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牛

盖的意思文言文(盖的意思文言文初中)

时间:2024-01-21 16:07:48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盖”的古文解释及用例

拼音: gài

①<名>用草编的覆盖物。【引】器物的盖子。《项脊轩志》:“庭有枇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又】特指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动>遮盖;掩盖。《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敕勒川》:“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③<动>胜过;超过。《垓下之战》:“力拔山兮气盖世。”《赤壁之战》:“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④<副>表下而说的话带推测性,用在句首,相当于“推想”、“大概”。《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⑤<副>大概;大约。用在句中,表示推测、推断。《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与妻书》:“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⑥<连>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解说原由。相当于“本来”、 “原来”。《出师表》:“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⑦<助>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拼音: hé

通“盍”。

①<副>何;怎么。《庖丁解牛》:“技盖至此乎?”

②兼词,何不。《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

状语:文言文翻译的关键点(附高考试题)

一、数词状语

数词状语在文言文中并不鲜见,数词状语后置在文言阅读中时有出现,高中教材数词状语后置有两个典例:一是苏洵《六国论》中的“后秦击赵者再”,一是司马迁《项羽本纪》中的“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下面从句子成分视角考量这两个句子。先看“后秦击赵者再”一句。明显地,“秦击赵”是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后”是时间状语,与现代汉语习惯相同;“者再”游离于现代汉语句子成分“语序范畴”之外,非主干成分。那么,如何确定其在句中身份?又该怎么翻译呢?此时我们仍要从句子成分角度切入:因句子主谓宾完整,显然“者再”只能是定状补等“枝叶成分”的一种;从下一句“李牧连却之”的“连却”可推知,“者再”的“再”字意为两次,因为是数量词,它既不能修饰主语“秦”,也不能修饰宾语“赵”,所以只能修饰谓语“击”,是谓语的状语或补语。比较按状语翻译的“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了它”与按补语翻译的“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李牧接连击退了它”,显然,“者再”视为状语更顺畅。这里,“者”就成了状语后置的标志,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类似。

再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一句。句子成分与“后秦击赵者再”有所不同:一个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句首省略了主语范增,补出后主谓宾完整;二是句子由“举所佩玉玦”与“示之”两个动宾短语组成。“者三”不必如《教师教学用书》所言翻译为“多次”。与“后秦击赵者再”相同,这里的“者三”也只能修饰动词,但其前面有“举”和“示”两个动词,所以“者三”修饰哪一个要分析体味:可作状语修饰动词“举”,译为“范增三次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向项王示意”;也可作补语修饰动词“示”,译为“范增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向项王示意了三次”。一个是“三次举起”,一个是“示意了三次”,悬想鸿门宴当时场景,“者三”作状语修饰动词“举”更吻合范增的谋士身份与项羽的刚愎性格。

这种类型的后置数词状语我们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请看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1)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2014年辽宁卷)

“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类似“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由“趣光世”与“会兵”两个动宾短语构成,句中数词状语“者五”当修饰动词“趣”,所以“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应译作“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

二、介宾状语

介宾状语是文言文翻译的重头戏,高考翻译试题主要考查“以”字介宾、“于”字介宾和“乎”字介宾。因“‘乎’字在上古语音同‘于’相近,用作介词,基本上同‘于’的用法相同”,所以这里着重讨论前两者。介宾状语又分为显性后置介宾、隐性后置介宾、介词宾语前置、无须前置介宾和多个动词介宾等情形。

(一)显性后置介宾

文言文中“以”字介宾放在谓语前面与后面的都有,而“于”字介宾“更多的是放在动词之后”。翻译时,谓语后的“以”字介宾要“位置还原”,多数“于”字后置介宾也要“位置还原”。

所谓显性后置状语指含有介词“以”“于”“乎”等的介宾状语,翻译时除了要位置还原之外,尤其要准确落实“以”“于”“乎”等介词的含义。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介词结构“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谓语“何异”的比较状语,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到“何异”前,且把“于”字翻译为“和/跟”。再如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2)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2017年山东卷)

