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纵横家有多可怕(纵横家有多可怕知乎)

时间:2024-01-15 22:52:40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纵横家思想

#讲好中国文化#

在纵横家思想中,人的价值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这种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潜力。纵横家们相信,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更重要的是在于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纵横家思想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受限于传统的规范和束缚。他们主张个体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力量,只要他们敢于追求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纵横家思想中,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被视为最高的价值。纵横家们主张人应该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约束,去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们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

纵横家思想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他们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主张人们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纵横家们反对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主张平等和的价值观。他们相信通过对话和讨论,人们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并实现共同的目标。

纵横家思想的内涵是多样的,但它始终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它鼓励个体发挥自己的潜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纵横家思想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和价值,只要我们敢于追求并发挥自己的潜力,我们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在战国时代,除了苏秦张仪,你是否知道还有一位爱讲故事的纵横家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或为某国寻求盟友,或破坏某国与另一国之间的联盟。

在整个战国乱世,最著名的纵横家非苏秦与张仪莫属,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一个主张“合纵”,一个主张“连横”。

最终,张仪通过“连横”打破了苏秦的“合纵”,粉碎了六国对秦的封锁,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苏秦张仪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此不再赘言。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与他们同时代的纵横家陈轸。

陈轸,是周王室的后人,最早服务于齐国,然后到了秦国,又因为受到张仪排挤,离开秦国逃到楚国。

公元前323年,为了把流亡在楚的魏国公子送回去,楚怀王令上柱国昭阳率兵伐魏,结果楚军大胜,收获颇丰。

回国途中,意犹未尽的昭阳想顺手牵羊,把齐国的地盘也割上一块收入囊中。于是,他又移兵向东攻打齐国。

齐王大惊,因为当时的齐国绝不是楚军的对手。这时陈轸站出来,自告奋勇到了楚营,给昭阳讲了个故事:

一楚国贵族,把一壶酒赏给门客。门客们商量各画一条蛇,谁先画好谁喝这壶酒。

有个人很快把蛇画好,就把酒壶拿了过来。他见别人还在画,就想给蛇添上几只脚。

可脚没画完,酒壶却被旁边的人抢走了:“蛇本来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讲完这个故事,陈轸意味深长地对昭阳说:“您官为柱国,伐魏有功,可升为令尹;今又伐齐,岂非画蛇添足!”

自以为锦上添花,原来是画蛇添足。昭阳顿时大悟:如果再攻陷齐国,立下新功,那国君岂不是赏无可赏了吗?

赏无可赏,就是功高盖主,威胁到主子的权威,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于是,昭阳引兵而退,因陈轸一个真假难辨的小故事,齐国得到了保全。

后来不知为什么,陈轸却离开齐国去了秦国。一种说法是,他是去秦国打探消息的,却被张仪举荐给了秦惠王。

求贤若渴的秦惠王像得到了宝贝,对陈轸礼遇有加,陈轸经过一番纠结,还是留在了秦国。

在那个时候,谋士们朝秦暮楚,真算不上什么事儿,那叫“良臣择主而事”,似乎与忠信无关。

陈轸张仪同时为秦服务,都受到秦惠王的重用。可“一山不容二虎”,慢慢地,张仪就想让陈轸在秦国消失了。

当时陈轸经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力求破坏掉楚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盟,而与秦国通好。

可楚怀王只对陈轸热情招待,而对秦国并不感冒,这就为张仪陷害陈轸创造了机会。

有一次,他对秦惠王说:“陈轸常去楚国,可楚国对秦国并不友好,我听说他用秦国机密换回了楚国财宝,正准备离开秦国到楚国去呢。”

秦惠王半信半疑,问陈轸是不是想投奔楚国,陈轸发挥他的特长,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楚国人有两个小妾,有人勾引那个年龄大的,遭到大骂;他勾引那位年龄小的,小的就投怀送抱了。

后来那个楚国人归天了,有人问勾引过人家小妾的人:你愿意要那个年纪大的还是小的?

没等陈轸把故事讲完,秦惠王就抢答了:当然要年长的那个小妾!

陈轸微微一笑:“勾引别人老婆时,希望女人放荡。自己娶老婆时,却希望女人贞洁。如果我把秦国秘密泄露给楚国,楚王还愿要我吗?”

言外之意就是,我真这么不地道,楚王若是用我,还怕我把楚国机密卖给别的国家呢。

秦惠王明白了,急忙向陈轸道歉,还把张仪狠狠地大骂了一通,陈轸也终于知道是张仪容不下自己了。

经过这件事后,陈轸不但对张仪很失望,对秦惠王也失去了信任,等张仪做了相国,陈轸便真的抛弃秦国,投入了楚国的怀抱。

陈轸来到楚国,楚怀王就派他出使齐国。通过陈忱的游说,齐楚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而这些是秦国不愿意看到了。

于是,秦惠王让张仪去忽悠楚怀王,说楚国若是与齐国断交,与秦国结盟,就割让给楚国600里土地。

陈轸识破了秦国的骗局,告诉大王不要上当,可楚怀王像被巧舌如簧的张仪灌了迷惑药,硬是与齐国断了交。

对于楚怀王的背信弃义,齐王很气愤,就派兵攻打楚国,而秦国也没有把600里土地送给楚国。

直到这时,楚怀王才知道上了秦国的当,后悔没有听从陈轸的劝说,可一切都晚了。

后来,楚怀王又让陈轸出使秦国,此时韩魏正在交战,秦王正在纠结:

是帮助韩国攻打魏国,还是帮助魏国攻打韩国,才能使秦国获得最大利益呢?

当秦惠王把这个难题抛向陈轸的时候,陈轸便又讲了一个故事:

一大一小两只老虎在吃一头牛,一个叫卞庄子的鲁国勇士,想要去把老虎杀掉。

一童仆制止他说:“两虎吃一牛,必会争斗,结果是大虎伤小虎亡,你再刺杀受伤的大虎,就能得到一举杀双虎的美名。”

卞庄子听了童仆的话,立等两虎争斗。一会儿两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受伤,小虎死了,卞庄子杀了大虎,获得刺杀两虎的功劳。

秦王听完陈轸讲的故事,心里有了答案:韩魏相争必有损伤,等他们伤亡惨重之时,再下手征讨,就能一举两得了。

于是,秦惠文王决定不救韩国,也不救魏国,而是坐山观虎斗,最后韩国败,魏国伤,秦国趁机讨伐,获得了极大利益。

《史记·张仪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此陈轸之计也。

春秋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仅著名的纵横家就有几十位:鬼谷子、苏秦、张仪、晏婴、陈轸、毛遂、蔺相如……

他们以中原大地为棋盘,以各诸侯国为棋子,纵横捭阖,相互博弈,几乎把整个战国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在这些纵横家中,陈轸算是最特别的一个,他极少引经据典,而是用寓言故事来说服君王,使得其“策必中、计必得,而不失其正”(南宋鲍彪语)。

据说,陈轸为人真诚,虽也巧舌如簧,但绝不逞口舌之利,特别是他爱讲故事这一点,成了他在乱世游走的保护色。

最终,忽悠了全天下的张仪被秦武王驱赶,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齐湣王车裂,而爱讲故事的陈轸,总算笑到了最后。

#秋日生活打卡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