那些行善积累的阴德也就都留下了。

总之,万法皆空善不空。一个人的阴德就像一个聚宝盆,你培植什么,自然就收获什么。

希望各位在了解这三件最“积阴德”的事后,皆能敬畏因果、常思己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本文来自千面略懂先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