(3)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2007年江西卷)

(4)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客甫当北面矣。(2017年江苏卷)

第(2)句中“因与卓自疏于叔陵”的介宾“于叔陵”是动词“疏”的状语,“辄辞以疾”的介宾“以疾”是动词“辞”的状语,翻译时都应“位置还原”。“因与卓自疏于叔陵”当译为“就与阮卓一起主动和叔陵疏远”,“辄辞以疾”当译为“就以有病为借口推辞”。第(3)句中介词结构“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是谓语“得罪”的状语,“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谓语“忍怨”的状语,这两个“于”字分别翻译为“从”与“在”。整个句子译为;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面前忍受怨恨。第(4)句中“予于容甫当北面”参考答案为“我应以容甫为老师”。漏译了“于”字,其实“于”字意为“对”,“予于容甫当北面“当译为“我对容甫应当行弟子敬师之礼”。

(二)隐性后置介宾

相对于显性后置介宾而言,隐性后置介宾指省略了介词“以”尤其是“于”的后置介宾状语。这类状语因介词省略,在句中以名词身份出现在谓语之后,容易被误认为是动词的宾语,翻译时应高度警惕。如“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巨鹿”。再看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5)吾不起中国,故王此。(2013年安徽卷)

(6)贼张敌万窟穴其间。(2014年辽宁卷)

第(5)句的“中国”与“此”前都省略了介词“于”,翻译时隐性介宾“于中国”与“于此”应分别还原到谓语“起”与“王”前,“吾不起中国,故王此”当译为“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第(6)句稍微难些,因为“窟穴”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的“其间”前省略了介词“于”,翻译时隐性介宾“其间”应还原到谓语“窟穴”前,“贼张敌万窟穴其间”应译为“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

(三)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宾语前置主要对介词“以”“为”而言,如“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介宾“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介宾“胡”。在文言文中,“以”字介词宾语前置多见,王力先生认为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如“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因为中学教材“以”字介宾前置的少见,所以考生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手足无措,如”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中的“江,汉”与“秋阳”。高考试题中这种介词宾语前置虽不多见,但也要关注。例如:

(7)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年四川卷)

此句的“奚以”是介词“以”的宾语“奚”前置,所以“我以奚为用”应翻译为“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四)无须前置介宾

在古代汉语中,位于谓语后的介宾,翻译时有的不需要前置。这种情况下,“以”字介宾少见,如“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2017年山东卷)中的“问以后事”应译为“问他身后的事”。而“于”字介宾则较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于”字翻译为“到”。请看下面两个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8)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008年江苏卷)

(9)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2016年全国Ⅱ卷)

第(8)句中“于”字乃“到”之意,介宾结构“于江南”要置于“潜师”后,“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应翻译为“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长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第(9)句中“于”字为“到”的意思,介宾结构“进之于朝”翻译为“把它送到朝廷”。

第二种类型是“于”字不要翻译。如果非要把“于”字翻译为现代汉语相应的介词,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譬如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10)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2015年湖北卷)

(11)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2017年江苏卷)

第(10)句中的两个“于”字应省略不译,句子翻译为“供养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外物的程度就轻微”很是畅达,倘若保留“于”字本身则生涩不畅。第(11)句中“过于生前”的“于”字也不译,“过于生前”译为“超过朋友生前”时自然流畅,如果把这个“于”字保留或译作“比”等介词,都会违背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中“达”的标准。

(五)多个动词介宾

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的文言文翻译中,有时介宾状语所在的句子中会有两个动词甚至多个动词,此时介宾状语的具体功能就会出现修饰歧义现象。到底介宾状语该修饰哪个动词,需要从逻辑、情理、生活情境与语言习惯等角度进行仔细审视。例如:

(12)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年湖北卷)

(13)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2007年湖北卷)

第(12)句中后置介宾“于其下”还原位置时有两种可曲,修饰动回“作”或者修饰动问“辅”,框据古代用桥机民的现实场景,“于共下”当修饰谓语”作摩”,时作糜哺银者下共下“详为”时常在柯下煮给饥民或”更合平生活情境。第(13)句中介宾状语“以所知异本“前有动词“争”,后有动词“走”与“报”,翻译时该修三个动间中的哪一个,取决手介宾状语“以所知异本”与动间的事理逻辑关系。毫无疑问,“以所知异未”底不能修饰“争”,也不能修饰“走”,最适于修饰动同“报”。因此,”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当译为“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公”。

三、副词状语

副词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的位置基本与现代汉语相间,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中,“夜”“私”“具”都是副词状语,分别在动间“驰”“见””告”前面。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副词状语有后置现象,翻译时要调整语序。苏轼(《前赤壁赋》)有“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甚”是谓语“乐”的副词状语,翻译时应还原位置,即“乐甚”译为“非常快乐”。可是《苏武传》中”若知我不降明,欲今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的“明”字,翻译时要辨析成分功能:句子“若知我不降”有完整的主谓宾(主语”若”,谓语“知”,宾语“我不降”),因此“明”字只能是枝叶成分;事实上,句中的“明”字修饰动词“知”,“若知我不降明”应译为“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这种类型的副词状语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几例:

(14)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009年江苏卷)

(15)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2015年山东卷)

(16)禹、汤罪已,其兴也勃焉。(2014年全国1卷)

第(14)句中的“购仰妻子急”,主语是省略的“清军”,谓语是“购”,宾语是“仰妻子”,因此,“急”只能是动词“购”的状语,“购仰妻子急”当译为”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和儿女”。第(15)句中“其将知寒暑饥饱”主谓宾完整,主语是“其将”,谓语是“知”,宾语是“寒暑饥饱”,因此,“之审”只能是动词“知”的状语,“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应翻译为“他的将领清楚地知道士兵的寒暑饥饱”;“见劳苦之明”与此类同。第(16)句“其兴也勃焉”中,主语是“其”,动词谓语是“兴”,而“勃”则是动词“兴”的状语,“其兴也勃焉”翻译为“他们能够蓬勃兴起”。与上面三个句子不同,下面两句中的副词状语就显得特色独具:

(17)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2017年浙江卷)

(18)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辽宁卷)

第(17)句中“有异日名声”的动宾是“有名声”,“异日”意为“他日/将来”,并不是宾语“名声”的定语,而是动词“有”的状语,所以“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当译作“上天给予您将来有名誉声望”。第(18)句中“其有仓卒一旦之用”的动宾为“有用”,“仓卒一旦”不是宾语“用”的定语,而是条件状语,因此“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当译作“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有用”。

四、变宾为状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对待或处置的对象通常呈现两种式样:一是用介词“以”等引出对象;一是把对象直接放在谓语后作宾语,翻译时要变宾语为“对象状语”,虽然目前古代汉语专著没有提出这种情况,但有人已经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这样翻译了,如把“遂寘姜氏于城颍”译为“于是把姜氏流放到城颍”,动词“寘”的宾语“姜氏”被翻译成状语“把姜氏”。这种情况的翻译在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下面两个句子即是例证:

(19)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2016年全国1卷)

(20)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2017年浙江卷)

第(19)句中“君命”是动词“虔”的宾语,翻译时应变为状语,“是不虔君命也”应译为“这是对君主的命令不敬”。第(20)句中“可不勉之”的“之”是动词“勉”的宾语,翻译时最好变为对象状语,“可不勉之”应译为“在这件事情上怎可不努力啊”。

在动词宾语省略时,个别补出的宾语仍要变为对象状语,如2011年安徽卷“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一句,“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中的动词“乞”后省略宾语“之”,补出后要变为对象状语,翻译为“把祖父”。因此,“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应译为“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又如2013年湖北卷的“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句中的“肃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要补出且变宾为状,于是“肃入”当译作”(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

这种补出宾语后还要变宾语为状语的情况虽不多见,但高考也不乏其例。因此,教师备考时要引领学生多加关注,所谓有备无患是也。

(每日一课)文言文学习:《核舟记》带翻译和鉴赏!

小墨: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每日一课”是《核舟记》,请同学们根据创作背景、原文解释、鉴赏来学习这篇课文。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作品简介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核舟记》魏学洢·明末(2-4段)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约:大约。

有(yòu)奇(jī):多一点。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奇:零数。

高可二黍(shǔ)许: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可,大约。许,上下。

轩:高起。敞:敞开。

为:是。

雕栏相望焉: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望:对着,面对着。

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

兴:起。 糁:涂。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的)两旁开有小窗,左边和右边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子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可欣赏到右边窗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左边窗上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用。

居:位于。执:拿着。

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

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

比:靠近。

不属(zhǔ):不相类似。

诎:同“屈”,弯曲。

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和尚坐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坐在他的左边。东坡和鲁直正在共看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讲什么话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微侧着身体,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佛印极象弥勒佛,袒露胸脯,露出,抬头仰望着天空,神态表情与苏、黄二人不同。他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竖起他的左腿,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楫:船桨。 衡:通“横”,横着。

攀:扳着。

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

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两旁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那个梳着椎形发髻,仰面朝天,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住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水壶,那个人目光正视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船背稍夷:船的底面稍平。背,这里指船底。夷,平。

天启壬戌:天启壬戌年,即1622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王毅字叔远。虞山,现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北,这里用来代替常熟。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钩:钩的形状。

了了:清清楚楚。

墨:这里的意思是黑。

篆章:篆字图章。

丹:红色。

船的底部稍微平坦,作者的名字就题写在上面,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样,一勾一画都十分清楚,字体的颜色是黑的。又用上一颗篆字印,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色。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箬(ruò)篷:用箬叶编的船篷。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盈,满。

简:挑选。同“拣”,挑选。

修狭:长而窄。

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游削:挥动、运用刻刀。

须麋(mí):胡须眉毛,此处指极小、极细、极短等等。

诳:欺骗,瞒哄。以自疑其言,突出“灵怪”。

繇(yóu):同由。斯:比。明人避讳“由”(天启帝名由校,崇祯帝名由检),代用“繇”。

“棘刺”二句:意为在棘刺的末梢上也未必不能够雕刻一个母猴。母猴:也作“沐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传说宋人(又作卫人)有一种技能,能在棘刺尖端雕刻一个母猴。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十分惊奇道:啊,手艺实在是灵巧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称赞像是鬼斧神工的很多,可是有谁能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轻松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十分清楚的呢?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撒谎骗人。可现在这却是我亲眼见到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啊,手艺技巧也实在是太神奇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色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此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苏东坡与黄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令人不只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段,又是极细腻的文笔。写佛印是“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突出了这个出家人形象的特征,与读书人苏、黄神情不属。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小墨留给大家的话:

人生就是这样,

看你热闹的永远数不胜数,

替你解围的却总是寥寥无几。

古汉语中的“被”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5.被

(1)通“披”读作“pī”,分散,散开

【成语】

披发左衽:批发,散发不作髻。左衽,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被山带河: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被褐怀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例句】

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2)覆盖

【成语】

泽被后世:泽:恩泽,恩惠。恩惠遍及后代的人民。

【例句】

①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登泰山记》)

②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3)蒙受(遭受)

【成语】

被泽蒙庥(xiū):庥,覆盖。指受恩泽,蒙庇护。

【例句】

①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报任安书》)

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4)被动

【例句】

①位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相原列传》)

②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③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语义提示】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义。

古文观止103: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亮: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刘备死后,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建兴12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谥忠武侯; 2、先帝:指已逝皇帝刘备,字玄德,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蜀汉开国皇帝,建安24年(219年)进位汉中王,章武元年(221年)于成都称帝,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谥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3、崩殂:指皇帝死亡; 4、三分:当时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5、益州:地名,包括今四川大部分及云贵一部分,乃蜀汉的领地;疲敝:困穷贫乏; 6、诚:实在; 7、秋:指紧要时刻。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1、侍卫:侍从护卫; 2、殊遇:特别的知遇 ,指恩宠、信任; 3、陛下:指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223年继位为帝,263年魏将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公,271年死于洛阳; 4、开张圣听: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开张:扩大; 5、光:光大; 6、恢宏:发扬; 7、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 8、引喻失义:指说话不合宜; 9、塞:堵塞。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宫中府中:指皇帝宫廷内部与丞相府中; 2、陟罚臧否:奖善惩恶;陟:进用;臧:善;否:恶; 3、异同:重点在“异”; 4、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反律令; 5、有司:专管某种事情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6、昭:彰显; 7、平明:公允明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xī)以咨(zī)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1、侍中:即皇帝的侍从顾问;侍郎:宫廷的近侍; 2、志虑忠纯:志向和心思都忠诚纯洁; 3、简拔:选拔; 4、遗:给予; 5、悉:全,都;咨:询问; 6、裨补阙漏:弥补过失 、疏漏;阙:通“缺”。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1、向宠:初为牙门将,刘禅时封都亭侯,后推举为中部督,负责管理宫廷宿卫军,善于治军,延熙三年(240年)向宠率军平叛,死于乱军之中; 2、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平和公正; 3、晓畅:精通熟悉; 4、督:谓中部督,统领禁卫军; 5、愚:谦辞,用于自称; 6、行阵 :指军队;和穆:和睦;优劣得所:谓能力大者与能力小者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倾颓:倾覆、衰亡; 2、桓:桓帝刘志,146年即位,168年崩,依靠宦官翦除权臣,宦官肆虐,党同伐异,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灵: 灵帝刘宏,168年即位,189年崩,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在位晚期爆发黄巾起义;这两个末世之君,宠用宦官、外戚,任人唯亲,从而加深当时的政治危机,终至灭亡; 3、尚书:官名,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指陈震;长史:辅佐丞相处理政事的官员,指张裔;参军:丞相府中的重要幕僚,指蒋琬; 4、贞亮:忠贞诚信。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1、躬耕:亲自耕作; 2、苟全:指苟且求全,偷生; 3、闻达:闻名显达;诸侯:指当时割据各地的军阀和统治集团; 4、卑鄙:出身低贱,见识浅陋,自谦之词; 5、猥:辱,委屈;枉屈:屈尊; 6、顾:看望,访问; 7、驱驰:奔走效力; 8、值:遭逢;倾覆:大败,建安13年(208年)刘备被曹操打败; 9、尔来:自那时以来; 10、有: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讬(tuō)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lú),深入不毛。

1、临崩寄臣以大事: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乃召诸葛亮托以大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云:“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告诫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夙夜:早晚; 3、不效:不见成效,不能实现; 4、泸:水名,金沙江;建兴元年(223年),南中诸部并皆叛乱,三年春,诸葛亮率众征之,其秋悉平; 5、不毛:贫瘠不长草木之地。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ū)。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zhēn)酌(zhuó)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奖帅:奖励率领; 2、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庶:希望;驽钝:自谦之词,谓低劣的才能;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 3、攘除:铲除; 4、旧都:指长安或洛阳,西汉都于长安,东汉都于洛阳; 5、职分:身任之职所应尽的本分; 6、斟酌:考虑;损益:犹言利弊、得失。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jiù),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zī)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shēng)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咎:过失,罪过; 2、慢:怠慢、疏忽; 3、咨诹: 询问择取; 4、察纳:明察、接受; 5、追:追念,追思; 6、胜:尽。

《前出师表》全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xī)以咨(zī)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讬(tuō)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lú),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ū)。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zhēn)酌(zhuó)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jiù),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zī)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shēng)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大意只重亲贤远佞,而亲贤尤为远佞之本。故始以“开张圣听”起,末以“咨诹”、“察纳”收。篇中十三引“先帝”,勤勤恳恳,皆根极至诚之言,自是至文。

热门推荐